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
幼儿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精选7篇)
幼儿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精选7篇)幼儿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幼儿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篇1活动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
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6、愿意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重点难点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一、出示:月饼。
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
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
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
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
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幼儿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篇2活动目标:1、能大胆地选择色彩印画“月饼”,并展开想象,让“月饼”飞起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2、知道中秋节到了,月亮圆了,感受团圆、快乐的节日气氛。
3、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耐心完成任务的习惯,享受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表达对中秋节的感受和体验,促进情感交流和发展
情感智能。
二、教学准备
PPT、中秋月饼、故事书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1.教师出示PPT,问孩子们中秋节是什么,让孩子们个抒发一
下自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老师出示月饼,让孩子猜猜中秋节的月亮为什么是圆的,为
什么要吃月饼。
(二)讲解
1.教师给孩子讲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2.老师讲述《嫦娥奔月》,让孩子们跟随故事情节感受传统文
化的美。
(三)体验
1.让孩子们尝尝月饼,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2.让孩子们手工制作中秋月饼,感受劳动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展示
1.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月饼,感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2.让孩子们表演《嫦娥奔月》,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五)反思
1.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中秋节的感受和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
己的想法和思想。
2.教师引导孩子们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
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四、教学收获
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感受到了中秋节的氛围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
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了幼儿个人情感的发展和交际能力的提高。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
2024年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中“传统节日”章节,详细内容为“中秋节的起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及相关故事,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知道中秋节的起源,掌握相关的传统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听故事、观看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秋节的起源及相关习俗。
难点:理解中秋节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音频等。
2.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月亮、月饼等与中秋节相关的元素,引导学生猜一猜:“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0分钟)1)讲述中秋节的起源,让学生了解这个节日的来历。
2)播放故事音频《嫦娥奔月》,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的神话色彩。
3)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请你来说一说,你的家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和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中秋节的庆祝活动。
2)各小组汇报展示,评选出最佳创意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秋节的起源2. 板书内容: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中秋节的手抄报,要求包含中秋节的起源、习俗、故事等元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引入、故事讲解、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与家人一起过中秋节,感受家庭的温暖,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习俗。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们的节日》,详细内容为《中秋节的起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和寓意,培养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道中秋节的起源,了解与中秋节相关的传说和习俗。
2. 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中秋节的特点,表达对中秋节的喜爱。
3. 感受中秋节团圆和谐的气氛,培养幼儿对家庭、家乡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寓意。
重点:掌握中秋节的习俗,感受中秋节的氛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PPT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内容。
(2)提问:“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中秋节有哪些习俗?”2. 讲解中秋节起源(10分钟)(1)播放动画视频《嫦娥奔月》,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
(2)讲解中秋节的相关传说,如嫦娥、吴刚、玉兔等。
3. 学习中秋节习俗(10分钟)(1)通过PPT展示中秋节的习俗,如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
(2)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家中过中秋节的习俗。
4. 实践活动(10分钟)(1)分组进行月饼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中秋节的氛围。
(2)分享自己制作的月饼,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例题:“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下面哪个不是中秋节的习俗?”(2)幼儿回答,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2)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它们有什么特点?”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2. 中秋节的习俗3. 嫦娥、吴刚、玉兔等传说人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中秋节的主题画。
2. 答案:幼儿根据自己所学,发挥创意,画出中秋节的主题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实践活动和例题讲解,让幼儿对中秋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含反思
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一、教学背景中秋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故中秋节的相关知识必须要在幼儿园阶段教育中进行涵盖。
从幼儿开始让他们了解、感受并喜爱是培养他们文化自信、情感沟通、团体合作的先决条件,同时也可以引发幼儿们的强烈情感体验,进而较为深刻地印刻在幼儿心中,提高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地位自信的水平。
此教案适用于大班幼儿。
二、教学目标1.学习中秋节的起源和含义。
2.了解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食品文化。
3.培养幼儿对中秋节群体文化的情感认同。
4.创造良好教育环境,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三、教学内容1.中秋节的由来和意义。
2.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
3.中秋节的食品文化。
4.中秋节团圆、合作和共享的精神。
四、教学准备1.制作月饼、灯笼等材料。
2.准备课件、图书、图片等多媒体教具。
3.音乐、诗歌、舞蹈等表演。
五、教学流程1.热身:通过图片展示月亮和月饼引导幼儿了解中秋节。
2.正片:(1)教师介绍中秋节由来及习俗,和孩子们进行互动交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幼儿了解到中秋节是什么,为什么要过中秋节,还有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等方面的内容。
(2)幼儿制作月饼和灯笼,了解中秋节最重要的两个物品,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播放中秋节相关的动画片,引导幼儿学习中秋节故事,了解中秋节的民俗和文化,其中可以接着引导幼儿进行简答测验,检验幼儿对中秋节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思维的发展。
(4)幼儿表演节目,表现中秋节团圆、合作和共享的精神,家园共建,团籍共享,以饱满的激情为祖国和民族造福。
3.总结: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
六、教学评价1.针对每个幼儿其掌握的知识点做明细记录,进行单个幼儿的综合评价。
2.为幼儿定期制作有中秋节的绘本,能否将教学内容理解并表述出来,判断幼儿是否掌握了本次教学中的主要知识点。
3.班导师定期观察与评估幼儿在生活习惯、社交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并反馈给幼儿家长。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课程,涉及教材《中秋节的起源》相关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中秋节的来历、民间传说、传统习俗以及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民间传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表达、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秋节的民间传说和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中秋节的起源、传统习俗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图片、视频、故事音频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月亮、月饼等与中秋节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中秋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讲解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传统习俗等,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中秋节主题的手工制作,如制作月饼、灯笼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故事《嫦娥奔月》,引导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民间传说,并进行讨论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嫦娥奔月》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中秋节”为主题,画一幅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秋节的故事、习俗等,进行课堂分享,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民间传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交流、合作能力。
同时,注重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讲解;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2023年度《中秋节起源》教案3篇
2023年度《中秋节起源》教案3篇《中秋节的起源》教案1活动目标.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活动内容学习领域:形式:集体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
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
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
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
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皇帝有关。
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
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
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
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
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
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
全家人一起吃饭。
)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教材《中秋节的起源》,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月圆人圆:中秋节的由来》。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传统习俗及其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秋节的起源及民间传说的讲解。
教学重点: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及传统习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图片、挂图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月亮的观察和想象,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1)让学生观察月亮的形状,提问:“月亮为什么有时候圆有时候弯?”(2)引导学生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及民间传说。
(2)展示中秋节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讲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强调团圆和谐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制作中秋节主题的手工制品,如月饼、灯笼等。
(2)开展中秋诗词朗诵比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例题:请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编写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
(2)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中秋节的认识。
(2)拓展:鼓励学生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与家人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2. 内容:(1)中秋节的起源(2)民间传说(3)传统习俗(4)文化内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编写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
(2)谈谈你对中秋节的认识。
2. 答案:(1)故事示例:从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月亮上的嫦娥为了拯救人间,偷吃了仙丹,飞上了月亮。
从此,人们在中秋节这天,都会仰望月亮,思念嫦娥,祈求团圆。
(2)认识示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代表着团圆和和谐。
中秋节的来源教案(精选11篇)
中秋节的来源教案(精选11篇)中秋节的来源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的来源教案(精选11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来源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习与同伴友好协商,提高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引起吃中秋月饼的兴趣,并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感到亲切。
2、初步学会念儿歌,体验分享的快乐。
【活动准备】儿歌内容,各种月饼的图片【活动过程】指导语:8月15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大家都要吃什么?今天我们幼儿园过中秋节,大家一起吃月饼,好吗?1、相互介绍月饼的名称。
2、欣赏儿歌《味道好极了》老师朗读并提问:什么样的月亮空中挂月亮下坐着几个胖娃娃?四个娃娃叫什么名字?3、幼儿讨论:他们是怎样吃的?指导语:每人都把自己的月饼切成四份,大家就都能尝到各种说服月饼的味道了。
这个办法最好。
4、交代任务。
指导语:儿歌里的四个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吃到了各种味道的月饼,你们想一想,可以请谁和我们一起吃月饼?5、吃月饼大家分享吃吃月饼。
中秋节的来源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月饼是中秋节最主要的食品,知道月饼的特征2、会对月饼进行分类数数,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活动准备】各种月饼实物、图片【活动过程】1、看月饼请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我拿来的月饼是怎么样的,要求幼儿能依照形状、大小和里面包的馅来说。
2、数月饼分组看一看、数一数大的月饼有几个?小的有几个?分形状的有几个?不同类型的各有几个?3、放月饼(1)分组放月饼,我是按什么规律来放月饼的?(2)我可以和哪个组一起放月饼,是怎么放的?(3)自由组合放月饼。
中秋节的来源教案3活动目标: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对中秋节的活动产生兴趣。
2、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
3、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教材《中国传统节日》,具体内容为第四章《中秋节的来历》。
详细内容包括:中秋节的历史起源、民间传说、传统习俗以及相关的诗词欣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2.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感受中秋节团圆、和谐的气氛,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3. 学习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中秋节的历史起源和民间传说。
教学重点:掌握中秋节的习俗,学会相关的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挂图、中秋节故事音频、儿歌音频。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PPT课件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1)讲述中秋节的来历,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民间传说。
(2)学习中秋节的相关习俗,通过挂图展示,让幼儿了解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习俗。
(3)欣赏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幼儿跟读,理解诗词的含义。
3. 实践活动:(1)分组进行月饼制作,让幼儿亲自动手,体验中秋节的氛围。
(2)绘制中秋节主题画,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出示题目:“请你来说一说,中秋节有哪些习俗?”(2)幼儿回答,教师点评并纠正。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来历历史起源:古代帝王祭祀月亮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2. 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3. 中秋节诗词欣赏《静夜思》、《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中秋节。
(2)跟家长一起品尝月饼,感受中秋节的气氛。
2. 答案:(1)幼儿作品,无需标准答案。
(2)家长协助完成,让幼儿体验中秋节的氛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诗词、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大班语言教案中秋节的起源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语言教案中秋节的起源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节日文化,并能够通过故事、绘本等形式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重点掌握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理解中秋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故事、绘本、图片等教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0分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2.讲解故事(20分钟)通过讲解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讲解故事的同时,教师可适当加入一些相关的绘本、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发挥,探讨中秋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观点。
###4.课堂总结(15分钟)教师进行课堂总结,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中秋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还是不够了解,需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也需要加强,需要在教学中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口语能力。
对于教具的使用,我认为可以更多地利用图片、幻灯片等视觉媒体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在课堂交流环节,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观点,增强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也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
总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价值观念,是一堂富有意义的语言教育课。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园大班的社会与文化主题,具体涉及《中秋节的起源》这一章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中秋节的由来、习俗、传说以及与中秋节相关的故事和歌曲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通过故事和歌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分享快乐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中秋节的由来、习俗和传说。
难点: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学会关爱家人、分享快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中秋节相关图片、故事书、歌曲光盘。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过中秋节的经历,让学生谈论中秋节的习俗和趣事。
2. 知识讲解:通过PPT展示中秋节的相关图片,讲解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传说。
3. 例题讲解:讲解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剪贴中秋节相关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歌曲欣赏:播放中秋节歌曲,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家人、分享快乐,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中秋节的起源、习俗、传说、关爱家人、分享快乐。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画一幅关于中秋节的作品,并写下自己对中秋节的理解。
2.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中秋节的知识,感受家人的关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传说,提高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歌曲欣赏,培养了学生关爱家人、分享快乐的良好品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中秋节庆祝活动,如赏月、制作月饼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中秋节的魅力,进一步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引入环节,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过中秋节的经历,让学生谈论中秋节的习俗和趣事。
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
2.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在中秋节期间,带幼儿参加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让幼儿亲身体验中秋节的氛围,进一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可开展“中秋诗词大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古人对中秋节的赞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
-家长带领幼儿参加中秋文化活动,如赏月、吃月饼等;
-教师开展“中秋诗词大会”,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古人对中秋节的赞美;
-带领幼儿参观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一、语言语调
1.讲解时注意语速适中,语调亲切,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运用丰富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增强讲解的趣味性。
2.主题画创作:提供画纸、彩笔等材料,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一幅中秋节的主题画。
四、板书设计
重点解析: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以下是一个参考方案:
1.中秋节的起源
2.中秋节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
3.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等)
4.中秋儿歌:《月亮粑粑》
5.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月饼步骤
五、作业设计
重点解析:作业设计应注重亲子互动,鼓励家长参与。以下是一个参考作业:
二、时间分配
1.导入环节:约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和提问方式,激发幼儿兴趣。
2.故事讲解:约10分钟,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3.儿歌教学:约10分钟,教唱中秋儿歌,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
4.实践活动:约20分钟,分组进行制作月饼和绘制主题画,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参与。
5.总结环节:约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帮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2.故事讲解: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023年《中秋节的由来》教案模板(通用5篇)
三、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了解月亮是不断变化的。
讨论为什么月亮姑娘的衣服总是穿不下?
四、你愿意为月亮姑娘设计一套合适的衣裳吗?教师讲解要领。
五、幼儿为月亮姑娘设计漂亮的衣服。(在已画好的月亮上,通过点、圆、线等形式进行装饰,并涂色)
第2课时时间
教学任务:巩固练习、写好韵母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并练习与声母的拼读。
四、复习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的发音
二、拼拼读读
1、观察图,可按照声母韵母音节音节词语,学生自己先试着拼一拼。
2、向学生介绍拼音方法:前音轻短,快速与韵母碰撞。
3、指名学生试拼,试拼后肯定、鼓励学生,为以后打下基础。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两个环节穿插、进行)
四、向八月十五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
1、欣赏图片,了解有许多人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团圆,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用自己与亲人的分离赢得了更多人的快乐和幸福。
4、出示带调的音节。(强调ü和j、q、x相拼时要去掉两点)
xüexuetongxué
diediehudie
三、找一找ie、ue、er能和那些声母做朋友。
1、出示部分声母和韵母,让学生连线试作。
2、指名学生拼读。
四、书写练习,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六、作业
在拼音本上练写韵母ie、ue、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精选6篇)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节的来历班会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2、愿意在集体前大胆表述,乐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活动准备:1、中秋夜圆月图片2、《嫦娥奔月》故事与视频3、各地过中秋节相关习俗的图片4、准备几块月饼活动过程:1、看图引入出示中秋节夜景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中秋节的夜景,鼓励幼儿想象月亮上有什么?2、介绍《嫦娥奔月》的传说,引导幼儿说说他们知道的中秋节习俗。
①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传说。
教师引导幼儿说说故事的内容,并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后,西王母送给后羿什么东西作为奖励?嫦娥吃下仙丹后,飞到了什么地方?月亮上除了嫦娥,还有谁呀?②了解各地过中秋节的习俗。
引导幼儿讲述中秋节的习俗;教师出示各地过中秋节的照片。
赏月:吃月饼:北京-玩兔儿爷:3、吃月饼,感受中秋节的快乐教师把准备好的月饼切块,大家一起分享品尝月饼。
延伸活动区角活动:在阅读区,投放中秋节相关的绘本,幼儿可以自行阅读,并与伙伴讨论故事内容。
家园共育:爸爸妈妈和幼儿一起讨论当地的中秋节习俗。
如,浙江观潮活动资料嫦娥奔月(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
天气变得很热很热,太阳晒干了河流,小花小草也都枯死了。
有一个叫后羿的人,为了受苦的人们,勇敢的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西王母十分欣赏后羿的勇气,送了后羿一颗仙丹作为奖励。
后羿只要吃了这个仙丹,就可以飞到天上住。
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让嫦娥把仙丹收了起来。
有一个坏人知道了这件事,想抢夺仙丹。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主题活动《中秋节的起源》,教材为《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传统节日”中的第二节“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
具体内容包括:中秋节的起源、传说、时间、习俗等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传说、时间及习俗,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秋节的起源、传说、时间及习俗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
学具:画笔、画纸、彩泥、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相关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家过中秋节的习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述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历史背景。
(2)讲解中秋节的时间及习俗,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
3. 实践活动(15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中秋节习俗,并准备进行展示。
(2)展示环节: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给予评价。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讲解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2. 内容:(1)中秋节的起源与传说(2)中秋节的时间与习俗(3)实践活动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和传说。
(2)列举三个你最喜欢的中秋节习俗,并说明原因。
2. 答案:(1)略(2)示例:最喜欢的中秋节习俗:①吃月饼:寓意团圆美好,味道香甜可口。
大班科学教案中秋节的由来
大班科学教案中秋节的由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单元“节日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中秋节的由来”。
教材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赏月食俗以及相关的诗词文化等内容,旨在让幼儿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民间传说,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中秋节的起源和民间传说的意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月亮的兴趣,提高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认知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秋节相关的图片、视频、诗词、故事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水粉、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发幼儿对中秋节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解: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具,详细讲解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赏月食俗等内容,让幼儿对中秋节有全面的认识。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观察月亮,引导幼儿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亮度等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4. 例题讲解:以“月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为例,引导幼儿思考、讨论,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5.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节日,介绍该节日的起源和习俗,提高幼儿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6. 诗词欣赏:带领幼儿欣赏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中秋节的由来2. 内容: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赏月食俗相关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形状、颜色、亮度等变化,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到的月亮现象。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优质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详细内容为《中秋节的起源》。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民间传说、习俗等,培养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掌握与中秋节相关的民间传说、习俗等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和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传统、珍惜亲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秋节的民间传说的理解,以及习俗的传承。
教学重点:中秋节的起源、意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中秋节相关物品(如月饼、灯笼等)。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中秋节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兴趣,进而引入课题。
2. 讲解:利用PPT、图片、视频等资料,详细讲解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习俗等知识。
3.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进行角色扮演,展示给全班同学。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关于中秋节的知识点,巩固所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一幅关于中秋节的图画,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唐朝皇帝祭月后世传颂2. 中秋节民间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3. 中秋节习俗赏月吃月饼放灯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以《我心中的中秋节》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中秋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在这一天,我们全家人会一起赏月、吃月饼,共同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
我心中的中秋节是一个充满亲情的节日,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 画一幅关于中秋节的图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习俗,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但在课堂组织方面,还需加强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精品教案
大班《中秋节的起源》主题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传统节日与文化》,详细内容为《中秋节的起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中秋节的起源、历史背景、民间传说以及相关的风俗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起源,理解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表达、分享和倾听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中秋节的起源、民间传说及风俗习惯的讲解。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故事书等。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秋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2. 背景知识介绍(5分钟):介绍中秋节的起源、历史背景、民间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如赏月、吃月饼、放天灯等),讨论其意义和制作方法。
4.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制作月饼为例,讲解其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制作中秋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月饼、灯笼等)。
6. 分享与展示(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趣事。
六、板书设计1. 中秋节的起源历史背景民间传说风俗习惯2. 中秋节的意义团圆祈福感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中秋节》为主题,画一幅画或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示例一:画一幅画,展示家人团圆的场景,表达对中秋节的喜爱。
示例二:写一篇短文,介绍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及自己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 拓展延伸: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教案《中秋节的来历》及教学反思中秋节的来历教案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秋节的来历教案吧。
活动目标:1、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2、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3、学习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难点:了解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的习俗及来历。
通过故事和图片欣赏等途径,知道3个种族的节日风俗。
活动准备:《爷爷为我打月饼》儿歌 PPT课件诗歌《月亮婆婆过生日》活动过程:一、音乐欣赏:《爷爷为我打月饼》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们你们听这首歌好听吗?那你知道歌曲里都提到什么了?(引导幼儿回答:歌曲里有提到八月十五、月饼等)引出课题二、了解八月十五的来历1、提问: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到歌曲里提到月饼,那你们知道月饼在那天吃吗?(八月十五)为什么呢?(因为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那你们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吗?(引导幼儿大胆回答)师小结: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古老、传统的节日。
所以,每当此时,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大班主题教案《中秋节的起源》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活动准备】
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日历。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
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
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
(教案出自:教案网)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
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
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
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
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
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月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
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
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二、与幼儿讨论:
1、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
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2、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
全家人一起吃饭)
3、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
4、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呢?(自由回答)
三、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四、评价。
1、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2、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3、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4、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