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第6课时)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除法相关概念;–能够应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 2. 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1. 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解决。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题目;3.分数除法的练习题;4.学生小组间的通道交流工具。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明有5支铅笔,他要分给3个朋友,每个朋友将得到几支铅笔?”2.概念讲解1.分数除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分成几等分的运算。
2.解答问题:根据问题确定被除数、除数,并求解过程。
3.案例分析老师呈现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解答,并展示解决过程。
4.练习1.完成课本上的相关练习;2.在小组内相互出题,共同解答。
5.交流讨论学生展示各自小组的解答,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
6.反思总结老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习得的知识,强调重要概念和解题技巧。
五、课堂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主要是应用题,巩固分数除法的解决问题能力。
六、板书设计•分数除法:将一个数分成几等分的运算•解决问题关键步骤:确定问题类型,列出数据信息,寻找解题思路,逐步解答。
七、教学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考方式。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在本课时中,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几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对分数除法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理解不深、应用不灵活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如:“小华有2/3千克苹果,小明有3/4千克苹果,小华比小明多多少千克苹果?”2.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3.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练习题,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师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及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三、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二)|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二)。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我们会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如何用分数除法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分数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4.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2/3杯果汁,他把这杯果汁平均分给了3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杯果汁?答案:每个朋友得到了2/9杯果汁。
2. 题目:小华有5/6块蛋糕,他把这块蛋糕平均分给了6个朋友,每个朋友得到了多少块蛋糕?答案:每个朋友得到了5/36块蛋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学生们对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的地方。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的策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实际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分数除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方法一
爸爸的体重×(1-
8 15
)=小明的体重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kg。
(1-185 )x =35
7 x =35
15
x
=35×
15 7
x =75
方法二
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xkg。
x-
8 15
x =35
7 15
x x
=35
=35×
15 7
x =75
回顾与反思
看看小明的体重是否比爸爸轻 8 。
15
(75-35 )÷75 =
8 15
答:小明爸爸的体重是75kg。
巩固运用
(教材P38 练习八T7)
1.
小东读一本课外读物,已经读了35页,还剩下
2 7
没有读。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解:设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x页。
x-
2 7
x =35
5 7
x
=35
x =49
答: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49页。
(教材P38 练习八T8)
2.在通常情况下,体积相等的冰和水,冰的质量
比水的质量少
1 10
。现有一块重9kg的冰,如果
有一桶水的体积和这块冰的体积相等,这桶水
有多重? 解:设这桶水重x千克。
x-
1 10
x
=9
9 10
x
=9
答:这桶水有10千克重。 x =10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爸爸的几分之几呢?该怎么画线段图?
如果把爸爸的体重平均分成15份,小明
的体重相当于其中的(15-8)份,也就是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说课稿第6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说课稿第6课时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的编排上,首先通过实例引入分数除法的概念,接着通过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
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最后,教材还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教学《分数除法》这一课时,我主要考虑学生的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情:1.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法不同,学生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理解和掌握。
2.思维习惯:学生在学习分数除法时,可能习惯于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这种转化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但也可能使学生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时产生困惑。
3.学习兴趣:学生可能对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感到困惑,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如何将分数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
3.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实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3)
第6课时解决问题(3)▶教学内容教科书P41~42例6,完成教科书P44~45“练习九”中第1~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解决“已知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及和的关系,求这两个未知量”这一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题中两个未知量的方法,能充分利用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进行解答。
2.在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方程的思想和价值,体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积累相关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两个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6。
师:同学们,在学校篮球比赛中,六(1)班成绩如图所示。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哪些信息是未知的?【学情预设】预设1:已知信息为全场得分是42分,以及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
预设2:有两个未知量,分别是上半场和下半场的得分。
2.提问导入新课。
师:你们想知道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吗?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3)]【教学提示】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教科书提供的一般步骤进行讨论交流,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设计意图】创设“篮球比赛”这一贴近生活的情境,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之间的距离。
题中的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和发现,有助于培养其读题能力。
二、深入感知,建构模型1.分析已知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师:根据已知信息,你能找出哪些等量关系?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理解。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我们班全场得了42分”可以得出“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分”。
教师引导:这是两个未知量的和的关系。
预设2:根据“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可以得出“下半场得分=上半场得分×12或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2”。
六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3) (2)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6课时解决问题(3)课题解决问题(3)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1.抓住重点语句分析题意,厘清数量关系。
教学中,在学生读题的基础上,让学生抓住“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数学条件,从而厘清数量关系式,找到解题思路。
2.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列式解答。
在学生厘清数量关系后,放手让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关系式,根据关系式独立列出方程进行解答。
整个教学都是在师生合作、探索交流、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完成的,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目标1.理解单位“1”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倍数或分数关系,会用方程法解答此类问题,并能将这样的关系转化成各个部分与单位“1”之间的分数关系,即各个部分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
2.通过独立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能够正确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导入新课。
(7分钟)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打篮球吗?你们知道一场篮球比赛一共多长时间吗?这些时间是怎样分配的呢?2.导入新课。
师:篮球比赛的分数中也蕴涵着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解决。
1.交流对篮球的喜爱之情,汇报自己对比赛时间分配问题的认识。
2.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1.列式计算。
(1)35的2/7是多少?答案:35×2/7=10(2)比35少2/7的数是多少?答案:35-35×2/7=35-10=25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20分钟)1.课件出示例6。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阅读与理解。
(1)根据“下半场得分只有上半场的一半”这句话,怎样表示两个半场得分的关系呢?(2)根据上半场与下半场的得分关系厘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教学设计第6课时一. 教材分析分数除法是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单元的内容,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6课时。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对分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对分数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方法不够熟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分数除法的实际意义,让学生在探究中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探究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示分数除法的运算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3/4的苹果,小明想和小红交换一些苹果,使得两人苹果的数量相等,请问小明应该交换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例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并板书重点步骤和关键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年级数学上册3分数除法2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3教学课件新人教版
答:正桥的长度是1156米,引桥的长度是514米。
课堂小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求这两个数 ”的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
(1)设其中一个数为x,根据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用含有未知数 x 的式子表示另外一个数;
(2)根据“两个数的和(或差)等于已知量”列 方程;
(3)解方程求出x 的值,根据两个数的关系求出 另外一个数。
Hale Waihona Puke 4万x 台。5由题意,得
x 4 x 108 5
9 x 108 5
x=60
上半年的产量是60 4 48(万台)。
5
答:上半年的产量是48万台,下半年的产 量是60万台。
2.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教材P44“练习九”第2题)
上衣的价钱+裤子的价钱=300元 裤子的价钱=上衣的价钱× 2
学以致用
1.某电视机厂去年全年生产电视机108万台 ,其中上半年产量是下半年的4 。这个电
5
视机厂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产量分别
是多少万台?(教材P44“练习九”第1题)
【分析】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有: 上半年的产量+下半年的产量=108万台 上半年的产量=下半年的产量×4
5
解:设下半年的产量是x万台,则上半年的产量是
3 分数除法
2.分数除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3)
六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情境导入
根据线段图列方程。
x
甲
乙
甲
54
x
54
乙
2x 3x 54 或54 2x 3x
x 2 x 54或54 x 2 x
3
3
探究新知
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
最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3)PPT课件
【课本P42 练习九第3题】
解:设六(2)班航模小组有x人,六(1)班航模小组有
4 5
x
人。
x 4 x 45 5 x=25
六(1)班航模小组:4 25 20(人) 5
答:六(1)班航模小组有20人,六(2)班航模小组有25人。
7.武汉长江大桥全长1670m,其中引桥的长度是
正桥的 257。这座大桥的正桥和引桥的长度
x 2x 42 3x 42 x 42 3 x 14
也可以想成上半场的 得分是下半场的2倍。
上半场得分: 14×2=28(分)
六年级举行篮球比赛。六(1)班全场得了 42 分,其中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六(1) 班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课本P39 例6】
回顾与反思 易错点:写答语时,不要把上、下半场的得分弄混淆了。
2
3 x 42 2
x 28
下半场得分:
28
1 2
=14
(分)
六年级举行篮球比赛。六(1)班全场得了 42 分,其中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六(1) 班上半场和下半场各得多少分?【课本P39 例6】
分析与解答
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42分
还可以怎么做呢? 上半场得分=下半场得分×2 。
解:设下半场得了x分,则上半场得了2x分。
28+14=42,全场得分 确实是42分。
14÷28=
1 2
,下半场得分
确实是上半场的一半。
答:上半场得28分,下半场得14分。
归纳:“已知两个数的和(或差)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 求这两个数”的解题方法:
一设:设其中一个数是 x ,根据两个数的倍数关系用含有 x 的式子表示另一个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件新人教版12
x= 4
预设2: 3÷ 3 10 8
= 3× 8 10 3
= 4 (g) 5
5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
2. 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 写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
4. 你还有别的方法吗?交流与反馈。
学以致用
2.自行车的速度是摩托车的
2 5 ,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预设1: 解:设摩托车每小时行x千米。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解决问题。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 数”的方法: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 单位“1”,最后再用方程或除法进行解答 。
课时作业
1、找出下面各题中的“单位1”,并写出各题的数量关系
。
1
3 ⑴小明的年龄是爸爸的 。
1
把( )看作“单3 位1”,(
3 )× =( )
⑵看了这本书的 4 。
2 x=16 5
x=16÷ 2 5
x=16× 5 2
x=40
预设2: 16÷ 2 5
=16× 5 2
=40(千米)
16千米/时
问题:1. 你知道了什么?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2. 你画的线段图和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3.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写出你的思考过程。 4. 谁读懂了它的意思,说一说。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 9
。小军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
3
4
4
把( )看作“单位15”,( ⑶红球个数是白球的 。
)× =( 4
)
把(
)看作“单位2 1”,(
5 )× =(
)
⑷吃了这个西瓜的 7 。
2 7
课时作业
2、自行车速度是16千米/时,是摩托车速度的 2 。 5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三分数除法第6课时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课件
A B
(B≠0)
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商不变的性质是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 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 性质。
既然比与除法、分数有紧密的联系,那么, 比有它的基本性质吗?
4:5
前项除以4
后项除以4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 算式或分数中的什么?
前项 前项:后项=前项÷后项= 后项
比和除法的关系: 比 前 项 : 后项 除法 被除数 ÷ 除数
比值 商
比与分数的关系:
比 分数
前 项 : 后项 分 子 —— 分母
比值 分数值
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A : B =A÷B =
为什么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6呢?
化简整数比时: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3)1.8 : 0.09
1.8 : 0.09=(1.8× 100):(0.09× 100) =(180):( 9 ) 将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 =(20 ):( 1 )
化简小数比时:先将前项和后项化成整数比, 然后再进行化简。
16 : 20
前项乘2.5
后项乘2.5
40 : 50
( 4)∶( 5)=(16)∶(20)=(40 )∶(50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4:5
前项除以4
后项除以4
16 : 20
前项乘2.5
后项乘2.5
40 : 50
( 4)∶( 5)=(16)∶(20)=(40 )∶(50 )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1)-六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应用;2.能够通过例题和练习计算分数的除法;3.提高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复习今日课前的分数运算知识;2.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及意义;3.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步骤。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分数除法的应用;2.任务型学习法:设计情境任务,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分数除法的基本操作;3.合作学习法:小组协作,帮助互相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用。
五、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白板、彩笔、教材和练习册;2.现场准备:整理讲台、教室和尘土等。
六、教学过程1. 热身阶段(5分钟)1.老师与学生打招呼,问候生活;2.复习当天课前的分数运算知识。
2. 主题阶段(30分钟)1.老师引入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简要介绍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步骤;3.设计情境任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4.通过计算练习加深学生对于分数除法的理解。
3. 合作阶段(10分钟)1.小组协作,帮助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讨分数除法的运用。
4. 总结阶段(5分钟)1.老师做简要总结,梳理今天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学生跟读并进行反思。
七、教学评估1.考察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分析学生在作业练习中可能存在的困难并进行解答。
八、教学反思1.本次教学,呈现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运用;2.学生在任务执行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协作能力;3.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灵活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 分数除法-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3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分数除法,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第6课时解决问题(2),旨在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分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对于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
2.学具:为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学生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小明比小红多几分之几的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运用分数除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学生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上台展示,并为大家讲解解题思路。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 分数除法 第6课时 解决问题(1)
计算过程中先约分计算。
回顾:六(1)班有45人,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
的
2 5
,六(1)班有多少女生?
45×
2 5
=18
(人)
例题分析
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
约占体重的 ,23 儿童体内的
水分约占体重的
。
4 5
假如小明是儿童, 他的体内有28kg 水分,那小明重 多少kg?
阅读与理解
小明体内的水分重 _2_8_k_g___。
5. (选自教材P39练习八第4题)
(1)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 解:设图书馆共有x本书。
(2)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 解:设图书馆有y本故事书。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用除法计算。
2.找到题中的单位“1”,所求问题,设其为x,
然后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作业1:完成教材练习八第5、6题。 作业2:完成教材详解对应的练习题。
2 正确解答:故事书:24× 3 =16 (本)
作文选:24÷
3 4
=
32(本)
答:故事书有16 本,作文选有32本。
点拨:求已知量用乘法;求未知量用除法。
1.根据题意列式计算。
(1)160的 2 是多少?
3
(2)2500棵的
3 10
是多少棵?
(3)400人的 1 是多少人?
5
(4)300只的 3 是多少只?
4
160 2 = 320 33
(棵)
(人)
(只)
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 km,东西距离是 南北的 52 。南北相距多少千米?(选自教材P39
55
练习八第1题)
5200÷ 52=5500(km) 55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六课时,主题是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这节课位于分数除法单元的最后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和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分数除法的实际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除法问题,如何列式计算并解释计算结果的含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首先,我会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其次,我会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最后,我会设置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策略和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注重布局的合理性、内容的精炼性和风格的条理性和美观性。板书布局上,我会将课题、核心知识点、计算方法和步骤等分布在黑板的不同区域,以清晰的区域划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板书内容上,我会突出分数除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用简洁的文字和符号表达,辅以必要的图示和模型,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板书风格上,我会采用规范的书写和合理的空间布局,使板书既美观又易于阅读。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供直观的学习资料,同时也能帮助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你们觉得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还存在哪些困惑?”让学生自我反思和评价。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查找相关资料,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六年级上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3
六年级上分数除法第6课时解决问题3在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分数除法这一章节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而在第 6 课时的解决问题 3 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情况,需要运用所学的分数除法知识来巧妙地解决。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具体的问题:小明有一本 240 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 3/8 ,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全书的 3/8 已经看了,那么没看的部分就是全书的 1 3/8 = 5/8 。
接下来,我们用全书的总页数乘以没看的比例,即 240 × 5/8 = 150(页)。
再来看一个类似但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学校合唱队有 80 人,其中女生人数占 3/5 ,后来又加入了一些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 5/8 ,问后来加入了多少名女生?这道题我们可以分步来思考。
首先算出原来合唱队中女生的人数:80 × 3/5 = 48(人)。
设后来加入了 x 名女生,那么加入后女生的人数就是 48 + x ,合唱队的总人数就变成了 80 + x 。
根据加入后女生人数占合唱队总人数的 5/8 ,我们可以列出方程:(48 + x)÷(80 + x)= 5/8通过解方程:8×(48 + x)= 5×(80 + x)384 + 8x = 400 + 5x8x 5x = 400 3843x = 16x = 16/3 = 5 又 1/3 (人)但人数必须是整数,所以这里我们需要检查一下计算过程是否有误。
哦,原来是我们列方程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应该是:(48 + x)÷(80 + x)= 5/88×(48 + x)= 5×(80 + x)384 + 8x = 400 + 5x8x 5x = 400 3843x = 16x = 16/3 ,这个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说明我们的思路或者计算有问题。
重新思考,原来合唱队女生有 48 人,男生有 80 48 = 32 人。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6课时)问题解决PPT课件西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果两辆车一起运,多少次能运完这批货物?
1 1 1 ( ) 2 6 3
布置作业:
作业本P30 方法丛书P34 口算P28
6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7
6 男生人数 女生人数 7
单位“1”指的量×对应的分率=对应的量 对应的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指的量 对应的量÷单位“1”指的量=对应的分率
分数除法
用单位1表示的分数除法问题
1 一个月饼每天吃 ,几天吃完? 3
1 1 3 3
一个月饼4天吃完, 1 每天平均吃( )? 4
1 一批货每趟运 ,3趟运走多少? 12 1 1 3 12 4 1 2 一批货每趟运 ,几趟运走 ? 12 3 2 1 3 12
一条路甲单独8分钟走完, 乙单独6分钟走完。
3 张爷爷养的鸡是鸭的 。 5 (1)鸡比鸭少300 只,鸭有多少只?
3 300 (1 ) 5
(2)鸭比鸡多100 只,鸡有多少只?
3 100 (1 ) 100 5
7 比 8 少(
10 比 9 多(
1 3 8 5 1 8 1 9
) ) )
)
3 张爷爷养的鸡比鸭多 。 5 (1)鸭有 500 只,鸡有多少只?
3 500 (1 ) 5
(2)鸡有 800 只,鸭有多少只?
3 800 (1 ) 5
(3)鸡比鸭多300 只,鸭有多少只?
3 300 5
甲每分钟走一条路的( 乙每分钟走一条路的(
1 8 )? 1 )? 6
甲乙同时相向而行走1分钟,
1 1 走了它的( 8 6 )?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假设这条路的长度是1
“1”
1 12
1 1 12 12 1 1 18 18
“1”
1 18
“1”
1 1 + 12 18
1 1 1 ( ) 7.2天 12 18
6 “ ” 7
“1”
1 甲比乙多 4 。
乙:
1 比乙多 4
甲:
1 乙比甲少( )。 5
甲:
乙:
1 比甲少 5
1.某小组有女生4人,男生5人。 则女生比男生少(
1 5 1 4 5 4
);
男生比女生多( 男生是女生的(
女生是男生的(
4 5
); );
)。
2.
1 3 是 的( 4 4 2.4是1.5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