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读四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1. 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 语来赞美白杨树
分 析
?
1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 的
1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 词语——“伟岸”“正直”“朴 质”“严肃”“温和”“坚强不 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 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 的手法。
恹恹欲睡: 形容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恹恹,精 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检查字词
视野: 视力所及的范围。 主宰: 支配。 锤炼: 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晕圈: 模模糊糊的圈。 虬枝: 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秀颀: 美而高。颀,高。
伟岸: (身材)高大挺拔。
2.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勾 画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思考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 也是文章的抒情线索。
探
究
交
流
探究交流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 10.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 立”“努力向上”、“不折不wk.baidu.com”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 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探
究
交
流
总的形象 外 部 形 态
力争上游
笔直,绝无旁枝 向上,紧紧靠拢 片片向上 光滑淡青色 努力向上
正直
干
枝
团结
进取 质朴
叶
皮
内 在 气 质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研读第四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1. 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1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
?
?
1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 ) ) )
楠木( nán ) 虬枝( qiú ) 开垦( kěn ) 毡子( zhān ) 主宰( zǎi ) 倦怠( dài ) 地壳( qiào )
检查字词
坦荡如砥: 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妙手偶得: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无边无垠: 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潜滋暗长: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旁逸斜出: 树枝从树干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1、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基础上赏析 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2、 通过对白杨树具体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 3、 学会仿写状物散文。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创作 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 》 《子夜》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 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 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 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 面的实绩。
整体感知
讨论交流
1、扫除生字障碍、掌握字词含义。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
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勾画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 语句,思考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 作用。 )
3、分组讨论:
理清思路,划分本文的段落 层次 。
检查字词
• 婆娑( suō ) • 秀颀( qí ) • 无边无垠( yín • 坦荡如砥( dǐ • 恹恹欲睡( yān • 旁逸斜出( yì • 晕圈( yùn )
茅盾
•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 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 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
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 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 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 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 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 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 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
整体感知 3、分组讨论:理清思路,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 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 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研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4.开头段的作 用有哪些?
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 起线索作用; 抒发情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 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5.本文开头段的 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6.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 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特点: 雄壮,伟大,单调。 感觉: 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情绪: 7.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 树的不平凡。 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 象作铺垫。
生 黄绿错综色 长 无边无垠大 环 坦荡如砥 平 境
雄 壮 伟 大
对比
单 调
正衬
不平凡
反衬
探究交流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 8.文章选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
• 9.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
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 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 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 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 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 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 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 民的赞美。由于当时作者生活
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 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 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 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 勇不屈的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