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动物生态学考研复习知识框架
北师大生态学复习内容
哪些生物容易成为入侵种?①既可进行有性繁殖,也可进行无性繁殖。
②从种子发育到性成熟时间短。
③对环境异质性有很强的耐受能力。
什么群落更容易被入侵?一般来说,任何一个群落都可以被外来种入侵,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不同群落的易感性不同,同一群落对不同类群的入侵者的易感性也不同。
不同群落里,本地种的相对竞争力、抗干扰的能力也不一样。
1. 经常受到人类干扰或已经退化的生态环境,外来入侵种比较容易扩张。
四川、云南草场被紫茎泽兰入侵。
2. 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的生态环境,人类进入生态系统的频率与外来物种入侵的机会存在相关性。
如交通要道两侧,风景名胜区。
3. 缺乏自然控制机制的生态环境,繁殖能力强的物种,在其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必然有天敌生物,或以其为食,或寄生,或能够与其竞争,或能够分泌物质抑制其生长,控制其种群数量。
水葫芦在原产地有水葫芦象甲控制其种群数量。
导致入侵机制有哪些?关于生物入侵与被入侵的生物群落的关系,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说(对各种观点的称谓不完全相同,这里均暂称之为“假说”),下面逐一给予简单介绍。
(一)“多样性阻抗假说”(diversity resistance hypothesis)经典的观点认为,结构简单的群落更容易被入侵。
这是因为,相对比较简单的植物和动物群落,其所达成的平衡更容易被打破(Elton 1958)。
除了种群模型的工作被用作论据外,Elton(1958)还指出,小的岛屿(尤其是小的海岛)易于被入侵是由于本地种甚少。
此外,农田是人为的简化了的群落,也是入侵和暴发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热带雨林中几乎没有害虫的暴发又是支持多样性阻抗假说的又一个例子。
“多样性阻抗假说”得到了小空间尺度上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的支持(Kennedy et al. 2002)。
Kennedy等在草地小区试验中人为改变物种多样性,而后检测入侵种的总盖度、入侵种的个体数量、入侵种个体的最大值和中值。
结果显示,入侵种的总盖度随多样性上升而下降,它是由于入侵者数量及个体最大值的减少而造成的。
北师大动物生态学考研复习知识框架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讲述野生动物生态学的概念、涵义、特点;野生动物生态学发展的历史;探讨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对象,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野生动物生态学的重要意义。
要求学生对相关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分析掌握野生动物生态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了解现代野生动物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第二章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主要讲述光、温度、水、雪被、土壤等环境因子对生物体的作用原理以及动物对光、温度等因子的适应机制。
要求学生掌握限制因子、生态幅等基本概念以及规律,了解生物对不同环境因子的适应现象。
第三章种群生态学主要讲述种群及其基本特征;种群的遗传与进化;种内、种间关系等。
要求学生全面掌握种群的基本参数的生物学含义,理解逻辑斯缔增长曲线的生物学意义以及该模型的优缺点,了解种群的遗传和进化的一般特征,熟练掌握生命表的编制、标志重捕、样方调查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种间竞争模型各参数的生物学含义及其优缺点。
第四章群落生态学主要讲述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的动态、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等。
要求学生掌握群落的演替类型和群落演替的形成机制,了解生物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的方法,熟悉影响群落动态的主要因子有哪些。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讲述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等。
要求学生掌握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六章应用生态学主要讲述目前与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密切相关的动物种群的产量预测模型、有害动物的防治、生态系统服务与管理等。
要求学生了解上述应用生态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章绪论四、生态学的发展史♦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1.环境(environment)概述(1)环境的定义: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赖以生存的所有因素和条件的总合。
《动物生态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态学》考试大纲动物生态学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是一门以动物为研究对象,由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是有益动物保护与利用、有害动物控制的基础。
要求考生掌握动物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对动物生态学重要发展前沿和动态有一定的了解,并具有应用动物生态学理论,分析有益动物保护与利用、有害动物控制等相关问题的一定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绪论1.生态学的定义、发展过程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与研究方法3.现代生态学发展的趋势4.动物生态学前沿(二)动物生理生态学1. 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2.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作用原理3. 光、辐射、温度、水分、土壤、温室气体(CO2)对动物的生态作用4. 动物的能量代谢5. 动物的体温调节与适应6. 食草动物的消化对策7. 生物气候规律(三)动物种群生态学1.种群、异质种群概念与特征2.种群空间分析特征3.种群密度的估计4.生命表的构建与分析5.种群指数增长、逻辑斯增长6.种间相互作用类型及其特征7. 种群调节的理论(四)动物行为生态学1. 行为的生态适应意义2. 行为的遗传3. 行为的节律4. 社会行为5. 行为的优化6. 行为策略及其进化稳定性7. 动物通讯行为(五)群落生态学1. 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2. 群落的组成与结构3. 群落的动态:形成与演替4. 群落多样性的概念、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及与稳定性的关系(六)生态系统生态学1. 生态系统基本概念与特征2. 生态系统的结构3.生态系统中能流基本途径、特点及生物生产力测定方法4.物质循环基本特点与过程5. 物质分解过程与物质性质、生物分解者之间的关系6. 生态系统的发育(七)应用生态学1. 有益生物种群的产量测定2. 有害动物的控制原理与方法3.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发展及分析方法二、考试要求(一)绪论1.理解生态学的多种定义2.了解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的发展过程3.掌握现代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发展的趋势(二)动物生理生态学1、了解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2、掌握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区别3、深入理解光、辐射、温度、水分、土壤、温室气体(CO2)等生态因子作用的特征4、掌握动物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与方法5、了解动物对寒冷和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特点6、理解最优消化对策7、掌握表面积规律(surface rule)、贝格曼规律(Bergman''s rule)、艾伦规律(Allen''s rule)、葛洛格规律(Gloger''s rule)等生物气候规律。
生态学考研精解
阅读《生态学考研精解》的过程是一场与知识的深度对话。每一章都以清晰、 精准的语言进行阐述,同时配以图表和实例进行说明,使得抽象的生态学理论变 得生动而具体。它不仅满足了我对于应对考研的需求,更让我对生态学有了更深 层次的理解。
书中的每一章都以一个核心概念或理论为起点,然后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原理 和应用。这种结构使得我可以更加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态学知识,也为我提供了 理解和记忆的框架。
生态学考研精解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生态学
学生
可以
基本概念
介绍
原理
一部分
生态学
研究
方法 详细
地理
考研
进行
部分
参考
解和
同时
掌握
内容摘要
《生态学考研精解》是一本针对生态学专业研究生考试的参考书籍,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书的作者强调了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他们写道:“生态学不仅仅是 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研究自然和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方法。”他们强调了生态学 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于解决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必要性。
本书对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书中提到:“生态系统是 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 环和信息传递等基本功能。”这些功能的正常运转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 性的关键。
《生态学考研精解》这本书的精彩摘录涵盖了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 和应用实践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摘录不仅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 念和原理,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技能,为未来的学习和 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学考研动物学专业重点知识点整理
动物学考研动物学专业重点知识点整理动物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生物界的动物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
在动物学考研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集中复习和整理。
下面将按照动物学的分类和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学中,根据动物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分类学特点,将动物划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和种等级别。
常见的动物门包括脊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等;纲的划分则依据外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分类;目是纲中更为具体的细分单位,科是目中更精确的分类单位,而属和种则是科的更具体划分。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掌握各个门、纲、目的特点,并了解常见的动物物种的分类。
二、动物的形态与解剖学动物的形态是指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特点。
解剖学则研究动物的内部构造和器官功能。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不同动物类群的形态特征,包括外形、大小、颜色、器官位置等方面,并掌握各个系统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1. 动物的体表形态特征:动物的体表形态特征包括体型、体长、颜色、皮肤、骨骼等方面。
2. 动物的内部器官:具体包括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三、动物的生态与行为学动物的生态与行为学是研究动物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动物的生态类型、行为方式、养殖以及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1. 动物的生态类型:根据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性,常见的生态类型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半水生动物等。
2. 动物的行为方式: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其中包括求偶行为、捕食行为、筑巢行为等不同类型的行为。
3. 动物的养殖与保护: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动物的养殖技术和方法,以及野生动物的保护措施和策略。
四、动物进化与发育动物的进化与发育是研究动物种群在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变异、适应和选择等方面的知识。
在动物学考研中,需要了解动物的进化历史,并掌握动物的发育过程以及胚胎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基础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生态基础学必考知识点归纳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涵盖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生态学的一些必考知识点归纳:1. 生态学的定义和分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分支。
2.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组成,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功能整体。
3.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互关联的生物种群的集合。
4.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的多样性。
5. 生态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包括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6. 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遵循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的过程,能量在每个营养级之间传递时会有损失。
7.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这些循环过程保证了生态系统中物质的持续供应。
8. 生态演替:生态演替是指生物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级演替。
9.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10. 环境压力与适应:环境压力是指生物面临的各种环境挑战,如温度、湿度、食物供应等,而适应则是生物对这些压力的响应。
11. 种群动态:种群动态包括种群的增长、衰退和稳定状态,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因素的影响。
12. 竞争与共生:竞争是指同一生态位的物种之间为资源而斗争,而共生则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互利关系。
13.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人类活动如城市化、工业化、农业扩张等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栖息地的破坏等。
14. 保护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是研究如何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科学,包括物种保护、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
15. 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如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提供食物等。
北京市考研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内容总结
北京市考研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内容总结北京市考研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内容总结北京市考研生态学复习资料: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重点内容总结生态系统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重要领域,而生物多样性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在备考生态学考试时,重点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北京市考研生态学复习资料中的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1. 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组成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稳定系统。
它由生物群落、生态位、生态组和生态土壤等组成。
2. 生态系统的分类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两大类。
其中,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等。
水域生态系统包括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1. 物质循环的概念与类型物质循环指生态系统中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化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质循环类型有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和水循环等。
2. 能量流动的规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逐级转化的形式传递和流动。
能量流动的规律可以用食物链和食物网来描述。
三、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评价指标1. 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分类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2. 物种多样性的评价指标评价物种多样性的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物种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等。
四、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 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与分类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通过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
主要包括供给性服务、调节性服务、文化性服务和支持性服务等四类。
2.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和人类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保护政策和加强公众教育等。
动物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点
动物生态学的基础知识点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个体和群体在特定生境环境中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分布、繁殖和营养等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面将介绍动物生态学的一些基础知识点。
一、物种及其适应1. 物种的概念和分类动物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物种”。
物种是指能够自由繁殖并且后代能够繁殖的个体群。
根据各种特征和遗传差异,科学家对物种进行分类,并给予每个物种一个拉丁文的学名。
2. 适应与生存策略动物为了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衍,会通过进化来适应环境。
适应是指动物在生存环境中的形态结构和行为能力的改变。
适应的形式有物理适应和行为适应等。
动物通过选择适应的生存策略以充分利用资源和降低竞争压力。
二、生境与生态位1. 生境的分类与特征生境是指动物在其位置上所处的特定环境。
根据不同要素,生境可以分为陆地生境、水域生境和空中生境等。
生境的特征包括物理因子和生物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食物资源等。
2. 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生态位是指动物在特定生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动物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生境的需求,生态位可以分为资源分区型、垂直分层型和时间分割型等。
动物通过不同的生态位避免直接竞争并实现共存。
三、种群与群落1. 种群的构成与特征种群是指同一物种个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组成的总体。
种群的构成包括个体数量、个体密度以及个体之间的关系等。
种群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2. 群落的组成与相互作用群落是由多个不同种群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总体。
群落的组成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不同物种之间通过食物链、共生关系和竞争等方式相互影响与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的群落。
四、生态系统与能量流动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分类生态系统是指某一区域内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总体。
根据不同的生境特点,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等。
2.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是通过食物链和营养网进行流动与循环的。
北师大版本初中八年级的上册的生物学总结复习提纲学习资料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复习纲要第 15 章动物的运动第 1 节动物运动的方式1、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己生计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2、动物的栖息环境大概上可分为:水、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3、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
鱼类的行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鱼鳍的作用:胸鳍、腹鳍与均衡相关;尾鳍与方向相关;动力来自于尾部和躯干的摇动)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游动)陆地:主要靠附肢的活动进行运动,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爬行:如蜗牛、马陆、蛇(特色:四肢不可以将身体支撑起来)行走:如猫、够、大象、马。
记着:行走不是人类所独有的运动方式(能行走也能奔跑)。
跳跃(特色:后肢较发达)如青蛙,袋鼠,跳蚤等空中:飞翔为主,滑翔是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翔是基本方式。
一般状况下,鸟类在飞翔时交替使用鼓翼飞翔与滑翔等。
注:飞翔不是鸟类独有的运动方式。
4、昆虫一般是两对翅(飞翔)(三对足 -爬行,有的后肢发达如蝗虫、蟋蟀还可以够跳跃;有的幼虫在水中时还可以够游泳),第 2 节动物运动的形成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部分构成。
(神经系统的调理与其余系统的配合)2、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3、骨的形态有:长骨(股骨)、短骨(跟骨)、扁骨(顶骨)和不规则骨(蝶骨)。
4、骨的构造:包含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其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相关)、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供给营养。
骨的生长包含两个方5、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此中血管为骨面:长长和长粗;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相关。
6、骨质包含骨密质与骨松质,由水、无机盐和有机物三部分构成。
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钙盐,使骨坚硬;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是骨胶蛋白,使骨有韧性。
有机物决定了骨的柔嫩性和弹性。
无机物决定了骨的硬度和脆性。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呈蜂窝状(一世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容纳红骨髓),红色。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
北师大生物全四册知识点七年级上册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2、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举例生态系统:一片农田,一片森林,一个学校,一片草原。
错误的例子如一块农田里所有的害虫。
5、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
6、生物与环境的三大关系并举例:生物影响环境蚯蚓改良土壤、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影响生物大雁南飞、旗形树、短日照菊花生物适应环境:仙人掌叶退化为刺、竹节虫、枯叶蝶、北极熊、企鹅7、生物与生物的关系: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8、生物分类7大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找到治疗各种疾病更好的方法。
10、生物学家及其主要成就林奈---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理论哈维-----血液循环(实验法),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双螺旋结构11(病毒)是生物但没有细胞结构。
1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物镜13、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14、显微镜下物象偏左,应(往左)移动装片------偏哪往哪移15、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16、字母P在显微镜看到的是(d)-----上下左右相反17、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视野越暗18、显微镜食物5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收放。
19、制作人体口腔临时装片:滴(生理盐水),滴清水动物细胞会(吸水涨破),用(碘液)染色,改盖玻片的动作应(缓慢)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滴(清水),因为有细胞壁,细胞不会吸水涨破,用(碘液)染色,改盖玻片的动作应(缓慢)20、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21、植物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液泡。
22、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场所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光合作用场所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液泡:内含不同的色素和味道,细胞生长过程中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少23、细胞不能无限生长的原因:表面积相对减少将不能从外界获得足够的生活物质24、细胞分裂,(细胞核)最先一分为二25、细胞分裂过程中,为了保证子代细胞和亲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染色体将复制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代细胞中)。
考研生态学知识点梳理
考研生态学知识点梳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近年来在考研中的分值逐渐增加。
了解生态学的相关知识点对于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与能量流、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早慧以及环境污染与保护等几个方面,对考研生态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变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生态学包括生物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分支学科。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biotic):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 环境(abiotic):指地球上的非生物要素,包括气候、土壤、水等。
3. 生态系统(ecosystem):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生态单元,包括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
二、生态系统与能量流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单位。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和转化。
1. 能量流(energy flow):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行流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个过程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了能量源头。
2. 食物链(food chain):食物链反映了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食物链中的每一个等级称为营养级,最底层的营养级称为初级生产者。
食物链中的能量从一级生产者开始,依次向上层级传递。
食物链通常由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组成。
3. 三次生产力:生态学中定义了三个生产力的概念,包括主要生产力、次生生产力和生态生产力。
主要生产力指的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的速率。
次生生产力是指通过食物链转化太阳能的速率。
生态生产力则是指区域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输出。
三、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物种多样性是生态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意味着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的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动物生态学原理复习资料剖析.pdf
动物生态学原理复习资料(PPT上的名词解释和问答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生态学(Ecology):Ecology 源于希腊文,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
生态学与经济学(economic)具有相同的词根。
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赫克尔 E. Haeckel, 1869)。
二、问答题1.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
①Ecology 源于希腊文,Eco-表示住所或栖息地,Logos表示学问,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
生态学与经济学(economic)具有相同的词根。
②研究有机体与其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赫克尔 E. Haeckel, 1869)。
③研究科学的自然历史(埃尔顿 C. Elton,1927)④研究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克什卡洛夫Кашкаров, 1954)⑤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安德列沃斯Andrewartha, 1954)⑥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与生存条件的联系,以及动物生存条件对繁殖、存活、数量及分布的意义(纳乌莫夫HayMoB, 1955, 1963)⑦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相互作用的科学(Krebs, 1972, 1978, 1985, 1994, 2001)2.按照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经典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概括各分支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
①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
②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和种群动态。
③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
④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稳态和调节功能)。
第四章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一、名词解释1. 法尔规律(Farr rule) :人口密度越大,越集中栖居在一个地方,许多流行病就越容易扩大和暴发。
动物生态知识点总结
动物生态知识点总结一、动物生态的基本概念1. 动物生态的概念动物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研究动物个体、种群和群落在其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相互关系和行为规律,以及它们与环境之间的作用、影响和反馈。
动物生态学通过研究动物的种群动态、个体生长发育、行为特征,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揭示了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多种复杂关系。
2. 动物生态系统结构动物生态系统是由动植物和它们所处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系统。
动物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组成部分。
其中,生物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动物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总体,而生物个体则是生态系统的最小单元。
这些不同层次的生态单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复杂的动物生态系统。
3. 动物生态系统功能动物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包括资源生产、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生态稳定等。
资源生产是指动物通过捕食、寄生、腐生等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能量和物质,支持生态系统的运转和发展。
物质循环则是指动物通过呼吸、排泄等行为,将能量和物质输入到生态系统中,并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方式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是指动物通过生物信号、行为等方式进行相互沟通和交流,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更加密切。
生态稳定则是指动物生态系统在特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而维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1. 生境选择动物在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通常会选择适合自己生活和繁衍的生境。
例如,水生动物往往选择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水域环境中,而陆生动物则更适宜生活在陆地环境中。
生境选择不仅与动物个体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关,还受到环境的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2. 生境适应动物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出现生理、形态和行为上的适应性变化。
例如,高山地区的动物通常会有较长的毛发和厚实的皮肤,以减少体表水分散失和保持体温,从而适应极端的低温环境。
动物生态学复习大纲2
动物生态学复习大纲2动物生态学复习大纲绪论复习内容:1. 动物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3. 动物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4. 动物生态学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生态学的成长时期(公元17世纪至20世纪40年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
一些生态学的理论开始形成。
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
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5. 当前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和动向复习要求:1.掌握动物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动物学(Zoology)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是揭示动物生存和发展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
研究动物的生活方式,动物与动物间及动物与生活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如阐述外界环境条件对动物的习性、活动、行为、繁殖、生存、数量消失和分布的影响,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影响及作用等。
2.熟悉生态学研究的三大类方法,并分析各自特点和应用价值。
野外研究方法首先产生,并且是第一性的。
例如对种群生态学的研究。
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
实验研究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其优点是条件严格控制,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但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