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 导论 ppt
合集下载
美学 第一章 绪论PPT课件
14
• 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美,并相应产生了 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随着美和美 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 的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 艺术的理论。艺术理论中已经涉及艺术美 的本质特征与根源等问题。
• 1、中国古代 • (1)中国古代乐论早就提出了美在和谐
的思想。《乐记》是中国第一部音乐理论, 具体体现了古代音乐中以和谐为美的思想。
二、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正式出版,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
(2)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发 表,使美学学科理论得到充实和完善。
13
• 一、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美学思想 古以有之
• 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美的学问。这门 学问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古代的 思想家对美与艺术的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 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是美学 思想的起源与萌芽。
是也。 •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 经营位置---构图 • 传移模写---写真
17
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图中画一位妇女,侧面有很细的腰,显得十分苗条, 面向左边站立着,宽松的领袖,长长的裙子。妇人 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十指并拢,作合掌状; 她头的上部左面,是飞跃着的一凤一夔(传说中的 独脚兽)。有人解释说,凤象征善,夔象征恶,凤 与夔正在很剧烈地斗争,并且看得出是凤处于优势, 而这个妇女正在祝祷着凤的胜利。也有许多专家作 了另外的解释,说那时候的人们无法解释自然和人 生,相信人死了之后他的灵魂可以升到天上。画中 所表达的正是这一凤一夔引导着这位已死去的妇女 的灵魂飞上天去。也有的人说,这个妇女是巫婆, 她正在为已死去的人祝福。
• 人类社会生活中出现美,并相应产生了 人对美的主观反映,即美感。随着美和美 感的发展,出现了作为审美意识集中表现 的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基础上形成了 艺术的理论。艺术理论中已经涉及艺术美 的本质特征与根源等问题。
• 1、中国古代 • (1)中国古代乐论早就提出了美在和谐
的思想。《乐记》是中国第一部音乐理论, 具体体现了古代音乐中以和谐为美的思想。
二、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正式出版, 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此确立。
(2)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的发 表,使美学学科理论得到充实和完善。
13
• 一、美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美学思想 古以有之
• 美学,顾名思义就是关于美的学问。这门 学问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社会,古代的 思想家对美与艺术的问题所作的哲学探讨, 对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是美学 思想的起源与萌芽。
是也。 • 应物象形---写形、造形。 • 随类赋彩---着色要分类别甚至要分季节及气候条件 • 经营位置---构图 • 传移模写---写真
17
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画。 此画1949年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图中画一位妇女,侧面有很细的腰,显得十分苗条, 面向左边站立着,宽松的领袖,长长的裙子。妇人 的两手向前伸出,弯曲向上,十指并拢,作合掌状; 她头的上部左面,是飞跃着的一凤一夔(传说中的 独脚兽)。有人解释说,凤象征善,夔象征恶,凤 与夔正在很剧烈地斗争,并且看得出是凤处于优势, 而这个妇女正在祝祷着凤的胜利。也有许多专家作 了另外的解释,说那时候的人们无法解释自然和人 生,相信人死了之后他的灵魂可以升到天上。画中 所表达的正是这一凤一夔引导着这位已死去的妇女 的灵魂飞上天去。也有的人说,这个妇女是巫婆, 她正在为已死去的人祝福。
西方美学导论.ppt
席勒也接受了康德先天分析的方法,即不是通过经验的 途径,而是“借助推理的途径”(先天的途径)来研究 美学问题。即通过对人性自身先天条件的分析,来寻求 关于认识美的必然条件。
席勒通过“人性的完整性”的分析,提出通过美育来恢 复人性的完整,使“自然向人的生成”的人道主义理想 能够得以实现。他说:“必须通过审美教育的途径,因 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
2019-7-18
谢谢欣赏
17
游戏和审美的最大特点是自由。
假如我们称感性决定的状态为物质状态,称理性 决定的状态为逻辑状态或道德状态,那么这种真 实的和主动的状态可定性的状态就应该称为审美 状态。
人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在审美中才能产生。以希腊 雕塑的赫拉像为例。天香国色让我们心荡神驰, 但其尊贵庄重的神采又让我们肃然回避。达到一 种不可名状的审美、自由的状态。
谢谢欣赏
5
康德对席勒的影响
康德哲学是要探讨关系人类最终前途的问题:自然向人 (人类社会)的生成。康德哲学是一种将人当作目的自 身的人道主义,“三大批判”依循“自然向人的生成” 的顺序而构造体系,将美学当作了由自然的必然王国向 人的自由王国转换的中间环节。康德的这一人道主义构 想完全为席勒所接受。
前一个冲动要“把我们自身以内的必然的东西转 化为现实”,后一个冲动要“使我们自身以外的 实在的东西服从必然的规律”(第12封信)。
2019-7-18
谢谢欣赏
10
o 席勒问道:“人的本性的统一好像完全被这种原始的根 本的对立破坏掉了,我们怎样才能把它恢复过来呢?” 他回答说:
监视这两种冲动,确定它们的界限,这就是文化教养的 任务;文化教养……不仅要对着感性冲动维护理性冲动, 而且也要对着理性冲动维护感性冲动,所以文化教养的 任务是双重的:第一,防备感性功能受到自由(即理性 功能——引者注)的干涉;其次,防备性格受支配于感觉 的威力,要实现第一个任务,就要培养情感的功能;要 实现第二个任务,就要培养理性的功能。 ——第13封信
美学导论
第一讲 导论
• 1、什么是美学 • 2、在中西比较中确立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特 征 • 3、居间的象: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秘密 • 4、中国美学的范畴系统 • 5、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 • 6、中国美学的思想资源 • 7、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
美学词源考证(一)
• 一、西文中的本来意思 • 美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A. G. Baumgarten, 1714-1762)于1735年首 先使用,其拉丁文的写法是aesthetica,鲍 姆嘉通用它来翻译希腊文aisthesis,其本义 是感觉或感性认识。英文通常写为 aesthetics或esthetics
墨竹图Ink Bamboo 藏吉林省博物馆 纸本墨笔 60x30
郑燮(Zheng Xie, 1693-1765)
衙斋竹图 Bamboo in Government Office 藏徐悲鸿纪念馆
与具象和抽象艺术相应的西方美 学理论
• 1.再现论或者模仿论 • 2.表现论或者创造论
与半具象半抽象艺术相应的中国 美学理论
文同( 文同(Wen Tong, 1018-1079) ) 墨竹图( 墨竹图(Ink Baboo) )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绢本墨笔 131.6x105.4
李衎, 李衎 Li Kan, 12451320
竹石图 Bamboo and Rocks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63.5x102.5
文征明, Wen Zhengming,1470-1559
庞贝城壁画:酒神狄俄尼索斯
Angel of the Fifth Trumpet
基督和天使
乔托:笃信(约1306)
马萨乔:三位一体(约1427)
三位一体透视分析
波拉尤洛:圣塞巴斯提安殉难(1475)
• 1、什么是美学 • 2、在中西比较中确立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特 征 • 3、居间的象:中国美学和艺术的秘密 • 4、中国美学的范畴系统 • 5、中国美学的发展脉络 • 6、中国美学的思想资源 • 7、中国美学的现代化进程
美学词源考证(一)
• 一、西文中的本来意思 • 美学一词最早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A. G. Baumgarten, 1714-1762)于1735年首 先使用,其拉丁文的写法是aesthetica,鲍 姆嘉通用它来翻译希腊文aisthesis,其本义 是感觉或感性认识。英文通常写为 aesthetics或esthetics
墨竹图Ink Bamboo 藏吉林省博物馆 纸本墨笔 60x30
郑燮(Zheng Xie, 1693-1765)
衙斋竹图 Bamboo in Government Office 藏徐悲鸿纪念馆
与具象和抽象艺术相应的西方美 学理论
• 1.再现论或者模仿论 • 2.表现论或者创造论
与半具象半抽象艺术相应的中国 美学理论
文同( 文同(Wen Tong, 1018-1079) ) 墨竹图( 墨竹图(Ink Baboo) ) 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绢本墨笔 131.6x105.4
李衎, 李衎 Li Kan, 12451320
竹石图 Bamboo and Rocks 藏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 163.5x102.5
文征明, Wen Zhengming,1470-1559
庞贝城壁画:酒神狄俄尼索斯
Angel of the Fifth Trumpet
基督和天使
乔托:笃信(约1306)
马萨乔:三位一体(约1427)
三位一体透视分析
波拉尤洛:圣塞巴斯提安殉难(1475)
美学_美是什么_教学PPT
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 芜没于空山矣。
——柳宗元《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草亭记》
中国传统美学
讨论:柳宗元这段话提出了什么思想? 自然景物(“清湍修竹”)要成为审美对象,要成 为“美”,必须要有人的审美活动,必须要有人的 意识去“发现”它,去“唤醒”它,去“照亮”它, 使它从实在物变成“意象”(一个完整的、有意蕴 的完整世界)。
美在意象
宗白华:美是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
界。 “艺术境界主于美。所以一切美的光是 来自心灵的源泉。” “美”(艺术境界) 乃是人的心灵与世界的沟通,是万象在 人的自由自在的感觉里表现自己,是情 景交融而创造的一个独特的宇宙,是心 灵与自然完全合一的灵境。
意象的分析
意象的分析
“审美意象不是一种物理的实在,也不是一个抽象的 理念世界,而是一个完整的、充满意蕴、充满情趣的 感性世界,也就是中国美学所说的情景相融的世界。”
意象的分析
杜夫海纳:“美的对象首先刺激起感
性,使它陶醉。” “美是感性的完 善。”“它主要地是作为知觉的对象。 它在完满的感性中,获得自己完满的存 在、自己的价值的本原。”“审美对象 不是别的,只是灿烂的感性。规定审美 对象的那种形式就表现了感性的圆满性 与必然性,同时感性自身带有赋予它以 活力的意义,并立即献交出来。”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
什么东西是美的? 美是什么:美的“理念”(“理式”—本质)
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
从物的客观属性和特征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从精神本体和主观心理方面来说明美的本质。
柏拉图开始对“美”的讨论—客观属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 和谐是以数的比例关系为基础的, “身体美确实存在于各部分之间 的比例对称。”“一切立体图形 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 中最美的是圆形。”
导论 (《美学原理》PPT课件)
• 所以,鲍姆嘉通在审视莱布尼兹-沃尔夫哲学体系的壮丽结构 时,发现要给艺术一个恰当的位置,需要创立一门新学科来弥补 体系的缺陷。他的博士论文就致力于创立这样的一门研究感性认 识的新学科,他以拉丁文“Aesthetica”命名,希腊文的词根意 思为“感性的”,也就是“感性学”的意思,即英文 “Aesthetics”。
教育组成部分。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2.德国古典美学范型 康德批评并超越了鲍姆加通的感性认识论美学观念,将
主体的认知、意志、情感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 三足鼎立。
认知——认识论 意志——伦理学 情感——美学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 审美无利害及艺术自律成为康德所奠基的近现代美学的 范型。这一范型一方面使审美与艺术独立于生活内容而突 出形式美特征,另一方面又从本体价值高度高扬审美与艺 术批判并指导生活的地位。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 1.美学诞生的近代背景
• 由关注与思考美的现象、追问“美本身”开始,在18世纪的欧洲, 在唯理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美学学科得以建立。
• 18世纪初期,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已经建立 了一个庞大的唯理主义哲学体系。他们认为认识包括高级部分与低级部 分,即思维与感觉。但他们认为思维或理性认识是能引导我们的认识达 到完善的,感觉或感性认识却不能,并因此把感性认识称为混乱的认识 或低级认识,只是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梯。因此,在他们的体系中,是没 有包括诗和艺术在内的感性认识或低级认识的位置的。
三、美学相邻学科
(3)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传统的“自然学”,但审美心理 并不是对事物的认知或应用反应,而是超越上述关系的精神 境界。 3.美学与宗教学
现代性嬗变的背景下,古代社会神秘权威崇拜消解、理 性化,唯独审美保留其魅力。
教育组成部分。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2.德国古典美学范型 康德批评并超越了鲍姆加通的感性认识论美学观念,将
主体的认知、意志、情感与哲学上的认识论、伦理学和美学 三足鼎立。
认知——认识论 意志——伦理学 情感——美学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 审美无利害及艺术自律成为康德所奠基的近现代美学的 范型。这一范型一方面使审美与艺术独立于生活内容而突 出形式美特征,另一方面又从本体价值高度高扬审美与艺 术批判并指导生活的地位。
二、美学学科的形成及其当代演变
• 1.美学诞生的近代背景
• 由关注与思考美的现象、追问“美本身”开始,在18世纪的欧洲, 在唯理主义的哲学体系中美学学科得以建立。
• 18世纪初期,德国唯理主义哲学家莱布尼兹和沃尔夫等人已经建立 了一个庞大的唯理主义哲学体系。他们认为认识包括高级部分与低级部 分,即思维与感觉。但他们认为思维或理性认识是能引导我们的认识达 到完善的,感觉或感性认识却不能,并因此把感性认识称为混乱的认识 或低级认识,只是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梯。因此,在他们的体系中,是没 有包括诗和艺术在内的感性认识或低级认识的位置的。
三、美学相邻学科
(3)心理学属于自然科学传统的“自然学”,但审美心理 并不是对事物的认知或应用反应,而是超越上述关系的精神 境界。 3.美学与宗教学
现代性嬗变的背景下,古代社会神秘权威崇拜消解、理 性化,唯独审美保留其魅力。
美学原理PPT(完整版)
▪ 再次,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劳动实践观点, 为我们认识美的本质和根源提供了科学的钥匙。
▪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 ▪ 对美、美感、悲剧、喜剧、 ▪ 典型等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 ▪ 看法,丰富了美学的研究。
四、美学研究的对象
▪ 美学史上关于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 许多种主张,归纳起来,大约有这样几种:
▪
1879年发现的西班牙阿德塔米拉史前洞穴壁画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 器身为赭红陶衣,
器内壁和外壁均绘有 鱼纹。
▪审美,而是体现
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
之情,祈望能像鱼一 样具有超强的繁殖能
力,力图达到一种巫 术的目的。
三、美学学科的形成过程
▪ 1国其▪、哲 美在一家理《美学 学鲍个,功实学家 著姆高他能践作作鲍嘉峰沿分理为登。着别性为姆一之 康 鲍 写 批《嘉门后德姆出判美通,是嘉了》独学首康德登三和立》次德国的大《的。提把思批判18学美路判断出世科学,,力纪来,学对即批伟的科应《判一大。的于纯》的般时建人粹。哲认间设类理其学为推的性中为家是向三批,、1由7了种判前美5又心》两德学0年、, 最 仰柏心3最这但义但义看二这调再其又看看这其4再审这这 从其但义在对这 3这“、 、 、后韶拉理后种是的是的法、种吸次四称法法一三次美一一人一是的审于种一自美,文 图 学 , 方 , 继 , 继 , 审 方 收 , , 经 , , 根 , , 意 根 根类 , , 继 美 这 方主 上上上学马 化、本马法不承不承丰美法运马主验丰丰本主马识本本 社“不承意一法 张而对对研克 :康身克把管和管和富意把用克张描富富方张克形方方 会人管和识方把 的下美 美究思 人德就思审是运是运了识美自思美述了了法美思成法法 实化是运诞法审 代”学学的、 面、有、美“用“用美发的然、学,美美,学、的,, 践的“用生,美 表的研研根恩 鱼黑不恩现自。自。学生现科恩是是学学可研恩根可可 的自自。之代现 人研究究本格 纹格少格象上上的的象学格研的的以究格源以以 角然上初表象 为究1的的方9斯 彩尔流斯作而而研特作的斯究研研细的斯在细细 度”而,人作 意方对对世法陶是派为下下究点为方提表究究化对提于化化来,下无法为大法象象纪是盆运,一””。一法出现。。为象出劳为为 探凝”论国一 利有有以什用美个,,种手的活两是的动两两 讨聚,是的个 美哪哪来么这学形还还经段劳动个人劳。个个 美了还工胡形 学些些占?种研而是是验对动的原与动原原 的美是具塞而 家不不主方究上““事审实科则现实则则 起的“的尔上 克同同导法大学自自实美践学:实践:: 源因自制提学 罗的的地的致的下下,对观。理的观理理 、素下造出的 齐认认位典可问而而或象点论审点论论 本;而、过问 ,识识的型以题上上者进,与美,与与 质上陶“题 他??研代分加””侧行为实关为实实 和”器三加 认为为究表为以,,重实我践系我践践 特,的步以 为什什方。:探都都于证们相。们相相 征都发还探 ,么么法精讨有有外的认统认统统 等有明原讨 美会会。神,其其在考识一识一一 。其,法, 就有有分从内内现察美、美、、 内还”从 是如如析某在在象。的的在是,某 直此此与与与心种的的的本本的断即种 觉大大逻逻逻理既缺缺描质质缺发所既 ,的的辑辑辑学定陷陷述和和陷纹谓定 就分分相相相方的和和,根根和身的的 是歧歧统统统法哲不不或源源不、现哲 表??一一一、学足足者提提足图象学 现。。。格体,,侧供供,腾还体 。式系美美重了了美崇原系塔出学学于科科学拜、出心发研研主学学研,本发理,究究体的的究总质,美按方方内钥钥方是还按学照法法在匙匙法功原照方某的的经。。的利和某法种真真验真先先种、 哲 正 正 的 正 于 验 哲实学出出分出审还学验原路路析路美原原心理在在,在,。理理对于于注于使对学审对对重对用审美美辩辩事辩价美学现证证物证值现方象唯唯的唯先象法作物物外物于作等哲主主在主审哲。学义义和义美学分和和表和价分析面值析唯唯唯。,。。物物物强主主主
▪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 ▪ 对美、美感、悲剧、喜剧、 ▪ 典型等问题也提出了独到的 ▪ 看法,丰富了美学的研究。
四、美学研究的对象
▪ 美学史上关于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有 许多种主张,归纳起来,大约有这样几种:
▪
1879年发现的西班牙阿德塔米拉史前洞穴壁画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
▪ 器身为赭红陶衣,
器内壁和外壁均绘有 鱼纹。
▪审美,而是体现
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
之情,祈望能像鱼一 样具有超强的繁殖能
力,力图达到一种巫 术的目的。
三、美学学科的形成过程
▪ 1国其▪、哲 美在一家理《美学 学鲍个,功实学家 著姆高他能践作作鲍嘉峰沿分理为登。着别性为姆一之 康 鲍 写 批《嘉门后德姆出判美通,是嘉了》独学首康德登三和立》次德国的大《的。提把思批判18学美路判断出世科学,,力纪来,学对即批伟的科应《判一大。的于纯》的般时建人粹。哲认间设类理其学为推的性中为家是向三批,、1由7了种判前美5又心》两德学0年、, 最 仰柏心3最这但义但义看二这调再其又看看这其4再审这这 从其但义在对这 3这“、 、 、后韶拉理后种是的是的法、种吸次四称法法一三次美一一人一是的审于种一自美,文 图 学 , 方 , 继 , 继 , 审 方 收 , , 经 , , 根 , , 意 根 根类 , , 继 美 这 方主 上上上学马 化、本马法不承不承丰美法运马主验丰丰本主马识本本 社“不承意一法 张而对对研克 :康身克把管和管和富意把用克张描富富方张克形方方 会人管和识方把 的下美 美究思 人德就思审是运是运了识美自思美述了了法美思成法法 实化是运诞法审 代”学学的、 面、有、美“用“用美发的然、学,美美,学、的,, 践的“用生,美 表的研研根恩 鱼黑不恩现自。自。学生现科恩是是学学可研恩根可可 的自自。之代现 人研究究本格 纹格少格象上上的的象学格研的的以究格源以以 角然上初表象 为究1的的方9斯 彩尔流斯作而而研特作的斯究研研细的斯在细细 度”而,人作 意方对对世法陶是派为下下究点为方提表究究化对提于化化来,下无法为大法象象纪是盆运,一””。一法出现。。为象出劳为为 探凝”论国一 利有有以什用美个,,种手的活两是的动两两 讨聚,是的个 美哪哪来么这学形还还经段劳动个人劳。个个 美了还工胡形 学些些占?种研而是是验对动的原与动原原 的美是具塞而 家不不主方究上““事审实科则现实则则 起的“的尔上 克同同导法大学自自实美践学:实践:: 源因自制提学 罗的的地的致的下下,对观。理的观理理 、素下造出的 齐认认位典可问而而或象点论审点论论 本;而、过问 ,识识的型以题上上者进,与美,与与 质上陶“题 他??研代分加””侧行为实关为实实 和”器三加 认为为究表为以,,重实我践系我践践 特,的步以 为什什方。:探都都于证们相。们相相 征都发还探 ,么么法精讨有有外的认统认统统 等有明原讨 美会会。神,其其在考识一识一一 。其,法, 就有有分从内内现察美、美、、 内还”从 是如如析某在在象。的的在是,某 直此此与与与心种的的的本本的断即种 觉大大逻逻逻理既缺缺描质质缺发所既 ,的的辑辑辑学定陷陷述和和陷纹谓定 就分分相相相方的和和,根根和身的的 是歧歧统统统法哲不不或源源不、现哲 表??一一一、学足足者提提足图象学 现。。。格体,,侧供供,腾还体 。式系美美重了了美崇原系塔出学学于科科学拜、出心发研研主学学研,本发理,究究体的的究总质,美按方方内钥钥方是还按学照法法在匙匙法功原照方某的的经。。的利和某法种真真验真先先种、 哲 正 正 的 正 于 验 哲实学出出分出审还学验原路路析路美原原心理在在,在,。理理对于于注于使对学审对对重对用审美美辩辩事辩价美学现证证物证值现方象唯唯的唯先象法作物物外物于作等哲主主在主审哲。学义义和义美学分和和表和价分析面值析唯唯唯。,。。物物物强主主主
《美学》课件PPT 第一讲 美是什么
美学
第一章 美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1、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1) 素质教育: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使人的各种品质因素得到 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中国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方 教育)
“体操教育”(体育)、“缪斯教育”(美、智
2) 当今世界审美教育现状 美国“零点计划” 中国《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1993年
是美的”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
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 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3、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以宜人的形式
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1)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 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情感等本质力量,通 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 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 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2)关系:真具有认知的价值,是认知领域里衡量是和非的尺度,求 知的对象,属于科学范畴。 善具有实用的价值,是道德领域里辨别好和坏的尺度,意志活动 的对象,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真的不一定是美,善的也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一定要真和善。
三、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
1750年 德国哲学家 鲍姆加通(登)《Äesthetik》(Aesthetics)
2)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统一与一体的。
4、美的根源
美的根源:实践
1)原始工具的使用、制作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2)自然美的发现也是这样的,实践锻炼人,满足温饱之后才开始发
第一章 美是什么
一、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1、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
1) 素质教育: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使人的各种品质因素得到 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
中国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方 教育)
“体操教育”(体育)、“缪斯教育”(美、智
2) 当今世界审美教育现状 美国“零点计划” 中国《中国教育与改革发展纲要》1993年
是美的”
“美是生活”----车尔尼雪夫斯基:“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
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 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3、美的本质
美的本质: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是以宜人的形式
显现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
1)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 现这一特性的人的创造才能、智慧、勇敢、情感等本质力量,通 过社会实践(首先是生产劳动、还包括社会斗争、科学实验、艺 术活动等等),在人类的实践对象(自然和社会),人类创造的 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上体现出来。
2)关系:真具有认知的价值,是认知领域里衡量是和非的尺度,求 知的对象,属于科学范畴。 善具有实用的价值,是道德领域里辨别好和坏的尺度,意志活动 的对象,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真的不一定是美,善的也不一定是美的,但美的一定要真和善。
三、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1、产生
1750年 德国哲学家 鲍姆加通(登)《Äesthetik》(Aesthetics)
2)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显著特征,统一与一体的。
4、美的根源
美的根源:实践
1)原始工具的使用、制作过程中使用价值先于审美价值 2)自然美的发现也是这样的,实践锻炼人,满足温饱之后才开始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应,头再略向右方转动,两肩形成右低左高。
这样便形成了人物的自然动作。
立射俑是动态的写 实,在中国古代雕塑史 上是比较少见的杰出作 品,头微侧转,绷着嘴, 鼓着劲,严肃认真的神 情,和动作互相呼应, 栩柯如生。其装束和姿 态基本相同,都是不穿 铠甲的轻装步兵俑,造 型准确,形象逼真。
苏格拉底
美的事物都是有效用的,无 用就是丑的。 美的基础就是合目的性。 但有效用的事物不一定美。
古罗马时期: 美学思想则仅仅是对古希腊美学思想 的延续而已。 中世纪: 美学思想沦为宗教神学的附庸。
文艺复兴时期: 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 美学,以及狄德罗“美在关系说”、莱辛 “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 渐丰富,为美学学科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 论基础,但系统的美学理论依然没有出现。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一 、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审美意识的产生 2.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审美意识的产生
2.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从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
● 古希腊时期开始思考:美是什么?
柏拉图: 美是理式(理念)。希腊语:Idea和eidos 理式: 每一种物都和其他物有区别,物有一系列本 质特征,物的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物的理式。 (亮点:包含着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思想,表 明了人类由神话向思维过度的深刻变革。) (可惜:理式是神的本质。 )
艺术的非现实性
• 1.理念世界 • 2.现实世界 • 3.艺术世界 真实世界 原型 近视真实 摹本 幻相(影像) 摹本之摹本
理 式 (Idea) 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 桌子 的理式
适用于不 同用途的桌子
某种物质材料构成的桌子
回提纲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转述的 面包的笑话,对我们理解“理式”很有 帮助。
冯友兰手书三松堂匾额
……
冷? 黄? 方? 热? 白? 圆? 长?
面 包
三 松 堂 庭 院
回提纲
笑话
某先生正在给学生讲《论语》,讲到了“吾日三省 吾身”,先生说,吾就是我呀。学生放学回家啦,父亲问 他学了啥,他说学了“吾日三省吾身”,于是他爸爸就问, 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先生。父亲大怒说,吾是我!第 二天上学,先生又提问学生吾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我爸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 理为友”。 哈佛校徽上的文字,就是真理一词的拉丁文 “Veritas”。
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
出生在希腊北部的卡尔西
乃西半岛。其父是马其顿
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
17岁开始,亚里士多德师从柏 拉图。他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 二十年,直到柏拉图去世。
黑格尔评价: 哲学之发展为科学,确切地说是从苏 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 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 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
2. 康德——
康德美学的重点是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 心理机能方面,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 他严格按照知、情、意的三分法,把美学对应于人的 审美判断力,将它视为沟通知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 的桥梁,并深入研究了审美活动中个体心理的“心意 能力”,构建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 美学体系。
《美学概论》
课程简介
《美学》是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美、
艺术和审美经验。
《美学概论》作为一门概论性的美学课程,集中讲解 中外美学史上关于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代表性人物及其 理论,介绍一些新兴的理论趋势,结合当前审美和艺术现 状,提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问题进行讨论。 从学科归属来看,《美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 属于社会科学,它属于人文科学。
3.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 物——诗以及艺术的历史。 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艺术是美的最高形态”。
评价: 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他们多强调个 体、感性和心灵理念,忽略了现实世界与 人类的实践。
黑格尔的贡献: 把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第一次运 用到美学中,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 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鲍姆嘉通: 人类心理活动有知、情、意三个部分: “知”(理性认识)——逻辑学研究,
“意”(意志)——伦理学研究, “情” (情感或感性认识)——没有相应 的学科研究,有必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来 填补这个空缺(美学)。
• 鲍姆嘉通对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
鲍姆嘉通: 感性认识包括三个方面: (1)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 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相应的禀赋和高级认识能 力、天赋的审美气质。 低级认识能力: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 审视力、创作力、表达力、趣味、预见与预感等。 高级认识能力:知性、理性。 (2)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 (3)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 美学的目的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完善就 是美。
总之,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 题的提出与探讨,不仅与当时的社会政治、 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而且强调真善美 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 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1.美学之父—— 鲍姆嘉通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一书 正式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书名:Aesthetic即感性、感知)
先秦时期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初步且较为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
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做了一些尚不彻底 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与人们对社会人生的 哲学、伦理认识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 混为一谈。
魏晋南北朝以后: 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 舞蹈、戏曲、书法、工艺等领域,出现了大批 的诗论、画论和书论等著作,蕴藏着丰富的美 学思想,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 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特别是提出了 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独有的审美范 畴。
柏拉图
《大希庀阿斯篇》的贡献: 虽然没说清美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区分了 “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问题, 把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区分开了。因此,柏拉图 对美本身的追问被后人称为天才的追问。还有人 说柏拉图是哲学美学的始祖。 1.美是什么?(美的本质) 2.什么东西是美的?(美的现象)
形体、心灵、行为、制度……都是美。
事物的比例有两种: 一种是事物自身的比例。 一种是对使用者而言的比例。
柏拉图:
波普尔: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 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 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柏拉图的原名叫
阿里斯托克勒。“柏
拉图”在希腊语中是 “宽阔”的意思,柏 拉图的胸肩宽阔,也 说他的额头宽阔,于 是他的原名被“柏拉 图”所替代。
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 等问题做了大量推测。
代表人物、流派观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是和谐比例”。
“数”是万物本源,是神。 在“数”的和谐关系中寻求美。
*数当作世界的本源
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
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造型性或形体性
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 ——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 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 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论美的著作。
• 苏格拉底:什么是美? • 希庇阿斯: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 • 苏格拉底:这并不是美本身。一匹母马或一个瓦罐也可能是 美的。 • 希庇阿斯:黄金使事物成为美的。一件东西即使是丑的,但 是镶上黄金就美了。 • 苏格拉底:希腊大雕刻家雕塑的女神雅典娜没有用黄金点缀, 而是用了象牙、云石等很恰当,所以也很美啊。恰当就是美 啊。 • 苏格拉底:美不是事物外在的性质,而是事物的内在内容。 感叹:美是难的……
—— 《大希庇阿斯篇》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 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 格拉底。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 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智 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 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 的哲学家。智者又被成为 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
个贬义词。不过,早期智
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回提纲
的大众。
评价:
•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康德——黑格尔对审美主 体的高扬 。
•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探 讨具体审美对象和文艺作品时,提出了美学研究 的方法论原则,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 践相统一,为引导审美研究面向社会实践、面向 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范例。
3.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先秦两汉——王国维之前)
《国语》中,伍举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 美的最早论述。伍举:“夫美也者,上下、内外、 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无害为美),故曰美。”
《国语》、《左传》、《尚书》等典籍记载: “五色”、“五声”“五味”、之美”(孟子) “充实即谓美”(孟子) “以和为美”(贡葛坚赞)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尽善尽美”(孔子) “美善相依” 、大音希声” (老子) “全粹全美”、“水玉比德”(荀子) “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庄子)
爸。先生始终无法让学生明白“吾”是我,这个“我”是
泛指,是抽象的我,不是指固定的哪一个人。
柏拉图: 美是分等级的: 一个形体的美、全体形体的美、心灵 和行为制度的美、知识学问的美到理式的 美(最高级)。
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 我尤爱真理。
哈佛校训是拉丁文 “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VERITAS”。
4.马克思和恩格斯——
观点: (1)“劳动生产了美”,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 构造”,“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 产物”。 (2)人类的生产有三种: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 人对自身的生产 。 (3)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种:即理论的方式、
这样便形成了人物的自然动作。
立射俑是动态的写 实,在中国古代雕塑史 上是比较少见的杰出作 品,头微侧转,绷着嘴, 鼓着劲,严肃认真的神 情,和动作互相呼应, 栩柯如生。其装束和姿 态基本相同,都是不穿 铠甲的轻装步兵俑,造 型准确,形象逼真。
苏格拉底
美的事物都是有效用的,无 用就是丑的。 美的基础就是合目的性。 但有效用的事物不一定美。
古罗马时期: 美学思想则仅仅是对古希腊美学思想 的延续而已。 中世纪: 美学思想沦为宗教神学的附庸。
文艺复兴时期: 在法国古典主义美学、英国经验主义 美学,以及狄德罗“美在关系说”、莱辛 “诗画同一说”等的推动下,西方美学日 渐丰富,为美学学科建立奠定了必要的理 论基础,但系统的美学理论依然没有出现。
第一章 什么是美学
一 、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1.审美意识的产生 2.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3.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审美意识的产生
2.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从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时期)
● 古希腊时期开始思考:美是什么?
柏拉图: 美是理式(理念)。希腊语:Idea和eidos 理式: 每一种物都和其他物有区别,物有一系列本 质特征,物的本质特征的总和就是物的理式。 (亮点:包含着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思想,表 明了人类由神话向思维过度的深刻变革。) (可惜:理式是神的本质。 )
艺术的非现实性
• 1.理念世界 • 2.现实世界 • 3.艺术世界 真实世界 原型 近视真实 摹本 幻相(影像) 摹本之摹本
理 式 (Idea) 成为柏拉图美学的核心 桌子 的理式
适用于不 同用途的桌子
某种物质材料构成的桌子
回提纲
冯友兰先生在《三松堂自序》中转述的 面包的笑话,对我们理解“理式”很有 帮助。
冯友兰手书三松堂匾额
……
冷? 黄? 方? 热? 白? 圆? 长?
面 包
三 松 堂 庭 院
回提纲
笑话
某先生正在给学生讲《论语》,讲到了“吾日三省 吾身”,先生说,吾就是我呀。学生放学回家啦,父亲问 他学了啥,他说学了“吾日三省吾身”,于是他爸爸就问, 吾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先生。父亲大怒说,吾是我!第 二天上学,先生又提问学生吾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我爸
“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 理为友”。 哈佛校徽上的文字,就是真理一词的拉丁文 “Veritas”。
公元前367年,亚里士多德
出生在希腊北部的卡尔西
乃西半岛。其父是马其顿
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
17岁开始,亚里士多德师从柏 拉图。他在柏拉图学园生活了 二十年,直到柏拉图去世。
黑格尔评价: 哲学之发展为科学,确切地说是从苏 格拉底的观点进展到科学的观点。 哲学之作为科学,是从柏拉图开始而 由亚里士多德完成的。
2. 康德——
康德美学的重点是在人的感性认识能力、主体 心理机能方面,提出了有关“审美判断力”的问题。 他严格按照知、情、意的三分法,把美学对应于人的 审美判断力,将它视为沟通知性与理性、现象与本体 的桥梁,并深入研究了审美活动中个体心理的“心意 能力”,构建了一个以审美判断为中心的先验哲学的 美学体系。
《美学概论》
课程简介
《美学》是哲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美、
艺术和审美经验。
《美学概论》作为一门概论性的美学课程,集中讲解 中外美学史上关于美、艺术和审美经验的代表性人物及其 理论,介绍一些新兴的理论趋势,结合当前审美和艺术现 状,提出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美学问题进行讨论。 从学科归属来看,《美学》既不属于自然科学,也不 属于社会科学,它属于人文科学。
3.黑格尔——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 他着重探讨了感性认识能力的产物、对应 物——诗以及艺术的历史。 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艺术是美的最高形态”。
评价: 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他们多强调个 体、感性和心灵理念,忽略了现实世界与 人类的实践。
黑格尔的贡献: 把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第一次运 用到美学中,把美学从重视心理研究引向 了重视历史研究的方向。
鲍姆嘉通: 人类心理活动有知、情、意三个部分: “知”(理性认识)——逻辑学研究,
“意”(意志)——伦理学研究, “情” (情感或感性认识)——没有相应 的学科研究,有必要建立一门新的学科来 填补这个空缺(美学)。
• 鲍姆嘉通对美学及其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
鲍姆嘉通: 感性认识包括三个方面: (1)心灵中以美的方式进行思维的自然禀赋, 即人的低级认识能力、相应的禀赋和高级认识能 力、天赋的审美气质。 低级认识能力:感受力、想象力、记忆力、 审视力、创作力、表达力、趣味、预见与预感等。 高级认识能力:知性、理性。 (2)审美训练,即审美才能的培养。 (3)审美学说与审美指导。 美学的目的就是感性认识的完善,这完善就 是美。
总之,在人类思想的早期发展中,美学问 题的提出与探讨,不仅与当时的社会政治、 伦理和人生理想紧密相关。而且强调真善美 的同一,特别是美和善的一体性,是“前美 学”形态下中西方基本一致的思想倾向。
二、美学学科的建立与成熟 1.美学之父—— 鲍姆嘉通
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的《美学》一书 正式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书名:Aesthetic即感性、感知)
先秦时期美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初步且较为零碎地提出了一些有关美学的
基本问题、概念和范畴,并做了一些尚不彻底 的回答;对美的思考往往与人们对社会人生的 哲学、伦理认识直接联系在一起,美与善常常 混为一谈。
魏晋南北朝以后: 人们纷纷把目光投向诗歌、绘画、音乐、 舞蹈、戏曲、书法、工艺等领域,出现了大批 的诗论、画论和书论等著作,蕴藏着丰富的美 学思想,促进了美学思维由“美”、“善”问 题向审美与艺术特征问题转向。特别是提出了 意象、神思、韵味、意境等中国独有的审美范 畴。
柏拉图
《大希庀阿斯篇》的贡献: 虽然没说清美的本质是什么,但是区分了 “什么是美”和“什么东西是美的”这两个问题, 把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区分开了。因此,柏拉图 对美本身的追问被后人称为天才的追问。还有人 说柏拉图是哲学美学的始祖。 1.美是什么?(美的本质) 2.什么东西是美的?(美的现象)
形体、心灵、行为、制度……都是美。
事物的比例有两种: 一种是事物自身的比例。 一种是对使用者而言的比例。
柏拉图:
波普尔: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 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可是在 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柏拉图的原名叫
阿里斯托克勒。“柏
拉图”在希腊语中是 “宽阔”的意思,柏 拉图的胸肩宽阔,也 说他的额头宽阔,于 是他的原名被“柏拉 图”所替代。
对“美是什么”、“美的事物是怎样产生的” 等问题做了大量推测。
代表人物、流派观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 “美是和谐比例”。
“数”是万物本源,是神。 在“数”的和谐关系中寻求美。
*数当作世界的本源
在空间几何关系、数的结构关系上把握世界
希腊雕塑、希腊美学乃至希腊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造型性或形体性
波利克里托的雕塑《持矛者》 ——形体性特别明显,身体的各个部 位、各个部位和整体的关系,都体现 了毕达哥拉斯学派论美的著作。
• 苏格拉底:什么是美? • 希庇阿斯: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 • 苏格拉底:这并不是美本身。一匹母马或一个瓦罐也可能是 美的。 • 希庇阿斯:黄金使事物成为美的。一件东西即使是丑的,但 是镶上黄金就美了。 • 苏格拉底:希腊大雕刻家雕塑的女神雅典娜没有用黄金点缀, 而是用了象牙、云石等很恰当,所以也很美啊。恰当就是美 啊。 • 苏格拉底:美不是事物外在的性质,而是事物的内在内容。 感叹:美是难的……
—— 《大希庇阿斯篇》 书中柏拉图本人始终没有 出场,担任主角的大部分是苏 格拉底。他通过苏格拉底和希 庇阿斯的对话说明自己的观点。
希庇阿斯是一位智者。智 者指公元前5世纪希腊一位 以传授知识和修辞学为业 的哲学家。智者又被成为 诡辩者,诡辩者当然是一
个贬义词。不过,早期智
者是备受尊敬的人。
回提纲
的大众。
评价:
•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了康德——黑格尔对审美主 体的高扬 。
• 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在探 讨具体审美对象和文艺作品时,提出了美学研究 的方法论原则,即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理论与实 践相统一,为引导审美研究面向社会实践、面向 人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范例。
3.中国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先秦两汉——王国维之前)
《国语》中,伍举论美,是我国历史上关于 美的最早论述。伍举:“夫美也者,上下、内外、 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无害为美),故曰美。”
《国语》、《左传》、《尚书》等典籍记载: “五色”、“五声”“五味”、之美”(孟子) “充实即谓美”(孟子) “以和为美”(贡葛坚赞)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尽善尽美”(孔子) “美善相依” 、大音希声” (老子) “全粹全美”、“水玉比德”(荀子) “虚静恬淡”、“身与物化”、“物以游心”(庄子)
爸。先生始终无法让学生明白“吾”是我,这个“我”是
泛指,是抽象的我,不是指固定的哪一个人。
柏拉图: 美是分等级的: 一个形体的美、全体形体的美、心灵 和行为制度的美、知识学问的美到理式的 美(最高级)。
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 我尤爱真理。
哈佛校训是拉丁文 “Amicus Plato,Amicus Aristotle, sed Magis VERITAS”。
4.马克思和恩格斯——
观点: (1)“劳动生产了美”,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 构造”,“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史的 产物”。 (2)人类的生产有三种:即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 人对自身的生产 。 (3)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有四种:即理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