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动眼神经麻痹一例疗效报导

针灸治疗糖尿病并动眼神经麻痹一例疗效报导
【 中图分类号 】R 4 — 25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 5 7( 0 0 4 29 l 0 7 8 1 2 1 )2 - 0一
我 国 目前的成年人糖尿病发病率为9 7 “ ,合并糖尿病 .% 的 动 眼 神经 麻痹 虽然 发病 率低 ,但 如 果 治 疗 不 利 可 引 起 严 重的残 障,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该病主要表现为患侧上 睑 下垂 、眼 球 向外 下 方 斜 视 、复 视 ,治 疗 效 果 不 佳 , 预 后 不 理想 。本文拟通过一例糖尿病 并发动 眼神经麻痹 患者 的治 疗康复过程 ,阐明一种针灸治疗该病的方法。 1 病历简介 患者董某 ,男,5 岁 ,因口干多饮 ,口苦而粘, 口中异 4 味 ,偶有头晕,多汗 乏力,伴 左上眼睑下垂 l余 日入 内分泌 0 科 ,既往糖尿病史 1年 ,肺结核病史1 余年 。 5 O 体格检 查:一般 情况 可,心肺 腹 阴性 。专科 检查 :视 力右侧06 . ,左侧0 1 . ,左上眼睑完全下垂 ,左眼 向外下方斜 视 ,向内向上运 动受限 ,左侧瞳 孔较右侧瞳孔 大i m m ,对光 反射存在 ;右眼无异常。舌绛红苔黄厚 ,脉弦细 。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凝血、肝功 能均未见 明显异常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经 验
交 流
2 9・ 0
C iee J u n lo h o dcnea d Et n p a may hn s o r a fEt n meii n h o h r c
Ex e in e S a 唔 p re c h
针 灸治 疗 糖 尿 病 并 动 眼神 经麻 痹 一例 疗 效 报 导
[0 周奉建 ,张教景,魏 新记.中医治疗麻痹性斜视近况 [] 1] J .中国中医眼

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一例
复像 试验 ( ) 一 ,眼位 正 ,眼球各 方 向运 动无 障碍 ,
上睑缘上升至瞳孔上缘 ,瞳孔缩小直径 约 4 。 mm
讨论 分析
月于 0 7年 l 2月 2 8日来 我 门诊 ,患 者糖 尿 病 史 7
年 .否 认头 部 外 伤 史 、高血 压 、副 鼻 窦 炎 、类 似 疾病家族 史 。
李 丽 英
【 中图 分 类号 】R 7 . 267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章 编 号] 17 — 7 9 20 ) 5 0 3— 1 文 6 4 14 (0 8 0— 0 0 0
病 例介绍
患 者 ,男 ,5 4岁 ,左 侧 眼 睑下 垂 伴 复视 2个
3 个疗程后复查血糖 6 4 o1 . m l,左眼视力达 5 , 6 / . 0
作者 单 位 : 河 北 省保 定市 第 一 中 医 院 保 定 0 10 70 0
要 穴 。三 阴交 为足 三 阴经 之 汇 穴 ,太 冲 为 肝 经 原 穴 .二者 能 滋 阴 补 肾 、平 肝 潜 阳 。诸 穴相 配 则 阴
精充 、气血 足 、痰 浊祛 、血脉 通 。
( 收稿 日期 2 0 — 82 ) 0 8 0— 5
“ 风牵 偏 视 ” 等范 畴 , 《 病 源 候 论》: “ 诸 目是 脏
腑 血气 之精 华 ,若 血气 虚 ,其 皮缓 纵 ,垂 复于 目. 则 不能 开 ,此 呼睢 目。 ”本 病 的病机 责 之于 肝 肾阴
虚 ,脾 胃虚 弱
心 凹 光 反 射 存 在 .视 网膜 未 见 微 血 管 瘤 、 出血 、 渗 出灶 。
养 ,则 眼球 滞 涩 ,视 物成 双 ,瞳 仁 属 肾 ,肾之 精
血 不 能 上注 ,则 瞳 孔 散 大 ,视 物 偏 斜 ,同 时 阴虚 燥 热 及 脾 虚健 运 则 痰 浊 内生 ,肝 肾阴 虚 .阳亢 动 风 ,夹 痰 上扰 ,阻 滞 经 络 ,眼部 经 络 气 血运 行 不 利 ,使 筋 肉失养而迟 缓不 用 ,眼 球运动 失灵 。 故 本病 的治疗应 滋 阴添 精 ,祛痰通 络 。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验案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验案

针灸治疗动眼神经麻痹临床验案摘要:动眼神经麻痹是多种病因导致的动眼神经及其支配的组织肌肉功能失常的一类疾病,临床上表现为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活动障碍以及瞳孔改变等[1]。

累及面肌及咽肌,可出现吞咽及言语障碍,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

对该病患者积极治疗,有助于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除针对发病原因应用药物治疗外,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临床研究显示针灸治疗动眼运动神经麻痹疗效快,效果明显,副作用小,复发少,费用低等。

本文分别从穴位选取、针刺操作手法,典型案例进行介绍。

以此为眼运动神经麻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一.病史摘要患者,男,54岁。

2019年6月17来我院针灸科就诊。

主诉:右侧上眼睑抬举乏力伴视物重影1月余。

患者约1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上眼睑抬举无力症状,伴右眼视物重影。

先后于黄山市人民医院、广州中山三院神经内科就诊,給予营养神经,活血通络及糖皮质激素药物等药物治疗,均未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后来我科门诊行针刺治疗,为进一步系统治疗收住入院,入院时见:右侧眼睑抬举无力。

上眼睑下垂,右眼视物模糊伴重影,右眼内收障碍,面部表情正常,无明显口眼歪斜、四肢酸软麻木症状。

专科检查:右侧上眼睑下垂,完全闭合,无自主睁眼动作,掀眼睑见眼球见事物模糊及重影,眼球上视、下视、内收运动障碍,瞳孔散大及直接间接反射均消失,有复视。

图1所示.辅助检查:头脑CTA示:脑动脉硬化,左侧顶叶海绵状血管瘤。

中医辨病辩证依据:《银海指南》言:“中气不足,为眼皮宽纵”患者年过五旬,脾胃运化失健,则受纳、运化、输布功能失常,导致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不能正常输布精微,以荣五脏、四肢、经脉、肌肉,发为痿病,故辩为脾胃亏虚型痿症。

中医诊断:痿病(脾胃亏虚)西医诊断:1、动眼神经麻痹2、脑动脉硬化3、颅脑海绵状血管瘤(左侧顶叶)二.诊疗过程:1、西医治疗:结合患者检查结果,给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及川芎嗪注射液改善血液循环障碍,甲钴胺注射液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

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针刺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

2 0 ,( ) 7 — 8 . 0 8 7 3 : 9 14 1
[ ] 张 良, 5 姜红.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 J. 中国实
用儿科杂志 ,0 8 2 ( )5 8 5 2 20 ,3 6 :1 — 2 .
管, 因此 尿微 量蛋 白检测 能较早 反 映 肾损 害 的 发生 与

6 0 5 ・
甘肃医药 2 1 年第 3 卷第 9期 02 l
G nuM dclo ra.02 V 1 1N . a s e i un12 1 , o. 。 o aJ 3 9
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 破坏 , 降低血液粘滞度 , 改变血
液高凝状态。肝素亦可抑制补体系统及 白细胞的趋化
性, 对抗各种炎性介质和毒素 , 降低血管 内皮细胞的 通 透性 , 定 溶酶 体 , 断 活性 酶 的释 放 , 到抗 炎 的 稳 阻 起
np r sJ.caP daia2 0 ,5 3 :0 — 1. ehi [] t e i c ,0 6 9 ( ) 6 3 1 i t A r 3
膜增生型肾小球 肾炎 , 明肾小球 、 说 肾小管的损害已 存在 。 无论尿常规 阳性还是阴性的 H P患儿都有不同 S
程 度 的尿微 量 蛋 白漏 出 , 由于漏 出的蛋 白量及 蛋 白分 子 大 小不 同 , 肾 脏 损 害 的程 度 也不 同 , 常 规 阳性 对 尿
杨 继 若 彭小 兰 白晶梅 杜 小正 薛媛
【 摘要】 目的 : 观察针刺治疗糖尿病动 眼神经麻痹的临床 疗效 。 方法 : 14例糖尿病动 眼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 将 3 针刺+ 药 物治疗 )8例和对 照组 ( 5 药物治疗组)4例 , 7 两组治疗 3 O天后观察疗效。结果 : 治疗组 总有效率为 8 . 儿 较尿 常规 阴性 患儿 肾脏 损 害更 为严 重 。尿 中微 量 蛋 白的异 常 , 映 了 H P病 变 已累及 到 肾小 球 及 ’ 反 S 肾小

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究不同干预方式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40例进行研究。

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常规组应用单纯针刺治疗,实验组采用基于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的针刺治疗。

对比疗效。

结果:实验组整体有效率以及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基于深刺球后穴、睛明穴及眼球协同运动区的针刺治疗方式对于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有效率更高,治疗操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深刺球后穴;晴明穴;眼球协同运动区;动眼神经麻痹;临床效果动眼神经麻痹属于眼科和神经内科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表现,在临床中的症状则是以单侧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为主,部分患者存在眼裂变窄、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视物不清晰等症状。

从病变位置角度来看,动眼神经麻痹的发病因素中脑干到眼球的神经传导过程中任何部位都可能导致发病,这也间接提高了疾病诊治难度[1]。

近些年有许多研究认为有效的针刺治疗方式有利于对视神经的改善。

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干预水平,本文以对比方式探究不同干预方式用于动眼神经麻痹的干预效果。

具体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40例进行研究。

基于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实验组患者20例,男女分别13例、7例,年龄(51.24±3.61)岁,病程(42.24±1.21)d;常规组患者20例,男女分别11例、9例,年龄(52.34±3.57)岁,病程(43.22±1.35)d。

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常规组应用单纯针刺治疗,穴位选取攒竹、阳白、瞳子髎、鱼腰、四白、太阳以及百会,促使保持仰卧位,做好常规皮肤消毒,斜刺0.3寸,在得气之后采用平补平泻方式,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针1次,每天进行1次针灸。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6例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6例

[ ] 崔晓 , 8 胡永善 , 吴毅, 针 刺结 合 功能 训 练对 脑 梗 塞 恢 复 期 患 者 ! 等 E l 常生活能力的影 响[] 中国康复 , 0 ,2 5 : 1 —3 4 J. 2 7 2 ( ) 34 1. 0

经验 交流 ・
针 刺 治 疗 动 眼神 经 麻 痹 3 6例
准 , 2 男 O例 , 1 女 6例 ; 龄 2 ~ 7 岁 ; 程 1 3个 月 ; 血 年 o 病 ~ 脑
管 疾 病 9例 , 眼 外 伤 ¨ 例 , 尿 病 所 致 8例 , 肿 瘤 所 致 3 头 糖 脑 例, 炎症 所 致 5 。3 例 患 者 均采 用针 刺 治 疗 。治 疗 时 患 者 例 6 ] 仰 卧 位 , 主穴 阳 白 、 腰 、 明 和 丝 竹 空 与 四 白 、 明 、 竹 和 将 鱼 睛 上 攒 鱼 腰 , 穴 合 谷 、 冲 与 足 三 里 、 阴 交 各 分 为 2组 , 配 搭 配 配 太 三 主 为 1 , 日交 替 取 1 针 刺 。针 刺 睛 明穴 ( 上 明 ) , 者 闭 组 每 组 或 时 患 目 , 眼 球 稍 压 向 外 ( 向 下 ) 沿 眼球 和 眼 眶 间 刺 人 约 1 4 C I 将 或 , . 1, T 以 局 部 酸 胀 或 扩 散 至 眼 周 围 为 度 , 针 手 法 宜 轻 , 提 插 和 捻 进 不 转 , 针宜缓 , 稍 按压 ; 它眼 区穴 位均 以小 幅度 捻转 手法 ; 取 并 其
中 国康 复 ・20 0 8年 1 O月 ・ 2 第 3卷 第 5期
3 7 3
达 痉肌 拮 物 平 ; 法 针刺 夹 脊 穴 一 步 到挛 与抗生登 ’ 泻 : 肌 力 苎 学衡 望 , 可进
抑 制 传 人脊 髓 的 神 经 冲动 , 而 抑 制 脊 髓 运 动 神 经 环 路 兴 奋 性 , 进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例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例

过 2 mm,针刺过 深 恐有 危 险 。针刺 承 泣穴 的具体 操 5 作时 ,须 令 患 者 取 正 坐 或 仰 靠 、仰 卧位 ,并 嘱 其 闭 目。医生 用左手 食指轻 推 眼球 向上 ,右手拇 指 和食指 持 针紧靠 眶 缘 缓 慢 刺 入 0 5寸 左 右 ,针 尖 稍 向后 上 .
E] 蕊. 3邱 针刺 治 疗 动 眼 神 经 麻 痹 6 E] 针 灸 临 床 杂 志 ,0 7 例 J. 20 ,
2 ( )1 . 3 3 :1
动眼神经麻 痹 当属 中医学 之 “ 视” “ 斜 、 睑废 ”范 畴 ,多因脾 胃之 气不足 ,脉络 失养 ,风邪 趁 虚 而人 所 致 。 《 枢 ・大 惑论 》将 眼的 不 同部 位 分 属 于 五脏 , 灵
转补法 ,留针 2 mi ,留针期 间每 5 i 行 针 1 。每 0 n a rn 次
下 紧涩可稍停 片刻 再继 续 进针 。不 宜大 幅度 提插 、捻 转 ,可小 幅度捻转 震颤 针柄 以促 进 得气 ,以酸胀 感 向 病人 眼眶或 眼球放 射为 佳 。退针 时 也宜 缓慢 ,至皮 下
腑 的关 系 ,眼胞属 脾 ,称 为 “ 肉轮” ,因为脾 主 肌 肉 ,
肌 肉之精 为约束 ( 睑) 眼 。
视 ,瞳孔 散大 、光反 射及调 节反 射 消失 。针 刺 疗法 治 疗该 病效果较 好 。文献 报道 ,苏 云海 等 运用 透穴 针
刺 治疗动 眼神 经麻痹 。治 疗组 主 穴取 阳 白透 攒竹 、 阳 白透鱼 腰 、阳白透丝竹 空 。内直 肌麻 痹 配 睛 明 ,上 直 肌麻痹 配 阳白 ,下直肌 麻 痹配 四白 ,下 斜 肌麻 痹配 瞳 子髂 。邱 蕊L 以 眼周 穴 位 为 主穴 治疗 动 眼 神 经麻 痹 , 3 ]

针刺与电梅花针联用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针刺与电梅花针联用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针刺与电梅花针联用治疗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尚晓莉,王东雁,宋卫东,陈去俊,张建勇,陈振刚,李辉,刘杰(酒泉市人民医院•甘肃酒泉735000)中风后动眼神经麻痹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复视或斜视、眼睑下垂、眼球活动障碍及瞳孔改变,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主要是在中风基础治疗上给予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⑴。

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证实,针刺能促进眼肌兴奋,激活脑与视觉细胞的传导功能,改善眼周围血液微循环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电梅花针扣刺治疗中风后动眼肌麻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甘肃省酒泉市人民医院脑卒中所致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7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2组脑卒中后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一般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丘土 $,岁)病程(齐土$,月)临床病性(例)脑梗死脑出血对照组3018/125&12±0.21 3.9±2.1255观察组4025/1557.5.±7.71 3.8±7.4328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⑶中关于单侧“上胞下垂”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脑卒中后上睑下垂,复视或斜视,眼球向上、内、下不同程度活动受限,光感减弱,瞳孔散大,代偿头位,头向麻痹方向偏斜,头痛头晕等,伴或不伴有偏瘫。

1.3纳入标准①均有脑血管病史,并经头颅MRI确诊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出血量<40mL,神志清楚,符合上述动眼神经麻痹诊断标准。

②年龄为35-75岁;病程6个月以内。

③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1.4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脑外伤或脑出血术后及脑疝深昏迷,严重脏器功能衰竭及造血系统等原发疾病;②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疾病及严重认知障碍和感染性疾病;③先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及其他眼科疾病所致复视。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后复视1例报告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后复视1例报告
第3 0卷第 9期

瀚 南中 区缘 忐
V 。 1 . 3 0 No . 9
1 1 2・
2 0 1 4年 9月
01 4 H U N A N J O U R N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S e p 2
复 视 即视 物 双 影 , 可 由多 种 原 因 引起 , 如 神 经 核、 神 经 干或 眼外 肌 等 。常 伴 有 眩 晕 、 头 痛 或 上 睑 下垂等 症状 。可 为脑 梗 死 、 糖 尿病 、 重症 肌 无 力 、 眼 肌 麻 痹 等 多 种 疾 病 发 病 及 病 情 进 展 的一 个 症 状 。
误诊误治 , 2 0 1 0 ( 5 ): 4 5 3— 4 5 4 .
了新 的认 识 , 但 仍 未 取得 明显 突破 。大 多数 人 对该
病 的预 后认 识 不 足 , 甚 至 对 疾 病 本 身 没 有 任 何 概
[ 2 ] 胡小辉 , 郑珍珍 , 宋伟 , 等 .磁 共振成像 表现脊髓 病变 的脊髓 亚 急 性 联 合 变性 病 1 0例 影 像 学 特 点 [ J ] .中 国 神 经 精 神 疾 病 杂志 , 2 0 1 2, 3 8 ( 1 ) : 4 3—4 6 .
出 中医 为名 之 子 医 王 云 鹤 留针 : 从医 3 0余 年来 , 潜 心 医学 , 传承有序 , 在 治疗 3 0 H l i
主 医





针 刺 眼 部 穴 位 时 进 针 要 缀 隧 , 不 可 大 幅 度 提 插 :

辜 姜
度 0 . 5 ,
各种 疑难 杂症 方 面颇 有 心 得 。现 报 道 王 师 针 刺 治

梅花针叩刺法治疗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

梅花针叩刺法治疗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

http :/ /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4 年第 10 卷第 2 期Vol.10, No.2, 2024OPEN ACCESS梅花针叩刺法治疗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体会李金环, 尹可欣, 杨婷婷, 陈香平, 刘红艳, 贾宗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眼科, 北京, 100078)摘要: 动眼神经麻痹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及生活质量。

本文总结采用梅花针叩刺法治疗1例轻度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经验。

根据护理评估及中医辨证分型,在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基础上,采用梅花针中医护理技术,有效改善了患者上睑下垂、斜视、眼球活动受限等症状。

关键词: 动眼神经麻痹; 梅花针; 中医护理; 情志护理; 辨证分型中图分类号: R 473.7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709-1961(2024)02-0152-03Nursing of a patient with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treated with plum -blossom needle tapping therapyLI Jinhuan ,YIN Kexin ,YANG Tingting ,CHEN Xiangping ,LIU Hongyan ,JIA Zongcan(Deparmetn of Ophthalmology , Dongfang Hospit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 Beijing , 100078)ABSTRACT : Oculomotor nerve palsy is a nerve condition that affects patient ’s vi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nursing experience of a patient with mild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 treated with plum -blossom needle tapping therapy. Base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mp⁃toms and sign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plum -blossom needle technique therapy , as well as daily life support , dietary care , medication , and emo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s ,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ymptoms such as ptosis , strabismus , and limited eye movement in the patient.KEY WORDS : plum -blossom needle ;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 emotional nursing ;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动眼神经麻痹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眼睑开合异常、眼球运动障碍或瞳孔受累等特征疾病,临床表现为抬睑乏力,眼睑下垂及眼肌垂直、内收、外展活动受限,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及生活质量[1]。

中医医案——动眼神经麻痹

中医医案——动眼神经麻痹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针刺风池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病案:刘某,女,48岁,2011年8月1日。

主诉:左眼视物重影,斜视14天。

现病史:14天前不慎感冒后出现头痛不适,左眼球活动受限,于某医院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治疗14天未见明显疗效。

为求针灸治疗来我院就诊。

初诊:神清语明,行动自如,双眼视力正常,左侧额眶部阵发搏动性头痛,左眼睑下垂,眼球偏外下方,眼球向上、下、内运动明显受限,伴有轻微瞳孔散大。

小便清长,大便干燥,食纳尚可。

舌淡红苔白,脉细数。

实验室检查:头颅MRI未见异常。

西医诊断:动眼神经麻痹中医诊断:上胞下垂辨证审机:风寒侵袭,血脉不通。

治法:疏风散寒,通经活血。

取穴:风池(左)、睛明(左)。

操作:刺风池,毫针向左眼方向刺入约1.5寸,搓针得气,推针取热,行摇法使针感沿针刺侧头部向上行走,循足少阳胆经达左前额,抵眼部,留针30分钟。

刺睛明,毫针针刺,直刺进针,捻转得气,以感酸胀流泪感为度,留针30分钟。

二诊:2011年8月3日。

察其已能视物,无头痛不适之证,然眼裂稍窄,复视轻微,眼球活动受限,此经络不通。

遵前法调治。

三诊:2011年8月5日。

眼裂基本正常,无复视,眼球运动尚可,食纳可,二便和,继以前法调治。

按语足少阳之经别“系目系,合少阳于外眦也”,此证多因脾胃之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目系拘急而致。

此证中以特定手法刺风池送热至眼底,对眼部疾病有较为理想的疗效。

本医案摘自《黑龙江省名中医医案精选》,P280-281,王顺医案。

王顺,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国家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及学科带头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名中医、德艺双馨省级名医、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等荣誉称号。

擅治帕金森氏病、癫痫、中风病等疾病。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经验总结动眼神经是人体的第3对颅神经,动眼神经麻痹(oculomotor paresis,OP)是由多种原因导致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等表现的一类疾病 [1]。

本病的常见病因包括脑血管病、感染、肿瘤、外伤、代谢性疾病或变性病等,也可见于先天性疾病[2]。

西医在治疗OP上采用手术或大剂量激素冲击、营养神经药、改善循环药、扩张血管药等方法[3],但药物靶向治疗效果欠佳,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探索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动眼神经麻痹的关键。

近年来,中医治疗该病方法较多,疗法确切,尤以针刺为例,简便效廉、绿色安全、无不良反应,患者接受度高。

1 病因病机动眼神经麻痹属中医“ 风牵偏视”、“上睑下垂”、“雎目”、“斜视”等范畴。

古人对其发病论述有很多,例如《灵枢·大惑论》所言:“ 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

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邪其精(同睛),其精(同睛)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

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杨上善曰:“ 五精合而为眼,邪中其精,则五精不得比和,别有所见”;《目经大成》云:“只上下左右两睑日夜长闭而不能开,攀开而不能眨……以手拈起眼皮,方能视”。

其病位在目、胞睑,又属中医学“痿病”范畴。

关于本病病因,《诸病源候论》记载:“若血气虚……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亦名侵风。

” 《圣济总录》称之为“眼睑垂缓”,认为其是气血虚弱,肌腠疏开,邪客于睑肤之间所致。

《赤水玄珠》中写道:“因先伤于内,而后感于外,相兼成病者也” ,指出气血虚衰,筋脉失于濡养,可导致眼皮松弛。

根据现代研究,其病因病机大致概括为风痰阻络、风热伤络、脾气虚弱、肝肾亏虚、气滞血瘀 5 个方面。

( 1) 风痰阻络,风邪入络责之于表,即《景岳全书》记载“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数变,夹寒、夹热、夹湿、夹燥均可客于经络。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例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例
( 1 ) : 4 3— 4 4
[ 2 ] 中华神经科学会. 各 类脑 血管疾病 诊断 要点 [ J ] . 中华 神经科 杂
志, 1 9 9 6, 2 9 ( 6) : 3 7 9—3 8 0
[ 7 ] 沈甜. 针刺治疗脑卒中下肢肌张力增高 的临床观察 [ J ] . 中医药学
[ 4 ] 全 国第 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 中患者 临床神经 功能缺损程
度评分标准 ( 1 9 9 5 ) [ J ] . 中华神经科杂志 , 1 9 9 6, 2 9 ( 6 ) : 6 1— 6 2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7—1 2
个 案 报 道
针 刺 治疗 动 眼神 经麻 痹 1例
点滴神经妥乐平 , 口服 V B 、 V B 症状无明显缓解 , 故
到我 院 就诊 。 刻诊 : 左 眼 睑 下垂 , 睑裂 约 3— 4 m m, 左 眼 瞳孔 略
大, 直接 和 间接对 光 反射 消 失 , 左 侧 眼球 处 于 外斜 位 , 向上 、 向内、 向下 转动受 限 , 视物 重影 , 伴头 晕 , 纳可 , 眠 可, 舌淡 苔 白腻 , 脉 浮 滑 。查 体 : 血压 : 1 3 6 / 8 2 m mH g ,
胡 艳 丽 , 孟 凡征
( 1 . 天津 中医药大 学 , 天津 3 0 0 1 9 3 ; 2 . 南开医院, 天津 3 0 0 1 0 0 ) 关键 词 : 动 眼神 绎麻 痹 ; 针刺 ; 个案报 道 中 图分类 号 : R 2 4 6 . 6 文献 标识 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5— 0 7 7 9 ( 2 0 1 3 ) 0 0 1 - 0 0 2 0— 0 1 经治 疗 4次后 , 病人 自述 重 影 逐渐 减 小 且 睑 裂 逐 渐 变

针刺不同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复视临床对比分析

针刺不同穴位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性复视临床对比分析

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 电针疗法 : 即予维 生素 B、 。维生素 B 口服 , 肌生注射液肌肉注射和三磷酸腺苷 、
乙酰辅酶 A 细胞色素 C 脉滴 注 , 、 静 并采用遮盖单 眼法 的同时 , 以电针疗法常规取穴 : 、 施 攒竹 阳白、 四白。对照组采用
基础治疗+ 电针疗法 , 治疗组在基础 治疗+ 电针 常规取 穴之 外再加 眼部取穴 : 明、 睛 承泣 。两组治疗前及 4 d后测定眼 0 球活动度 。结果
单位以毫米( m) m 表示 。 分别记录 组和对照组 。其 中治疗组 2 例 , 9 , 1 例 ; 的中心距离为基准。 0 男 例 女 1 年 所得数据用表 龄最小 2 岁 , 1 最大 5 岁 , 6 平均年龄 3 5岁 ; 病程最短 治疗前后两者之间的最大活动点距离。 组间数据 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 的 t 检验。 3, d 最长 2d 平均 1d 外 伤所致 1 4, 5; 0例 , 感染 因素 4 示 , .2 2 例, 脑动脉硬化 3 , 例 糖尿病 1 , 明原 因 2 ; 例 不 例 其 1 . 红 镜 片 复视 像 定 性 和 同视 机 检 查 对 于 肉 眼 观察 眼球活动度无 明显变化但 有复视等症状的患者 则由眼科作红镜 片复视像检查 和同视机检查 ( 国产 T J3同视机 ) S一 。
1 临床 资料
1 一般资料 . 1
般资料构成 , X 检验分析 , 经 :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00 )具 有可 比性 。 . , 5
. 2 根据全 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及有关 1 观 察 方法 .1 2 文献标准旧, 将眼科和神经 内科专家确诊 的动眼神经 1 . 眼球 活动度 所有病例 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结 束后测定患眼眼球的活动范围, 测定 以 目 外眦至瞳孔 麻痹性复视患者 4 例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 0

张仁教授针灸治疗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经验

张仁教授针灸治疗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经验

•传承与发扬•张仁教授针灸治疗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经验徐红*,朱源2,杨伟杰-,宋明霞2,沈友虎2,胡长顺2,张仁4,刘坚5[摘要]本文介绍了张仁教授针刺治疗术后动眼神经麻痹经验。

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由手术造成的动眼神经麻痹则少有报道。

用图文的形式,从学术思想、病历记录、针刺方法、选穴特k、手法、操作要k、穴位处方解析和体会等方面对张仁教授治疗该病经验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张仁教授治疗该病参西衷中,兼收并蓄;辨病为主,结合辨证。

治疗上采取针刺和药物穴位注射相结合。

选穴以新穴为主,亦重视经穴的运用,同时和现代医学的发展成果密切结合,提高选穴的精准度,以提高临床疗效。

操作上多应用透刺(平透和斜透)法和齐刺法,强调针感,以气至病所为佳,再辅以疏密波电刺激。

治疗上则强调要及早治疗、坚持治疗和规律性治疗。

[关键词]术后动眼神经麻痹;针刺;名医经验;张仁中图分类号:R777.4+5文献标识码:B2章编号:1002-4379(2019)06-0478-04临床上引起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很多,主要有糖尿病,颅脑、,脑血管病、颅位、颅,痛性眼等。

治疗上西医多予以对症治疗,疗效欠佳。

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文有,结治疗有效叫眼神经麻的治疗。

张仁教授(以“张老师”)是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I 文疗传承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经验继承,张仁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张老师40:眼的,的临床经验,治疗眼科杂病。

现将张老师治疗术后动眼神经的经,以殮读者。

1参西衷中,兼收并蓄治疗眼的的位有D01:10.13444/ki.z gz yykzz.2019.06.013基金项目:1上海市卫建委中医专科培育项目2上海市金山区科委张仁金山工作站(jszjz2019005Y)3张仁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542962311683)作者单位: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2000312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1501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04上海市中医文'馆,上海2000205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四人民医院,上海200081通讯作者:刘坚,E-mail:liujianzhenjiu@ 承2,要,承,作,中多(着科技水平的高,工具的改进,眼科科工作者的不断努,开发了不少新(新奇目前统经奇,奇般是指1911年之前古医中记载的不属于十二条正经及任督二脉上的位,新穴则指当医家在实践经验中总结出的位),如50年代中期发的球后穴,60中期的正光(由正光1正光2组成),70初临床的新(包括新1和新2),80总结出的上天柱,还有上健明、下睛明、上等通过期验证被保留的眼区穴,成治疗一些治性眼的效穴。

搓、飞针刺手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8例临床观察

搓、飞针刺手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8例临床观察
其 中伴有高血压 3 8例 , 糖尿病 2 0例 , 高血脂 3 0例 。对照组 8 8例 , 男4 9例 , 女3 9例 ; 年龄 5 1~ 7 9岁; 病 程 3天 一 6年 ; 其 中伴有高血压 3 8例 , 糖尿病 2 O例 , 高血脂 3 O例。两 组患者 性别 、 年龄 、 病程分布 及 T C D检查 , 经统 计学 处理 差异均 无 统计学 意义 ( X 2 检验 ; P> 0 . 0 5 ) 具有可 比性 。 2 治疗方法 入组 病例均经心 电 图、 血压 、 血糖 检查 , 基 础 疾 病按 原方案诊疗 , 在控制血糖 、 血 压 良好情 况下 , 所有病例 给予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尼莫地平 2 0 ag r , 每天 3 次 口服 ; 德 国拜耳公 司生产 的拜 阿斯匹林 1 0 0 m g , 每 天 1次 口服 , 1 5天为 1 疗程 , 连续 2个疗程 。治疗 组 同时给予针灸 治疗 , 取穴 : 百会 、 风池 、 头维 、 太 阳、 悬钟 。肝 阳上扰加行 间 、
3 4 4.
3 . 1 疗效标 准 参照《 中药新药 临床研究指 导原则》 标 准。痊 愈 : 眩晕主症 消失 , T C D检测指 标恢 复正常 ; 显效 : 眩
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或眩晕轻微但不伴旋 转感 , 可正常工作 和 生活 , T C D检测指标有所改 善 ; 有效 : 眩晕 、 恶心 等症状 略有
生方 ・ 眩晕 》 第一次提出六淫 、 七 情所伤致 眩晕等 。针灸 治
疗: 百会属督脉入络于脑 以止 眩晕 , 悬钟 , 髓 会补益 精髓 , 风 池、 太阳 、 头维位 于脑部疏调头部气机。肝风上扰加行 间、 太 冲、 太溪滋水涵木 、 平 肝潜 阳; 痰浊上蒙加 内关、 中脘 、 丰隆健 脾和中 、 除湿化痰 ; 气 血不足加气海 、 血海 、 足三 里补益气 血

从“补荥通俞”理论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从“补荥通俞”理论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ʌ针灸研究ɔ从 补荥通俞 理论探讨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李媛媛1,刘㊀迪1,潘㊀良1,严玉倩1,胡㊀慧1,刘㊀洋2,熊㊀航3ә(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㊀100078;2.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㊀100700;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北京㊀101100)㊀㊀摘要: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复视㊁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受损等,属于中医学 痿病 筋纵 范畴㊂针灸治疗眼疾历史悠久,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㊂目前临床针灸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取穴原则有辨证㊁辨病位选穴或结合灸法㊁推拿㊁中药㊁营养神经药物等㊂‘素问㊃痿论篇“中提出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的 补荥通俞 针痿方法㊂本文从 筋痿 角度出发应用 补荥通俞 理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以远端荥穴㊁输穴及背俞穴为主,结合眼周局部取穴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中可以应用 补荥通俞 理论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治疗提供新思路㊂㊀㊀关键词:补荥通俞;针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㊀㊀中图分类号:R587.1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1-0114-02❋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JYBZZ-JS146)-基于‘黄帝内经“ 补荥通俞 理论对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作者简介:李媛媛(1986-),女,山东济南人,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针灸优势病种研究㊂ә通讯作者:熊㊀航(1979-),女,主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脑病研究,Tel :************,E-mail :xionghang2004@ ㊂㊀㊀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 痿病 筋纵 范畴,临床以复视㊁眼睑下垂和眼球运动受损等为主要表现㊂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因糖尿病导致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也逐渐增多,本病不但影响美观,更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当前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检查治疗方法的改进,糖尿病患者的寿命不断延长,但糖尿病引起的致盲率却在不断增加[1],因此本病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有效的早期干预对其康复及预后至关重要㊂笔者在临床根据 补荥通俞 理论,总结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针灸处方,即承泣㊁内庭㊁陷谷㊁行间㊁太冲㊁肝俞㊁光明㊁足三里,现简析该针刺法的理论依据及处方思路㊂1㊀ 补荥通俞 针刺法的理论依据‘素问㊃痿论篇“根据脏腑学说及五脏所主理论,将痿病分为筋痿㊁脉痿㊁肉痿㊁痿躄㊁骨痿,同时明确提出 治痿独取阳明 的治疗原则,具体操作为 各补其荥而通其俞,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矣 ,即按照此种方法进行针刺,痿病能够取得 可已 的治疗效果㊂‘灵枢㊃经筋“: 足太阳之筋 其支者 为目上纲; 足阳明之筋 阳明为目下纲;其病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足少阳之筋 结于目眦为外维 从左之右,右目不开 ㊂肝主筋,经筋分布于外周,其足三阳之筋结聚于眼及其周围,共同作用支配眼睑开阖与眼球的转动[2]㊂肝主藏血,开窍在目,当肝血不足或肝郁经脉瘀滞不通,经筋失养,则筋伤络阻,目失濡润,致上胞下垂,视物成双,眼球滞涩,发为 筋纵 筋痿 ,由此可见,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可归 痿病 之 筋痿 ㊂笔者通过对古文献研究得出 补荥通俞 的3种针痿方法[3],其中筋痿的具体针刺操作为:一是取足阳明胃经荥穴内庭与输穴陷谷,合取足厥阴肝经荥穴行间与输穴太冲;补内庭与行间,泻陷谷与太冲;二是取胃经荥穴内庭与输穴陷谷,合取胆经之荥穴侠溪与输穴足临泣;补内庭与侠溪,泻陷谷与足临泣;三是取胃经荥穴内庭,合取肝经荥穴行间与肝之背俞穴肝俞,补内庭与行间,泻肝俞㊂2㊀ 补荥通俞 针刺法处方思路在门诊中通过上述几种针痿方案的临床应用,发现通过 补荥通俞 针刺法结合局部取穴效果远优于单纯的眼周局部取穴,并总结出一组完整的适合治疗本病的针刺处方,即承泣㊁内庭㊁陷谷㊁行间㊁太冲㊁肝俞㊁光明㊁足三里㊂承泣治疗眼疾要穴之一,属足阳明胃经,为局部取穴, 经穴所在,主治所及 ,同时遵从 治痿独取阳明 的治疗原则,取之疏通经络㊁调和气血㊁升提眼睑;内庭㊁陷谷分别为胃经荥穴与输穴;行间㊁太冲为肝经荥穴与输穴;肝俞为肝之背俞穴,擅疗目疾,与光明配伍可治疗目昏㊁视物不清;另外,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多伴有焦虑[4],取本穴可疏肝解郁;光明穴为胆经之络穴,有联络肝胆气血的作用,为治疗眼疾要穴,在临床中发现,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41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㊀㊀㊀㊀㊀㊀2021年1月第27卷第1期January 2021Vol.27.No.1者以及中浆㊁近视㊁视神经萎缩等多种眼疾患者,在光明穴处有明显压痛或肌肉凹陷,取其 阿是 之意;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取之调理后天脾胃之气,促进正气恢复,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㊂操作:患者坐位,取双侧肝俞,选用0.25mmˑ40mm毫针不留针,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嘱患者配合行呼吸泻法,即当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㊂肝俞穴起针后让患者仰卧,取承泣(患侧)㊁内庭(双)㊁陷谷(双)㊁行间(双)㊁太冲(双)㊁肝俞(双)㊁光明(双)㊁足三里(双)㊂承泣穴选用0.25 mmˑ25mm毫针直刺,嘱患者眼向上看,左手轻轻固定眼球,右手沿眶下壁缓缓刺入0.5~1寸,不宜过深,以眼周有酸胀感为佳,勿强刺激,不捻转不提插,出针时边按压边起针,出针后局部压迫1~2min 以防出血㊂光明穴㊁足三里穴选用0.25mmˑ40mm 毫针直刺,平补平泻㊂余穴选用0.25mmˑ40mm毫针,其中内庭㊁行间行捻转补法,陷谷㊁太冲行捻转泻法,嘱患者配合行相应的呼吸补泻;红外线照射光明穴处,留针30min㊂隔日治疗1次,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㊂3㊀典型病案患者,男,47岁,2018年12月27日初诊:主诉:视物重影3d㊂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4年余㊂患者3d前突然出现右眼视物重影,伴上睑下垂㊁眼周胀痛,休息后症状未见好转,就诊于北京某医院,诊断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㊂外院查视力右0.6,左0.15,矫正视力双侧均为1.0㊂眼底双眼视盘色正界清,C/D约为0.3,右眼视盘鼻侧可见软性渗出㊁小片状出血,网膜散在微血管瘤㊁出血点㊂视野:30-2右眼鼻侧相对暗点,左眼大致正常㊂OCT:双眼黄斑中心凹(-),网膜散在微血管瘤㊁出血,左侧黄斑区可见drusen,RNFL:右114μm,左115μm㊂B超示左眼玻璃体轻度浑浊,头颅MRI+DWI未见异常㊂空腹血糖8.2mmol/L,甘油三酯3.11mmol/L,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尿常规㊁肝肾功未见异常㊂同视机检测斜视角度: REF:+32ʎ,LEF:+15ʎ㊂刻下症见右眼睑下垂,视物重影,眼球向内上㊁内下活动受限,多泪易疲劳,左眼未见明显异常,双眼直接及间接对光发射存在,无视物模糊,口干无口苦,小便正常,大便时干时稀,余无不适,舌淡暗㊁苔少,脉细数㊂中医诊断筋痿(肝肾不足证),西医诊断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㊂针灸处方及操作方法如上㊂隔日针刺,每周3次,4周为1个疗程㊂1个疗程后患者诉仅在某个角度出现视物成双,右眼活动较前灵活,熬夜及劳累后仍有眼睑下垂㊂2个疗程后患者视物成双消失,右眼活动自如,眼睑下垂消失㊂复查同视机斜视角度REF:-1ʎ,LEF:0ʎ㊂按语:近来有研究发现,男性,年龄ȡ45岁,糖尿病病程ȡ10年,且伴有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并发症是本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5]㊂该患者有2型糖尿病病史4年,平素未服用降糖药物,也未通过饮食及运动控制血糖,虽病程较短但已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嘱其检测血糖,根据检测结果给予相应降糖药,将血糖控制在平稳水平㊂半年后随访,患者双眼球运动自如,无视物成双等不适㊂4㊀结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预计在2030年全球将约有5.5亿糖尿病患者[6]㊂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并发症也会越来越多㊂而在糖尿病性颅神经病变中,动眼神经麻痹最为常见,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属于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单神经病变,多见于中年和老年人,患者多伴有糖尿病并发症且血糖控制不佳[4],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及病程无关[7]㊂目前认为,其主要病因为微血管损伤引发的继发性缺血,从而导致神经麻痹,即缺血性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8]㊂现代医学治疗该病首先是积极有效的控制血糖,同时系统治疗伴发的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㊁高脂血症㊁冠心病及其他糖尿病并发症,在血糖稳定的基础上,应用B族维生素㊁扩血管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其他非手术疗法还包括眼科棱镜以及专门针对眼肌麻痹的眼保健操㊂其中眼科棱镜对斜视的角度和高度有严格的要求,价格昂贵且佩戴沉重不舒服,而眼保健操治疗缺乏随机及盲法的研究,均有其局限性[9]㊂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的外斜视虽然可以通过眼科手术治疗,但无论选择何种手术方式均存在回退现象,尤其是麻痹性斜视患者术后回退更为明显[10]㊂针灸治疗眼疾历史悠久,是眼科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㊂目前临床常用治疗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针刺方法众多[11],其中包括辨经络取穴[12]㊁辨脏腑取穴[13]㊁辨病位[14]㊁天地人三部配穴法[15]㊁全息针法[16]以及针刺联合灸法㊁营养神经药物㊁中药㊁推拿等,均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一定思路㊂笔者从 筋痿 角度应用 补荥通俞 针刺理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以远端荥穴㊁输穴㊁背俞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在临床中发现疗效明确且疗程较短,但仍需进一步的临床随机试验以评价其近远期疗效,以期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一种新的思路㊂参考文献:[1]㊀葛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3-474.[2]㊀董敏.针刺眼部经筋结合康复训练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5):191-192. [3]㊀李媛媛,刘洋.‘素问㊃痿论“补荥通俞针刺方法的古代文献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3):308-309.(下转第157页)于中焦与上焦之间的胁下则发为痞硬,若水饮更盛,继而往上凌射上焦则见咳逆㊂故而去参枣姜等甘滋之品,加五味子㊁干姜助温化之力㊂2.2㊀第230条可佐证少阳病的三焦病机张仲景在‘伤寒论“第230条自注,服小柴胡汤后 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 ㊂小柴胡汤以柴胡为主药,合化饮㊁健中之品共奏疏利三焦㊁推陈致新之效㊂分而论之,上焦既有火热内郁,又有自下焦逆冲而来的水饮,其本在于阳气的生发受碍,故而 上焦得通 则郁火自消㊂阳气挟水饮上冲,如若气畅路通,自当化为生理状态的津液下灌,泽润周身,此为津液得下㊂‘黄帝内经素问集注“[16]曰: (阳明胃气)亦行气于三阳也 此三阳之气,亦胃腑之所生也㊂ 三阳为胃气多少之形容,而少阳为三阳之末,胃虚气少,待 谷气来 胃气得复,则脉 徐而和 ,此即胃气因和之意㊂3 典型病案患者,女,57岁,2018年4月2日就诊:主诉反复胸闷心悸2年,加重1周㊂患者2年前因胸闷痛在某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遂于该院行PCI术,术后仍有胸闷㊁心悸时作㊂1周前劳累后胸闷心悸加重,遂来求诊㊂刻下症见胸闷心悸,头晕时眩,恶寒肢冷,潮热汗出,头汗较多,口干略苦,咽干饮多,凉热不避㊂双眼干涩发红,视物模糊㊂纳可,胃胀,食后加重,时有反酸,刷牙恶心,大便每日一行偏干欠畅,小便黄,寐欠佳多梦,腰腿酸痛,神疲乏力,下肢按之略肿,舌暗红,苔黄腻,脉弦细㊂辨为少阳病,证属胃虚饮逆㊁火郁上焦,方用小柴胡汤㊂处方:柴胡48g,黄芩18g,法半夏24g,人参18g,生姜18g,大枣24 g,炙甘草18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㊂二诊:患者诉胸闷心悸大减,后守上方量减半加龙骨㊁牡蛎各9g,7剂后胸闷心悸再未发作㊂患者所述诸症纷纭,但皆符合少阳病的病机㊂中焦胃虚,枢机不运,下焦水饮冲逆,故而胸闷心悸,头晕时眩,反酸,下肢略肿㊂胃虚运化不足,故腹胀,食后加重㊂胃津亏虚,渐至火郁上焦,故见出汗㊁眼干发红㊁口干略苦㊁溲黄㊁多梦等;津虚血弱,故而腰腿酸痛㊁大便偏干㊁寐差㊁乏力疲劳,舌暗红㊁苔黄腻㊁脉弦细为胃虚而水火兼见之象㊂故辨为少阳病,方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三焦,推陈致新㊂临床上少阳病理法多用于对治外感卒疾,对内伤杂病的探讨却殊为少见,张仲景立六病法度,断不致独论伤寒外感㊂笔者在临床上亦多见以少阳理法疗愈诸多杂病的案例,只需谨守其三焦精准病机,即能达到覆杯而瘥的疗效㊂参考文献:[1]㊀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2.[2]㊀苏云放.少阳㊁三焦㊁膜原系统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4):512-516.[3]㊀姚荷生,姚梅龄,姚芷龄.三焦辨证 焦膜病辨治[J].江西中医药,2009,40(1):5-9.[4]㊀陶国水.顾植山谈六经病 欲解时 及临床应用[J].时珍国医国药,2017,28(7):1707-1709.[5]㊀彭慧婷,陈梓越,李奕诗,等.从三阴三阳之象看‘伤寒论“之六经[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8):3249-3252. [6]㊀莫婷,老膺荣.‘伤寒论“六经病 欲解时 辨治应用[J].山东中医杂志,2017,36(11):978-980.[7]㊀司汉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1085.[8]㊀张介宾.类经图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28.[9]㊀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743.[10]㊀王文蔚,王用书,贾成祥,等.‘伤寒论“三阴三阳的本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547-2550.[11]㊀田合禄.用五运六气解读少阳病[J].中医临床研究,2012,4(7):5-7.[12]㊀毕伟博,刘圣康,姜旻,等.论经方学术的 法 的体系与精神[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3):875-880.[13]㊀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80.[14]㊀曹颖甫.经方实验录[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52.[15]㊀危亦林.世医得效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0.[16]㊀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大东书局,1936:160-173.收稿日期:2020-05-20(上接第115页)[4]㊀GRECO D,GAMBINA F,MAGGIO F.Ophthalmoplegia indiabetes mellitus:a retrospective study[J].Acta Diabetol,2009,46(1):24-26.[5]㊀AL KAHTANI ES,KHANDEKAR R,AL-RUBEAAN K,et al.Assessment of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ophthalmoplegiaamong diabetic patients in a large national diabetes registry cohort[J].BMC Ophthalmology,2016,16(1):2-8.[6]㊀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30(10):893-942. [7]㊀沈雅舟,吴松华,邵福源,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82-83.[8]㊀BAYS HE,PFEIFER MA.Peripheral diabetic neuropathy[J].Medical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1988,72(6):1439-1464.[9]㊀KYLE ARNOLDI, C.O.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ophthalmoplegia[J].The Non-surgical Management ofOphthalmoplegia,2018,68(1):24-27.[10]㊀焦永红,卢炜,吴晓,等.动眼神经麻痹性斜视的手术方式探讨[J].眼科,2005,14(5):305-308.[11]㊀史琳琳,姜梦石,高饴擎,等.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41(4):113-116.[12]㊀赵越娟,成延领.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26(1):32-34.[13]㊀许正月,于静.电针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32例[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6):484-485.[14]㊀李云,冯伟杰,王冬冬,等.眼部内刺法治疗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6,14(5):11-12. [15]㊀庞立红,刘锦.三部配穴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81.[16]㊀徐春花,范刚启,赵杨.头皮针流派比较及发挥[J].中国针灸,2016,36(6):663-667.收稿日期:2020-05-06。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4例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4例

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4例王井泉【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1页(P336)【关键词】针刺;眼神经损伤;脑损伤【作者】王井泉【作者单位】长沙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82颅脑损伤合并动眼神经损伤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见。

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动眼神经损伤已有一些报道,但疗效不尽一致。

笔者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采用针刺治疗动眼神经损伤患者4例,现报道如下。

4例动眼神经损伤患者中男2例,女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个月。

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所致一侧眼睑下垂,眼裂变小或仅见一条缝,瞳孔散大,曾寻求中西药治疗无效而寻求针灸治疗。

取睛明、阳白、攒竹、球后、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太冲、百会穴。

睛明、球后等穴位深刺 2寸,轻微提插不捻转,其余穴位按常规刺法操作,行平补平泻,留针30 min,期间每10 min行针1次。

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

3.1 疗效标准痊愈眼睑下垂恢复,眼球各方运动不受限,眼球均恢复正常,无复视和瞳孔散大。

有效眼睑下垂恢复,眼球某一方位运动稍有受限,复视像距离明显缩小,瞳孔散大明显缩小。

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

3.2 治疗结果4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痊愈1例,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2例,治疗5个疗程后痊愈1例,总有效率为100%。

动眼神经损伤在治疗上有一定难度,西医一般以营养神经为主,无特效方法。

动眼神经损伤,中医学称“上睑下垂”,因外伤颜面脉络受损,肉轮失养,经脉空虚为其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外伤所致的麻痹都是由于外伤导致的人体气血、经络功能发生紊乱,以致眼部肌肉的脉络受阻,气血不通,肌失濡养,筋脉挛急,眼球失灵而出现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瞳孔散大等症状[1]。

针刺时所取眼眶周围的穴位都是手足阳经之穴,特别是多气多血的阳明经,具有通经活络、调节气血运行、缓解经脉挛急之功效[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刺治疗在动眼神经麻痹中的应用
作者:宋振华尹勇欧阳应颐
来源:《云南中医药杂志》2010年第03期
关键词:针刺;动眼神经;麻痹;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3—0077—03
动眼神经是人体的第三对颅神经,与滑车神经(IV)、外展神经(Ⅵ)共同支配眼球运动,它同时还有分支作用于提上睑肌和瞳孔。

动眼神经麻痹在临床并不少见,除少数为单纯眼部疾病外,多数均与神经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1)病变侧上睑下垂;(2)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3)眼球除向外下运动外,其他各方向运动均麻痹,出现斜视、复视等,目前临床治疗除手术疗法外,针刺治疗也有较好疗效,现将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的现状和进展综述如下。

1 动眼神经麻痹病因及治疗原则
动眼神经麻痹多由于颅内肿瘤,颅底炎症及颅脑操作损伤等原因所致。

冷守忠等曾将经临床确诊为动眼神经麻痹246例患者进行了病因分析,结论为:头部外伤占10.2%,颅内肿瘤占15.5%。

脑血管梗塞及出血占5.3%,颅底动脉瘤占32.1%,颅内炎症占28%,眶内肿瘤占2.4%,眶内炎症占4.5%,原因不明占2%。

治疗原则:(1)取穴以眼部腧穴为主,辨证配以远端穴位:在眼病辨证之后,施治时以眼周局部腧穴为主,辅以远端配穴,配穴时注重五输穴、背俞穴的使用。

眼周腧穴可以调整眼部经络和脏腑功能。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五个重要穴位,眼部远端选配五输穴具有治疗本经经脉病侯或与本经相连属的脏腑病侯。

(2)针药并用:针药并重的思想最早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当今之世,必齐毒药功其中,馋石针艾治其外”。

《千金方·针灸》“故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针刺是通过针刺某经某腧穴以调整脏腑的功能而间接产生疗效,各种药物则能够针对病情祛除病邪,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阴阳。

(3)提高针刺疗效,“得气”是关键:《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

从临床观察是否得气有自觉与他觉两个方面:自觉指患者针刺部位的感觉,主要有微痛、胀、酸、麻、热和蚁行感,以及这些感觉的传导;他觉指医者的针下体会,如《标幽赋》所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影响针刺得气的原因有腧穴定位不准,未掌握正确的角度、方向、深度和必要的刺激强度;或病情与体质因素。

一般来说,新病、实证、正气旺盛者易于得气;久病、虚证、正气不足者经气不易激发,难以得气,此时可
以运用留针候气或手法来催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所说:“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

催气时要注意,提插用力大小要均匀,缓慢,熟悉局部解剖,掌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不得气者针退至皮下再进针,若仍不得气则留针10min再轻微均匀捻转,幅度90°~180°,3~5次,留针联合手法不得气者,应次日或隔日再刺,留针可以将手法的刺激加深加强。

2选穴及治法
根据中医辨证,采取循经取穴的方法,以局部穴位为主,辨证配以远端穴位,根据不同症状而取不同的穴位,欧阳应颐”’用针刺方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50例,他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将动眼神经麻痹分为4型治疗:(1)肾虚、命门火衰证,治疗则:益肾补火、助化本源。

取穴:肾俞、命门(灸)、攒竹、晴明、鱼腰,治法:每日1次,补法:缓进轻捻(晴明穴不捻),留针30 min;(2)脾虚、中气不足证,治则:升阳健脾、补中益气,取穴脾俞(灸)、足三里、三阴交、攒竹透鱼腰、晴明穴,治法同上;(3)风客胞脸,经络阻滞证,治则:疏风解表、通经活络,取穴:阳白透鱼腰、晴明、风池、合谷、翳明、外关、攒竹诸穴。

治法:每日1次,以泻为清。

急进重捻(晴明不捻),留针30 min左右;(4)眼睑受损,经络瘀阻证,治则:活血化瘀、通经活络,取穴:攒竹透鱼腰、阳白透鱼腰、晴明、安眠、头维穴。

治法同(3)。

结果50例中,痊愈32例,占64%,好转16例,占32%,无效2例,占4%;袁杰等采用二针透刺法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8例,治疗方法:主穴,取阳白透鱼腰、丝竹空透太阳,配穴:当眼睑下垂或视觉功能障碍严重时,加刺单侧晴明穴;当久治难愈时,加刺患侧头维、四白、百会及双侧足三里,二针透刺采用泻法,晴明施用平补平泻法,头维、四白、百会、足三里行针给予补法,每日针刺1次。

每次留针30 min,期间行针1~3次,10次为1个疗程。

结果38例患者中痊愈31例,占81.5%,好转5例,占13.6%,无效3例,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疗程最短者不足1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尹勇等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30例,方法:主穴:丝竹穴、太阳、翳明、合谷、攒竹、头维、外关。

配穴:内直肌麻痹配晴明,上直肌麻痹配阳白,下直肌麻痹配四白,下斜肌麻痹配瞳子髏,2组主穴交替使用,选用30号,4.5~6.0 cm(1.5~2.0寸)毫针,快速捻转进针,所有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1 h,每20 min 行针1次,Q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数日后继续下1个疗程。

结果:痊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连续治疗s个疗程),总有效率为73%,其中颅脑损伤所致21例患者痊愈为7例;王会珍针刺治疗动眼神经麻痹15例,取穴主穴:晴明、球后、瞳子髏、丝竹穴、风池、光明,配穴:太冲、足三里、三阴交、百会。

眼部穴位分为2组,每日针刺1组,2组交替使用,配穴酌情选用,眼部穴位采用眼部内刺法,沿眼球和眼眶之间将针身刺人眼内,不提插捻转,体穴实证用捻转泻法,虚证用捻转补法,留针3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d。

结果:痊愈5例,占33.33%,显效7例,占46.67%,好转2例,占13.33%,无效1例,占6.67%,总有效率达93.33%。

3 结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