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 做课教案

合集下载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冬阳·童年·骆驼队》,让学生感受作者林海音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喜爱。

2. 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4. 通过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 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讨论。

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写一段关于童年的回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

2. 互动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3. 写作练习法:教师给出写作题目,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和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教师对课文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和情感表达。

4. 学生分组讨论,提取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感受。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童年经历,写一段关于童年的回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学生参与讨论和写作练习的积极性和表现。

3. 学生写作内容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原文。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写作练习。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八、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本教案设计适用于一课时(40分钟)的教学。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法,了解骆驼的相关文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阅读与理解。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骆驼相关文化知识的了解。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描绘的场景。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准备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文本。

准备与骆驼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准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骆驼的形象,引导学生关注骆驼。

提问:你们对骆驼有什么了解?骆驼在我国有哪些文化意义?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等方法,了解骆驼的相关文化知识。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进行即时纠正和指导。

5.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的回忆,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冬阳 —童年—骆驼队 教案

冬阳 —童年—骆驼队    教案
1、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力求读得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文,正音。检查读文情况。
3、这篇课文以什么为线索,分别写了那几件事?
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分小组交流思考的问题。
4、全班交流
三、质疑
在预习这篇课文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
留出时间给学生提出难以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下册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二、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三、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优美,读起来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读”占鳌头。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默读、师生合作读、范读、赛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作者通过骆驼队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读出我对骆驼的魂牵梦萦,读出“我”仔细观察,喜欢追问,乐于思考的学习品质。同时,让孩子们边读边在特别有感悟的地方及时做上批注,在分享读书感悟时与同学交流。在朗读交流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围绕骆驼队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式。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乐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学会珍惜生活。
发展方面: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口头表达能力。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范文(通用9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范文(通用9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范文(通用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设计篇1一、立足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应当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因为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的起点与终点都应源自学生、复归于学生。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可确定以下两个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五岁孩子的视角看故乡的景物,感受对故乡、对童年的怀念。

2.了解文章的描写方法,感受文章语言特点。

上述教学目标是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考虑的。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中,作者林海音回忆了五岁时在北平故里的几个生活片段,抒发了对童年一去不返的怅惘(“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更表达了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如果仅从成人的角度去看作者回忆的人和事,会觉得琐碎而细微,但是当唤起学生童年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从五岁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些事、这些人时,平凡的生活小事会让他们觉得新鲜而有趣,从而对林海音笔下的故乡、童年产生贴己的感受,由此我确定了“目标1”。

文章主要采用了“白描”的写作方法,用词极其凝炼,比如文中的一个“呆”字,精准而形象地表现了小英子看得投入,教学时应当围绕这个内容展开;又比如文章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营造了怀旧的氛围,教学时应当引导学生加以体会。

由此我确定了“目标2”。

二、观照整体确定了适切的教学目标,就可以围绕目标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宜以“本”为本,“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应持有“风物当宜放眼量”的态度,先从宏观角度去考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第1篇】《冬阳童年骆驼队》说课稿一、说教材本文是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林海音。

作者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梦境般的语言,把我们带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去看一个孩子童年的侧影,其中景和情既清晰,又那么朦胧。

骆驼队是留在作者童年里鲜明的记忆,它们脖子上的铃声,则是童年中美妙的音响。

就在这种淡淡的回忆中,我们真切地看到了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已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咀嚼”,领会“嚼”字在口语与书面语中的不同读法;通过教师范写,学生书空与练写结合的方法,牢记“嚼”字字形。

2.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

3.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体会文章描写的细腻,感受小英子的天真可爱。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我采取引导法,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一、初解课题,走近林海音1.板书课题,请生念课题。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个题目很奇怪。

由这个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呢?学生说,师点评。

2.师:一个题目,三个关键词,这其中到底包含着什么呢?我相信学了课文之后,我们一定能更明白。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冬阳、童年和骆驼队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纯真与美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冬阳、童年和骆驼队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童年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提高朗读水平。

3.理解课文内容4.学会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读写。

学生组内交流,用生字词造句。

5.深入理解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涵。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悟。

6.情感体验学生谈谈自己对童年的理解,分享自己的童年故事。

7.课堂小结8.作业布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的作文,要求描绘一个具体的场景,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学生能否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否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教学方法:教师是否采用了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是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生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张冬日阳光的图片,问:“你们看到这张图片,想到了什么?”学生甲:“想到了冬天暖洋洋的阳光。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程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程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了解骆驼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2)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协作的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骆驼的特点: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4. 课文讨论:让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 骆驼队的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骆驼队的故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骆驼的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的理解。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想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直观展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展示骆驼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关于骆驼队的故事。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制作课文课件,方便学生跟随教学进度。

2. 图片、视频资料:准备与骆驼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骆驼的生活环境和特点。

3. 生字词卡片:制作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巩固生字词。

4. 故事创作素材:准备一些关于骆驼队的故事创作素材,供学生创作时参考。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骆驼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骆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最新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篇描写童年时光和骆驼队的文章,通过讲述童年时与骆驼队的相处,表达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

1.2.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1.2.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激发学生对童年和动物的热爱。

1.3 教学内容1.3.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1.3.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表达,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1.3.3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写、叙述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第二章:作者与作品背景2.1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作者林海音及其作品背景。

2.2 教学目标2.2.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2.2.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作者和作品的尊重和欣赏之情。

2.3 教学步骤2.3.1 作者简介教师介绍作者林海音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特点。

2.3.2 作品背景教师讲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与时代的关系。

2.3.3 思考与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和作品背景对自己的启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三章:文本解读3.1 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对《冬阳童年骆驼队》进行文本解读,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2 教学目标3.2.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3.2.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童年时光的怀念和对骆驼队的特殊情感。

3.3 教学步骤3.3.1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林海音的背景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体会童年的美好,珍惜友情,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2.1 理解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林海音的背景及作品的时代背景。

2.2 学会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如骆驼队象征着童年时期的陪伴与成长。

3.2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四、教学方法4.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4.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4.3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作者林海音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了解课文基本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

5.3 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4 案例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如骆驼队象征着童年时期的陪伴与成长。

5.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写作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一篇以“童年的陪伴”为主题的短文。

5.6 分享与评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6.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6.3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小组写作活动的作品来进行评估。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词析句,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2.品词析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感受作者对童年的独特情感。

四、教学准备1.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2.课件或黑板3.纸质材料(用于学生写作)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联系生活,提问:同学们,你们小时候有没有什么难忘的童年趣事呢?2.学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3.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冬阳·童年·骆驼队》。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3.教师提问: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四)品词析句1.教师引导学生品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美,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五)写作训练1.教师出示写作题目:请同学们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3.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收集关于童年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课后作业1.收集关于童年的故事,下节课分享。

2.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品词析句、写作训练等环节,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本节课在时间把握上还需加强,以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教案

《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教案篇1:《冬阳·童年·骆驼队》公开课教案一、出示课题,明确基调在台湾有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林海音女士,她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就是在我们刚才所看到的胡同、四合院里度过的。

回到台湾后,她把自己童年在北京城南生活的往事写成了一本书,叫《城南旧事》。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本书的出版后记——《冬阳·童年·骆驼队》,先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这三个词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我仿佛看到了冬天的太阳下一群骆驼在走着。

生:在一个冬天的早晨,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暖暖地照耀着大地。

一群骆驼从遥远的地方来到了北京城南,一群小孩子围上去东摸摸西摸模,觉得非常新奇。

长大了,这一段美好的回忆就留在了他们的心里。

二、整体感知,了解趣事师:这一群小孩子中也许就有文章的作者林海音。

刚才大家在头脑中想象的画面,其实也是林海音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这一幅画面成为作者关于童年生活的最为清晰的记忆,正如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所说的,“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那么当作者的脑海中无数次浮现出这一画面的时候,童年的哪些往事又重临于“我”的心头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文章。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师:作者的心头又浮现出哪些童年的往事?生:“我”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师指导“咀嚼”的书写)师板书:看骆驼生:“我”与爸爸争辩骆驼脖子上为什么要挂一个铃铛。

师板书:问驼铃生:想修剪骆驼肚皮下垂着的一大块一大块毛。

师板书:剪驼毛生:问妈妈骆驼去了哪里?师板书:问驼踪三、走进童年,体味趣事师:孩子们,你们真不容易,也很了不起!请你们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那件事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孩子,你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事?生:“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这句话是说林海音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然后我就想到了这时候的林海音是傻傻的,她做出来的样子应该是非常怪的,龇牙咧嘴的样子。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教案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1.1 本文选自林海音的散文集《城南旧事》,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有关骆驼队的一些趣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1.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美好情感。

1.3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 骆驼的特点: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们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具有耐渴、耐热、耐疲劳的特点。

2.2 童年的记忆: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充满了快乐和梦想。

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一些趣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2.3 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实情感、自由表达的文学体裁。

本文以记叙为主,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3.2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

3.3 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对童年的回忆和怀念之情。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了解骆驼的特点,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童年的美好情感。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

5.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以上是前五个章节的教案内容,后续章节将根据您的要求继续编写。

请您提供相关要求,以便我更好地为您服务。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课文课件、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6.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笔记本、文具等。

6.3 辅助材料: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7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7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7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小学五年级的重要课文,描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7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牛牛范文将不胜荣幸。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中国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

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

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学习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教学中,可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歌曲《送别》简单制作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名师教案(人教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名师教案(人教版)
4.联系四幅画面的内容, 说说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解读“驼铃的遐想”这部分内容时, 通过“为什么要给骆驼戴上铃铛”这一对话话题, 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三个层次的解读。一是自读自悟, 从文中找出爸爸和“我”的不同观点;二是进行辨析, “你同意谁的观点, 为什么”;三是进行超越文本的遐想, “你有自己的驼铃遐想吗”。这三个层次的阅读对话, 基于文本, 但又不拘泥于文本,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空间。
[设计意图](1)自主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自主走进文本之中,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 自读自悟, 圈点批注。自主阅读解放了学生的思想、情感, 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写自己真实独特的感悟。自主阅读开掘的是“面”上的阅读, 它更多的是在关注学生阅读中的广度。
(2)聚焦阅读:在学生彼此进行了充分的自主阅读感悟之后,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聚焦画面之一一一学骆驼咀嚼, 在朗读中想象, 在对话中交流, 在表演中体验。聚焦阅读开掘的是“点”上的阅读, 它更多的是在关注学生阅读中的深度。
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时, 适时地引入课前所搜集到的有关驼铃的相关资料, 以充实文本的解读。
(3)读了这段“驼铃的遐想”, 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4)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五到第九自然段, 读出“我”遐想的天真与美好。
2.解读第三幅画面——骆驼脱皮毛。
(1)指名朗读第三幅画面(第十自然段), 闭眼想象, 说说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小说·作者·课题
1.小说:出示小说《城南旧事》这部书, 学生交流对这部书的了解。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
(《城南旧事》是一部自传体小说, 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 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 主人公小英子在北京城南经历的童年往事, 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 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及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练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学生能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朗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理解。

2. 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分析课文: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教师进行讲解,总结课文的表达特点。

4. 情感教育: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学生进行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问题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对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分析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4. 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剧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7)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包括人物特点、情节发展等。

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的方式,准确回答问题,提高阅读能力。

4.能够通过本课学习,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

教学重点:1.设计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

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冬阳童年骆驼队》。

2.同步教辅材料。

3.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篇导入:通过图片展示沙漠、骆驼等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朗读课文:教师进行朗读,学生跟读。

3.文本分析: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探讨人物特点。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友谊。

第二课时1.朗读课文:学生课间朗读,纠正语音、语调。

2.问题阅读:设计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

3.情感教育: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意义,提高学生情感素养。

4.课堂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内容,展示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聚焦于通过文本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延伸:1.布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回家继续复习课文,并写读书笔记。

2.课外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友谊小故事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口语练习:设计口语练习环节,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

五年级语文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教案: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冬阳·童年·骆驼队》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学习和运用一些语文知识和技能,如理解诗歌的意境和内涵,运用修辞手法等。

3. 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掌握《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理解和欣赏技巧。

2. 学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三、教学准备:1. 课本和教辅资料。

2. 录音机或电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和导入1. 向学生展示一幅描绘冬天的图片,引导他们描述和谈论其中的一些细节。

如寒冷的天气,白雪皑皑的大地等。

2. 引导学生回忆和谈论自己的童年时光,让他们想象一下冬天的童年是什么样的。

3. 向学生介绍《冬阳·童年·骆驼队》这首诗歌,告诉他们这是一首描绘冬天童年的诗歌。

第二课时:感受诗歌的意境1. 让学生阅读整首诗歌,然后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如何通过诗歌的语言和形象来表达他对冬天童年的感受和情感?2. 播放录音或电脑上的诗歌朗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和语调。

引导他们体会语音语调对表达诗歌意境的作用。

3. 分组朗读诗歌,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声音和语调来表达诗歌中的意境,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欠缺。

第三课时:理解诗歌的内涵1.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分析其中的词句和形象。

解释掌握一些学生可能会遇到的生词和句子。

2.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一些关键句子和形象。

比如诗中的“冬阳柔柔地,揉红了眼前的雪”、“骆驼队穿越大漠山川”等。

3.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让他们尝试找出诗中的一些例子,并解释其意义。

第四课时:欣赏和创作诗歌1. 让学生欣赏其他描绘冬天童年的诗歌。

如《冬天童年》、《尽孝在冬天》等。

引导他们讨论这些诗歌和《冬阳·童年·骆驼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范文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范文

一、教案简介《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范文是以一篇描绘童年记忆和自然景观的散文为教学对象,通过分析文本内容、探讨作者写作技巧和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等环节,使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主旨,提高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分析文本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答和创意写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童年记忆和自然景观的热爱,感悟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析散文文本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中的情感内涵,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背景,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准备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活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2. 分析文本: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散文的主题、情节、人物和景物描写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 探讨写作技巧:教师示范分析散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绘方法、修辞手法等,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

4. 创意写作: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童年记忆或自然景观为题材,运用课堂所学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5. 分享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多读优秀散文,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散文作品,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创意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课件

[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课件

[第六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冬阳童年骆驼队课件【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正确读写毡帽、优质、咀嚼、交错、沙漠、寂寞、棉袄、驼绒、袍子、傻事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情感与思想】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拓展与延伸】1、找一找《城南旧事》这本书读一读。

2、写一篇关于童年的作文或诗。

【重、难点突破】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教学过程】一、由题目激趣导入同学们看,这篇文章的题目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看到题目,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自由讨论提示:一个题目包含了三种事物,中间用间隔号分开。

联想由学生自由表达。

二、学习课文1、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呢?又与冬日暖阳骆驼队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读后学生交流提示:1)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

冬日暖阳骆驼队是作者童年印象最深的事物,它们给作者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2)课文围绕着骆驼队,写了怎样看骆驼咀嚼,怎样和爸爸谈关于骆驼脖子上挂铃铛的事,怎样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怎样好奇地问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

三、再读课文,用心体会:你从作者童年的这些琐碎的小事中体会到了什么呢?结合文章具体的语句说一说。

提示:体会作者童年的美好(并且真的多么美,只是一种美的感受);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无比怀念与留恋的思想感情。

附对句子的理解:①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今天生活在城里的孩子,能看到骆驼是不大容易的事,在旧北京却经常可以看到冬天里拉煤的骆驼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材简析:本文是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为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

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是全文的文眼,“冬阳”为文章创设了一种感伤与温暖交织的情绪基调,“童年”揭示了本文的内容主旨,而“骆驼队”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三个词语的结合,勾画出一幅记忆深处的童年印象,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广阔的意象空间和情感空间。

全文语言平实质朴,通过怀想童年趣事,使我们在感受到童心、童真、童趣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那份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深情。

学习这篇课文,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进一步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懂得珍惜童年、珍惜时光;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文章传达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骆驼队”,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

设计理念:本文为学生把握文章写作结构,体会文章思想情感,习得文章写作方法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教学中,可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关注,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读懂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2.学生收集作者的相关信息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我们来回忆一下,林海音在《冬阳〃童年〃骆驼队》中写了什么事?(生: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问驼踪。

)同学们记得很清楚,这些都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回忆,随着时间流逝,小英子渐渐长大了,于是——【出示幻灯片: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原来,作者把她童年做的这些事都称为傻事,就是这些傻事,让她——【出示幻灯片: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东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那我们就跟着作者的脚步默默地读,慢慢地品。

二、深入课文,细细品读。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件事:学咀嚼。

【出示幻灯片:默读第1至4自然段,细细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句子,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画的相关的语句。

】指名请学生朗读第一件傻事。

从你的朗读中我听到了童年的快乐,那么,关于第一件傻事是怎么理解的呢?预设一(生: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让我觉得……)【出示幻灯片: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在这个句子里,你发现了什么?(生:用了三个“那样”)是呀,连用三个“那样”。

可见不是一般的丑,一般的长,一般的安静,请你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

那你能用上三个“那样”说句话吗?(生:草原的天空是那样的蔚蓝,空气是那样的清鲜,草地是那样的柔软,使人流连。

)你真厉害,不仅会学,而且学以致用!如果以后我们要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也可以用上这个句式。

带着我们的理解,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

预设二(生:他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想一想,骆驼咀嚼的样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有趣的、可爱的、有意思的……)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看一看骆驼是怎样咀嚼的?【出示幻灯片:播放骆驼咀嚼的视频】老师看到同学们笑了,说说你为什么笑?------有趣,好玩。

这么好玩的句子应该怎样读?自己试着读一读?(学生练读)谁想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真是好笑、有趣。

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谁再来试试?你们读的真有趣,好玩。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能把骆驼描写的这样有趣?(生:细致、生动、喜爱之情)我们在作文时也应该象作者这样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生活,写出同样优秀的文章。

预设三(生: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呆呆地看一样东西?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英子看呆了,自己的牙也动了起来,她把自己当成了---骆驼。

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英子?(生:天真、幼稚、有趣……)于是英子带着喜爱和着迷看骆驼咀嚼看入了神,这真是一件傻事,难怪作者说——【出示幻灯片:夏天过去,秋天过去,春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同学们读得真认真,我们仿佛看到了当时的英子,有机会看这样一种大个动物,因为好奇,看得多细啊,看着看着,就看得入神了;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就动起来了;看着看着,就喜欢上了它们,这份天真,这份好奇,你能读出来吗?(学生集体读。

)三、体会方法,学习后文。

读着这样的童年故事,有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笑出来。

那么作者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耐人寻味的童年写出来的呢?需要同学们认真读书,用心品悟词句。

请你再次认真去读课文,选择一个给你印象最深的那件事,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作批注。

简单写下自己的体会。

【出示幻灯片:从后三个片段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片段,用刚刚学习“学咀嚼”段落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预设一:谈驼铃【幻灯片出示: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

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声音,你不是说,它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一定是拉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爸爸是大人,而英子呢?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在英子的理由中得到了体现,她有着孩子的——(生:我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及童心的天真、幼稚)【出示幻灯片:爸爸笑了:“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爸爸想了些什么?笑的是什么?(生:他认为他的女儿是天真的,活泼的,纯真的,所以觉得很高兴,也勾起他对童年的怀念,觉得他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儿童时代的一些天真的想法,他自己也觉得十分有趣。

)是啊,无论如何,爸爸很宽容的认同了英子充满情趣的理由,大概,爸爸年少时也曾经有过英子这样的想法吧!所以他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我们一起把小英子这么美妙的想法来读一读吧。

【出示幻灯片: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会到的;慢慢地嚼,会吃饱的。

句子比较。

】为什么作者没有用第二个句子呢?(生:“总”字让人知道骆驼的坚持不懈……)预设二:剪驼毛【出示幻灯片: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暧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

可不是么?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

】太阳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但作者话锋一转,却先描写骆驼,只见——骆驼也脱掉了它的旧驼绒袍子,作者为什么先描写骆驼呢?(生:因为在一个五岁孩子眼中,在一个天真的孩子眼里,骆驼比人更具有吸引力)【出示幻灯片:骆驼的皮毛一大块一大块——】(生:英子观察的很仔细)没错,小英子再次告诉了我们,想要把文章写好,就要仔细观察。

预设三:问驼踪【出示幻灯片: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谁?”“骆驼呀!”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问妈妈夏天它们到哪里去了?这句话显然问得没头没脑,所以妈妈才问,谁。

正是这看似没头没脑的话,才把小小的我内心对骆驼的思念表现出来了。

因为思念骆驼,头脑里满是骆驼的事情,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心里想的问题问了出来。

(穿插对一些语句的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课文中“我”问妈妈骆驼夏天到哪里去,妈妈也回答不出来。

想想看,骆驼夏天可能到哪里去了?(生:……)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缠着大人追问却又常被敷衍的经历都不陌生。

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象当时的“我”还会问什么,在尽情提问中不知不觉地更接近了文中的主人公。

](生:……)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生:不会。

)【出示幻灯片:“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生: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

)【出示幻灯片:句子对比。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季节的转换是自然而然的,为什么作者要这么麻烦的说完夏天说秋天呢?(生:体会作者一直思念骆驼;在时间悄无声息的流逝中,自己的童年也一去不返了,对童年充满无限的留恋。

)从这里,我们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的那段日子无限的怀念,我们仿佛听见她对童年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是对童年的幼稚不再,故事不再的轻轻叹息。

(出示幻灯片:“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出示幻灯片: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写下了,写下了,写下了,写下了,仿佛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托铃声。

)当“我”又看到冬阳下的骆驼队,触景生情,就又想起了那段难忘的童年生活。

作者童年的那段日子,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彷佛也响在耳边。

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

[联系全文内容,联系自己生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充分品读感悟,降低理解难度,获得真切感受。

]四、再度解题,升华感情。

刚才,同学们在批注中走进林海音的童年,在朗朗的读书声中贴近林海音的心灵。

这四个场景是作者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就像电影里的一组镜头常常浮现在她的脑海里。

而今,这四幅画已不再只属于作者,而属于我们每个人。

看了这样一组镜头,你认为作者拥有一个怎样的童年?(生:快乐的,有趣的……)现在,我们再来看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觉得这个课题很特别、很有意思、很有诗意;想到了冬天的太阳,快乐的童年,缓缓前进的骆驼队。

)是的,这三个词展现的是三幅美妙的画面,而这两个间隔号把三个词连接起来,就绘成了一幅童年的图画。

这正是林海音女士无数次在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出示幻灯片:资料袋。

)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

所以,我们写作时,也要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更生动,更感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