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叶作品
生命的吟咏读著名画家张望系列作品
生命的吟咏——读著名画家张望系列作品张望,196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张望,1961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客座教授。
致力于中国水墨人物的教学研究和美术创作,在中国画新语言表现中做出了积极探索,所创作的都市水墨人物收到学界关注和好评,其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美展并获奖。
作品《麦子》获第八届全国美展最高奖,作品《青麦》获首届全国画人物画展铜质奖,作品《花季》获第二届国际水墨画大展优秀特别奖,作品《重生》入选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分别入选第九届、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览。
曾作为当代中国美术家优秀代表参加由文化部主办的《今日中国美术》国际巡回展。
蜚声画坛的张望先生系当代人物画大家,其作品的构思意境,线条笔墨,已臻人们仰望的高度。
笔者以为,张望最让人欣赏的还在于他的精神和灵魂,他的探索和自我。
特别是近期创作的六个系列100多幅经典作品,充满了新意,散溢着禅念,可谓是一曲曲吟咏生命的绝唱。
蝶,凤凰涅槃张望的心中有一片净土。
多年来,他是那么虔诚地画少女,以表达自己对美好的赞美和崇尚,表达自己对生命的那种天然的敬畏和深刻感悟。
最近,张望先生的一批新作,令人耳目一新。
其蝶系列中,加入了蝶。
轻盈精灵般的蝴蝶,不是其随意加上的。
这是他思考社会,思考人生,形成了一个画家的创作观的标志,它代表着张望先生对生命的追问,对生活的感觉。
冥冥之中,他仿佛体味到了一直蕴藏在自己身体内部的生命的涌动。
这种涌动,虽然潜于心底,无形无声,却有着磅礴的力量,正如那小小的蝴蝶,那样的灵巧,那样的温弱,那样的娇情,却能够以人们无以想象的力度,从那样坚韧的茧壳中拱了出来,实现自己的蜕变,这是一种质变,一种凤凰涅槃般的质变。
中国琉璃内画张:壶中岁月掌上乾坤
一人一品 | UnIqUE Artwork中国琉璃内画张:壶中岁月 掌上乾坤文/马景阳 程芃芃 魏茜茜COLORED GLAZE INNER PAINTING ZHANG OF CHINA: THE TIME IN BOTTLES, THE YEARS ON HANDS2016年7月,中国玻璃(琉璃)艺术大师张广忠荣鹰“中国琉璃内画张”。
一只鼻烟壶,一柄竹签笔,一颗清净心。
凝神之际,手随心动,细毫挥舞在壶内壁,反向运笔,正面显图。
所绘画面,线条仅发丝粗细,气韵生动、格调典雅。
可谓方寸之间,别有天地。
这便是神奇的内画艺术。
说到鲁派内画,不能不提张广忠。
在“内画张”艺术馆内,张广忠的作品在展台上一字排开,玲珑剔透。
人物、山水、花鸟、走兽,或清雅大气,或婉转悠扬,栩栩如生,将大千世界尽收掌上。
张广忠年近古稀,但谈锋甚健。
工作室里,几支画笔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张广忠自制的。
它的柄是极细的竹签,笔芯则是几缕狼毫或羊毫。
几只琉璃、水晶等不同材质的鼻烟壶放在桌上,这是通过专门工艺制成的内画瓶胎。
张广忠戴上眼镜,打开台灯,只见他托壶执笔,将勾笔伸进只有黄豆大小的鼻烟壶瓶口,在磨砂内壁上细细勾勒,心随境迁,神与物游。
“内画受空间限制大,稍不留意,前功尽弃,细微之处要凭意念,才能笔下生花。
”他正在完成的是一幅山水画,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生机盎然,灵气尽现。
“内画考验人的眼力和心力。
欲得妙笔,需先得妙心,需要心无旁骛。
”画了50年,张广忠练就了一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清净之心。
“一旦出现错○内画鼻烟壶《山高水长》Inner-painted snuff bottle High Mountain & Long River误,难以修改,尤其是五官。
完成一件作品则需要一个月左右。
”张广忠深谙融天地灵性以修心的道理,面对广袤自然,总能将自我融入其中。
他爱好旅游,名山大川、小村小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作画时,他无拘无束地抒发着自己对花草树木的眷念。
第十届“作文100分杯”全国小学生新思路作文大赛
第十届“作文100分杯” 全国小学生新思路作文大赛作者:来源:《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2016年第09期一等奖姓名作品名称学校班级指导老师傅于桐冬日里的那株风信子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署前校区五(5)班刘舒阳“团”与“圆”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二校五(1)班林子皓夏夜听雨浙江省永嘉县瓯北中心小学六(4)班郑成南李沐遥有这样一个人浙江省台州市实验小学六(4)班孙启睿再见,陪伴我童年的那一抹金黄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五(11)班王晓莉朱卿赟种叮咛江苏省苏州市实验小学五(7)班王圣博疯狂的巴士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秦陈欧阳奕帆赶海江西省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六(3)班钟华奇高艺修甜蜜的1978 广东省广州市沙面小学五(2)班刘浩翔爷爷,您在天国好吗福建省建瓯市建安小学五(3)班周超平沈思扬我爱古诗词江西省南昌市金盘路小学六(1)班陈金灵“卫星”位置变化的奥妙江西省九江市长虹小学五(5)班邹瑜左玮我的外号叫“座位” 江苏省苏州市彩香实验小学六(4)班王学文我家的三国故事河北省黄骅市苗庄小学六年级严顾蕾我是一个“植物人”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四(7)班徐云沙雨贝我想设冰淇淋节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四(7)班徐云杨千寻妖精料理店山东省邹平县魏桥镇魏桥实验学校五(3)班张玉叶严禹韬造梦师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光后中心小学五(6)班刘映伦平安我的本命年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小学五(4)班陈鼎芝麻小人历险记河南省西华县实验小学六(3)班章鱼王祯煦狐狸和母鸡浙江省青田县青田实验小学三(2)班毛亦凡情人节拔牙记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三(7)班沈李菊金天豆芽的成长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三(2)班邢芷涵亲亲我的鞋子上海市安亭小学三年级章鱼。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作者:来源:《名家名作》2019年第03期石楠石楠,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委员,安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省散文家协会名誉主席、安庆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作品:长篇传记文学《画魂·潘玉良传》《寒柳·柳如是传》《从尼姑庵走上红地毯》《刘海粟传》《张恨水传》《陈圆圆·红颜恨》《不想说的故事》《中国的女凡高·杨光素传》《美神·刘苇传》《亚明传》《舒绣文传》《百年风流》《另类才女苏雪林》《中国第一女兵·谢冰莹全传》;长篇小说《真相》《生为女人》。
获省级以上文学奖十数项。
2005年10月,被评为“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
侯绪章侯绪章,男,1971年生于山东省肥城市。
大学毕业,著有长篇小说《无语问苍天》《尘梦劳人》,在各级各类刊物发表诗歌、散文数百首(篇),在《书法报》《书画史记》《新国学》等刊物为全国知名书画家撰写评论文章数十篇。
现为肥城市《桃都文艺》编辑部主任、肥城市红旗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肥城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肥城市孝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等。
凡建秋凡建秋,西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从事艺术理论教学与研究。
师从美术史泰斗金维诺教授和著名藏学家康·格桑益希教授,学习藏传佛教美术,一直重视和坚持艺术理论及民族民间美术研究。
唐雪元唐雪元,笔名湘戈,现为中华作家文化协会副秘书长、中访网成都事业部主任、四川省军区《国防时报》社编辑部副主任兼首席记者。
系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文学月刊》、散文在线网、起点文学网签约作家,2013年十大新锐作家诗人之一。
出版小小说集《城市的天空》,军旅中篇小说集《兵心如虹》,著有长篇军旅小说《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等。
王炳学王炳学,生于河北省南皮县小丈桥村,学津书院创始人。
别署墨雨轩主,50岁后以得山楼主行世。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楹联学会副秘书长、天津印社社员、天津市南开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沙孟海书学院研究员、当代书法网专栏作家、天津美术网首席评论员,供职于中国书画报社。
丁力:用一片树叶讲述中国故事
丁力:用一片树叶讲述中国故事作者:杜培清成昱勋来源:《现代青年》2022年第07期一幅作品刻坏上千片叶子,刺染上百万针,他用10年的心血传承古老的中国“魔法”。
叶画,也称为叶雕,起源于周代,兴盛于唐宋,采用叶片的自然形态,巧借叶子的天然脉络而作画。
作品薄如蝉翼,色泽自然,化腐朽为神奇,但由于不易收藏,精品多有流失,这项技艺也一度濒于失传。
2021年8月,一组《清明上河图》的“叶雕”作品走红网络,古老动人的叶画技艺,通过一个“90后”男生丁力的作品走入人们的视线。
在书香家庭耳濡目染下,丁力自幼对艺术产生浓厚兴趣。
5岁拜师学习绘画、雕刻,8岁系统学习“木雕、竹雕、石雕、核雕”等传统纯手工雕刻手法。
14岁时,遇“叶画大师”第三代传人陈老先生,因对叶画艺术的浓厚兴趣与深厚的雕刻基础,被陈老收为关门弟子,此后开始潜心学习,苦心钻研,短短几个月就掌握了叶上作画的刀法、手法、制作步骤等,了解了叶脉画、叶雕画等制作手法,成为名副其实的第四代叶画瑰宝传承弟子。
广泛的接触使小丁力的艺术天赋得到自由发展。
但是小丁力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专攻方向,直到13岁的一天,他偶遇咸宁当地一位叶雕传承人……那天,在咸宁当地的一场艺术展览活动中,小丁力被一幕场景深深地吸引住了:只见一位老人用一把自制的小刀片配合一支毛笔在叶片上绘画,活灵活现的手法,生动逼真的画面效果,一下“抓住”了丁力的眼球。
小丁力目不转睛地一直盯着看,不知不觉在旁边看了近两小时,这位慈祥的老人停下手中的笔,注意到小丁力入迷的眼神。
于是他问小丁力:“是不是感兴趣?愿意不愿意学呀?”丁力说:“后来才知道,这位老人是第三代‘叶雕大师’传人。
当时我是由心而发的喜爱,所以立刻就回答愿意学。
”由于自幼便有一定的绘画、雕刻功底,丁力学习叶雕时进步很快,师父也把丁力作为闭关弟子倾囊相授!在与师父告别后的十多年里,丁力先后又受到过十多位美术老师的指导。
特别是15岁时丁力有幸遇到了吴冠中老师,虽没正式拜入门下,但一段时间的接触与交流,吴老师深深地影响了丁力,给丁力指引了一条艺术创作道路。
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观张琴玉山水画作品
策划·视界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观张琴玉山水画作品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3.张琴玉 雨过琴书润240cm×145cm2019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意。
看琴玉的画,笔墨间已经有了这种感觉。
清雅的笔墨,宏大的位置经营,在技法上展现的是传统与现代的交融,让人感受到的是画家内心对人生的思考与体味。
初见琴玉的画,记得是在她的画室中,墙壁上贴着一张张画稿,每一幅都气势雄强。
我不禁感叹,女画家能有此心胸实属难得。
近看画中细节,如珊瑚交枝,似碎玉铺街,层次多变,磊磊落落。
我不由得想到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对后主李煜词的评价—“粗服乱头,不掩国色”。
从墨色来看,可谓墨色相融;从用笔来看,笔笔精彩。
内敛含蓄而不张扬,柔和而不生硬。
在技法上,充分地表现出画家对水墨的娴熟运用;在画面整体感觉上,给人以直观的感染力;在宏大的构图上,以内敛而不拘谨的笔墨任情挥洒,表现的不是一个局部,也不仅仅是一种笔墨,更不仅仅是山水。
她的画中每一笔每一墨都仿佛在激荡着观者的内心,每一个细节似乎都是悠扬婉转的音符,诉说着画家的情愫。
这是我对她画作的初次感觉。
八闽地区自五代以来多出画人,所谓“惠崇小景烟漠漠”,作为闽地画家的琴玉,画中笔墨也有这样的感觉。
她的画从位置经营和气象上来看,当然不能称之为小景,应是从北方山水中来,有北方山水的浑厚之气;就笔墨而论,却有烟雨朦胧之意,颇为符合云烟漠漠之趣。
画中以湿笔描摹渲染,对水和墨的把握恰到好处。
画中杂木清爽温润,山石意趣横生,山体气势相连,主客皆有法度。
画家在通透的笔墨中敷以淡彩,真有静女着淡妆之感。
我们也可以看出,整个画面的用色、用笔、用墨也借鉴了黄宾虹先生的绘画,得宾虹先生之清雅。
方正飞翔版面创意大赛第一届参赛作品文字介绍 - 副本
第一届方正飞翔版面创意大赛获奖作品文字说明特等奖——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落叶知秋选送学校: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主创人员:黄佳雯金一帆马英莹指导老师:胡悦琳包立霞罗立梅我们的作品《立秋落叶知秋》,一叶而知秋。
梧桐叶落下代表着立秋来临,故因此而命名。
其内容就是围绕着24节气中的立秋而展开的。
我们分别从立秋介绍,文化习俗、饮食养生、悠游秋色这四个大板块进行。
其主要大标题的字体是著名书法家叶根友所独创的叶根友疾风草书。
不失为一个亮点。
从作品的前三部分的内容来看,已经能让读者对立秋的传统知识从视听方面都有了充分的了解。
而作品的最后一个板块是介绍了再立秋这个时节,最适合去旅游的四个地方,分别做了介绍。
包括在立秋旅游时所拍的美照。
总体而言,整个作品处处围绕立秋这个节气进行。
与节气自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等奖——中国政法大学墨染惊蛰选送学校:中国政法大学主创人员:刘徽羽指导老师:杨明作品内容与“节气”的关系:《墨染惊蛰》分为人间三候、文华禅韵、颐养之道三部分,分别从自然物候、人文情怀、生活养生三个方面对“惊蛰”这一节气的文化内涵做出阐释。
“人间三候”部分介绍了前人总结的惊蛰节气中的“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的独特自然物候现象;“文华禅韵”部分分为“惊蛰有婵”、“惊蛰茶缘”、“惊蛰诗歌散文”三部分,分别介绍了与惊蛰节气相关的独特文化;“颐养之道”部分为读者介绍了在惊蛰节气中应注意的饮食养生问题,并推荐了相关食谱。
作品表现的主题与思想:《墨染惊蛰》以表现“惊蛰”中蕴含的生活禅意与精神文化为主题,分别从自然物候、人文情怀、生活养生三方面对其作出阐释。
我们希望通过这一作品展现出节气里的诗情与画意和机器里的安逸与胸怀。
体现中式优雅的生活方式与东方禅韵、体现现代人对物质与精神平衡的追求。
更向读者传达节气文化带给我们的乐趣和启示。
二等奖——大连理工大学节气物语选送学校:大连理工大学主创人员:许凌茵杨灵钰赵文秀指导老师:邹雷作品以时间为线索,分春夏秋冬四个板块,以二十四节气歌诀为线索,通过草木荣枯的物候变化展现了节气的轮回,并引用农谚、诗词等对各个节气的时间、气候特征及农事等进行介绍,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体认以及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再现
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再现作者:***来源:《收藏家》2021年第10期2009年,四川省图书馆报来初刻本陈老莲《水浒叶子》(亦名《水浒牌》),申请参与全国珍贵古籍评选,经过有关专家勘核,确认的是初刊,因而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陈老莲所画《水浒叶子》,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绘、刻均达到了极致。
历来的文人雅士,特别是美术家、版画作家及版画史家,都难得一睹其真。
当年郑振铎酷好老莲画,力不能得真迹,而“思得其刊木之本”,然亦“屡求而未获一睹”。
后遇抱经堂朱瑞祥携来一部,细细翻阅,不忍释手。
朱瑞祥看出其至爱真意,谓“必五十金乃售”,郑毫不犹豫,立刻应之,于是“持书而归,喜悦无艺。
胸膈不饭而饱满,陶醉若饮醴酒。
求之廿载,而获之一旦,诚堪自庆也”。
此本卷前无张岱《缘起》,有江念祖小引,中脱刘唐、秦明两图。
郑先生审定为“明末刻本”。
郑氏所编《中国版画史图录》中的《水浒叶子》,即以此本印入。
然郑氏以五十金所购之《水浒叶子》,并非是初刻之本,乃是翻刻的翻刻,时间大概已届清初。
还好,郑氏购得此本之后不久,又遇上海潘景郑先生,潘谓亦藏一本。
郑谓“当假来补足序文及刘唐、秦明二图。
”待到亲见潘氏藏本后,则说“刻者自署黄肇初,疑即刻《博古页子》之黄子立”(上述引文均见郑振铎《劫中得书记》第86则陈章侯《水浒叶子》)。
后来潘本亦归郑振铎,再印《中国版画史图录》时即以所得潘本替换之。
1958年郑氏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其家属遵先生生前遗嘱,将其全部藏书捐赠国家图书馆,郑氏所藏原潘景郑之本随之入国图。
而郑氏当年以五十金所购朱瑞祥那一部,流落何方,现在不得而知。
风闻顾炳鑫先生曾收藏一部,与郑购本相同,不知即得自郑氏,还是另有来龙。
顾炳鑫,笔名甘草、朽木,1923年出生,上海宝山人。
版画家、连环画家,收藏并研究中国古代版画。
他所庋藏者是否还在天壤间,亦不得而知。
20世纪70年代末,羊城王贵忱馆长(时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副馆长)来京,有幸与其晤面于国家图书馆文津街旧馆。
张望--佛门摄影佳作欣赏
张望--佛门摄影佳作欣赏张望--佛门摄影佳作欣赏《澄净》《寻佛》《⼼尘》《轮回》《天外》《觉者》《梵⾳》《澄净》《佛国》《梵净》《凡圣》《过客》《禅静》《过堂》《乐园》《岁⽉》《礼佛》《幻灭》《四季》《洗⼼》《⼼迹》《流年》《空门》《顿悟》摄影师张望历时九年完成的作品---《佛的⾜迹》佛的⾜迹是⼀组表现中国佛教⽂化的影像艺术作品。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中,儒、释、道是中国传统⽂化的三⼤⽀柱与最主要精神渊源,包括敦煌、云冈、布达拉宫在内的中国佛教⽂化艺术,既是世界⽂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东⽅神韵与艺术魅⼒。
佛教⽂化深刻影响和丰富了国⼈的精神与⽣活,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历时九年深⼊佛门,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悟禅,将深奥的佛境教义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得以传达,以期带给观众⼀种空灵恬静之禅美享受。
张望198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0年研修摄影理论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
现定居杭州,独⽴艺术家,浙江省摄影类⾼级职称评审委员。
从影⾄今获得国际国内多项重⼤摄影艺术荣誉奖,其佛门摄影作品的艺术魅⼒曾深深地感动了⼀位新加坡⼈,并使其最终竟来到中国出家剃度为僧。
2005年,张望荣膺奥地利国际摄影艺术展专题组最⾼荣誉——冠军,2006年,受邀前往欧洲出任国际摄影评委,为中国摄影界获此殊荣之第四⼈。
⽇本著名摄影家⾼桥亚弥⼦评价其作品⽈:“张望先⽣的作品给⼈⼀种空间、距离、对⽐感,因为他站得很⾼”;台湾《摄影天地》主编评价其作品⽈:“张望⼤师举凡主题、美学、光影、⼈性的表现,已超越出神⼊化的境界”。
世界权威摄影杂志《德国摄影》与《PHOTO》,法国《欧洲时报》、奥地利《皇冠》、国内《⼈民画报》、《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家》、《浙江⽈报》等三⼗九家国内外新闻媒体与报刊杂志先后介绍了张望的摄影作品与艺术⼈⽣。
2005年,张望被杭州市⼈民政府作为特殊⼈才引进,同年获浙江省⼈民政府破格直接评授国家⾼级职称殊荣,⾸开全省⽂化类⾼职评审重⼤破格之先河。
东华理工大学第十二挑战杯表彰
东华理工发〔2011〕49号
关于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
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预选赛的表彰决定
各学院、部、处级单位: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学校于2010年底启动了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华理工大学预选赛。
此次竞赛历时4个月,受到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
竞赛共收到来自14个学院学生的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274件,参赛队员1500余人,是历届大赛中规模较大的一届。
经校内选拔,组委会形式审查、校内书面初审、复审、终审答辩及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优秀作品188件。
为表彰先进,进一步促进我校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学校
决定对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预选赛188件优秀作品的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进行表彰。
希望受表彰的师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希望全校师生员工向获奖的师生学习,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精心组织,为培养和造就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新一代大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东华理工大学预选赛获奖作品名单
二○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学生工作挑战杯表彰决定
抄送:团省委
东华理工大学校长办公室2011年4月18日印发
共印30份
附件:
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东华理工大学预选赛获奖作品名单
11
12
13。
第1课 芣苢-(新教材)《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同步阅读专题攻关(统编版)》
第1课芣苢【美文欣赏】心如芣苢,纷华不染刘宸希“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芣苡,又作芣苢,即车前草,民间称之为猪耳朵草,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名字,一种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植物,Array可是它却能将后代托于轻风,安身在眼能所见之处。
不论是松软的沙地、杂草丛生的乱石旁,还是人踏马践的道路边;不论风和日丽,还是风雨如晦、霜飞雪飘,它都顽强地立着。
自从选择了四处为家,芣苢便注定与磨砺为伴。
载躯薄薄,马蹄得得,它经历了蹄踏车碾;行人如云,犁锄加身,它仍旧不卑不亢。
人们掇、捋、袺、襭,它并不因此另寻他处。
它偏安一隅,既不像凌霄花攀附高枝,也不学苔藓隐匿暗地。
它接朝露不喜,临风雨不忧;不因困厄而退缩,不因贫瘠而易地。
《围炉夜话》中写道:“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粗粝伴随了芣苢的一生,令它匍匐,但它不屈的身躯依然望山色,望湖光,凛凛古风,砥砺前行。
芣苢成群生长,是一种普遍的救荒本草,为饥民所食,红军长征途中常采之充腹;它还是清热祛湿的一剂良药,据称还有抗癌治癌之功效,每至暮春时节,人们常采之贮之,以备不时之需。
天地生态中,还有另一类“芣苢”,他们就是那些默默为祖国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舍弃优裕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自己选择了充满艰辛和寂寞的道路。
他们用几十年甚至一生来践行自己的初心,坚守本分,专注于事业,心无旁骛,默默奉献,直至垂垂老矣,凋零飘落。
两弹元勋邓稼先,隐姓埋名28年,立下旷世奇功,事成之日,只满足于20元的奖金;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甘守寂寞,30年连父母都不知他是否还在人世,硬是在无资料、无设备的条件下,设计制造出被称之为强国之本的核潜艇;南仁东24年如一日,在贵州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换得“天眼”望星空;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俊贤、徐芑南,还有……不胜枚举。
这些人只不过是浩浩“芣苢”群体中的杰出代表,还有多少奋斗在“嫦娥”绕月、“蛟龙”入渊、航母犁海这些壮丽事业中,奔走在“一带一路”上,忙碌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立、雄安新区建设工地上的“芣苢”们啊!他们中的许多人,即使从事惊天动地的伟业,也没有发出半点声响,直到他们凋零后,事迹才被后人钩沉,世人才知道他们的名字。
好书推荐卡(李佳玉)
好书推荐卡
推荐书目:《一千零一夜》
作者:古代阿拉伯人
作品简介:在《一千零一夜》中,有阿拉伯的国王、波斯的公主、勇敢的水手、聪明的强盗以及飞毯、飞马、一搓就有巨人出现的神灯、取之不尽食物的宝鞍袋…….,当这些人物与道具和主人公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时,便组成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美妙动人的故事。
推荐人:李佳玉
推荐理由:自从我识字以来,我读了很多图画书、童话书、故事书等课外读物,然而,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那本《一千零一夜》。
它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故事书。
我看了这本故事书,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我认真地看着这本书的每一篇生动的故事,读了《阿里巴巴和强盗的故事》让我知道了贪心的人枉费心机一场空,诚心的人逢凶化吉万事通。
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勤奋学习、团结友爱的人。
那篇《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告诉我,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盏神灯,但要用智慧和勇气去点燃它,并且善用它。
还有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深刻的道理。
看了都会使我们增长知识,更上一层楼。
看了这本书,我懂得了没有童话的少儿岁月是阴暗无趣的。
也许,你看了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就会在甜美的梦中看见一位老人给你塞上一枚甜美的智慧果,让你更加聪明。
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让我的生活更加精彩,快乐。
叶脉上的刺绣舞蹈
叶脉上的刺绣舞蹈作者:来源:《中国商人》2008年第04期常言道:酒能助兴,也能致命。
对于一个酒精过敏严重、平时输液都得用蒸馏水代替碘酒消毒的人来说,大口喝酒无异于自杀。
张庭祥就是这么一个人,因为酒精过敏的体质,他平日里滴酒不沾,就连结婚的时候,也没有破例。
惟有这一次,他主动频频举杯,大开酒戒,张罗着身边的八个女子跟他一起喝。
用张庭祥自己的话说,他豁出老命不要了。
果不其然,等他将杯中酒一口喝完后,立即被送往了医院。
“这是我感到最高兴最骄傲的事,不能不喝。
”张庭祥面对守护在病床边的八个女子,兴致勃勃地说道,完全忘记了对自己身体的担忧。
挑战传统刺绣原来这八位女子,都是从重庆和苏州学成归来的绣娘。
张庭祥在丰都开了一个手工品公司,为了开发新的手工艺品,半年前,他花了两三万块钱,把她们送出去学习蜀绣和苏绣,现在所有的人都回来了,张庭祥自然乐坏了,开酒庆祝。
张庭祥等这一天等得很苦:“当初花大代价把她们送去学习,是希望她们学成后帮我发扬壮大叶脉绣,把这个产品市场化、国际化,创造更大的价值。
”助手陶子感同身受:“八位绣娘回来的那一天,我看到张总眼睛里闪着亮亮的东西,虽然他极力控制这种情绪,但是我能体会他当时的心情。
”圆满完成学习任务的八位绣娘此刻也是踌躇满志,摩拳擦掌,等着大显身手,谁知,接到张庭祥分配的任务,她们全都傻眼了。
张庭祥不让她们在绫罗绸缎上描龙绣凤,而是必须把图案绣到叶子上。
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都是在丝绸绢布上做文章,在树叶的叶脉上刺绣,实属罕见。
“我听完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平时在布上刺绣都是件困难的活儿,现在要在又薄又脆的叶子上下针,而且是一群只学了半年传统刺绣的绣娘。
”助手陶子快人快语道。
张庭祥承认:“难度确实相当大,她们开始绣的时候,绣针经常断,有时一个作品绣到快要结束的时候,突然掉了一个洞,完了,前功尽弃,所有辛劳全部白费。
”虽然这是一项貌似不能完成的高难度工作,可张庭祥只能把所有的宝都押到这些绣娘身上,因为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往前走。
《水浒叶子》作品分析及美学特征
《水浒叶子》作品分析及美学特征《水浒叶子》是一部以叶子为主角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叶子的描写和叶子在自然中的角色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
本文将从作品的情节、人物、语言风格以及美学特征等方面对《水浒叶子》进行分析。
《水浒叶子》以叶子为主题,通过对叶子的生长、变化、落叶等过程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环境中的生命力和美感。
叶子在作品中象征着生命的起落,通过对叶子的变化描写,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转变。
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叶子的生长与人生的起伏相联系,表现了一种深刻的生命哲理。
《水浒叶子》还通过叶子的角色和叶子与其他自然元素的关系,展现了一种生态美学。
作品中的叶子与阳光、风、雨等自然元素相互交融,彰显出大自然的和谐美。
叶子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植物的一部分,也是整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作者通过对叶子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呈现了一种生态意识和环保理念。
《水浒叶子》通过对叶子的情感表达和抒发,呈现了一种情感美学。
作品中的叶子不仅是一种自然元素,也是一种情感载体。
作者通过对叶子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眷恋和情感的流露。
叶子的轻盈飘逸、柔美多姿,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通过叶子这一自然元素的描写,作者向读者传递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表现了一种独特的情感美学。
《水浒叶子》还在语言风格上体现了一种独特的美学特征。
作品中的描写语言细腻生动,笔触细腻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得描写更加生动传神。
在叙述节奏上,作者运用了多样的句式和节奏变化,表现了一种动静结合、多变有致的美感。
整个作品在语言表达上,呈现出一种抒情、风雅、清新的美学特征。
《水浒叶子》作品分析及美学特征
《水浒叶子》作品分析及美学特征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浒叶子》是一部融合了古代水浒传说和现代文化元素的文学作品。
作者通过对水浒四大部曲进行深入研究,将经典故事重新演绎并赋予新的内涵,展示了对传统文学的尊重和创新。
本作品以叶子为主角,通过其在水浒世界中的冒险经历和成长故事,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性,引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思考。
《水浒叶子》的背景设定在一个虚构的水浒世界中,其中包含了许多著名水浒英雄的形象和传统的水浒故事情节。
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不仅保留了原著的精髓,还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现代感。
这种独特的写作手法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和理解。
通过对《水浒叶子》背景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文学特色,为后续的分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水浒叶子》的作品分析及美学特征探讨,深入剖析这部经典作品的内涵和价值,探讨其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和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以下几点:1. 分析《水浒叶子》的故事情节,揭示其中的人物关系和事件发展,探讨故事背后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2. 对《水浒叶子》中的人物进行塑造分析,剖析作者对不同角色的刻画方式,深入解读角色的性格特点和形象。
3. 分析《水浒叶子》的语言表达,探讨作者运用的文学手法和表达方式,解读作品中的重要语言元素。
4. 分析《水浒叶子》的美学特征,探讨作品中融入的美学理念和审美情感,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5. 探讨《水浒叶子》的艺术风格,分析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探讨作者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之处。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将能更全面地理解《水浒叶子》这部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更深入地探讨其艺术表现和美学特征,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空间。
2. 正文2.1 《水浒叶子》的故事情节分析《水浒叶子》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为蓝本改编的作品。
诗书气自华_公子世无双——论《纸扇书生》的创作特征及审美意蕴
8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2/ 22诗书气自华 公子世无双——论《纸扇书生》的创作特征及审美意蕴张 玉摘 要:《诗·卫风·淇奥》有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将古代谦谦君子进行了生动地刻画。
在《纸扇书生》的创作中,以生动的创作手法,将古代少年书生风流倜傥、意气风发、俊美高雅的艺术形象进行了丰富的舞台打造。
同时,集古典舞、音乐、道具于一体,将圆融流畅的传统审美、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多元文化的融合之美进行了全新的艺术呈现,为世人留下了古典舞创作之精品。
关键词:《纸扇书生》;古典舞;创作特征;审美意蕴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张玉(1984-),女,大学本科,山西艺术职业学院讲师。
一、《纸扇书生》的创作特征分析《纸扇书生》将古典舞身韵与折扇的生活化动作、表现技法相结合,通过圆润舒展的肢体语言、丰富流畅的队形变化,生动传神的音乐渲染,塑造了中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形象,展现了中国青年自古便有的力争上游、奋发向上、自信独立的精神与品格。
(一)生动传神的背景音乐《纸扇书生》的背景音乐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了“趣”“雅”“狂”。
整体而言,音乐以古筝、笛子为基调,同时运用了鼓、琵琶、二胡、扬琴等民族乐器。
三段音乐结构分明,既各具特色又密切衔接,华丽时光彩夺目,细致处玲珑剔透,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良好的衬托作用。
第一部分的音乐来自《伙伴嬉戏》,选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笛子作为主要乐器。
音乐在一片鸟语虫鸣之音与人间嘈杂之声中开始,旋律欢快俏皮、自然平和,笛声清脆悦耳、悠扬婉转,仿佛把观众带到了文风蔚然的江南四大才子时代。
一群白衣少年迈着得意的步伐,时而游山玩水,时而嬉闹追逐,时而自娱自乐。
随着少年们做出左顾右盼、摇头晃脑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音乐中出现了儿童嬉戏般的欢笑之声,舞乐交融,生动展现了这群尚未功成名就的少年书生天真率性的性情与诙谐风趣、玩世不恭的自娱态度。
他把淄博传说故事做成了剪纸连环画!
他把淄博传说故事做成了剪纸连环画!⼤多数淄博⼈都知道⾼青⼤芦湖,但是⼤芦湖的由来很多⼈是不清楚的。
不过在⾼青有个⽜⼈,他⽤剪纸剪出了完整的《⼤芦湖的传说》。
他就是⾮遗传承⼈剪纸艺术家王功。
王功是⾼青县剪纸⾮遗传承⼈之⼀,⾼青县⽂化新闻出版局的资深⽂化志愿者,知名民间艺⼈,为⾼青县⾮物质⽂化遗产⼯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幼受母亲影响,酷爱绘画和剪纸。
退休后,潜⼼研究剪纸艺术。
⼗⼏年来,凭借⾃⼰的绘画功底,临剪和创作了上千幅剪纸作品。
在其剪纸作品中,《武松打虎》、《董永的故事》、《⼆⼗四孝》、《⼤芦湖的传说》都是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民间故事,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欢。
他的剪纸到底有多⽜,看看下⾯这个作品吧!欣赏剪纸艺术的同时还能了解⾼青⼤芦湖的传说!⼤芦湖的传说1、汉朝时,千乘⼀带地沃⽔饶,在千乘郡城西⼗多⾥的地⽅,有个⼤芦村。
2、天宫⾥有条⼩⿊龙,厌倦了天上的寂寞⽣活,变成了⼀位姓李的青年来到⼤芦村⾥⼲活。
3、⼤芦村有个姓芦的⼤地主,李⿊龙就受雇于这家,⾃称李作车,被安排在菜园。
4、⼀天,邻村⼀个姑娘来到菜园买菜,忘记带钱,⽼李掏出了⾃⼰的钱帮她垫付了菜钱。
姑娘很感激,对⽼李说:“我姓芦,⽗亲是个郎中,你若有什么难处,可去⼩朵村找我们”。
5、时隔不久,⽼李⾝体不适,前去⼩朵村,找郎中看病。
6、芦⽗见⽼李⼀表⼈才,⼈⼜勤快,变找媒⼈撮合,把⼥⼉许配了他。
7、婚后,两⼈⼗分恩爱,男耕⼥织,邻⾥称道。
8、有年⼤旱,数⽉⽆⾬,眼看庄稼就要旱死了,⽼百姓⼗分着急。
9、⽼李似乎有其他⼼事,这⼀天,忽然对芦姑说有事要出外⼏天。
10、突然有⼀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天上下起了倾盆⼤⾬。
芦姑正独⾃在家惦念丈夫,却见⼀条⿊龙破门⽽⼊。
11、⿊龙见芦姑惊惧,忙转⾝外出,芦姑急忙关门,不料挤掉了⿊龙的⼀条尾巴。
12、⿊龙疼痛难忍,打着滚窜出⼀段路,然后腾空⽽起,直奔关东⿊龙江。
13、在⿊龙到来之前,⾥⾯住着⼀条蛟龙,经常兴风作浪,肆虐百姓。
张玉馨:辉煌巴黎的东方奇葩
张玉馨:辉煌巴黎的东方奇葩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2年第9期文/王保华图/被访者提供除“师法自然”之外,她还把自己的感情,灵性融入山川美景之中。
2012年的春天,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事业发展中心“爱的彩虹·点亮希望”公益画展上,我发现了张玉馨的国画作品,那是一个四条屏的写意花卉的中国画,它让我眼前一亮。
作品虽然颜色不多,仅仅采用了黑、红、粉、灰几种色彩,但却宛如一个漂亮女子的双眸,阴柔、传神、富有生命的激情。
于是,我开始在各类媒体和画展会上留意她的作品。
张玉馨的画作总能使人感到一种壮丽的美感和时代的气息,2011年7月上海润和拍卖会上,张玉馨的一幅《山河尽染》的四尺国画拍出10余万元,那是一幅有着西方油画技巧的画作,不追求华丽但是透着一股壮丽、磅礴气势。
有人悄悄告诉我,张玉馨是近年来锋芒初露的旅法女画家。
书画养人在色彩斑斓的巴黎,一位女子穿着中国传统蜡染的蓝底白花布衣,两条长长的辫子垂与腰间,齐眉的刘海,清秀的淡妆,再衬以镯、环、翠、钻高贵典雅的点缀,其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东方闺秀的气度,也尽展当代佳人的风韵,令人羡慕与赞美。
这就是张玉馨。
张玉馨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同时还是巴黎第八大学造型艺术系硕士、法国艺术家联盟会员,著名旅法画家。
张玉馨的早期山水画,在继承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将唐宋青绿山水的浓艳,元明浅绛山水的清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她的用笔讲究风骨,大张大合,大泼大写,营造磅礴的气势。
丘壑山峦,错落有致,犹闻水流飞瀑轰鸣,令人如临其境。
张玉馨的书法作品同样引人注目。
其章法布局险中求稳极有法度,用笔苍劲,动中有静,刚中融柔。
通篇意蕴连绵,疾缓虚实,浓淡粗细,焦湿相宜,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使人释然,令人陶醉。
10年间,张玉馨笔耕不辍,成绩斐然。
其代表作国画《金秋之歌》被中南海收藏,《梅雪图》被中央军委办公厅收藏,《飞瀑滔天》被毛主席纪念堂收藏,《月影寒梅》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山河尽染》陈列于天安门城楼并被《世界美术集(华人卷)》收录。
张玉庭丨花影·人影·诗?
张玉庭丨花影·人影·诗花影·人影·诗作者:张玉庭 A花,美不胜收,花影同样美不胜收。
请听两首与花影有关的诗。
其一见于《西厢记》,当张生苦等崔莺莺前来幽会时,曾吟咏过这样的一首小诗,诗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注意,当风吹花动时,那美丽摇曳的花影居然使他想起美丽的崔莺莺。
那么,究竟是崔莺莺美还是花影更美,小诗越是语焉不祥,也就越值得人们细细地品味。
其二是苏东坡的小诗,诗题便是《花影》:重重迭迭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妙!花的影子居然长着腿,正淘气地往阶上爬,还硬是和你闹着玩!你想让书童扫掉它,可它们非要拦着你!更有趣的是:太阳和月亮也皆多情,一个刚把它抱走了,一个又把它送回来了- - 这可真是,只要用童话式的眼光看世界,这个世界便到处是诗!B那么,当快刀砍向美人的影子,会怎样?请听故事。
传说吕布死后,貂婵落到了刘备手中,刘备爱其美貌,欲纳之为妾,张飞见到她,也不由得心迷神乱,唯有关公联想到董卓吕布皆因貂婵而死,深感留之无益,便决意杀掉她。
可是,也就在关公举刀之际,却突然看到了月光下貂婵的影子--见那影子风姿绰绰,如画如梦,关公不由得心生怜悯,就这么一迟疑,手中的大刀也就“咣铛”一声掉在地上,把貂婵的影子砍成了两截,再看那貂婵,也果然身首离异,死了--原来,貂婵极美,连影子也碰不得。
平心而论,这个小故事意味极长,至少有三点写得极妙。
一是貂婵之美,即便是影子,也美得出神入化;二是关羽之善,见美女不是想入非非,而心生怜惜不忍杀害;三是那把青龙偃月刀的神奇,明明砍向影子,活生生的人却因此断成了两截。
美女,宝刀,丽影,竟然写得同样迷人,同样神奇。
文/张玉庭编辑/王孝付作者近照作者简介:张玉庭,安徽作协会员,《读者》杂志签约作家,著有小小说集《女教师的特异功能》和《爱情四重奏》,刊首语集《青春女神嫁给了谁》,文艺随笔集《美与趣》、《理与趣》、《情与趣》、《雅与趣》、《书中的红豆》、《点击智慧》,爱情美文集《醋溜男女》、《爱情麻辣烫》,幽默小品集《不妨幽它一默》,寓言集《会开花的故事》,童话集《男孩帅帅和老鹰秃秃》。
北大荒版画的开拓者
北大荒版画的开拓者张路在上海做过中学教员和小报编辑,发表过连环画和剪纸等作品。
1950年调入北京,1951年,参与《连环画报》的创刊和编辑工作,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编辑室编辑,创作了大量连环画作品,同时开始从事木刻。
1956年黑白木刻《青蛙绅士》参加第二届全国版画展览。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
1958年下放到黑龙江垦区,又从农场抽调到牡丹江农垦局北大荒画报社参加美术创作活动,成为“北大荒版画”的主要成员之一。
1962年调入中国美术家协会黑龙江分会任创作员。
仅1973年至1977年,创作了大约一百多幅黑白木刻和近五十幅中国画作品。
作品部分收入《张路木刻集》《张路的黑白世界》。
一张路,原名张学廉,1919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市一个富裕家庭。
父亲办私塾,任校长,张学廉就在父亲的学校里读书。
他不喜欢算数,喜欢音乐和绘画。
1937年,他在浙江省上虞市中山小学任教,教音乐。
1943年10月,张学廉考入杭州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学习,跟随潘天寿、倪贻德、谢海燕等先生学习美术。
国立英士大学原为浙江战时大学,后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陈英士,改称浙江1/ 13省立英士大学,1943年改称为国立英士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英士大学部分科系并入复旦大学,其余师生部分转入浙江大学。
1945年,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举办成绩画展,西画部分主要有张学廉、陈沙兵、张怀江三人的作品。
张学廉力求简约的画风受到老师的赞赏。
同年,国民政府调整国立院校,国立英士大学艺术专修科停办,张学廉只好从学校肄业。
1946年,张学廉在上海以画广告画为生,为继续深造筹集资金。
同年,他考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学习。
1947年,因个人原因,肄业。
先后在几所中学任教,还曾在国民政府的警察学校教过音乐,这也是他日后的一个“历史问题”。
1949年,张学廉回到浙江,在绍兴中学教授美术。
二1950年,张学廉到北京,改名张路,在北京新华书店总管理处美术室做设计员,他的领导是后来成为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副总编辑的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