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PPT
《白杨礼赞》PPT课件完整版(2024)
关键段落解读与赏析
首段
开篇即点明主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凡。通过对比手法,突出白杨树的独 特之处。
抒情段落
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抒发对抗日军 民的崇敬之情,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
描写段落
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从树干、树枝 、树叶等方面细致刻画白杨树的形象 ,展现其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2024/1/29
助理解《白杨礼赞》中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02
茅盾的生平与创作
介绍茅盾的生平经历、文学观念、代表作品等,有助于理解《白杨礼赞
》的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
2024/1/29
0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阐述《白杨礼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以及茅盾对
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26
当代社会应用场景探讨
探讨《白杨礼赞》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传承在当代社 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文化等。
27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9
28
2024/1/29
17
价值观传递与引领作用
1 2
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赞美白杨树,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抗 日军民的崇敬,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
坚韧不拔的斗志
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依然挺拔向上,象征着抗日 军民在艰苦斗争中不屈不挠、英勇奋斗的精神。
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描绘白杨树力求上进的精神,引导人们树立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子夜》
推荐理由——这是茅盾的一部长篇小说,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面貌,揭示了民族工业在帝 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双重压迫下的困境,对于理解茅盾的文学观念和社会关怀有重要帮助。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6张PPT)
作用: 形成本文的抒情线索,与标题相呼应。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 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 多次粉碎了敌人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 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 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 歌颂他们。 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 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 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 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2017/12/20
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
天它倔 耸却强 立努挺这 ,力立是 不向的虽 折上一在 不发种北 挠展树方 ,,。风 对高哪雪 抗到怕的 着丈只压 西许有迫 北,碗下 风两那却 。丈样保 ,粗持 参细着 19 ,
2.本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试找 出相关段落,体会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通过四个“难道”层层深入的揭示出来。 第一个“难道”通过反问引起读者思考,为由 树及人埋下伏笔;第二个“难道”点明“至少” 象征北方的农民;第三个“难道”点明象征抗 日军民——“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 道”进一步抽象化,点明“枝枝叶叶靠紧团结, 力求上进”的白杨树象征中华民族的抗日精神 和意志。
本文的抒情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灵的净化和升华。
文化传承
《白杨礼赞》作为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经典之作,传承了中国优 秀的文化传统,使读者在阅读中
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05
作品评价与鉴赏
文学价值
主题深刻
作品通过白杨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 美,主题深刻,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语言优美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用词精准,句式多变,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 值。
情感真挚
作品情感真挚,通过对白杨树的礼赞,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颂扬, 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艺术成就
创意独特
作品以白杨树为载体,通 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 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 和感悟。
表现力强
作品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 富的表现手法,将白杨树 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风格鲜明
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既有 北方的粗犷豪放,又有南 方的细腻婉约,具有鲜明 的艺术特色。
语言风格的形成
作者的生活经历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对文 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文学修养
作者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经验对 文章的语言风格产生了影响。
语言表达习惯
作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也是形成 文章语言风格的重要因素。
04
作品影响
对后世的影响
。
生动形象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 的描绘,使白杨的形象
更加生动。
节奏感强
文章语言有节奏感,读 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
美的享受。
修辞手法
01
02
03
04
排比
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情 感和性格。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3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 作家、社会 活动家。茅盾是他的笔名。原名沈 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奔走于文化抗 战的最前线,是中国革命文艺的奠 基人。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
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著有“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8分启钟动自自学学时计间时到器!
内容
要求 知者 加速
诵读《白杨礼赞》,独立完成下列要求
1、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不平凡在哪里?画 出文中语句,说说他们与标题有怎样的关系。
2、探究白杨树的不平凡表现在哪些方面? 3、思考白杨树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是通过哪 些语句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积累 拓展四)
一棵《小白杨》伴随着几代人那欢快的旋律,同学 们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你从《白杨礼赞》这个标题中读出了什么情感?
《白杨礼赞》
白杨:高15~30米,树冠 宽阔,在中国乃至世界 各地分布广泛,喜光, 易成活。 礼赞:以崇敬的心情去
称赞。
感情基调:高昂、激越、豪迈
15. 白杨礼赞
茅盾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情感脉络,感受作者对白杨树的崇 敬赞美之情。 2、了解托物言志散文的特点,体会领悟白杨树 的象征意义。 3、品味语言,理解烘托、对比等表现手法的效 果。
安静、专注、独立思考
在不懂的地方圈点勾画,并利用信息沟通牌 (红面朝向讲台)向老师示意。
背诵6-8段
9分启钟动互互帮帮时计间时到器!
内容
1、小组讨论,把思考结果简略写在互帮显示板上。 2、组内有不理解的知者解惑,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 写在互帮显示板的下方。
《15.白杨礼赞》课件(共42张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堂检测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坦荡如砥 ) (2)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 到妙语佳句。(妙手偶得) (3)暗暗地生长。( 潜滋暗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纵横决荡)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 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 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 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 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 学大师。
课文解析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 平凡的树!
由远指到近指,由“这就是”到“决不是 ”,白杨树的外形和神韵愈加清晰,作者的感 情也愈加强烈。
课文解析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 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 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 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方法指导
象征
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意义不是 事物本身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 部的语言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 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 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一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突出 其某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 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
《白杨礼赞》PPT优质课件
茅盾
-.
揭示课题
本文的题目《白杨礼赞》, “礼”是敬礼、致敬,“赞”是赞美, 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
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 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 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 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 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 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 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 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 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 一种树!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 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发现章法美
从哪些方面礼赞 反复礼赞白杨的句子
点评式背读
发现章法美
开门见山,总领全文,赞美之情倾腔而出 乍见白杨,惊讶感叹脱口而出 再次过渡,反复强化激情喷薄 照应开头,再次疾呼,赞美之情难以抵挡
(学生)当___________走过,看见_______白杨树,难道
_________?难道你就不想到它_______,至少也象征了______?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_________,就像这白杨树一样 ________?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___________白杨树, 宛然象征了_________?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 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 的哨-兵?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 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 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礼赞》ppt课件
请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 不平凡 ,接下来并不 说明道理,而是在第二自然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 了白杨树的 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四自然段起承上启下 作用,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五段描绘了白杨树 的 外形 和 性格 ,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七、八 段把白杨树和 北方农民 联系起来,点明了主题,最后 第九段以斥责 楠木 赞美白杨树结尾。
• 不是。第8段用抒情性议论的笔调,以“不但象征…… 尤其象征……”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 “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明全文的主题。所以,这 段文字绝不是前段的简单重复,正是有这段抒情议论 的点染,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更加鲜明突出。
高原风景图
生长 环境
白杨特写图
外部 形态
白杨树 不平凡
托物言志
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探究1.2.3.4.5.6.7.8.9小题(A 组) 2.完成同步探究1.2.3.4.5.小题(B组)
物人联想图
内在 气质
结合本文的写作背景,分析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 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
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 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 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 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人民的 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民的赞美。因当时作 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 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再次点题
《白杨礼赞》ppt课件
课堂小结
《白杨礼赞》是一篇散文形式的颂歌,或者叫作散文诗;其语言句式是散文的, 但是结构模式是诗歌式的复沓结构,文章的篇幅不长,主旨却很鲜明,线索清晰, 又不失起伏,能够产生撼动人心的效果。塑造了虽然“普通”却极“不平凡”的 白杨树形象,赞美了抗战军民的坚强意志精神。
板书设计
白杨礼赞
生长环境——“雄壮”“伟大”(景美)
问题探究——走进“不平凡”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不平 凡,辽阔坦荡、气象雄 伟、色彩分明的西北高 原,是白杨树赖以生存 的典型环境。
景美
白杨树自身的形貌不 平凡,笔直的干,笔 直的枝,干、枝、叶 都“一律向上”“绝 无旁枝”“紧紧靠 拢”。
形美
白杨树内在的气质不 平凡,力争上游,伟 岸,正直,朴质,严 肃,挺拔,坚强不屈
②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
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 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 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喷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缘波,一— 这时你会真心佩服苦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 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 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 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 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 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
茅盾
(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茅盾 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
中篇小说《幻灭》《动摇》《追求》(总称《蚀》三部曲), 长篇小说《子夜》《霜叶红似二月花》,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1张PPT)语文八年级上册
写作特色
2.首尾呼应,层次分明。
文章开头用“我赞美白杨树”直抒赞颂之情, 结尾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作结,首尾呼应, 赞美白杨树的感情线索一脉相承,贯串始终。
③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 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 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 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 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 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 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 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神
③精神品格
伟岸,正直,朴质,严肃, 温和,坚强不屈,挺拔
伟丈夫
本文作者运用了多种写作方法与技巧来表达自己对白杨树、对抗日 军民的赞美之情,请举例来说一说。
(1)通过象征来抒发自己强烈的感情,歌颂党和人民群众。 如白杨树力争上游的形象,笔直的干,靠拢向上的枝枝叶叶以及 倔强挺立的斗争性格,正和党领导下的北方农民的正直、朴质、 团结、进取的性格及民族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相一致,所以, 用白杨树来象征,贴切自然。
15 白杨礼赞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情感。 2.理解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在写
作中学习运用。 3.学习象征手法的使用,把握托物言志散文的基本特点。
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 人。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处女作有《蚀》三部曲 (包括《幻灭》《动摇》《追求》),代表作有长篇小 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 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白杨礼赞》ppt课件
《白杨礼赞》写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由于中国国民党顽 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濒于分裂的局面,中国共产 党肩负着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1940年5月,茅盾离开新疆返回内地,受 朱德同志邀请前往延安。
在延安参观讲学期间,亲身体察了解放区军民的斗争生活,看到了抗 日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皖南事变后,作者借礼 赞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热爱和赞美之情,便写下 了此文。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柳 韵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姿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 影
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慈母手中线象征伟大的母爱; 灯光象征光明和希望; 鸽子和橄榄枝象征和平; 红色象征革命; 太阳象征中国共产党…… 那么,白杨树象征什么?
线索: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何为礼赞? 表示崇敬和赞美。
3.请将直接抒发对白杨树赞美之情的句子找出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揭示出全文主旨
6.结尾写贵族化的楠木有何作用?
用“贵族化”的楠木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 白杨树的不平凡。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用。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 具体从三方面赞颂: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 凡——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然后紧扣这“不平 凡”展开联想和想象,由树及人,道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进 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 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这篇散文很适合朗读,想象一下,当年 的茅盾会在哪里朗读自己的作品呢?
关于作者
茅盾(1896—1981)作家,社会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 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作品有:长篇 小说《蚀 》三部曲(《幻灭》《动摇》 《追求》)、《子夜》、短篇小说《春蚕》、 《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其 代表作《子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 发展的里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 创作方面的实绩。
关于散文
请你来帮忙:
八(3)班的同学们准备制作一本《关于散文》 的学习册子。在选篇目的时候,发生了争议。有同 学觉得《白杨礼赞》太直白了,平铺直叙,没有内 涵,不是一篇好散文,不需要收入散文册子里。有 同学却认为可以收录,就是要考虑一下它的归类。
你认为呢?
白杨礼赞
文,谈谈你的初读体会。
你认为呢?
知识卡片
象征手法: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 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
象征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特点, 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象征,是变平凡为深刻的催化剂。 象征,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构思方式。
思考: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意义一层层揭 示出来的呢?
小组合作学习
再见!
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
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 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 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读完课文,再次思考:
有同学觉得《白杨礼赞》太直白了,平铺直叙, 没有内涵,不是一篇好散文,不需要收入散文册子 里。有同学却认为可以收录,就是要考虑一下它的 归类。
2024版《白杨礼赞》PPT优秀课件
CHAPTER时代背景及文学流派时代背景20世纪40年代,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艰难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
文学流派作者茅盾是现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族命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历史使命感。
作者生平与创作历程作者生平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创作历程茅盾的创作生涯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他的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评论等多种体裁。
其中,《子夜》、《蚀》三部曲等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白杨礼赞》创作背景及意义创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当时茅盾正在重庆从事文化工作。
他看到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作品意义《白杨礼赞》以白杨树象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歌颂了他们团结战斗、不屈不挠、坚持抗战到底的崇高精神和坚强意志。
文章热情洋溢,文笔婉曲,语言质朴,是中华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精神食粮。
CHAPTER整体结构与写作特点清晰的结构脉络文章以白杨树为线索,贯穿全文,通过对白杨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独特的写作手法作者采用象征手法,将白杨树与北方农民、抗日军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赋予白杨树以深刻的象征意义。
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共鸣。
文章开头直接点题,对白杨树进行了初步描绘,为后文的深入赞美奠定了基础。
开头部分中间部分结尾部分文章中间部分通过对白杨树生长环境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白杨树的坚韧、顽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文章结尾部分再次强调白杨树的精神和意义,与开头相呼应,使全文结构更加严谨。
030201关键段落深入解读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分析•比喻:作者将白杨树比作“树中的伟丈夫”,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白杨树的雄伟气势和坚强不屈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直
干
枝
团结
进取 质朴
叶
皮
内 在 气 质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研读第四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1. 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1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
?
?
1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恹恹欲睡: 形容 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恹恹,精 神不好、困倦的样子。
检查字词
视野: 视力所及的范围。 主宰: 支配。 锤炼: 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晕圈: 模模糊糊的圈。 虬枝: 像龙一样盘曲的枝条。 秀颀: 美而高。颀,高。
伟岸: (身材)高大挺拔。
2.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勾 画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思考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
整体感知 3、分组讨论:理清思路,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
全文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 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 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茅盾
•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 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 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
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 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 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 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 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 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 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
研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4.开头段的作 用有哪些?
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引起下文; 起线索作用; 抒发情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开门见山,(开篇点题) 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 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生 黄绿错综色 长 无边无垠大 环 坦荡如砥 平 境
雄 壮 伟 大
对比
单 调
正衬
不平凡
反衬
探究交流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 8.文章选用了哪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
• 9.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
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 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 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探
究
交
流
探究交流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 10.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
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 立”“努力向上”、“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 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探
究
交
流
总的形象 外 部 形 态
力争上游
5.本文开头段的 作用是什么?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6.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 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特点: 雄壮,伟大,单调。 感觉: 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情绪: 7.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 树的不平凡。 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 象作铺垫。
• 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 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 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 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 民的赞美。由于当时作者生活
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 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 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 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 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研读四部分,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1. 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 语来赞美白杨树
分 析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 的
1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 词语——“伟岸”“正直”“朴 质”“严肃”“温和”“坚强不 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 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 的手法。
1、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且在朗读的基础上赏析 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2、 通过对白杨树具体形象的分析,掌握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 3、 学会仿写状物散文。
茅盾,(1896—1981)现代作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创作 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蚀 》 《子夜》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 冬》)、《林家铺子》等。其代表作《子 夜》,是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里 程碑,显示了现代文学在长篇小说创作方 面的实绩。
整体感知
讨论交流
1、扫除生字障碍、掌握字词含义。
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
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勾画出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 语句,思考它在内容和结构上的 作用。 )
3、分组讨论:
理清思路,划分本文的段落 层次 。
检查字词
• 婆娑( suō ) • 秀颀( qí ) • 无边无垠( yín • 坦荡如砥( dǐ • 恹恹欲睡( yān • 旁逸斜出( yì • 晕圈( yùn )
) ) ) )
楠木( nán ) 虬枝( qiú ) 开垦( kěn ) 毡子( zhān ) 主宰( zǎi ) 倦怠( dài ) 地壳( qiào )
检查字词
坦荡如砥: 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妙手偶得: 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无边无垠: 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的意思。 纵横决荡: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潜滋暗长: 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旁逸斜出: 树枝从树干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 ……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是作者抒发赞美的基础, 也是文章的抒情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