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

合集下载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心悸是指人在平静状态下突然感到心跳加速、心脏跳动剧烈或跳动不规律的感觉。

心悸一般是由情绪紧张、运动过度、负重过度、疲劳过度、过度用力、用力排便、过于兴奋、疾病等引起的。

心悸常常和紧张、焦虑、恐惧、压力大等情绪有关,这是因为情绪激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速心跳。

心悸还可以是某些药物或物质的副作用,如咖啡因、可乐、酒精、尼古丁等。

此外,一些疾病也会引起心悸,如心律失常、贫血、甲亢、心肌炎等。

心悸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加剧或不规律。

病人通常会感到心脏跳动得很厉害,甚至可以感到心脏跳出胸膛。

除了心跳加快外,心悸还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头晕、胸闷、气短、出汗、耳鸣、失眠等,这些症状往往会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心悸的治疗方法包括调整饮食习惯、改变生活方式、减少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度运动等。

此外,如果心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需要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悸的方法包括:1. 避免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和辣椒、姜、蒜等刺激性食物会刺激神经系统,加速心跳,因此应尽量避免摄入。

2. 合理安排饮食:保持饮食均衡,含有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补充富含维生素B和铁的食物,如瘦肉、禽蛋、豆制品等,可预防贫血引起的心悸。

3.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和过度用力,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4. 控制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学会放松身心,保持平静。

5.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加心脏的耐力,降低心悸的发生率。

6. 停止吸烟和饮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刺激心脏,导致心悸症状,因此应戒烟戒酒。

总之,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如果心悸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也有助于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心悸是指人在安静状态下或是在剧烈运动或紧张情绪后,感到心跳加速、有规律或不规律地快速跳动的不适感受。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或经常反复发生。

心悸是由于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的节律性失调或不协调引起的。

心脏是泵血的主要器官,其动作由电信号调控。

当心脏收到来自大脑的电信号刺激时,心脏肌肉收缩,泵出含氧血液给身体各个部位。

然后,心脏肌肉放松,让心脏充满氧气。

如果心脏的电信号发生紊乱,可能会导致心脏跳动速度和节律的改变,从而引起心悸。

引起心悸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 心脏疾病:心脏病、心绞痛、心肌炎等疾病可以导致心脏节律异常,进而引起心悸。

2. 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紧张等情绪状态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跳加快,出现心悸的感觉。

3. 药物或物质: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抗生素等)或是饮食中的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也可能会导致心脏节律异常,从而引起心悸。

4. 身体活动:剧烈的体力活动、运动过度或是长时间的久站久坐,都可能使心脏负荷过多,导致心悸的发生。

5. 其他疾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心律失常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心悸。

针对心悸的治疗方式取决于其原因,其中包括:1. 针对心脏疾病的治疗:对于由心脏疾病引起的心悸,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2. 控制情绪:对于与精神紧张有关的心悸,可以通过放松技巧、心理治疗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3.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适量锻炼、规律作息等,可以减少心悸的发生。

4. 避免刺激物质: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酒精等物质,以减少心悸的发生。

如果出现心悸症状,应立即就医,了解病因,接受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以预防心悸的发生。

心悸ppt课件

心悸ppt课件
适量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 缓解压力。
其他辅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缓解心悸症 状的目的。
按摩疗法
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促进血液循环 和淋巴循环,有助于缓解心悸症状。
音乐疗法
通过聆听舒缓的音乐,调节情绪状态,减轻心悸 症状。
06
误区二
忽视伴随症状。心悸的伴随症状对于诊断具有重要 意义,忽视这些症状可能导致误诊或漏诊。
避免策略
出现心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 医生应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 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避免盲目自行用药或听信偏 方治疗。
04
治疗方案及药物选择建议
西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病因治疗
临床表现
心悸患者常描述为心跳加速、心跳 过重、心跳不规律等,可伴有胸闷、 气短、乏力等症状。
流行病学现状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现状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随 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中心悸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
危害程度
心悸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心律失常、 冠心病等。长期心悸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实践
01
02
03
04
合理饮食
倡导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 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
类等健康食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
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
游泳、慢跑等。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

心悸中医名词解释什么是心悸心悸是一种常见症状,指的是人感到心脏跳动明显或不规则、速度加快,并且能够自觉到心跳的强度增加。

心悸可以是单纯的心跳感觉,也可以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如胸闷、气短等出现。

在中医理论中,心悸是一种表现,常常与心血虚、心火炽盛等病理状态相关。

中医对心悸的认识中医认为,心悸是由于心脏功能紊乱,气血失调等原因导致的症状。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脏器之一,主管血液循环,调节着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

中医将心脏与心包、小肠、三焦等脏腑器官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

中医认为,心悸的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情绪不稳定:情绪过于激动、忧虑烦恼等都会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出现心悸症状。

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量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会使心脏受到刺激,引发心悸。

3. 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不足会导致心脏功能失调,出现心悸症状。

4.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体系之一,湿热内蕴会干扰心脏功能,引起心悸。

中医对心悸症状的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心悸症状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和治疗方法。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心血虚是指心脏气血不足,无法满足其正常运行所需的能量和物质基础。

心血虚引起的心悸表现为心跳无力、心悸无力感,常常伴有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

治疗方法:1.补充营养:通过饮食调理或中药调理,补充心脏所需的营养成分,如瘦肉、桂圆肉、红枣等。

2.调理情绪:情绪不稳定是心血虚的主要因素之一,应通过心理调节、保持情绪稳定,缓解心血虚引起的心悸症状。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心火炽盛是指心脏内阳气过盛、阴血不足,导致心火上炎,心脏失去平衡状态。

心火炽盛引起的心悸症状表现为心慌、心跳急促,甚至出现胸闷、咽干口苦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1.清热降火:通过中药调理,清热降火,平衡心脏的阴阳平衡。

2.调理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以保持心脏的平衡状态。

词语心悸的意思

词语心悸的意思

词语心悸的意思词语心悸,是指一种内心的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令人心悸的事情,比如接到一通紧急电话,或是面对严肃的情况等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词语“心悸”的含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词语。

心悸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内心情感。

在情感上,心悸指的是人们面对紧张、恐惧或兴奋等情绪时,心跳加速,有一种“心脏快要跳出胸腔”的感觉。

这种感觉往往伴随着身体的一些生理反应,比如出汗、呼吸加快等。

心悸常常出现在紧张、焦虑的情况下,比如在面试、参加考试、公开演讲等。

同时,心悸也可以形容某种事物给人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或惊讶。

当我们遇到某些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实或情节时,也会产生一种心悸的感觉。

比如读到一篇悬疑小说中的恐怖情节,或是观看一部惊悚电影时,我们常常会感到心悸不已。

词语心悸还可以引申为某种原因或情况使人不安或恐惧。

在这种情况下,心悸常常意味着一种预感,警示人们需要警惕可能带来的风险或危险。

比如,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经常会引起公众的心悸,因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或是在暴风雨来临前,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心悸,因为这预示着可能的破坏和灾难。

总结起来,词语心悸既可以形容人的内心情感,也可以形容某种事物给人带来的强烈震撼或惊讶。

同时,心悸也可以引申为某种原因或情况使人不安或恐惧。

无论是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心悸时刻。

了解并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和理解这些情绪和体验。

当我们感到心悸时,可以尝试通过一些方式来缓解这种不适感。

比如,深呼吸、放松身体、转移注意力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平静。

此外,也可以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寻求帮助和支持。

在日常使用中,词语心悸是一个非常有用且丰富的词汇。

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理解和运用它,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

希望本文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和运用词语心悸,让我们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加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心悸的名词解释内科

心悸的名词解释内科

心悸的名词解释内科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症状,在内科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心悸指的是心脏跳动不规则或过速,给人一种不适的感受。

它是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常见表现之一,也可能是其他系统疾病或生理情况所导致的。

在了解心悸的名词解释之前,让我们先来探究一下心悸的生理机制。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通过周期性的跳动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由电信号在心脏组织中传导所引发的。

这些电信号从心脏的起搏点开始发出,通过心脏的传导系统沿着特定的路径传导,最终引起心脏的收缩,将血液推向全身循环。

然而,当心脏的电信号传导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心跳不规则或过速,即心悸。

心悸可能是由于过速的心跳,即心动过速,或者是由于心脏跳动的节奏不齐,即心律不齐。

心动过速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持续存在的,而心律不齐则可能是周期性出现或持续存在。

引起心悸的原因则有很多种。

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方面,冠心病、心肌病、心房颤动、心律失常等都可能引起心悸。

此外,其他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肺部疾病等也可以导致心悸。

生理情况如紧张、焦虑、体力活动过度、药物滥用等也可能是心悸的原因。

针对于心悸的诊断方法,则包括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病史询问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病程、伴随症状等,对于确定心悸的原因非常重要。

体格检查包括心脏、肺部等系统的检查,有助于排除体循环异常或其他系统疾病。

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信号来判断心脏的跳动是否规则,进而判断心悸的类型。

此外,实验室检查如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方面的检查也有助于排除或确定心悸的原因。

根据心悸的病因和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各异。

对于可以明确病因的心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心悸,应该治疗基础疾病。

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心悸,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治疗心悸的药物有多种,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等,具体的药物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来决定。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

心悸的名词解释心悸,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是指个体在情绪激动、紧张或体力活动过度后,心跳明显加快、加强,并产生一个不适感知觉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一、心悸是人体正常生理反应之一我们都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负责泵血,维持血液循环。

心跳正常时,每分钟约70-100次。

然而,当我们情绪激动、焦虑、害怕,或者进行剧烈运动时,心脏受到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其节奏加快、强度增加,这就是心悸的生理反应。

二、心悸的主要症状心悸通常伴随有心跳加速、加强的感觉,个体可能会感到心脏突然跳动或持续的心悸感。

有些人还会出现胸闷、气短、头昏等不适症状。

心悸的持续时间和频率可以因个体差异而异。

三、心悸的常见原因1. 精神压力: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状态会刺激交感神经,导致心脏加速跳动,产生心悸感。

2. 运动活动:剧烈运动会导致体力消耗增加,心脏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供给,产生心悸反应。

3. 咖啡因和刺激性物质:饮用过多的咖啡、茶和饮料,或者摄入大量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巧克力等,都可能诱发心悸。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利奥西泮、阿托品等,可能对心脏产生直接影响,引发心悸感。

5. 疾病和病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律失常、心脏病等都可能引起心悸。

6. 饮食不合理:长期摄入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导致血脂异常和体重增加,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引发心悸。

四、应对心悸的方法1. 放松身心:通过深呼吸、冥想、听音乐、按摩等方式放松身心,减轻心理压力和焦虑,从而减少心悸的发生。

2. 适度运动:定期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悸。

3. 控制饮食:合理搭配营养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保持正常体重,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预防心悸。

4. 避免刺激物:减少咖啡因、酒精、烟草等刺激性物质的摄入,防止引起心悸。

5.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对心悸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名词解释心悸的定义

名词解释心悸的定义

名词解释心悸的定义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指的是一个人感到心跳的速度或节奏不正常的感觉。

它可以是一种突然发生的感觉,在某些人身上可能是暂时性的,而在其他人身上可能是经常性的。

心悸还可以伴随着其他身体症状,例如胸闷、呼吸困难、头晕或晕厥感。

一、心悸的生理机制心悸是由于心脏在跳动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引起的。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是通过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来调控的。

然而,当这个系统出现某种问题时,就会导致心脏跳动的速度或节奏失调,从而引起心悸的感觉。

有很多因素可以干扰心脏的正常节律,例如心脏疾病、药物或物质的使用、焦虑或紧张等等。

心脏病是心悸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它可能是由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引起的。

药物或物质的使用也可能导致心悸,例如咖啡因、酒精、尼古丁等。

此外,焦虑或紧张也可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引发心悸的感觉。

二、心悸的症状与影响心悸的主要症状是心脏跳动的感觉不正常。

一些人描述心悸时感觉心脏在剧烈地跳动、颤动或快速地跳动。

有些人会感到心脏跳动的节奏不规则,也可以感觉到自己的心跳速度加快。

心悸不仅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症状,还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一些人对心悸的感觉感到非常恐慌和不安,担心自己可能会有严重的心脏问题。

这种焦虑可能会使心悸的感觉变得更加明显和不愉快,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治疗心悸的方法和建议在治疗心悸时,首先需要确定心悸的原因。

如果心脏病是导致心悸的主要原因,那么相应的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或其他心脏介入措施。

如果药物或物质的使用是引起心悸的原因,那么需要减少或停止使用这些药物或物质。

除了针对特定原因的治疗,还有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建议可以帮助缓解心悸。

其中包括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此外,适度的运动和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可以对心悸产生积极影响。

总结起来,心悸是指一个人感到心脏跳动速度或节奏不正常的感觉。

它可以是暂时性的或经常性的,并且可能伴随其他身体症状。

心悸的PPT课件

心悸的PPT课件
动。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保持乐观的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学会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
接受专业心理辅导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 助,学习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
的方法。
与家人和朋友交流
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获得 情感支持和理解。
培养兴趣爱好
通过阅读、绘画、音乐等方式 放松身心,缓解焦虑和压力。
病因与诱因
病因
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心脏 疾病、内分泌疾病、代谢性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等。
诱因
心悸的诱因包括情绪波动、疲劳 、运动过度、饮酒、咖啡因等刺 激性物质。
心悸的分类
生理性心悸
由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心悸,如情绪波 动、疲劳等,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无 需特律失常、心 肌缺血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心悸的ppt课件

CONTENCT

• 心悸概述 • 心悸的诊断与评估 • 心悸的治疗方法 • 心悸的预防与护理 • 心悸的康复与预后
01
心悸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异常或心 慌的感觉。
症状
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心悸感、胸闷、气短等, 有时还伴有出汗、头晕、乏力等不适感。
在发生心悸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正确地 采取急救措施。
日常护理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留意心悸发作的频率、持续时 间、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就
医。
遵医嘱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 要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 过度疲劳。
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

心悸医学名词解释心悸是指心脏跳动异常或不规律,或感到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

这种症状可以是暂时性的,也可以是长期存在的,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

心悸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心悸的医学名词解释。

1. 心律不齐心律不齐是指心跳的节律不规律,包括心跳过快、过慢、跳动不均匀等。

心律不齐可能是一种单独的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包括房颤、室性心律失常等。

2.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的速度超过正常范围,一般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

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心脏神经系统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3.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指心脏跳动的速度低于正常范围,一般指心率低于60次/分钟。

心动过缓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药物反应等引起的。

4. 心绞痛心绞痛是一种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引起的疼痛,常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心绞痛常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现之一。

5.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常常表现为胸痛或不适。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及时治疗。

6.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导致身体各个器官缺血缺氧。

心力衰竭常常表现为呼吸困难、疲劳、水肿等症状。

7. 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不齐疾病,常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心悸、胸痛等症状。

心房颤动可能会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是指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身体代谢率增加,心脏跳动加快。

甲状腺功能亢进常常表现为心悸、疲劳、体重下降等症状。

9.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常常表现为过度焦虑、不安、心悸等症状。

焦虑症可能会导致心悸,也可能是心悸的原因之一。

总之,心悸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药物反应、心理因素等引起的。

如果您出现了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找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诊断学 健康评估 心 悸

诊断学 健康评估 心  悸
生理性:特点持续时间短,一般影响正常 活动
病理性: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引起心 排血量增加的疾病。特点:持续时间长, 反复发作,常伴心脏病表现。
2.心率失常:其严重程度与心脏病变程度 常不一致
3.心脏神经官能症
护理评估要点
1.注意疾病病史或生理性刺激等诱发 因素。
2.心悸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与间隔时 间、主观感受及伴随症状。
第七节 心 悸
Palpitation
概念:
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 心脏搏动可增强 心率可快、可慢 心律可规则或不规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生机制
一般认为与心动过速、期前收缩等所致 心率与心排血量改变有关。
受心律失常出现及存在时间长短、精神 因素及注意力的影响。
病因与临床表现
1.心搏增强:
3.心悸对人体功能性健康形态的影响。 4.诊断、治疗及护理经过。
相关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与心悸发作所致疲乏无力 有关。
焦虑:与心悸发作所致不适及担心预后 有关。

心悸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心悸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

心悸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心悸这东西,听起来好像很高级,其实就是心脏在那儿“咚咚咚”地打鼓,像是在开演唱会一样,让人心里七上八下的。

不过,别担心,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心悸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指导,让你在这场“演唱会”中当个好观众,不至于吓得心慌。

1. 心悸的了解1.1 什么是心悸?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心悸。

简单来说,就是你的心跳突然变得特别快或者不规则,就像手机来消息时,震动得有点厉害。

大多数情况下,心悸不是什么大事,可能只是因为喝了太多咖啡、熬夜、压力大,甚至只是走了几步路。

不过,要是这心悸频频造访,那可就得注意了。

1.2 心悸的常见原因心悸的原因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像是调色盘一样。

比如,焦虑、紧张,像考试前的心情,难免心跳加速;或者过量摄入咖啡因、烟酒,这就像是给心脏加了速;再有就是一些基础疾病,比如甲状腺问题,或者心脏本身的毛病。

总之,心悸的原因可不少。

2. 日常护理措施2.1 放松心情面对心悸,第一招就是放松心情。

试试深呼吸,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海滩上,听着海浪的声音,感觉如何?心情一放松,心脏也跟着平静下来,真是好事一桩。

2.2 规律作息再来就是规律作息,熬夜可不是个好习惯。

试着每天晚上都在同一时间睡觉,早上同一时间起床。

想想,如果每天都能睡个好觉,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肯定也能好很多,心脏自然也能轻松些。

2.3 饮食调整饮食上,咱们也得注意。

多吃些水果蔬菜,少碰那些重口味的东西,像油炸、腌制的食物。

健康饮食能让心脏少受折磨,心悸也就少了一些借口。

要知道,身体是自己的,得好好对待。

3. 健康指导3.1 适度运动再来说说运动。

适度的运动对心脏特别有好处。

每天走走路、做做伸展操,既能让心情愉悦,又能锻炼身体。

别怕流汗,流汗也是一种排毒,运动完后心脏跳动的感觉就像是在跟你打招呼。

3.2 及时就医最后,若心悸频繁且伴随其他症状,比如胸痛、气短,那就别犹豫,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

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忽视。

名词解释心悸

名词解释心悸

名词解释心悸心悸,也称为心跳过速或心跳过缓,是指心脏的跳动速率或节律与正常情况不符,造成个体能够感知到的心脏搏动异常。

心悸一般可以分为生理性心悸和病理性心悸。

生理性心悸是指在正常条件下,个体在运动、恐惧、紧张等情绪激动或经历剧烈身体活动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所引起的心脏搏动速率和强度的增加。

这种心悸一般是暂时的、自限性的,当情绪平复或身体活动结束后,心悸感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病理性心悸是指心脏搏动速率或节律明显不规则,且个体有明显不适症状。

病理性心悸可以分为心悸过速和心悸过缓两种情况。

心悸过速,也称为心动过速,是指心脏跳动速率超过正常范围(成人静息心率大于100次/分钟),伴有明显的不适感。

心悸过速的常见原因包括:1. 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缺血等;2. 神经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焦虑症、应激反应等;3. 药物或物质的影响:如咖啡因、酒精、某些药物等;4. 体质原因:如运动员、妊娠期妇女等。

心悸过缓,也称为心动过缓,是指心脏跳动速率低于正常范围(成人静息心率小于60次/分钟),伴有明显的不适感。

心悸过缓的常见原因包括:1. 心脏病:如心脏传导系统异常、心房颤动、心室停搏等;2. 药物的影响:如心脏起搏器、某些药物等;3. 神经系统疾病:如休克、颅内压增高等;4.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等。

对于心悸症状的处理,首先需要明确其原因。

生理性心悸可以通过调整情绪、减轻压力、增强体质等方式减轻或控制。

病理性心悸则需要进一步就医,接受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治疗等。

总之,心悸是指心脏跳动速率或节律与正常情况不符,造成的个体能够感知到的心脏搏动异常。

生理性心悸多为暂时性的,与情绪、身体活动等相关;病理性心悸则需要进一步就医和治疗,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怎么读
心悸的拼音是:īnjì。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
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
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心悸的例句:
1、第一眼瞥去,那模样是令人心悸的孤独。

2、忍住不让你看见,我泪如泉涌的模样,把心生的忧伤弥漫,将离
愁的情绪变迁,一次次穿透柔软的心悸。

3、对于犯罪最强有力的约束力量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
定性。

因为,即便是最小的恶果,一旦成了确定的,就总令人心悸。

4、日子过得很闲散,优哉游哉,没有任何坏事情发生,没有任何的
坏人出现。

最大的劲敌莫过于"懒惰"二字,因为知道天始终是要酬勤的,所以总是心悸。

5、她坐在那里,他站得很近,在那一刹那间,他好像是立在一个美
丽的深潭的边缘上,有一点心悸,同时心里又感到一阵阵的荡漾。

心悸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名词解释中医
心悸是中医病证名,是因外感或内伤,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甚则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心脏常见病证。

也可作为临床多种病证的症状表现之一,如胸痹心痛、失眠、健忘、眩晕、水肿、喘证等。

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凡以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名词解释
心悸
[ xīn jì ]
基础释义
1.心脏剧烈跳动的感觉。

见于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和器质性心脏病等。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感到。

2.中医病证名。

主要症状是心跳、心慌、不安。

3.内心恐惧:令人~。

详细释义
心中害怕。

《后汉书·梁节王畅传》:“肌慄心悸,自悔无所復及。

” 宋司马光《谢起居减拜表》:“欲辞则实所不支,欲受则自知非分,踧踖心悸,战兢汗流。

” 清吴伟业《殿上行》:“公卿繇来畏廷议,上殿叩头輒心悸。

” 冰心《寄小读者》六:“我们不必看见,只要听人说了,就要心悸,夜里要睡不着,或是说梦话的。

” 医学上指由病理引起的心脏跳动加速、加强和节律不齐的症状。

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有这种现象。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倍芍药加飴糖,名小建中汤,用以治里虚心悸,腹中急痛。

”《宋书·何偃传》:“ 竣时势倾朝野,偃不自安,遂发心悸病,意虑乖僻,上表解职,告医不仕。


例句
1. 典型症状: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肢冷多汗。

近义词
心动[ xīn dòng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 悸
东方医院心内科 谢连娣
定义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 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 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 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 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可呈持续性。
【概述】
1、主症: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 甚则不能自主 2、特点:心悸的发生多呈阵发性, 也可呈持续性; 3、诱因:心悸的发生多由情绪波动或 过劳引起; 4、伴随症状:胸闷、气短、失眠、眩晕、 健忘、耳鸣。 5、分类:病情较轻者为惊悸; 病情较重者为怔忡。
【病因病机】
一、病因 (以示意图讲解)
1、体虚劳倦 2、七情所伤 3、感受外邪 4、药食不当
体虚劳倦
禀赋不足
久病劳倦 心悸
脾胃虚弱
情志所伤
平素 心虚胆怯 暴受惊恐 暗耗阴血 思虑过度 脾运失健 化火生痰 心气不敛 心神动摇
心悸 阴虚于下 火逆于上
大恐伤肾
恐则精却
暴怒伤肝
气血逆乱
感受外邪
心气素虚 风寒湿邪
痹症日久 内舍于心
心悸
温病、疫毒
耗伤 心气阴
药食不当
嗜食肥甘 饮食 失调 药物过量 毒性过强
化火生痰
痰火扰心 心悸
耗伤心之 气阴
药食不当
药物过量或毒性较剧,损及于心,可致心悸, 如附子、乌头,或西药锑剂、洋地黄、奎尼 丁、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用药过量或不当时, 均能引发心动悸、脉结代一类
兼症 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抖
乏力,头晕等症。 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则喘促, 汗出肢冷,或见晕厥。 脉象 数、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
诱发 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因素 饱食等
【诊查要点 】
二、病证鉴别
惊悸与怔忡 心悸与奔豚 心悸与卑揲
【诊查要点 】
证治分类-水饮凌心
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小便短少,或下肢浮 肿,形寒肢冷,伴恶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 脉象弦滑或沉细而滑。 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代表方:苓桂术甘汤加减。兼见恶心呕吐,加半夏、陈 皮、生姜以和胃降逆;兼见肺气不宣,肺有水湿者,咳 喘,胸闷,加杏仁、前胡、桔梗以宣肺,葶苈子、五加 皮、防己以泻肺利水;兼见瘀血者,加当归、川芎、刘 寄奴、泽兰、益母草;若见因心功能不全而致浮肿、尿 少、阵发性夜间咳喘或端坐呼吸者,当重用温阳利水之 品,可以真武汤加减。
清代
活血化瘀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则补充了瘀血亦可 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每多获 效。
【概 述】
和现代医学的关系
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心
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颤动 或扑动、心悸为主症房室传导 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 激综合征
心悸为主症
心功能不全、心肌炎、
一部分神经官能症
病机
心之气血不足,心失滋养,搏动紊乱; 心阳虚衰,血脉瘀滞,心神失养; 或肾阴不足,不能上制心火,水火失济,心肾不 交; 或肾阳亏虚,心阳失于温照,阴寒凝滞心脉; 或肝失疏泄,气滞血瘀,心气失畅; 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宗气不行,血脉凝留; 或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扰动心神; 或热毒扰肺,肺失宣肃,内舍于心,血运失常; 或肺气亏虚,不能助心以治节,心脉运行不畅,均 可引发心悸。
【病因病机】
病势(疾病演变及走势)
病 机 阳虚(心阳不振,脾肾阳虚,甚或 转 水饮凌心) 化
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
心阳暴脱 厥脱
心气虚(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 脾两虚,心虚胆怯,气阴两虚)
阴阳俱损
【诊查要点 】
一、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主症 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
过重,或忽跳忽止,呈阵发性或持续不解, 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
《内经》
《内经》
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 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素问· 平人气象论》曰“……左乳下,其动应衣, 宗气泄也” 《素问· 举痛论》云“惊则心无所倚,神 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 《素问· 痹论》亦 云“脉痹不己,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内经》
《素问· 平人气象论》“脉绝不至曰死, 乍疏乍数曰死。”最早认识到心悸时严 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的关系
二、病机
病性
【病因病机】
病位在心,而与肝、 脾、肾、肺四脏密切 相关。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机关键
病势(疾病演变及走势)
病位及涉及脏腑
病位在心 ,涉及肝、肺、脾、肾等脏。
病性
【病因病机】
心悸的病理性质主要有虚实两方面。 虚实之间可以相互夹杂或转化。实证日
久,可兼见气、血、阴、阳之亏损;而 虚证也可因虚致实。
乏力,纳呆食少
阴虚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 舌红少津,苔 滋阴清火 天王补心丹 火旺 心烦热,口干,盗汗,思 少或无,脉象 养心安神 合朱砂安神
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 细数 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 易怒 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阳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 不振 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
肢冷
舌淡苔白,脉 温补心阳 桂枝甘草龙 象虚弱或沉细 安神定悸 骨牡蛎汤合 无力 参附汤
明代
明代《医学正传》认为惊悸怔忡尚与肝胆有 关,并对惊悸与怔忡加以鉴别。 曰 “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 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 而 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在 治疗与护理上主张”养气养精,滋培根本”
预后转归
心悸预后转归主要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 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及脉象变化情况。 如患者气血阴阳虚损程度较轻,未见瘀血、痰饮之 标证,病损脏腑单一,呈偶发、短暂、阵发,治疗 及时得当,脉象变化不显著者,病证多能痊愈;反之, 脉象过数、过迟、频繁结代或乍疏乍数,反复发作 或长时间持续发作者,治疗颇为棘手,预后较差, 甚至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 证、坏病,若不及时抢救治疗,预后极差,甚至猝 死。
【辨证论治 】
心悸辨证论治简表(1)
证型 症 状 舌 脉 治 法 方 药 心虚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 胆怯 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
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 苔薄白,脉细 镇惊定志 安神定志丸 略数或细弦 养心安神 舌淡红,脉细 补血养心 归脾汤 弱 益气安神
心血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 不足 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
证治分类-瘀阻心脉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刺,唇甲青 紫,舌质紫暗或有痕斑,脉涩或结或代。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气滞血 瘀,加用柴胡、枳壳;兼气虚加黄芪、党参、黄精; 兼血虚加何首乌、枸杞、熟地;兼阴虚加麦冬、玉竹、 女贞子;兼阳虚加附子、肉桂、淫羊霍;络脉痹阻, 胸部窒闷,加沉香、檀香、降香;夹痰浊,胸满闷痛, 苔浊腻,加瓜萎、薤白、半夏、广陈皮;胸痛甚,加 乳香、没药、五灵脂、蒲黄、三七粉等化瘀止痛。
2.辨病位(心悸的病位在心)
心脏病变可以导致其它脏腑功能失调或亏损; 其它脏腑病变亦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心。
【辨证论治 】
二、 治疗原则
虚证:治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实证:治以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注: 1.本病以虚实错杂为多见,治当兼顾
虚实的主次、缓急
2.心悸以心神不宁为其病理特点,故
应酌情配合安神镇心之法。
【辨证论治 】
三、 证治分类
(一)、心虚胆怯证 (二)、心血不足证 (三)、阴虚火旺证 (四)、心阳不振证 (五)、水饮凌心证 (六)、瘀阻心脉证 (七)、痰火扰心证
分型论治-心虚胆怯
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不寐多梦而易惊醒, 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加减。 气短乏力,头晕目眩,动则为甚,静则悸缓,为心气 虚损明显,重用人参,加黄芪以加强益气之功;兼见心 阳不振,用肉桂易桂枝,加附子,以温通心阳;兼心血 不足,加阿胶、首乌、龙眼肉以滋养心血;兼心气郁结, 心悸烦闷,精神抑郁,加柴胡、郁金、合欢皮、绿尊 梅以疏肝解郁;气虚夹湿,加泽泻,重用白术、茯苓; 气虚夹瘀,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
汉代张仲景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首先以惊悸、心动悸为病证名。 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损及汗后受邪等。 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 提出了基本治则及炙甘草汤等治疗心悸的常用 方剂。
宋金元时期
金元时期
元代《丹溪心法· 惊悸怔忡》进一步提出“责 之虚与痰”的理论 :“惊悸者血虚,惊悸有 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 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 痰因火动。"
证治分类-心血不足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 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代表方:归脾汤加减。本方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 作用,重在益气,意在生血。 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 少或无,脉细数或结代,为气阴两虚,用炙甘草汤 加减。兼阳虚而汗出肢冷,加附子、黄芪、煅龙骨、 煅牡蛎;兼阴虚,重用麦冬、地黄、阿胶,加沙参、 玉竹、石斛;纳呆腹胀,加陈皮、谷芽、麦芽、神曲、 山植、鸡内金、枳壳健脾助运;失眠多梦,加合欢皮、 夜交藤、五昧子、柏子仁、莲子心等养心安神。若 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者,以生脉散加减。
病机关键
本 虚 标 实
血瘀
气血阴阳亏虚
痰火
水饮
因虚致实
因实致虚
阳虚者易夹水饮、 痰湿
气血不足者,易 见气血瘀滞
实证日久 正气亏耗
阴虚常兼火亢或夹 痰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