《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白杨礼赞》ppt课件(39页)
![《白杨礼赞》ppt课件(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969e291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3.png)
明确: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 屈、挺拔;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用来拟人 和对比的修辞手法&
6、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明确:以亲切交谈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 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 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落叶 楠木
梅花
蜡烛 荷花
翠竹
热水瓶
太阳 鹰
孔雀
联想
▪ 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 树还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 呢?为什么?一分钟口头作 文&
白杨礼赞
——茅盾
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的基本作用有二: 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 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 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 读者&
▪ 《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 《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 “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 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3 从句式上来看··· ··· 4 怎样理解“普通”和“不”“平
凡”矛?盾吗?
“普通”的是什么?“不”“平凡”的又是什 作么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6、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明确:以亲切交谈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 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 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合作探究:
思考下列形象可以象征什么?
落叶 楠木
梅花
蜡烛 荷花
翠竹
热水瓶
太阳 鹰
孔雀
联想
▪ 和平年代的今天;你认为白杨 树还可以象征哪些人的精神 呢?为什么?一分钟口头作 文&
白杨礼赞
——茅盾
何为礼赞?
——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 象征这个表现方法的基本作用有二: 一是把作家要说而不愿直说的托义于 物;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一是帮助作 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 读者&
▪ 《白杨礼赞》属于后者&这方法帮助 《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 “审查”&我们今天运用象征的写法一 般说是属于前者;主要是为了增强文章 的表现力;收到更好的文学教育效果&
3 从句式上来看··· ··· 4 怎样理解“普通”和“不”“平
凡”矛?盾吗?
“普通”的是什么?“不”“平凡”的又是什 作么者?“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60eb89168884868662d66f.png)
8. 伟岸:魁梧;高大。
必考字词梳理
9. 傲然:高傲、坚强不屈的样子。 10. 宛( wǎn )然:仿佛。 字形易错,注意部首。 11. 秀颀( qí ):美而高。颀,修长。 12. 鄙视:轻视;看不起。 13. 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
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 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一课一法
一法
象征就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表现特定的人物或事理, 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运用象征手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精选含义丰富、能引起联想的事物,作为象征物。 ②细致准确地描摹象征物的特点,挖掘其自身所具有的精神品质。 ③抓住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相似点。 ④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将象征物与被象征物联系起来。 ⑤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深化象征意义。
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
2 理解衬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3 品味文章语言,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学习目标
写作目标
1 学习使用象征手法,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难点,涉及积累拓展五
2 学会运用对比、衬托、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
品格素养
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感受中华 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一课一法
一例
每当蜡烛燃烧时,烛泪一滴一滴落下来,活像一颗颗滚 动的珍珠。望着燃烧的蜡烛,望着那跳动的火焰,你是否注 意过它那晶莹、洁净、美玉一般的躯体?是否注意过它那橘 黄色的火苗?直到生命结束,火才熄灭。“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为我们奉献了它自己的一生,却不 求回报,毫无怨言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9d4c77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7.png)
下深刻印象;照应题目,总领全文)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 不平凡的一种树!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 平凡的树!
8.我赞美白杨树…… 9.……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 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 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 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 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 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 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 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惊奇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何 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
用烘托的手法,交代白杨树 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 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 铺垫、蓄势。
Image 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 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 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 神和意志?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他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 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处 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 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 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 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 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 希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民的赞美。因当时作者生活 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 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 不平凡的一种树!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 平凡的树!
8.我赞美白杨树…… 9.……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4.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 不平凡的一种树!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 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 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 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 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 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 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惊奇
此处的环境描写有何 作用?
环境描写作用
用烘托的手法,交代白杨树 的生存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 凡”的环境氛围,为白杨树出场 铺垫、蓄势。
Image 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 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 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 神和意志?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他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 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处 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 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 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 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 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 希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民的赞美。因当时作者生活 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 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白杨礼赞》教学课件 (共75张PPT)
![《白杨礼赞》教学课件 (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590a490242a8956aece420.png)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 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文
问题解说
“礼赞”是怀着敬意赞美的意思。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
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
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
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
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
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
字词测评
1.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第14课 白杨礼赞
白 杨茅 礼盾 赞
导入 新课
红色象征革命; 太阳象征中国共产党; 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 灯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慈母手中线象征伟大的 母爱…… 那么,白杨树象征什么?
作者 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 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 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 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剧本《清明前后》,短篇小说《林家铺 子》等等。作品编为《茅盾全集》。
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 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 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 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 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 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 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 精神。(递进复句)深化并揭示出
全文主旨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题目思考“礼赞”的含义,说说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
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 文揭示其象征义做铺垫。
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
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 5.为
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 什么
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篇末 写楠
文
问题解说
“礼赞”是怀着敬意赞美的意思。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先描写黄土
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
苍茫的画面。既介绍了白杨树不平凡
的生长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
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
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
字词测评
1.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第14课 白杨礼赞
白 杨茅 礼盾 赞
导入 新课
红色象征革命; 太阳象征中国共产党; 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 灯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慈母手中线象征伟大的 母爱…… 那么,白杨树象征什么?
作者 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 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 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 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剧本《清明前后》,短篇小说《林家铺 子》等等。作品编为《茅盾全集》。
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 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 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 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 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 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 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 精神。(递进复句)深化并揭示出
全文主旨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结合题目思考“礼赞”的含义,说说 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
紧扣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为后 文揭示其象征义做铺垫。
与白杨树进行对比,一方面,
对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表 5.为
示愤慨之情;另一方面,以高 什么
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
篇末 写楠
《白杨礼赞》 课件(共34张PPT)
![《白杨礼赞》 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440293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9.png)
托物言志
表达效果
通过描绘某物的某 某特点,表现其某 某精神品质,表达 作者怎样的情感或 思想。
写作要点
所托之“物”的主要 特点要与自己的“志” 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 点。描写时要以“物” 的特点为核心。同时 运用比喻、拟人、象 征,对比等手法增强 表现力。
05 能力提升
回顾课文
篇名
托物部分(象征手法)
02 基础积累
词语释义
➢ 妙手偶得: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 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 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 秀颀:美而高。颀,高。 ➢ 虬枝: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虬,传说中的一种龙。 ➢ 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砥,质地较细的磨刀石。 ➢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在那庞大的花岗石上,砸出一个深深的洞。 纯洁的瀑布在天地间徘徊着,游荡着,奔走着。它在绝望的命运里跌碎了,化作明
亮的碎片,洒落天地间。
瀑布终身被禁锢在断崖上,终身是自由的歌者,在生死轮回中,涅擊着。 我愿化作-缕水,跟随瀑布,在万丈高崖,向命运发出呐喊,-跃而下,洒落天地间 。
04 合作探究
6.本文中的白杨树有着不平凡的内在品格和精神品质?作者是通过 白杨树的哪些外在特点来表现这些内在品质的?
枝干笔直,绝无旁枝 紧紧靠拢,绝不旁逸 丫枝叶片,一律向上 树皮光滑,微微泛青 风雪压迫,倔强挺立
正直 团结 力求上进 质朴 坚强不屈
描写
外在形象特点
赋予
内在精神品质
04 合作探究
层层深入
04 合作探究
《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
![《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43126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8.png)
【研读课文】
(2)文章如何展开联想,由树及人?四个排比反问句是怎样逐句加深的? 明确:第二层,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 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 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 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 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 “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 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 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 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研读课文】
7.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 —“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从写作 的角度来说,写背景对于主要的表现对象白杨是一种陪衬,可是写得这样壮美,却带来难度: 黄土高原已经很雄壮、很伟大了,白杨要怎么才能更美呢?这个问题马上被作者解决了。他 笔锋一转,把雄壮变成了美的对立面:“单调”,壮美变成了不美,激动转化为“倦怠”。
问题探究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 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 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 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 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 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 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 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7张ppt)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da1d294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d.png)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白杨树的“不平凡”。 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和托物言志的写法。 3.感受作者对北方抗战军民的赞美之情。
礼,本意“敬神”
解题:
尊敬,崇敬
白杨 礼
赞
赞美
●“礼赞”:以最高级别,以最崇敬的方式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作者直接礼赞白杨树的句子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
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
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
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赞美白杨树不平凡”是结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构全文的线索
处处在写树又处处在写人
北方农民
白杨树
守卫家乡哨兵
精神和意志
小知识
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 象事物或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白杨树(象征体)
抗日军民(被象征本体)
树 象征 人
} 质朴、严肃
坚强不屈
北方的农民
} 坚强不屈
傲然挺立
守卫家乡的哨兵
} 团结、
力求上进
精神和意志
树
人
1、第一个“难道”旨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描写白杨树的生 长环境和外部形态,赞扬了白杨树力争上游 的精神,赞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 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白杨树是极普通的树, 西北高原,随处可见,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 也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白杨树绝不是平凡的树! 雄壮伟大的高原环境使它不平凡! 笔直靠拢的外部形态也使它不平凡 朴质团结的精神品质更使它不平凡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白杨礼赞》 精品课件20张23页PPT
![《白杨礼赞》 精品课件20张23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ad553a524de518974b7d4a.png)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白杨礼赞》 精品课件20张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
![《白杨礼赞》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41f5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7.png)
A.央视《朗读者》是我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情势新颖、文 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据统计,202X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 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华,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 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 重现百姓餐桌。
语段精练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选文第②段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其作用是什么?
干、枝、叶: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 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
2.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
象征手法,借白杨树赞美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力争上游,不 折不挠精神和意志力。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字词积累】
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jiàng( 倔强 )挺立的一种树。 2.它没有pósuō( 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固执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 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bǐshì( 鄙视 )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 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dàngrúdǐ( 坦荡如砥 ),这时如果不 是仿佛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 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5.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浑”或 “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ánzīànzhǎng( 潜滋 暗长 )了——“单调”。
B.据统计,202X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 加大约12.7%左右。
C.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华,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 动,目前全面启动。
D.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 重现百姓餐桌。
语段精练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选文第②段从哪几方面写白杨树的外形?其作用是什么?
干、枝、叶:写白杨树的外形美,突出其正直、倔强、不折不挠紧扣“力争上 游”,为写白杨树的精神美作铺垫。
2.文章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什么?
象征手法,借白杨树赞美北方农民、抗日军民以及敌后抗日军民的力争上游,不 折不挠精神和意志力。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字词积累】
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éjiàng( 倔强 )挺立的一种树。 2.它没有pósuō( 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固执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 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bǐshì( 鄙视 )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 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4.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tǎndàngrúdǐ( 坦荡如砥 ),这时如果不 是仿佛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 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预习导学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5.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浑”或 “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ánzīànzhǎng( 潜滋 暗长 )了——“单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96—1981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伟大的革 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 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 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 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 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 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 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 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 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 一形象热烈地歌颂他们。
深 入
这种写法就叫象征。象征是写作方法而不是 拟人、比喻之类的修辞法。拟人、比喻只表现在 句子上,象征表现在篇章上,作者将所描绘的事 物赋予一定的意义。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 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 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 种树,笔直的干,笔直 的枝。
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 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 绝无旁枝。
拓展延伸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3)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泛”,富有动感,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旺盛
的生命力。
5、茅盾借赞美白杨树歌颂北方抗日军民,为 什么他不直接赞美北方抗日军民呢?
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 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 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 的斗争精神。
白杨树一不平凡,它使黄土高原……
白杨树二不平凡,它的外形……
白杨树三不平凡,它象征着……
白杨特写图
外部 形象
生长 环境
高原风景图
白杨树 不平凡
物人联想图
内在 气质
2、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 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
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 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们,从 而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 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
3、文章赞美白杨树“不平凡”,却又多次说 它是“极普通”的,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白杨树在西北极普通,不被重视,因而它 “极普通”;但白杨树有极强的生命力,它磨折 不了,压迫不倒,因而它“不平凡”。这些都和 北方农民相似,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正是为了用 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
4、体会划线动词的表达效果。
好女子
拟人 对比衬托 欲扬先抑
婆娑 屈曲盘旋
伟岸 正直 朴质 严肃 坚强不屈 温和 靠紧团结 挺拔 力求上进
伟丈夫!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四个“难道”反问句式 ,层层递进、层出 迭见,气势恢弘,由赞美树到赞美人,过渡自然。
第一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与人联 系起来思考,由树及人。
第二个“难道”句,引导读者把白杨树的品质 与北方农民的品质联系起来,点明象征北方农民。
字词测评
读准下列划横线字的字音。
大毡子 zhān 主宰 zǎi 婆娑 pó suō 刹那 chà
外壳 ké 倦怠 dài 楠木 nán 参天 cān
锤炼 liàn 虬枝 qiú 秀颀 qí 倔强 jué jiànɡ
诸如 zhū 初融 rónɡ 晕圈 yùn
潜滋暗长 qián 旁逸斜出 yì
无边无垠 yín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 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与“奔驰”照应,写出了景物迎面而来 的情景,形象而准确。准确的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 度之快;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
(2)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 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使用“涌”,说明感想很多,瞬间形成,有的 也许还未经过仔细考虑,就不由自主的喷涌而出。
14 白杨礼赞
R ·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诗词中有很多托物言志的佳句,有写“竹 姿”的,如: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有写“梅影”的,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有写“柳韵”的,如: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字面上写的是“竹”“梅”“柳”,实 际上赞颂的是人的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 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 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 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 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 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 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 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 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 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外 部 形 态
总的形象 干 枝 叶
力争上游 笔直,绝无旁枝 向上,紧紧靠拢
片片向上
正直 团结 进取
皮
光滑淡色
质朴
内
在 气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质
4、文章第7段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作者在第7段,承第三部分(5、6自然段)
对白杨树描写之后,紧接着对它进行抒情性评 论。主要用了以下修辞方法: (1)拟人、对比; (2)反问、排比。
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 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 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 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第二段怎样运用衬托这一修辞手法的,请见下表:
生 黄绿错综色 雄
长 环
无边无垠大
壮 伟
境 坦荡如砥平 大
正衬
对比
单 调
不平凡 反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托物言志”的文 章《白杨礼赞》。
何为礼赞? 表示崇敬和赞美。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 因为白杨树不平凡。
作者名片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 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 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 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 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 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 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坦荡如砥 dǐ
恹恹欲睡 yān
纵横决荡 hénɡ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赞 美、崇敬之情。 第二部分(2-8):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地抒写白杨 树的“不平凡”,点明其象征意义。 第三部分(9):对比楠木,再赞白杨,呼应开头。
课文讲解 1、划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3、什么叫象征,本文的象征体和本体是什么?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 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 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树(本体) —人(象征体)
朴质、严肃 坚强不屈
—北方的农民
坚强不屈 —哨兵 层 层 团结、力求上进 —精神和意志
思考
6、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想到了……它象征了……
板书设计
生长环境 ——“雄壮”“伟大”(景美)
干——笔直
白 外形 枝——靠拢 杨 特征 叶——向上
力争上游(形美)
力朴坚 求质强
礼
皮——光滑
上严不
赞
进肃屈
靠近团结
内在 倔强挺立 气质 不折不挠
有斗争精神(神美)
如何?这些景观和感受对表现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自然景象:黄绿错综,坦荡如砥,无边无垠。 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产生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对表现白杨树的作用: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 赞”的原因。具体从三方面赞颂:生长环境不平 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 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 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
第三个“难道”句,又进一步从白杨树的坚 强不屈与敌后傲然挺立的抗日军民联系起来,点 明象征北方农民中的战士。
第四个“难道”句,点明象征民族的抗日精 神和意志。
5、联系时代背景你领会到作者的意旨了吗?
领会到作者不只是赞美树,而是赞颂北方 农民,赞颂组织领导革命群众的中国共产党。
合作探究 1、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又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 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 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赞美 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 也是贯穿文章的线索。
2、什么叫衬托?本文第二段怎样运用衬托这一修辞 手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