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板障内恶性脑膜瘤一例
颅骨脑膜瘤的诊断治疗——附2例报告
3 讨 论
脑膜瘤原 发于蛛 网膜 内皮细胞 ,颅 内富含 蛛网膜颗 粒 与蛛 网膜 绒 毛之 处均 好 发 。常 见脑 膜瘤 引 起颅 骨 改 变 ,一般 是 因 肿瘤 侵蚀 颅 骨而 致 颅骨 破坏 或 反应 性增 生 。颅骨脑膜 瘤的特殊性 在于硬 脑膜 、脑 实质内无肿瘤 , 颅骨 外板 破坏重于 内板 ,属异位 脑膜瘤 ,并 非转移 ,主要 是 因胚胎 期残留在板障 内的异 位蛛网膜组织 发展而成【“。 头 颅 X片可见板障 和外板骨 化 ,增厚 ,或有放射状骨 针 形 成 。晚期可 见骨质破坏 及钙化 。颅盖 部颅骨脑膜 瘤患 者 易误诊为 颅骨的恶性 肿瘤 ,故如发现 颅盖部包块 ,影 像 检 查如 发现 颅 骨骨 质 破坏 ,除考 虑 颅骨 的 恶性 肿瘤 外 ,还应该 考虑到颅骨 脑膜瘤 的可能 。颅底部颅 骨脑膜 瘤易误 疹为 颅骨纤维异 常增 生症 。CT及血管造 影可 鉴 别 。但确诊需 病理检 查【 。治疗 以手术 切除为 主 ,颅骨 凸面颅 骨脑 膜 瘤肿 瘤 与颅 骨 一并切 除 ,并 切 除 正常 颅 骨 .1.ocm—1.5cm,避免 术后复 发 ,颅骨 缺损小可 不修
罕少疾病杂志 2007年 12月 第 14卷 第 6期 23
短篇 报 告
Case Re
维普资讯
以急 性 播 散性 脑脊 髓 炎表 现 的艾 滋 病 1例
李 冬 雪
云南省普洱市人民 医院神经 内科 , 云南 普 洱 665000
【关键词】 播散性脑脊髓 炎;艾滋病 【中 图分 类 号 】 R51 2.91 【文 献 标 识码 】 D 【文章编号 】1 009-3257(2007)06-0024-01
【文章编号 】1 009-3257(2007)06-0023-02
脑膜瘤病例回顾分析一例
缪飞, 展颖, 沈天真,等.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2):81-84. 韩路军, 张雪林, 邱士军,等. MRI对脑桥小脑角区肿瘤的诊断价值[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7(12):1946-1948.
起源于听神经鞘的肿瘤,听神经瘤极少真正发自听神经,而
多来自前庭上神经,其次为前庭下神经
良性肿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7%~12%,
占桥小脑角肿瘤的80%~95%。多见于成年人,高峰在30~50
岁,20岁以下者少见。
万水治, 史玉振, 童明敏,等. 3.0T磁共振成像对听神经瘤的诊断及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对照分析[J]. 医学研究生学 报, 2013, 26(2):164-167.
现耳鸣,听力障碍,面神经麻痹等症状。出现咀嚼肌萎缩和
瘤内脂肪变性为其特征性改变。 影像学上三叉神经瘤呈哑铃状,跨颅脑中、后颅窝生长 为特征性表现,影像特征与听神经瘤相似,但无第7、8对脑 神经束增粗。
三叉神经的解剖定位是诊断神经鞘瘤的关键。
相关引用
1. 缪飞, 展颖, 沈天真, et al. 桥小脑角区肿瘤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 10(2):81-84.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
临床以桥小脑角综合征和颅内压增高征为主要表现。 早期 出现一侧耳鸣、听力减退及眩晕,少数患者时出现耳
聋。耳鸣可伴有发作性眩晕或恶心、呕吐。
中期 压迫同侧的面神经和三叉神经,出现面肌抽搐及泪腺分
泌减少,或有轻度周围性面瘫。
晚期 引起交叉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步
脑膜瘤的影像诊断、病理分型及波谱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侧脑室内肿瘤
•
发生于侧脑室的肿瘤小儿占其脑室肿瘤的25%,成人占其脑室肿瘤的50%。
额角区:少见。儿童多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成人则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多发
生于20岁左右。其次为中枢神经细胞瘤(多发生于20-40岁)及室管膜下瘤和室管膜下巨细胞瘤伴结节性 硬化,后二者儿童也可发生。另外此区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成人较小儿常见。大多数额角肿瘤起源于邻 近结构如尾状核头部,透明隔或孟氏孔区。
• 4、可见脑膜尾征。 • 5、患者为中年女性。
鉴别诊断:
• 1、垂体瘤:典型呈“8”字征。 • 2、颅咽管瘤:多为囊性,实性也有,但多向后生长,强化也没有脑
膜瘤如此明显。
病理诊断:鞍结节脑膜瘤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天幕脑膜瘤
男性,42岁,头痛、头晕1月,加重伴走路不稳8天。
增强扫描示幕下 病变明显强化, 冠状面(图2)与 小脑幕广基底相 连,可见脑膜尾 征(图2箭头)。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表现
(三)部分病变被移位了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似假包膜, 构成了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2020/7/9
脑膜瘤影像剖析
MRI优点
• MRI优于CT之处是能够提供多方位图像,冠状位适 宜显示中颅窝或大脑半球凸面的脑膜瘤。此外还能 显示脑膜瘤与血管结构的关系。
3、占位性病变周围右侧额叶脑实质见低密度水肿带,脑室 及中线结构移位。
病理诊断:右侧额叶镰旁“囊性脑膜瘤伴瘤内出血”
鉴别诊断:主要和胶质瘤进行鉴别,胶质瘤的总体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 其病灶密度较低且常不均匀。
2020/7/9
颅内肿瘤病例分析
颅内肿瘤病例分析1. 病例背景本报告旨在分析一起颅内肿瘤病例,患者男性,45岁。
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就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
经过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证实为颅内肿瘤。
2. 病例分析2.1 症状分析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提示颅内压增高。
这些症状可能与肿瘤的生长速度、位置和体积有关。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脑组织受压,引起头痛;同时,刺激呕吐中枢,导致恶心、呕吐。
2.2 影像学检查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观察到颅内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本病例中,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位于大脑右侧,呈均匀增强,边界清楚。
这些特征有助于初步判断肿瘤的性质。
2.3 病理学诊断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本病例中,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为良性,具体类型为神经鞘瘤。
这一结果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3. 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病情和肿瘤性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病例中,患者肿瘤为良性,但体积较大,伴有颅内压增高。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3.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是治疗颅内良性肿瘤的首选方法。
手术过程中,需注意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避免术后并发症。
本病例中,患者接受了右侧大脑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肿瘤切除彻底。
3.2 术后治疗术后患者可能出现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本病例中,患者术后出现短暂性颅内压增高,经对症治疗后恢复正常。
3.3 随访与监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本病例中,患者术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随访,期间症状无复发,影像学检查显示颅内无肿瘤复发迹象。
4. 结论本病例为一例颅内良性肿瘤病例,通过详细的病例分析、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明确了肿瘤的性质、位置和大小。
治疗方案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和定期随访。
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无复发迹象。
本病例表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对于颅内肿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脑膜瘤检查结果报告单
报告编号:20210205-001
检查日期:2021年2月5日
检查项目:脑膜瘤检查
患者信息:
姓名:张三
性别:男
年龄:45岁
病史:无
检查结果:
根据您的头颅MRI检查结果,以下是我们的分析和解读:
1. 综合分析:
头颅MRI显示右侧颞叶区可疑脑膜瘤病灶。
结合您的症状,提示有可能存在脑膜瘤。
2. 详细分析: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的肿瘤,通常是良性的。
本次MRI 检查显示右侧颞叶区有一个可疑病灶,该病灶呈圆形,边界清楚,直径约为2.5厘米。
病灶呈等或稍高信号,T1加权像上
呈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未
见明显的强化。
除此之外,脑组织结构正常,未见其他明显异常。
3. 诊断建议:
鉴于您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建议您进一步进
行以下检查以明确诊断:
a. 神经内科会诊:请咨询神经内科医生,了解您的症状并进
行详细体格检查。
b. 脑膜瘤活检:由于脑膜瘤的良恶性可能性,建议您进行脑
膜瘤的活检,以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4. 注意事项:
a. 请咨询您的主治医生,根据医嘱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b. 如果您的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不适,请及时就医,并告知
医生您的检查结果。
以上是针对您的头颅MRI检查结果的报告。
如果您对报告内
容有任何疑问,请及时联系我们的医务人员。
祝您健康!
医生签名:
日期:2021年2月5日。
侧脑室脑膜瘤恶性变1例报告
,
其主要问题是术后 易复发 。 目前 的治疗 方法 仍 以手术 切
3 陈劲草 , 沈晓黎 , 雷霆 , 等.天幕脑膜瘤 的显微 外科治疗 [ J ] .中
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 2 0 0 4 , 3 ( 6 ) :效果 目前不确切 , 大多数 学者认 为 术后放疗 是另一重要 的治疗手 段_ 6 。结合本 例 的病史 、 术后 病理检查及 头颅 C T检查 , 不难看 出该肿瘤属 于典 型的脑膜 瘤 恶变。我们认 为 , 手术结 合放疗 是治疗 该 类肿瘤 较 为有效 的
管瘤病 ( e n c e p h a l o t r i g e mi n a l a n g i o m a t o s i s ) , 是 一 种 罕 见 的 以 颜
瘤, 平于皮肤表面 , 压之褪色 ; 双 眼左侧 同向偏盲 , 未 见眼内血 管痣 , 眼压正常 ; 余无 神经系统 阳性 体征 。韦 氏智力测 定为 中 低水平 。头颅 C T示 : 右颞 、 枕部 颅板 下大片状 高密度钙化 影 , 相邻颅板骨 质增 厚。MR I 示: 右颞 、 枕 叶脑 表 面钙化并 局部脑 萎缩 , 双侧海马萎缩硬化 ( 图1 ) 。波谱分析提示 : 双侧海 马 N .
一
l赵继宗.恶性脑膜瘤 [ A ] .见 : 王忠诚 , 主编.神经外 科学 [ M] .
第 l版.武汉 : 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 ,1 9 9 8 : 4 8 5— 4 8 8 . 2 陈勇 ,赵启 晟 ,高知玲.1 2例恶性脑膜瘤 的 C T诊 断 [ J ] .宁夏 医
学 院学 报 , 2 0 0 5 , 2 7 ( 1 ) :1 4 6—1 4 8 .
面和颅 内血 管瘤 病 为 主 要特 征 的 先 天性 神 经 皮 肤 综 合 征 。 S t u r g e 和 We er于 1 b 8 7 9年 、 1 9 2 2年 相 继 报 道 此 病 例 。1 9 3 6 年, B e r g s t r a n d首次使用 S t u r g e - We b e r 综 合征这一名称 , 并 由此 命名。由于 S WS发病率很低 , 因此对 其诊 断及治疗 一直 没有 统一标 准。本 文报 道了我科 诊治 的 l例 S WS , 以探 讨 S WS外 科治疗的术前评估 及手术方法 。
板障型脑膜瘤1例
3 刘华 , 四清 , 仁寿. 障 型脑 膜瘤 1 周 潘 板 例
[ ] 临床放射学杂志 ,0 4,3 7 :0 . J. 2 0 2 ( )6 9
骨外板 尚存 , 薄如蛋 壳 , 内板 及 板 障被 肿
中 国社 区 医 师 ・ 医学 专业 2 1 年 第 2 00 2期 ( 2 第1 卷总 第 27 )2 4期 7
病 历 资 料
患 者 , ,5岁 , 头 晕 1 , 右 耳 男 3 因 年 伴
鸣半个月 入院 。体 检 : 颅外 观 无 畸形 , 头 无局部压痛 , 右侧额 纹 消失 、 眼睑 闭合 无 力、 鼻唇沟 变浅 。头 颅 MR 显 示 右 颞 枕 I 部见 6 m ×1 c e 2 m×9 m 肿 块 影 , 号 不 c 信 均, 边界清楚 , 增强扫描呈 明显强 化 , 皮 脑
婴幼儿用药
婴幼儿生 机旺盛 , 不宜 用滋 补 品, 则会 否 使机体 阴阳失衡 , 及脏 腑气机 。 伤
讨 论
上 述 材 料 只 是 临 床 上 用 药 的 冰 山 一
角, 有些 中药对心血 管 、 消化 系统、 中枢 神 经系统都有不 同程度 的损害 , 有些有致癌 作用 。药 师应该 告诉 患者 如何 合理 使用 中药 , 既要治好 疾病 , 又避 免机体 受 到损 害, 注意用药安全有 效 ; 特别是糖尿 病 、 高 血压患者 以及 肝功肾功不全者 , 要定期检 查 , 尿病 、 糖 高血 压患 者服 药后 可检 测血 糖、 压, 血 密切关 注药品对机体有无 损害 。
西药格列本 脲 , 服用 消渴 丸 等药 , 禁 同 严 时与其 作用类似 的西药 格列本脲 、 格列 吡 中药疗效好 、 良反 应小 , 于 婴 幼 不 对 儿常见病 、 疑难 病 , 中医 中药有 独特 的疗 效 , 婴幼 儿 许 多器 官和 组 织 未 发 育成 但 熟 , 陈代谢 旺盛 , 婴幼 儿用 药要 注 意 新 故 及时 , 用量要轻 , 宜用轻清之 品 , 并辅佐健 脾和 胃和 凉肝定 惊 药物 , 饮食 调 理 , 宜 不
原发性颅骨内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附4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例 颅 骨 内脑 膜瘤 均 全 切 除 ,同 时 切 除 了 其周 围部 分 颅 骨 。病 理 检 查 显示 。4例 颅 骨 内 脑 膜瘤 中 .砂 粒 型 2例 ,脑 膜 上 皮 型 和 恶 性 脑 膜 瘤 各 1例 。 结论 颅骨 内脑 膜 瘤 的发 生 机 制 尚不 完 全 清 楚 。但 起 源 于 胚 胎 脑 发 育期 间残 留 的 蛛 网 膜 细 胞 可 能 性 大 ,结 合 临 床 表 现 及 CT、MRI检 查 一 般 可 以 诊 断 ,但 确 诊 需 进 行 病 理 检 查 。手 术 治 疗 效 果 好 。
1 临床资 料
病 例 l,患者 ,女 ,24岁 。发 现 右额 肿 物 3个 月 , 质 硬 ,肿 物逐 渐长 大 ,偶 感局 部 疼痛 ,无其 他 不适 。入 院查体 :右额 有一 约 8 cmx5 cm 肿物 ,质 硬 ,不 活功 , 轻 压痛 。颅 脑 CT检 查 提示 额骨 膨胀 成梭形 ,板 障 内 肿 物 。大 小约 7 cm ̄4 cm,呈低 密度 改 变 ,CT值 为 45 Hu.脑实 质未 见受 压 ,颅 内未见 明显异 常 。术 中见 右
preoperative CT and/or MRI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4 patients with pr imary intraosseous meningiomas. The pr imary
intraosseous meningiomas。which were treated by microsurgery。were def inite ̄ diagnosed as b y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meningiomas,2 were psammomatous meningiomas,1 was ma lignant one and 1 meningiot helial one.Conclusions T h e pat hogenesis of
《请您诊断》病例44答案:颅骨内脑膜瘤
作 者 单 位 :10 0 广州 , 508 广东 省 医学 科 学 院 , 东 省 人 民 院 放射 科 广 作 者 简 介 : 奕 ( 9 1 ) 男 , 东 , 人 . 院 医 师 , 要从 事影 像 诊 断 工 作 。 张 】8 一 , 广 州 住 主
l8 l4
放射学实践 21 0 0年 1 O月第 2 5卷 第 1 O期
侧 可 见 放 射 状 、 样 新 生 骨 形成 ( ) 针 箭 。 图 2 T W I 病 灶 呈 稍 高信 号 , 骨 广 泛 示 额
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形成 , 内外 板膨 胀 , 可见 放 射 状 骨 针 , 灶 向 颅 内生 长 , 病 临近 脑 回 受 压 ( ) 箭 。 图 3 T wI 肿瘤呈等信号 。 图 4 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 示 ~6
额 部 可见 隆起 包 块 , 硬 、 界 清 , 压 痛 , 动 差 , 部 皮 肤 无 质 边 轻 活 局
红肿 破溃 。
年余 。2年 多 开 始 前 额 部 明 显 突 出 肿 物 , 鸡 蛋 大 小 , 头 痛 、 如 无 发 热 、 吐 不 适 。 1 前 病 灶 明 显 增 大 , 地 医 院 提 示 额 骨 病 呕 年 当 变 。 既往 无 外 伤 及 手 术 史 , 族 无 遗 传 病 及 肿 瘤 病 史 。查 体 前 家
膨胀 , 见放射状骨针, 界清楚 , 灶呈等 T 可 边 病 长 T。 号 改 变 信
( 2 3 . 强 明显 强 化 ( 4 ; 灶 向下 累 及 双 侧 额 窦 及右 侧 图 、)增 图 )病
性 居 多 , 质 破 坏 边 界 尚 清 , 态 不 规 则 , 有 反 应性 硬 化 。脊 骨 形 可
Ra il rci , c 0 0 Vo 2 。 . 0 do P at e O t 1 , l 5N0 1 c 2
颅骨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枕骨鳞部。皮样囊肿:更常见于前部和中线
额骨皮样囊肿
二者都起于板障,骨侵蚀外板多 于内板,有扇贝样的外板,边缘 硬化
平扫CT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透光病灶 钙化罕见 板障膨胀,内外板变薄 增强CT 常见薄层、微弱的边缘强化
颅骨皮样囊肿
鞍区软骨肉瘤
岩枕裂软骨肉瘤
斜坡脊索瘤图解
好发年龄:30-50岁
好发部位:蝶枕软骨 结合处,以斜坡为中 心
破坏性的肿瘤侵蚀了 蝶骨和枕骨底部
骨质碎片特征性的悬 浮在肿瘤实质内
位于斜坡的中线破坏性病变 CT可见病变内破坏的骨碎片
平扫CT:蝶骨占位性病变, 伴有骨质破坏和肿瘤内高密 度灶 增强CT:显示不均匀强化, 伴有肿瘤内囊性坏死区
额骨骨瘤
颅骨的恶性肿瘤或肿瘤样病变
❖ 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 Ewing肉瘤 ❖ 骨肉瘤 ❖ 骨髓瘤 ❖ 颅骨转移瘤
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
定义:任何系统都可出现的郎格罕细胞增殖 形成肉芽肿。受累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成反 转关系;50%LCH病例为单骨性
高峰年龄:1岁(单发),2—5岁(多发) 发病部位:以额骨、顶骨多见,其次为枕骨
肿瘤增大后侵犯下方的鼻咽 部、上方的海绵窦和蝶鞍、 侧方的颈静脉孔和蝶鞍 后方的基底动脉和脑干、前 方的蝶骨体、蝶窦和筛窦
斜 坡 脊 索 瘤
斜 坡 脊 索 瘤
1.T1加权像信号不定, 一般为略低信号,有 时可见局灶性高信号 2.T2加权像为典型的 高信号 2.矢状面显示脑桥前部 呈指压状改变
两 例 脊 索 瘤 的 不 同 表 现
枕骨动脉瘤样骨囊肿
骨瘤
❖ 最多见于颅面骨,仅含有骨组织 ❖ 分为致密型、松质型、混合型 ❖ 在平片及CT上,致密型表现为半球形、分叶
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女性:男性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儿童少见。
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
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分型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
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化影像。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
脑膜瘤多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及颅底(见图)。
后者包括蝶骨嵴、嗅沟、鞍结节、桥脑小脑角等部位,生长于脑室内者很少。
脑膜瘤的血运极丰富,因为肿瘤常接受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等多来源的供血。
这类肿瘤生长很缓慢,所以有时肿瘤长到很大仍可不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依据肿瘤部位而定。
位于大脑半球者,常引起癫痫、偏瘫及精神障碍。
位于颅底者,常出现相应部位颅神经与脑部受累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出现较晚。
病人可因长期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而致两眼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治疗争取将肿瘤完全切除治愈。
但肿瘤特别大或已累及重要的脑部中枢如丘脑下部、脑干以及将颈动脉、基底动脉,或颅神经包绕在肿瘤之中者,手术有时困难。
手术中应特别注意止血和防止伤及重要的神经与血管。
良好的手术显露对脑膜瘤切除成功十分重要。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脑膜瘤(Meningiomas)很常见,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居第2位,仅次于胶质瘤。
成年较多,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女性:男性为2:1。
脑膜瘤原发于蛛网膜内皮细胞,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溴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有异位的脑膜瘤,偶见于颅骨板障、额窦、鼻腔头皮下或颈部,系来自异位的蛛网膜组织,并非转移,脑膜瘤有多发性,约占1%~2%,幕上脑膜瘤远多于幕下。
颅骨骨瘤有哪些症状?
颅骨骨瘤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颅骨骨瘤症状,尤其是颅骨骨瘤的早期症状,颅骨骨瘤有什么表现?得了颅骨骨瘤会怎样?以及颅骨骨瘤有哪些并发病症,颅骨骨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颅骨骨瘤常见症状:
头痛、视力障碍
*一、症状:
1.因肿瘤生长缓慢,早期易被忽略,病程多较长,有的可自行停止生长。
多数骨瘤位于颅顶部,以板型多见,呈突出于颅顶外板的圆形或圆锥状隆起,大小自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与头皮无粘连、无压痛,多无不适感,除引起外貌变形外,一般不引起特殊症状。
板障型多呈膨胀性生长,范围较广,颅骨突出较圆滑,可出现相应部位的局部疼痛,内板型多向颅内生长,临床上少见,但当骨瘤突入鼻旁窦、眼眶等部位,如骨瘤较大时可引起相应的症状。
鼻旁窦内骨瘤常有峡蒂与窦壁相连,骨瘤增大阻塞鼻旁窦出口使其成为鼻旁窦黏液囊肿的原因之一。
筛窦骨瘤突入眼眶可引起突眼及视力障碍。
根据临床表现和颅骨X线片或颅骨CT检查,对骨瘤不难做
出诊断。
*以上是对于颅骨骨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颅骨骨瘤并发症,颅骨骨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颅骨骨瘤常见并发症:
老年人颅内压增高
*一、并发病症
骨瘤较大时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和相应的神经性局灶性体征。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颅骨骨瘤症状,颅骨骨瘤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颅骨骨瘤”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颅骨肿瘤及肿瘤样变
颅骨的病变比较复杂,前一段 时间注意到诸多关于颅骨的病变。 本人特总结一下关于颅骨的肿 瘤及肿瘤样变,希望对大家学习有 所帮助。 本文病例、图片大多来源于国内 专业书籍、杂志及论坛,仅在此表 示感谢 !
颅骨肿瘤仅占骨瘤中0.8~1.8%,大多可引起头局部肿 块,按病变性质可分为三类: (一)原发性颅骨肿瘤 较少见,包括: ①良性者有:骨瘤,软骨瘤,血管瘤,板障内上皮样及皮样瘤, 板障脑膜瘤,良性巨细胞瘤及纤维瘤等。 ②恶性者有:成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脊索瘤及恶性 巨细胞瘤等。 (二)继发性颅骨肿瘤有: ①良性:脑膜瘤,颈静脉球瘤等。 ②恶性:转移癌,神经母细胞瘤,Ewing肉瘤,骨髓瘤,白血 病,淋巴瘤,鼻咽癌及副鼻窦局部侵蚀性肿瘤等。 (三)颅骨肿瘤样病变(类肿瘤)有:嗜伊红性肉芽肿,黄色 瘤,颅骨纤维结构不良症,畸形性骨炎,颅骨硬化症,副鼻窦 粘液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脑膜囊肿,板障内骨囊肿, 颅骨膜血窦,婴儿颅骨皮质肥厚,颅骨内板增厚及石骨症等。
附病例:左额骨骨软骨瘤
左颞骨岩部骨软骨瘤
【颅骨胆脂瘤(表样囊肿)】 颅骨表样囊肿:又称颅骨胆脂瘤,多见于青壮年,颅 骨任何部位均可发生,主要位于中线周围,以额骨顶 骨多见,起源于异位的外胚叶组织,也可以是外伤后 的结果。 CT表现为病灶区板障局限性增宽,内外板膨出、菲薄 或消失,缺损骨边缘清楚。病灶常有完整的包膜, CT 值高低不等,可为脂肪密度至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 明显强化。CT值常在-70—120HU之间。 MRI :囊肿多呈长T1 、长T2 为主的混杂信号。增强通 常不强化。由于囊内容物成分不同,如混有陈旧性出血 也可见短T1 长T2的不均质信号。邻近硬脑膜及脑组织 可见受压推移表现。
附病例:右侧额骨肉瘤
脑瘤报告单
脑瘤报告单
以下是一份可能包含在脑瘤报告单中的信息:
报告单编号:XXXXXX
患者姓名:XXX
患者性别:XXX
患者年龄:XXX
报告日期:XXX
病理检查结果:
1. 肿瘤位置:XXX(脑的具体部位)
2. 肿瘤类型:XXX(恶性/良性)
3. 肿瘤大小:XXX(尺寸,如直径或体积)
4. 肿瘤形态特征:XXX(肿瘤的外观和形状特征)
5. 组织学类型:XXX(肿瘤的细胞类型)
6. 组织学分级:XXX(根据肿瘤的细胞学特征进行分级)
7. 肿瘤侵袭程度:XXX(蔓延至周围组织的程度)
其他检查结果:
1. MRI/CT扫描结果:XXX(脑瘤的影像学表现,如大小、位置等)
2. 神经功能评估:XXX(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状况)
诊断:
根据以上检查结果,结合临床病史和检查,我院诊断患者患有脑瘤。
建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诊断结果,我们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治疗。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手术切除肿瘤、放疗、化疗等。
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综合考虑。
此报告仅供医生参考,具体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
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
---------------------------------------------------------------最新资料推荐------------------------------------------------------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脑膜瘤(Meningiomas)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2%,居第 2 位,女性:男性为 2:1,发病高峰年龄在 45 岁,儿童少见。
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
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大脑镰旁者多见,其次为蝶骨嵴、鞍结节、嗅沟、小脑桥脑角与小脑幕等部位,生长在脑室内者很少,也可见于硬膜外。
其它部位偶见。
脑膜瘤的分型从组织学特征分为内皮细胞型、纤维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血管瘤型、化生型与恶性脑膜瘤五类。
内皮细胞型包含砂粒型脑膜瘤,瘤内钙化形成砂样体为特征,X 线平片可显示肿瘤钙化影像。
脑膜瘤多属良性,呈球形或结节状,生长于脑实质外,但常常嵌入大脑半球之内。
脑膜瘤多发部位为矢状窦旁、大脑凸面及颅底(见图)。
后者包括蝶骨嵴、嗅沟、鞍结节、桥脑小脑角等部位,生长于脑室内者很少。
脑膜瘤的血运极丰富,因为肿瘤常接受颈外动脉、颈内动脉或1 / 11椎基底动脉等多来源的供血。
这类肿瘤生长很缓慢,所以有时肿瘤长到很大仍可不出现症状。
临床表现依据肿瘤部位而定。
位于大脑半球者,常引起癫痫、偏瘫及精神障碍。
位于颅底者,常出现相应部位颅神经与脑部受累的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通常出现较晚。
病人可因长期的慢性颅内压增高而致两眼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治疗争取将肿瘤完全切除治愈。
但肿瘤特别大或已累及重要的脑部中枢如丘脑下部、脑干以及将颈动脉、基底动脉,或颅神经包绕在肿瘤之中者,手术有时困难。
手术中应特别注意止血和防止伤及重要的神经与血管。
良好的手术显露对脑膜瘤切除成功十分重要。
脑膜瘤的临床表现脑膜瘤(Meningiomas) 很常见,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 19. 2%,居第 2 位,仅次于胶质瘤。
板障型脑膜瘤1例
板障型脑膜瘤1例病历资料患者,男,35岁,因头晕1年,伴右耳鸣半个月入院。
体检:头颅外观无畸形,无局部压痛,右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无力、鼻唇沟变浅。
头颅MRI显示右颞枕部见6cm×12cm×9cm肿块影,信号不均,边界清楚,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脑皮质受压内移,附近岩骨、颞骨、枕骨被部分破坏吸收。
全麻下行右颞枕部开颅,见颅骨外板尚存,薄如蛋壳,内板及板障被肿瘤侵蚀,肿瘤内容淡黄褐色,质韧,血运丰富,与硬脑膜分界清。
术后病理诊断:颅骨脑膜瘤(黄色瘤型和纤维型相混合)。
讨论板障型脑膜瘤还有多种称谓,如颅骨原发性脑膜瘤、颅骨内异位脑膜瘤、颞骨脑膜瘤等,临床比较罕见,占脑膜瘤总数不足1%,多见于青少年,好发表额顶骨[1]。
一般认为,它起源于胚胎期颅骨板障内异位蛛网膜内皮细胞,或源于神经外胚叶的神经鞘雪旺氏细胞。
瘤体生长缓慢,多向颅骨外板方向发展,早期多不累及内板,晚期可见骨质坏死溶解造成的骨破坏及钙化[2],或内外板均匀增厚、致密,板障变窄,无骨质破坏[3]。
本病例与上述两种类型不同,单纯向颅骨内板方向发展,早期无特异表现,当岩骨受侵蚀,出现位听神经和面神经受损时才引起注意。
本病依靠影像学才能诊断,MRI影像中除一般颅内脑膜瘤的改变外,增强扫描见到肿瘤附近硬脑膜被推离颅骨内板。
临床上当看到颅骨外板与硬脑膜间MRI信号不均占位时,应想到本病可能。
参考文献1 乔建民,陈玉莉,周欣.颅骨板障型脑膜瘤20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10(10):1152-1153.2 王忠诚,主编.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09-710.3 劉华,周四清,潘仁寿.板障型脑膜瘤1例[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4,23(7):609.。
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的影像诊断
第23卷 第4期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Vol.23, No.4 2014年7月(637-642)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July, 2014吴磊, 陈文, 郭娟, 等. 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的影像诊断[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4, 23(4): 637-642.Wu L, Chen W, Guo J, et al. Imaging findings and diagnosis of intradiploic meningioma[J]. CT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2014, 23(4): 637-642.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的影像诊断吴磊1,陈文1 ,郭娟2,刘超1,陈义加1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湖北 十堰442000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超声科,武汉430000摘要:目的:探讨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颅骨板障型脑膜瘤病例共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及CT表现。
结果:发生于额颞顶骨交界部1例、顶骨1例,病理证实前者为透明细胞型、后者为上皮型。
前者为成骨性骨质破坏,CT表现为颅骨骨质明显增厚,边缘毛糙,内外板界限不清,部分病变内侧可见弧形钙化;后者为溶骨性骨质破坏,MRI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等信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均匀。
结论:CT和MRI能对不同骨质破坏方式的板障型脑膜瘤的大小、形态和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关键词:板障型脑膜瘤;原发性骨内脑膜瘤文章编号:1004-4140(2014)04-0637-06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志码:A板障型脑膜瘤又称为原发性骨内脑膜瘤(primary intraosseous meningioma),是一种较为稀少的颅骨病变。
大多数脑膜瘤被认为是原发硬膜内的病变,被定位在硬膜下区;因此,发生于硬膜外的位置,比如骨质、皮肤、鼻咽或者颈部等部位的脑膜瘤被称为硬膜外脑膜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