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特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均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和思考,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人教版教材关于人与自然的相关单元如下所列:散文:人与自然七上(三);散文、记叙文、小品八上(六)优美的自然山水;说明文八下(三)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八下(六)古代散文,写景记游;九上(一)赞颂大自然,体味人生情趣。
本文属于科学文艺作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文味。
2、说目标:新课标要求:(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领会对比和引用数字、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因滥用水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沙漠化的个案。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本课在“关注自然”单元,在文中,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对比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原因,又联系青海湖、月牙泉的现状,发出强烈的呼吁,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拯救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依据新课标的有关规定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对比罗布泊的今昔,归纳变化的原因。
2、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探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法、学法分析:我所教的班级,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展示法(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兴趣诱导法(用一些较有感染力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自主学习法(在观看图片产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合作探究法(对不清楚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此外,教师适时指导、点拨,进行思想教育。
学法方面我指导学生采用如下学习方法:朗读、默读结合法、圈点勾画法、合作讨论法、比较阅读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罗布泊今昔对比图片,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感受中受到情感的触动从而引入到本课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二、相关知识链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应首先引领学生了解一下报告文学及作者和罗布泊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解题:由“泊”字的偏旁展开思考,揭示题目的含义: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材料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兰亭中学陆秀文一、说教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第三单元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课文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警醒世人,要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真实而又具有一定形象性、抒情性。
二、说学生八年级下学期是义务教育第四学段的中间学段,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记叙文与说明文,对其表达方式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文学作品也有一定了解掌握。
报告文学虽然第一次接触,但对文章中的客观说明、形象描述与抒情语言都不陌生。
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对环境问题有着许多切身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文本特点以及学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与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
2、把握报告文学兼具真实性与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3、感受作者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
2、理清课文内容,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
(三)教学难点:把握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四、说教法、学法与教具的运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读课的特点以及文章的内容,我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xx 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2、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
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想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达到这样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
八(下)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
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二)难点:1、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略)二、导人位于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x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学习课文内容(一)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明确: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
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
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教学内容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都是不同类型的科学小品文,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属是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学习这篇课文,在文体上,能了解报告文学的知识;在内容上要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走出罗布泊,走进家乡、走进全国、走向地球,深刻认识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严重后果,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更多更深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以小及大、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科技小品文的能力,能自主扫清字词障碍,能快速阅读并能概括内容要点,能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
因为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无法从网上去获取资源,视野不够开阔,这就需要教师从文本中,从网络中挖掘更多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而且对于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较差,能在朗读学习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会想不会用正确简洁美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及本课教材特点,从学情出发,我设计了上述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相关知识。
2.能速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通过朗读、品读,揣摩语句,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18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三单元
吴岗
仙湖 罗布泊 青海湖 月牙泉 改道 四盲 荒漠
四、教学重难点
细读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 教学难点:
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并能朗读 出自己的感情。
突
破
学生在文中找出他认为最有感染力的语句在组内 朗读,并说说这些语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学生 分组朗读,组内发言,小组代表在班内发言。 (播放背景音乐)
五、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以“微型话题”为课堂活动, 以“学、探、议、练”课堂 教学改革模式贯穿始终。
学法分析
自我探究、小组讨论、 合作探讨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分组准备、网络自主学习 1.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 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2. 按专题,分成四个小组:罗布泊的过去 和现在、青海湖的过去和现在、月牙泉的 过去和现在、相关的受人为破坏的例子。 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与专题有关的资料, 并整理、筛选、加工,做成课件。
作业
选作一题
1.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 写一篇公开信,呼吁人们行 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 (300字左右) 2.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 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 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 300 字左右)
保护环境 善待家园
永 泽 人 间
青 山 碧 水 饮 水 思 源 大 江 东 去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六、教学过程
(二)教学设计 第一模块:课前出示课题(画面配上 月牙泉歌曲) 第二模块:导入设计 播放一段公益广告视频:如果地 球上只剩下一滴水,那会是什么?
六、教学过程
第三模块:解题 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 我们什么信息? “泊”,三点水,罗布泊与水有关。 “仙湖”,宛如仙境,极其美丽的湖。 “消逝”,消失。“逝”含惋惜之意。 仙湖消逝,可见作者的感情基调是 遗憾、难过、悲痛的。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In this world, no one is easier to live than anyone, but some people are clamoring for the sky and some people are working silen悉tl 心y.整理祝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稿《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稿 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一、教材分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
本单元的五篇__均是从不同侧面思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其痛惜的心情向世人具体形象地报导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惨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惨剧将继续上演。
__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__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于是,此课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较为重要。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结合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1 )整体感知课文,搜寻信息,培养学生在文中寻觅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的能力,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 2 )揣摩语言,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词语,体味作者可惜、悲痛的感情及强烈的忧患意识。
( 3 )树立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探索文本,品味语言,体味课文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并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4、教学难点:( 1 )揣摩语言,体味课文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
( 2 )理解造成罗布泊消失的深层原因,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七星二中齐雅芬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七星二中语文教师齐雅芬,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下面我主要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六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设计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而语文中的阅读教学其实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基于此,本课将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兴趣中去学,在读中去体验、赏析、感悟,在书面表达中去内化理解、升华情感。
二、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明的是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的悲剧。
作者根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并大声疾呼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思维探索能力和感悟理解能力。
但总的来说,思维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语言表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在知识储备上,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比较陌生。
因此教师要在充分兼顾以上学情的基础上,适时引领、点拨,切实的发挥主导作用。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上述所提的设计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和学情分析,我们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a)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
b)品读课文,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c)关注生态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为了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体现语文课堂的“语文味儿”,我们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揣摩语言,体味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抒情性。
同时,语言的揣摩学习对八年级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难点。
五、教学方法所谓“教学”,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教法与学法、教师与学生、师生与文本互通互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1 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特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初二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
本单元的六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摸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爱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属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缘故;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爱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差不多特点。
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关心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2、说目标3、:(1)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2)感受作者强烈的担忧意识。
(3)(二)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4)理清文章思路,(5)培养概括能力,(6)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7)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4、说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
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缘故。
5、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缘故,6、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二)难点:1、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缘故,总结教训。
二、学情分析:这批学生是新课程的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同意的是新课程理念。
通过两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差不多差不多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差不多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差不多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
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宽敞的途径和更为便利的方式。
学生也已差不多适应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能够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李玉葵
一、教材分析:
当前社会水资源短缺和污染、臭氧层破坏、土壤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部分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和矿物的枯竭!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的出现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应运而生。
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开始表现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但还是难以把保护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因此,如何拨动学生心底的那根环保之弦成了我教学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而且,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阅读说明文和新闻的知识,所以在文体之上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学会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思考文章的时代意义,培养生态、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学会运用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强化感情色彩。
(三)教学难点: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以及从中吸取的教训。
四、教法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兴趣诱导法、诵读法、指导点拔法、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
五、学法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学生纠正补充法、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程序的设计: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及题解
我是这样导入这一课的:同学们都知道的一则关于“水”的宣传语:“但愿地球的最后一滴水不是人类的眼泪。
”这是热爱地球的人发出的呼唤。
今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位作家同样的痛苦呼唤。
板课题,结合课题中的“泊”字依次提出几个问题:
①“泊”的偏旁是什么?
②这说明“罗布泊”原来跟什么有关?
③“泊”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④你能从课文的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
⑤通过对课题的分析,你觉得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来朗读课文?
▲设计此项环节的目的:通过对课题中关健字词的分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多角度分析了课题之后,也让学生弄清楚了课文的感情基调。
第二环节:阅读指导
步骤一:美丽的罗布泊怎样会变成了现在连一滴水都没有的罗布泊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给课文的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默读、高声朗读等方式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
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弄清全文的思路。
步骤二:教师当所有的学生都读完课文后,根据想象再现罗布泊的昔日美景,于是学生很容易就找到第8段中的这段文字:“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当学生找到了之后,教师就问:这样美丽的仙境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欢快的、愉悦的)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示范朗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做适当的简单的点评。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通过想象再现罗布泊的昔日美景,帮助学生找到朗读的感觉,这种昙花一现的欢快愉悦之情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步骤三:通过课本插图展现罗布泊现在状貌,请学生也从课文中找出可以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
可以作为这幅图片的解说词在课文中有两处,第一处在课文的第3段自然段:
“罗布泊,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
夏天气温高达70°C。
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
”;第二处是课文的第22自然段:“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
第一处因为比较靠前,学生大多能较快的找出来,在学生找出之后请学生概括说出此时罗布泊给人的感觉,然后再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第二处可能需要在老师的提示下才能被发现,当学生找到后,结合文段中的“裸”、“尽”挖掘隐含在文字之中的讯息,在学生领悟到了这段文字其实是在说大地的植被被破坏之后,再分析这段文字所采用的拟人修辞的好处和意义。
最后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想象罗布泊满目疮痍的现在,如泣如诉的朗读更能激起我们心底强烈的环保意识。
步骤四: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
成了荒凉的痛苦的罗布泊,成了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围绕核心句子“‘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设计几个问题:
①我们平常听到的都是“吸血鬼”,这里为什么不说“吸血鬼”而说“吸水鬼”呢?
②老师知道,“盲”是指盲目,那“盲目”又是什么意思?
③“盲目”与上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
④文中又说“四盲”是巨大的“吸水鬼”,这“巨大”到底有多大?书里告诉了我们,请大家找一找。
⑤这巨大的吸水鬼对罗布泊造成了怎样的破坏呢?
在学生回答出第④个问题时,穿插介绍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让学生试着再在文中找出其它运用此种说明方法的句子。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了解罗布泊消亡的深层原因。
步骤五:这个教学环节我主要设计以下几个问题(由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
①悲剧仅仅是罗布泊吗?(请结合课文和课前查找的资料回答)
②作者在课文的结尾呼吁“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那么该怎么救呢?
③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又能为这伟大的拯救行动做些什么呢?
▲设计此项步骤的目的:分组合作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探究意识,又可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整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从探讨的内容来看,又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第三环节:课堂小结:罗布泊的消逝,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悲剧,但悲剧仍在继续。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附:板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作者:吴刚
(昔)
仙湖罗布泊(今)荒漠
青海湖
月牙泉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