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2)

合集下载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教育,要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当手中拿起《通往幸福的教育》,心中无疑会产生几个问题:怎么样的教育是幸福的?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上家长和老师需要怎么做?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培养孩子的兴趣?当我脑海中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想从中获取通往幸福教育之路。

本书中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为主,讲述了她和她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教育心得和体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在狂热报班学习的潮流下,作者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家庭中给与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善于掌握孩子的兴趣;学习的中心是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没有过多的体会和发言权,但是当我读到《学习的中心是孩子》这一篇文章时,给与我很大的启发和体会。

在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这一观点,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针对传统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观点。

西方教育学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提到“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们转动。

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有“教育要围绕孩子”这一观点。

回忆自己上学时的经历,在大班额的学习环境中,针对老师统一的上课模式和课后的习题。

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总有差距,老师也说为什么大家在一个教师差距就这么大,现在想来大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有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观点,所以成绩有所差距也不是一件怪事。

现在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拥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和成长环境以及不一样的学习能力的孩子。

但是,上课的方式是一样的,课后每个孩子的作业也是同样的。

为什么每个班级中的学生的成绩总是不一样,甚至差距非常大。

这也许就是忽略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比如: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材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浅显易懂的,那就让学生进行自学,这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对于一小部分自学存在障碍或者基础相对薄弱的给与单独辅导。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

你让我变得更好---跟女儿相处的两项基本原则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个我认同,自从女儿进入到我的世界,照顾女儿,陪伴女儿,教育女儿就成了除工作外我的生活的大部分,从换尿布,洗澡,游戏,每日两次陪睡到各种长短途的旅行,一路走来,酸甜苦辣,我们相处两年多了。

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越来越觉得,我在照顾教育她的过程中,她也在让我发生着神奇的变化,她让我变得更好。

做过九年班主任,问问我的学生,大家对我有一个一致性的评价,坏脾气。

坏脾气源自于缺乏耐心,跟女儿相处又是多么需要耐心的一件事,因此,照顾教育女儿对于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接受了这个挑战,我在变得更好。

不打不骂的养育可以么?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对小孩子怎么宠爱都不过分。

我在跟女儿的相处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坚持了两个原则,一是,对待女儿要善良;二是对待自己要坚定。

女儿是亲生的,我哪里有理由不爱她?爱是我的两个原则的基础,因为我爱女儿,所以我对女儿很善良,那就是不打不骂。

偶尔有责备,但是责备也是越来越少的,现在,我基本上做到很少跟女儿说不,我会跟她说明白道理,让她自己做出选择。

因为我知道,当我对女儿轻易说去不的时候,她也会哭闹,如果像大多数老人做的那样妥协,聪明的她就会知道哭闹的力量,那么,我就会成为超市里打滚要零食的孩子的爸爸。

打骂是用成人的优势在欺负弱势孩子,孩子迫于语言的和身体上的威胁与伤害,他们会暂时按照成人的想法去做,但是,他们内心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们那么去做的道理,随着成长,一种可能是孩子非常逆反,另一种可能是孩子比较的懦弱,他们缺乏健康的心理去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我不轻易的对女儿说不,但是,一旦我做下决定,我会对自己的决定保持坚决的态度。

很多老年人不赞同这样的做法,在孩子的哭闹面前,老人们选择妥协,满足孩子的要求。

记得女儿很小的时候,总是喜欢让人抱着到小区里去走走,有时候天气太冷太热,我是不带她出去的,最初的时候,她会用哭闹来对抗我的拒绝,但是我每次都坚持自己的决定,我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告诉她为什么爸爸不带她出去,久而久之,当我说不可以的时候,女儿基本上是不会再哭闹对抗,她能明白爸爸的决定是不会改变的。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5)

幸福的能力今年学校发放的暑期阅读好书是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看到这名字就觉得很亲切很美好,有种迫不及待想翻书的冲动,翻了作者的简介,发现作者三川玲是个真实如你我、有工作有家庭有孩子还拥有画画技能的妈妈,细细品读之后发现作者许多观点都能让我产生共鸣,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我这个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一名三岁女娃的妈妈来阅读。

现阶段的我正面临着孩子教育上的各种难题与困惑,读完真的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

通往幸福的教育是什么呢?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的教育。

书目里倡导的教育,其实是最简单、最生活化的教育。

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一起爱着孩子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是爸爸、妈妈、孩子,每天在一起吃饭、说很多话、阅读、讨论、亲子共读、周末一起去大自然中撒野。

如果你已经做到其中的大部分,恭喜你,你是位合格的爸爸或妈妈。

如果你每次和伴侣、孩子做这些事时,都用心、认真、投入,那你已经走在幸福的路上。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天赋。

就像每一颗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的绽放,有的,需要漫长的等待。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教育工作者及家长应该坚信每个孩子天性的不同,让他独一无二的天性慢慢生长出来。

为热爱而加强持续学习的动力,通过持续的努力、付出所创造的价值被认可,便获得了持续的幸福的能力。

所谓幸福,应该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当孩子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他的生命只属于他自己,他的存在有不可代替的价值。

那么考试不及格、失恋,职场挫折,这些困难根本不可能撼动他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

每个人都可以经由自己的努力,兑换为价值,获得幸福的人生。

没有兑换为价值,读了再好的学校都没意义。

从这一点看,家长们挤破脑袋让孩子上最好的早教,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中学、大学,其实意义并不大。

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下能力是值得被重视的:1、保持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欲望去取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脑里的财富。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

生命教育,让我们一起走向幸福——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学校提出“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理念已有十年,期间一直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的“德性、智性、灵性——三性共融、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更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号召下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升华,追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对于这一系列高深莫测的思想理念,之前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深层内涵和先进性。

这次,有幸读到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和她的先生一起写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教育让每个人幸福”意义,教育让每个家庭都获得幸福,教育更可以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获得幸福。

这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最早由一位美国学者在1968年《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各国的推崇,我国更是在2012年推出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一书,特别明确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为“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的生存、监考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既然认识了它,作为一个妈妈兼教育工作者,我们便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贯彻执行。

结合童书妈妈的《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填鸭式、漏斗式教育,即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从小我们的孩子就被灌输“要好好读书”,“老师说的和家长说的都是对的”,孩子永远都只有被动接受,从来不是主动需求,更无从谈认识孩子自我的需求。

事实上,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一直致力于实践“独立思考”,反而到了如此先进发达的现代,我们深受应试教育的危害,考试和分数如两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除了背书和写作业,让他们根本没有踹息的机会,更别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的特长。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一分为二看作者的教育理念——读《通往幸福的教育》后有感我先看这本书的“自序”。

作者在自序上按了个题目,这个题目有磁性:《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所以读得很认真。

其中,作者提纲挈领说到一个“如何向孩子讲死亡”的问题。

看到这个,我似乎眼球被灼了一下,不舒服了!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还是通往恐惧的教育?忍心跟孩子说这个吗?作者三川玲和白滔滔夫妇俩就这个话题写了《怎样和孩子谈论死亡和生命》的文章。

我怀着质疑,暂且放下读自序,立马翻阅了《教养的方式》篇章中的第五篇文章。

《通往幸福的教育》共有四个篇章:一是《教育的光芒》,二是《成长的思考》,三是《学习的秘密》,四是《教养的方式》。

谈这个话题,作者写了15页的书。

我细细地读了,边读边思考,始终觉得“不宜”!会问“爸爸妈妈,你们会死吗”的孩子,太稚嫩了。

我想:我们不去对幼小的心灵触及这个残酷的事情,是一种爱!作者的孩子三岁大时,问过了这个问题。

作者说:“我不想回避,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的,爸爸妈妈也会死去,就先到天堂等着你。

而且,你一个人在地球上也不孤单,爸爸妈妈都会在上面看到你的呢。

”我认为,这样教育不妥!这是一个特大的教育误区!不管哪个孩子,大凡幼小的孩子,都会依恋父母。

孩子听了“爸爸妈妈会死”的话,想到自己也会死,伤感或是伤心一定会像影子一样跟随孩子多年的,直至成年或有一天知道了人生规律,更严重的,很有可能孩子还未成人到上面“找爸爸妈妈团聚去了”,而引发可怕的事情的。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可怕、残忍的恐惧教育!虽然,“每个人都会死去。

”这话像石头一样真,但我要问问作者,你们为什么要对成长中充满探知的孩子去布置这样一个场景——爸爸妈妈死去后,在天堂上,向地球看。

地球上只有小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

你们和幼小的孩子换位思考过吗?作为教育者,家长也是教育者,要设身处地去想。

这里,我也要告诉作者一件真实的事情:笔者的一个同事,曾对我说:“小时候,当我知道我的父母今后有一天要死掉的,我很难过。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

做内心强大的父母首先,我其实是个内心焦虑的妈妈。

目前焦虑主要来自于教育,周围很多同事家都有很优秀的孩子,学的东西也多种多样:绘画,舞蹈,书法,钢琴,小提琴,跆拳道,游泳,击剑,奥数,英语,编程等等等等。

平时朋友圈晒孩子的也很多,这些都是无形中的压力,也是没办法避免的。

因此虽然我的孩子才刚读幼儿园,我已经难免的焦虑了。

回顾孩子之前的成长过程,也有过多次焦虑的时刻。

当你把小朋友抱出去,遇到小区里的一些很有育儿经验的外婆奶奶以及二胎妈妈,她们会热情的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同时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对你指手画脚。

虽然很可能你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对的,但难免还是会被他人影响。

之后在孩子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也充斥着比较。

从出生的体重,到慢慢的会坐,会爬,会走会跑会说话,甚至到以后的学习工作婚姻。

这些基本贯穿了很多人的一生。

所以我认为焦虑的极大原因就在于比较,同时这也是内心不够强大的一种表现。

我认为中国的父母大多都是非常无私的。

她们把孩子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而孩子的幸福更来源于父母内心的强大。

我的小孩从小在运动方面就不突出,别的小朋友已经会拍球的时候,我们连怎么把球扔远都不会。

当时难免会着急,觉得怎么连这么简单的动作都不会,但是能怎么办?小朋友就是不会,你心情不好板着脸小朋友也不高兴。

真没必要为了这么点小事影响心情。

所以能怎么办,慢慢来呗。

后来小朋友再大一点就突然掌握这种技能了,回想以前的担心真是可笑。

所以我觉得对于一些基本技能类的东西,家长完全可以不用担心,每个孩子都会掌握,顺其自然就好。

身处网络时代,更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内心。

因为我们能接触到的孩子已经不仅仅是周围的一部分了。

在网上你会发现太多优秀的娃:这个英语已经很溜了,这个数学能力突出,这个乐感好,这个字认识的多。

天哪!永远都有孩子比你们家孩子优秀,比的过来嘛。

所以我常常安慰自己,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也并不是多优秀,凭什么就对小朋友要求这么高呢。

当然,我很爱我的孩子,我也希望她有幸福的生活以及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也让她学英语,幸亏她自己也喜欢。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48)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48)

教育的幸福是什么?----------《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今年暑假,学校给每个教师发了一本书,书名《通往幸福的教育》。

拿到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欣慰。

教育也能让人幸福!第二感觉是怀疑:教育也能让人幸福吗?我对自己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想法作了个分析,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之所以感到欣慰,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走向幸福(否则学生干嘛辛辛苦苦受教育?之所以感到怀疑,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很难让人产生幸福感。

幸福这个话题的确是太大了,也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了。

关于什么是幸福,有人有个这样的解析:即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终极目标都是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

当然,幸福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国家的;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小幸福,也有大幸福:有瞬间的,也有持续性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错综复杂的,有的得来容易,嘴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想什么就有什么,事事顺心,幸福就在眼前。

有的千辛万苦,艰难生存,苦苦挣扎,距离幸福遥不可及。

但无论怎样,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都一直在进行着。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幸福,或者幸福的教育呢?在教育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教育者,其承担者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同时也包括政府的教育领导机构,还有家长。

二是受教育者,即学生。

当然,不同的主体对什么是教育的幸福或者幸福的教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里的第一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育中,教育者应该为受教育者服务,应该把学生的幸福作为教育幸福追求的目标,学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幸福。

什么是学生的幸福?所谓幸福感,是学生能够感到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即心理、认知、社交和身体功能的正常和持续性发展。

现实期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幸福感不强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认知方面而引发的,即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过高,不仅增加其学业的负担,而且达不到其他人及自己的要求,导致对学习的厌烦、恐惧、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其在心理、社交及身体方面的快乐和满足。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6)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暑假在家,读了《通往幸福的教育》。

作为一本教育类书籍,本书从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四个主题,对当下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和解答。

整本书的语言平易近人,没有什么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趣味性和可读性比较强。

这本书讲的是如何进行家庭教育,可能更能引起有孩子的家长的共鸣。

不过所幸,每个人都是从呱呱坠地的孩子成长而来,也必将经历为人父母的人生阶段,作为一个未婚女性,谈谈我的一点感想。

首先,书中讲到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让我感触颇深。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君为臣纲,父为子纲”,从古至今,在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存在着一种理所当然的思维定式:因为我怀胎十月给了他生命,因为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因为我省吃俭用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和教育……所以我的孩子当然是我的。

但是,其实当你的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他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于世的,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喜恶,有自己的情感,而不仅仅只是你的孩子。

老人们常说“养儿防老”,我妈平时也会在我和我妹耳边念叨:“现在我对你们这么好,等我老了,不知道你们会不会对我也这么好。

”但我更愿意相信那种无私的爱与付出是出于作为父亲和母亲的本能而非长远的投资,而孩子的孝顺与反哺也是因为爱而非知恩图报的感激。

作为子女,我知道父母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我们,但是作为独立的个体,我们也会有自己的思想。

当父母的想法和子女的想法相冲突时,是独断专行要求子女无条件听从自己的,还是给出自己建议的同时尊重子女做的任何决定?父母终会渐渐衰老,无法庇护子女一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要走,也都必然会经历挫折,你可以成为孩子受伤时最温暖的港湾、最坚强的后盾,而不应该成为孩子人生道路的掌控者。

其次,关于家庭关系的看法。

虽然我现在还是一名未婚女性,但是我和我男朋友在家庭关系上想法一致,就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的第一关系”。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给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但也给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无尽的启发。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边列提纲做标记,一边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还比较生疏的班主任工作。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权利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是自己努力成为了期待中的自己。

不论作为家长或者教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

在学校,在班级里,我们首先要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建立孩子的自信。

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热爱学习,从学习中能够得到快乐,这远远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而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就应该先从基本的日常常规做起。

现在的孩子,深受父母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较差,必要的规矩制定也是必须的。

而规矩的制定,大多数是针对少数行为的。

制定规矩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享有尊严,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孩子要获得自由,就要首先学会不侵犯别人的自由。

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实现所有人的自由。

我们说,规矩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最终是为教育的目标来服务的。

譬如,规定一日常规,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归纳习惯,规划时间的习惯。

通过规矩,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孩子已经意识到并形成习惯时,就没有必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去执行规矩了,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规矩制定的时候,也应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权,孩子越容易按照规则和要求行事,生活与学习也都能有序的进行,孩子也会更自信。

那么在规矩制定后,契约精神——说了话要算数更为重要,否则规矩也就变得无效了。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也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每位同学能够认真履行遵守;在学科教学中,关于作业我提倡学生独立完成、痕迹作业、难题标注、错题整理等。

良好的基础氛围形成了,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长短期目标也是必要的,这样会给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生活多一些期许与动力。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三川玲是我之前关注的一个公众号的创办人,她经常会给大家推荐不错的童书,自己也会撰写教育文章。

我还是比较欣赏她的教育理念的。

这次她跟老公出版了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书,我也买来读一读,。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写了中国家长的焦虑,写了到底什么是成功,以及家长如何破解教育困境和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这些问题也是我常常在思考的,我到底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的,真的只有学习好一个人才算成功吗?成功了才幸福吗?本部分的最后我找到了答案,幸福最大的来源,不在于获得,而在于付出。

学习上为兴趣而付出,工作上为成就而付出,家庭中为责任而付出,社会上为文明而付出。

当一个人有能力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而付出的时候,就是他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也是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对于自然,维护而不掠夺;对于家人,关爱而不索取;对于事业,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对于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读到这里,我发现跟猫叔提到的极致利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践行利他,教育孩子践行利他,我们一起寻找幸福。

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出了家长的责任、家长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我身上都有,我也在不断的反思。

比如,第2节“世界上存在标准小孩吗”。

作者说的简直就是我,在我的心里就住了一个标准小孩:脾气温和、得体大方,懂事自律、体贴父母、从不闹脾气,聪颖灵气、不用苦学也能有好成绩,为人大方爱分享、又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进得了邻家小院、登得了剧院舞台,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等等。

曾经我也给孩子定了这么多的标准啊。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些标准就是不尊重孩子差异性独立性的开始,我应该放下心中对孩子的这些设定,接受她的个性,让她更加自信的成长。

第3节“你是在帮孩子还是在害孩子”里,提到了家长帮助过度的问题,我也有,其实就是家长过分强调结果,而且要求用最少的时间去取得结果造成的。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暑假,当我欣喜的拆开这本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女士和白滔滔先生的著作----《通往幸福的教育》,仔细阅读完后,有些感同深受,更是受益匪浅。

我恍悟:原来家庭教育必须拥有这样深远且不可缺少的洞见与视野。

自己的教育中缺乏去主动发现,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忽视了孩子自然的天性,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

《通往幸福的教育》全书分为四大章节:“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教养的方式”四大主题,发人深思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呈现了中国家长普遍最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

在“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脱口秀中,白滔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

一次,一个对他有恩的伯爵请他去做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于情于理卢梭都是很难拒绝的。

然而,卢梭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拒绝这件事。

他说:对不起,对家庭教育来说,任何人都不能被替代,你再有钱,再有权势,你可以请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师。

但是,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师也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你应该自己担起这个责任。

可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

这也是三川玲、白滔滔两人做一系列教育实践的初心与目的。

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基因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自己的教育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家庭和孩子,因此,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让广大父母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起到实质作用。

世上的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惜花大钱和精力买学区房、托关系、上培训班等等。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

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让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的终极就是让幸福伴随我们的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教育孩子这条路注定任重道远。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肩负着使命,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今年暑假拜读了三川玲、白滔滔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感触颇多。

1、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气氛紧张、家人之间充斥着指责埋怨,孩子的生命能量就会在与这些负能量的抗争中消耗殆尽,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探索和体验。

2、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平凡。

每个父母在心中都会有一个望子成龙的梦想,但是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注定平凡,如果人人都是天才,天才这个词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也要以平常心看待,因为毕竟孩子没有要求我们成为非凡的父母,我们同样不能拿非凡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只要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父母无需过多干涉。

3、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积极践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传递给孩子怎样的信息,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反馈,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父母不仅在语言上鼓励孩子积极去体验探索,同时也对世界保持好奇,身体力行的去实践的时候,无需过多的话语,孩子自然就会对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到好奇。

同样的,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本身的言行不一。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而自己却不思进取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父母的语言在孩子的眼里又怎么会说服力呢?
我很赞同这样的一句话:你就是你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谁比你更适合教育好你的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的不多,我们需要承受来自周边亲朋好友的质疑与反对。

但和孩子的未来相比,孰轻孰重呢?毋庸置疑,为了孩子,我们一定会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1)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1)

2018年暑期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根据学校要求,认认真真阅读了《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全书论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教育的光芒;二、成长的思考;三、学习的秘密;四、教养的方式。

全书让我最感动的一句话是:教育,让每个人幸福!第一个收获:改变了我对孩子教育的世界观我是一个70后的人,自己的成长总是深深的打上70后的痕迹,所以我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总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是正确的,很小就让孩子背诵三字经,特别强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每当孩子犯错的时候,总是感觉是自己的责任,一直活在孩子教育的恐惧中,本书P56告诉了我如何破解我的困境,特别是书中第三大困境(父母不是投资人、生产商和牺牲品)让我明白了家庭教育,首先是陪伴,让孩子有安全感;其次是品格和个性、习惯的培养,塑造价值观;再次是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第二个收获:改变了我对学生的一些预设原来我心中总有所谓的“标准小孩”,我总是认为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努力学习,在高中阶段获得好成绩。

事实上人都有先天的差异,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不同的环境。

告知我对上述自己美好的预设应该是错的。

通过本书的学习,我知道了很多学生高中的性格、习惯,学习的方式是一种长期积累的效应造成的,有些做为老师的我是无能改变的,我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但是必须认识到不一定会取得我心中所需要的效果,所以很多时候改变不了学生,只是适合着去改变自己。

第三个收获:懂得了个一个:“好”字本书中出现很多的“好”字,比如“好”孩子,“好”工作,“好”家庭,“好”父母,“好”教育。

通过本书的阅读,我似乎有点明白,没有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最坏的时代。

有的,就是你生活的这个时代,没有完美的家庭,也没有完美的孩子。

有的,就是你自己的家庭。

一切只要是属于你的,就是最好的。

感谢学校发的《通往幸福的教育》读书活动,让我精神家园再次丰富,暑假已经结束,整张待发,已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中去!。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8)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8)

幸福,在路上今年的暑期阅读的书籍一改往日的科研,变得十分贴近生活,名叫《通往幸福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使人幸福,其中中国式教育的模式在此书中尽皆展示,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教育的痕迹。

作者在探讨教育问题时摆正了一个心态: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既然是想让孩子走的更远,自然是要穿适合的鞋才行,这样既不会磨破脚,更走的好。

但是中国教育这个“制鞋业”似乎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许多孩子仍旧穿着偏大或偏小的鞋子,每天在学校和补习班的路上磨着脚,唏嘘……那么,孩子的幸福在哪儿呢?在作者眼中更重视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思考成长的路上,作者以自己的抚养经历表明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中国父母口中的好孩子就是听话,可是听话过度就会变成顺从。

在习惯了听别人的意见后,自我的主见逐渐消退,于是出现了妈妈boy、妈妈girl,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焦虑、沮丧、懊恼、痛哭是标志,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很多父母都会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培养对象,孩子还未出生九忙着制定未来计划,报名兴趣班,似乎把孩子未来的生活都钉死了,如果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或是有偏离,那么这个孩子就不幸的成了亲属朋友口中不好的孩子。

可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其实可以经历很多种生活。

小时候的标准问题:“你长大后要做什么人啊?”我小时候的回答有很多,甚至几天一变,不要说是无知者无畏,那是一种很单纯的向往罢了,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那又如何呢,当父母没有听到心目中的那个职业时,马上会说“这些没什么用,应该做……,因为工资多,被人羡慕……”在耳濡目染之下,我放弃了之前的小叛逆,成为了使他们觉得光荣的一名教师。

虽然我也喜欢当教师,但有多少人可以与我一样幸运呢?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交流,意识到你与他的不同,而孩子也会变的想要告诉你他的想法,或许将来这种家庭会议会成为最令人痴迷的事。

那么,我们又如何呢?从孩子成长到现在,你审视过自己的生活吗?口语诗人萨拉·凯伊提供了一个方法。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1.最近刚把《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2.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应试教育的思维让我们习惯了只能有一种标准答案,从而忽略了其他答案的存在。

由于长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们无法意识到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而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那么教育的目的逐渐清晰。

3.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个体角度而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人获得幸福,或者说让人能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然后去实现幸福。

4.你或许会说,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

但我想反问,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传统教育让多少人真正实现了幸福?特别是把幸福的两个前提独立与自由纳入评判时。

这算不算是教育的失败?5.那为何教育会失败?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太过重视与价值创造相关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与情感相关的生命教育。

6.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是过多地强调知识技能的成才教育,而忽视心灵心性精神的成人教育。

以致于在其离开家庭和学校之后的漫长人生旅程中,每当面对人生挑战与困境时,就会感到迷茫、失落、无助、彷徨…而那些不能领悟生命价值的人,也就不懂得自己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因此,或是沦为别人精神奴隶,按照别人的剧本生活;或是沉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被欲望裹挟而无法清醒。

7.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标准答案的思维让人丧失了创造幸福的能力。

8.然而,思维一旦固化,要想改变极其困难。

首先你得承认过去的错误,还得推翻过去错误的决定,承担推翻错误决定所带来的后果与责任。

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精神本能的挑战,更是对既成事实的颠覆。

何其困难,可想而知。

这就像当年爱因斯坦不愿承认量子纠缠一样。

再聪明的头脑也有不认错的时候,更何况是普通人?9.师父说,凡事都要立足一生去思考,否则,现在的对或许就是将来的错。

后悔一生,追悔莫及。

10.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呢?或者说什么才是通往幸福的教育呢?我认为是把知识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看过本小书,书名忘了,只记得有间叫参差咖啡的咖啡馆,取名源于罗素说的,“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曾经有段时间很热爱有着大玻璃窗,舒适木桌,弥漫着焦香味的咖啡馆。

在那样的地方能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不可谓不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千人万答,无定论。

瞌睡有人送枕头的默契是幸福的一种,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罗曼蒂克是幸福的一种,求仁得仁,乃至舍生取义也是幸福的一种。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看到作者也援引了这一句,“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幸福感就是每个人自我感觉良好”深以为然。

只是作者是从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孩子角度出发的,而我则想聊一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作为教育工作者,幸福感有吗?课堂上充满青春朝气的脸上闪烁着求知的双眼,或在道路中间遇见,微笑向你道声“老师好”,亦或当毕业的学生回到你的身边叽叽喳喳时,作为老师无疑是开心的。

但是这类快乐并不常伴左右。

相反,不幸福感倒时有发生。

比分数就是一种去差异的神奇评价手段。

理论上来说,学生有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利。

而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去满足他。

满足感的来源并不应该以分分分来决定。

多一分则进步该喜,少一分则退步该忧?也有人将教师的幸福感归结于学生的进步,被热爱,家长的尊重与肯定等。

但这些其实属于被动幸福。

毕竟人很难掌控自身以外的情感。

打个比方,如果失去了太阳这个来源,月亮就会暗淡无光。

所以如果将自身感受押注在外界的反馈上,这种幸福感岌岌可危。

还有一部分人将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归结于生存环境,像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等。

但是我们生活中本就不乏安贫乐道的“传教士”。

教育者的幸福感应当来源于自我和谐。

荣格的人格理论中认为自我和谐是预测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它是指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三者接近或一致。

我想这就可以理解为,自我感觉良好。

教师当对自己的专业从容自信,这无关乎本身性格,主要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充分享受教育的自由及其带来的快乐。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这个标题是来自俞敏洪在今年八月的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的一句话,觉得颇有深意。

在如今这个时代,说实话,是很容易焦虑的,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我们因为房子焦虑,为了下一代的焦虑,为了上一辈的健康焦虑,而我们的父母也同样为了我们焦虑。

这本书其实就在这样一个动荡和焦虑的背景下,对教育进行的一个理性思考,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记得之前培训的时候老师也提过这个问题,有人说教育是传道受业解惑,有人说教育是因材施教,也有人说教育是为了塑造人格。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究竟是什么可能没有定论,但是我想教育真正的目的更多地就是创造可能性,尊重和保留不同。

之前在课上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心理有问题?本意为的是让学生区分一般的成长性问题和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孩子这样回答:心理有问题就是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比如大部分人都是异性恋,少部分同性恋,我就觉得同性恋不正常。

答毕,全班像炸开了锅,有哈哈大笑的,有张嘴惊讶的。

我也惊了一下,稍想了一下回应道:每个人都由许多不同的特征:性向,外貌,职业等等,但我们很难保证自己的所有方面都和大多数人一致,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了少部分,你会愿意被他人看作有问题,或是不正常的吗?有些人与众不同可能非常可爱,他的不同不但没有影响到别人,反而给大伙儿带来了欢乐,成了班级里的“活宝”、“开心果”,老师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不同”。

但如果另一些人的“特立独行”破坏了规则,或是伤害了他人,那么就要思考这样的“不同”是不是带来了问题?其实这只是课上的一个小细节,却也让我思考我很多时候究竟有没有做到尊重学生?心理学上有一个补偿理论的理论,它其实指的是一种心理机制,为了保护自我。

比如一个小的时候缺乏什么,长大以后就可能去补偿什么。

我小时候的是被散养的,没有父母的严格监督,趴在小小的椅子上做作业,学习全靠自觉,现在想想可能缺失的就是那份陪伴和管理吧。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3)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3)

探索幸福的教育之路——《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个让每个人都幸福的教育之路呢?答案似乎是不确定的。

《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旨在解决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试图发现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

在认真梳理了成千上万的家长所面对的问题之后,将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归结为教育观念、身心成长、如何学习、家庭生活四大领域。

但是,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最了解孩子的就是父母,父母才是无可替代的孩子的家庭教育专家。

我将从教师和新手母亲的两方面,尝试去解读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如果说我的身份是一个高中教师,那么我的教育观念和作者的可能有点相斥。

无疑,作者从内心是很否定已经长达三千多年的学校教育,而更倾向于理想化的教育创新和科技所带来的教育变革。

不可否认,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很多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但也的确是在适应我国国情的状况下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基础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和价值,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找到它。

但不是说只有否定应试教育才能帮孩子完成天赋和价值的自我认知,应试教育同样也可以尝试。

就像以前在大学才接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在已经逐渐渗透到高中、初中,体现在让学生自主选课,而不是大而化之地统一文理分科了。

选修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比较大的学分比重,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探究自己的兴趣取向。

幼儿园、小学的兴趣爱好,是对这个未知世界的探索,但这种探索是否一定会对将来的爱好或者职业有所影响,并非是绝对的。

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保留了给孩子探索世界的权利,同时也尽力引导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

今年是我第一次以班主任的身份带完毕业班,在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填志愿的阶段,我也遇到了很多从前作为任课老师从未接触到的事情。

对很多人来说,大学是以后通往社会的最后的引导桥梁,但在面对专业选择与填报时,这些已经成人的毕业生却并没有重视过选择。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1)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1)

通往幸福的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与其说是写给教师看的,不如说是写给家长看的。

这本书读起来亲切自然,就像是一个教育成功的隔壁妈妈在跟你轻声细语地讲道理。

虽然我还没有孩子,不过这本书当做预备妈妈的敲门砖也很不错。

就像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一样,教育也应该是贯穿一生的事情。

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我说幸福的话,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

不论你是什么样的人,每天忙于什么,在追求的又是什么,你最终希望得到的都是幸福吧!只是奇妙的是,每个人幸福感的来源是不同的,也许是高高在上的权力,也许是闻名于世的名气,又或者是富甲一方的财富。

那么教会人们幸福,同时让教育者也感到幸福的教育自然是最值得追求的。

书中,作者并没有“愤怒”地抨击中国的教育现状,也没有“谄媚”地歌颂国外教育的先进,作者语气平和,因为在她的眼中,只要自己的内心强大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无论是青年还是中年,无论是富有还是清贫,在任何地方、任何阶段、任何境况,都可以找到让自己和孩子幸福的方式。

所以,幸福是需要自己寻找和争取的。

作者在文中举了一个同学会的例子,令我印象深刻。

作者在毕业20年的时候回去参加了同学会,从以前同学的20年人生轨迹中,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些关于幸福的规律。

她归纳出来的几个规律我觉得很有意思。

1.人生并非环环相扣,敲门砖并不可靠。

这话对于应试教育工作者来说,似乎是个打击。

我们平日里都在苦口婆心地跟我们的学生说,高考最重要,高考是过独木桥一般的筛选人才,你必须经过这道考验,才能够得到以后的幸福人生。

然后事实真是如此吗?就像作者啰里啰嗦地叙述的环环相扣的人生一样,必须有好的幼儿园来保障好的小学,从而一步一步保障你能迈进重点大学的门槛。

然而在作者观察到的20年的境遇看来,一开始的成功并不注定着后来的辉煌,同样的,一开始的失利也不一定就导致最后的一败涂地。

所以,在一处跌倒了,没关系,在下一个地方赶紧站起来奔跑吧。

2.真正决胜千里的,是一些不用考试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往幸福的启迪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七月,暑气肆虐。

热情的阳光恣意播撒,在空调房里,捧着半个西瓜,翻开三川玲、白滔滔的《通往幸福的教育》。

三川玲是我之前关注的一个公众号的创办人,她经常会给大家推荐不错的童书,自己也会撰写教育文章。

开篇“教育,让每个人幸福”。

我一阵苦笑。

从事教育十五年,兢兢业业,早出晚归,各种公开课、考试、评职、论文、高考指标、社会期待……把我折腾得焦头烂额。

教育何来幸福?
而我的孩子在教育中幸福吗?女儿过完这个暑假就要上小学了。

看着身边读书娃的爹妈,我的内心也是焦虑的。

中国现在大部分家长的生活状态是这样的:白天忙工作,晚上忙辅导孩子作业,周末忙带孩子上培训班,身心俱疲。

就这样忙啊忙,12年过去,妈妈们从一个靓丽少妇变成一个哀怨的中年妇女,爸爸们从帅气的小伙长成了秃顶中年大叔。

回首这12年,父母们,似乎从来没有好好活过。

而事实上,孩子在人生的黄金阶段,被各种作业、考试和培训压着,他好好活了吗?
如何让教育使每个人都幸福呢?在疑惑中,我看了下去。

在看书的时光里,竟然有心灵的沉思低语,有情感的悲喜激荡,有思想的冲击碰撞……
启迪一:教育资源不公平,不逃离,不抵制,努力营造小环境。

女儿读幼儿园时,就有很多家长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每天晚上、周末,都排得满满的。

有时甚至连吃饭也只能在车上胡乱吃一口。

临近上小学,家长们更是各种焦虑,让孩子学拼音、学奥数、学珠心算、学书法、学英语……家长碰面也是交流上了哪些补习班,哪里比较好。

上小学,哪个小学好,符合哪些条件才能进这个小学……力求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资源,不输在起跑线。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的焦虑情绪和压力是很难不出现的。

在三川玲的娓娓讲述中,我明白了,关键不在于外界环境,而在于家长的内心。

如果你的内心不够坚定,在任何学校里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就算学校的环境再不理想,你的孩子也可以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启迪二:真正的学习,是以“学有所成”为目的,而不是以“考进某个学校”为目的。

中国有一个异常独特的“高考状元”文化,是应试教育的一个集中体现。

好像“考进”某校本身就意味着最高的成就了。

其实,只要我们稍微认真思考一下,就会明了,“进入大学”和“学成毕业”,肯定是后者更为重要。

我们不去关注“优秀毕业生”,而去关注“高考状元”,本身就是对学习这件事的莫大讽刺。

“我们的孩子,不需要每次都满分,而是要真正地掌握知识;我们的孩子,不需要压倒其他人获得第一,而是要突破自我;我们的孩子,不需要成为’高考
状元’,而是要终身学习,在一生中真正的取得体现自我价值的成就。

”三川玲的这些话振聋发聩。

启迪三:实际上,对于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教育资源,其实是各自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的言传身教、志向和视野的潜移默化。

正如美国教育家雷夫·艾斯奎斯所说,有些时候,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将一个孩子从所处的环境中,从自我中拯救出来。

拯救孩子的灵魂并非老师的职责,为孩子提供一个拯救自我的机会才是老师的职责。

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孩子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孩子的父母修养很重要。

有些时候,老师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将一个孩子从所处的环境中,从自我中拯救出来。

这让我想到了,曾经多次陷入舆论漩涡的“炫富女”郭美美。

这名因“红会”事件一夜成名的网络“炫富女”,最终被北京警方因为涉嫌赌博违法犯罪而刑拘,从炫富到涉赌,她为何堕入犯罪深渊?在郭美美大起底里,我们看到了郭美美的真面目:虚假炒作、以“商演”名义从事性交易、租房开设赌局“抽水”……这样一个价值观扭曲、金钱至上的年轻女子,我们来看看她从小所生活的环境吧,经查明,郭美美1991年出生在湖南益阳一个单亲家庭。

其父有诈骗前科,其母长期经营洗浴、桑拿等休闲服务,其大姨曾因涉嫌容留他人卖淫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其舅舅曾因贩毒被判刑。

这样的一个复杂的生活环境,我想多少与郭美美后来的金钱至上、无节操无底线的心理价值取向有一点关系吧。

所以,既然为人父为人母,我们其实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任何阶段的老师始终在变化,只有第一任老师一直不变,父母的影响力是任何一任老师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我想我们有责任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活环境,教会孩子爱、珍惜、感恩、责任,远离暴力、邪恶、犯罪,传递正能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给予孩子希望与美好!
最好的父母,不是去比拼物质条件,而是倾尽全力为孩子建构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帮助孩子构建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远大的人生志趣。

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与其说是一场教育,不如说是一场修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