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4)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6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书心得初接触《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是因为学校常规的暑期学习任务。
在愉快的假期即将到来的喜悦下,我看了一眼书的封面,然后束之高阁了。
再次拿起书已经是八月,掰着手指算算为数不多的假期,认命的拿起自己的假期作业。
而这对与现在的我来说,真是非常庆幸的一件事。
因为三川玲老师的书对于我即将经历的人生来说,绝对是一盏指路明灯;也让我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这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分别是: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
以及后记:通往幸福教育的五个路口。
在教育的光芒这一章里,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甚至追根溯源寻找到教育的源头---看看为什么会有学校出现、以及关于学校的两次革命。
在《孩子究竟为什么去上学》一篇中,作者总结到:三千年的教育,从来都没有变过,关于教育本质的东西,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教育的本质是孔子两千多年前说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苏格拉底在古希腊时期就用毕生在实践的“独立思考”;是古罗马的昆体良早就提出了的“体罚对教育无效”;是奥古斯丁发现的“教育以孩子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是现代教育开创者夸美纽斯提出的“要从真实的世界中学习”……作者鲜明的提出,谁更接近教育的本质,谁就代表着未来教育的方向。
对于学校,作者提出,学校应该是一个复合的地方,他要照顾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孩子找到自我的价值。
在第三部分学习的秘密里,作者分析了孩子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
我任教的高中年级是孩子的特长和思维能力发展阶段过渡到孩子的理想、思考、自我价值能力的发展阶段。
所以,一个懂得“学习规律”的老师和家长,需要知道应时而动,什么时候挺身而出,什么时候退隐其次,什么时候悄然离开。
作者也对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作为老师应做到:1.容忍学生提出疑问甚至质疑;2.容忍学生打断授课,对学生意外提出的问题感到愉快;3.不惜一切代价为学生解释疑惑,启发思维。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50)教育,要落在每一个孩子身上当手中拿起《通往幸福的教育》,心中无疑会产生几个问题:怎么样的教育是幸福的?在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上家长和老师需要怎么做?如何让孩子喜欢学习,培养孩子的兴趣?当我脑海中出现这一系列的问题,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本,想从中获取通往幸福教育之路。
本书中作者从自身的经历为主,讲述了她和她女儿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教育心得和体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目前在狂热报班学习的潮流下,作者坚持自己的观点,在家庭中给与孩子制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善于掌握孩子的兴趣;学习的中心是孩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没有过多的体会和发言权,但是当我读到《学习的中心是孩子》这一篇文章时,给与我很大的启发和体会。
在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过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的这一观点,曾担任过北大校长的蔡元培,针对传统封建教育无视学生的特点,提出了“崇尚自由,兼容并包”的观点。
西方教育学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提到“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而教育的一切措施则围绕他们转动。
儿童是中心,教育措施便围绕他们组织起来”。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都有“教育要围绕孩子”这一观点。
回忆自己上学时的经历,在大班额的学习环境中,针对老师统一的上课模式和课后的习题。
发现自己和其他同学总有差距,老师也说为什么大家在一个教师差距就这么大,现在想来大概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有的,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理解方式和观点,所以成绩有所差距也不是一件怪事。
现在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的是一个个来自不同家庭,拥有着不一样的兴趣和成长环境以及不一样的学习能力的孩子。
但是,上课的方式是一样的,课后每个孩子的作业也是同样的。
为什么每个班级中的学生的成绩总是不一样,甚至差距非常大。
这也许就是忽略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
比如: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教材中有一部分的内容是浅显易懂的,那就让学生进行自学,这不仅节约了课堂的时间,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而对于一小部分自学存在障碍或者基础相对薄弱的给与单独辅导。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0)
作幸福的教育通往幸福-----《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
幸福感就是每个人自我感觉良好。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值得绝对去羡慕,也没有一个人的人生可以绝对去鄙视,所有人都应该过一个没有百分百参照系的人生。
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幸福的生活。
”------摘自《通往幸福的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是由三川玲、白滔滔老师所著。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教养的方式。
这本书可以说给我带来双重的“打击”。
既有为人师时对学校教育能给学生带来了什么的所思所想,又有为人父母时对家庭教育如何孩子幸福健康成长的困惑。
何为幸福?百度百科对幸福的解释是:“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
”用一个简单的比喻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因此幸福也可以理解为就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足时的感觉,是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那要通往幸福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教育呢?城南中学的办学理念中有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考取大学,让每个家庭都幸福。
”原来对这句话我也只是片面的去理解与感悟。
但现在再来看我又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从学生角度来看幸福的教育,每个学生都考取大学确实能让每个家庭都感到幸福,毕竟学生家长都在考取大学的过程中付出了努力,为之奋斗过,总是想要有所收获。
但让每个家庭都幸福却并非只有考取大学这一条路。
达到幸福的路径是各种各样的,使我们到达幸福人生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强烈的好奇心,是高尚的品格。
在与往届毕业的学生聊天时,谈到了班级同学的去向,一个个的让我大吃一惊。
原来班级最调皮捣蛋,下了课就往篮球场跑的王同学,高考虽然只考上了专科,但大学期间努力学习专升本了,现在已经在高校读研究生了,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已经中了学习的毒无药可医了”。
还有一个潘同学,大学报到前接到入伍通知,两年过后他选择放弃读大学,留在部队,因为当兵让他感到自豪,有着无比的成就感。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
生命教育,让我们一起走向幸福——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学校提出“以生命教育为特色”的理念已有十年,期间一直努力构建满足学生个性与特长发展的“德性、智性、灵性——三性共融、生命发展”的课程体系,更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精神号召下赋予其新的意义和升华,追求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真正发展素质教育。
对于这一系列高深莫测的思想理念,之前的认识还只是停留于表面,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其深层内涵和先进性。
这次,有幸读到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和她的先生一起写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更深刻地意识到了“教育让每个人幸福”意义,教育让每个家庭都获得幸福,教育更可以让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获得幸福。
这种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最早由一位美国学者在1968年《生命教育》一书中提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欧亚各国的推崇,我国更是在2012年推出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一书,特别明确了生命教育的目标为“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学会积极的生存、监考的生活与独立的发展”、“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既然认识了它,作为一个妈妈兼教育工作者,我们便应该予以高度的重视,在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贯彻执行。
结合童书妈妈的《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帮助孩子认识自我,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国传统的教育是填鸭式、漏斗式教育,即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从小我们的孩子就被灌输“要好好读书”,“老师说的和家长说的都是对的”,孩子永远都只有被动接受,从来不是主动需求,更无从谈认识孩子自我的需求。
事实上,孔夫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过“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苏格拉底早在古希腊时期就一直致力于实践“独立思考”,反而到了如此先进发达的现代,我们深受应试教育的危害,考试和分数如两座大山压在孩子身上,除了背书和写作业,让他们根本没有踹息的机会,更别提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个人的特长。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58)
最幸福的教育是陪伴——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通往幸福的教育》,不读则已,读了更慌,如果有二胎,一定好好弥补,可惜人生没有后悔药!如果你去做个有关教育是否幸福的调查,我相信大家一定像怪物一样盯着你。
不知何时,老师不再因为教育学生而幸福,家长面对孩子的教育一个劲儿喊累。
于是君不见,现在大学毕业生从事教育的越来越少,尽管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但是愿意生二胎的数量并没有达到专家的期望值,归根结底我相信就是教育付出的多,回报的少,哪还有幸福可言?但这本书里却把教育孩子当着一件幸福的事情去做,真的值得回味。
一个人,可以是领导、是企业家、是大碗儿、是业务员、是服务员……但是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爸爸或妈妈。
其他的身份可以变化,甚至可以失去,但爸爸或妈妈这个身份,是孩子出生开始,伴随一生的。
遗憾的是,很多人太过强调自己暂时的社会地位,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家庭角色。
根本原因,是很多父母的角色意识没有转变过来,作为父母的一个基本责任,就是要花时间陪伴孩子。
有人会说,现在社会竞争那么大,哪有时间陪伴孩子?不努力工作,下岗了拿什么去养孩子?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妻子米歇尔在一次演讲中说,奥巴马每晚都会和女儿共进晚餐。
奥巴马自己则说,他最自豪的事不是当上了美国总统,而是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试问,有几个人的事情比美国总统的决策更重要?又有几个人的时间,比美国总统的时间更宝贵呢?一顿晚饭,一家子,围着一桌美味佳肴,在其乐融融中,分享各自的悲欢。
记住专家的话:如果真的爱孩子,请放下不必要的社交,婉辞无意义的牌局,推掉无关紧要的商务与应酬,回家。
哈佛心理学教授吉尔博特说:“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
”有些父母觉得自己很冤枉,大倒苦水:“自从孩子出生后,我就天天陪在他身边,几乎寸步不离,为何孩子还是不优秀,还要跟父母对着干,甚至想早点离开父母?”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天天在孩子身边看上去是在陪伴,但是很多父母眼睛不离电视,手里不离手机,更夸张的是约几朋友来家里搓麻将,只要孩子没事,她自顾自地干自己去了。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一分为二看作者的教育理念——读《通往幸福的教育》后有感我先看这本书的“自序”。
作者在自序上按了个题目,这个题目有磁性:《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所以读得很认真。
其中,作者提纲挈领说到一个“如何向孩子讲死亡”的问题。
看到这个,我似乎眼球被灼了一下,不舒服了!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还是通往恐惧的教育?忍心跟孩子说这个吗?作者三川玲和白滔滔夫妇俩就这个话题写了《怎样和孩子谈论死亡和生命》的文章。
我怀着质疑,暂且放下读自序,立马翻阅了《教养的方式》篇章中的第五篇文章。
《通往幸福的教育》共有四个篇章:一是《教育的光芒》,二是《成长的思考》,三是《学习的秘密》,四是《教养的方式》。
谈这个话题,作者写了15页的书。
我细细地读了,边读边思考,始终觉得“不宜”!会问“爸爸妈妈,你们会死吗”的孩子,太稚嫩了。
我想:我们不去对幼小的心灵触及这个残酷的事情,是一种爱!作者的孩子三岁大时,问过了这个问题。
作者说:“我不想回避,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的,爸爸妈妈也会死去,就先到天堂等着你。
而且,你一个人在地球上也不孤单,爸爸妈妈都会在上面看到你的呢。
”我认为,这样教育不妥!这是一个特大的教育误区!不管哪个孩子,大凡幼小的孩子,都会依恋父母。
孩子听了“爸爸妈妈会死”的话,想到自己也会死,伤感或是伤心一定会像影子一样跟随孩子多年的,直至成年或有一天知道了人生规律,更严重的,很有可能孩子还未成人到上面“找爸爸妈妈团聚去了”,而引发可怕的事情的。
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可怕、残忍的恐惧教育!虽然,“每个人都会死去。
”这话像石头一样真,但我要问问作者,你们为什么要对成长中充满探知的孩子去布置这样一个场景——爸爸妈妈死去后,在天堂上,向地球看。
地球上只有小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
你们和幼小的孩子换位思考过吗?作为教育者,家长也是教育者,要设身处地去想。
这里,我也要告诉作者一件真实的事情:笔者的一个同事,曾对我说:“小时候,当我知道我的父母今后有一天要死掉的,我很难过。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48)
教育的幸福是什么?----------《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今年暑假,学校给每个教师发了一本书,书名《通往幸福的教育》。
拿到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欣慰。
教育也能让人幸福!第二感觉是怀疑:教育也能让人幸福吗?我对自己之所以会有如此的想法作了个分析,是基于这样的理由:之所以感到欣慰,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走向幸福(否则学生干嘛辛辛苦苦受教育?之所以感到怀疑,是我国目前的教育很难让人产生幸福感。
幸福这个话题的确是太大了,也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了。
关于什么是幸福,有人有个这样的解析:即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我们每个人人生的终极目标都是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
当然,幸福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国家的;有利己的,也有利他的;有小幸福,也有大幸福:有瞬间的,也有持续性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也是错综复杂的,有的得来容易,嘴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想什么就有什么,事事顺心,幸福就在眼前。
有的千辛万苦,艰难生存,苦苦挣扎,距离幸福遥不可及。
但无论怎样,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都一直在进行着。
那么,什么是教育的幸福,或者幸福的教育呢?在教育中,有两个主体,一个是教育者,其承担者主要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同时也包括政府的教育领导机构,还有家长。
二是受教育者,即学生。
当然,不同的主体对什么是教育的幸福或者幸福的教育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但是,这里的第一主体应该是学生,在教育中,教育者应该为受教育者服务,应该把学生的幸福作为教育幸福追求的目标,学生的幸福才是教育的幸福。
什么是学生的幸福?所谓幸福感,是学生能够感到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即心理、认知、社交和身体功能的正常和持续性发展。
现实期我国中小学学生的幸福感不强的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认知方面而引发的,即由于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过高,不仅增加其学业的负担,而且达不到其他人及自己的要求,导致对学习的厌烦、恐惧、失去信心,进而影响其在心理、社交及身体方面的快乐和满足。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6)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教育是永恒的主题。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主要从家庭教育的角度,给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教育”之路,但也给了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无尽的启发。
在阅读过程中,我一边列提纲做标记,一边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还比较生疏的班主任工作。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权利追求幸福的人生,幸福是自己努力成为了期待中的自己。
不论作为家长或者教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个属于他的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
在学校,在班级里,我们首先要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建立孩子的自信。
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学习,热爱学习,从学习中能够得到快乐,这远远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而营造适合的学习环境,就应该先从基本的日常常规做起。
现在的孩子,深受父母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较差,必要的规矩制定也是必须的。
而规矩的制定,大多数是针对少数行为的。
制定规矩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好地享有尊严,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孩子要获得自由,就要首先学会不侵犯别人的自由。
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实现所有人的自由。
我们说,规矩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最终是为教育的目标来服务的。
譬如,规定一日常规,是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归纳习惯,规划时间的习惯。
通过规矩,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才是最终的目的。
当孩子已经意识到并形成习惯时,就没有必要严格地要求孩子去执行规矩了,否则就有可能适得其反。
而在规矩制定的时候,也应让孩子体会到自主权,孩子越容易按照规则和要求行事,生活与学习也都能有序的进行,孩子也会更自信。
那么在规矩制定后,契约精神——说了话要算数更为重要,否则规矩也就变得无效了。
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我也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每位同学能够认真履行遵守;在学科教学中,关于作业我提倡学生独立完成、痕迹作业、难题标注、错题整理等。
良好的基础氛围形成了,引导学生制定个性化长短期目标也是必要的,这样会给学生漫无目的的学习生活多一些期许与动力。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三川玲是我之前关注的一个公众号的创办人,她经常会给大家推荐不错的童书,自己也会撰写教育文章。
我还是比较欣赏她的教育理念的。
这次她跟老公出版了这本《通往幸福的教育》书,我也买来读一读,。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中国教育的现状,写了中国家长的焦虑,写了到底什么是成功,以及家长如何破解教育困境和到底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这些问题也是我常常在思考的,我到底要把孩子教育成什么样子的,真的只有学习好一个人才算成功吗?成功了才幸福吗?本部分的最后我找到了答案,幸福最大的来源,不在于获得,而在于付出。
学习上为兴趣而付出,工作上为成就而付出,家庭中为责任而付出,社会上为文明而付出。
当一个人有能力为这个世界的美好而付出的时候,就是他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时候,也是最开心、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候。
对于自然,维护而不掠夺;对于家人,关爱而不索取;对于事业,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对于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读到这里,我发现跟猫叔提到的极致利他的观点不谋而合。
践行利他,教育孩子践行利他,我们一起寻找幸福。
第二部分主要讲的是家庭教育和孩子成长之间的关系。
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来讲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讲出了家长的责任、家长的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我身上都有,我也在不断的反思。
比如,第2节“世界上存在标准小孩吗”。
作者说的简直就是我,在我的心里就住了一个标准小孩:脾气温和、得体大方,懂事自律、体贴父母、从不闹脾气,聪颖灵气、不用苦学也能有好成绩,为人大方爱分享、又懂得保护自己的利益,进得了邻家小院、登得了剧院舞台,动如脱兔、静如处子,不高也不矮、不胖也不瘦等等。
曾经我也给孩子定了这么多的标准啊。
可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些标准就是不尊重孩子差异性独立性的开始,我应该放下心中对孩子的这些设定,接受她的个性,让她更加自信的成长。
第3节“你是在帮孩子还是在害孩子”里,提到了家长帮助过度的问题,我也有,其实就是家长过分强调结果,而且要求用最少的时间去取得结果造成的。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做一名幸福的教师——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暑假,当我欣喜的拆开这本由童书妈妈三川玲女士和白滔滔先生的著作----《通往幸福的教育》,仔细阅读完后,有些感同深受,更是受益匪浅。
我恍悟:原来家庭教育必须拥有这样深远且不可缺少的洞见与视野。
自己的教育中缺乏去主动发现,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忽视了孩子自然的天性,为孩子未来的成长没有留下太多的空间。
《通往幸福的教育》全书分为四大章节:“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教养的方式”四大主题,发人深思地剖析了中国家庭教育的种种症结所在,呈现了中国家长普遍最关心的100 个问题的精粹。
在“中国家长最关心的100个问题”脱口秀中,白滔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卢梭是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
一次,一个对他有恩的伯爵请他去做自己孩子的家庭教师。
于情于理卢梭都是很难拒绝的。
然而,卢梭写了一封长长的信拒绝这件事。
他说:对不起,对家庭教育来说,任何人都不能被替代,你再有钱,再有权势,你可以请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师。
但是,全世界最好的家庭教师也替代不了父母的角色,你应该自己担起这个责任。
可见,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
这也是三川玲、白滔滔两人做一系列教育实践的初心与目的。
因为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基因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自己的教育经验并不一定适合其他的家庭和孩子,因此,只有通过教育实践,让广大父母真正参与进来,才能起到实质作用。
世上的每个父母都想给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不惜花大钱和精力买学区房、托关系、上培训班等等。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我认为:让学生获得人生的幸福。
让我们的孩子在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仍然快乐地追求着幸福,让孩子自己找到自我、发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这样,我们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的终极就是让幸福伴随我们的孩子一生,用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矢志追求人生成功的幸福,获取智慧和心灵自立的力量。
教育孩子这条路注定任重道远。
作为一名教师,更是肩负着使命,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30)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今年暑假拜读了三川玲、白滔滔的《通往幸福的教育》,感触颇多。
1、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庭气氛紧张、家人之间充斥着指责埋怨,孩子的生命能量就会在与这些负能量的抗争中消耗殆尽,没有多余的力量去探索和体验。
2、理解并接受孩子的平凡。
每个父母在心中都会有一个望子成龙的梦想,但是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注定平凡,如果人人都是天才,天才这个词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在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家长也要以平常心看待,因为毕竟孩子没有要求我们成为非凡的父母,我们同样不能拿非凡的标准来要求孩子。
只要孩子自我感觉良好,父母无需过多干涉。
3、作为父母,要以身作则,积极践行要求孩子做到的事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们传递给孩子怎样的信息,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反馈,都会对孩子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父母不仅在语言上鼓励孩子积极去体验探索,同时也对世界保持好奇,身体力行的去实践的时候,无需过多的话语,孩子自然就会对探索未知的世界感到好奇。
同样的,很多父母常常抱怨孩子不听话,其根源很大程度上就是父母本身的言行不一。
试想一下,如果父母要求孩子努力学习而自己却不思进取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父母的语言在孩子的眼里又怎么会说服力呢?
我很赞同这样的一句话:你就是你孩子最好的老师,没有谁比你更适合教育好你的孩子。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去做的不多,我们需要承受来自周边亲朋好友的质疑与反对。
但和孩子的未来相比,孰轻孰重呢?毋庸置疑,为了孩子,我们一定会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8)
幸福,在路上今年的暑期阅读的书籍一改往日的科研,变得十分贴近生活,名叫《通往幸福的教育》。
幸福的教育,使人幸福,其中中国式教育的模式在此书中尽皆展示,回顾自己的求学生涯,都或多或少的有这些教育的痕迹。
作者在探讨教育问题时摆正了一个心态: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既然是想让孩子走的更远,自然是要穿适合的鞋才行,这样既不会磨破脚,更走的好。
但是中国教育这个“制鞋业”似乎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许多孩子仍旧穿着偏大或偏小的鞋子,每天在学校和补习班的路上磨着脚,唏嘘……那么,孩子的幸福在哪儿呢?在作者眼中更重视的是家庭教育,尤其是父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思考成长的路上,作者以自己的抚养经历表明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中国父母口中的好孩子就是听话,可是听话过度就会变成顺从。
在习惯了听别人的意见后,自我的主见逐渐消退,于是出现了妈妈boy、妈妈girl,不会独立解决问题。
焦虑、沮丧、懊恼、痛哭是标志,这其实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失的表现。
很多父母都会把孩子作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培养对象,孩子还未出生九忙着制定未来计划,报名兴趣班,似乎把孩子未来的生活都钉死了,如果孩子没有完成自己的计划,或是有偏离,那么这个孩子就不幸的成了亲属朋友口中不好的孩子。
可是你知道你的孩子其实可以经历很多种生活。
小时候的标准问题:“你长大后要做什么人啊?”我小时候的回答有很多,甚至几天一变,不要说是无知者无畏,那是一种很单纯的向往罢了,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实现,那又如何呢,当父母没有听到心目中的那个职业时,马上会说“这些没什么用,应该做……,因为工资多,被人羡慕……”在耳濡目染之下,我放弃了之前的小叛逆,成为了使他们觉得光荣的一名教师。
虽然我也喜欢当教师,但有多少人可以与我一样幸运呢?所以父母要学会倾听、交流,意识到你与他的不同,而孩子也会变的想要告诉你他的想法,或许将来这种家庭会议会成为最令人痴迷的事。
那么,我们又如何呢?从孩子成长到现在,你审视过自己的生活吗?口语诗人萨拉·凯伊提供了一个方法。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79)
撩开面纱放低姿态做真实而又幸福的教育---------《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暑假前发到一本书《通往幸福的教育》,开本不大,却很厚。
封面上赫然写着:“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
口气倒不小。
随便翻开几页,里面是一篇篇的小文章,小文章里面又串起一个个小故事,间或夹杂着作者的体会和感悟。
读起来毫不费力,与晦涩难懂的专业性教育书籍去比较,情感上亲近不少。
在趁暑假去武汉华中师大培训期间,在火车上,在培训间隙,认真地翻阅了这本书。
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孩子的家长,在很多问题上产生了共鸣,特别是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益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联系到平常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动心,享受学科学习带来的挑战和兴奋感,这都需要教师真切关心、全心投入,而且要求学科技能丰富娴熟,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改进。
看了书中的观点,联系、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
以下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课堂的效益最大化。
一、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善于提数学问题。
不少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只是某一领域的知识或一些专门的技巧,而提出一个问题,却往往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它属于更高的一个境界。
离开了问题本身,而大谈科学知识本身,从根本上讲是毫无意义的。
更为重要的是: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会导致某一学科重大进步乃至一门新兴学科的产生。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研究导致数学中新兴学科“图论”的诞生;地图填色中的“四色问题”推动了一批边缘学科的发展,并产生了“计算机证明”;由于天体力学计算的需要,牛顿发明了“微积分”,引起了数学上的一次革命。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问题的提出是何等的重要。
清华大学一位数学教授批评一些考入清华的学生:“你们除了做题,不知道还会做些什么。
”中国学生善于解问题,但不会提问题。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
什么是通往幸福的教育?1.最近刚把《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看完了。
这本书让我重新思考了一个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2.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应试教育的思维让我们习惯了只能有一种标准答案,从而忽略了其他答案的存在。
由于长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让我们无法意识到我们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而沿着这个思路去思考,那么教育的目的逐渐清晰。
3.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个体角度而言,教育的终极目的是要让人获得幸福,或者说让人能够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然后去实现幸福。
4.你或许会说,这是显而易见的答案。
但我想反问,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传统教育让多少人真正实现了幸福?特别是把幸福的两个前提独立与自由纳入评判时。
这算不算是教育的失败?5.那为何教育会失败?我认为主要是因为我们太过重视与价值创造相关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与情感相关的生命教育。
6.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中,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是过多地强调知识技能的成才教育,而忽视心灵心性精神的成人教育。
以致于在其离开家庭和学校之后的漫长人生旅程中,每当面对人生挑战与困境时,就会感到迷茫、失落、无助、彷徨…而那些不能领悟生命价值的人,也就不懂得自己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因此,或是沦为别人精神奴隶,按照别人的剧本生活;或是沉迷于物欲横流的世界,被欲望裹挟而无法清醒。
7.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标准答案的思维让人丧失了创造幸福的能力。
8.然而,思维一旦固化,要想改变极其困难。
首先你得承认过去的错误,还得推翻过去错误的决定,承担推翻错误决定所带来的后果与责任。
每一步都是对自我精神本能的挑战,更是对既成事实的颠覆。
何其困难,可想而知。
这就像当年爱因斯坦不愿承认量子纠缠一样。
再聪明的头脑也有不认错的时候,更何况是普通人?9.师父说,凡事都要立足一生去思考,否则,现在的对或许就是将来的错。
后悔一生,追悔莫及。
10.那什么才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呢?或者说什么才是通往幸福的教育呢?我认为是把知识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幸福教育。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5)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看过本小书,书名忘了,只记得有间叫参差咖啡的咖啡馆,取名源于罗素说的,“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
曾经有段时间很热爱有着大玻璃窗,舒适木桌,弥漫着焦香味的咖啡馆。
在那样的地方能度过一个悠闲的下午,不可谓不幸福。
幸福到底是什么,千人万答,无定论。
瞌睡有人送枕头的默契是幸福的一种,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的罗曼蒂克是幸福的一种,求仁得仁,乃至舍生取义也是幸福的一种。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看到作者也援引了这一句,“参差多态,乃幸福的本源”,“幸福感就是每个人自我感觉良好”深以为然。
只是作者是从如何培养出幸福的孩子角度出发的,而我则想聊一聊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作为教育工作者,幸福感有吗?课堂上充满青春朝气的脸上闪烁着求知的双眼,或在道路中间遇见,微笑向你道声“老师好”,亦或当毕业的学生回到你的身边叽叽喳喳时,作为老师无疑是开心的。
但是这类快乐并不常伴左右。
相反,不幸福感倒时有发生。
比分数就是一种去差异的神奇评价手段。
理论上来说,学生有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的权利。
而教育就是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去满足他。
满足感的来源并不应该以分分分来决定。
多一分则进步该喜,少一分则退步该忧?也有人将教师的幸福感归结于学生的进步,被热爱,家长的尊重与肯定等。
但这些其实属于被动幸福。
毕竟人很难掌控自身以外的情感。
打个比方,如果失去了太阳这个来源,月亮就会暗淡无光。
所以如果将自身感受押注在外界的反馈上,这种幸福感岌岌可危。
还有一部分人将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归结于生存环境,像经济收入、社会环境等等。
但是我们生活中本就不乏安贫乐道的“传教士”。
教育者的幸福感应当来源于自我和谐。
荣格的人格理论中认为自我和谐是预测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它是指实际的我,理想的我和社会的我三者接近或一致。
我想这就可以理解为,自我感觉良好。
教师当对自己的专业从容自信,这无关乎本身性格,主要是坦然接受自己的与众不同,充分享受教育的自由及其带来的快乐。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1)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做不动荡的自己——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这个标题是来自俞敏洪在今年八月的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的一句话,觉得颇有深意。
在如今这个时代,说实话,是很容易焦虑的,不是为了生活,而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我们因为房子焦虑,为了下一代的焦虑,为了上一辈的健康焦虑,而我们的父母也同样为了我们焦虑。
这本书其实就在这样一个动荡和焦虑的背景下,对教育进行的一个理性思考,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教育。
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记得之前培训的时候老师也提过这个问题,有人说教育是传道受业解惑,有人说教育是因材施教,也有人说教育是为了塑造人格。
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究竟是什么可能没有定论,但是我想教育真正的目的更多地就是创造可能性,尊重和保留不同。
之前在课上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心理有问题?本意为的是让学生区分一般的成长性问题和较严重的心理疾病,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个孩子这样回答:心理有问题就是和大部分人不一样,比如大部分人都是异性恋,少部分同性恋,我就觉得同性恋不正常。
答毕,全班像炸开了锅,有哈哈大笑的,有张嘴惊讶的。
我也惊了一下,稍想了一下回应道:每个人都由许多不同的特征:性向,外貌,职业等等,但我们很难保证自己的所有方面都和大多数人一致,如果有一天,你也成为了少部分,你会愿意被他人看作有问题,或是不正常的吗?有些人与众不同可能非常可爱,他的不同不但没有影响到别人,反而给大伙儿带来了欢乐,成了班级里的“活宝”、“开心果”,老师认为这是可以接受的“不同”。
但如果另一些人的“特立独行”破坏了规则,或是伤害了他人,那么就要思考这样的“不同”是不是带来了问题?其实这只是课上的一个小细节,却也让我思考我很多时候究竟有没有做到尊重学生?心理学上有一个补偿理论的理论,它其实指的是一种心理机制,为了保护自我。
比如一个小的时候缺乏什么,长大以后就可能去补偿什么。
我小时候的是被散养的,没有父母的严格监督,趴在小小的椅子上做作业,学习全靠自觉,现在想想可能缺失的就是那份陪伴和管理吧。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42)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42)耐心与爱,才是最长情的告白----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这个暑期我阅读了三川玲、白滔滔夫妇所作的《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因为是学校下发的,我原以为这里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又在阅读之前,听同事说这本书很有参考意义,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或者即将出生的,我想原来这里的教育是指家庭教育。
直至自己翻开书页,阅读目录,才发现作者在书中是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述说的。
细细想来,确实如此。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前都是不能缺席的,而只有当它们都是美好的,它们才是通往幸福的。
此处,我想说,我对作者的“通往幸福的”这一说辞深表赞同,因为几乎所有家长的心愿,就是孩子未来能幸福。
除此之外,作者在文中多次出现“成功”这一字眼。
幸福和成功不是一回事,成功等同于胜利,大多数我们生活中所说的成功是偏向于物质层面的。
而幸福则是精神层面的,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我们都知道成功不一定意味着幸福。
记得几年前有一篇高考作文标题是《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人人都应该想成为被鼓掌的人,但是不可能人人都成功,所以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有时候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我相信这个在路边鼓掌的人给我们的感觉并不是郁闷的、颓废的,而是淡定的、甚至是幸福的。
所以幸福和成功不是一回事。
但是作者并没有避开却经常用到这样的字眼,也在说明家长的愿望自然是孩子能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强者。
这样的一种愿望更需要我们付出精力去实现它。
恰巧,我正处在一个很适合看这本书的时期,那就是我既是一个老师,也是一个孩子刚上小学的家长,所以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让这两大教育是美好的,通往幸福的,那么它们必然是要先充满了耐心和爱的。
本书中,作者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杂糅到一处,是因为它们无法真正壁垒分明地分成两块,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
但是,作者的笔触更多的是偏向家庭教育的,显然作者心中非常明确,家庭教育才是教育的起始和根本。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4)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打开这本书,在自序的前面有一页纸,上面一行小字“教育,让每个人幸福”,我曾经在班级里问过学生两个问题,“你们现在快乐吗?”“你们现在有什么兴趣爱好?”大多数同学都是笑而不答,很多学生包括大人们,已经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了(当然玩手机是例外),我理想中的一个好孩子应该是这样的:他身体健康、乐观开朗、品行端正、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事情专注认真。
学习成绩只能体现一个方面,它不该是孩子的唯一。
但是这一点,大多数的家长老师都没有意识到。
但是我相信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总有一天会打破这一禁锢。
当一个孩子有了崇高的品质,专注而认真的态度,那么他怎么会做不好自己的事业呢?言归正传,《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主要是讲了婴幼儿时期以及童年时期的儿童的教育,几乎包含了儿童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教育的光芒,成长思考,学习秘密,教养方式。
关于教育光芒,你有权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有权学习你感兴趣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你有权拒绝灌输式的教学,可以质疑你所有不理解的东西,你有权拒绝不公平的竞争……这是教育的理想情况,以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包括西方发达国家也并没有做到绝对公平。
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现在的应试教育也不是丝毫没有可取之处,古代科举制度也选拔出大量有才能的人,并且它打破了士族的统治地位,是寒门之士进入上流社会实现人生目标的唯一途径。
纵观今朝,社会贫富不均,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都集中在中高产阶级,这部分家长教育程度高,教育观念开放,他们的孩子可以充分地进行素质教育,甚至不需要走高考这条路就可以出国深造,他们的孩子从小会多国语言,发音标准,会多种乐器,琴棋书画样样学。
但是大多数中下阶级、偏远农村、农民工子弟,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甚至连最基本的交流都没有,他们怎么办?只能通过高考这一条路,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所以我一再强调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可以允许多元化教育方式,重要的是想好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以及选择一条通往这条目标的有效的路径。
《通往幸福的教育》读后感 (25)
改变别人不是办法,成就自己才是力量——读《通往幸福的教育》一书有感暑假期间,细细研读了《通往幸福的教育》这一本书。
里面的很多事例和道理都触动了我的内心。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不管是老师,学生,父母亦或者是学校,家庭等都在不停地摸索和实践中获得成长。
而这其中,父母在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的人或者事都无法取代的,而且从孩子一出生,其对孩子的影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自己首先要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成长。
家庭就像是一台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孩子的成长逐渐偏离了他们所认为的正确的轨道,就会想方设法地用各种手段进行干预,试图强行介入,但却从来不反思自己的言行,一味地说教。
素不知,这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仅孩子没有任何的改变,而且会使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
长此以往,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矛盾冲突不断,甚至部分孩子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其结果往往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都身心疲惫,不欢而散。
曾经在和一位妈妈闲聊的时候,听她讲了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一件小事,让我感触颇深。
暑假的时候,这位妈妈带着孩子出去旅行,在坐火车回家的途中,儿子在火车上玩着游戏,妈妈说教了一通,不管用!然后玩好游戏,他就跟妈妈说:“妈妈,我想要个平板。
”妈妈告诉他,不行,不买!他开始不开心了,过了一会儿又跟妈妈说:“妈妈,给我买个平板吧!买好之后,我会每天认真做作业,不乱花钱…”根据以往的经验,每次买完之后,孩子承诺的东西从来不兑现,所以她坚决地拒绝了。
然后,孩子就各种不开心,烦恼痛苦掉眼泪。
妈妈也变得很烦躁,不知该怎么办?于是妈妈就跟孩子说:“既然我们两个坐在一起这么不开心,妈妈换个地方去坐吧!”孩子恶狠狠地抛出一句:“随你便!”妈妈走到车厢出口处,看着远处的田野,开始掉眼泪。
她开始在心中乞求上天帮助她,指引她,让她解决这个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生命成长成就幸福教育
-----读《通往幸福的教育》有感
今年的暑期即将开始,兴奋期待的同时,心里的某个角落里忽地闪出:今年学校会发什么书?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性,也成了一种期待。
是的,读书活动让教师们的暑假生活变得丰富而有意义,一颗平静的心总能在书中悟到点什么。
当我拿到《通往幸福的教育》这本书时,庆幸自己没有看过。
撕开包装纸,发现封面正中写着“通往幸福的教育”,细细看之右上角还有两行小字“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孩子都可以”,顿时一股暖流袭上心头,怎样的教育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感受到幸福?
全书共分教育的光芒、成长的思考、学习的秘密和教养的方式四大章节,书中更多的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与读者交流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
文中的一些文字细细读来值得深思。
其中一段这样写道“你有权按照自己的兴趣发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你有权学习你感兴趣的知识,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你有权拒绝灌输式的教学;你有权抗议教育中的羞辱、体罚的行为,可以质疑所有你不理解的东西;你权拒绝不公平的竞争……”有这么多的权利,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或许连家长都不清楚?现实是,许多家长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即使所谓兴趣的培养那也是为将来能获得更好的成绩而准备的。
就这样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在应试中被生生剥夺了,他们努力把孩子们打造成同一流水线上的产品----优等生。
孩子们在父母的催促下,各方的高压下,奋力地向着分数至上的目标挺进。
途中有人顺利过关,人有头破血流,有人跳楼自杀,教育的幸福指数降至冰点。
面对如此多的问题,为人父母的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家庭教育应该为孩子们做些什么?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承担些什么?文中
提到“我惊讶地发现,中国的教育,少了一堂课!是什么课呢?不是体验式、
沉浸式,培养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等新式课程,而是帮助孩子找到自我的生命
价值课。
”是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两个体系学习。
第一个体系,是学校
里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个,是每个人都拥有的生命价值。
何为生命价值
的教育,即选择以哪一种方式度过自己的生命。
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天赋,作为家长,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找到那个属于他的
独一无二的生命价值,帮助其实现期待中的自己。
家庭教育如此,学校教育何尝不是。
生命课程同样成了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开学初史校长在
会议上说的学校的生命教育要基于儿童立场的教育组织方式变革;基于生命成
长的幸福教育体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与生命教育高度整合;基于智能技术与
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以“激发生命潜能,促进生命发展”为本原。
以“认识
生命、关爱生命、发展生命、博爱生命”为内涵。
构建出德性养成、智性发展、灵性培育的三性共融的生命发展体系。
要创设出人文性、生态性、多元性、开
放性、思维性、生成性的多元化的生命课堂。
“关注生命的成长,成就幸福的教育”一起努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幸福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