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的“过客”与封闭的“女巫”--鲁迅、张爱玲小说比较论
高一名著《呐喊》练习题
名著《呐喊》专题复习班级:姓名:一、判断1、《呐喊》收集了鲁迅先生1918一1922年间的短篇小说作品,对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勇猛的抨击和无情的批判。
其中收录了鲁迅先生第一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
(错)2、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孔乙己、阿Q、祥林嫂这些人物都出自于鲁迅小说集《呐喊》。
(错)(祥林嫂是《彷徨》中的人物)3、鲁迅小说擅用细节,如《药》中让夏瑜坟上出现一圈红白的花这一细节,为小说悲凉的氛围增添了一丝希望的亮色。
(对)4、《呐喊》中多数作品的主人公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
(错,祥林嫂是小说《祝福》中的人物,《祝福》被收入小说集《彷徨》)5、鲁迅在《呐喊》的《端午节》里塑造了一个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方玄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的代表。
(对)6、鲁迅先生《药》中的华老栓是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他勤劳善良又愚昧麻木,只关心给自己的儿子治病,对刽子手卑躬屈膝,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作者对他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对)7、《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创作意图为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助威。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收在《呐喊》中。
(对)8、《呐喊》注重揭示人物深邃、丰富的内心世界,开创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创作先河,这是鲁迅先生向中国古代小说传统学习的结果。
(错,中国古代小说不是心理描写为传统,而是以故事情节见长)9、《呐喊》成功塑造了许多封建社会中生活在底层的贫苦大众形象和被科举制度戕害的知识分子形象,比如阿Q、闰土、华老栓、夏瑜、孔乙己、陈士成等。
(错,《药》中的夏瑜是一位革命者)10、《故乡》通过贫苦农民闰土父子两代的童年对比,反映了自辛亥革命至“五四”前后中国农村走向全面崩溃以及农民的悲惨生活。
_荒野的呐喊_与_苍凉的手势_鲁迅与张爱玲的美学风范比较
探求!""#年第$期(新%&期・总’#(期)・文化与教育・)摘要*鲁迅“荒野的呐喊”与张爱玲“苍凉的手势”的美学风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悲壮美”与“苍凉美”———悲剧心理的意象背景,“黑白分明”的强烈震撼与“葱绿配桃红”的参差启迪;“含泪的笑”与“无声的哭”———“大团圆”收梢的反讽。
)关键词*鲁迅;张爱玲;悲壮美;苍凉美;比较)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彭维芳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彭维芬(’%,,—),女,文学硕士,广州市轻工业中专学校高级讲师。
“荒野的呐喊”与“苍凉的手势”/广州市轻工业中专学校,广东广州#’",#")鲁迅这颗!"世纪“中国最苦痛的灵魂”,用他冷峻、辛辣、犀利的笔,揭示国民的劣根性,给世人敲响了“人性荒凉”的警钟,呼唤美好人性的回归。
鲁迅文本体现的“荒野的呐喊”,其声凄厉、惨烈,其形孤独、虚空,其情悲愤、不甘,充满斗士的不屈,英雄的刚烈,男子汉力度的“悲壮美”。
而张爱玲的故事,所有的结局定格在“苍凉的手势”,无声无息,暗淡无光。
张爱玲认为“我不喜欢壮烈。
我是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
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
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
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
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张爱玲《传奇》的故事,传达出“人间无爱”、“人性荒凉”,都是以“苍凉”的结局为收梢。
如果说鲁迅以其男性的强烈对照00黑白分明的“悲壮美”为风格,那么张爱玲则以其女性的深长回味00葱绿配桃红的“苍凉美”为特色。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式
《呐喊》,《彷徨》的生活视角和结构模
式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标志着新文化运
动的发端,也是现代文学的开始。
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是鲁迅小说《呐喊》、《彷徨》的出现。
鲁迅是现代小说的奠基人,他发表了近现代史上第一篇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
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
一、“表现的深切”----独特的题材、眼光与小说模式
二、“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1、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
的独立创造,以建立起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例如:《狂人日记》(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等。
2、追求表达的含蓄、节制以及
简约、凝练的语言风格。
例如:《故乡》里那幅“神奇的图画”、祥林嫂最后的“肖像”等。
总上,鲁迅的《呐喊》、《彷徨》通过独特的取材,视角和模式,向人们展示了其“反抗绝望”的鲁迅哲学内蕴;所建立的现代小说新形式,既是自觉地借鉴外国小说形式的结果,也是由不自觉到自觉地借鉴传统文学艺术经验的结果。
因此,不愧为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
从呐喊到流言——鲁迅与张爱玲相同点之比较
维普资讯
国文化革命 的主将。他 不但是伟 大的文学家 , 而 且是伟刁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鲁迅的骨头 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 和媚骨 , 这是殖 民地
之 处 ?从表 面 上 看 , 位 作 家 相 距 3 两 0年 , 张爱 玲
又不像当时其他女作家那样追 随鲁迅 , 她脱离 了 “ 五四” 新文学运动 的光照 和影 响 , 追求个人真实
学 的认 同 , 以至 于在解 放后 被 排 斥 在文 学 史之 外 。 这两 位作 家 因为 走 上 文 学 道 路 的境 遇 不 同 , 被 都
从 13 年毛泽东发表《 98 论鲁迅》 4 到 0年代初 发表《 民主主义论》 《 新 、反对党八股》 毛泽东尊鲁 ,
方向。 毛泽东的这个评价是经典性 的, ” 这就是著 名的“ 三个家” 五个最” 和“ 。很 显然 , 毛泽东是把 鲁迅作为中华 民族的精神领袖来定位的。
则“ 我以我血荐轩辕 ”东渡扶桑 , 医学救 国。而后 弃医从文 , 以文艺唤起愚弱国民的觉醒 , 发出了 自 己独特 的“ 呐喊” 。鲁迅成 了左翼 文 艺运动 的领 袖 。而张爱玲是在“ 低气 压” 的环境里 , 在上海沦 陷区狭窄的圈子里一炮走红 , 低气压”的环境 给“ 带来了一片亮色。一场震撼 民族 的解放战争在小 说中没有得到很好 的反映 , 这个身 陷孤 岛的女作 家发出了 自己内心 的对人性 、 对情欲世界 的深刻 解剖 。也正因此 , 张爱玲 的作品没有得到 主流文
伟大的寻求者 ; 于青指出鲁迅毕生致力于 国民性 的批判 , 是对民族 文化心理建构 的一个贡献。张 爱玲 对 女 性 意 识 里 “ 性 原 罪 ” 识 的 展 露 和 批 女 意 判, 则是张爱玲对民族文化心理建构的一个补充 , 是对女性意识的进 化和发展的~个贡献; 费勇则 认为鲁迅是一位 能够承担伟大两字的作家 , 张爱 玲则是一位创造 了一种独特风格 的优秀作 家 , 在
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之比较
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之比较鲁迅与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重要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深受读者喜爱。
鲁迅以其激烈的文字和强烈的社会批判而闻名,而张爱玲则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富有情感的作品而备受赞誉。
本文将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和张爱玲的《色戒》为例,从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笔调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艺术之异同。
首先从叙事结构来看,鲁迅的《狂人日记》采用了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通过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故事的发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而张爱玲的《色戒》则采用了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通过客观的视角来描绘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使整个故事更加客观和冷静。
其次在人物塑造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社会压迫的可怜人,他在嘈杂的市井中挣扎求生存,最终走向了疯狂和自我毁灭。
鲁迅通过对孔乙己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束缚和摧残,以及对人性的残酷和无情。
而张爱玲的《色戒》中的人物多是社会上有权势和地位的人,她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他们内心的复杂和矛盾,以及他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和选择。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刻画,她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摧残。
在笔调风格方面,鲁迅的《狂人日记》语言激烈,充满了悲愤和愤怒,他直接抨击了封建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束缚,使整个小说充满了强烈的批判意识。
而张爱玲的《色戒》则语言细腻,情感丰富,她通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情感和渴望,使整个小说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
鲁迅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在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笔调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鲁迅的作品更加强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抨击,他通过对底层人物的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个体的摧残和损害。
而张爱玲的作品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她通过对有权势和地位的人物的刻画,揭示了权力对人性的腐蚀和摧残。
两位作家在不同的方面展现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东方的“过客”与西方的“浪子”——论鲁迅和里尔克笔下的精神漂泊
82东方的“过客”与西方的“浪子”——论鲁迅和里尔克笔下的精神漂泊邵钰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漂泊”作为顽强的文学母题,在东西方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而其中的精神漂泊,常化为人性、理想、自我等抽象意象,与意识流一同贯通在字句中予以表达。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的写作情感是复杂的,同时包含着自我肯定和自我惩罚的矛盾情绪,在其中《过客》中的“过客”这一形象更是如此。
同样属于漂泊母题的重要文本还有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的“浪子”,浪子与过客在对死亡的体认、对孤独的坚守等方面都有着令人意外的相似之处,也同时可从中管窥出东西方文化中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漂泊;鲁迅;里尔克鲁迅在漂泊叙事上的独特意义,就是将中国传统的家园情怀与现代性的漂泊母题相结合,而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鲁迅写于1925年的诗剧——《过客》。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固有“安土重迁”的观念,不会轻易选择远离故土,要考取功名的人心中也装着一个衣锦还乡的美梦。
“怀乡”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母题,也保留了不少与之相辅的象征意象,如猿啼、家书、雁等等。
身为“战士”的鲁迅,也向这种不求进取的自我封闭思想挥舞起长矛。
《过客》就是对这种传统观念的颠覆,指出世俗上的循规蹈矩不能遮蔽生命深处漂泊的冲动,即便处在空虚之中也始终要不放弃行走,勇往直前地追寻。
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马尔特手记》,是记载“漂泊”的重要文本之一。
它取材于《圣经•新约》中浪子归来的伤感故事,并将其中迷途知返的浪子改写为一个不愿被爱的人物形象。
《马尔特手记》作为里尔克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可以说是带有浓厚的精神自传的色彩,将里尔克对与人的真实存在密切相关的主题都一一展开剖析,是我们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最佳途径。
而其中的浪子形象,既承袭西方海洋文化重漂泊的传统文化内涵,又因其复杂的精神思索与哲学之思得以跳脱出平常的文学套路。
而这一西方的浪子,与鲁迅笔下的东方过客的形象确实存在不少吻合之处,这也是两位作家在精神分析与展望上的不谋而合。
论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讽刺意味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讽刺意味李美慧 鞍山师范学院摘 要:鲁迅和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唤醒民族意识和人性命运的一代作家,作为时代背景下的男性与女性的领军人物,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们都挖掘深层次的民族现象,超越了文学作品的表象,运用一种独特的反讽艺术反映时代背景下受道德伦理束缚的广大中国民众的生活辛酸史,力求人们精神世界的转变,追求民族的觉醒与人性的解放。
一定的文学作品反映的是时代的产物,文学现象不仅展示作家的“显意识”,也反映了作家的“潜意识”,更反映了民族意识和人类命运的悲剧性。
关键词:反讽艺术;民族劣根性;女性意识;人性解放;悲剧意味[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40-01鲁迅在其文学创作中展现了众多带有国民劣根性的麻木的劳苦大众,他以现代幽默反讽为武器,揭露并抨击了时代背景下“吃人”的现象,以及对麻木腐朽愚昧的中国同胞的痛惜之情。
继鲁迅之后,张爱玲是一位以人性觉醒为目的的女性作家,超越了性别的差异,从女性的视角展现20世纪40年代国家、民族的衰败与人性的苍凉,她以尖锐的笔触讽刺了现代都市中人性的泯灭、扭曲以及变态心理带来的人性命运的悲剧。
1、讽刺笔法下的“人吃人”的社会现象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小说的讽刺意味尤为突出,他的《狂人日记》是一篇讽刺意味十足的战斗性文章,他所呈现的是一个“迫害狂”眼中的中国现状——用伦理道德来迫害人的生命。
它所侵蚀的是不仅是广大的民众,而且还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与精神。
卑微、无地位的阿Q,是一个具有欺软怕硬、以丑为美的典型形象,他是当时社会最底层民众的真实写照,作者塑造的这个形象是对社会制度的嘲讽,并寄希于民族劣根性的唤醒。
鲁迅暴露的是民族的劣根性,所讽喻的是整个封建社会,他使用辛辣讽刺的手法意在触动中国民众麻木不仁的精神世界。
但这种用笔触来治疗病态已久的精神世界 ,在某种程度上是慢性的,甚至是无效的。
鲁迅和张爱玲人性悲剧作品的异同
“ 个性” 例如 《 Q正传 》中的 “ , 阿 阿 Q 、《 ” 孔乙己》中的 “ 孔乙己” 《 、 祝 福》中的 “ 祥林嫂”等来表现现实中的
农民、知识分子、 妇女的悲剧性乃至整
了“ 救救孩子”的呼声 , 《 在 故乡》 里。
他写到. “ 这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 j 也便成了 , 路……”矛盾在 12 年发 92 表的 《 ( 一文中说: “ 读 呐喊 》 当时亦 未必发生 r 如何明确的印象 ,只觉得受 到一种痛苦的刺激 ,犹如久处黑暗的人 骤然看到了 耀眼的阳光。 我想正是这束 ” “ 阳光”更清楚地衬托出封建家族制度下 的无边黑暗 ,这束 “ 阳光”便来 自于
目中所经历的社会和人生。 “ 早上小心
大的 不同。 鲁迅作品题材较广,视 野开 阔。 从题材的角度看 , 鲁迅的人性悲剧 作品可以分为四类,1 . 知识分 子的悲剧。 例如, 《F 日 、 《 彳人 记》 孔乙己》 伤 、《
那正常表象下传统文化吃人的本质。在 《 》 药 里, 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革命者夏
鲁迅和张爱玲人-悲剧作品的异同 t I :
◆ 曾海燕
在中同 现代文学史 k .鲁迅和张爱 玲, 无论从哪方面看, 都是相差很大的 两位作家。这是众所周知的。 但近年来 , 却不断有人把两位作家放在一起比较。 北师大教授王复仁说: “ 在现代作家里 面,只有张爱玲可以与鲁迅媲美。 ”我以 为如果一定要作比较, 那么这主要是指 他们作品中彻底、残酷的悲观精神和对 人性扭曲、异化的沉痛刻画而言的。 可 以这样说,在现代文学史上, 他们的作
到农民、知识分子、 旧民主主义革命者、
出门. 赵贵翁的眼色便怪:是乎 i我, l f 是乎想害我 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
“ 吃人”的意象写得惊心动魄 、 毛骨悚
_寂寂地死_与_不堪地活_鲁迅与张爱玲的悲剧美学比较
“寂寂地死”与“不堪地活”———鲁迅与张爱玲的悲剧美学比较彭维芬(广州市轻工业中专学校,广东 广州 510650)[摘要] 鲁迅与张爱玲的小说都体现了悲剧美,其异同在于:其一,“清醒的恐惧”与“惘惘的威胁”———“大恐惧的悲剧美”,鲁迅是清醒地反抗,张爱玲却是缩命地默认;其二,“寂寂地死”与“不堪地活”———“悲剧美学的终极追问”,鲁迅在死亡面前,陷入反抗“无物之阵”的绝望与虚无主义的怪圈,张爱玲则体悟生存的长久磨难。
[关键词] 鲁迅 张爱玲 悲剧美学 比较[中图分类号] I20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917(2006)02-0145-04Ξ 正如尼采所说,“酒神的受难与日神的光辉融合,了悲剧”,“悲剧如此疾呼:‘我们相信永恒的生命’”[1]。
在尼采看来,回音,更是“肯定生命的最高艺术”。
鲁迅这位20世纪“中国最苦痛的灵魂”,以他清醒的意识、敏锐的洞察、先行者的大孤独、大寂寞,体现一种大悲剧。
张爱玲却以平静的悲凉、平静的无力,写出鲜活的生命被风干、被催折,无奈地垂死挣扎的恐怖、悲凉、绝望,处处充斥一种“不对,不对到恐怖的程度”的怪异的宿命感,处处透着静静杀机。
一、“清醒的恐惧”与“惘惘的威胁”———大恐怖的悲剧美 从鲁迅和张爱玲的小说中,我们都能洞察他们的悲剧哲学,他们对生命的理解、阐释及其间所流露的绝望都流动于字里行间———一种冷入骨髓的悲剧意识。
然而,在同样的悲剧意识之中,鲁迅是不断地抗拒绝望,寻找灵魂的救治和超越,有着伟丈夫的刚烈;而张爱玲却远离现世,独立舔伤、自慰,有的是小女子的自慰、自卑。
鲁迅作为时代的斗士,民族的英魂,中国的脊梁而称雄于文坛一个世纪。
毛泽东曾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的确,鲁迅是坚强的,我们从鲁迅的一声声响彻全球的呐喊中,看到一个不屈的斗士风采,看到一个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的屹立不倒的伟丈夫形象。
但是,在这呐喊声里,我们听到的是荒原空洞的回响,其声惨烈,其情绝望,其形凄凉。
《呐喊》10位名家点评
《呐喊》10位名家点评《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文坛上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以中括号内的内容——10位名家对《呐喊》的点评,从不同角度透析这部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杨芙清是这样评价《呐喊》的:“《呐喊》是一部声音感动人心的文学作品,它以饱满的激情和震撼的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抗争。
”这一评价点出了《呐喊》的独特之处,它通过艺术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社会的黑暗面,使读者对其中所蕴含的痛苦和斗争产生共鸣。
其次,钱钟书针对《呐喊》的艺术风格表示赞赏:“这部作品以其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了中国人民陷入困境时的绝望和无奈。
”钱钟书的评价从绘画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作者对细节的把握力度和独特的描写风格,使人产生深刻的视觉感受。
第三位评委柏杨对《呐喊》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分析:“《呐喊》在探讨人性和社会问题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它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警示人们要重视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问题。
”这一评价指出了《呐喊》的思想内涵,它不只是一个揭示社会问题的作品,更是对人性的反思和警示。
第四位评委鲁迅将《呐喊》等同于“一面镜子,可照出许多可怕的阴暗面。
”他认为,《呐喊》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警醒人们关注现实中的残酷和不公,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五位评委茅盾对《呐喊》进行了整体评价:“《呐喊》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成为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它的写实主义风格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使之与其他作品区别开来。
”茅盾的评价突出了《呐喊》的创新性和开创性,它以其独有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六位评委老舍对《呐喊》给予了高度评价:“《呐喊》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优秀的表现力,传达了科学创作和人性思考的精神,读者在阅读之后会有一种如同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击中的感受。
”老舍的评价突出了《呐喊》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价值,它不只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个思想的启示。
第七位评委严聆对《呐喊》进行了艺术形式的分析:“《呐喊》以其紧凑的结构和多样的表现手法,营造出了一种紧张而震撼的氛围,使读者不禁陷入其中。
_80后_这样解读_过客_
文学课堂“80后”这样解读《过客》李 楠、王毓婷、周敏颖、徐俪成、沈梦怡、袁一月主持人李楠:历史走到今天,鲁迅的名字、鲁迅的作品早已超越单纯的文学意义,固定为一个符号、一种精神、一个民族的象征。
中国孩子自小学就接触鲁迅。
中学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位置举足轻重,无可替代。
进入大学以后,鲁迅作品更是中文系学生的必修功课。
因此,可以说,鲁迅对每一个1949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人的成长,都起到过作用。
当然,作用是各种各样的,或大或小,或正面或反面,不可统一而论。
近年随着中学语文教材改革的进行,关于是否削减甚至取消鲁迅文章,引起激烈争论。
反馈到学术界以后,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们都在反思,鲁迅是否已经过时?当今的学生也许对鲁迅失去了兴趣?作为一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师,我所看到的景象并非如此。
复旦大学中文系自2001年,在陈思和教授倡导和主持下,为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系列“经典精读”课程,《鲁迅精读》是其中之一门。
近10年来,逐渐成为复旦中文系的特色,金字招牌,获得了诸多教学成果奖项。
我主讲此课已经一年,因为是中文系本科生必修课,来上课的学生很多,仿佛这是理所当然。
但值得欣慰的是,其他非中文专业选修此课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从学生们课下阅读、课上讨论,和作业情况来看,鲁迅依然魅力无穷,足以召唤众多1980年代末出生的青年学子。
他们不做“喜欢”和“不喜欢”的简单判断,但他们认为,鲁迅很重要,值得花时间去读、去思考。
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读出你自己的鲁迅”。
令人兴奋的是,这些“80后”的学生们不仅愿意回到历史现场去理解鲁迅,更希望能够从鲁迅那里找到人生的启迪。
当然,鲁·147·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5期迅作品的审美形式也为他们所激赏,愿意花费时间去反复咀嚼,细心揣摩。
一个学期的课时有限,不可能细读鲁迅的每篇作品,我在概括鲁迅生平经历、文学作品的整体风貌、学术研究成就的同时,给学生介绍了围绕鲁迅的文学事件、与鲁迅有关的人,还有“鲁学”所走过的历程及当下的研究现状等。
走向未知的征程——论《过客》中的痛苦、孤独与彷徨
走向未知的征程——论《过客》中的痛苦、孤独与彷徨《过客》一文收录于《野草》中,是鲁迅作品中较为独特的散文诗。
文章以独幕剧的形式描述一个衣衫褴褛而困顿倔强的过客拒绝老人和女孩的挽留,在一个声音的催促下不停地向前行走,走向坟墓与未知的未来。
作为鲁迅心中酝酿近10年的产物,《过客》发表于1925年3月2日,时值五四新文学运动的落潮时期,难免反映出当时鲁迅的精神苦闷与彷徨。
换言之,过客可以视为鲁迅自己思想精神的化身。
文章起于或一处、或一日的黄昏,本身即具有普遍性和不确定性。
象征性的时空再配以荒凉的环境,体现的是当时社会环境的黑暗与压抑,而阴暗的环境给人的影响也多是消极负面的。
从外型上看,老人白发黑长袍,代表丰富阅历及消极沉沦。
女孩儿紫发白底黑格长衫,代表天真与希望。
而过客则是“黑色短衣裤皆破碎”,可见他当了匆匆无去向的过客许久,得到的却是撕裂的“黑”,这是比老翁的黑更可怕的一种形式——因为它除了阴暗,还含有被蹂躏后的痛苦1。
这点不仅体现在肉体上的痛苦(如赤足),还体现于社会对反抗者精神上的压榨与摧残。
过客以流血的赤足前行,每一步都是备尝艰辛的(其中暗示了革命的不易)。
但是这种痛苦却可以提醒过客,他还活着,使他时刻清醒冷静。
以疼痛激励自己走在看似无用且无望的路上。
这种自闭而又自虐的行为,是在麻木社会中保留本心的一种无奈举措,与其说是牺牲,不妨说是减轻自身的不安。
东边的杂树瓦砾代表着人类现存的社会,西边的破败丛葬则预示着人类未来的未知。
无论是路非路的痕迹还是枯树根,都充斥着一股死亡的气息。
这萧索既是古老中国的真实写照, 也是现实世界在苦闷彷徨、失望痛苦的知识分子心灵上的投影2。
——这也就带来一个选择:要么沉沦死亡,要么反抗重生。
《故乡》中有这么一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
”而过客作为时代的前瞻者、最早的觉醒者,则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为世俗所压迫沉默不语,要么反抗带领人民走出困境。
也正如过客所问“走完了那坟地之后呢?”没人知道答案。
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之比较
鲁迅与张爱玲小说创作艺术之比较鲁迅与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两位杰出作家,他们在小说创作方面都有着不俗的造诣和成就。
鲁迅被誉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奠基人”,张爱玲则被誉为“中国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这两位文学巨匠的小说创作风格各有特点,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比较鲁迅与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艺术。
一、内容方面的比较鲁迅的小说创作内容多从中国社会和人性角度出发,关注弱势群体、贫苦百姓及其受压迫的生存状态,批判封建主义制度和文化传统。
他的小说多具有强烈的社会意味和人性关怀,例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在创作上,鲁迅多运用夸张、讽刺、幽默的手法,以达到社会批判的效果。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内容则更多关注人物内心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关注女性身份和角色的转变和挣扎,对城市生活及现代文化的抨击和反思。
她的小说多情节曲折,人物复杂,多暗示和隐喻,例如《色戒》、《金锁记》等。
张爱玲多强调爱情主题,赋予女性情感世界新的表达形式,以达到文学表现的效果。
鲁迅的小说创作形式多采用简明紧凑的叙述方式,内容生动、情节明晰,多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呈现,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鲁迅在小说中多运用对话,表达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现代中国社会的深刻问题。
鲁迅多注重描写现实场景,使得小说具有更强的现实感。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形式多采用夹叙夹议的叙述方式,内容多朦胧和含蓄,不断探寻和挖掘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想。
她的小说注重描写城市生活的细节,刻画出上海滩的繁华与虚荣,体现出她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和个人风格。
鲁迅的小说创作语言朴实、质朴,不太注重修辞和华丽的表达方式,更多采取白话文种的语言表现,用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书写出普通百姓的生活与斗争,更具可读性和文学感染力。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语言华丽优美,注重修辞和韵律方面的表现。
她的小说多以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和艺术为背景,充满着精致的文化内涵。
她的小说语言流畅、娓娓动听,富有诗意和意境。
《呐喊》的名家点评
《呐喊》的名家点评
李大钊:这是中国最好的一本小说。
茅盾: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君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者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呐喊》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的,是一个新辟的天地。
近代学者许寿裳:《呐喊》是中国新文艺上真正的、划时代的杰作。
现代文学评论家郑振铎:《呐喊》是最近数年来中国文坛上少见之作。
那样的讥诮的沉挚,那样的描写深刻,似乎一个字一个字都是用刀刻在木上的。
现代教育家成仿吾:《呐喊》出版之后,各种出版物差不多一齐为它呐喊,人人谈的总是它。
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呐喊》为我打开了一条通向中国人内心的道路,打开了一条理解新的中国文学与文化的道路;因为读了《内喊》,就使人体会到生活的悲剧是何等的相似,它与整个世界是不可分割的,紧密相连而处处相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呐喊》是以最少的文字造成最大影响的杰作。
如果小说也讲性价比,《呐喊》的性价比绝对是最高的。
鲁迅的《呐喊》浓缩了近代中国的苦
难,其小说艺术之精妙复杂,是同时代的各国文学大师都难以超越的。
我从小就读《呐喊》,现在每次讲鲁迅的时候还要读,但是每次都可以读出新的意义。
现代作家韩晗:从鲁迅的创作生涯来看,《呐喊》当之无愧是鲁迅的成名作。
鲁迅研究月刊副主编姜异新:《呐喊》的出版与畅销标志着“周树人的沉寂期彻底结束了,鲁迅的辉煌期开始了。
”。
迎向绝望的反抗:“过客”与“异乡人”
迎向绝望的反抗:“过客”与“异乡人”作者:徐键萍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1期摘要:《野草》与《巴黎的忧郁》两部作品都运用象征主义手法在文本中创造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
“过客”与“异乡人”在各自的象征世界里不仅是独立存在的意象,还分别是两部作品内在精神的寄托,其内蕴贯穿了作品几乎所有的意象。
本文在分析其外在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对这组意象进行了作品内部的发散性解读,寻找到“过客”与“异乡人”共同蕴含的绝望的生命感受和在绝望中不懈抗争的思想精神。
《巴》的抗争是通过搭建一个“美”的乌托邦实现精神的救赎,而《野》则是将希望展现于那从虚无中崛起的生命意志。
关键词:《野草》《巴黎的忧郁》颓废抗争生命意志鲁迅是民族启蒙的精神战士,而波德莱尔则正好相反,他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的颓废诗人”。
五四时期田汉等人首先以“恶魔诗人”的形象推介波德莱尔①,着意发挥“恶魔主义”中的反叛传统的精神,更有中国象征诗派在创作中对波德莱尔的“病态”资源所进行的有意开掘,而使波德莱尔“颓废者”的形象最终定型的也恰恰是鲁迅毫不留情的批判:“谁都知道是颓废的诗人”②。
但同样是鲁迅,对《巴黎的忧郁》,我们捕捉到鲁迅的另一重态度③。
鲁迅在创作《野草》的时候,正在翻译和讲授日本学者厨川白春的《苦闷的象征》,《野草》那朦胧奇巧的幻境和具有深刻揭示力的意象群落都带有象征主义手法的痕迹。
事实上,这两部作品之间的默契不仅仅表现为创作手法的相似,更重要的是作为鲁迅与波德莱尔的“精神自传”,《野草》与《巴黎的忧郁》开启的正是“精神战士”与“颓废诗人”关于生命抗争的精神对话。
一、象征森林中的心灵交响《野草》与《巴黎的忧郁》都竭力营造出以意象为依存的“象征的世界”。
用鲁迅在《野草》中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全属于我自己的世界”(《影的告别》),在这片“世界”里,往日启蒙者对现实黑暗的愤激议论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在地狱边沿疾呼的“鬼魂”(《失掉的好地狱》),在夜空下孤独挺立着的伤痕累累的“枣树”(《秋夜》),在荒漠中手握利刃互相杀戮的“复仇者”(《复仇》)等等,作者通过隐喻、暗示等象征主义的手法,用独特的意象群营建出了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
大学语文《伤逝》与《封锁》精要
故事梗概
• 涓生和子君是一对恋人,为了争取恋爱自由,冲 出了家庭,同居在一起。但是,由于他们缺少更 高的人生目标,在达到“婚姻自由”后,获得幸 福的生活之后,他们便为生计操劳,沉湎在日常 琐事里,并逐渐变得消沉、颓唐和世俗。涓生的 怯懦、顾虑和自私自利的思想完全暴露,并错误 地把坠入困境的原因归咎于子君,子君不得不回 到原来的旧式家庭。含恨离开了“无爱”的人间。 而涓生也带着“悔恨和悲哀”回到原来的会馆, 重新思索所谓的“新生活”,结束了个人奋斗的 悲剧。
中国现代最早创作的话剧剧本。 • 欧阳予倩的《泼妇》 • 熊佛西的《新人的生活》 • 郭沫若的 剧《卓文君》 • 白薇的《打出幽灵塔》 • 出走者形象 “娜拉剧” • 追求人格独立和个性解放
作品缘起
• 1923年12月26日 • 鲁迅 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演讲 • 《娜拉走后怎样》——文章阐述的主要观
鲁迅生平
• 祖父周福清 父亲周伯宜 “监候斩” • 鲁迅的母亲鲁瑞 • “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 江南水师学堂 矿路铁路学堂 • 1902年2月,21岁的鲁迅赴 ,先入东京弘文学院
学习日语,2年后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1912 年改制东北大学医学部)学习现代医学。 • 1909年回到故乡。 • 1912年5月,鲁迅北上 • 1923年10月,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 许广平
• 第四种观点是邓晓芒提出来的。他认为鲁迅在《伤逝》中 写到的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虽具有西式爱情的表面形式,但 实质仍是中国传统的“似水柔情”式的爱情。《伤逝》的 写作是为了对中国传统 “赤诚” 、“纯情”爱情进行反 思和批判,鲁迅深刻地看穿了中国文化的本质,并领会了 西方个性解放精神的产物,是中、西爱情观的一次具有 意 义的碰撞。
作品缘起
启蒙文学的旗帜与唯美文学的标高——鲁迅、张爱玲比较论
开始的,显示了一个出色的文学家的可贵胆识。
20 世纪末,刘川鄂、葛红兵的 《20 世纪中国 20
位文学大师》 把鲁迅张爱玲列为一、二位。评点
到:“鲁迅一个没有长篇的大师,但仅有 《阿 Q 正
传》 就足以不朽。他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深刻地挖掘
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对人物性格的深刻揭发
了国民病态的传统文化之根的作家。”张爱玲“一个
问题也是此次会议讨论热点。有记者请夏志清、刘
了比较。
若干年后,夏志清的看法略有一些修正。鉴于
张爱玲离开大陆后作品日少,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印
苗。……鲁迅是尖锐地面对着政治的,所以讽刺,
舍、沈从文等小说名家的主要作品之后,他系统地
谴责。张爱玲不这样,到了她手里,文学从政治走
读了张爱玲,“大为其天才、成就所惊”,于是为张
回人间,因而也成为更亲切的。时代在解体,她寻
爱玲辟以专章,以多于论鲁迅的篇幅讨论这位从来
求的是自由,真实而安稳的人生。”
②
100
南方文坛
2020.5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玲请进了文学史,并给予重要地位,他说:“但是对
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
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秧歌》 在中国小
说史上已经是本不朽之作。”夏志清准确地把握了张
爱玲小说的特色:强烈的历史意识、丰富的想象、
其凡人性和技巧内功,体现了傅雷高人一等的眼
光。谭正璧肯定她“在技巧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
夫”,班公预言“她的散文,她的文体,在中国的文
学演进史上,是有她一定的地位的”⑦。跟傅雷的观
点互相印证,同时代的评论家也给予张爱玲高度的
赞扬。
阅读赏析鲁迅《过客》
阅读赏析鲁迅《过客》《过客》是一篇独幕剧,这在鲁迅所有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
这出剧中只出现三个人物:过客,老翁,小姑娘。
显然,这是一个意义大于形象的作品。
这篇作品的主旨当然可以有多重解读。
但不外表现人生的孤独,表现一个社会斗士的战斗生涯中所遭遇的寂寞。
一个作品在其发表以后,就像一个婴儿离开了母腹,从此之后,它自有其自己的命运和造化,与孕育它的母体已经完全脱节了。
只有读者,才是这个新生命的父母。
这新的父母会按照自己的学养、经验、体悟……领养这个新生命。
我读《过客》读到的是一种绝望的孤独感,又夹杂着一种坚韧的精神,给我一些些奋然前行走完此生的勇气。
鲁迅给读者描绘的是人生舞台上的一幕。
他通过舞台上这一个“一”(过客),展示了从古到今所有的痛感人生寂寞之苦者的“多”。
不但这个“过客”,舞台上的“老翁”,那个乐观的“小姑娘”等人物,即如舞台上的种种“布景”,也都无一不是对人生处境的典型化的表达。
我们把整个作品读成或者说“还原成”一个世界,就会清晰地看见作者对人的处境、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人的未来……的思考。
是的,这个世界充满着矛盾:1.生命在其成长过程中自身内部充满矛盾。
当我们幼稚的时候,我们就像那个小姑娘,一切都是美好的,坟地里有美丽的野百合野蔷薇;当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开始觉醒,我们就开始踏上“离家”的孤独之路,我们成为与自己生命照面的“世界”的“过客”,当我们终于垂垂老矣,我们就像剧中的“老翁”,在坟地等待死神的召唤。
这样一个生命的“循环”其实十分圆满,但我们总是会站在某一个时段上“质疑”另一个人生时段。
比如,许多人会怪罪“老翁”丧失“人生斗志”,终日徘徊坟地的边上,等待死神,暮气沉沉……其实,这个“老翁”正是“过客”的未来,而那个“小姑娘”正是“过客”的“前身”!剧中三个人物正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象征。
2.热的血肉之生命与冷的现实世界的对立与对抗。
“过客”状态(那种毅然决然地前行的姿态)是人一生的基本态度,它在人生中应该占着大部分的生命时段,这个时段中的人充满着生的“热烈”,富有创造的意识和战斗的精神,一往无前。
呐喊高考知识点总结
呐喊高考知识点总结《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1923年由北京新潮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1卷。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呐喊高考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呐喊高考知识点1、鲁迅在东京留学时为什么一开始选择医学?后来为什么弃医从文?答:学医是为了拯救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促进国人对维新的景仰,战争时就去当军医。
后来觉得更重要的是要拯救国人的心灵,所以弃医从文。
2、说说鲁迅将小说集定名为“呐喊”的原因。
唤醒沉睡麻木的国民;聊以慰藉在寂寞中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3、请简述《呐喊》的艺术特点。
答:《呐喊》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革命现实主义反映时代,二是以典型化的方法塑造人物,三是以体裁家的姿态不断创新。
4、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一些“曲笔”,那么,什么是“曲笔”?请结合《药》加以分析说明其作用。
答:曲笔指不拘泥于事物真实情况的写法。
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药》这篇小说,既写了华、夏两家由于愚昧麻木所造成的家破人亡的悲剧,也写了革命者由于脱离群众而不被理解的悲哀,整个作品弥漫着一股凄清色调,尤其是结尾关于坟场环境的描写文字,更是让人感到阴森恐惧。
可是,“瑜儿坟上”的一圈花环。
这清白、零星的小花给作品增添了一点热度和亮色,暗示着革命者流血牺牲,后继有人,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夏瑜的同情者和继承者们一定会发扬夏瑜精神,光明终究有到来的时候。
5、《呐喊》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请写出其中五部作品的名字。
答:包括《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风波》《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任写五部即可。
6、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 预见 的 “ 女巫 ” 吟读 着关 于 这个 世 鲁迅 的相似 。傅 雷称 《 金锁 记 》颇 有《 “ 狂
人 日记 》 中某 些 故 事 的风 味 ” J 胡 兰成 认 为 他 们 “,
、
对 人性 、 民性 的关 注与解 剖 国
张爱玲 在 接受 台 湾学 者 水 晶的采 访 时 曾这样 评价 鲁迅 , 她说 : 鲁 迅 很 能暴 露 中 国人 性 格 的 阴 “ 暗 面和 劣根 性 , 这一 传 统 等到 鲁迅 先生 死后 , 突告 中断 , 是 可 惜 ”4 很 L( 。张 爱 玲 对 鲁 迅 的评 价 表 J
写 出 了人 性 的 软 弱 、 昧 、 荣 和 阴暗 , 对 此 表 愚 虚 并 达 了深 切 的痛楚 和思 考 。鲁迅 与 张爱玲 在 小说 中
与 矛盾 , 现 了人 在这 个 世 界 中绝 望 的 抗 争 。 他 表 们所 描 述 的看 似普 通 的故 事显 示 了深 厚 的文 化 意 义, 他们 的许 多 作 品 也 如 文 化 寓 言 一 样 充 满 了对 人类 存 在 的体验 、 受 、 疑和 拷 问 。但作 为 不 同 感 怀 时代 、 同性 别 的作 家 主体 , 不 他们 之 间也 有 着一 定 差异 。鲁 迅 之呐 喊 , 示 出他斗 士 的风 采 , 显 他是 一 生 “ 抗绝 望 ” 誓 不 回头 的 “ 客 ” 而 张 爱 玲 则 反 、 过 ,
・
琳
1 ・ 3
维普资讯
揭露 和 剖析 。
玲 的女 性人 物 系列 中 , 太太 、 银娣 都 显示 了女 梁 柴
1 鲁迅 与 张 爱玲 在 他 们 的 小 说 中 不 同程 度 .
地表 现 了封 建 宗法 制 度 对 国人 心理 意识 的影 响 ,
人 们 自觉形 成 的“ 食人 ” 性无 时无刻 不 对健 康人 品 性进 行 着摧 残
奴隶性 和 民众 的阴 暗 、 木 、 漠心 理都有 深 入 的 麻 冷
基 金 项 目 : 育部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研 究“ 教 十五 ” 划 第 一 批研 究项 目( 1A 5 1 — 4 3 ) 规 0 J70.1 4 0 1 作 者 简 介 : 吉鹏 (94一) 男 , 苏 东 台 人 , 宁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部 主 任 , 聘 教 授 , 要 从 事 鲁 迅 和 中 国现 当代 文 学研 究 ; 王 14 , 江 辽 特 主 马 (9 0一) 女 , 宁铁 岭 人 , 宁 省 社 会 科 学 院助 理 研 究 员 , 学硕 士 , 要 从 事 中 国 现 当代 文 学研 究 。 17 , 辽 辽 文 主
都 是 “ 大 的寻 求 者 ” 当代 学 者 王 富 仁 也 说 : 伟 L。 2 J
“ 依照 政治 态度 , 们在 张 爱玲 和 中 国现代 主义文 我 学 的 奠基者 鲁 迅之 间 , 是很 难 找 到共 同之 处 的 , 但
就其 文 学倾 向和 创 作 方 法 , 者 相 同 的地 方 要 比 二
摘
要 :鲁迅 与张爱玲是 两位 在哲 学层 面上 有许 多相似 之 处的作 家,他们 的小说在 揭 示人性 、解剖 国
民性 、悲剧性地 体悟人 生 、思 索人 类生存命运和现 代主义手 法运 用等诸 多方 面存在 着共 同之 处 ,他 们都 用
荒 诞 的 艺术 手段 写 出人 灵 魂 的 深 度 和 精 神 的孤 独 。
维普资讯
2) ( 2年 9月 I
扬 州 大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 人
Ju a o aghuU i rt H m nts& Sc l c ) or l f nzo n esy( u aie n Y v i i oi i a S ∞c
关键词 :小说 ;鲁迅 ;张爱玲 ;比较 中图分类号 :I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73 ((2 0 —0 1 —0 07 00 2 ))5 0 3 8 X
2 纪4 0世 0年 代 初 , 爱 玲 奇 迹 般 活 跃 了 当 张
时沉 寂 的上 海 文 坛 。她 一 出现 , 有 一 些 批 评 家 就
相 异 的地方 多得 多 ”3 的 确 , 现 代 文 学 史 上 , L。 J 在 鲁迅 与张爱 玲 都 以他们 丰 富 的小说 文 本展 示 了中 国人 的精 神 世 界 和 这 个 世 界所 面 临 的 焦 虑 、 惧 恐
达 了她 自己对 中 国 文学 的 某 种 期 望 , 希 望 作 家 她 在创作 中能够 将 目光投 向 国 民性 格 , 其 进 行 揭 对 露 和剖 析 。综 观 张爱 玲 的 创 作 , 自己 在 人 性及 她 国民性 的挖 掘 方 面 同 鲁 迅 一 样 作 出 了 相 当 的 努 力, 她在 小说 集 《 奇 》 传 的大 部 分 作 品 中 就 执 着 地
S p. 20 2 e 0
第 6卷第 5期
V 16 N . 0. o 5
呐喊 的 “ 客"与封 闭的 “ 巫" 过 女
— —
鲁迅 、张爱玲小说 比较论
‘
王 吉 鹏 ,马
琳
(. 宁 师 范 大学 研 究 生 部 ,辽 宁 大 连 162 ;2 辽 宁 省 社 会 科 学 院 文 研 所 ,辽 宁 沈 阳 103 ) 1辽 109 . 10 1
蜗居 于 自己 的世 界 , 离 于 主流 之外 , 是 一个 充 游 似
收 稿 日期 :O 2 7—0 2O —0 9
都将 最 深 沉 、 真 切 的 目光 投 向人 , 注 人 的 生 最 关 存, 表现个 体 生命 在性 格 上 的缺憾 与 不 足 , 将其 并
提升到哲学高度 , 从而展示群体生命 的麻木 与迷 失 , 至扭 曲和变 态 。他 们对 中 国国民 的食人 性 、 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