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合集下载

中学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中学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

中学开展德育实践活动的意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更能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想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言行一致,仅仅靠宣讲规章制度、靠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思想品德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只能在社会实际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受到检验。

因此,课堂教学只有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在实施德育中,我始终树立“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所收获”的育人观念,坚持“以爱动其心,以严动其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让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文明礼貌等深入每一个学生的脑海,使之全面得到提高。

一、在日常生活中融入德育教育每周一学校举行了统一的升国旗活动,从认识国旗、合唱国歌、介绍历史上的今天等活动中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每天有夕会课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品行教育;每天都有“班主任寄语”,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表彰;对检查的清洁卫生情况进行公布记载;经常以“安全”为主题的遵纪守法教育;以“关爱自我,文明交友”为主题的文明交往及自我保护教育;每周一的主题班会教育;读书节的朗诵比赛;艺术节的唱歌比赛;每学期召开的一次家长会;每星期的让每个学生每周做一件好事;还举行为有困难的学生献爱心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班级德育风气的形成,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

二、充分利用德育环境,丰富德育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我想可以组织学生到厂矿、农村、街道、民营企业、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经常开展“爱家乡,促环保”活动,组织环保义务宣传队。

向社会倡导,宣传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街道打扫卫生,去野炊,去春游,参加植树活动,让家乡美起来,亮起来。

为发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经常组织学生到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为他们打扫卫生、洗衣、种菜、梳头,并进行文艺慰问演出,有的还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表达自己的爱心。

中学德育过程生活化实现

中学德育过程生活化实现

论中学德育过程生活化的实现【摘要】中学德育过程是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随着生活化的理念进入我们的视角,我们要努力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切实地将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到中学德育过程中,进一步为中学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化中学德育过程近年来,德育工作追求生活化,让德育回归生活,已经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这既是新课程追求的目标,也是当前德育改革的方向。

所谓“生活化”,就是指我们要坚持从生活出发,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反映生活,要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生活情趣。

在中学德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出发,将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到中学德育的工作当中,渗透到中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当中,让德育回归学生生活。

本文将试着从知情意行四个角度探究和分析如何让生活化的理念渗透到德育过程中去。

一、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1.树立“知识联系生活”的意识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坚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的可以是生活中的实例,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这样做既灵活地处理了教材,让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又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作为父母联系生活去说教比任何说教都更生动,更具说服力,更容易让子女接受。

2.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要经常结合自己所学内容,仔细感悟认真细致地观察其在生活中的种种作用,把自己培养成善于观察的人。

3.联系生活实际要注意层次每个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情境、心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下,其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反应程度也是不同的。

作为教师和家长,在德育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应注意层次性,应充分考虑各种外部因素及中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应选择不同层次的生活内容,由浅入深。

4.关注行动,努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中学生在关注自己与他人在社会实践中的种种行为,一方面能充实自己的认知,另一方面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提高“德育生活化”的有效性

提高“德育生活化”的有效性

<——一— — 卜—— ! 重 : 笔

维普资讯
[ 道 师
幸福。
… 线 ]
若 不及 时 排 解 与 宣 泄 , 期 淤积 , 长
拔 。这 就需要我们 的德育 切入学
生 的虚 拟生 活,需要我们 用德育
二、 传导 动力 , 让德 育支撑学 生繁重 的学 习生活
造 舒 适 的 生 活 环境 ”之 类 的 格
引起 我 们 的思 考 : 是各 地 “ 范 一 示 性 ” 中究 竟“ 高 示范 ” 么 , 何更 什 如
好地起 到 示范作 用 ; 是如何 传 承 二 和 发扬各 自学 校的优 势和 特色 , 避 免 高 中办 学 “ 千校 一面 ” ;三是 学 校 到 底如 何 培 养 “ 新 人 才 ” 适 创 , 应建设创 新 型 国家 的需要 ; 四是 在 学 校改 革 与发展 中 , 如何 进一步 坚 持 教育 公益性 , 增强 学校 的社会 责 任感。 我国基础教育事业 的发展寄希
中的有 效性 ,不仅要积 极挖掘教
纯地 进行 心理教育 ,而应将 “ 心 进德育生 活化 ,也 能提 高心育 与 德 育 的效 果。这一 方面是 因为传 统德 育 多采取 理论 灌输 模 式, 而 心 育则通 常 采用 生活 经验 枵 式 , l
它主 张 心灵 沟通 和平 等对 话 , 因
校长的作用现实地体现出来 ; 二是构
建好学校文化 , 叫做 “ 可 一个好 校长 走了还是一所好学校” ,这就是继往 推 进德育生活化 让德育 回 归生活 ,既是新课程 追求的
目标 , 是德 育 改革 的方 向 。 也 近
活的指导 、 引导和关心、 爱护有
机 结 合起 来 。如 通 过 1-、 对 4 结 1

学校德育生活化模式

学校德育生活化模式

学校德育生活化的模式探索摘要:传统的学校德育由于与生活相脱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道德的领悟问题,也没有真正形成道德行为上的自觉,难以让青少年融入其中,并与之契合形成高尚的人格,这与学校德育的出发点相违背。

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传统德育工作存在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并积极建构学校德育新模式。

如果将德育生活化,则将大大增强德育的亲和力,增强德育的实践性和生动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伦理精神,培养完美人格,这是相对于传统德育的进步。

关键词:学校;生活化德育;探索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德育有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粹道德知识的教育,不顾道德和道德教育都必须为生活服务这一事实,把德育从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由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再加上唯智主义的影响,使道德教育完全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的和主体道德体验等,遮蔽了学校道德教育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

当代德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并激发人的生命活力。

一、学校德育教育的弊端传统的学校德育存在诸多弊端。

传统的学校德育与生活相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简单化为道德知识、道德理性的教育,而忽视了德育对个体生活的意义,单纯从规范出发去要求学生,脱离生活、脱离实际,其实效性一直难以提高。

德育教育主要有以下几大弊端:1.德育价值理念上的社会本位观传统的学校德育片面强调其价值上的社会本位观,把学校德育等同于集体主义教育,过分强调社会取向,把“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作为核心的德育目标,忽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即德育对个体的发展所产生的实际影响,主要包括个体的生存功能、发展功能及享用功能。

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也超越和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这种在理想化、圣人化的德育理念指导下的德育工作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

让德育课洋溢生活气息——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让德育课洋溢生活气息——德育课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Ke r s mo a d c t n c a sa t a in y wo d rle u ai l s; ci t o v o
德育课程课 堂教学的三维 目标 即认 知 、 情感态度观念 、 运用 三者在课堂 中要融为一体 。从认知 目标看 , 就是要求理 解 和掌握基 础知识 ,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合 能力 、 搜集加工 信息 的能力 、 语言表达 能力 、 知识 迁移能力及创新 实践能力
等 , 日常学 习中加以培养 , 回归生活 。从情 感态度观念 在 并
A to ’ a d es Wuin eodr oai a Sh o o u r d rs j g S cn a V ct nl c ol f h S a y o
J ns rv c,12 0Wui g ins,hn i guPoi e 5 0 , j n ,aguC ia a n 2 a J
1德 育课教 学 生活 化 的必要 性
11德 育课教学 生活化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
目标来看 , 通过对 生活问题 的探讨对话 , 逐步形 成正确 的观 点, 体验美好情感 , 提高 自己的道德修养。从运用 目标看 , 新
课程 强调对学生 的过程性教 学 ,这就需要教 师结合教材 内
教育家 陶行知 强调 “ 据生 活而教育 ”培养 活生生 的 依 ,
L n M ef n i g ie g
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信念 ; 提高辨析社会 现象 、 主动参与
社会 生活的能力。《 学与人生》 学生 了解马 克思 主义哲 哲 使
学 中与人生发 展关 系密切的基础 知识 ,提高学生用 马克思
Ab t a t L f s e u ti nBa e n t e wr e ’ o e c i g sr c i i d c o . s d o h i r wn t a h n e t S p a t et i p p r su is n h n c si , d f i o a d r ci , s a e t d e o t e e e st c h y ng

2024年小学秋季德育工作计划模版(2篇)

2024年小学秋季德育工作计划模版(2篇)

2024年小学秋季德育工作计划模版一、指导思想:树立“育人为首,德育先行”的育人理念,以“三有三讲”(做一个有感恩心、有责任心、有进取心;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的人)为主要内容,广泛深入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推进班风、学风建设,构建洁净、平安、和谐、文明、绿色校园。

二、工作原则1.以生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契合学生发展需求,促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培育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务实创新。

以“德育是影响”为理念,以“生活化德育,体验式教育”为重要途径,以“德育工作案例”为抓手,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载体和渠道,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统筹协调。

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骨干工作影响力的基础上,深入实施德育导师制,实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强化“以德育人,以爱育人”。

开发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育人合力。

三、工作要点:(一)坚持一个发展即德育工作全面发展。

发挥德育处的主体作用,加强德育网络建设。

整合德育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少先队、团支部、工会等群体组织作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解决好为人师表的问题;配合工会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将家长学校工作列为学校的日常工作之中,注重实效,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教师深入学生家庭中进行家访,架起学校家庭联系的桥梁,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实现家庭与学校合力,共同培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不断完善各项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更新德育管理水平。

创设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意识,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发生,努力提高教书育人的教育水平。

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发展。

2024年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三篇)

2024年新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继续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各级教育行政及业务部门工作要点为依据,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依据,以师德为保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创新,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和应用,注重每个学生的全员发展;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修养和优秀的人格素养为重点,以全面____新的课程理念为核心,切实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二、工作目标及工作措施:本学期德育工作的总目标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日常行为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师德教育为保证,以生活化、社会化为基本形式,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动发展奠定思想道德基础。

工作中以活动、言传身教等形式,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____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使学生们具有环境意识、公民意时、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及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勤俭节约、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自强不息、自我保护、明辨是非、竞争协作、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他们真正的做到“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和“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具体工作:1、开展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有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和环保、检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1)和少先大队一起组织好每周的升旗仪式。

(2)增强学生们的环境意识,各个班级开展实践活动:①、美化校园,应该是举手之劳;(班级实践活动内容)②、国家级绿色学校的一分子,从思想上及行动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班级座谈内容)③、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班级学生的座谈会)(3)充分利用好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

(班级座谈内容)(4)班主任老师不但要成为学生们学习中的指导者、领路人,更要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知心朋友,特别要关注那些较为内向的学生,多与他们谈心,及时、恰当的解开他们的“心结”,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青春期健康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人的社会化,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渠道。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面对生活的真实,发现教学难以回归学生的生活,导致学生疲倦、厌倦甚至逆反。

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是非常必要的。

2、新课程改革呼唤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生活。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

因此,品德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环节的安排和设置要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他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为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究如何实现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3、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

这些矛盾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

因此,本课题研究如何使小学生的研究和受教育与生活逻辑相符合,以达到生活化教育的目的。

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应包括:教育的本质要求是人的社会化,小学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是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渠道。

同时,新课程改革要求品德教学回归儿童生活,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以引导学生重新进入自己的生活并对其进行观察、体验、反思、提升为目标。

本课题旨在探究如何实现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使小学生的研究和受教育与生活逻辑相符合,以达到生活化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为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而教育也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生活教育提倡在生活中寻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有机融合。

同时,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教学做”合一,即通过实践和行动来实现教育目标。

现代德育认为,德育的本质在于帮助个人完成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德育需要促进个人道德社会化,引导人去建构完满的道德生活,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与崇高。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

浅析小学德育的生活化策略【摘要】小学德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健康人格的重要环节。

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德育工作,需要采取生活化的策略。

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成长。

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道德教育,通过点滴细节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尊重、互助和友爱。

营造人人尊重、互助友爱的氛围,让学校成为一个和谐的家园。

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

生活化策略对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生活化策略、校园文化、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互助友爱、德育主题教育、价值。

1. 引言1.1 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小学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重要环节,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德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的补充,更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全面发展的关键。

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德育在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小学德育的开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生活化的德育策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健康的人格,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地方,校园文化的积极向上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为了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来规范师生的行为。

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此, 站在生活的角度看教育 , 求生活德育化 , 要 站在教育 1 良好的品格或 良好的行 为的性质 。”而在 学校 道德教育 ’
的角度看 生活 , 要求德育要生活化 , 就是要围绕教育 与生 l , 是 对 这种 “ 于道 德 的观 念 ” 行 结 构 化 的加 工 , 更 中 关 进 使 活的关系, 把握住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关系 , 发挥德育 的生 l 其学科化 、 系统 化 、 理论化 , 好像这种形 态是道德存在形
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 就如同在岸上教学生游泳。 道德学 : 只有在现实生活 中才能进行 。我们可以说 ,好 生活是好 “
习过程是 与生活过程内在一致的 ,与生活过程 背离 的德 I 教育 , 坏生 活是 坏教育 ; 尚的生活是 高 尚的教育 ; 高 下流 育是病态的、 无效的德育, 真正有效的德育是过道德的生 l 的生活是下流 的教育 ; 合理的生 是合理 的教育 , 不合理 活。正如陶行知所言“ 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 。 1 的生活是不合理的教育 ; 目的的生活是有 目的的教育 ; 有
1 育 生 活化 的 内涵 . 德
陶行知强调“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 I 课后还是我行我素 。 久而久之 , 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生命
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 : 力渐失。 死书本。 同样 , ” 没有生活做基础的德育是死德育。 生活与
德育 生 活 化 的 理念 即德 育 回归 生 活 是 近年 来 学 校 德
呈现 出新 的特征 。德育 回到生活是指高于生活 的德 育回 。 才 能 发挥 作 用 。 论 侧 重 于 认 知 的道 德 教 学 , 在实 践 活 无 重 的刻意开展 的典 型的教育 活动 、还是现代西方德育理论 到生 活 , 人过更加 “ 、 、 的生活 , 教育 真 善 美” 过有理 想 、 l 有 中开发出来 的种 种道 德教 育的具体方法和模式 ( 像价值 追求的生活。 德育生活化并非指德育等同于现实生活, l 不 能让教育在生活 中自生 自灭 ,如果生活本身就是道 德教 J 澄清 、 心模式 、 关 体谅模式 、 人本主义模 式等 )这 些方法 , 育, 那人们 只要 “ 活着” 就可 以了。 而我们的道德教育要使 1 和模式要想最终发挥作用 ,对个体 道德产生实质性 的影

生活化的交流和沟通 营造亲和的育人环境——浅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生活化的交流和沟通 营造亲和的育人环境——浅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

2009年3月长春教育学院学报M ar.2009第25卷第1期J ournal of Changchun E ducat i on Inst i t ut e V ol.25N o.15生活化的交流和沟通营造亲和的育人环境——浅论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张萍(苏州市盘溪中心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2)案例:六年级王同学又犯错了,班主任张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育,王同学低下了头,承认错误。

可才走出办公室,他便对同学说:“张老师最烦,老是那一套说教,我才不要听呢!”老师的严格要求常常遇到学生的抵触,如何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是很多老师的困惑。

这就需要我们分析现今学生的个性特点,改革我们的教育方法,通过实践,我觉得营造生活化的育人环境,与学生进行生活化的交流和沟通是学校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育离不开生活,离开生活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

费尔巴哈说:“生活和幸福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

教育要使人幸福就必须确立教育就是生活的观念。

教育应当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他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教育生活不是成人生活的翻版,它是儿童特有的生活。

”因而,我们在和学生交往的时候,不能总是以人师自居,高高在上。

我们应当给教师的角色做个新的定位,应当成为长辈式的,朋友式的关系,时而是长辈式的严正规劝,时而是朋友式的交心畅谈,在生活化的交谈和交流中给予学生教育。

尤其对于理性思辨还未曾真正萌芽的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滴水不漏的理性分析只会让学生的心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从心理拒绝我们的教育。

这样的情形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最为悲惨的事。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者唯一的目的,他全部精力所指向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为他将来必须参与的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人类已跨入21世纪,今天,我们的教育是要给人创造幸福,以引导人过幸福的生活作为一种理念。

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把学生作为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零件”、“一批产品”。

德育生活化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与启示

德育生活化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与启示
1 7 1 :2  ̄3 3 9 6,623 3 3 .
作 中应注意观察病 人出现心理 问题 的各种表现 ,准 确分类诊
断, 为制定心理护理措施积 累第一手资料。
【 安琪 , 4 闶 季建林, 徐俊冕. 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透析病人心理问题的研
究咖. 中国行 为医学科学 ,9 32 7 - 5 1 9 , :3 7 .
学德 育中的运用 , 育 内容贴近 学生生活而又隐合深刻的教育价值 , 学生真正成为教育主体。 使德 使 关键词 : 育生活化模 式; 德 高校 ; 德育
中图分类号 :4 G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6 1 14 (0 0 0 - 13 0 17 — 2 6 2 1 )10 5 - 3
锅炉房 , 避免噪音干扰等 , 让病人心情舒畅 , 促使其早 日 康复。
4 讨论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C M 一 2 】 版(C D
3【 】 ) . M 济南: 山东科学技 术出版社 ,0 1 20.
【 K pa eN u. C aze T eif ec f esnlyo d 3 alnD or A, zehaJW. h n un eo roai na — ] l p t
V0 . 8 01 No I J 2 0 2 .
德育生活化模式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与启示
韩 宜
( 宁夏师范学 院, 宁夏 固原 7 5 0 ) 60 0

要 : 大学德育 中, 在 要努 力构 建以生活为基础 、 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模式 , 树立全方位德育理念。 德育生活化模式在大
() 2透析病人的抑郁 与焦虑往往并存 。 周安琪等于 19 报 93 道大多数终末期 肾病透 析病人 ,其抑 郁 、焦虑 的总罹 患率为 8 .1 其 中抑郁 为 7 . %, 51 %, 44 焦虑为 6 . %t 与本例统计基本 7 59 4 6  ̄ 。 相同。im l Km e等人认为抑郁是终末期 肾病病人透析时最多见 的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

“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符合寄宿制学校特点的德育工作甘肃省酒泉市第五中学柴发 735000一、德育理念---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寄宿生在校时间长,离开父母,在校期间需要生活自理。

我校积极探索寄宿制学校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子,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树立“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的德育理念,建构了“课堂教育、活动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德育网络。

德育工作不是高高在上、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

“德育生活化”是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基本的道德教育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成为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方向;“生活德育化”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贯穿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规范行为,追求道德生活。

二、德育模式---育管并行、教育在先处理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预防问题的发生。

我校德育工作探索“育管并行、教育在先”模式,把教育引导放在前面,管理跟进。

我校把理论教育、活动教育、学科教育相结合,建好班集体、团支部、年级组、学生公寓、政教处、道德讲堂、留守儿童之家、心理咨询室、校园网络、校园广播、学校文化设施等德育阵地,有效保障德育工作的开展,引导教育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标、规范行为、提高修养。

管理跟进,加强监督,制定并逐步完善管理奖惩制度,先后出台了《酒泉第五中学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酒泉第五中学学生一日常规》、《酒泉第五中学德育岗位职责》、《酒泉第五中学安全管理制度》、《酒泉第五中学教师德育考核办法》、《酒泉第五中学班主任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执行。

三、德育保障---“4234”德育工作机制为了保证“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德育理念的有效贯彻,实现育管并行的目标,学校逐步确立了“4234”德育工作机制,即4级会议:政教例会、班主任例会、值周教师会、学生教育会,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自上而下的谋划、安排;2个系列的活动:以教师为主的德育研讨交流实践活动和以学生为主的德育实践体验活动;3级督查:为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由学校领导、值周教师、学生干部对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和活动情况进行督查;4级评比:通过周评比、月评比、期评比、年评比,对班级、年级组德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纳入学校整体绩效考核。

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

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

21特别策划JUJIAO 聚焦2021-05·湖北教育回归教育本真 渲染生命底色——麻城市第三小学德育生活化实践与创新文/麻城市第三小学 李伟霞麻城市第三小学,地处麻城市经济开发区中心,创建于1962年,五十多年来,学校饱经岁月的沧桑,栉风沐雨,四易其名,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由一所村办小学逐渐成长为麻城市的窗口学校。

学校现有38个教学班,2138名学生,是一所环境优美的城区建制公办小学。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如何创新开展德育工作,如何挖掘德育的新内涵,如何寻找德育的落脚点,这是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教育如果偏离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趣乐交融的文化生活、真实体验的社会生活,将是难以想象的。

学校要努力创设一个课内外、校内外协调一致的育人环境,与家庭和社会建立合作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处于一个和谐的教育场的作用之中。

育人先育德,为此,麻城市第三小学把德育工作摆在了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结合麻城市教育局“4610”生活体验式德育工作要求,挖掘自身特色、地域特点,创造性地调度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目标——生活育人。

学校德育从生活入手,把“生活德育”作为学校德育创新的重要课题,积极探索“生活化”德育途径,将活动融入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融入校外社会生活的全过程,让学生回归生活,促进学生自主、自信、自律、自强良好品质的养成。

在校园生活中拓展德育途径近年来,学校根据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育人这个大舞台上不断探索、追求、创新和发展。

学校以校内生活为主体,以周边社区为阵地,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新时期德育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校内生活场景的教育,社区资源的发掘、整合与运用研究,科学有效地创新德育工作的思路与模式,拓展课程空间和渠道,让德育回归教育的本真,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通过学校、社会支持性环境建设,在校内外形成“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的人际关系和积极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中获得对自我、对他人、对集体的良好认知,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

以生活之泉润开德育之花——浅谈小学班主任生活化德育的开展

以生活之泉润开德育之花——浅谈小学班主任生活化德育的开展

以生活之泉润开德育之花——浅谈小学班主任生活化德育的开展摘要: 新时代的道德教育提倡“五育并举,德育为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道德教育的“生活化”特色日益凸显。

通过学习生活中的智慧之源,可以从现实的角度来审视道德教育的缺陷与短板。

通过实践活动、情景再现、格言、社会资源等多种因素来丰富德育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在心理、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样的德育是动态的,充满活力和魅力,有利于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际实施。

关键词: 小学德育;生活化;班主任;德育创新小学阶段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还不够成熟,价值观也不稳定,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思想、错误的理论所迷惑。

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必须树立以生活为中心的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与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

以此方式促使学生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并指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行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德育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

1 细化德育目标,突出生活色彩要避免德育工作模糊性、概括性、针对性差等问题,必须从整体上进行分层,目标清晰、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鉴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限制,班主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在制订德育目标时要注重可行性,把它贯彻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

德育的目的有:思想道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亲社会教育、和谐家庭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等,每一教育阶段的重点都集中在1-2个方面,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明确和重点。

比如,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其内容包括礼仪、礼貌、文明行为、守时、诚信等,并围绕着这些行为进行一系列的行为。

关于养成良好习惯的“21天定律”有一个有名的说法,那就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至少要21天。

要对不良行为进行矫正,要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循序渐进。

比如,有些同学说话不文明,爱说脏话,这样的行为矫正刻不容缓。

我们要及时的监督和督促各地的同学改正他们的坏毛病。

德育管理要规范化、生活化

德育管理要规范化、生活化

德育管理要规范化、生活化作者:杨树棠来源:《师道·教研》2012年第10期学校德育管理必须以社会为根基,以人为本,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下加以正确的引导和互动交流,才能实践德育管理的有效性。

德育应该是一种以社会健康、自然发展为主流的思想道德教育。

规范化、生活化的德育,依托生活为基础,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操作。

一、承传民族的优良传统,规范学校德育管理学校德育管理要充分利用好课堂的主阵地,发挥其主导功能,要根据其学科特点、人文特征,自然规律,特别是政治课,要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际的正常交往具体化、现实化、系统化。

通过学校广播、黑板报、班报、国旗下的讲话、班会课、演讲比赛、第二课堂活动以及主题鲜明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充分利用学校校园文化阵地的作用,把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生活化。

用身边的人,用身边的事教育学生,从而让学生很自然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观。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重在平衡和谐的人际关系,纵在上下沟通、横在互相联系,讲究和秉承谦虚、礼让、竞争,尊上爱下。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在互动交流中,在日常生活和平时学习中,多会参照、比较前人和先进人物的做法,在学习和模仿中形成一种自己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种民族特色发扬光大,让文明和谐的风尚熏陶学生。

二、以人性化、人格化的管理,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学生在成长过程当中,必然受到家庭、社会习惯的影响。

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有刚性的、也有弹性的,学校要从学生不良的行为中找根源,了解其社会成因、家庭背景和个人失控等找到根治的有效措施。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说明家庭对孩子成长的深远影响。

现在学校提倡社会、家庭、学校三结合教育是比较人性化的,教师要树立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要树立一种大德育教育思想。

“师道尊严”其实是一种不道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或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它的条条框框太多啦,限制了人的个性的自由发挥。

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德育生活化——学校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社 会 有 益 和 有 用 的 习 惯 , 如 同在 岸 上 教 学 生 就
游泳 。
价值 , 已使生活远远疏离了我们 的德育。我们知
道, 德育 的功能在 于育德 , 德育 过程本 应该是 合德
性 生活 的展 开 , 如果 德 育 活动 中过 多地 赋 予 了功
利色彩 、 灌输 和压服 、 控制与强化, 就会使我们 的 德 育完全悖 离 了德 育 的原 旨。因此 , 们迫 切 要 我
当前学 校德 育 实 效性 低 下 已是 不 争 的事 实 , 过 分地强调 德育 的外 在功 能 , 视 了学 生 的 主体 忽
消解 在生 活里 , 而是 以生活 为依据 , 以学生 生活 中
遭 遇 的、 验 的社 会性 、 体 道德 性问题 为 自己的切入 点 , 引领学 生过 上 美 而善 的生 活 。对学 生 进行 并 道 德教育 , 如果 离开 了现存 的社会 情境 , 培养对 要
第 8卷 第 2期
2 0 年 6月 09
安徽 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J UR O NALOFANHUI C I NA CHN C OL E E VO AT O L TE I ALC L G
Vo. . 18No 2
J n20 u .0 9
德 育 生活化 —— 学校 道 德教 育 的应 然选 择
正有效 的德 育是 过道德 的生 活 。正 如陶行 知所言
没有 生活做 中心 的学校是死 学校 。没有 生活做 中
心 的书本是 死 书本 。 [ 同样 , 有 生 活做 基 础 的 ”] 1 没
“ 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 。
生 活是 整体 的 , 生活 德 育所 依 托 的 生活 不 是
关键词 : 育 ; 活化 ; 校 德 生 学 中图 分 类 号 : 4 6 G 1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93 (0 9 0-0 60 1 7-5 6 20 )20 6 -4

学校德育生活化——让心灵成长与生活同步而行

学校德育生活化——让心灵成长与生活同步而行

德育与 一般 性的知识 传授 、教学技巧不 同 ,它是心灵 的塑
造 、 品格 的培 育 、行为 的养成 ,所 以不 能把 德育封 闭孤 立起

来 ,也 不 能 把德 育 政 治 化 和 口号 化 , 而 应 当 将 德 育 工 作 由静 态 人 文 关 怀 ,与 学 生 融 洽 相 处 ,构 建 教 学 相 长 的 自然 生 态 环 境 。
的心 灵 ,让 青 少 年 “ 人 ” 。 要 完 成 这 项 光 荣 而 艰 巨 的任 务 , 成
青少年 的生命健康茁壮地成 长 ,这 既是班主任 的责任 ,更 是班 弦 ,让 正直之举 、同情之 心成为他们生活 中再正常不过 的 自觉 主任的幸福。 怎样 走进他们 的心灵世界 ,找到属于他们的那片 行 为。如 :我校在2 0 年 1 月开展的 “ 09 1 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

教育 是心灵的艺术 。班主任首要 的任务是塑造青少 年美好 使学生成为学校德育 工作的主体 。学校的德育实践 活动 充分 与 学 生真实生活和具体情境相联 系 ,增加道德人文关怀成分 ,善 必须走进学 生的心灵 。培养青 少年求真 向善趋美 的心灵 ,引导 于在最现实 、最本质 的生 活中 ,拨动学生心灵深处那根善 良之
转变为动态 ,由 “ 、大 、空 ”转变为 “ 、小、实” ,由抽 这种特殊 的德育 “ 远 近 场” ,使师生心 畅意舒 ,犹如驶进了一个温 象转变为具体 。让学 生在做 中感悟人生 ,在 活动中接受教育 , 馨 的港湾 ,美的情感在愉悦与快乐 中升华 ,好的品格在 轻松 与
使德育工作鲜活 闪亮 ,富有魅力 。 六沟高 中的 “ 育生活化 ”,就是将德育融人生 活之 中, 德 融入学生心灵成 长过程 的始终 ,让学生在具体 可感的生活 中如 春 苗小树般健康成长。

2024年德育先进校事迹样本(二篇)

2024年德育先进校事迹样本(二篇)

2024年德育先进校事迹样本我校本学期德育工作秉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德育为先的原则,紧密围绕学校实际情况,推动全员育人机制,将德育工作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身边的小事、细节、环境和人物,注重德育工作的“小、近、亲、实”特点,发挥各种德育载体的作用,实现德育的常规化、生活化、心理化和文化化。

一、细化常规管理,夯实德育基础1. 持续推进学生常规评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和道德习惯。

从基本的生活规范做起,如讲究卫生、佩戴红领巾、履行值日职责等,实施每日检查、每周表彰、每月总结,通过反复强化,不断提升学生的行为和道德习惯。

2. 将常规管理与红领巾值日岗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潜能。

(1) 教室内显著位置展示《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奋斗目标、班干部名单及值日表等内容,增强管理透明度,提升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同时方便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加强班级管理。

(2) 开展领袖学堂活动,培育少先队群体的领导力。

通过竞选产生大队委干部,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期内,大队部通过小结和奖励机制,提升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升德育管理专业化水平1. 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班主任工作。

在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强化了班主任的岗位责任,使工作更加规范。

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班主任思想素质。

通过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平台,组织学习相关政策法规,提升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

3. 加强培训,提升班主任专业素养。

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和专题研讨会,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探讨措施,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4. 鼓励班主任进行反思,以促进其专业成长。

定期举办班主任座谈会,通过研讨活动,形成共识,提升业务水平。

三、专题教育系统化、主体化、课题化利用校园主阵地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结合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将常规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专题教育的质量。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以增强德育实效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以增强德育实效性

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以增强德育实效性发表时间:2014-03-10T15:29:11.3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月总第109期供稿作者:汪勃[导读] 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纯吃盐汪勃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交通路中学744300摘要:学校德育生活化,是以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和生活为依据,从学生的认知、理解、体验、感悟、交往和实践出发,开发利用现代生活资源,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需要,不空洞说教,不脱离学生生活,制订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德育目标,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践行生活化的教育观,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提炼生活化的课堂学习内容,改革生活化的课堂学习方法,并关注生活化的课堂学习评价,真正做到品德教育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德育方式德育实效性教育生活化教育家杜威、陶行知早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生活教育”理论。

学校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如果课堂上教师还是围绕着教学目的讲道德,学生静坐听道德,德与行分离,这无疑是让学生在床上练习游泳,一旦下水,结果可想而知。

新课程理念下学习生活化的小学德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和能力,并能从生活中提升自己的智慧、感受生活的快乐。

一、践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观曾在报纸上看到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德育是“盐”,人不吃盐不行,但也不能单纯吃盐,而是必须将盐溶解在各种食物当中才能吸收。

我们在吸收盐的时候,是看不见盐本身的,因为盐已经融入了各种食物之中,而且很自然地进入了人的体内。

德育也应该如此,应该自然而然地融入其他教育之中。

其实这一观点恰恰说明了践行生活化的德育教育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创设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主要是指课堂客观硬件环境而并不涵盖主观上的人际关系环境。

这种生活化的课堂学习环境具体表现在课堂环境的创设,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课堂上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这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活动,从中学习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提升自己的生活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载体
-----西安爱知中学学校管理一例
宝鸡市陈仓区周原镇第三初级中学刘东平西安爱知中学的升旗仪式让人感到一种别样的风采。

每逢星期一早上,无论刮风下雨西安爱知中学的升旗仪式都会照常进行。

天晴时,早上七点十五分左右,全体师生身着校服依次整齐地站在塑胶操场,个个显得精神饱满。

七时三十分,两名身着蓝色上衣、褐红色相间短裙校礼服的女同学主持了升旗仪式。

第一项,八名身着绿色军礼服的护旗手,踏着解放军进行曲的旋律昂首阔步行进到旗台前。

第二项升国旗,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师生行注目礼,校管乐队演奏国歌,值周班身着蓝色校礼服在舞台上齐唱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三项由值周班同学进行国旗下演讲。

第四项是由值周班进行十分钟经典诵读或节目演出,诵读经典与载歌载舞演唱,把中华古典文化演绎的惟妙惟肖。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台上同学深情投入,台下师生如痴如醉,整个校园里流动着清纯典雅的曲调,传响着中华古典的精美诗意。

下雨天,则通过室内电视直播的方式进行。

这样的主题周而复始,经久不辍,经年不衰。

第五项是由值周领导做“每周精彩”点评并讲话。

“厚德载物,君子以自强不息”。

西安爱知中学把经典传唱融入到学校德育活动实践中,厚积薄发。

我们常常在学校教育中就德育的空乏无着感觉到焦虑,总不能让师生感觉受到一种亲近感、新切感,空洞的,大而化之的说教让人对德育产生一种近乎
麻木而漠视的心态,就德育而德育,就活动而活动。

这种剥离生活的教育让德育活动本身就显得苍白,只觉得那是虚应场面的装饰而已。

如何才得使学校德育生活化呢?西安爱知中学的主题校会给了我们启发。

从学生的仪容仪表中来,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中来,从学生的爱好情趣中来,从学生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来。

悠扬的曲调,让人重拾起中华文化的经典,陶醉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海洋之中。

学生们唱诵经典,演绎经典,传承经典,从经典文化中吸取营养,受到美的熏陶。

在现今物欲横流的时代里,听听高山流水,让烦躁的心得以清凉那又是何等让人舒怀的事啊。

学生的发型规范,学生就餐有序,学生来往守规矩,这一切生活源中无不包孕着德育教育的契机。

降下身段从生活中着手,抓住每一个点成就学生教育。

克服德育工作大而全的说教,让德育不再是阳春白雪般无可企及,应该让学校德育生活化。

让学生在一投手一投足中受到德育的滋养。

这样走到大街上你才会越少看到随手抛弃杂物而不觉羞赧少年、青年甚至中老年,再少一些一边开着宝马车一打开车窗向外吐痰的暴发户们,更少看到匍匐在地如乞丐样丢掉尊严的身体健康却向着行人伸手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