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儿童对美术的直觉活动
美术教学应注意培养儿童的直觉能力
与 技 巧 , 不 能 被 称 为 合 格 的 美 术 教 师 , 有 甚 就 更
者 , 人 还 在 津 津 乐 道 地 与 儿 童 谈 何 谓 “ 视 ” 有 透 , 谈“ 、 、 、 ” 梅 兰 竹 菊 的画 法 , 期 以往 , 长 儿童 的 直 觉 思维 就 会 受 到压 抑 和扼 杀 。如 同但 丁 所 言 “ 生 人 下 来 就 是 艺 术 家 , 是 后 天 没 有 塑 造 , 种 直 觉 只 这 灵 感 未 被 激 活 罢 了 , 萌芽 状 态 , 在 就被 泯 灭 殆 尽 。
慧 的最 高 层 次 。” 国文 艺 理论 家 马 利坦 也 认 为 : 法 “ 创造 力 —— 直 觉 是 存 在 于 人 类 灵 魂 的最 高 级 的
一
充 满 自信 , 后 再 教 他 们 相 应 的技 法 理 论 , 证 然 保
他 们 的 直 觉 不 受 影 响 , 种 技 法理 论 就 会 促 使 儿 这
直觉能力。
[ 关键词 ] 美术教学; 儿童绘 画; 直觉
[ 图分 类 号 ],3 ・5 中 C 39 5 6 [ 献标识码 ] 文 A [ 文章 编 号 ] 0 9 19 (0 20 - 16 0 10 — 2 720 )3 00 - 3
随着 应 试 教 育转 轨 为 素 质 教 育 , 艺 术 教 育 及 的 改 革 深 入 , 当今 这 个 科 技 兴 国 的 时期 , 视 在 重 能 力 的培 养 已成 为教 育 的 中心 问题 。然 而 长期 以 来 , 儿 童 美 术 教 育 实 际 操 作 中 , 多 教 师 偏 重 在 许
某些 成 人 的 艺 术相 形 见 绌 。许 多艺 术家 到 晚 年才 恍 然 大 悟 , 慨 自己 终 身 追 求 的 目标 , 来 就 是 感 原 儿童 绘 画 表 现 出来 的东 西 。难怪 立 体派 大 师 毕加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感想
幼儿美术教学活动感想在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以前常常把美术课当做一种手工课看待。
其实一堂成功的美术课应该是幼儿全面的素质教育,涉及美术操作、美术欣赏、艺术鉴赏等多个方面。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色彩的认知能力非常高,他们能够将自己的色彩感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将自己喜欢的颜色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在颜料、画笔等材料的选择上,我常常给予幼儿自主权,让他们自主选择需要的材料。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选择能力,还能够增强他们对美术材料的认知。
通过美术教学活动,我发现很多幼儿在涂鸦时能够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愿望。
比如,有的幼儿在画中描绘自己和家人幸福的场景,有的幼儿则喜欢画一些美丽的花草树木。
通过这些画作,我发现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愿望,这也正是美术教学活动的价值所在——帮助幼儿表达自己、发挥自己。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也尝试让幼儿参观一些艺术作品,比如美术馆、艺术展览等。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不仅能够欣赏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还能够学习到一些绘画的技巧和艺术鉴赏的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我发现幼儿对于艺术作品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常常会停下脚步认真观看,然后张口问我一些问题,不断地向我请教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不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陪伴者。
我会根据每个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的美术活动,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我鼓励幼儿进行创作,不断的展现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犯错,因为错了才会学到更多。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热情是真挚的。
每当我宣布有美术课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总是放光。
有时候我会在教室外面偷偷观察,发现他们在等待的时候,总是兴奋地讨论起要画什么,用什么颜色等等。
这时,我总是在心里暗自感慨,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热情是如此的值得珍惜,我得为他们精心准备一堂堂有趣的美术课。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案感觉认知主题设计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案-感觉认知主题设计引言美术课程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术课程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的教案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学习效果和对美术的兴趣。
本文将重点探讨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教案的设计,以感觉认知主题为例,分享一些相关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案例,希望对广大幼教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感觉认知主题的概述感觉认知主题是幼儿园大班美术课程中常用的主题之一。
它是以幼儿对美术作品的感性体验和认知能力为核心,通过艺术活动的方式促进幼儿对颜色、形状、质感等要素的感知和理解。
感觉认知主题的优点1.有利于幼儿感受美术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通过勾起幼儿思维和感官的共鸣,让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情感、人文、哲学等方面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激发幼儿良好的审美情趣。
2.有利于细化幼儿视觉空间的认知:通过对颜色、线条、立体、材质、质感等要素的感知,让幼儿更好地感受到视觉空间的深浅、明暗、透明和艺术气氛等,从而促进幼儿对艺术细节的敏感性和提高审美能力。
3.有利于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艺术创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以感觉认知主题为切入点,运用一些幼儿喜欢的手工制作和绘画材料,及有趣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二、感觉认知主题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幼儿学会感知和辨别颜色、形状、材质、质感等艺术要素,懂得简单的色彩搭配和造型创意,从而建立起基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常识。
2、能力目标:通过创作、欣赏和交流等方式,激发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和专注力。
3、态度目标: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幼儿的爱美、保护美和赏美的意识,树立良好的美德和正面的人生态度。
三、感觉认知主题的教学策略1、情境创设:创设幼儿们感官刺激丰富的情境,通过各种有趣的材料和工具,让他们自由发挥,体验色彩、形状、材质、质感等主题要素,提高他们的美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幼儿美术教案:启蒙之初,如何引导孩子认识美术?
幼儿美术教案:启蒙之初,如何引导孩子认识美术?艺术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美术教育方面更是如此。
美术教育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也可以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美术教育的启蒙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认识美术呢?一、引导孩子认识艺术幼儿时期的孩子对美术的认知主要集中在感知方面,在美术教学的初期应该注重通过感性认识,逐步引导孩子认识艺术。
可以通过带孩子去美术馆、美术展览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感知艺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还可以通过在教室、家庭中放置艺术作品,如画、雕塑等,与孩子进行交流。
可以询问孩子认为这幅画中有哪些元素、什么颜色的搭配更协调等,让他们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思考和认识艺术。
二、让孩子了解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中最基本的成分之一,了解和运用好色彩可以让作品更加鲜活和生动。
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也应该注重让孩子了解色彩。
可以通过模仿游戏、填色、色彩匹配等游戏来让孩子认识颜色,并探究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和对比效果。
在讲解色彩时,也可以引导孩子去寻找自然中的颜色,如天空的蓝、青草的绿等,通过与实物的对比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色彩。
三、引导孩子模仿艺术家幼儿时期的孩子天性烂漫,想象力丰富,可以通过引导他们模仿艺术家的方式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天赋。
可以让孩子观看艺术作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来进行创作,这样可以让他们在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发掘自己的潜力,并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四、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幼儿时期的孩子想象力很丰富,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也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谱、模仿游戏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想象呈现在画布上。
可以鼓励孩子发挥创造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
五、注重孩子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表达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不仅仅是让孩子认识艺术和色彩,还应该注重孩子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表达。
可以通过教授一些简单的造型、手工技巧,让孩子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感受。
论儿童美术教育直觉性
在儿童美术活动的表象下,大家认为儿童绘画是最典型的直觉反应。
实践证明,直觉理论解释了艺术形成的规律,确立了人与生俱来潜能的存在,它为我们从事艺术素质教育应具备的观念和做法,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在儿童画领域里,很少有理性、逻辑的成分,更多是建立在他们的直觉之上。
因此,就艺术创作、特别是儿童画创作而言,直觉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活动的主要任务和发展方向。
1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
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
直观感受是儿童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
艺术表现要求不是画物象的概念,而是个体的有个性特征的物象,是这个物象和那个物象的区别。
因此,在艺术教育中要不断启发和引导儿童去注意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把儿童从具象中解放出来。
绘画过程中高度的概括了物体的形态,他们的心灵视觉的表达是非常单纯的。
其实,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
概括在所有的知觉中都会自动发生,因为简化的形象是被记住的形象,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的需要上。
所以,儿童在表现世界的根本性结构特征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2尊重儿童的自然天性,让儿童走进真实生活我们说儿童美术教育的直觉性,就是要尊重儿童成长的自然天性。
首先,儿童美术教育要求将美术教育与儿童特别喜欢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教师在美术教育过程中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和成长,这样既能够顺应儿童的成长需要,又能顺利完成美术教育活动。
其次,对于儿童的个性成长来说,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天性是非常重要的,要适当适时地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引导教育和干预。
真实生活、丰富多彩,美术教育让儿童走进真实生活。
丰子恺早在1936年他的《版画和儿童画》论述中说道:凡真是从儿童的生活感情出发,真从儿童的手上描出,而具有美术形式的,都是良好的画。
论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直 觉解 释为 : 觉这 个术语 最 宽泛 的定 义是“ 悟 ” 直 顿
( 接 的 领 悟 、 解 ) 直 理 。
连 续 的思 考 过 程 中 突 然 降 临 , 常 常 以 机 遇 的 形 式 也
在 多 种 多样 的 情 况 下 戏 剧 性 地 出 现 , 时 往 往 发 生 有 在 无 关 紧要 的一 瞬 间 。其 发 生 的 突 然 性 、 可 预 料 不 性、 内容 的奇 异 性 , 实 表 明 直 觉 是 无 意 识 和不 自觉 确
的思 维 过 程 。
我 国 学 者 认 为 :直 觉 作 为 现 代 认 识 论 的 范 畴 , “ 是 指 人 们 对 客 观 事 物 的 直 接 领 悟 和 理 解 , 觉 不 同 直 于感 性 与 理 性 , 集 感 性 与 理 性 之 作 用 于 一 身 , 觉 它 直 既 能 直 接 捕 捉 和 感 知 客 观 事 物 的 外 部 现 象 , 直 接 又 领 悟 和 认 识 客 观 事 物 的 内在 本 质 和 规 律 , 由 客 观 是
问 题 实 以来 , 觉 一 直 是 哲 学 家 、 想 家 和 科 学 家 直 思 们 重 视 并 探 究 的课 题 。 于 直 觉 的 含 义 , 们 也 存 在 对 人 着 各 种 不 同 的 观点 。 古 希 腊 哲 学 家 首 先 提 出 了直 觉 概 念 。柏 拉 图认 为 , 念 的 直 觉 是 直 接 知识 的形 式 , 作 为 以智 慧 的 理 是 长 期 准 备 为 前 提 的 突 然 顿 悟 而 来 的 。从 而 把 理 智 的
心 理 学 教 育 学研 究 ・
论 直 觉 在 儿 童 美 术 教 育 中 的 作 用
论直觉与儿童美术教育
2 我 国传统 儿童美术教育 中存在 的问题
动 中只有强 调个性 表现 ,提倡 独 出心载 ,才 可能促 使儿
童 产 生 创 造 力 。 笔 者 多 年 教 学 认 为 儿 童 美 术 教 育 与 专 业
美 术教育 是既有 区别 又有联 系 的。 因此儿童 美术 综合性 教育 需要 利用 多种媒 体对 儿童进 行刺 激 ,使 他们 产生 创
作 的 欲 望 和 冲 动 ,顺 应 儿 童 自然 发 展 , 把 知 识 潜 移 默 化
地 传授给他们 ,帮助他们 完善创作所要表达 的感 受。
3 依 靠 直 觉 进 行 造 型 训 练 的 原 则 以 儿 童 为 主 体 , 以 教 师 为 主 导 , 为 儿 童 创 造 自 由表 达 、 自 由探 索 、 自 由创 作 的 机 会 , 以利 于 儿 童 身 心 健 康 和 谐 发 展 ; 根 据 儿 童 各 年 龄 段 的 心 理 特 征 、 素 质 和 能 力
维普资讯
第 3 第9期 卷
Vb .3 N O 9 1 .
读 与 写 杂 志
Re da dW rt r o i a a n iePe i d c l
20 0 6年 9月
Se e be 2006 pt m r
论 直 觉 与 儿 童 美 术 教 育
特 征 。从审 美 的角度看 ,被 感知 的意象 就是感 知物 的本 质 。可 见 ,儿童年 龄越 小造 型越简 约 、概 括 。随着 儿童 年龄增 加 ,他们 的观察 记忆力增强 了 ,所表现 的物 象也 越 复杂 ,越接近 真 实,表现 形 的能力 由简单 到复杂 ,实
现 着 认 知 发 展 的 自然 过 程 。 12 儿童 依靠直觉 能创造性地 表现视觉意象 . 儿 童 的 早 期 艺 术 形 式 是 对 大 自然 本 质 特 征 的 反 应 。 儿 童 与 成 人 的 艺 术 概 括 相 反 , 是 非 理 智 的 思 维 活 动 。 概 括 在 所 有 的
幼儿美术活动感想
幼儿美术活动感想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还能促进幼儿的细致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而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有幸参与了一些幼儿美术活动,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感悟,下面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我的一些感想。
首先,我认为美术活动对于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学会欣赏美丽的事物,同时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提高自己的艺术天赋和绘画能力。
另外,美术活动还能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一些艺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比如色彩、构图、绘画手法等。
这些对于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通过美术活动,幼儿能够提高自己的细致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在绘画的过程中,幼儿需要认真观察模特和绘画素材,然后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手把握,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将其表现出来。
这个过程需要幼儿不断地用手抓、捏、描绘,充分锻炼了他们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
同时,绘画作品的完成需要幼儿们对颜色、形状、线条等进行精细的操作,也能帮助他们提高手指的灵活性和观察力。
尤其是在绘画过程中,幼儿需不断地观察、思考并动手实践,养成了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和创造性动手的习惯。
再次,美术活动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
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们除了和教师的互动外,还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学习。
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幼儿们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种合作与交流的过程,既能增进幼儿间的友谊,也能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另外,美术活动还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绘画题材和素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
而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我们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细节和新颖的构思,这些都是由于美术活动对于幼儿创造力的激发和培养所带来的成果。
谈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儿童美术教育目标是注重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逐步发展其对周围生活、大自然、艺术美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目前国内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尚存一些培养目标偏离,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法过死,成人观念干预过多的现象。
本文旨在审视传统儿童美术教育弊病的基础上,探讨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符合儿童美术教育目标的教学方法既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
一、中国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1、注重临摹,将“简笔画”作为儿童掌握的词汇,忽视儿童个性化的表现。
简笔画是成人为儿童学习绘画而创作,供孩子临摹学习的,有的甚至还编成了口诀。
简笔画中的形象是成年人以简单的平面外轮廓图形组成。
比如,一个圆圈加一个把就是一个苹果;一个圆圈加一些放射状的线就代表太阳等等。
2、以成人的眼光看儿童造型能力的发展,忽视儿童的创造,造型语言单一。
儿童的美术能力、智力、认识能力与成人存在一定差异,从最初的玩到画出成人能理解的图画,往往要经历几年时间。
二、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1、依靠直觉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
从发生的心理机制上看,直觉是外界进入人脑的客体信息与大脑中贮存的与之对应的相似的主体信息块的“共鸣”的产物。
实质上,直觉是客体通过对大脑深入潜意识的刺激,使人们对客体产生深刻的领悟而形成的。
2、依靠直觉儿童能表达自己本能的审美体验。
儿童对艺术对象会有一种最初的情感反映。
在儿童进入特定的富有美感的情境后,由于感官接受鲜明的形象,右脑非语言思维积极活动,往往会促使儿童在瞬间产生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或者是直觉的反馈,诸如“这花长得真美呀”、“小蝌蚪的尾巴断了,一定游不起来,那就找不到妈妈了”等,类似的一些直观的、笼统的带有猜测性的臆想、一下子做出的判断,就初步显露了儿童的直觉水平。
3、依靠直觉儿童能进行创造性的表现。
儿童不存在固有经验的约束,也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他们的绘画中会不时出现和人们主观认识相反的,直觉的,稚拙的,纯粹的真实。
基于情感视角下的儿童在美术创作中的“直觉”体验
体 艺教育
2 0 1 5 年3 月 ・1 5 5・
基于情感视角下 的儿童在 美术创作中的 “ 直觉”体验
邓 玉 湘
( 长沙市信 息职业技术 学校 ,湖 南长 沙
感悟 和深刻的心理体验 过程 ,它属于人 的一种感知世界 的能力和 方式,但 它绝非单 纯的感知, 而是充满着个性 ,洋溢着丰富的情感 ,是 具有 创造性 的心灵表现 形态 。在 幼儿 美术的教 学过程 中,教 师要敏锐 的抓 住那些稍纵 即逝的情感流 ,唤醒潜藏 于幼 儿身上 尚处萌动期 的直觉体验 ,以情感为链 ,强化视 觉训练 ,让抽 象的知识具 象化 ; 以体验 为基, 尊 重幼儿的视 觉表达 ,展现儿童画独特个性 。 关键词 : 直觉体验 ; 视 觉训 练 ; 情感
葡萄酸、麻辣火锅 ,应有尽有 。与一班对照 ,效果显著 。学生 带着一种兴奋的激情去表现 ,那情形就是不一样 。 2 . 3让儿童学会观察 ,观察越仔细 ,画 的越深刻 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首先要求儿童注 意观察 ,看 的越仔 细 ,画的越深刻 。儿童 习惯画 己记住 的形象 ,反而对摆在面 前 的实物不认真观察 。教师重要得就是要教儿童如何观 察,如何
记 忆 形 象 , 如 物 象 的形 状 特 征 、与 其 它 物 象 的 区别 、物 体 形 象
儿 童对 于绘画的创作充分展示 了儿童特有 的感情 、认识和
自我 的表现 ,充满着个性,洋溢着丰富 的情感 ,是具有创造性 的情感体验 。造 型的训练只有依靠直觉感受和体验结合才能使 儿童 能力得 到创 造性发展,作为美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 的视 觉 、触 觉、听觉等各项感官 ,创设各种生活情境 ,让儿童心人 其境 、心悟其情,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学生创造意识 ,提升 审 美 境界 。然而 知识是有 生命 的,如果我们 能够 找到它 的链条 。 情感让似乎 彼此 无关的知识产生 了联系 。 2 . 2利 用游 戏活动带来的直觉体验 。表达 自己的情感体验 英 国教育 家洛克认 为 : “ 教 育儿童 的主 要技巧 是把儿童应 做 的事也 都变成游 戏似 的。 ”游戏 是儿童最 喜欢 的活动 ,也 是 种愉 悦 身 心 的 学 习 , 游戏 活 动 的 融 入 可 以使 课 堂 气 氛 轻 松 化 、 教 学趣味化 ,这对提 高他们美术 学习的兴趣 有着积极 的作用 。 在 教学活 动中 ,可让 学生在 听听、玩玩 、赛 赛、学学 、做做、 摸摸 、猜猜等多种游戏活动 中参与 ,强化儿童直觉体验 ,从而 使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 中,无拘无束 的进行美术 活动 ,在课 堂中兴致盎然 的获取美 术知识和技能 。《 画味觉 画 嗅觉 》一 课 比较抽 象,因为味觉嗅觉既看不见也摸不着 ,是儿童心 中的图 像 。这 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有难度 的。在刚开始教学本课 时,我 尽 管进 行了欣赏讲解示范等教学活动 ,可学生 的作业仍 是干 巴 巴的一些色点、色线的痕迹 ,让人看 了乏味。到另 一个班 上课 时,我把吹画游戏 引入课堂 ,游戏之前 ,我先把颜 色的调配 示
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探索
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常常
过于严谨,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限制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因此,我认为依靠直觉进行儿童美术教育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方法。
直觉是人类本能具备的一种认知和反应方式,它更加自然和直观,可以使人们更快速和准确地做出判断和决策。
在美术教育中,
直觉可以被视为一种表达方式,儿童可以通过感知和表达自己的观
感和情感,来达到更加自然、真实的创造力。
直觉创作法是一种教育理念,它关注创造性的表达和思考过程,而不仅是成品的完成。
这种方法追求儿童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思考,
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
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在直觉创作法中,儿童被赋予了自由和探索的空间,在这个过
程中,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或表现形式。
教师的作用是
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而不是强制规定
一个标准结果。
当然,由于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不同,教师必须根据他们
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直觉创作法进行教育。
比如,在幼儿园或
小学,教师可以通过绘本、情景教学等方式,引导儿童自由的想象
和表达,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手绘、单元素材等
方式来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总结来说,直觉创作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育方法,它强调儿
童的自由表达和自主思考,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力、表达能力
和自信心。
但是,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直觉创作法,在提供启发和指导的同时,也要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大班美术活动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
大班美术活动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美术是一门能够激发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大班美术活动,孩子们可以积极参与,亲身体验艺术的力量。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社交互动和认知发展。
本文将探讨大班美术活动如何让孩子感受艺术的力量,并给出一些实践建议。
一、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孩子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独特的思维方式。
一幅色彩鲜艳的画作、一件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都是孩子们创造力的体现。
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老师可以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度,允许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促进社交互动大班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孩子们的社交互动。
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与同伴分享创作经验、交流想法。
这种社交互动不仅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合作性的美术活动,鼓励孩子们共同完成一幅大型绘画或制作一件艺术作品,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三、提升认知发展大班美术活动可以提升孩子们的认知发展。
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观察、思考、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创作。
这些过程促使孩子们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锻炼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美术作品还能激发孩子们对不同文化、历史事件等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
四、实践建议1. 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在大班美术活动中,为孩子们提供多样的材料和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可以使用颜色丰富的画笔、各种美术纸张、颜料、贴纸等来创作。
这样的选择性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2. 引导而不指导: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指导者。
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创作,从而激发他们的独特才华。
3. 组织展览和分享:定期组织美术作品的展览和分享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利用特殊儿童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的新尝试
利用特殊儿童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的新尝试利用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和借助孩子们独特的感知和认知方式,为他们创设一个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以直觉和感知能力较强的学生为标准,而特殊儿童因为其认知和感知的特殊性,通常被忽视或无法适应传统的美术教育方式。
利用他们的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就成为了一种有益的新尝试。
在这种新的美术教育方法中,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特殊儿童的特殊学习需求和认知方式。
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具有不同的感知和认知特点,教育者需要逐一了解每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并量身定制合适的教育方案。
对于自闭症儿童,他们往往对外界刺激有过敏反应,在美术教育中,教育者需要设置安静、亲近、温馨的学习环境,辅助他们以适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创作。
对于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者需要提供更简单、直观、易理解的学习材料和方法,以便他们更好地进行美术学习。
这种新的美术教育方法需要将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注重技法和造型的教学,而对于特殊儿童来说,这种方式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困惑和无法理解。
教育者需要以孩子们的直觉体验为出发点,通过感官和情感的刺激,引导他们建立对美术的兴趣和理解。
可以通过触摸、视觉、嗅觉等感官的刺激,让特殊儿童感受到色彩、形状、材质等美术元素,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想象力。
这种新的美术教育方法还需要借助互动和体验式的教学方式。
特殊儿童往往更适合通过互动和体验来进行学习,而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的灌输。
在美术教育中,教育者可以运用游戏、实践、互动等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体验美术的乐趣和魅力。
可以设置一些与主题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参与互动,感受美术元素的魅力和创作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预见,利用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的新尝试,将为这些孩子带来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体验。
通过尊重和借助他们的特殊认知和感知方式,从而为他们提供更加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方法,使他们更好地接受美术教育,获得更多的成长与乐趣。
通过美术启蒙幼儿审美情趣
通过美术启蒙幼儿审美情趣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美术启蒙,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美术启蒙幼儿审美情趣,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美术启蒙的重要性美术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学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美术启蒙,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
在绘画、手工等活动中,幼儿可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如何通过美术启蒙培养幼儿审美情趣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进行美术启蒙教育时,应该提供丰富多彩的绘画、手工材料,如颜料、纸张、贴纸、彩色笔等。
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在创作中得到乐趣。
引导观察和表达在进行美术活动时,老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如花草树木、小动物等,并帮助他们用绘画或手工表达自己对这些事物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观察和表达,可以培养幼儿对事物的敏感性和表现力。
鼓励自由创作在美术启蒙中,应该鼓励幼儿进行自由创作,不要限制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幼儿自由地发挥,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赏析优秀作品在进行美术启蒙教育时,可以向幼儿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如名画、雕塑等,并与他们一起欣赏和讨论。
通过赏析优秀作品,可以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对艺术的兴趣。
美术启蒙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尊重个体差异在进行美术启蒙时,应该尊重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要强求所有人都按照相同的标准来创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表现方式,在引导幼儿创作时要给予充分尊重。
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美术启蒙中,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对艺术创作过程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而不是追求完美的作品。
应该注重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而不是片面地追求结果。
创设良好环境在进行美术活动时,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感到放松和愉快。
可以选择明亮宽敞的教室,提供舒适的座位和工具,营造一个有利于创作和表达的氛围。
感知四季,唤醒五觉: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
感知四季,唤醒五觉: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导言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孩子的感官发展尤为关键。
感官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入口,而美术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
通过在美术活动中感知四季的变化,唤醒五觉,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自然、感知世界、提高审美能力。
本文将讨论在美术活动中如何促进幼儿的感官发展以及如何引导幼儿感知四季,唤醒五觉。
一、美术活动对幼儿感官发展的影响1. 视觉感知美术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颜色、形状和线条的感知能力。
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幼儿可以锻炼自己的视察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 听觉感知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观察自然物体或者艺术作品,幼儿可以借助声音来感知物体的材质、形状和大小。
观察落叶上的水珠滴落在地面上的声音,可以让幼儿感受到水珠的形状和大小。
3. 触觉感知美术活动中的绘画、剪纸、粘贴等手工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对不同材质的感知能力,培养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触摸不同材质的画布、纸张、颜料等,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材料的质地和手感。
4. 嗅觉感知在美术活动中,可以通过绘画或者手工制作表现出四季的气味,比如春天的花香、夏天的树叶清香、秋天的果实香气以及冬天的清冽气息。
这样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和嗅觉记忆来感知四季的变化。
1. 创设丰富的感官体验环境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富有感官刺激的环境,比如摆放植物、花卉或者季节性的装饰品,让幼儿在观察和体验中感知四季的变化。
通过这些感官体验,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美术活动。
2. 引导幼儿感知四季的颜色、形状和线条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四季的景色,感知明亮的春天、炎热的夏天、多彩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的颜色、形状和线条。
通过绘画、剪纸和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和理解四季的变化。
3. 创设多样化的感官体验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可以通过观察自然、听觉体验、触觉体验、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等多样化的活动,让幼儿全面、多角度地感知四季的变化。
幼儿园艺术之旅:启蒙美感,培养创造力
幼儿园艺术之旅:启蒙美感,培养创造力在幼儿园阶段,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孩子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呢?一、启蒙美感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艺术创作主要是表现出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和认识。
在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启蒙美感的培养。
启蒙美感是孩子对美的第一次感知和认识,是他们接触艺术的初始阶段。
通过图画、手工、音乐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孩子感知颜色、形状、线条等基本美学元素,让他们在欢快的氛围中体验美感。
1. 注重感知在启蒙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感知。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选择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给孩子观赏,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和心情,从而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
2. 多元体验艺术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画画或手工制作上,还应该向孩子展示更多元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舞蹈、剧场等。
这些形式的艺术能够帮助孩子更全面地感知美,并且有助于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鼓励表达在启蒙阶段,孩子的表达能力是比较脆弱的,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和鼓励。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美,无论是画画还是手工制作,都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不断鼓励他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二、培养创造力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为艺术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观察、感知、表达和创造。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去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呢?1. 提供自由的空间在艺术教育中,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让他们有机会去尝试和探索。
在画画活动中,老师不应该限制孩子的创作方式,而应该鼓励他们发挥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2. 打破传统观念在批判式教育之下,艺术教育也要求老师打破传统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可以引导孩子使用一些非传统的材料,或者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技法,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直觉能力的培养
浅谈儿童美术教育中直觉能力的培养一、直觉美术教育的理论依据直觉感知与理智分析是人类独特的两种思维方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
直觉是人的一种潜意识感知,不为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人类一种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
直觉主要表现为人类对于实物迅速的识别,动用全部认知系统迅速作出综合判断的表现,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
当你不在意的时候,直觉经常灵感乍现,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
直觉教育依靠人们的直觉感受,尊重个体感受,特别重视人的视觉、听觉等直觉器官的感受,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更能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所以,将直觉教育运用于依靠视觉为主导的美术教育中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
学习绘画的本质绝对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画得与对象一摸一样,很多传统美术教育只重视绘画技能的不断训练,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却抹杀了儿童对于美术的直觉感受。
每个人对待世界万物的观点感受并非一样,美术对于世界观察的角度也是因人而异,如果美术教育只关注技法的熟练而忽视个性的发展,也一定不会获得长足发展。
纵观美术史,很多优秀艺术家得以名垂青史都依赖于对于美术理念的不断创新。
因此,在初级学习绘画的儿童中更应该倡导直觉美术教育,强调每个儿童对于世界新事物、新现象最直接的洞察、认知和判断。
尊重每个儿童对于物象的自我表达,自由表现对于美的认识,不要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以教师既有的定向思维去影响儿童。
很多儿童的随手涂鸦被认为毫无价值,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以心理学角度去重新审视儿童原始情感的表现。
据研究表明,儿童的绘画更多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表现,由于认知的局限,他们笔下的世界缺乏理性色彩,更加主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现出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的绘画语言特色。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儿童美术教育应当给予儿童一种正确的启蒙,让他们逐步把握客观世界的形态与内容,并且能加以认识、分析、变化。
这种教育是主动的、有趣味的,能激发创造性的。
利用特殊儿童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的新尝试
利用特殊儿童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的新尝试美术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孩子艺术细胞和审美情感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往往忽视了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潜能。
这些特殊儿童可能面临着学习障碍、自闭症、视觉或听觉障碍等问题,传统的美术教育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甚至可能给他们带来挫折和孤立感。
利用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成为了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具有独特的特点,他们可能对于色彩、形状、纹理等有着与正常儿童不同的感知和理解。
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注重对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进行引导和开发,让他们通过自己独特的感知和认知方式去感受、表达和创作艺术作品。
在这个新的尝试中,首先需要的是教育者对于特殊儿童的理解和关爱。
教育者需要了解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和潜能,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感受和困难,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以平等、尊重和关爱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特殊儿童。
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起和特殊儿童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让他们敞开心扉去接受美术教育的尝试。
需要的是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传统的美术教育往往注重形式和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对于特殊儿童个体差异的关注和照顾。
一个新的美术教育尝试应该以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为出发点,注重对他们个体差异和特殊需求的重视。
可以采用多感官刺激的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材料和媒介进行美术教育,引导特殊儿童通过触摸、听觉、嗅觉等方式去感知和理解艺术作品,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去表达和创作作品,让他们从中得到满足和成就感。
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特殊儿童往往面临来自社会的歧视和排斥,这会给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极大的困难。
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共同推动这种新的美术教育尝试的开展。
家长可以在家中进行艺术创作和游戏,鼓励特殊儿童进行自由的表达和想象,让他们在家庭中得到关爱和认可。
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艺术活动和资源,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社会中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利用特殊儿童的直觉体验进行美术教育的新尝试,是一种对传统美术教育的补充和完善,是一种对特殊儿童潜能的开发和释放,是一种对整个社会的关爱和呵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儿童对美术的直觉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儿童依靠直觉能够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能够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能够体现美的自然法则。
而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发展实际,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
要改革美术教育,就应依靠直觉进行美术教育,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儿童的视觉表达。
直觉儿童美术教育传统美术教育视觉训练视觉表达一、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路人类的两种认识程序,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
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
儿童依靠直观知觉作画有以下特点:(一)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儿童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可度量的现象,而是接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接的、原初的感染力,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象的特征。
从审美的角度看,被感知的意象就是感知物的本质。
比如4岁幼儿看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这是车的基本特征,尽管有时他们在一个方形下面画许多圆,但仍能看出这些圆是代表滚动的车轮,在这里数量并不重要;儿童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喙,在圆的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
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
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强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
他们表现形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他们认识发展的自然过程。
人类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感觉器官。
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是儿童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
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
艺术表现要求不是画物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个性特征的物象,是这个物象和那个物象的区别。
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儿童去注意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把儿童从概念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起十分重要的任务。
(二)儿童依靠直觉能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儿童的早期艺术形式,含有高度抽象的几何图形,它们并不是对大自然的复制,而足对大自然本质特征的反应,有人认为这样的概念不可能产生于观察过程本身,它只可能是更高级的、非观察性的层次上推敲的结果,他们认为儿童对现实情况的思维不是靠直接的感觉,而是靠非感性的智力的升华。
其实,儿童与成人的艺术概括相反,是非理智的思维活动。
概括在所有的知觉中都会自动发生,因为简化的形象是被记住的形象,儿童所表现的视觉意象,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主观需要上。
比如,儿童画一条公路上行驶着的车辆时,运用折式构图,在一条线的上下画出两个天空,来往的车辆和行人上下颠倒地画在这条线上。
再如,儿童画一个人在洗头发,他把伸进盆里的头和地面用俯视表现,以便让人看清洗头发的情景,把人的身体用平视表现,以表示人站立的动态。
所以,儿童在表现世界的根本性结构特征方面,具有非同寻常的创造力。
(三)儿童依靠直觉能体现美的自然法则对自然中存在的平衡、秩序、和谐等现象的体验和追求,是人类的审美本能。
在儿童的绘画中,均能得到自然显现。
如儿童在线画中能自由运用各种形态的线通过疏密、繁简变化表现节奏和韵律,他们用直线、曲线、圆形、方形、三角形在人物、动物、植物上自由组合装饰,做到繁而不乱,繁简有序;在线描写生画中,能把复杂的景物组织得井井有条。
儿童在色彩画中,常用补色对比表现强烈而和谐的色彩关系,依靠直觉他们能感觉出一块红背景前的人脸是绿色的;在黄色背景前把人脸面成紫色;他们还可以根据物象受光的影响所产生的明暗变化,用不同的明度和纯度的色块进行表现,这些并不是在理性知识指导下的艺术表达,而是靠直观感受,靠主观感情支配所做的自然表达。
教学中教师只需要把儿童画中表现出的这些优点加以肯定,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使儿童由无意识的显现发展为艺术表现,认识就会得到升华。
人的直觉不是少数超人和艺术家才有的特质,直觉是人所共有的天赋,依靠直觉进行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开启人的智慧,促进人的直觉发展。
二、我国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儿童美术教育只重视理性知识和技能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向儿童灌输知识,儿童只能被动接受一套死的表现方法,从而抵消和压抑了直觉的认识作用,也抹杀了儿童的灵感和天赋。
我从许多儿童在不同的状态中所画的截然不同的图画中,惊讶地发现了不同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认识所起的不同作用,证明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既可以培养人的能力,也可以阻碍人发展才能。
这幅画是徐璁聪小朋友5岁时画的,表现警察叔叔一天里的生活内容:在一座庞大的建筑里有存放武器的房间、练功的房间、卧室、餐厅……。
屋顶上表现警察与机器人对打、传统儿童两人对打、跳伞、射击、巡逻等等,画面人物生动,内容丰富,充分表现了这个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图3B 是他5 岁时在幼儿园上美术课临摹的作业。
通过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传统儿童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美术教学,注重临摹,忽视儿童的个性表现常用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临摹灌输给儿童,把学简笔画称为让儿童掌握绘画“词语”。
儿童在成长中,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成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使儿童形成定势,儿童学会了这些形象公式,套用在自己的画里,就出现了所有儿童画一个模子的太阳、大雁、花、树……。
比如常见幼儿园的孩子用一条折线画大雁,他们从老师那值得到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这个符号代表鸟,他们不知道绘画形象来源于生活,他们不懂得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各种形态特征的鸟长得是不一样的,临摹教学使儿童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动有趣的物象不会画也不敢画,每个孩子的画没有个性,没有心灵感受。
(二)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儿童成长的历程,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实际如教材内容由简到繁,从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的造型能力发展,认为:物象的形状越简单,儿童越容易掌握和接受,所以教材从简单形到复杂形安排,以体现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所以教材规定由平面形开始: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形……看来这种安排似平是符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实际上儿童生来认识世界并不以形的繁简来发展认识,他们喜欢画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人和事,他们一开始拿笔画画就先会画人。
儿童在成长中的思维常常产生掌握世界、了解世界,并证明世界神奇的冲动,儿童图画常表现了人类发展中各阶段的创造力,他们能把大千世界中变化万千的事物,自由地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现出来。
实践证明儿童绘画题材并不存在繁简问题,我通过教学实践了解到,富于变化的复杂形反而易于被儿童接受,如,中学教材中的旅游鞋、自行乍、古建筑……,都是儿童写生的好题材,我还实验让各年龄段的儿童画藤椅、画成组的蔬菜、画成组人物,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创作出了表现各阶段绘画能力的优秀范例,成功地达到了教学的预期效果。
(三)传统美术教育的评估标准,压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只以象不象为评价作业的标准,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化表现。
艺术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教育,艺术创造没有统一的答案。
美术造型是人的精神产物,是人表达情感的视觉语言。
每个人的生活感受不同,所表达的方式也必然有差异。
传统美术教学强调学生临摹老师范画,临得越象越好,要求教学的统一性,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作业的呆滞、僵化和千篇一律。
人的美感由于审美观点、审美标准和审美能力不同,对审美对象产生的审美感受就有差异,美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呈现在人面前,也会引起不同的美感。
儿童受不同环境、不同气质和不同教养影响,审美情趣和能力也有差别,美感的差异性是普遍的、绝对的。
在美术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个性表现,提倡独出心载,才可能促使儿童产生创造力。
传统美术教学还始终强调形的准确度,要求一开始就得画准比例,实际这是儿童做不到的。
在审美教育中似乎只有画得象真实物象,才是美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画得象并不等于画得美。
传统美术教学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不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表现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表现自己的生活认识和感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儿童的能动性。
通过多年儿童美术教学实验,我们认识到,儿童美术教育同专业的美术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儿童美术教育主要靠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让儿童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
儿童美术是综合性教育,需要利用多种媒体对儿童进行刺激,使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把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完善创作所要表达的感受。
三、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原则与方法(一)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应遵循如下教学原则以儿童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为儿童创造自由表达、自由探索、自由创作的机会,以利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根据儿童各年龄段的绘画心理特征和他们素质与能力的发展,选择和决定各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形成连续性教学;依靠直观知觉,发展儿童感官,培养美学意识,利用多种手段扩大生活视野,激发创作兴趣,培养儿童视觉造型反应和创造力,以及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观察、记忆、体验、联想、欣赏等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师尽量不做技法示范。
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绘画工具、材料的方法,以及运用造型元素、造型规律的方法,不限制只用一种表现方法。
(二)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的教学方法是1.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中国传统绘画历来用传授技术的方式,如教使用绘画工具的表现技巧,习惯用一种模式来要求学生如何表现。
这种数学容易对儿童的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也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
其实,儿童绘画能力不靠教具体知识和方法,仍旧能自然发展。
发展规律为: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
他们的写实能力随认识的发展自然提高。
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透视、体积和对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依靠感知而发展,也能为个别儿童将来进行专业学习准备好条件。
我通过女儿黄欢进行写生教学实验结果说明,造型能力不靠教死技法,而是依靠直观知觉能使儿童能力得到创造性发展。
依靠直觉进行造型训练首先要求儿童注意观察。
儿童习惯画记住的形象,常常认为摆在面前的实物,与自己画画无关,不认真观察,只画记住的概念形象。
通过观察就可以帮助儿童克服造型的概念化。
其次,要教儿童如何观察?如何记忆形象?如物象的形状特征、与其它物象的区别、物体形象的具体内容和细节、物体之间的关系、物体空间距离、色彩的感受与变化等。
再次,教材系列化。
通过多种媒体,如通过实物、录像、图片、幻灯等观察,形成有相互联系的教材内容,一环接一环地扩人知识面,进行感官刺激,激发儿童创作热情。
运用多种手段,如名作欣赏、生活体验、触摸、语言描述、启发联想、鼓励独创精神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