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概论课件美学概论课件
中小学优质课件美学概论课件.ppt
•2)美感的心理结构。
•
提要:
• (1)双重的心理结构。 • (2)不仅共时,而且历时。
•3)美感的主要特征。
• 三个要点。(要求分析) •4)美感的生理和心理要素有哪些。
•
要求能列举、知其含义。
•5)想象在人的审美过程中的作用。
•
提要:
• (1)想象的含义和在审美活动中的地位。 • (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在审美中的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总结。
本课程学习安排
• 第一讲 导学、导论 • 第二讲 余论、第一章 • 第三讲 第二章 • 第四讲 第三章、 第四章 • 第五讲 第五章 、第六章 • 第六讲 复习
二、课程辅导
•
(一)如何学好美学
• 1、从宏观上把握美学学科
•
•
美学的内容,基本上包括美学理论,美学
史
• 和门类美学。
• 美学理论是美学的基本原理部分,是美学 的核心。教材《美学概论》以美学理论为主要
会学、伦理学乃至物理学、生物学等其他学科 知识的积累结合起来。
4、学习《美学概论》的具体要求
• 1)掌握重点,理解难点,力求结合实际分析。
• 包括重要的原理、观点和著名的论断的理解。 就考试而言,一般对应综合题:论述题(问答题)、 简答题、判断分析题。
• 2)理解、识记重要的名词概念。就考试而言,
• 一般对应名词解释题。(教材中有些名词需要 适
• 当的概括)
• 3)掌握常识性、分散的小问题——知识点。就
• 考试而言,一般对应填空题、选择题、判断 改
• 错题。
(二) 教材各章节重点、难点提示
•
几点说明
• 1)按教材的顺序逐章提示。 • 2)每章以思考题的形式进行,把内容分解成有
美学概论(1)PPT课件
1
整体概况
+ 概况1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2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概况3
+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 2
绪论
• 美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 内容,一个是艺术,一个则是审美经验。
• 但这门课程并非专门去研究某件艺术作 品。对于某件艺术作品的分析在这门课程 中只是作为说明某些美学原理的例证而存 在的。所以,这门课程也就具有了两个特 征:一个是概括性,一个则是普遍性。
•
27
美国人最喜欢的画
28
28
美国人最不喜欢的画
29
29
中国人最喜欢的画
30
30
中国人最不喜欢的画
31
31
俄罗斯人最喜欢的画
32
32
俄 罗 斯 人 最 不 喜 欢 的 画
33
33
乌克兰人最喜欢的画
34
34
乌 克 兰 人 最 不 喜 欢 的 画
35
35
冰岛人最喜欢的画
36
36
冰岛人最不喜欢的画
珍视和推崇,而假恶丑则被人们所唾弃和 鄙薄。但是,在艺术的王国里,偏偏有那 么一些艺术家喜欢以丑的形象来表达自我。 在他们看来,丑的东西反而比美的东西更 具有价值,也更值得珍爱。这究竟是为什 么?
19
20
21
• 实例之五:现代艺术 中的新现象。
• Andres Serrano. • Piss Christ (1987 )
11
• 诚如尼采所言,生命力衰退的东西往往都是丑 陋的。所以,鲁迅才欣赏凶猛的豹子和晓勇的雄 鹰。我们把运动员的身材称为“健美”的,就是 因为美和生命力的这一关系。
美学概要—美学的概念和美学简史(医学美学课件)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苏格拉底
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 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 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 一,他和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美就是合适、有用、实用。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意大利的绘画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美学”这个名称以 及“美学”的第一个 较为完整的理论,是 18世纪德国的哲学家 鲍姆嘉通提出的,因 此他被称为美学之父, 也被公认为美学学科 的创立者。
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恶俗招牌
丑街道反映的是一种“婴儿式审美” ,因为婴儿只能通过接收鲜 艳颜色、简单信号、循环往复的刺激来粗浅地认识世界。
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网红脸
新版《倚天屠龙记》播出,人们发现,不仅是张无忌的四个老婆 长得相似,就连张无忌都跟四个老婆一个样。 多元不一定就美,但美一定离不开多元。
美学的作用和意义
第二章 美学概论
美学的概念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及其审美规 律的科学,是揭示美的本质、阐明美 的客观标准,培养人体验美、鉴赏美、 创造美的学科,是人们对美的认识、 探索、研究而逐渐形成的一门独立学 科。
美学三要素
(1)美学三要素:主体(人)、客 体(美学对象)、审美关系 (2)美学设计的“三要素”:绘画、 色彩和版面。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西方美学的起源地 ——古希腊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毕达哥拉斯 • 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
哲学家和美学家 • 美是数与数的和谐。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柏拉图
美是理念。是以爱为基 础的快感。
西方美学思想简史
• 亚里士多德
美不是理念。是事物本身 的性质。“秩序、匀称与 明确” “美是一种善,所以引起 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
美学概论 课件
绪论1.美学意识2.美学思想3.美学学科(理论)鲍姆加登在1750年第一次用“美学”这个术语(其含义是研究感觉和感情的理论),并把美学看作哲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1.哲学,科学,宗教,美学2.马克思主义美学一美学研究的对象1.美学的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审美意识与审美对象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美学中的具体表现。
2.美学研究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客观现实的美和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反映,揭示审美活动的普遍规律。
3.审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世界的美的主观反映。
4.美学把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来研究其本质和一般规律。
5.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的审美意识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所决定的对于客观世界的美的反映,同时它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
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同样是对客观世界的审美反映。
6.社会实践在客观方面产生了客观世界的美,在主观方面产生了人对客观世界的审美意识,艺术则是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
7.美学的研究对象:(1)从客观方面研究审美对象,阐明美的本质和根源,研究美丑的矛盾发展,美的各种存在形态以及崇高、滑稽、悲剧、喜剧等的本质特征和相互联系。
(2)从主观方面研究作为审美对象的反映的审美意识,阐明它的本质、反映形式的特征及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3)研究作为审美意识的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表现的艺术,阐明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种类,以及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性和作为这种创造成品的反映、评价的艺术欣赏、艺术批评等问题。
二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第一章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凡是客观上与人构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能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的事物。
审美对象是指各种美的对象,也就是广义的美,它包括现实美、艺术美;包括崇高、优美、悲剧、喜剧(滑稽)等等形态。
审美对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第一节美的本质1.什么是美的东西与美是什么性质2.唯心主义总是把美归结为精神的产物(或者是主观的愉快,或者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等),而唯物主义者却肯定美的客观性,认为美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
美学概论课件大全
2、社会科学如何可能 A、社会科学学步于自然科学 长期以来,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这一看法几成定论,无人怀疑。我 们就是按照社会科学的提问方式、学科规范和逻辑框架建立起美学 学科体系的。 自从E· 杜克海姆在十九世纪后叶为“社会学”,在众多的标榜“科 学的”学科领域开辟出一个独立的领地之后,社会科学一直被认为 是与自然科学配对的战马,因为它与自然科学同样具有客观性、非 心理干预性和经验的可验证性等特征。这种被称为“自然主义的社 会科学”曾长久的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 人类活动并不是像自然科学的对象那样客观、透明,通过工具可以 解析,而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B、我国首先注意到美与善有所不同的,是孔子。 他对《韶》乐的评价是“尽美矣,又尽善也”。而对《武》乐的评 价则为:“尽美矣,未尽善也。” C、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美学思想。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又光辉之谓大‛ 。
“口之于味也,有同嗜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 有同美焉。”《孟子· 告上》
社会科学无法克服的悖论:一个悖论是,社会因素既要形式化又难 以完全形式化。另一个悖论是,社会认识系统中理性因素与非理性 因素、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纠缠。
B、社会科学如何可能
1988年,美国乔治亚大学哲学教授亚历山大· 罗森伯格出版了《社会 科学的哲学》一书,引起了社会科学界的热烈争论。 试图清理以自然科学为蓝本建立社会科学大厦的哲学根基。他认为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不同方法是不能比较的,因为它们体现着不 同的本体论根基以及对人类和人类行为的不同看法,他坚信一切社 会科学都应当表达对人类自身的关怀,主张建立一种根植于一定的 哲学观念的社会科学。 而根植于一定哲学观念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为蓝本的社会科学之 间的区别,核心一点是后者相信能对社会现象和行为给与类似自然 科学一样的“因果说明”,而前者则认为只能对各种社会现象作出 “解释”。
教学课件 美学概论(第三版)
五、康德对美学学科的界定
康德(1724—1804)是德国18世纪最伟大的哲 学家、美学家。他是西方近代哲学理论课题的规 范者,是近代学术范式的奠定者,其地位相当于 亚里士多德。因此,要学习康德以后的人文学科, 就必须懂得康德,以康德为起点。
“趣味判断”是一种不关利害的判断。
第一
一、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
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 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这并不是说, 人的感性方面和理性方面天然便是对立和分裂的。其实,在审美活动中,人就 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出现的。我们在审美活动中感到愉快、自由,就是因为我 们在审美活动中是一个完整的、自由和谐的人,表现着我们自己。
…………
导读烛光
学习目的
主要学习美学这门学科是怎 样形成的,美学学科在学科划 分中的依据是什么,它的性质 是什么,它研究什么样的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方 法,以及我们为什么要研究美 学。
一句话,树立美学作为一门 学科的基本概念。
学习要求
分清感受美和研究美之间 的区别,重点掌握美学学科 划分的原则、美学研究的基 本问题、美学学科的性质和 研究美学的方法。
四
鲍姆嘉通对 “美学”的 设定
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1714—1762)对诗性活动领域的分析,不是返回到历史 的起源处,而是纯粹对人的心智的逻辑分析。他在1735年发表了论文《关于诗 的哲学沉思录》,首次提出了建立一门特殊学科——“美学”的设想。1750年, 他出版了以“美学”(aesthetics)命名的书,从此开启了美学的学科史。
(四)主张美学就是研究表现活动的科学
(一)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美学概论ppt
五Hale Waihona Puke 美学与其他学科1、美学与哲学 2、美学与文艺 3、美学与心理学 4、美学与历史学、考古学 5、美学与社会学和人类学 6、美学与语言学 7、美学与自然科学
重要书目: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0年 版 《诗学》亚里士多德著 商务印书馆 1962年版 《判断力的批判》康德著 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美学》黑格尔著 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审美书简》席勒著 中国文联出版社 1984年版 《悲剧的诞生》尼采著 三联书店 1986年版 《希腊人的艺术》温克尔曼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艺术哲学》丹纳著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1年版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著 商务印书馆 1964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 文物出版社 1981年版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 《论语》、《庄子》、《荀子》、《文心雕龙》、《画品》
《说文解字》: “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 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 汉字“美”是由“羊”和“大”组成,由此而延伸 出其它美的含义。但是各个时代或者民族对于美 的定义是不同的。 在甲骨文中,美写作戴羽毛头饰的人,与“每”同 源,都表示漂亮、好看的意思。鲁迅先生曾经把 “美”解释成“戴帽子的太太”。
彩陶舞蹈盆(距今5千年 )
彩陶舞蹈纹盆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中国历史博物馆 藏。 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底部10厘米,卷唇 平底,内壁绘有四道平行带纹,最上一道较粗,口 沿处也由一圈带纹,上下两组纹饰间有舞蹈人三组, 每组两边用内向弧线分隔,两组弧线间还有一条斜 向的柳叶形宽线。舞蹈纹每组五人,手拉手,面向 一致,头上有辫发,外侧的两人的一臂均为两道线, 似为表示舞蹈动作之意。值得注意的是在每个人物 的体侧都有一尾状物,大约是模拟动物的一种装饰。 舞蹈人足下的四道平圆圈线,可能是表示人们在湖 边进行舞蹈表演的情景。彩陶盆的外壁用三道线装 饰,它模拟着三道绳圈将陶盆紧紧地捆扎着。
《美学概论》课件
2、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而感性的实在只不过是 理念生发出来的,是作为理念的客观性相。
“美和真是有区别的,只有当理念(真)在感性的外在 的存在中实现自己的时候,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 美的”。
理式世界,感性的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 “和真实隔着三层”)
评价:
缺陷:否认了美的客观现实的根源和基础,割裂了一 般与个别的关系,把人对美的事物的认识绝对化。 “美的理式”是脱离个别美的事物独立存在的精神实 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普遍性都是寓于特殊性之中, 离开个别也就无所谓一般。所以柏拉图的理式是空洞 而抽象的概念。
步走向深入,使这门学科获得了更为严 密的理论形态。
三、美学的研究对象
●五种对象论 1、研究感性认识 :鲍姆嘉通 2、研究艺术美:黑格尔 3、研究艺术:车尔尼雪夫斯基 4、研究审美心理:立普斯 5、马克思主义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现实的审美关系
他把理念打入客观存在内部去否定客观事物的美。认为 真正的美是艺术美,在艺术美中所谓的“理念的感性显 现”,就是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一切造型、色彩、 线条、音调的运用,都是为了显示出一种内在精神。
理念
↓
世界(自然)
↓
主观精神
人
客观精神(物质文化)
↓
理念的感性显现
与柏拉图不同之处:
⑴他的理念不是与客观事物相对立, 抽象的存在于客观事物之外,而是 概念与实在的统一。
康德并不认为美在物体的形式本身,相反,只 有当这种没有目的(无功利)而又合目的性 (事物存在的理由)的形式,符合主观认识功 能(想象力与理解力),引起它们的和谐活动, 从而产生一种愉快,它才是美的。
美学概论 课件
❖ ①按构成的主干成分来看: ❖ 天体气象之美;无机世界之美;有机世界之美 ❖ ②按表现形态来定: ❖ 动态自然美; 静态自然美;动静自然美
自然美是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产物
1. 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 自然美作为审美对象是通过实践由人化的 自然界产生的。
2. 自然美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自然美的自然属性即自然事物的物质构成形式,如 线条、形体、色泽、质地、声音等 自然美的社会属性即自然美由于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而蕴含的特定社会内容
社会美 人类的创造活动和成果、人物美
❖ 研究艺术美
艺术美是现实美集中深刻典型的反映,是人们对现实审美 关系的最高形式。
❖ 研究主体的审美心理
研究审美活动中的美感问题,研究审美知觉、审美联想和 想象等等 当代西方美学的“移情说”、“异质同构说”、“距离说”
四、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1.美学和哲学
❖ 一、对美的本质的不同见解
1. 西方美学探讨美的本质的不同途径 ① 从客观方面探讨美的本质 毕达哥拉斯:“美是数的和谐”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于事物和谐的形式 博克认为美是物体的某些属性,如小巧光滑、 富于变化、颜色鲜明等等 狄德罗认为美在于事物自身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② 从精神方面探讨美的本质 休谟:美在心中,美在观赏者的心里 柏拉图:美的理念是事物成其为美的品质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第六讲 自然美
❖ 自然美的产生及其特征 ❖ 自然美的美育功能 ❖ 自然美的类型和欣赏
第一节 自然美的产生及其特征
❖一、自然美
❖ 自然美是指客观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的美, 即能够引起审美主体愉悦的自然物的生动形 象。
❖ 狭义的理解:指纯粹的自然,天然存在,不 参入人的精神的自然物的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建国后——80’初,中国美学=苏联 美学 50’ 美学大讨论——美学四大派 理论核心都是“美的本质”
主观论——吕荧、高尔泰 客观论——蔡仪 主客观统一论——朱光潜 社会实践论——李泽厚、蒋孔阳
(5)80’ 中期——现在
美学派别完成理论体系的构建
美学观点从统一走向多样化
对西方当代美学的吸收——抛弃 “美的本质”,逐步与当代西方美学 缩小差距 例证之一:“日常生活审美化”
英 动物和人类学家 “审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是什么?”
△以上实例说明,仅仅从多样化的生活现象入 手来讨论美、解释美,所得结论凌乱,前 后矛盾,缺乏逻辑性。
因此, 解释美的现象=观察生活实际+掌握相关理
论
3、美学来自西方文化 什么是西方? 地理概念 文化概念 什么是西方文化? 希腊、希伯来——两希文明
法 笛卡尔 Descartes 德 莱布尼兹 Leibriz
鲍姆加登
(3)德国古典美学时期 18~19世纪 康德 Kant 1724-1804 《判断力批判》 席勒 Schiller 《审美教育书简》 黑格尔 Hegel 《美学》
(4)现代西方美学时期 ——19世纪后期~20世纪中叶
科学美学 19c后期 德 运用实验心理学手段研究人的审美活
美学概论
李震
一美
(一)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谈论“美”
事物(东西) 感觉 形容词 评价 特点:转瞬即逝、虚无缥缈、不可捉摸
纯粹? 高尚?
蒙克 《嚎叫》 The scream 创作于1893年
在《嚎叫》这张作品中,前景的人物身形飘忽, 面容扭曲,双手掩耳,表现出极度的惊慌恐惧, 而远处两个人则若无其事。画面中的天空,涌动 着神经质的红色。
蒙克在作品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某些主题,
那就是深藏于我们内心的疏离、孤独、恐
惧和绝望感。对此,他曾经说道:“我们 需要创造……一种向人性致意的艺术:一 种引人入胜的艺术,一种关于人们内心最 深处的艺术”。
(三)从反思、分析的角度来谈论“美”
美的定义阐释 心理活动 文化背景 欣赏者 创作者 社会反响
……
二 什么是美学
(一) 美学:Aesthetics 1、美学≠美
美学是关于美的知识学问 美学只有面对生活中的美的现象去分析,
才能有所收获
2、对生活中的美的现象的研究 实例
美 心理学家 朱迪斯·朗洛伊丝 (Judith.H. Langlois)
“人们如何判断美?”
戴斯蒙德·莫里斯 (Desmand Morris)
2、只有西方运用“美学”去研究美
1750年,德国哲学家 Baumgarten (鲍姆加登) 著作《Aesthetik》 ———为“美学”命名
3、美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1)古典美学思想阶段 ——古希腊罗马时期~16世纪
柏拉图《大希庇阿斯》,提问“美是什么” 古希腊———本质论美学
中世纪———神学美学 奥古斯丁Augustinus
(2)近代美学思想与美学学科的诞生 ——文艺复兴后~18世纪
西方人开始注重求知、人的理智思维 ——“认识论转向” ——பைடு நூலகம்识论美学
两种形态: 17-18世纪 英国 经验主义美学:
审美起源于人的感官体验 休谟 David Hume 伯克 Edmund Burke
欧洲大陆 (德法) 理性主义美学: 人的审美体验虽然起源于感官感受, 但是需要理智加以规范,才是有价值 的认识。
(5)后现代美学时期
——20c 60’开始~现在
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 权主义(女性主义)、文化研究等 学派和思潮
“文化论美学”
4、美学在中国
(1)中文“美学”出现 (2)王国维 引进西方美学术语分析《红楼梦》和中
国古典诗词 《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提议设立“美学”课程 (3)朱光潜 《谈美》《文艺心理学》
动 费希纳(实验心理学家)
→移情论、内模仿论、直觉论
生命美学 19c后期 德
美是人的感性生命活动的表现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 《悲剧的诞生》
语言论美学(形式主义批评理论) 19c末~20c中叶 俄国形式主义 英国形式主义 英美新批评
“语言论转向” ———从语言/形式的角度研究艺术美
对于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动机,作者解释: “那天,我和两个朋友散步于小径上。夕阳西下, 夜晚将至。突然间,天空呈现血一般的红色,在 深蓝的峡湾与城市上空顿时翻腾起血色的火舌。 我感到忧郁疲惫,便驻足倚在护栏上。朋友们继 续走着,而我却站在原地,浑身发抖,内心焦虑 不堪,耳畔传来无边无际的嚎叫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