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总管-巴林银行

合集下载

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巴林银行与其它银行的区别
• 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 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1886 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 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 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 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等到第二天抛 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20世纪初,巴 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王室。 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 了五个世袭的爵位。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 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业务专 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
。 此,巴林银行230年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
1992年3月,巴林银行的一份内部传真就提出警告: “我们正处于一种可能造成灾难的危险境地。我们的
制度缺陷将造成财务亏损或失去客户的信任,或两者 兼有。”但这一警告没有受到重视。
从1993年底开始,对里森的专门交易负有责任的 罗思·贝克和作为股本产品部门负责人并对股本产品的 风险承担责任的玛丽·沃尔兹,两人都对新加坡期货公 司的交易性质或是否可能获利等都不真正了解。
能力从事过度投机有关 。
• 第一,投资者必须清楚地了解风险的程度。 • 第二,金融机构内部必须建立有效的相互
制约的制度。
“看我应该去中国找份工作!”
近年来,发生在中国的衍生品交易亏损事件同样频繁且规 模巨大。值得关注的是,东方航空、中国远洋等一些央企 发生金融丑闻时,几乎没有人受到牵连,更别说入狱,它 们甚至还能继续巨额的财政补贴。“任何违背国家法规和 金融规则的行为都应受到惩罚。在这方面,不应该对国有 企业网开一面。”尼克说。2019年3月,因擅自从事石油 衍生品期权交易导致5.5亿美元巨亏的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 总裁陈久霖入狱, 得知陈久 霖出狱一年后,于2019年出 任一家中国央企子公司(国 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后, 尼克有些吃惊,他以半严肃半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

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案1995年2月26日,英国银行业的泰斗,在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的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造成9.16亿英镑的巨额亏损,被迫宣布破产。

案情:巴林银行创立于1762年,最初从事贸易活动,后涉足证券业,19世纪初,成为英国政府证券的首席发行商。

此后100多年来,该银行在证券、基金、投资、商业银行业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成为伦敦金融中心位居前列的集团化证券商,连英国女皇的资产都委托其管理,素有“女皇的银行”的美称。

该行1993年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人,盈利1.05亿英镑;1994年税前利润1.5亿英镑。

该行当时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但却因尼克·里森进行期货投机失败而陷入绝境。

28岁的尼克·里森1992年被巴林银行总部任命为新加坡巴林期货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兼首席交易员,负责该行在新加坡的期货交易并实际从事期货交易。

1992年,巴林银行有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差错,如将买入误为卖出等。

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差错记录均进入这一账号,并发往伦敦总部。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的清算负责人要求里森另外开设一个“错误账号”,以记录小额差错,并自行处理,以省却伦敦的麻烦。

由于受新加坡华人文化的影响,此“错误账号”以代码“88888”为名设立。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以差错记录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告。

“88888”差错帐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留存在电脑之中。

这个被人疏忽的账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

倘若当时能取消这一帐户,则巴林银行的历史就可能改写了。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刚刚加盟巴林的王姓交易员手头出了一笔差错:将客户的20口日经指数期货合约的买入委托误为卖出。

《巴林银行破产案》课件

《巴林银行破产案》课件

PART 04
巴林银行破产的教训和启 示
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
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 制,对各类风险进行全面、及时 、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
制。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评估和压力 测试,提高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文化建设, 提高全员风险意识,形成风险管
理共同责任机制。
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
尼克·里森被起诉并判刑
巴林银行被收购
交易员尼克·里森因涉嫌欺诈和违反金融法 规被起诉,判处6年半监禁
破产后的巴林银行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部分业务得以保留。
PART 03
巴林银行破产原因分析
风险管理缺失
01
02
03
风险评估不足
巴林银行在投资过程中未 能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 导致对市场的变动反应迟 钝。
围。
银行的业务范围和规模
业务范围
巴林银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企 业银行、投资银行、私人银行、资产 管理等。
规模
巴林银行在全球拥有大量的分支机构 和代表处,员工数量庞大,是世界上 规模较大的银行之一。
主要客户
巴林银行的客户主要包括政府、大型 企业和富裕的个人。
业绩
在过去几十年里,巴林银行在各项业 务中取得了显著的业绩,为股东和客 户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内部审计职能弱化
内部审计未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 对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过度投机和违规操作
过度追求收益
为了追求高收益,巴林银行采取了过度投机的策略,忽视了潜在 的风险。
违规交易频发
在投资过程中,巴林银行存在大量违规操作,如未经授权的交易、 违反市场规定的操作等。
管理层干预风险控制

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案案例背景介绍:里森于1989年7月10日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并且在1992年被巴林总部派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同时担任交易及清算部门的负责人,并出任总经理。

交易部门主要负责执行期货业务,而清算部门主要负责记录每笔交易的结果。

在期货交易中,如果发现无可挽回的错误,巴林银行的做法就是将该错误转入电脑中一个被称为“错误账户”的账户中,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这个账号叫做99905。

这是一个金融体系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账户。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给里森打了一下电话,要求里森另外设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的工作。

于是里森马上找来了负责办公室清算的利塞尔,很快,利塞尔就在电脑里键入了一些命令,这样,帐号为“88888” 的“错误帐户”便诞生了。

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了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规矩行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

“88888”错误帐户刚刚建立就被搁置不用了,但它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于电脑之中。

从1992年到1995年1月期间,里森利用88888错误账号隐瞒了多笔失败的交易数字,数额达到了86000万英镑的高点,而那时巴林银行的全部股份资金只有47 000万英镑,无奈之下,巴林银行宣布破产。

里森假造花旗银行有5000万项镑存款,但这5000万已被挪用来补偿88888号帐户中的损失了。

查了一个月帐,却没有人去查花旗银行的帐目,以致没有人发现花旗银行帐户中并没有5000万英镑的存款。

关于资产负债表,巴林银行董事长彼得·巴林还曾经在1994年3月有过一段评语,认为资产债表没有什么用,因为它的组成,在短期间内就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彼得·巴林说:“若以为揭露更多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就能增加对一个集团的了解,那真是幼稚无知。

”。

事实上,从1993年到1994年,巴林银行在SIMEX及日本市场投入的资金已超过11000万英镑,超出了英格兰银行规定英国银行的海外总资金不应超过25%的限制。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分析
巴林的银行业一直是中东地区最稳健的之一,然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后,巴林的银行业也受到了重创。

其中,以巴林银行为例,其在2009年突然宣布倒闭,给巴林银行业带来了重大冲击。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1.资金不足
巴林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银行业受到的冲击非常大,巴林银行没有及时应对,导致资金紧张。

此外,巴林银行还面临大量不良贷
款和欠款未偿付的问题,使其运营资金更加紧张。

2.经营模式陈旧
巴林银行的经营模式相对较为陈旧,没有及时调整商业模式以应对市场变化。

在全球
金融危机爆发前,巴林银行主要依靠传统的对公业务和股票投资业务获得收益,没有积极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导致企业发展缓慢。

3. 信用风险高
由于巴林银行经营模式较为传统,没有及时调整业务发展战略,长期从事高风险业务,其信用风险相对较高。

加上巴林土地相对有限,经济发展有限,从而使得银行的贷款不良
率迅速攀升,这使得巴林银行难以有效控制风险,最终导致了该银行的倒闭。

4.缺乏监管
尽管巴林银行在金融监管方面已经有一些成就,但与美国等国家相比,监管严格程度
远不及。

巴林银行的监管机制尚未完善,对于银行业的发展和监管不够透明,无法有效地
控制风险。

综上所述,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主要有资金不足、经营模式陈旧、信用风险高以
及缺乏监管等原因。

这一事件也给巴林银行业带来了重大的警示,要求银行业调整经营策略,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金融监管改革,提高风险控制水平,以确保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巴林银行事件始末

巴林银行事件始末

恶魔交易员搞垮巴林银行-----金融衍生工具惹的祸?一、事件背景巴林银行是巴林银行集团的母公司。

它拥有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这是伦敦的一家成立于1763年、具有悠久历史的商人银行,在伦敦、新加坡和香港设有分行,在东京和汉城设有代表处。

巴林银行作为一家商人银行,它不仅从事一般银行业务,还通过设立子公司的形式经营证券和金融期货业务。

1993年以前,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是巴林银行集团的主要经营实体,承担着对巴林银行集团的分行和子公司的管理职能。

其中,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巴林证券有限公司就是作为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经营证券和金融期货业务的主要机构,尽管该公司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但实际上公司的总部、档案管理和业务运作等全部都在伦敦。

巴林证券有限公司通过设立其分支机构,使业务网络遍布欧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地。

巴林证券有限公司全权管理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和巴林证券(日本)有限公司。

1993年后,巴林银行集团进行结构性改革与调整,将原来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下属的巴林证券有限公司升格为与前者平级的公司,然后将这两个公司进行内部合并称为巴林投资银行。

合并后巴林投资银行负责管理巴林银行集团的所有银行业务和证券与金融期货业务,但巴林兄弟银行有限公司和巴林证券有限公司仍作为巴林银行两个平行的主要经营实体,分别从事上述两项业务的经营活动。

该行1993年的资产有59亿英镑,负债56亿英镑,资本金加储备4.5亿英镑,海内外职员4000余人,盈利1.05亿英镑。

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英镑。

该行当时管理300亿英镑的基金资产,15亿英镑的非银行存款和10亿英镑的银行存款。

巴林期货(新加坡)有限公司组建于1986年9月17日。

其后不久,它申请并获得了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非清算会员资格。

1992年2月21日,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申请国际金融交易所的清算会员资格,结果也获得了批准。

从1992年7月1日起,巴林期货(新加坡)公司开始在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进行交易。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过程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过程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巴林银行:历史显赫的英国老牌贵族银行,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伊丽莎白女王也信赖它的理财水准,并是它的长期客户。

尼克李森:国际金融界“天才交易员”,曾任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总经理、首席交易员。

以稳健、大胆著称。

在日经225期货合约市场上,他被誉为“不可战胜的李森”。

1994年下半年,李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

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事与愿违,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这时的情况虽然糟糕,但还不至于能撼动巴林银行。

只是对李森先生来说已经严重影响其光荣的地位。

李森凭其天才的经验,为了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已达十多万手。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

当日经225指数跌至18500点以下时,每跌一点,李森先生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事情往往朝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这是强势理论的总结。

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

融资已无渠道,亏损已无法挽回,李森畏罪潜逃。

巴林银行面临覆灭之灾,银行董事长不得不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局面。

然而这时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

因此,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人敢伸手救助巴林这位昔日的贵宾,巴林银行从此倒闭。

一个职员竟能短期内毁灭一家老牌银行,究其各种复杂原因,其中,不恰当的利用期货“杠杆效应”,并知错不改,以赌博的方式对待期货,是造成这一“奇迹”的关键。

虽然最后很快抓住了逃跑的李森,但如果不能抓住期货风险控制的要害,更多的“巴林事件”还会发生,包括我们个人投资者中间的小“巴林事件”。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而倒闭。

巴林银行倒闭案之中

巴林银行倒闭案之中

巴林银行倒闭案之中,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应该说没有什么最大的收益人如果说有的话,我感觉是国际荷兰集团(INGGROUP)1995年2月26日,拥有230多年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巴林银行因为著名的“88888账户”问题宣布破产,几天之后国际荷兰集团(INGGROUP)接管了巴林银行,收购费用为象征性的1英镑,但同时接下了巴林高达8。

5亿的负债。

巴林银行倒闭案:1995年2月27日,一个全世界震惊的日子,英国老牌的、经营了233年的皇家银行---巴林银行突然宣布倒闭。

它给金融界造成的恐慌是前所未有的。

巴林银行是倒在一个年仅28岁的利森手里。

利森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的经理。

从1994年底开始,利森认为日本股市将上扬,未经批准就做风险很大的被称作“套汇”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

在已购进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后,利森又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空头交易。

不辛的是,日经指数并未按照利森的想法走,在1995年1月就降到了18500点以下,在此点位下,每下降一点,就损失200万美元。

利森又试图通过大量买进的方法促使日经指数上升,但都失败了。

随着日经指数的进一步下跌,利森越亏越多,眼睁睁地看着10亿美元化为乌有,而且整个巴林银行的资本和储备金只有8.6亿美元。

尽管英格兰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都失败了。

巴林银行之所以倒闭,是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让利森既直接从事交易又担任交易负责人,两种职能未能完全分开。

而监督巴林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却没有发现这个致命的弱点,这是巴林银行倒闭的一个主要原因。

巴林银行的倒闭,还在于利森下注的不是一般的金融产品,而是金融衍生产品,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在于可以用少量的保证金做大笔交易,若运用得当,可以获取高收益。

运用不当,将损失惨重。

金融衍生产品本身没有错,但参与其中必须有严格的授权和制度约束。

利森参与金融衍生产品炒作,就是在未经授权和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

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Barings Bank)荷兰ING集团成员之一[编辑]巴林银行简介巴林银行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由法兰西斯·巴林爵士(Sir Francis Baring)所创立。

巴林银行于1995年2月26日倒闭,其原因是一位名为尼克·李森(Nick Leeson)的交易员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超额交易,投机失败,导致损失14亿美元。

这是巴林第二次破产,头一次是于1890年,巴林在南美的投资随着阿根廷发生革命而被蒸发。

巴林在倒闭后,以1英镑的象征价格卖给荷兰的ING集团,并成为该集团成员之一。

创始人法兰西斯·巴林爵士爵士,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业务范围也相当广泛,无论是到刚果提炼铜矿,从澳大利亚贩运羊毛,还是开掘巴拿马运河,巴林银行都可以为之提供贷款。

但巴林银行有别于普通的商业银行,它不开发普通客户存款业务,故其资金来源比较有限,只能靠自身的力量来谋求生存和发展。

在1803年,刚刚诞生的美国从法国手中购买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时,所用资金就出自巴林银行。

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

等到第二天抛出时,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

20世纪初,巴林银行荣幸地获得了一个特殊客户:英国王室。

由于巴林银行的卓越贡献,巴林家族先后获得了五个世袭的爵位。

这可算得上一个世界记录,从而奠定了巴林银行显赫地位的基础。

巴林集团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一)巴林兄弟公司,主要从事企业融资、银行业务及资本市场活动。

∙ (二)巴林证券公司,以从事证券经纪为经营目标。

∙ (三)巴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以资产管理及代管个人资产为目标。

∙ (四)巴林集团在美国一家投资银行拥有40%的股份。

巴林银行集团的业务专长是企业融资和投资管理。

巴林银行案例分析(倒闭过程)

巴林银行案例分析(倒闭过程)

1989年10月,里森正式到巴林银行工作。

他富有耐力和毅力,善于逻辑推理,能很快解决以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被视为期货与期权结算方面的专家。

伦敦总部对里森的工作很满意,并允诺可以在海外给他安排一个职务。

1992年,巴林总部决定派里森到新加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任总经理。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让里森另设一个错误账号,用来记录较小的错误,自行在新加坡将解决。

里森将账号取名为:88888。

而巴林银行原来已经有了一个账号为“99905”的错误账号。

几周后,总部要求还是统一使用“99905”的账号,被忽略的“88888”账户为里森日后制造假账提供了机会。

1992年7月17日,里森手下一名交易员犯了一个错误:客户要求买进20份日经期货合约,此交易员误读为卖出20份。

里森发现后,用“88888”账号承接了40份日经期货空头合约,以掩饰这个错误。

此空头部位的损失为6万英镑。

里森开始运用“88888”账户掩饰了一些交易。

其后一段时间,里森的交易做的还算顺手,到1993年7月,他已经把“88888”账户亏损的600万英镑转为略有盈余。

如果里森就此打住,那么巴林银行的历史也许会改变。

1993年下半年,里森犯了一个严重失误是为了争取日经市场上最大的客户波尼弗伊。

连续几天,市场价格明天破纪录飞涨1000多点,用于清算记录的电脑故障频繁,交易记录都靠人力,等发现错误时,里森在一天之内的损失便已高达170万美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里森决定继续隐瞒失误。

1994年,里森对损失已经麻木,到7月,“88888”账户上的损失已经达到5000万英镑。

事实上,里森作出的很多交易都是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并非出于他对市场的预期。

他已经成为被其风险部操纵的傀儡。

1994年下半年,里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

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希望在日经指数上升时赚取大额利润。

1995年1月18日,日本神户大地震,东京日经指数大幅度下跌。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第一篇: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巴林银行倒闭事件20世纪80-90年代,金融衍生品市场飞快发展引发了多起震撼国际金融界的衍生品交易巨亏的灾难性事件,以致一时在业界谈论金融衍生品而色变。

其中,最着名的失败案例非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莫属。

1、背景——里森与巴林银行巴林银行建立于1763年,是一家具有2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

但是,由于一个名叫尼克.里森(Nicholas Leeson)的年轻交易员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违规交易而造成12.5亿美元的巨大亏损,巴林银行于1995年2月26日宣布破产。

里森也因此而锒铛入狱,后被新加坡法庭判处6年半的有期徒刑。

在出事之前,里森可谓是巴林银行的一颗迅速上升的明星。

1992年之前,他只是巴林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

1992年被巴林银行派到新成立的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分部工作,并很快升爲该分部的主管。

期间业绩令人瞩目:1993年,他所创造利润为当年巴林银行全球总利润的20%;1994年上半年,他所创造的收益为巴林总收益的50%。

辉煌的业绩也为里森赢得了丰厚的奖金和响亮的名声。

除了5万英镑的年薪之外,1993年和1994年他的奖金分别达到了130000英镑和450000英镑。

那幺,里森的辉煌业绩又是如何获得的呢?2、里森的交易策略根据巴林银行的授权,里森的职责只是为巴林银行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和日本大阪期货交易所进行低风险、回报适度的套利交易。

但是,里森的交易却远远超过了其授权范围。

里森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日本股市指数——Nikkei225的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的期货之上,尤其是以前者为重。

我们知道,进行期货交易除需要缴纳少量的保证金之外,不需要初始投资,因而具有很大的放大效果(即“财务杠杆作用”)。

比如说,买卖一手Nikker225期货的合同只需要缴纳大约300000日元或3000美元(为了描述方便,本文全都假设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1:100)的保证金。

如果Nikkei225指数上升一个点,买家就会有500日元的盈利,而卖家则会有500日元的亏损。

1995年巴林银行巨亏案例

1995年巴林银行巨亏案例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巴林银行倒闭事件:28岁交易员搞垮巨头1995年2月27日,英国中央银行宣布,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而倒闭。

消息传出,立即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地区的金融界引起一连串强烈的波动。

东京股市英镑对马克的汇率跌至近两年最低点,伦敦股市也出现暴跌,纽约道琼斯指数下降了29个百分点。

事发后主要责任者尼克理森却逃之夭夭。

理森是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负责人,年仅28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他以银行的名义认购了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股票指数期货,并以买空的做法在日本期货市场买进了价值200亿美元的短期利率债券。

如果这几笔交易成功,理森将会从中获得巨大的收益,但阪神地震后,日本债券市场一直下跌。

据不完全统计,巴林银行因此而损失10多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该行现有的8.6亿美元的总价值,因此巴林银行不得不宣布倒闭。

这家有着233年历史,在英国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得银行换了新主。

3月2日,警方将理森拘捕。

原首席执行官讲述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之谜。

1995年,巴林银行,这家全球最古老的银行之一破产了,曾经是英国贵族最为信赖的金融机构,200多年优异的经营历史,没能逃过破产的结局,事件震惊世界。

为了揭开这一事件之谜,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特别节目《资本市场》几经周折,终于采访到了当年显赫气派的巴林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彼得诺里斯。

伦敦市郊,在一家仅能容纳150人左右的小电影院里,我们见到了当年的巴林投资银行首席执行官彼得诺里斯。

彼得诺里斯引咎辞职之后,如今变成了这家小电影院的老板。

彼得诺里斯说:“巴林集团拥有很多家不同的银行,当巴林集团倒闭时,我正好担任投资银行的首席执行官。

正是在我领导的投资银行里发生了李森的罪行。

是李森毁掉了巴林银行吗?当然是。

正是由于他的罪行,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崩溃。

他长期以来进行欺诈,对电脑会计系统做了手脚,许多员工都被卷了进去,最终导致了巴林银行的倒闭。

”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一个让巴林银行惨痛的结局,出自于一个普通的证券交易员尼克李森之手。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

1.巴林集团管理层的失职在考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是否称职时,有一点必须先弄清楚,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没有管理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或任何清算会员的事务的责任。

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只是个供清算会员进行交易的交易场所。

不过,即使如此,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还是有机会识别并反映其会员有不正当行为的征兆的。

这种机会曾在1994年末和1995年初出现。

当时,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发现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交易中存在若干异常,并向巴林集团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征询。

这些原本是可能促成较早发现里森活动的。

根据官委清盘人的观点,如果巴林集团的管理层适当检讨并理解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在致该集团的信中所表述的忧虑,那么倒闭是可能挽回的。

官委清盘人认为巴林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第二封信的态度尤其该受到严厉指责,该回信向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作出许多毫无基础的错误保证。

同样,琼斯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两封信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问题掉以轻心到了令人无法接受的程度。

我们无法理解,琼期作为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财务董事,何以未经独立地详细了解整个事件,就在里森草拟的回复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征询里森交易活动的复函上签字。

2.松散的内部控制从巴林破产的整个过程看,无论是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或国际金融市场都普遍认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是风险控制的核心问题,而巴林的内部控制却是非常松散的。

据报载,在2月26日悲剧发生之前,巴林银行的证券投资已暴露出极大的风险性,但竟末引起该行高级管理人员的警惕。

1月份第一周,里森持有合约3024份,20天后,即持有合约16852份(短短20天内,合约持有额增长4倍)。

到2月中旬,里森持有的合约突破20000份,比在同一市场操作的第二大交易商持有头寸多出8倍。

这个信号由于我们所不知道的原因而没有被巴林银行的最高管理当局注意到从而做出应有的反应。

总之,巴林很行本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失灵了,预警系统失效,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及教训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及教训

巴林银行倒闭的原因一,公司内部原因(1)巴林银行内部管理不善,控制不力,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在新加坡分行,里森既是清算部负责人,又是交易部负责人,一身二职,说明巴林银行内部管理极不严谨。

同时,巴林银行也没有风险控制检验机构对其交易进行审计。

(3)管理层不执行银行期货交易的内部规定。

对海外银行投入其本金超过25%的限额规定。

无视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提示,续继维持“88888”号账户所需资金的注入。

(2交易员权力过于集中,过度从事期货投机交易。

里森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四种权力于一身。

稳健经营的机构,都应严格控制衍生产品的投资规模,完善内部监控制约机制。

(4)混淆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

如果代客户交易,公司会向客户收取一定的佣金或交易费。

但如果混淆了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则不便于管理,对风险无法进行辨识,最终导致控制的失败。

(5)奖金结构忽视企业风险系数,奖金与基本年薪的比例失衡且忽视对风险的考虑,就会使员工为获得高额奖金不恰当地增加公司的风险二、外部原因金融监管不力英国和新加坡的金融监管当局事先监管不力,或未协力合作,是导致巴林银行倒闭的重要原因之一。

英国监管部门出现的问题是:第一,负责监管巴林等投资银行的部门曾口头上给与宽免,巴林将巨额款项汇出炒卖日经指数时,无需请示英格兰银行。

第二,英格兰银行允许巴林集团内部银行给予证券部门无限制资金的支持。

新加坡金融监管当局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促进业务的发展,在持仓量的控制方面过于宽松,没有严格执行持仓上限,对会员公司可持有合约数量和缴纳保证金情况没有进行及时监督。

其次,里森频繁地从事对倒交易,且交易数额异常庞大,竟没有引起交易所的关注。

如果英格兰银行、新加坡和大阪交易所之间能够加强交流,共享充分的信息,就会及时发现巴林银行在两个交易所持有的巨额头寸,或许巴林银行不会倒闭.。

巴林银行倒闭的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倒闭的案例分析
巴林银行倒 闭的案例分

目录
1 巴林银行简介 2 破产的背景 3 倒闭过程
4 倒闭的可能原因 5 带给中国的启示
巴林银行
1763年,弗朗西斯.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林银行,它是世界首家“商 人银行”。
既为客户提供有关资金和有关建议,自己也做买卖,当然他们也要像其 他商人一样承担买卖股票或土地的风险,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 林银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到818989838年”7账月户,保“留88了88敞8口”头账寸户。 居然由于自营获利而转亏为盈。
里森接到了一笔买入6000 口期权的委托业务,但由 于价格低而无法成交。为 了做成这笔业务,里森又 按惯例用“88888”账户 卖出部分期权。后来,他 又用该账户继续吸收其他 差错。
倒闭过程
1994年
数周之后,巴林总部换了一套新的电脑系统,重新决定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的所有差错记录 仍经由“99905”账户向伦敦报告。 “88888”差错账户因此搁置不用,但却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账户留存在电脑之中。
这个被人疏忽的账户后来就成为里森造假的工具。
倒闭过程
1992年7月17日
1993年1月
1993年7月
里由森此手,下一一笔名代王理姓业交务易便员衍手生头出出了了一笔 一自笔营差业错务,,损并失形为成2了万空英头镑敞,口并头应寸。 报数告天巴以林后总,部日。经但指在数种上种升考了虑20之0下点,这 里笔森空决头定头利寸用的错损误失账也户由“2万88英88镑8增”加到 承6万接英了镑40。口里卖森出当合时约的,年以薪使还账不面足平5万 衡英。镑,且先前已有隐瞒不报的违规之 举,因而此时他更不敢向总部报告了。
1995年1月26日,里森竟用了270亿美元进行日经指数期货投机。

巴林银行破产案的10个教训

巴林银行破产案的10个教训

巴林银行破产案的10个教训1995年2月14日,世界首家商业银行,一个在金融业掷地有声的金融巨头---巴林银行倒闭了,其倒闭主要原因是新加坡分行总经理里森通过“88888”号帐户操作金融衍生产品所致。

里森从1994年底开始认为日本股市将上扬,所以未经批准就做风险很大的被称作“套汇”的衍生金融商品交易,期望利用不同地区交易市场上的差价获利。

在已购进价值70亿美元的日本日经股票指数期货后,利森又在日本债券和短期利率合同期货市场上作价值约200亿美元的空头交易。

不幸的是,历史不是按照个人的意愿转动,日经指数并未按照利森的想法走,在1995年1月就降到了18500点以下,在此点位下,每下降一点,就损失200万美元。

利森又试图通过大量买进的方法促使日经指数上升,但都失败了。

随着日经指数的进一步下跌,利森越亏越多,眼睁睁地看着10亿美元化为乌有,而且整个巴林银行的资本和储备金只有8.6亿美元。

尽管英格兰银行采取了一系列的拯救措施,但都失败了之手。

分析该银行破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点:一、管理层不执行银行期货交易的内部规定。

对海外银行投入其本金超过25%的限额规定。

无视新加坡期货交易所的审计与税务部发函提示,续继维持“88888”号账户所需资金的注入。

二、银行内部监督松疏,控制不力。

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让里森既直接从事交易又担任交易负责人,两种职能未能完全分开。

而监督巴林银行的英格兰银行却没有发现这个致命的弱点。

三、交易员权力过于集中。

里森作为总经理,他除了负责交易外,还集以下四种权力于一身:监督行政财务管理人员;签发支票;负责把关新加坡国际货币交易所交易活动的对账调节;以及负责把关与银行的对账调节。

我们都知道,他分管交易和结算,这与让一个小学生给自己改作业、打分没什么区别。

四、混淆代客交易和自营交易。

如果代客户交易,公司会向客户收取一定的佣金或交易费。

比如说大家熟悉的股票交易一样,公司一般根据客户的要求做交易,当然有时也提供一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巴林银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三、内控运行缺陷
1、部门监督缺失 2、业务监察不足 3、内部监控不力 4、高层监管薄弱
பைடு நூலகம்
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巴林银行的破产不仅仅是里森个人操作失 误,其在内部控制上的缺陷才是真正葬送巴林银行最根本的原因。 巴林银行的倒闭带给我们的警示是深远的,只有不断加强金融机构 的管理和自我控制,以及整个国家社会的监管督导力度,健全金融 法制,才能保证一个国家金融秩序安全、和谐、高效。
2、内部管理松散
里森曾在狱中感慨: “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 事,我觉得不可置信。 伦敦 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 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 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现金是不 对的,但他们却仍旧支付这些 钱”……
3、部门职责不明

在巴林新加坡分部,作为总经理,尼 克· 里森本人就是制度。他分管交易和结 算。简单的说里森即负责前台交易,又 负责后台的清算、稽核和业务准入职责。 没有人对他进行牵制,使他在交易处理 方面获得近乎无限的权力。 从2万英镑 到5000万英镑,直至86000万英镑
利用88888账户瞒天过海
帝国最终倒塌
巴林银行的倒闭原因
1.管理层的失职 2.内部管理松散 3.部门职责不明 4.内部监管失效 5.重效益轻风险
1、管理层的失职



(1)未充分理解新加坡分行所从事的衍 生业务的性质 (2)高级管理层与业务操作人员的信息 沟通渠道严重脱节 (3)对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征询里森 交易活动的问题掉以轻心
案例分析:巴林银行倒闭
案例简介
倒闭原因
内部运行控制缺陷
总结
巴林银行(Barings Bank),是英国历史上最 悠久的银行之一,于1762年在伦敦开业,创办 人为法兰西斯•巴林爵士(Sir Francis Baring)。 它是世界首家“商业银行”,素有“女皇的银行” 的美称 1763年,弗朗西斯· 巴林爵士在伦敦创建了巴 林银行,由于经营灵活变通、富于创新,巴林银 行很快就在国际金融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4、内部监管失效

调查人员走过场也是里森的疯狂行为没 有被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部审计师之间及其与管理层、外部审 计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内部 审计的效果并不明显

5、重效益轻风险
高额奖金的诱惑使巴林管理层不愿严加 控制里森的行为,忽略了金融衍生品投 资的风险管理,造成了世界上最老牌的 巴林银行终结的命运
Nick Leeson
错误账户的建立:88888
启用88888账户
里森于1992年在新加坡期货公司 工作时,巴林银行原本有一个账号为 “99905”的错误账号,专门处理交 易过程中因疏忽造成的错误。 1992年夏天,伦敦总部要求里 森另设一个“错误账户”,记录较小 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避免 给伦敦的工作增加麻烦。这样,账号 为“88888”的“错误账户”便诞生 了。
案情简介: 1995年2月26日,英国银行业的泰斗,在世 界1000家大银行中按核心资本排名第489位 的巴林银行,因进行巨额金融期货投机交易, 造成9.16亿英镑的巨额亏损,被迫宣布破产。 后经英格兰银行的斡旋,3月5日,荷兰国际集 团(ING)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宣布完全 收购巴林银行。
巴林银行倒闭的过程
1886年,巴林银行发行"吉尼士"证券,购买 者手持申请表如潮水一样涌进银行,后来不得不 动用警力来维持,很多人排上几个小时后,买下 少量股票,然后伺机抛出。等到第二天抛出时, 股票价格已涨了一倍
20世纪初进一步拓展公司财务业务, 获利甚丰。 1992年巴林总部派尼克· 里森到新加 坡分行成立期货与期权交易部门,并出 任总经理。 1994年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 坦、南非等地开设办事处,业务网络点 遍布在亚洲及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 1993年底,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总 额达到59亿英镑。 1994年税前利润高达15亿美元。 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 名第489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