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_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1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五章的第一节“比的意义和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们准备好笔记本、尺子、圆规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例如:“如果一辆汽车以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行驶,那么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多少?”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理解比的概念。

(3)练习:在讲解完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我会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我会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4)应用:我会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比的概念来解决。

例如:“如果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一个橘子的重量是150克,那么这两个水果的重量比是多少?”六、板书设计在讲解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时,我会用板书来辅助说明。

板书将包括比的定义、比的表示方法、比的基本性质等内容。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将包括一些关于比的概念和应用的题目。

例如:“如果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0公里每小时,另一辆汽车的速度是60公里每小时,那么这两辆汽车的速度比是多少?如果第一辆汽车行驶了1.5小时,第二辆汽车行驶了1小时,它们分别行驶了多少公里?”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在课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拓展延伸。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计划的导入部分,我选择了以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比的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比的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3 比的性质|西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详细规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47页至第49页,主要讲解比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化简以及比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比的化简和比的比较。

2. 重点: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的性质。

2. 讲解比的意义: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比的概念和意义。

3. 讲解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

4. 比的化简: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比的化简方法。

5. 比的比较:通过练习题,让学生掌握比的比较方法。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比的性质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比的性质2. 比的意义3. 比的基本性质4. 比的化简5. 比的比较七、作业设计:(1) 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量比是多少?(2) 一桶水有4升,另一桶水有6升,请问两桶水的比例是多少?2. 答案:(1) 小明和小华的苹果数量比是3:5。

(2) 两桶水的比例是2:3。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比的性质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的性质。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比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比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整节课无处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无时不渗透着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 不论是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语言描述,还是对化简比的方法的总结,都留下了学 生成功的脚印。同时采用讲练结合、说议感悟、对比总结、质疑探索、概括归纳的 方法,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力和探索精神。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把教学内容在知识点不变的基础上,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学生通 过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通过类比,很快地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一来节省 了很多的时间,二来也让学生初步感知了新知识。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 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用一系列的 猜想来提高兴趣,增强数学的趣味性,从而引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有了兴趣做 支撑,后面的新课学习就积极主动。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 法。
教师揭示课题——比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初步认识比及比的读、写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看例1中的表格,根据表格中信息写出用分数或除法表示
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表中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
预设:240÷5;200÷4;240÷200;5÷4……。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意义,让学生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到两者之 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在学习上降低难
度对比的意义有一个进一步 的理解,并且能够熟练准确地的求出一个比的比值。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领会学习方 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教师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 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认识比【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六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认识比【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 六年级上册 西师大版

认识比(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比的概念,能正确读写比。

2.能将比表示为分数形式。

3.能通过比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4.能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教学重点1.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比的大小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1.能将比表示为分数形式。

2.能通过比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

四、教学内容及分析1. 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1.通过展示两个物体并要求学生进行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2.使用实物或图形表示比,让学生掌握读写比的方法。

2. 比的大小关系的应用1.通过图形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比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关系的应用,进而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比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方法1.演示法:使用实物或图片进行比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积极互动法:通过让学生进行比的操作和互相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的效果。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游戏活动等方式,运用比的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看到或听到过什么比,并要求他们简述其表达的内涵,达到引导认知的目的。

2. 讲解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通过实物或图片进行比的展示,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3. 比的大小关系的概念和应用1.通过图形对比,引导学生认识比的大小关系。

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大小关系的应用。

4. 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运用能力通过练习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5.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运用方法,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还能通过比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运用比的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和难点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教学方法和过程也得到了实际操作和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完善。

下一步教学可以更加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相关培养,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以达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3.加强对比的计算和应用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教师应设计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比的计算方法,提高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树立自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4.强化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计算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比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评价与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6.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根据课堂所学,自己设计一道与比有关的实际问题,并列出解题步骤。
2.提高题:
(1)课本第45页第4题,分析问题,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并解释解题思路。
(2)尝试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家庭成员的身高比较、水果的重量比较等,将解题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3.拓展题:
(1)查阅资料,了解比在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并整理成一篇短文,与同学分享。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学案—1—4.1 比的意义和性质(一)学习内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四的第1题、第5题的第1小题。

课 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2.结合实际情境并经历比的概念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对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的感受。

学习重点:比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难点: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多媒体。

✂回顾旧知1.填空。

速度=( )÷( );单价=( )÷( );工作效率=( )÷( )。

2.用分数表示下面的商。

2÷3 = 5÷7 = 17÷6 = 1÷19 =(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在除法中除数能不能为0?分数的分母能不能为0?)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 cm ,宽是7 cm ,这个长方形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新课先知阅读课本第50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1.仔细分析例1的表格。

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用的时间的几倍?李兰到学校的路程是张丽到学校的路程的几分之几?列式并计算。

这两个问题都要用( )法来解决。

2.根据3÷8= 38,我们还可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用( )来表示,3÷8可以写成( )或( ),都读作( )。

3.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4.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5.比5﹕4读作( ),它的比值是( )。

6.完成课本第50页的“试一试”。

(做在书上)✂初步构建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内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掌握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搭建本节课要将学习的知识体系。

—2—✂自主检测1.9比5写成( ),也可以写成( );其中( )是比的前项,( )是比的后项,它的比值是( )。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与说课稿《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基本性质比较:知识和技能:1、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过程与方法:1.运用知识转移,使学生理解和理解比率的基本性质。

2.通过学生的独立讨论,掌握简化比率的方法,能够简化比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事物是普遍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率的基本性质,推导简化比率的方法,正确简化比率。

教学难度:正确的简化比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1、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老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哪位同学愿意说说比和分数、除法之间有什么联系?2、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

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有什么性质?除法又有什么性质?它们的内容分别是什么?二、教学探究1。

猜想老师:比率与分数和分数密切相关。

比例是否有相似的性质?如果是的话,请猜猜它可能是什么样子?报告时,让学生谈论猜测的基础,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替换“分数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

比率的第一项等于分数的分子,最后一项等于分母。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在同一时间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字(0除外),分数的大小保持不变。

因此,与之前相比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或者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因此,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验证一下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汇报。

3、小结。

经过同学们的验证,我们知道这个猜想是正确的,并且经过补充使它更完整了,在比中确实存在这种性质。

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4、化简比。

老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例1的第(1)题。

(1)“神舟”五号搭载了两面联合国旗,一面长15cm,宽10cm,(前面展示过),另一面长180cm,宽120cm。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任课教师:陈文肖一、说教材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0页至51页“比的基本性质”。

它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正确运用性质化简比。

(2)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结合自己的经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3)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引导学生在初步认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是理解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同学们自主探究突出重点难点是运用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学生自学和师生交流互动突破难点三、说教法和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发现及尝试法四、说教学程序及设想1.由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引入比的基本性质,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在“猜想”中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2.有学生自学发现难的知识点:比的基本性质怎么用3.讲解例题: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学生巩固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本质五、布置作业: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即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些提高,从而达到“拨尖”和“减负”的目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基本性质一、教学内容1. 比的意义:我们回顾一下比的概念,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

比由两个数构成,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2. 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将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包括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比的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比的计算。

难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内涵,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们通过一个实际例子来引入比的概念。

比如,假设有一桶苹果,其中有3个红苹果和2个绿苹果,我们可以用比来表示红苹果和绿苹果的关系,就是3:2。

这个比表示红苹果是绿苹果的1.5倍。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比的基本性质:1. 比的概念:前项:后项2. 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七、作业设计答案:8:6可以简化为4:3,10:5可以简化为2:1,12:9可以简化为4:3。

2.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比的基本性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比的基本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他们在随堂练习中能够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简化比,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我也注意到有部分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我在课后会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同时,我也会在下一节课中继续巩固比的基本性质的学习,通过更多的练习和实际例子来让学生们更好地运用和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涉及到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设计。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比的意义与性质》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比的意义、性质、运算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比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重点讲解比的表达方式,如3:4可以表示为3/4,让学生明白比的意义及其在数学表达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
(1)比的性质的掌握:尤其是比的倒数和比的相等关系的理解。
(2)比的运算:特别是乘除运算中比的转换和计算方法。
(3)比的应用:在复杂情境中找到比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举例:
(1)难点解析:比的倒数,如2:3的倒数是3:2,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倒数的概念。
(1)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比的性质。
(2)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逐步掌握比的运算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比的意义与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比较两个事物的情况?”(如比较两个苹果的大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比的奥秘。
在讲解比的性质和运算时,我尝试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我发现,对于那些需要直观感受才能理解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很有帮助。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转换比的形式,比如将比例转换为分数进行计算时,还是感到有些困惑。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基础知识上还不够扎实,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1)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1)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1)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点:1.理解比大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如自反律、反对称律、传递律等;3.通过实例学会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解题;4.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从多个角度对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二、教学重难点1.比的基本性质的教学;2.提供充分的例题和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熟练掌握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事物进行大小比较,例如口感、体积、温度等等,甚至可以请几个学生上来展示自己喜欢的饮料并进行比较等等,让学生对比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2. 了解比的基本性质介绍比的基本性质的概念,包括自反律、反对称律、传递律等等。

通过讲解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个性质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3.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比的基本性质经常被应用,如快递的配送时间、球队的比赛成绩等等。

在例题的解答过程中,让学生逐步理解不同的应用场景和方法,加深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4. 训练基本技巧在具备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不同场景下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方法。

5. 总结与小结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小结,强调比的基本性质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让学生能够随时运用这些知识点。

四、教学效果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随堂测试或简单的小测验,评估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点;2.可以布置以比的基本性质为主题的习题,检验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问答,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场景和例子,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

对于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这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在交流和讲解上。

此外,我还会寻找更好的方法,更好地将比的基本性质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比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

比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我在本节课中选择了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教授第107页至第109页的“比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比的读写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比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理解并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比的读写方法,难点是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实物作为教具,以及练习题作为学具,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比的概念,例如,我拿出两杯果汁,一杯是3个单位的苹果汁,另一杯是4个单位的橙汁,然后让学生比较两杯果汁的多少。

接着,我讲解比的读写方法,例如,3个单位的苹果汁比4个单位的橙汁可以写作3:4。

然后,我通过一些示例让学生理解并应用比的基本性质,例如,如果比的两个数都乘以同一个数,比的值不变。

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设计了一些示例和练习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比的概念和性质。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让学生比较两瓶饮料的多少,并写出比较的结果。

答案是:如果一瓶饮料是5个单位的苹果汁,另一瓶饮料是6个单位的橙汁,那么可以写作5:6。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但在应用方面还需要加强练习。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给出更多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练习应用比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我也会给予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机会,例如,让学生探索比的其他性质,以便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在教学比的意义的引入环节,我选择了通过实际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这个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比的概念的直观理解。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课例设计教学内容:西师版六年级上册51页例2、例3。

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自己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并且能自己举例来验证。

所以这节课我主要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思考、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去合作学习,讨论找到化简比的方法。

例2、通过比和分数的关系,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找到比的基本性质。

例3、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

教材的编排呈现了问题情境,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深化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动手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在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比与除法的关系,自己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并且能自己举例来验证。

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孩子们已经对比的基本性质已有模糊的概念,但一些细节和需要强调的地方还需要强化。

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作用和怎么用还存在疑惑。

“三点”概述:知识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技能点:能概括比的基本性质,会化简整数、分数、小数比。

素养点:发展学生的类比推理归纳能力。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商不变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2、使学生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上,尝试化简比,并掌握化简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自主探索新知识和能力。

4、在化简比的过程中体会、掌握转化的思想过程教学重点:联系商不变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知识类比迁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在理解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索(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1、出示预习题单猜想:(1)、比有基本性质吗?说出你的理由。

(2)、有,你觉得比的基本性质该是怎么样的呢?(3)、你由什么想到的?(4)、举例验证。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 第2课时 比的基本性质 说课稿_西师大版

说课设计《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学好比的基本性质为下一步学习化简比打下基础。

例2直接由分数和比的比较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启动分数的相关经验来理解比的知识,上排的分数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用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最简比的概念。

教学时可采用“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时还要注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探索规律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例3是化简比,包括化简整数比和分数比,都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强调比的结果应该是最简整数比。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再对照约分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最简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然后对比例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化简比,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经验,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教案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课题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等内容的回顾整理,沟通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提高归纳、整理知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交流不同思路,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梳理归纳,形成网络。

1.用喜欢的方式整理比的有关知识。

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比的意义----- 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师:对于这部分知识,你认为要提醒学生注意什么?师:比的基本性质是用什么方法得出的?(类推的方法)2.师:讨论哪些知识之间有联系?哪些知识之间有区别?你还能联想到什么知识?用表格的形式整理。

学生整理后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

学生交流时教师即使填表。

探究过程二、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判断对错,并说出原因。

1)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是5:6,表示女生比男生少16。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比值不变。

3)加工一个零件,师傅要8分钟,徒弟要10分钟,徒弟和师傅的工效比师4:5。

4)小强身高1米,他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他爸爸身高的比是1:173 。

5)比的前项增加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要增加5。

6)盐占盐水的201,盐与水的比是1:20。

2.填空:1)把 1.2吨:350千克化简比后是(),它的比值()。

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3,这两个锐角分别为()和()。

3)一个比的前、后项互为倒数,其中后项是74,前、后项的最简比是(),比值是()。

独立判断,说出原因。

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探究过程4)7.2:0.08化简为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0.35:57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5.05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走一段路,甲用了15小时,乙用了10小时,甲与乙所行时间的最简比是(),甲与乙行走的速度的最简比是()。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docx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docx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一、课例背景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信息窗解读信息窗 1——人体中的比该信息窗是以学生熟悉的人体为载体,呈现了头长、臂长、腿长、身高几个信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借助“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等问题,引入对比的意义、求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的学习。

借助信息窗提供的信息,“合作探索”中安排了四个红点。

第一、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意义和求比值的方法。

教材分别提出“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臂长和腿长的关系呢?” 和“怎样用算式表示赵凡的头长和身高的关系呢?”两个问题展开探索。

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

任何相关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

教材由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可以把这两种数量间关系的表示法统一起来,都叫做一个数和另一个数的比。

另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都是用除法计算的,所以通常就把两个数相除也叫做两个数的比。

此后,出现的“想一想:比、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旨在引领学生在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概念的掌握,体会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第三、四个红点部分是学习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的方法教材引领学生将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通过观察发现比值不变,从而得出比的基本性质。

接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材提供的例子中化简比有三种情况:一是第四个红点14:21,是学习化简整数比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直到前、后项是互质数为止;二是借13助想一想“怎样将10:8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学习化简分数比的方法,即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后项分别乘上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三是借助想一想中 1.25:4,学习化简小数比的方法:即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小数比转化成整数比,再化简。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基本性质》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比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如何比较两个比的大小;
-比的化简方法及其应用。
2.交流分享: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比的性质和实际应用。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课堂练习:
1.基础练习:针对比的性质和大小比较,设计一些简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对学生的每一次练习和活动都进行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鼓励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将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1.创设情境:以学校运动会为背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跑步比赛中,如何判断谁跑得更快吗?”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体会速度的概念,进而引出比的概念。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考虑到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和分数知识,这为学习比的概念和性质奠定了基础。
2.六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比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情境和实例,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逐步引导。
4.能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打折、比赛排名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比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比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探索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2.勇于探究: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2课时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西师大版()«比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一、教材剖析本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先生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学好比的基本性质为下一步学习化简比打下基础。

例2直接由分数和比的比拟引入教学,有利于先生启动分数的相关阅历来了解比的知识,上排的分数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先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了解,用最简分数的概念了解最简比的概念。

教学时可采用〝观察比拟——讨论剖析——归结总结〞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时还要留意激活先生曾经积聚的探求规律的阅历,放手让先生自己探求比的基本性质。

例3是化简比,包括化简整数比和分数比,都是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强调比的结果应该是最简整数比。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先生尝试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再对照约分的方法,使先生明白最简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公因数只要1.然后对比例题,让先生明白为什么要化简比,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二、教学目的依据上述教材剖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自己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艺:经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络,了解比的基本性质,可以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复杂的整数比。

2.进程与方法:积聚数学阅历,增强自主探求与协作交流的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浸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育先生的笼统概括才干,并使先生看法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络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比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复杂的整数比。

四、说教法、学法说教法:数学是一门培育人的思想,开展人的思想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只要使先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先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那么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想进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求,协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材料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材料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教材第40、41页,包括例1、例2 及做一做和练习八的1——7题。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基础上教学的。

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学习解比例、正反比例知识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基础。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应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和态度三方面来阐述,使学生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地发展。

因此,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②能运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③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发现数学规律的乐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比例。

《课标(2011)版》提出,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应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

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必须依赖于过程的经历。

教材在编排时也尽量充分地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利于学生的过程参与,因此我在教学时更关注这一点。

在教学比例的意义时,我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观察提问——计算比值——发现规律——得到比例——类比拓展”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提供一些不同形式的比例供学生选择,要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自主计算——初步发现——举例验证——概括总结”的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为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设计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比
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一、教材分析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
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本节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的意义,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学好比的基本性质为下一步学习化简比打下基础。

例2直接由分数和比的比较引入教学,有利于学生启动分数的相关经验来理解比的知识,上排的分数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促进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用最简分数的概念理解最简比的概念。

教学时可采用“观察比较——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方式组织教学。

教学时还要注意激活学生已经积累的探索规律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比的基本性质。

例3是化简比,包括化简整数比和分数比,都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强调比的结果应该是最简整数比。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再对照约分的方法,使学生明确最简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与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然后对比例题,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化简比,什么叫最简整数比。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分数基本性质的记忆和沟通分数与比、除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经验,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
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四、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作为基础,我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猜想——合作交流验证——发现;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景,注重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

(一)新课导入
复习铺垫,创设问题情境。

习题的设计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结点,能使学生己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充实,又能激励学生应用迁移类推规律主动探索新知。

本课中,我抓住了新旧知识的生长点,设计了铺垫练习,为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好准备。

为学生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打下铺垫,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感受事物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
迁移规律。

(二)探究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我直接出示例2: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观察,然后思考:从左往右看,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右往左看,比的前项、后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带着上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看看上面的这个例子,想一想:在比中有什么样的规律?
学生进行小组总结后,小组间交流汇报。

然后教师提出,这个相同的数能不能是0?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应该能够说出不能为0。

【设计意图: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做定势,0除外这个关键点学生不会忘记,在这里只须问一句为什么?就可以将这个要点突破。


教师引导学生把上面得到的两条规律概括起来,你能得到什么?
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然后教师再提出,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对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找到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在学习上降低难度。


揭示了比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例2中的四个比,找一找哪一个最简,从而揭示最简整数比的概念
让学生举出几个例子,学生在举例的同时加深了对最简整数比的认识。

由学生总结,教师板书最简整数比的特点:
①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

②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这时教师强调说明:以后我们写出的比应该都化简成最简整数比。

学习了比的基本性质之后,教学例3——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出示例3,师生共同观察,找出各组比的特征,然后进行分析、化简。

第(1)题: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如何化简?(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直到前后项是互质数为止)
第(2)题:这个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什么数,怎样才能把它们转化成整数比?(学生观察分析后,独立探索化简的方法,再交流优化的化简方法)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展示,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接着让学生小组完成例3下面的试一试。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展示。

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讨论化简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的方法。

学生交流总结出以下几点:
化简整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化简分数比时,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化简小数比时,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然后再化成最简比
学生交流完后,教师进一步作小结: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分数和小数的,一般先它们转化成两个整数比,再进一步化简。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孩子,同时也检查孩子的学习效果,最后小结方法,渗透最优化的数学思想。

】(三)巩固新知
本环节设置两个练习:
1.完成教材第32页课堂活动1.议一议。

让学生现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比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性质、分数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然后班内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活动第2小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学困生,集体讲评。

【设计意图: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少而精,既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体验成功,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解题能力。


(四)归纳总结
本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化简比?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全程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有益知识的积累,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说板书
比的基本性质
200∶240 = 20∶24 = 10∶12 = 5∶6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最简整数比的特点:
①比的前项后项必须都是整数。

②比的前项后项必须是互质数。

(1)15:12=(15÷3):(12÷3)=5:4
(2)41∶65=(41×12)∶(6
5×12)=3:10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使学生通过板书能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一目了然,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