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3.7.2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学习目标⑴、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境。

⑵、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⑶、简单了解陶诗的艺术风格。

2、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3、学法吟诵分析法4、导学过程:(1)作者介绍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曾祖父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

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

但是东晋时局动荡,政治黑暗,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

后又时隐时仕,直到41岁完全弃官归隐。

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

流传至今的有125首,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开创了田园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2)字音羁(jī)荫(yìn) 暧(ài)墟(xū)(3)请同学们欣赏诗歌朗读,注意字音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和感情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整体感知:《归园田居》突出表现了诗人_____ ___、_____ ____的感情。

(5)结合注释理解诗歌:(6)、讨论鉴赏:①从何而归?诗人将官场说成“尘网”、“樊笼”,这些词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什么态度?②为何而归?思考: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归向何处?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用自己的话描述。

④归去如何?3、拓展训练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①,穷巷寡轮鞅②。

最新《归园田居其(其一)》导学案

最新《归园田居其(其一)》导学案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借助资料,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本。

2、能力目标:能用抓关键字和分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歌,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

能背诵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

【学习难点】能用抓关键字和分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歌。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2、反复吟咏,品读语言。

3、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4、授之以渔,提高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诵读录音【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知人论世:根据学海导航的“相关链接”和所给的资料,了解作者。

思考:陶渊明一生中,什么样的选择是他人生华丽的转身?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学生回答:陶渊明其人其事2、落实字词:快速完成注音题。

羁.鸟()守拙.()荫.后檐()狗吠()暧.暧()墟.里烟()樊.笼()3、请解释下列词语。

(1)适:(2)尘网:(3)故渊:(4)守拙(5)方宅:(6)荫:(7)罗:(8)尘杂:(9)虚室:(10) 暧暧: (11)樊笼: (12)羁鸟:4、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然后听读,个人范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1、解题: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我们在解读诗人的情感时应该要重点抓住哪个字呢?提问:“归”字是诗眼,归的意思是返回,作者从哪里返回?为什么要返回?回到哪里去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并思考这问题。

2、思考: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用原文回答:讨论交流后明确:(1)从何而归?明确:思考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思考2: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思考3:还有哪两个词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为何归来?明确:思考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思考2: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修辞、炼字、情感)(3)归向何处?明确:思考1: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试着分析其意境。

最新《归园田居其(其一)》导学案资料

最新《归园田居其(其一)》导学案资料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并识记相关的文学常识;借助资料,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本。

2、能力目标:能用抓关键字和分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歌,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

能背诵默写《归园田居(其一)》。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解读诗人的思想和诗歌的主旨。

【学习难点】能用抓关键字和分析意境的方法,鉴赏诗歌。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2、反复吟咏,品读语言。

3、合作探究,鉴赏诗歌。

4、授之以渔,提高能力。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诵读录音【教学课时】1课时【学习过程】一、预习: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知人论世:根据学海导航的“相关链接”和所给的资料,了解作者。

思考:陶渊明一生中,什么样的选择是他人生华丽的转身?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学生回答:陶渊明其人其事2、落实字词:快速完成注音题。

羁.鸟()守拙.()荫.后檐()狗吠()暧.暧()墟.里烟()樊.笼()3、请解释下列词语。

(1)适:(2)尘网:(3)故渊:(4)守拙(5)方宅:(6)荫:(7)罗:(8)尘杂:(9)虚室:(10) 暧暧: (11)樊笼: (12)羁鸟:4、欣赏诗歌朗读,同时解决难读的字词和注意朗读的节奏,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然后听读,个人范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整体感知1、解题: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我们在解读诗人的情感时应该要重点抓住哪个字呢?提问:“归”字是诗眼,归的意思是返回,作者从哪里返回?为什么要返回?回到哪里去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诗歌,并思考这问题。

2、思考: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请大家仔细看课文,回答我的问题,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用原文回答:讨论交流后明确:(1)从何而归?明确:思考1:尘网、樊笼比喻什么?思考2: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思考3:还有哪两个词语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为何归来?明确:思考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说明陶渊明的本性怎样?思考2: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词语含义、特点、修辞、炼字、情感)(3)归向何处?明确:思考1: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试着分析其意境。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作者陶渊明的生平宁主要作品。

2. 理解《归园田居(其一)》的主题和文学特点。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 探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二、导学重点1.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宁主要作品。

2. 理解《归园田居(其一)》的主题和文学特点。

3.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三、导学难点1. 探讨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四、导学内容1. 陶渊明简介陶渊明(365年-427年),字元亮,号素冠,东晋末至南朝宋初闻名的文学家。

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闻名的田园诗人,代表作品有《桃花源记》、《归去来辞》等。

陶渊明的诗歌以描绘山水田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无奈为主题,被誉为“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2. 《归园田居(其一)》概述《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倾慕和追求。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倾慕。

3. 诗歌分析(1)意象分析:诗中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景,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倾慕。

(2)修辞手法分析:诗中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主题分析:诗歌主题明确,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倾慕,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精神净化的欲望。

五、导学讨论1. 你如何理解诗中的“归园田居”?2. 你认为诗人为什么倾慕田园生活?3. 你觉得诗中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情有何联系?4. 你认为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对表达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六、导学延伸1. 请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全文,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读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2. 请选择一幅山水田园的图片,结合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一篇诗歌或文章。

3. 请就诗歌中的主题和文学特点,与同砚进行讨论和交流。

七、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陶渊明的生平宁主要作品,理解了《归园田居(其一)》的主题和文学特点,分析了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归园田居》导学案(教师版)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一、预习检测1、知人论世结合初中所学和档案卡补充,陶渊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思想、性格、朝代、爱好等方面考虑,用3个词语表达)结合小说人物形象概括题知识点,让学生概括,答案不唯一,但需要注意除了性格词汇外,还需给其定性,如文人、农夫、诗人等。

参考:一个安贫困乐道的文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农夫,一个寄情田园的诗人。

【档案卡】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五柳先生”(因作《五柳先生传》),谥号“靖节先生”。

被后世人称为“百世田园之主,隐逸之宗”。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往返于官场与田园之间,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直到他63岁去世,终老乡村。

陶渊明创田园诗一体,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诗歌风格平淡自然,语言质朴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辨明字音羁鸟(jī)守拙(zhuō)荫后檐(yìn)(yán)暧暧(ài) 墟(xū)樊笼(fán)二、合作探究,吟咏诗韵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

2、为何而归?【明确】原因1——性本爱丘山(本性);原因2——守拙归园田。

3、归向何处?(重点)【明确】“守拙归园田”—归向园田(1)抓住诗中意象分析,在文中标注其营造的田园景色的特点?【明确】意象: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意境:恬静淡雅、空阔简陋、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2)这些都是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为什么在陶渊明笔下显得那么美?明确:运用远近结合、以动衬静、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一幅恬静幽雅,空阔简陋,一片祥和、美似仙境的田园美景,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其一)》教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目标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引导之下,学生自主鉴赏《归园田居》。

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自主鉴赏《归园田居》,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在进入第三单元之初,我们一起梳理了中国诗歌的发展,在汉末建安时期一个文学流派是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之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诞生了许多诗体,就比如说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起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

整体感知【文体感知】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而山水田园诗派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鉴赏方法】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思想情感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闲适淡泊悠然自得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语言特点——质朴自然清新洗练解题思路:什么景——意境——情感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解析步骤】知作者——析物象——看表达——明情感【抒情手法小结】(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情绪)(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

托物言志:指借自然界中一些事物象征自己,表达某种志向或者情感,诗中的物有人格化倾向。

借古讽今:意思是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评论现实,委婉劝谏当朝统治者。

用典;对比;衬托:乐景衬哀情【作者简介】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

《归园田居(其一)》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归园田居(其一)》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归园田居(其一)》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归园田居(其一)》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少人开始追求归园田居的生活方式。

归园田居是世界上许多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

今天我们将通过中学教材《归园田居(其一)》名师导学案(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来一起深入探讨归园田居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它对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一、导入我们的世界正以不可逆转的方式变化着:城市化、工程化、电子化、网络化、全球化……就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器,它不断地吞噬着工业时代的残骸,让我们走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这种变革给我们带来了物质上的丰富和便利,但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疏离、文化的流失等。

因此,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传统文化如何对我们的现代生活产生影响,了解归园田居对我们有何启示。

二、阅读理解1. 归园田居指的是什么?归园田居是一种生活方式,指人们离开城市,回归自然,向诗意生活追求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主流。

2. 归园田居的内涵是什么?归园田居的内涵是“喜树荫而不喜桑落”,即“愿意在眼前的自然界之中,寻求最深刻的人生体验,同时为自然界的现状而忧虑。

”3. 归园田居有哪些优点?归园田居能够让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缓解内心的压力;能够培养人们的品味、审美和文化素养,增强人们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拓宽人们的视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4. 《归园田居(其一)》主要讲了什么?《归园田居(其一)》主要讲了朱自清先生亲身经历田园生活的感悟。

他提到了田园诗的美妙,描述了乡村的美景和生活,倡导了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三、思考探究1. 归园田居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是什么?归园田居意味着一种向内的回归,追求自由、自在、安详、平和的生活状态。

对于当代社会而言,归园田居正是一种重新审视人与世界关系的文化图景。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熟知作者及其影响;学习诗歌的写景技巧。

2、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与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歌中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重点】理解作者厌恶世俗,辞官归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品质,同时逐步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学习难点】领会作者塑造意境的描写手法。

【自主检测】1、作者简介:①陶渊明:(365—427),又名,字,自号,谥号。

(朝代)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情感真实,诗味醇厚,风格平淡,语言清新自然。

开创诗派,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②同学们课下自主预习,了解更多关于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给加点的字注音:(1)羁鸟()(2)守拙.()(3)荫.()(4)暧.暧()(5)樊笼..()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少无适.俗韵:误落尘网..中:羁鸟..恋旧林:守拙.归园田:榆柳荫.后檐:暧暧..远人村依依..有余闲:..墟里烟:虚室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引导鉴赏】一、诵读诗歌,把握诗眼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本诗的标题明确告诉我们(解释诗歌题目),那么这首诗歌的诗眼是。

二、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⑴诗人从何而归?⑵诗人为何而归?⑶诗人归向何处?找出描写田园生活情景的句子。

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美丽的图景。

⑷诗人归去如何?三、品诗艺赏析描写田园风光八句话的写作特色四、课后作业鉴赏田园诗(06年北京卷)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将:岂;纪:经营1、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3分)()()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的诗句。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教师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教师版)

统编版新教材高一语文必修(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教师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体会诗人归隐田园的心境。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巧妙导入、明确目标1、作者简介: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靖节先生”(谥号)“五柳先生”(自号)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

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

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学)1羁(jī)拙(zhuō)宅(zhái)荫(yìn)暧(ài)墟(xū)樊(fán)2、整体把握诗歌内容(1)、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课文。

(2)、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明确:明确:“归”以“归”字为核心解读诗歌。

1、从何而归?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4、归去如何?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议)1、从何而归?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对官场生活的厌恶2、为何而归?明确: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这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明确:B、守拙归田园。

统编新教材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3.7归园田居其一 导学案-陶渊明

统编新教材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3.7归园田居其一 导学案-陶渊明

写作背景
陶渊明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 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 骂。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 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来又时隐时 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 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 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 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
讨论探究
3.视听结合——“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从视觉角度 写。“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是从听觉角度写。
4.白描——“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 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是简笔勾勒,以此显出主 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栋却有榆柳的绿荫笼罩于 屋后,桃李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误”既表现了陶渊明的后悔和厌恶之情。
出仕一是由于生活所迫,二是少年时代有“大 济苍生”的壮志。
讨论探究
归向何处?
田园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吸引 着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山水田园诗的主题: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 热爱祖国河山; 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 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文体知识
山水田园诗鉴赏方法
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归(退)隐 闲适 淡泊 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白描 语言特点——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解题思路:什么景 —— 意境—— 情感 答案构成: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班级姓名小组一、明确目标(1分钟)(一)学习目标1. 通过学习,了解作者生平、本文写作背景和田园诗的相关文学常识。

2. 通过对诗中意象的解读,把握诗歌的意境,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通过鉴赏诗歌,感受诗人情怀,感悟其人生志趣和人生追求。

(二)学习重点1.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2.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旨,感受诗人情怀。

(三)学法指导1.反复诵读。

2.合作探究法。

二、独立学习(8分钟)(一)知识链接1、田园诗派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田园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自然,朴实而又不缺乏色彩,给人一种清新、静谧、悠闲、淳美的感受。

陶渊明的田园诗为诗歌开辟了一个新境界,并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格调,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陶渊明之后,田园诗不断发展,到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这一派别的诗歌总体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王维、孟浩然是其代表人物。

2.了解作者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清新、自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曾三次辞职。

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

2023年《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整理

2023年《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整理

2023年《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整理永顺一中彭永课题《归园田居》(其一)课型新授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赏析安静美丽的田园风光,体悟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重点观赏田园风光,品尝画面美。

难点反复吟咏,感受意境,体会诗中情感。

课时支配一课时学习方法同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老师点拨引导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了解(助读资料)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隐逸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私谥)。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

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冲突尖锐,仕途布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绝望。

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终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爽,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二、默读课文,正音释义羁鸟()守拙()荫后檐( ) 暧暧()墟里()狗吠()少无适俗韵:_________ 守拙归园田:_________榆柳荫后檐:_________ 暧暧远人村:_________依依墟里烟:_________ 鸡鸣桑树颠:_________虚室有余闲:_________学习过程一、朗读诗歌。

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

2、师生指导朗读。

(提示:感情=语速+语调+节奏+重音)3、全体同学齐读课文。

二、品析诗歌1、解题.俗话说:眉目传情。

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示意很多有效的信息。

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2、研读田园风光.①找出本诗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①诗人详细写了哪些田园景色?请尝试把你最喜爱的一幅图景描绘出来,并说说喜爱的缘由。

①是按什么挨次描写的?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三、归纳主旨把一般的农村景物描写得如此美丽生动,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拓展练习一、拓展探究结合现代生活,谈谈你对陶渊明归隐的看法?二、迁移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面问题。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3.7.2《归园田居(其一)》 学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3.7.2《归园田居(其一)》 学案

归园田居(其一)【学习目标】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我们确定的教学目标是: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重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

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

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

公元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2.温故知新:背诵初中学过的陶渊明的诗文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二、课前预习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思考:“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2.全诗结构及内容大意。

三、思考探究1.从何而归?诗人在诗中是如何称呼“官场”的?这些称呼反映出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2.为何而归?羁鸟、池鱼、旧林、故渊有何特殊含义?3.归向何处:作者笔下的田园是怎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展开想象,用一段文字把诗人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图描述出来。

《归园田居(其一)》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陶渊明为官的经历和思想变化过程,深入理解他的隐逸情怀。

2.学习诗歌的炼字、比喻、白描等艺术手法,以及陶渊明的创作风格。

3.结合现实讨论陶渊明思想的时代价值,正确看待“归隐”现象,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学习重难点:重点:欣赏作者如何以质朴的语言表达真挚的情感,塑造高洁的品格。

难点: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读准字音羁鸟恋旧林羁()守拙归园田拙()榆柳荫后檐荫()暧暧远人村暧()久在樊笼里樊()答案:jī zhuō yìn ài fán2.解释词义少无适俗韵适俗:守拙归园田守拙:羁鸟恋旧林羁鸟:户庭无尘杂户庭:暧暧远人村暧暧:依依墟里烟墟里:答案:适俗:适应世俗;守拙:持守愚拙的本性;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户庭:门户庭院;暧暧:迷蒙隐约的样子;墟里:指村落。

二、资料链接1.识作者陶渊明(352或365~427),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他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

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加之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对现实极度不满,毅然辞官归隐。

长于诗文辞赋,开创了田园诗,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

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2.探背景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才不过八十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陶渊明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乡居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

课文选的是第一首。

3.知常识田园诗派田园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流派中重要的一支,陶渊明是其重要代表人物。

他的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臆,抒发诗人热爱躬耕生活之情。

归园田居导学案

归园田居导学案

归园田居导学案预习导学学案《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学习目标】1、了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了解陶渊明其人。

2、反复吟咏,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知-听-读-品,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4、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重难点】1、把握意象,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2、反复诵读,感受五言诗的魅力,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3、理解作者厌恶官场,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

4、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学案内容】一、知识链接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为五柳先生”,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曾三次辞职。

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

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

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

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

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

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

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归园田居(其一)教材分析《归园田居(其一)》以抒情为基调,兼有农村景物的描绘,且以“羁鸟”、“池鱼”自喻,充分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的情怀。

情景交融,语言朴实无华。

学情分析《归园田居》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课文。

根据大纲要求以及教材体例安排来说,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诗体的节奏,感受由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高一学生虽然初中时候已经接触过陶渊明的文章,有一点了解田园诗歌,但对诗歌鉴赏的能力仍较欠缺。

此外,高中学生生活阅历较少,对本课陶渊明的选择和思想感情较难深层次理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努力提高对古今诗歌语言的感受力,体味诗中的积极情感,提升审美能力和境界。

”不难看出当今语文课程改革对诗歌教学的高度重视。

新入学的高一学生,对于初中的诗歌存在一个简单的表面了解,在学习诗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不足,所以在鉴赏高中诗歌时会表现的茫然,不知所措。

学生必须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反复去朗诵诗歌,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所呈现出来的意境,从而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吟咏,体会意境,把握诗歌的内容、感悟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2、思维发展与提升:运用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思考问题的能力,细细品读,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人笔下所描绘的田园风光。

3、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细细揣摩诗句,走近陶渊明,感受其人格魅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自主评价陶渊明的人生选择,树立高尚的理想志趣、培养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意境,感受诗歌中优美的田园风光,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每读五柳传,目想心拳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1.了解陶渊明生平及创作风格。

2.梳理字词,积累基础知识。

3.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

4.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5. 积累陶渊明名句。

1.积累基础知识,品味诗歌语言,熟读成诵,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

2.理清思路,理解诗歌的主旨,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素养。

3.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

4.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及创作风格,积累陶渊明名句,培养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培养文化传承
与理解素养。

1.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主旨,了解陶渊明的创作风格。

2.掌握鉴赏古典诗歌作品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一、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

东晋文学家。

浔阳柴桑人。

二十九岁时开始出
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

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四十一岁再
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

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
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
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典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二、了解田园诗:
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

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
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
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

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
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

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
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

三、了解背景:
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

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

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

四、解题:
《归园田居》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课本中
所选是第一首。

五、名家点评
(1)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

古今贤
之,贵其真也。

——北宋文学家苏轼
(2)晋人多放达,独渊明有忧勤语,有自托语,有知足语,有悲愤语,有乐天安命语。

——清代诗人、学者沈德潜
(3)《归园田居》只是把他的实历感写出来,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

——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梁启超
(4)陶渊明是整个中国文学传统上最和谐最完美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和风格是简朴的,令人敬畏,使
那些聪明与谙于世故的人自惭形秽。

——现代作家、学者林语堂
六、积累基础知识:
1.字音
羁.鸟(jī)守拙.(zhuō)荫.后檐(yìn) 暧.暧(ài)
墟.里烟(xū) 狗吠.(fèi) 樊.笼(fán)
2. 古今异义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古义:隐约的样子。

今义:因留恋而不忍分离
3.一词多义
(1)归
①守拙归.园田(回到)
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归附,归依)
③不图子自归.(回娘家)
④返璞归.真(复归)
⑤男有分,女有归.(女子出嫁)
(2)去
①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离开)
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过去的)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
④大江东去.(往,到……去)
⑤为汉家除残去.秽(除掉)
六、朗读节奏: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七、内容解读:
(一)白话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二)结构内容
1.第一层:(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以比喻、对偶的手法,生动地展示了自己为官13年的“羁鸟”“池鱼”的仕途生活,表现了对仕途的厌恶,对自由田园生活的强烈渴望。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
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
归田的根本原因。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人生常不得已。

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
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