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相关链接

合集下载

乘加乘减ppt课件

乘加乘减ppt课件

04
CATALOGUE
乘加乘减的易错点解析
混淆乘法和加法的运算顺序
总结词
学生在进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时,常常会混淆乘法和加法的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详细描述
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应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运算。如果学生没有遵循这个顺序,就会得到错 误的结果。例如,计算表达式3+4×5时,应先进行乘法运算,即4×5=20,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即 3+20=23。如果先进行加法运算,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
例子
计算 2 × (3 + 4) = 2 × 3 + 2 × 4 = 14
应用
将一个数与括号内的两个数相乘,可以分别与括 号内的每个数相乘,再将结果相加。
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乘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
例子
计算 (2 × 3) × 4 = 2 × (3 × 4) = 24
详细描述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处理各种涉及乘加乘减的数学问题。例如,购物时计算折扣和优惠、计算投 资回报、解决物理和工程问题等。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规则和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准确地解决这些问题 。
02
CATALOGUE
乘加乘减的运算技巧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乘法分配律
a × (b + c) = a × b + a × c
面积计算中的乘加乘减实例
总结词
面积计算中的乘加乘减实例可以帮助理解面积在日常生 活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
在计算面积时,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多个形状的面积之和 或差。例如,计算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如果长方形的长和正方形的边长都是5厘米,宽和另一个 边长都是3厘米,那么面积之和为5 * 3 + 5 * 3 = 30平 方厘米。如果需要计算面积之差,可以使用乘减法:5 * 3 - 5 * 3 = 0平方厘米。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青岛版五四制二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洁。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

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口诀:(四五二十)因数×因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因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9×5=50—5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比几个几多几。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比几个几少几【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运算顺序要记清)加法算式:3+3+3+3+2=14 乘加算式:3×4+2=14 乘减算式:3×5-1=148、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

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列式计算:求3个5相加:3×5=15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的积用几×几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2个因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乘加、乘减——相关链接

乘加、乘减——相关链接

方法二
方法三
继续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5 + 5 + 5 + 2 =17
返回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比 3个5多2的数
返回
3×5 +2 =17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比4个5 少3的数
返回
4×5 -3 =17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方法一
方法二
继续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4 ×
返回
4
+
2
18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5 ×
返回
4
-
2
18
三、自主练习
1.
?只
2 =□ 8 (只) 3 2 +□ □×□
?个
1 =□ 17 (个) 4 4 +□ □×□
三、自主练习
2. 一共有多少个

3 4
× 4
+ -
3 1
15
3.一共有多少顶帽子?
3 4
× 4
+ -
1 3
13
三、自主练习
乘加、乘减
情境导入 你问我说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一、情境导入
一排有5个小正方体,
一排有4个圆形, 有4排, 最后一排只有2个圆形。 一共有多小正方体。 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方法一
4.一共有多少人?
5 4 +□ 2 =□ 22 (人) □×□ 5 5 -□ 3 =□ 22 (人) □×□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二年级(上)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类型:学科课程适用年级:小学二年级(上)设计教师: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日期:2020年9月16日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二年级(上)课程纲要◆学校名称:滕州市洪绪镇中心小学◆课程类型:学科课程◆设计教师: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设计日期:2020年9月◆适用年级:二年级学生◆授课时间:70课时【课程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遵循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确定如下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商。

理解“倍”的意义,会用口诀计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根据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三个方向。

3.通过拼摆图形等活动,加深对角及乘法的认识和理解;能在现实情境中辨认方位。

数学思考:1.经历乘法、除法产生及发展的过程,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符号感。

2.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应用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

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4.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解决问题:1.能应用表内乘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不要求脱式计算)。

3.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1.在教师的引导与鼓励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用途。

3.经历和老师同伴一起克服困难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乘加乘减课件

乘加乘减课件

02
乘加乘减的基础知识
乘数的概念
乘数
在乘法运算中,被乘数是未知数 ,乘数是已知数。
乘数的定义
乘数是指被乘数前面的因子,即被 乘数的系数。
乘数的性质
乘数可以是整数、小数、分数或负 数,其绝对值等于被乘数的倍数。
加数与减数的概念
01
02
03
加数
在加法运算中,加数是使 总和增加的数。
减数
在减法运算中,减数是使 总和减少的数。
复杂算式的分解与计算
02
讲解如何将复杂的乘加乘减算式分解为简单的部分,并逐一计
算。
抽象思维的培养
03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方式理解抽象的乘加乘减概念。
下一步学习计划
乘除法的进一步学习
介绍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乘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乘除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强化练习和复习
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乘加乘减的知识。
06
乘加乘减的总结与回顾
重点知识回顾
乘加乘减的基本概念
回顾什么是乘加乘减,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强调先做乘法,再执行加法或减法。
乘加乘减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例解释乘加乘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疑难问题解析
常见错误分析
01
列举学生在进行乘加乘减运算时容易犯的错误,并分析原因。
乘加乘减课件
目录
• 乘加乘减的概述 • 乘加乘减的基础知识 • 乘加乘减的运算技巧 • 乘加乘减的实例解析 • 乘加乘减的练习与巩固 • 乘加乘减的总结与回顾
01
乘加乘减的概述
乘加乘减的定义
乘加乘减是数学中常用的运算方法,涉及到乘法和加法的组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乘加乘减(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课乘加乘减(课件)

试一试
还剩多少个玉米?
3×3 +2= 11(个) 3×4 -1= 11(个) 答:还剩11个玉米。
探究新知
火眼金睛辨对错。
1、3+1×2=8
(× )
2、4×3+3=15
(√ )
3、5-2×2=6
(× )
4、做乘加、乘减的题,可应该按从
左到右的顺序算。
( ×)
拓展提高
1、计算下面的题,注意计算顺序。
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添加具体文字内容,您的说明文字在此处添 加,此处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单击此处添加文字,添加具体文 字内容,您的说明文字在此处添加,此处输入详细的说明文字。
添加文字信息
4.7 课题总结
工作回顾 教学背景
教学分析 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效果
示例一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 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您的内容打在这里
4+3×2= 10 3×3+4= 13 2×4-3= 5
5×5-3= 22 2+5×3= 17 1×2+4= 6
拓展提高
2、你会做吗?
二一班一共有5个小组,前 四组中每个小组有4人,第 五小组有3人。二一班一共 有多少人?
4×4+3=19(人)
4×5-1=19(人)
答:二一班一共有19人。
达标检测 1、看图写算式。
有乘法和减法, 要先算乘法。
我这样算:
探究新知 乘加、乘减计算题的运算顺序:
1、计算题中有乘法又有加法, 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2、计算题中有乘法又有减法, 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探究新知
试一试
一共有多少条金鱼?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2.4相关链接——乘加乘减【新版】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2.4相关链接——乘加乘减【新版】

2.4相关链接——乘加乘减⏹教学内容教材第22~23页,乘加乘减。

⏹教学提示教学时,根据教材创设的操作情境,先出示正方体的问题,让学生用语言描述操作情境表达的意思,学生表达流利后,再采用摆出、画出的方法,将图意真正地呈现出来,教师引导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你打算怎样写算式,这时进行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汇报交流时探讨各种算式的意义,讨论乘加的计算方法,教师提供乘减的算式,让学生探讨这个算式的对错,找到理由,分析题意,明白乘减的思路,探讨乘减的计算方法。

最后乘加和乘减一起探讨得出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关于圆片的问题可方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利用自主练习中的习题巩固,增强计算熟练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熟练地进行乘加、乘减的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操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乘加、乘减计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磁性教具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学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小朋友在摆学具呢,我们去看一下(出示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生:每行5个小正方体,有3行,还有一行是2个。

生:有3个5和1个2。

2、这个同学说的很简练,你能学习一下吗?生:有3个5和1个2。

生:有3个5和1个2。

3、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4、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用你的学具摆一下,并自己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从观察图片开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朋友的摆法。

对于简练的同学进行表扬,提出问题,进行自己动手操作,自己解答。

这样地学习强化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探究新知:1、你和小朋友摆的一样吗?再用语言描述一下你摆的图形。

通过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生:每五个一组,摆了这样的三组,还有一组是两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个) 22 (个)
或 5 × 5
乘加、乘减
你说我讲
一排有5个小正方体,
一排有4个圆形, 有4排, 最后一排只有2个圆形。 一共有多少个圆形?
有3排,
最后一排只有2个小正方体。 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继续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5 + 5 + 5 + 2 =17
返回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比 3个5多2的数
返回
3×5 +2 =17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比4个5 少3的数
返回
4×5 -3 =17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方法一
方法二
继续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4 ×
返回
4+2 Nhomakorabea18
你问我说
一共有多少个 ?
5 ×
返回
4
-
2
18
自主练习
1.
?只
2 =□ 8 (只) 3 2 +□ □×□
?个
1 =□ 17 (个) 4 4 +□ □×□
自主练习
2. 一共有多少个

3 4
× 4
+ -
3 1
15
3.一共有多少顶帽子?
3 4
× 4
+ -
1 3
13
自主练习
4.一共有多少人?
5 4 +□ 2 =□ 22 (人) □×□ 5 5 -□ 3 =□ 22 (人) □×□
自主练习
5.
5 × 4
+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