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下册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共47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共47张ppt)

烛之武退秦师
解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退”如加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3)核心人物是烛之武;
《孙子兵法·谋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 下攻城。”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èr于楚也。晋军函hán陵,秦军 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 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yǐ。”公曰:“吾 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 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bǐ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 厚,君之薄也。若舍shě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gōng其乏fá困,君 亦无所害。且君尝为wèi晋君赐矣,许君焦jiāo、瑕xiá,朝zhāo济而夕设版 焉,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sì其西封,若不阙 quē秦,将焉取之?阙quē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 使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fú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bì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huán也。”亦去之。
判断句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屈尊自责、态度诚恳
答应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以国家大义警之、软中带硬
表现出郑伯的清醒理 智、隐忍不发以及超 人的胸怀和谋略
郑文公说:“我没有早点重用您,现在国家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 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这件事。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共39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共39张ppt)

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
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
1、以虚特词殊配合句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eg: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追溯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 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 相待; 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pú)之战中, 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楚国大败后,郑国感到形 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向晋示好,但未和 解。
追溯背景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 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 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 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 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也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在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 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所以秦、晋必然会联 合。
eg: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斯是陋室《陋室铭》 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单击编辑标题
单击此处编辑您要的内 容,建议您在展示时采 用微软雅黑字体,本模 版所有图形线条及其相 应素材均可自由编辑、 改色、替换。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臣本布衣《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课件:4烛之武退秦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课件:4烛之武退秦师
(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句 ) 译文:_如__果__使__郑__国__灭__亡__能__对__您__有__好__处__。_______________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省略句 ) 译文:_如__果__您__放__弃__围__攻__郑__国__而__把__它__作__为__东__方___道__路__上__(招___待_ _过__客__)的__主__人__。____
作品
《左传》《国语》
评价
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背景解读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 发生的原因有两点:
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第一次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 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第二次是公元前632年晋、楚 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的失败 告终。后郑国虽然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动 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中心 【提示】结合文言文第1段相关内容作答。
【答案】①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 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说明攻方 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 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其二,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还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 权,均需要向外扩张。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 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 必然了。
知识链接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左传》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 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所 以它又被称为《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 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4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

2《烛之武退秦师》课件(49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 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 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历史背景
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夷吾借秦国之力即 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 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朝济而夕设版焉”)
历史背景
秦晋之好
晋惠公十四年(前637年)九月,晋惠公薨逝, 太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
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 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是 历史上的秦晋之好。
资料补充
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 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 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 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 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 对重耳不礼。
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 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君子曰:“颖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左传》
知识补充:史书体例
体例
记述方式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
例举 《春秋》《左传》 《国语》《战国策》
纪传体 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2.《烛之武退秦师》优秀课件(52张PPT)(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烛之武退秦师》优秀课件(52张PPT)(新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齐读课文,理清脉络
起因 发展
烛之武退秦师
高潮
结局
晋侯、秦伯围郑, 以:因为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 (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同时照应了前文“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
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于楚也。晋军函陵,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向外扩张。
郑国国感的到形边势不妙界,马,上派又子人想九出扩使晋张国,与西晋结部好。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
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
您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 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乃还。
说:通“悦” 戍:守卫
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若:如果 使:派
师:军队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
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 伯同意了。
辞曰:“臣之壮也, 犹不如人;今老矣, 无能为也已。”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
辞:推辞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的独立性,助词。 犹:尚且 为:做(什么)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封:使……成为疆界 。 肆:延伸,扩张 形作动 。阙:侵损,削减 焉:哪里
。” 利:使……得利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载历史,如《战国策》《国语》。
“春秋”在古代表示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正是一年四季中各诸侯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取名为《春秋》。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

【新版】02烛之武退秦师(34页)PPT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新版】02烛之武退秦师(34页)PPT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部编版(2019)必修下册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 ③最后,“提醒”。“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这里郑伯巧用转折关系的复 句,提醒烛之武,“郑亡对你也有危害”。一个“然”字,自然转换话题,急 切委婉,绵里藏针,向烛之武传达出个人利益与国家息息相关,唇亡齿寒的道 理。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内容梳理
1. “烛之武退秦师”,“退”字是本文的线索。请分别用两个字 (须含有“退”字)概括下面的情节,并将其填写在①~④处。
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去劝退秦师 郑伯请求烛之武去劝退秦师 烛之武游说秦伯退师 晋侯被迫退兵
(教学提纲)【最新版】02烛之武退 秦师(3 4页PPT )获奖 课件— 2020-2 021学 年高中 语文部 编版(2 019) 必修下 册(免 费下载 )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课件:4 烛之武退秦师 .pptx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配套课件:4 烛之武退秦师 .pptx
第二单元
-1-
4 烛之武退秦师
本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三篇记叙散文分别选自《左传》 《战国策》和《史记》。这三篇文章或记载能言善辩的外交奇人, 或描绘侠肝义胆的抗秦义士,或展现波诡云谲的会见场面。在记人 叙事上,《左传》在真实记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很注意描写的形 象性,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战国策》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 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笔墨叙 写一个人的事迹,表现人物性格,揭示其内心世界。《史记》是历 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 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人物塑造上,又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既写活 了历史,也使人物栩栩如生。总之,这些源于先秦和汉代的记叙散 文不仅在我国的历史著作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也对后世历史学家和 古文学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行李 行李之往来
夫人
微夫人之力不 及此
古义 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 出使的人
那人
今义
请客的主人
出门所带的包裹、箱 子等 用来尊称一般人的 妻子
-15-
4 烛之武退秦师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首页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佳作赏析
6.明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句)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 (3)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省略句)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 7.积名句 (1)夫晋,何厌之有?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②但是,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你 烛之武也没有任何好处。郑伯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他的诚意和透 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使烛之武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去见 秦伯。

【新教材】第二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第二课《烛之武退秦师》课件高一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烛之武退秦师》从哪里可以
看出 春秋无义战”? “ 人如其名,佚之狐是一只狐。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呀! 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了个“伯乐”的美名。 (判断句)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依靠别人的力量1却.去战损害争他,原这是不因仁义: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与楚也。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 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 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在夜里,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 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 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使郑国灭 亡,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 这事情)麻烦您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 作为秦国的边境,您知道这是很难的,为什 么要用灭郑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 邻国(晋国)的国力变雄厚了,您的国力也 就相对变削弱了。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的独立性,助词。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 去见秦伯,秦国军队一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 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 成什么了。”郑伯说:“我早先没有能够重用您,现在 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 您也不利呀!”烛之武答应了。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2.礼乐崩塌:这个“无礼”站不得住脚。 周朝的爵 战争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与楚也。
礼乐崩塌:这个“无礼”站不得住脚。
位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制,各诸侯国 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呀!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2烛之武退秦师pptx课件部编版必修下册

古今异义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__东__方__道__路__上__(招__待__过__客__)_的__主__人__。____ 今义:__请__客__的__主__人__。 2.行李之往来 古义:__外__交__使__者__。__ 今义:_出__门__所__带__的__包__裹__、__箱__子__等__。_____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__那__个__人__,__指__秦__穆__公__。____ 今义:__对__一__般__人__的__妻__子__的__尊__称__。_____
的思想观念。
课前 自主学习
[资料助读]
作者简介 左丘明,生卒年不详,与孔子同时,或谓在其前。春秋时史学家。 相传,左丘明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尽的编年史《左 传》,还撰写了《国语》。
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 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 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 二十八年》:“乡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 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 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郑国最终也没能与晋国交好。 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字词释义
(1)犹不如人( 尚且 )
(2)夜缒而出(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
(3)郑既知亡矣(
已经 )
(4)焉用亡郑以陪邻( 增加 )
(5)尝为晋君赐矣( 恩惠
)
(6)朝济而夕设版焉( 渡河 )
(7)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 )
(8)失其所与( 结交,同盟 )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共41张ppt)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共41张ppt)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 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 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 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 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
么害处。
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 护送晋君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
《 左 传 》
关于《左传》 (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 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 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 《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 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在 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是研究我 国先秦历史的很有价值的文献。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春秋》、《左传》、《资治 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史记》、《三国志》等。
“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作为中国历史叙述的一个传统,来 源于《春秋》。《春秋》,鲁国史书,相传为孔 子所修。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 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 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关于烛之武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 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 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 “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 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勇士。两军交战,胜败难料;出使秦师,生死未卜。烛之武“夜缒而出”, 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凸显了他的“勇士”性格。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③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 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承诺,保存郑 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与的小恩小惠,既可使对方 感兴趣,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又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 揭示出晋侯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 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 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 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5.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退兵,你怎样理解? “不仁”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围郑。 “不知”(不智)才是关键,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失去同盟,不 利于晋国获取利益,是不明智的做法。“不武”是胜负难料,晋国退兵, 也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4.秦国撤军并协助郑国守城,晋文公不攻打秦军并从郑国撤军,这是烛之武离间秦、 晋联盟的必然结果吗?请网上搜索“春秋笔法”“重耳流亡”“重耳复国”“城濮之 战”等有关资料,了解春秋时期各国的形势,就这一问题发表你的看法。 观点一:从文章本身来看,《烛之武退秦师》意在褒扬烛之武的智勇精神,至于最终 解救郑国是否因烛之武一人之力则不必苛求。《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而 《左传》是左丘明为《春秋》所作的注解,它也秉承了“春秋笔法”。春秋笔法,也 叫“微言大义”,即在文章的记叙之中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不是通过议论性文 辞表达出来。《烛之武退秦师》 之所以广为后人关注、广为传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 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精神以及他高超的论辩艺术, 而这些正是左丘明褒扬的。
②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 了伏笔。再如“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微夫人 之力不及此”照应了“君尝为晋君赐”。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中原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 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 秦、晋联合亦成必然。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资料链接
秦穆公拥立晋公子夷吾 公元前651 年,晋献公逝世,他的宠妃骊姬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国君,晋 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骊姬和奚齐,派人迎接晋献公之子重耳回国即 位,重耳辞谢;里克后又派人迎接重耳之弟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 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土地予秦,寻求秦国帮助。于是秦穆公拥立 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君尝为晋君赐矣”。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二是郑国与晋国结盟,又与楚国结盟。在公元前632 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 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 出使晋国,与晋国结好。在同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这就是课文中所说 的“贰于楚”。但是,郑国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出于争夺中原霸权的需要, 还是在两年后联合秦国对郑发动了战争。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 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 了重要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面貌。作者在选材、 叙事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③“言史”巧施离间。要达到“退秦师”的目的,就必须离间秦、晋两国的 关系。如果说“言利”巧攻心理和“言害”巧析形势,是烛之武对秦、晋关系的 隐性离间的话,那么他提出“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这一历史史实,指出晋的忘恩负义、过河拆桥,则是对秦、晋关系的赤裸裸的挑 拨,使秦穆公的心理产生了由亡郑到存郑的变化,最终使秦穆公背弃秦、晋盟约, 与郑结盟且留兵驻守。秦、晋关系被成功离间,烛之武“退秦师”大功告成。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课文探究
1.第一段内容在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从这一段看,烛之武有没有“退敌” 的可能性?试说明理由。
(1)写大兵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渲染紧张气氛,为人物出场提供背景。 (2) 有。① 秦、晋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表明战争的主谋是 晋国,秦国只是帮凶。说服秦国就有可能迫使晋国退兵。②“晋军函陵,秦 军氾南”,说明秦、晋两军分两地驻扎,为烛之武见秦君、退秦师提供了可 能。
③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而佚之狐的推荐 使郑伯看到了一丝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谁知他却因为长期 得不到重用而拒绝,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秦国单独退兵后,子犯欲袭击秦军, 秦、晋关系陡然紧张,而接下来晋文公的一番话使一场风波终于平息。
④详略得当,剪裁得体。文章重在表现“退秦师”,所以重点是烛之武的说 辞。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都是简略交代,甚至对夜见秦伯的场面也只字未 提,集中笔墨塑造了烛之武这一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疏密有致。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内容小结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主题归纳
本文记叙了在秦、晋围郑的危急形势下,烛之武巧退秦军解 除郑国之危的经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 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赞扬了他 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深入探究
1.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说退秦军?试分析其游说妙在何处。 ①“言利”巧攻心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从秦穆公的利益出发,不仅
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 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出存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穆公,让他动 心,进而达到劝说秦穆公与晋国毁约,进而退师的目的。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作品简介
《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 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 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左传》与《公羊传》《穀梁传》 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因此它们也被合称为“《 春秋》三 传”。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 作。
作者简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 秋末年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是鲁国史学家。
左丘氏世为鲁国太史,至左丘明则约与孔子同时。左丘明曾 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乘车到周国都城,观览 周国史籍)。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所推崇,称“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即与其同好恶;汉代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 且以“左丘失明,厥有《国语》”为己著述《史记》的先贤典 范。后世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或誉其为“百 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秦穆公助重耳主晋 公元前636 年,晋怀公(晋惠公之子,重耳之侄)主政,不得人心。晋人 闻重耳在秦,暗中劝其返晋,愿为内应者甚众。秦穆公发兵助重耳回到晋国, 重耳结束了19 年的流亡生活,成为国君,是为晋文公。文公杀死怀公后,怀 公近臣惧诛作乱,文公借秦师平之。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微夫人之力不及 此”。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3.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这段历史,意图何在?妙在哪里? ①是为了让秦伯警惕晋侯的狡猾:当年被晋国国君欺骗,出力却一无所获; 如今又和晋国联合围郑,恐怕还会上当。 ②正当秦伯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抓住这一契机, 利用矛盾来离间秦、晋,引发秦伯深思。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晋惠公食言背约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赴秦国, 以“地者先君之地,君亡在外,何以得擅许秦者”为托词,食言毁约。秦、晋 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许君焦、瑕,朝济而 夕设版焉”。“朝济而夕设版”是夸张说法。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3.请结合文章内容,试从情节结构的角度,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 ①篇幅虽短,结构完整。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
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私怨, 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 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侯也被迫退兵, 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配套新教材-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
2.从郑伯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烛之武“许之”仅仅是因为郑伯 的劝说吗? ①面对老臣的牢骚和批评,郑伯先自责,再晓之以郑亡之危害,可见他是 个善于自省的人。 ②不是。郑伯的自责和晓以利害只是给了烛之武接受“使命”的台阶,烛 之武“许之”主要还是因为他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