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房颤导管消融专家共识(卫星会) -刘启明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3月内有AF发作,其中50%在长期随访中不再发作,所以要设 3月随访。)
电解剖标测系统
目的:重建心脏3D影像
目前最重要的两套系统:
Carto 3:磁电双定位 导航定位消融电极 阻抗定位标测电极 Navx :阻抗定位
磁电双定位的Carto 3
Carto 3下左房解剖模型——更精细,更明确
射频消融的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THANK YOU !
“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并不适用于准备 进行经导管消融和/或外科消融治疗的病人;而仅仅适 用于那些不准备借助任何手段(包括导管或外科消融) 来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的病人。
2010版指南将房颤的临床类型分为5类
1.初诊房颤(first diagnosed AF):首次被诊断的房 颤,与房颤发作的时间和严重程度无关。 2.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发作时间<7天, 通常在48h内,自行终止。能否在48h内自动转复有 重要的临床意义。 3.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房颤发作>7天或者 需要通过药物或电击转复心律。 4.长期持续性房颤(Long-stangding persistent AF ): 房颤发作超过1年,但临床上选择节律控制策略。 5.永久性房颤(Permanent AF):患者接受房颤的状 态,临床上不采用节律控制的策略。
肺静脉与左房解剖
PV及其 分支
与房颤导管消融相关的解剖结构
左房 肺静脉
与房颤导管消融相关的解剖结构
上腔静脉 左心耳
PV的局部电活动可触发和维持房颤,其机制 不完全清楚。
*肌袖有胚胎发育时残留的传导系统细胞,包括P细胞、 过渡细胞、蒲肯野细胞,导致自律性增加。 *PVs肌袖的动作电位时限较心房短,导致局部折返。
Circulation. 2008;118: 2498-2505
症状改善情况—A4 STUDY
Circulation. 2008;118: 2498-2505
活动耐量结果—A4 STUDY
Circulation. 2008;118: 2498-2505
A4 STUDY得出的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成功率高 射频消融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症状体征、 提高承担社会角色能力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年轻人从中获益更大,建议对患有症状性阵发性 房颤的年轻患者尽早采取射频消融治疗!
Circulation. 2008;118: 2498-2505
房颤导管消融指征(2007年版)
指征: 1.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经过一种抗心律失 常药物治疗无效。 对轻微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 在有经验术者的中心,射频消融可作为首 选治疗。 2.对患有持续性及长期持续性房颤、较年轻 的患者,射频消融是一种可选择的手段。
AF导管消融的目的: *消除触发灶 *改良致心律失常基质
目前最重要的术式为围绕左右肺静脉的 环状消融,达到肺静脉电隔离。
导管消融根治房颤的临床目的
1:减少卒中风险 2:改善生活质量 3:减少心衰风险 4:改善生存率
Catheter Ablation Versus Antiarrhythmic Drugs for Atrial Fibrillation(The A4 Study)
存在CAFEs的LA区域 LA顶部和二尖瓣峡部 围绕PV的GP分布区域 局部高频激动区
冠状窦,左心耳,上腔静 脉,永存左上腔,marshall
CAFEs完全消失; AF终止 AF不能诱发
证明线性完全阻滞 高频刺激导致的迷走反射消失 高频激动区完全消失
电位完全消失和分离
消融成功的定义
PVI是基石 不用AADs,没有任何有症状或无症状的AF 发作 任何一阵AF发作时间≥30秒,考虑为复发 消融手术后有3个月的观察期 (blanking period) (期间的AF发作不归为复发) 术后至少3月时随访一次,以后每半年随访 一次,至少随访2年。(研究发现,由于炎症35-50%
*仅在有经验的中心,由接受过适当培训的电生理医师进行操作时,导管消融才是 治疗伴有临床症状的阵发性房颤的I类指征。
指南中“房颤患者是否有症状”的重要性
指南中明确指出: 病人选择最重要的原则是房颤患者是否有 症状。
除患者必须有症状外,还应考虑
1:房颤导管消融是高度复杂的技术,必须在有经验 的中心并要求由接受过专门培训的电生理医生完 成,同时对个体化病人必须考虑到风险和收益, 做出评估。
CAFEs消融 (CAFEs ablation) 线性消融 (Linear lesions)
顶部、二尖瓣峡部、LA前壁等部位
自主神经节丛消融 (Autonomic ganglionated plexi ablation) 房颤巢的消融(AF Nest ablation) 非肺静脉触发灶(三分之一的室上速,另外还有上腔静脉 /界脊/卵圆窝/冠状窦口/marshall韧带)
*PV肌袖电生理特征 与比邻LA区域相比,PV近端传导更为缓慢。 缓慢传导区中存在分裂的电信号。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与PVs触发心律 失常——肺静脉神经支配
Pappone.Circulation. 2004:327
肺静脉电位神经支配
AF导管消融的电生理依据
AF发生与维持需要触发因子及基质。
最常见持续性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病理生理-解剖-导管消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刘启明
心房颤动体表心电图诊断
房颤的心电图诊断
1:R-R间期绝对不规则。 2:体表心电图未见明显P波。 3:心房电活动的周期小于等于200ms
房颤的定义—2007,专家共识
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F) 反复发作(≥2阵)并在7日内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Persistent AF) 发作持续7天以上,或7天内但属药物或电击终 止 长期持续性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F) 房颤持续1年以上
Atrial triggers
Rotors
Fibrillatory conduction
Atrial triggers
局灶性触发因素导致折返(转子)的形成。最后, 心房重构导致新的触发灶和永久性折返形成。
肺静脉解剖与电生理
PV肌袖 (PV Muscular Sleeves)
肌纤维从LA延伸入PV,长约1~3cm,并环绕整个LV-PV 交界区(完整或不完整--段性中断或异向分布);在上 PVs的前壁和下PVs的后壁最厚(1~1.5mm);另外在 PV附近分布有丰富的自主神经丛。
2:术前应考虑临床及是否有解剖变异,对成功率和 并发症做出评估。 3:病人意愿非常重要。
AF导管消融技术
导管消融技术主要消除引起房颤的触发因素和维持机制,主 要消融方式包括: PV隔离(PV isolation)
节段性/PV口隔离(segmental/ostial PV isolation) 环PV消融(circumferential PV ablation) 环PV/PV前庭隔离(circumferential/antral PV isolation)
前瞻性研究表明: 导管消融1年维持后窦性心律:一次手术 为65-75%,两次手术为65-90%。并证实在改 善病人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心律 失常药物组。
小结
1:房颤的机制尚未明了,但房颤射频消融技 术成熟。 2:导管消融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3:在有选择的阵发性房颤病人,射频消融是 一线治疗的手段。
AF导管消融的终点-----肺静脉电隔离是基石
消融技术
节段性/PV口隔离 环PV隔离 PV前庭隔离
消融部位
PV口 PV口外1~2cm PV前庭
消融终点
PV电位完全消失或分离 局部双极电压降低达90%或区域 内电压<0.05mv PV电位完全消失+用环形导管检 测左房后壁无电位
CAFEs消融 线性消融 自主神经节丛消融 房颤巢消融 其他结构和入心大 静脉消融
房颤定义—2012,专家共识
1.房颤事件:房颤发作经心电图记录 ≥ 30S(一定要有明确 心电图记录)。 2.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2阵)并在7日内自行终止 ,或者在48小时内需要电击或者药物终止。 3.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7天,或房颤发生大于48小时, 7天内需要电击或药物终止。 4.长期持续性房颤:房颤发作超过1年,但临床上选择节 律控制策略。 5.永久性房颤:患者接受房颤的状态,临床上不采用节律 控制的策略。
房颤导管消融指征(2012年更新)
等级 症状性房颤,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 阵发性:建议*导管消融 持续性:导管消融是合理的 长期持续性:可考虑导管消融 症状性房颤,未使用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阵发性:导管消融是合理的 持续性:可考虑导管消融 长期持续性:可考虑导管消融 IIa IIb IIb B C C I IIa IIb A B B 证据水平
Circulation. 2008;118: 2498-2505
入选病人一般状况—A4 STUDY
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Circulation. 2008;118: 2498-2505
房颤复发情况—A4 STUDY
Kaplan–Meier analysis for time to recurrent AF after the 90-day treatment adjustment period for both groups.
房颤发生的机制
多发、随机扩播的子波(Wavelets) 局灶性(Focal)电冲动 局部折返激动的颤动样传导(Fibrillatory conduction)
——存在适当的异质性AF基质情况下,局部触发因素(focal trigger)
可以形成持续高频折返性AF驱动灶(转子rotors)。这些产生于AF转 子的波在空间上呈现为碎片样分布并颤动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