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社科文阅读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社科文阅读PPT课件
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例2】据美国K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
抓关键语句快速整体把握文本
①标题用语:明确对象,暗示或揭示中心; ②概括语句:概括提起,纲举目张; ③过渡词句(段):理清思路层次; ④主旨句:直接揭示中心; ⑤抒情议论句:把握情感意图; ⑥比较对比句:归纳主题; ⑦悬念句:设置矛盾,提出问题,追根溯源。 提示:还须重视文章的开头、结尾。
此阅读方法适用任何文本
归纳小结
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 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
通读全文 (了解) ②牢记三个步骤 找准相关句(判断)
对照辨析 (确认) 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二、句子理解型
•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 •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 • 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 统摄全篇,或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
、情感的句子。
• 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 义。
• 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 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
【答题方略】
1、理解的句子要带入文段整体把握,同时确定关 键词(有深意的、使用修辞的)去解释
2、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具体语境,透过句 子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通常的做法有 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 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 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高考复习社科文阅读方法 PPT精品课件
温馨提示
在“比”中把握语言 的 准确性
温馨提示
一般情况下,通过“巧比”,有 理有据地先排除两个选项是比较容易 的,于是就只剩下两个选项。这时千 万别跟着感觉走,不加以慎重思考就 轻意地做出选择,这样做是很可惜的, 很可能功亏一篑。在这时我们只要细 心比较,认真推敲,选择正确的概率 就会高得多。(其实做其它题时这一 步也非常关键。)
推敲语言准确性的四大角度
(一)语言的分寸: 1.时间先后:目前、有时、将会、在…… 时、当……时、某时、某年等 2.范围大小、数量多少:一些、有些、几 乎、全部、全不、全都、所有、普遍、绝 大多数、除……之外、到……为止等 3.程度深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量好坏:更、更加、尤其、 最等 4. 推测或肯定:也许、或许、可能、大约、 大概、已经、不一定、不可能、一定、必 定等 常见错误:未把握准语言的分寸。
推敲语言准确性的四大角度 (四)句间关系: 1.因果关系 2.主体客体关系 3.必要条件关系 4.充分条件关系 常见错误:混淆句间关系(强说因果、因果 倒置、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条件和结 果倒置、主体客体颠倒)。
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2003年全国卷第10题的B项 选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 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原文: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 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 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 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名言摘抄
1、在强者的眼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成功是努力的结晶,只有努力才会有成功。 3、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4、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5、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6、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7、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比别人打败的。 10、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11、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2、高峰只对攀登它而不是仰望它的人来说才有真正意义。 13、你可以这样理解impossible(不可能)——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 14、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15、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1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17、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 18、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19、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20、天比昨天好,就是希望。 21、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22、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 23、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4、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5、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 26、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懒惰挑战,向陋习挑战。 27、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8、取时间就是争取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9、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30、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31、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32、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33、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3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35、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36、不求做的最好,但求做的更好。 37、读书要专心,做事要用心,做人要尽心,待人要诚心 38、世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39、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而无行动则决无快乐。 40、人生伟业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41、成功永远属于一直在跑的人 42、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奋斗,只有拼搏,才会达到成功的彼岸。 43、每一发奋努力的背��
社科文阅读上课课件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社科文阅读
科技文的概念和特点
科技类文章,分为社会科学类和自然 科学类。一般包括天文、地理、哲学、经 济、教育、语言、文学、文化、历史、伦 理、民俗、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 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哲理性议论散文 也可归入此类。命题所选文章一般出自名 家之手,其思想观点具有权威性,其行文 结构具有规范性,其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 其思考力度具有深刻性,其语体色彩具有 较强的主观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十大雷区
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 混淆时态 混淆是非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指代有误 歪曲事实
过于武断
9、过于武断
(2010年新课标)3、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 很高,唐人碑板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 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他们是大 皇帝、大官所写,才被世人所推崇。
10、歪曲事实
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 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 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 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题目选项]关于“陶渊明精神哲学”的理解,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陶渊明是一位与其前辈阮籍、刘伶皆不相 同的“新自然主义”哲学家。继承了秦汉 以来渐渐宗教化的道家思想,切近中国本 土自然哲学老庄哲学。
读文
勾画
比较
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 除…之外、一些、有些、几乎、到…为止、绝大 多数、有时、唯一、全部、全都、基本、非常等。 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 必然、必定、一定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 经、不久、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 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 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 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 改变了原文意思。
社科文阅读
科技文的概念和特点
科技类文章,分为社会科学类和自然 科学类。一般包括天文、地理、哲学、经 济、教育、语言、文学、文化、历史、伦 理、民俗、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 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哲理性议论散文 也可归入此类。命题所选文章一般出自名 家之手,其思想观点具有权威性,其行文 结构具有规范性,其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 其思考力度具有深刻性,其语体色彩具有 较强的主观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十大雷区
偷换概念 张冠李戴 混淆时态 混淆是非 无中生有 以偏概全 因果混乱 指代有误 歪曲事实
过于武断
9、过于武断
(2010年新课标)3、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 )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 很高,唐人碑板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 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他们是大 皇帝、大官所写,才被世人所推崇。
10、歪曲事实
选项中所说的观点与原文不一致, 错项故意更换个别关键字词,造成 一字或一词之差,从而背离原文的 意思,或直接歪曲作者的观点。
[题目选项]关于“陶渊明精神哲学”的理解,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陶渊明是一位与其前辈阮籍、刘伶皆不相 同的“新自然主义”哲学家。继承了秦汉 以来渐渐宗教化的道家思想,切近中国本 土自然哲学老庄哲学。
读文
勾画
比较
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 除…之外、一些、有些、几乎、到…为止、绝大 多数、有时、唯一、全部、全都、基本、非常等。 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 必然、必定、一定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 经、不久、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 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 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 语,甚至要考虑“的”“了”等虚词,看看是否 改变了原文意思。
高考复习社科类文本的有效阅读 PPT精品课件
二、学生阅读的两大误区
不读原文,直接做题 。 读到自己喜欢的题材,大喜过望。以自 己的观点代替文本的观点 。
三、命题的猜测
先总结以前的考试 (一)选择题题目通常有三种形式: 1、对“××”的理解,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 2、下列说法,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下列推断,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人体生物钟 我们的宇宙外 面是什么 民间艺术
三选择 三选择 两选择
地球水的 来源 通俗历史 热 尺度
三选择 三选择 一多选 两问 答
广东
创造与想象
一多选 一单选 两问答
三选择
诗与直觉
一多选 一单选 两问答
三选择
自由与科 学
一多选 一单选 两问答
三选择
海南 宁夏 湖北
当代中国缺 少伟大作家 彩陶
变形
诗与歌词
(二)回顾以前的文本选用和命题形式
07年
文本题目
命题形式
08文本题目
命题形式
09文本题 目 甲骨文解 谜 关于“经 ” 昆曲
命题形 式 三选择
全国 一卷 全国 二卷 北京
非物质文化 遗产 生物多样性
三选择
盖天说与图仪
三选择
三选择
白银货币化
三选择
三选择
核心竞争力
两选择 一填空 一问答 六选择
塑料袋的科学 迷思
四选择
关于湿地
四选择
数字海洋
四选择
湖南
嗜盐菌
四选择
人类大脑不对 称
四选择
对于科学 的思考
三选择
江苏
汉学
四选择
晚清学人 杨守敬 白日梦 宋代书院教育
两选择 两问答 三选择 三选择
现代文阅读之社科类文阅读PPT课件
透视上表,我们可以探究出200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 读客观题在文本、选材、题量、考点上呈现出的如下 四大走势:
1、社会科学类文本已经完全占据主体地位。 2007年18套高考试卷中有15套选择了社会科学类文本,
有5套选择了自然科学类文本。社会科学类文本与自然科 学类文本的比例关系从2005年的1:2到2006年的1:1再 到2007年的3:1,已经完全占据了考查的主体地位。
要读懂所给的材料,而且还要明白命题意
3、题量保持削减(4道减至2或3道)势头。 由于受到高考语文试卷(特别是第1卷)总题量削减这一
因素的影响,第1卷现代文阅读客观题题量的削减趋势于 2005年已初露端倪(共16套试卷,5套削减),2006年共17 套,9套削减;而2007年18套试卷中有11套呈削减趋势。
4、五大知识点的考查权重总体上3重2轻。 2007年18套试卷的现代文阅读客观题涉及概念理解、
第二遍:阅读题干和选项,要 一字一句数着读,找出考查的信 息和设置题目的角度。然后结合 题干提供的信息,有重点地阅读 全文,划出与选项有关的信息。
第三遍:把选项和与选项有关的 信息结合起来,仔细比较,每个题 目中设置的干扰项,都是可以从原 文中找出依据排除的。在确定选择 一个选项过程,就是排除其它三个 选项的过程,一定要找出排除的依 据,才能做到做题准确。
2、前瞻、前沿、文化——选材的三个纬度。 前瞻的发展理念、前沿的研究成果、文化的深刻反思
是2007年18套高考试卷选材的三个纬度,创新与想象、 核心能力、人造肌肉、光子结晶等无不给人以清新的时代 气息,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学、民间艺术等l0个以文化 为载体的文本更成为今年现代文阅读客观题考查的一大亮 点。
六 • 1、心情紧张或压抑,难以明辨
高考复习社科文阅读方法 PPT精品课件
温馨提示
在“比”中把握语言 的 准确性
温馨提示
一般情况下,通过‚巧比‛,有 理有据地先排除两个选项是比较容易 的,于是就只剩下两个选项。这时千 万别跟着感觉走,不加以慎重思考就 轻意地做出选择,这样做是很可惜的, 很可能功亏一篑。在这时我们只要细 心比较,认真推敲,选择正确的概率 就会高得多。(其实做其它题时这一 步也非常关键。)
推敲语言准确性的四大角度 (四)句间关系: 1.因果关系 2.主体客体关系 3.必要条件关系 4.充分条件关系 常见错误:混淆句间关系(强说因果、因果 倒置、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混淆、条件和结 果倒置、主体客体颠倒)。
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2003年全国卷第10题的B项 选项: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 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 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原文: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 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 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因 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 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推敲语言准确性的四大角度 (二)概念间的关系: 1.同一关系 2.并列关系 3.交叉关系 4.总分(属种)关系 5.相反(相对)关系 常见错误:混淆概念间关系,张冠李戴,故 意弄错对象。
张冠李戴,故意弄错对象
2004年湖南卷第9题B项: 选项:中医学使用青藏高原特有的药物治 疗,有西药所不及的功效。 原文:原文叙述的是‚中国传统医药 学……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
社科文阅读
社科文阅读方法
课件设计:巫溪中学刘道清
阅读的解题步骤
解题步骤顺口溜
咬住原文不放松,答案就在文章中。
先读全文做标记,依据特点通大意;
高三语文一般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PPT教学课件
考情报告 三年高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决胜·预测演练
的”,可见先秦两汉的文化也一定是曾经受到过其他民族文 化的影响(这一点可以从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引进胡服骑射、汉 武帝引进大宛天马等历史常识得到证实),先秦两汉的文化也 一定不会是纯粹的中国文化,因此D项中所谓“再像先秦两汉 的文化一样属于纯粹的中国文化”,言下之意先秦两汉文化 就是纯粹的中国文化,这当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诚然, 原文确实说过“正如唐宋时代的人不可能排除印度文化影响, 复归为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人一样”这样的话,但原文并没 有说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人就是纯粹的、没有受到他种文化 影响的中国人,原文是在相对的意义上来说的,其意思是不 可能复归为未受到印度文化影响的先秦两汉的中国人。 [答案]D
考情报告 三年高考 知识构建 思维技巧 决胜·预测演练
[点拨]本题要求选择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应该选A。先 看B项,原文说:“常听人说唯有中国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 言下之意似乎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全都不值一提。事实 上……”这里的“常听人说”“言下之意”“似乎”“全 都”“事实上”这些词语表明了作者并不赞同“唯有中国 人才能真正了解中国”的说法,作者所举伏尔泰和莱布尼 兹的例子也表明中国人确实也有无法自己获得“别样的理 解”的时候,所以B项的推断“有的时候中国人并不真正了 解中国”应该是成立的。再看C项,原文第3段指出,对于 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不同文化体系的人“会根据他们不 同的历史经验、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做出自己的回答”, “只有通过这样的对话,才能得到我们这一时代最圆满的 解答”。这里所谓“这样的对话”,就是指不同文化之间 的平等的对话,而“只有……才能……”也就是“唯一”, 由此可见C项的推断也是成立的。再看D项,原文在多处出 现“话语”一词,十分明显,这些“话语”并不是我们平 时所说的“言语、所说的话”这样的意思。原文说“要交 流,首先要有交流的工具,也就是要有能够相互沟通的话 语”,如果这里“相互沟通的话语”是指大家都能理解的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涉及文本中“围棋的起
源与发展”的相关内容,覆盖面极广。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与原文第一段中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相悖,变推测为肯定。B.有关内容在文本一、二段都
能找到。C.有关表述与文本第四段不同,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的是“博弈棋”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 能力。解答本题要辨明信息选择区间,联系上下文体会, 注意表述角度和方式的变化。A.根据第1段“联觉,是指 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 感觉的心理现象”,可推知A项正确。B.根据第1段“色 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 色调让人感到远些”的表述,可推知B项正确。C.根据第 4段“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 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可知是42%的联觉者,而不 是“亲属”,故C项错。D.根据第6段“联觉现象对于人 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 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 了大门”,可推知D项正确。. 答案:C。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取答 区域在全文。D项说“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 作用的排斥”错,逻辑混乱。中国的哲学. 家们排斥的是“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 涵来表达”这一个作用,而不是语言的所有作用,比如语言的暗示作用就恰好是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此题的关键是对选项所涉及的“联觉”这一概念的信息区域要明 确,然后将选项和文本比对。A.此项说“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 的紊乱现象”,而第2段说“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 联觉能力”,第4段说“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 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由此可知此项将范围扩大,故A项错。 B.第3段说“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 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此项将原文“可能”的表 述变成了“肯定”的表述,故B项错。C.第3段说“利用磁共振进行 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 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而此项 说“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把“或然”变成了“已 然”,故C项错。D.此项正确,见第5段“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 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 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 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 力”。 答案:D。
.
5、【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结合原 文理解,表述上有误。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 治通鉴》没有困难。 6、【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根据文 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 7、【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推断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 息和科学知识推断。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 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高考社科文阅读分析
.
坚持一种信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读(题干选肢)
坚持“六字方针”:找(文中信息) 漏
比(选肢和信息)
衍 换
清楚十大误区:颠倒主次 故意歪曲
或然必然 已然将然
过于武断 强加因果
无中生有 夸大事实 过于武断. 以偏概全
扫描题干
做
检索信息
题
步Leabharlann 圈出关键骤比较辨别
判断确认
.
读文
勾画
比较
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 除了、一些、有些、几乎、多数、有时、唯一、 全部、全都等。 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 必然、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经、不久、 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 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 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 语,甚至要考虑“的”“了”“过”等虚词,看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这段话首句是因,后两句为果。C项三句话和这
段话基本对应,却把第二句也归入“因”中,混淆了因果内涵,因而错误。其他选项的表
述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据。
【答案】C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对第三段文意的
高度概括。B.“盛极一时”在文本中指的是博弈棋而非围棋(第四段)。C.“围棋的娱乐、
.
6、【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取答区域在第1、 2段。筛选信息的题,命题者主要还是在语言的准确性上做文章,考生可先确定 取答区域,然后将各选项与原文逐一对照,从中发现表达上的细微区别。A项说 《论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表述有误。原文“上下章几 乎没有任何联系”指的是内容上的联系而非思想上的联系。第2段就明确告诉读 者中国的哲学家的言论、文章只是“没有表面上的联系”,这就是说,它们实质 上是有联系的。 答案:A。
交际等功能性弱点”说法错。第六段指出围棋有“娱乐……功能”,还说“人们普遍肯定
了围棋的功能”,可见这些功能本身并非弱点;只有在“自己对‘度’把握不好”时,才
会产生负面作用(或说“弱点”)。D.信息在第七段。选项错将必要条件理解为充分条件,
应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才符合作者观点。
【答案】A
而非围棋,“东汉时”应为“东汉中期后”。D.表述与文本第七段不符,“魏晋时人们对
‘艺’有了崭新的认识”而非“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答案】B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原文第五段说:
“……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
.
归纳小结
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 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
通读全文 (了解) ②牢记三个步骤 找准相关句(判断)
对照辨析 (确认) 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
山东:B 全国:C 湖北:A 江西:D 辽宁:C
CA A BD CD CD AD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取答区域在第3、 4、5段。通过原文与选项比照,可以发现,第3段说中国哲学家的著作不够明晰, 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C 项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就与原文 之义相去甚远。能从中读出更多新意的原因应该是“简短的言论”“都是暗示的 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而不是因为语句简短。此处因果分析不当。 答案:C。
6、【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本题涉及文本中“围棋的起
源与发展”的相关内容,覆盖面极广。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与原文第一段中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相悖,变推测为肯定。B.有关内容在文本一、二段都
能找到。C.有关表述与文本第四段不同,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的是“博弈棋”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 能力。解答本题要辨明信息选择区间,联系上下文体会, 注意表述角度和方式的变化。A.根据第1段“联觉,是指 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 感觉的心理现象”,可推知A项正确。B.根据第1段“色 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 色调让人感到远些”的表述,可推知B项正确。C.根据第 4段“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中 有一位亲属具备同样能力”,可知是42%的联觉者,而不 是“亲属”,故C项错。D.根据第6段“联觉现象对于人 类认知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 联觉现象的研究为找到比喻和语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打开 了大门”,可推知D项正确。. 答案:C。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取答 区域在全文。D项说“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强调暗示,体现出对语言 作用的排斥”错,逻辑混乱。中国的哲学. 家们排斥的是“靠语言的固定外延和内 涵来表达”这一个作用,而不是语言的所有作用,比如语言的暗示作用就恰好是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解此题的关键是对选项所涉及的“联觉”这一概念的信息区域要明 确,然后将选项和文本比对。A.此项说“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 的紊乱现象”,而第2段说“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 联觉能力”,第4段说“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 部分人会发生联觉现象”,由此可知此项将范围扩大,故A项错。 B.第3段说“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 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此项将原文“可能”的表 述变成了“肯定”的表述,故B项错。C.第3段说“利用磁共振进行 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 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而此项 说“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把“或然”变成了“已 然”,故C项错。D.此项正确,见第5段“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 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能力 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 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 力”。 答案:D。
.
5、【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结合原 文理解,表述上有误。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 治通鉴》没有困难。 6、【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根据文 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 7、【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推断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 息和科学知识推断。文中未见“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 渡口的行程缩短了”的相关描述。
高考社科文阅读分析
.
坚持一种信念:答案就在原文中。
读(题干选肢)
坚持“六字方针”:找(文中信息) 漏
比(选肢和信息)
衍 换
清楚十大误区:颠倒主次 故意歪曲
或然必然 已然将然
过于武断 强加因果
无中生有 夸大事实 过于武断. 以偏概全
扫描题干
做
检索信息
题
步Leabharlann 圈出关键骤比较辨别
判断确认
.
读文
勾画
比较
程度与范围——最、个别、凡是、全、都、部分、 除了、一些、有些、几乎、多数、有时、唯一、 全部、全都等。 时态——目前、打算、预计、未来、之后、必将、 必然、一旦、如果、可能、也许、已经、不久、 将来、曾经、过去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逻辑——原因、因为、因此、只是、只要、只有、 如果、与此相反、大约、大概。 还要注意:与原文相比增加或减少或替代了的词 语,甚至要考虑“的”“了”“过”等虚词,看 看是否改变了原文意思。
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这段话首句是因,后两句为果。C项三句话和这
段话基本对应,却把第二句也归入“因”中,混淆了因果内涵,因而错误。其他选项的表
述在原文中都能找到依据。
【答案】C
8、【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是对第三段文意的
高度概括。B.“盛极一时”在文本中指的是博弈棋而非围棋(第四段)。C.“围棋的娱乐、
.
6、【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取答区域在第1、 2段。筛选信息的题,命题者主要还是在语言的准确性上做文章,考生可先确定 取答区域,然后将各选项与原文逐一对照,从中发现表达上的细微区别。A项说 《论语》“上下章在思想上也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表述有误。原文“上下章几 乎没有任何联系”指的是内容上的联系而非思想上的联系。第2段就明确告诉读 者中国的哲学家的言论、文章只是“没有表面上的联系”,这就是说,它们实质 上是有联系的。 答案:A。
交际等功能性弱点”说法错。第六段指出围棋有“娱乐……功能”,还说“人们普遍肯定
了围棋的功能”,可见这些功能本身并非弱点;只有在“自己对‘度’把握不好”时,才
会产生负面作用(或说“弱点”)。D.信息在第七段。选项错将必要条件理解为充分条件,
应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才符合作者观点。
【答案】A
而非围棋,“东汉时”应为“东汉中期后”。D.表述与文本第七段不符,“魏晋时人们对
‘艺’有了崭新的认识”而非“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应为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答案】B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原文第五段说:
“……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
.
归纳小结
①树立一种观念。我们在做科技文阅读的试题 时,坚信答案就在原文中。
通读全文 (了解) ②牢记三个步骤 找准相关句(判断)
对照辨析 (确认) ③明了排查的先后顺序
排错:与原文比较内容错误的 排异:与题干不符合的 排无:原文中找不到依据的
.
山东:B 全国:C 湖北:A 江西:D 辽宁:C
CA A BD CD CD AD
7、【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取答区域在第3、 4、5段。通过原文与选项比照,可以发现,第3段说中国哲学家的著作不够明晰, 是因为“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而C 项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正因为语言简短,才能读出更多新意”就与原文 之义相去甚远。能从中读出更多新意的原因应该是“简短的言论”“都是暗示的 名言隽语”“暗示才耐人寻味”,而不是因为语句简短。此处因果分析不当。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