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观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观我们需要明确中小学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合作性思维、跨学科思维等能力。
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模仿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的创造力受到压抑,失去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应该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亲身体验去感悟美术的魅力和艺术的魔力。
中小学美术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美术作品是人类审美情感的载体,是美的表达和体现。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观赏作品时能够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激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中小学美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跨学科思维。
美术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和体现,它也是时代的见证和人类文明的遗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在观赏作品时能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理解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而跨学科思维则可以帮助学生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丰富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中小学美术教育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性思维。
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创作和表现,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性思维,可以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懂得互相协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体会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精神。
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美术教育,孩子们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其他方面的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一、培养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美术教育,学生们可以接触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发展创造能力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们发展创造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创作活动,例如绘画、雕塑、手工制作等,让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些创作活动,学生们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感。
三、促进跨学科学习美术教育可以促进跨学科学习,帮助学生们在不同的学科中建立关联和联系。
在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内容进行教学,例如通过绘画来表现科学知识、历史故事或文学作品,让学生们在美术创作中学会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培养情感和价值观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创作和观赏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了解艺术家们的情感和创作意图,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创作,学生们可以感受和理解艺术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他们的美德和人文素养。
基于以上几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通过美术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跨学科学习,培养情感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一、设置情境引导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
在学习静物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或者校园里观察并采集各种不同的静物,然后让学生们根据所观察到的静物进行绘画创作。
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三点教学方法
聚焦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三点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表达。
当学生欣赏一幅画作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觉得这幅画作想要表达什么意境?”、“画中的色彩和构图是如何表现出主题的?”等,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发现作品的内在含义和艺术表达方式。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深度。
这种教学方法也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项目化学习法项目化学习法是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美术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美术展览,让他们自主选择作品、设计展示板,并进行展览。
通过这样的项目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欣赏和理解美术作品,更能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项目化学习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美术欣赏的乐趣。
通过项目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符合核心素养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使学生在感受美的也提升了自身的素养水平。
三、多元化评价法多元化评价法是指通过多种方式和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展现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在美术欣赏课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作品评价、口头表达评价、实际操作评价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通过多元化评价法,教师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多元化评价法也符合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者对学生的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而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那么,究竟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从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开始。
美术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去户外写生、观察各种自然景物,或者在课堂上通过投影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事物。
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察能力会得到锻炼,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能力不仅仅是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表达自己对美的认知和感受。
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绘画、手工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将自己眼中的美通过作品表现出来。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不同的风景,或者通过手工制作展现出自己对色彩的感知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的表现能力会得到充分发挥,也能更好地锻炼其审美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评析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作品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背后的意义和构成,引导他们发现作品中的美和不足之处。
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行创作、展示作品等方式,让学生互相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欣赏美,更能够对美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看法。
五、结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
而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需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批判能力和文化素养等方式来实现。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审美鉴赏能力的学生,也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希望广大美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深入思考如何通过核心素养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美术教育是小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提高孩子的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核心素养教育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美术教学也需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核心素养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形成的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能力,包括学科知识、学科方法与学科意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核心素养扮演着引领、指导、支撑、保障、贯通、融合等多重作用。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艺术素养是核心素养中学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通过丰富的美术实践和深入的美术教学来培养。
美术教学是一个以表达和表现为核心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美术教学来提升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核心素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具有发现美的能力和欣赏美的眼光。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名家作品,分析名家作品的构思、题材、表现手法等,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发现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美术作品的创作需要有丰富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力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风景、生活物品等,引导他们用画笔表达所观察到的美景和事物,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和创造的产物,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提供多样的素材和题材,引导学生自主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艺术创作,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美术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环,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引言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核心素养教育中,美术课堂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浅谈。
核心素养与美术教育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个人、社会和跨文化的问题与挑战时所必备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应该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
首先,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美术课堂,学生可以观察、感知和理解世界上各种艺术形式,并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我。
这种观察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恰恰符合核心素养中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其次,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在美术课堂中,学生不仅可以研究和模仿传统艺术形式,还可以进行创作和创新,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与核心素养中的创新与创造能力相一致。
最后,美术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通过研究美术,学生可以欣赏、理解和传承各种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这与核心素养中的审美与文化素养相符合。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一些策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艺术实践。
通过组织不同形式和内容的美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的实践,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跨学科的教育理念,将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
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创作中获得对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理解和应用,并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最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灵活设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实现自我发展。
结论美术教育在核心素养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分析美术欣赏课的特点。
通过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与教学实践,评估其效果并进行总结。
研究发现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方面,建议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以进一步提升小学美术教育质量。
本研究为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育、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案例分析、评估、未来研究、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创造力和艺术修养的重要环节。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核心素养包括了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多种方面,它们是当代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引入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美术欣赏课,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结合核心素养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既有利于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也符合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目前对于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有效地融入核心素养元素,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有必要深入研究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深入分析核心素养与小学美术教育的关系,探讨如何有效地整合核心素养理念,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综合素养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核心素养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美术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思考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2. 探讨美术欣赏课的特点与优势,深入解析如何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感悟美的内涵,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意识。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在小学阶段,美术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重要环节之一。
美术欣赏课的核心素养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理解、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意义、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方面来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要了解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等多个方面综合发展的一种综合素质。
在美术欣赏课中,核心素养即是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获得的关于美的认知、情感体验和审美眼光等。
这不仅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起到重要作用,也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积极影响。
其次,小学美术欣赏课对学生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兴趣,促使其自觉参与到艺术创造与体验中。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拓展视野,感知美的世界,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同时,美术欣赏课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素养,为他们艺术创作和生活中的美感建立基础。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课程内容的选择需要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适应小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艺术作品,如中国传统绘画、西方油画、素描等,从而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形式和风格。
同时,也需要在课程中引入当代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观点。
此外,可以通过参观美术馆、画家工作室等活动,将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深他们对艺术的体验与理解。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进行美术欣赏。
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视频资料播放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艺术作品的背景知识和创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含义和作者的艺术意图。
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和小组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主动思考,交流意见和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个人见解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开展鉴赏分析、模仿练习和创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深入感受艺术的魅力和创造的乐趣。
因此,小学美术欣赏课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意义重大。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1. 引言1.1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思考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作为小学美术课堂的一部分,如何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体现核心素养的理念,是美术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审美能力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欣赏美的事物,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现美、感知美,从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会画画,更是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探索。
结合核心素养的概念,探讨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审美领域得到全面的发展。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核心素养涵盖了传统的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等多方面内容,而这些内容正是美术教育所要强调的。
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创新意识、表达能力等,这些素养在美术教育中同样至关重要。
通过培养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其审美水平。
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在美术课堂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只有通过培养核心素养,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全面素质。
2.2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观察和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各种艺术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要素,帮助他们理解艺术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自己创作艺术作品,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欣赏课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摘要: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品德修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处于学生受教育初期,硬知识固然重要,但小学作为义务教育中承上启下的一环,是孩子接受新事务最为迅速的时段,是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最重要的一环。
国际性的素质教育改革和人才评定标准迫使中国对人才的需要不再局限于硬知识所对应的高学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了教育众多分支的骨干。
其中,音乐,美术等学科迅速发展。
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意义和实行方法做出阐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欣赏课前言图形是学生接受新事物最直观的方式,不局限于文字上的限制,学生的自由发挥空间得到提升,想象力,思维方式都可以通过图形具体形象的表现出来。
作为美术的子学科,美术鉴赏则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思维通过自己的语言映射到现实,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美的判别标准上形成自己的审美原则,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1.当下中国的小学核心素养教育1.1 什么是核心素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硬件方面所对应的知识,而是根据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准则筛选出来并具有硬件知识条件的人才。
党将核心素养具象为教学理念,课程架构与最终亲身应用之间的纽带。
课程方面的整改和教育方式上的变革是党如何运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来完成从理念上的标准到实际中的实践所体现的两个总的方向。
三年的不断起草修正,研究整理,核心素养课题负责人经过教育部观察审理,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核心素养被分为六个模块。
文化底蕴、发展自由、社会贡献是正式公开的要求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大方面,人际素养、科学研究、自主学习、绿色健康、责任担当、实际应用六个个人素质是三大方面的具体实现,再次细化为18个国家审批的衡量标准。
通过过程而非结果,根据学生个人实践能力,理论基础和社会贡献力互补互进所形成的素养共同体。
1.2 小学核心素养教育现状信息时代的来临让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再局限于书本和课堂,正常比例下,小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占据活动时间的三分之一,同等对于剩下的三分之二,学生以自己的方式查看并处理所接收到的信息,在这其中,互联网的影响不可磨灭,学生很可能用高比重的自由时间,在父母疏于管理的催熟下,深陷互联网中各种不良信息的大网中,颠覆在校期间,老师交给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看待周遭事物的原则,这是在根本源头上。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对美术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近年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教育中,成为当前美术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往往过于注重技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
而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全面发展个体潜能、培养跨学科的综合素养,更符合当今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
将核心素养理念引入小学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一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以期为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探讨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2. 探讨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设计的原则,构建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的有效教学方案;3. 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具有系统性和实用性的美术欣赏课程内容;4.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促进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的提升;5.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核心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核心素养包括审美素养,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理解和创造美。
2.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等方面的发展。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核心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学生在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上的提升,更包括学生的审美意识、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在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和判断能力。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和解读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风格和表现形式的艺术之美。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情趣。
1. 创设艺术环境在教室中布置艺术作品展示区,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接触各种艺术形式和创作风格。
这些艺术环境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潜移默化地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
2. 进行艺术评论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艺术评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和表达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创作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创作实践,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1.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通过示范、讲解、实践等方式,指导学生掌握绘画、雕塑、手工等多种艺术技巧,并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2. 创设创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包括提供足够的艺术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和运用。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创作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创造,提高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课堂作为一个传递文化的重要平台,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了解和感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
1. 引导学生了解艺术史通过学习艺术史,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导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理念,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核心素养更是被重点强调。
作为小学美术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欣赏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的概念入手,结合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特点,探讨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中的教学策略。
一、核心素养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特定范围内所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养,是在特定领域内能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程的特点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是培养学生艺术兴趣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开展性强:小学美术欣赏课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开放性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多元化:美术欣赏课程涵盖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影视等,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艺术体验。
3. 艺术性:美术作品是美术欣赏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通过观赏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
三、小学美术欣赏课程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策略1.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艺术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家的生平和艺术形式的特点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艺术的基本认识和了解。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绘画、临摹艺术作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
2. 情感态度的培养: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情感。
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尊重艺术作品、尊重艺术家,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情操。
3. 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美术欣赏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艺术创作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研究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推进,小学美术欣赏课也应根据核心素养要求进行设计和教学。
在教学方案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并与学科知识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以下是一个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的研究。
一、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1. 观察力。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能力,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细节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创造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
3. 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创作和表达自己的艺术感悟。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学习艺术史知识。
介绍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让学生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和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2)欣赏名画。
选取一些代表性的名画,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和感受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要素。
(3)解读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中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培养他们理性思考和独立解读的能力。
(4)创作艺术作品。
让学生参与到艺术创作中,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方法(1)直观感受法。
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受艺术作品的美。
(2)比较分析法。
选取几幅相似或对比明显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3)讨论交流法。
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间的思想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思辨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步骤和活动安排1. 导入活动。
通过展示一幅精选的名画或展览,引起学生对美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2. 知识讲解和讨论活动。
老师讲解和介绍艺术史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观察和欣赏活动。
展示艺术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观察和描述来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
4. 解读和分析活动。
带领学生分析和解读艺术作品的主题、意境和表现手法,并引导他们比较和分析不同作品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研究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美术教育是学生全面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欣赏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展开研究,探索如何借助美术欣赏课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对美术欣赏课的意义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所必备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概念和态度。
它包括了与学科相关的学习能力和跨学科的能力,以及与生活和就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美术欣赏课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欣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通过美术欣赏,学生可以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审美情感是一种综合性的情感,是人们在感受美的作品时所表现出的感情状态,而审美能力则是人们对美的认知和鉴赏的能力。
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理解和鉴赏美的艺术作品。
美术欣赏课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美术作品往往包含丰富的想象和创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发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的欲望。
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艺术创造的能力和潜力。
美术欣赏课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成长。
美术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内涵,通过欣赏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这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理解他人,发展积极健康的情感状态。
二、教学策略研究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特点和目标,我们需要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1. 注重情感引导2.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美术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想象力,能够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实践研究小学美术欣赏课是美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培养审美情感、提高美术素养,同时也能够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美术欣赏课教学一直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缺乏学科核心素养本位,课程设计不够科学严谨等。
本文将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位,介绍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构建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模式。
一、学科核心素养与小学美术欣赏课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科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基本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素养基本要求,是指导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根本依据。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情感、观察表达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素养,这些素养是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本位,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应该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各个环节。
首先要明确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如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感等,同时要求教师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表现,以便于教学实施和评价。
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选择符合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艺术作品,如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作品、名家绘画作品等,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
同时也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在欣赏中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
再次是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中,要求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展示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作潜能。
同时也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欣赏中得到乐趣和收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和美术素养。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发表时间:2020-11-11T03:10:43.644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0期作者:梁婧[导读] 一般来讲,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学习都不够重视。
黑龙江省虎林市东方红林业局第一小学 158402摘要:素质教育发展环境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教学培养要求更为全面。
小学阶段的美术鉴赏课程,旨在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而随着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是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
本文分析了核心素养对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根据笔者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措施,希望为有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鉴赏教学引言:一般来讲,在以往的教学环节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学习都不够重视。
然而,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美术鉴赏教学已经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点关注。
鉴赏教学指的是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分析和思考的一个完整的过程。
在鉴赏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中吸收一些比较有营养的物质,丰富他们自身的精神和心灵底蕴。
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也是帮助学生塑造自身的文化艺术内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意义分析众所周知,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具备一定的价值。
而在小学时期,美术鉴赏能力的培养给小学生也带来了很多丰富的生活体验。
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让学生的艺术细胞因此得到了很好的滋养。
想要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老师就要在核心素养环境下正确的认识美术鉴赏能力对学生的帮助。
(一)帮助学生从小就改善自身的审美意识但现代社会当中,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各个行业对人才更为广泛的要求,都给教育部门在人才培养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小学时期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去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能够为小学生自身审美意识的改善去打好一个基础,可以带学生去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分析和判断艺术作品。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案研究小学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欣赏,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修养。
本文将结合核心素养理论,探讨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案研究。
一、核心素养理论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应用核心素养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包括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素养。
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1.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2.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通过分析艺术作品的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独特见解和表现能力。
3.发展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4.促进交流和合作美术欣赏课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作品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5.解决问题能力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1.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2.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欣赏名家经典作品,包括中国传统绘画、西方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
(2)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画廊等艺术场所,感受现实艺术作品的魅力和魅力。
3.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引入艺术作品的背景故事、艺术家的生平等信息,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产生兴趣。
(2)呈现法:通过多媒体等形式展示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作品的细节和艺术特点。
(3)讨论法: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观点,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浅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美术鉴赏课
浅谈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美术鉴赏课摘要:本文基于小学美术课程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从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对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美术课程标准经过不断革新和改动,最终提出了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其不仅应该是一个培养目标,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落实到课堂实践之中,从而形成基于核心素养下的美术课堂教学。
一、审美判断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等素养的公民”。
而这其中给小学美术鉴赏课提出的目标和方向可以说就是使学生初步形成审美判断意识,在特定文化情境中感受美术作品,并学会尊重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也正因如此,美术核心素养目标在课程标准指导下落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就成为了符合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多个目标,即包括审美判断素养在内的五大核心素养。
那么除了教学主体需要之外,再从美术鉴赏这门课课程本身来分析,不难发现美术鉴赏课程的主要载体是美术及其他艺术形式,包括具体作品和各种视觉符号等,那么教师在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识图能力的基础上,就应该经常性地引导学生去到实际生活中感知美术,进而学会鉴赏、判断、表达、评价,这一连串的过程即对学生审美判断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妙笔生花”一课中,本课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感知形式美的原理,并结合水墨的特点来描述和评价水墨作画形式下的花卉、水果和蔬菜等事物,进而较为深入地把握水墨画的形式特征以及表现首付啊,并运用毛笔来加以实践和感受,最后要强调的是,教师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来谈一谈自己在本节课之后的感受和收获。
再如,在“兵马俑”中,本课很明显是一课偏向于文化类型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将教学方向调整为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分别从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多角度来让学生了解这一珍贵的世界遗产,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在课外搜集来和了解到的知识在课上与他人进行分享,以更加深入地去带动全体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摘要】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仍需努力尝试实践。
以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认识图形标志》课堂教学为例不仅注重美术课特有的图像识读的能力培养,认识欣赏了许多的图形标志,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也深入了解它的创意内涵同时新课标要求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通过角色扮演,感同身受,益智激趣导入将互动探究,自主赏析,指引学生主动表达运用联系生活,尝试设计,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将学习成果展示,交流创意,生成有效课堂最后利用微课拓展,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形成图标设计理念。
【关键词】图形标志;核心素养;图像识读;创意内涵;
作为小学美术三年级学段的“欣赏·评述”课既要启发学生欣赏创意标志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表达想法。
在课前构思本课时我深刻意识到欣赏课不应仅仅停留在欣赏所以大胆加入尝试设计图形标志的环节,凸显美术课应具备的视觉性和技能性的特点,并在完成成果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标志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真谛,服务于生活的真谛。
整节课,让学生在了解图形标志的重要性的同时,明白它色彩单纯、概括简洁、易记、易辨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其在生活中广泛被运用是为了将图形标志的特点,帮助人们表达某种特定信息和含义,传递意义。
一、角色扮演,感同身受,益智激趣导入新课。
新课标要求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在导入环节以学生的主观角度设计了生活中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动物城里的巴士司机和鼓浪屿的小导游,通过直观的视频与图片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主动的欣赏了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图形标志。
游戏一:播放巴士司机在行车过程中的视频让学生模拟成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进行行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交通标志让学生互动回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踊跃发言,
有趣的视频动画形式符合三年级学生学龄特点,激发了学生对图形标志的学习兴趣。
游戏二:让学生扮演鼓浪屿的小导游,展示鼓浪屿风光,旅行过程中出现的图标学生能很短的时间内明白其意思,如禁止喂食、当心触电、出口等生活中常见的图形标志,让学生主动分享你看到的图形标志表达怎样的意思,两个益智游戏的设置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图形标志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加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师生互动总结出图形标志是时刻指示、引导我们的生活,告诉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而引出课题。
二、互动探究,自主赏析,指引学生主动表达。
图像作为人类的传播与交流工具之一,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教授环节设置了两组不同的图形标志的互动探究活动,第一个是进行图形标志分类游戏,第二个是完成图形标志任务卡的填写。
两个互动活动,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具有科学性,能有效的生成学生学习的成果。
活动一:将不同的图形标志让学生进行识别、分类,通过两组同学进行实物展板和电子白板的分类探究游戏既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学们又可以根据自己理解的图形标志的特点进行分类,如:根据外形、色彩、功能等方面。
学生分类结束后让学生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说说分类的理由,发挥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总结出分类:指令类、警告类、禁止类,特点:色彩单纯。
在分类活动的基础上展示两个图形标志进行对比分析,引出其图案概括、简洁;易记、易辨的特点。
学生的经验识读能力往往来源自己的生活从少儿时期积累的图像识读将会
极大地提升其审美素养,通过欣赏大量生活中的图形标志发现其涵盖我们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在欣赏有创意的品牌标志时设计图形标志学习任务卡填写环节小组成员四人讨论之后填写完成任务卡并运用语言分小组分组汇报表达:1、你看到了什么图案?2、这个图案让你觉得怎样?3、它表达了怎样的意义?用
递进的方式挖掘你观察到的图形标志的创意内涵,举例厦门育才小学校徽图案造型为三人行必有我师;鼓浪屿标志,将其自然风光与厚重的人文历史浓缩于标志之中;三坊七巷标志,运用马鞍墙作为标志性符号呈现出传统美感;厦门航空,形似白鹭、飞机,寓意上进行优化具有活力与现代感;福州地铁,以榕树为设计基本元素,选取绿色代表地铁绿色环保;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这些图形标志的创意内涵,用语言或文字描述图形标志表达感受与认识,发现其造型简洁、富有美感、传递意义的共同点。
三、联系生活,尝试设计,培养学生创意实践能力。
生活是一切创意的来源在尝试设计的环节联系了学生自己的校园生活,将校园生活中的场景如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楼梯、洗手区等他们熟悉的场所需要的图形标志为切入点让学生构思,可以给这些场所设计怎样的图形标志?使学生积极参与设计校园中的图形标志的小任务中。
虽说是美术欣赏课但在成果展示环节应该凸显新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特有的创意实践和图像识别的特征。
这样本节课既有学生对图形标志进行的欣赏和表述以及书写表达同时也在学会实践环节将教师提供的一些场景元素让学生提取有效的素材进行创意表达,教师通过为校园图书馆设计的爱惜图书的图标,引导学生设计用黑色勾线笔简单勾勒出校园场景的图形标志。
完成学生本节课生成的创意成果。
四、成果展示,交流创意,生成有效课堂。
评价环节让每个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图标放置在校园场景中并说说自己设计了怎样的图形标志,传递着怎样的意义?学生通过表达创意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图标成果和创意表达能够检验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实效性。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创意思想并进行互相补充,如有学生设计
了科学实验室里的图形标志,想要表达禁止吵闹的意图但内容却不符合就现场邀请请其他同学帮忙改改更符合表达的意思。
这样既生成了有效课堂,也增加了学生创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孩子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向更高程度的创意思维进行拓展。
五、微课拓展,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形成图标设计理念。
在最后的拓展环节,始终要让学生感受到图形标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以形传意”的功能,以自己设计的福建省少年先锋章为例将创意构思制作成微课视频,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设计一个图形标志的步骤:1、解读主题2、构思草图3、提取元素4、手绘设计稿5、设计完成,通过五个步骤的设计完成了简洁概括、具有内涵的少年先锋标志,并制成了成品奖牌运用在生活中。
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掌握图形标志的设计步骤的同时传达了学以致用的图形标志设计理念。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仍需努力尝试实践。
本课《认识图形标志》的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美术课特有的图像识读的能力培养,认识欣赏了许多的图形标志,明白了它的重要性,也深入了解它的创意内涵,而且发挥核心素养中创意实践的重要作用将创新意识主导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尝试动手为校园各处环境设计了恰当美观的图形标志并鼓励学生用文字、语言表述自己的创意,创生出高效而灵动的美术欣赏课堂。
【参考文献】
[1]王萍萍,王福阳.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魏思东. 儿童生活美术创造教育构建[M].厦门:鹭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