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试题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属于生物的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高茎与矮茎B.兔的长毛与狗的短毛C.番茄的红色与茄子的紫色D.兔的长毛与黑毛2.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的基因型1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3.玉米中种子的颜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共同控制,且当显性基因A、B、C同时存在时为有色种子,否则是无色的。
现有一个有色种子的植株分别与三个无色种子的植株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
据表判断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中有色种子的基因型全为AaBbCcB.甲组F1C.乙组F中无色种子的基因型共有4种1中有色种子自交,后代中有色种子占27/64D.丙组F14.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一株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其子代黄圆占3/8,黄皱占3/8,绿圆占1/8,绿皱占1/8,则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YyRR YYRr B.YyRr YyRrC.YYRR yyrr D.YyRr Yyrr5.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6.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假说—演绎法和类比推理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下面是人类探明基因神秘踪迹的历程: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因子(基因)②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找到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依次为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7.如图是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2.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3.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小明因患重感冒而出现高烧,在一昼夜中体温持续维持在39℃左右,则小明在这一昼夜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不能确定6.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是信息分子B.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7.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A.B2=A×(10%﹣20%)B.A=F+B1+C1+D1+E1C.A﹣(B1+B3)=C l+C2+C3D.C3=B2×(80%﹣90%)8.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9.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 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理想条件下,t 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 ) A .m•2tB .m•220C .D .m•23t10.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不正确的是( ) A .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 .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 .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1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 A .种群数量稳定 B .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12.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 A .消费者和分解者 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 .生产者和分解者 D .生产者和人13.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移植肾脏后,患者发生排斥反应B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后,可有效预防乙肝C .花粉引起某人过敏反应D .注射抗生素杀灭体内的细菌14.下列不属于抗原物质的是( ) A .卡介苗 B .破伤风抗毒素 C .麻疹疫苗D .白喉类毒素15.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①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③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故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替代.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16.设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 1,散热速率为b 1,进入0℃环境2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a 2,散热速率为b 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a 1=b 1,a 2=b 2 B .a 2<a 1,b 1<b 2 C .a 1>b 1,a 2>b 2 D .A 、B 两项均对17.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际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体没有调节作用,所以都无毒无害,可以安全地大量食用B .幼儿食用过多的用乙烯利催熟的柿子,会过早出现性早熟C .在小麦田中使用2,4﹣D 可抑制双子叶杂草的成长 D .给未受粉的桃花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成熟18.如图所示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K值;②若环境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K值会变小;③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等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种群数量为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⑤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⑤D.②③④19.下列关于实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操作,不正确的是()A.培养用具和培养液都必须经过严格的灭菌处理B.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C.取培养液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目的是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需先滴加培养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20.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①作用的靶器官为垂体和甲状腺B.激素③对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属于反馈调节C.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D.激素③的靶细胞几乎是全身的细胞2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2、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2、4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1、3、2、422.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息物发挥作用B.激素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具有微量和高效的特点C.甲状腺激素除促进人体产热,还有其他生理效应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23.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24.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A.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细胞使肝糖原分解B.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被吞噬细胞吞噬C.口服多酶片促进对食物的消化D.寒冷刺激使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血管收缩反应25.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B.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C.过度饥饿﹣﹣胰岛素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26.下列有关激素调节及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菜在传粉阶段遇到连续暴雨袭击,喷洒生长素类似物可避免减产B.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D.激素间的拮抗作用不利于维持动物体内环境的稳态27.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c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28.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置含适宜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如图).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A.直立生长B.向右弯曲生长C.向左弯曲生长D.不生长不弯曲29.烟草“打顶”有利于烟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但“打顶”后腋芽的生长会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为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打顶”后于伤口施用()A.生长素类物质B.赤霉素类物质C.细胞分裂素D.乙烯生成物30.在一个气候和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一般说有利于生存和发展的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B.个体最小的C.个体差异最少的D.个体差异最多的31.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C.赤霉素和脱落酸D.生长素和乙烯32.“断食清肠”的减肥方法主要就是绝食,科学证明这种做法对身体危害较大.在绝食期间,体内分泌量比正常进食明显增加的激素是()A.胰高血糖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33.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34.小狗用舌头舔自己的伤口,这有助于防止伤口感染,因为狗的唾液中含有()A.唾液淀粉酶B.溶菌酶C.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35.园林工人每年都要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向光性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D.解除顶端优势36.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D.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37.下列4种现象中,不适宜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合理分析的是()A.虎等大型肉食动物容易成为濒危物种B.蓝藻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爆发C.饲养牛、羊等动物,成本低、产量高D.巨大的蓝鲸以微小的浮游动物为食38.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基石,植物都是生产者B .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细菌都是分解者C .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D .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动物都是消费者39.调查得知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以a 、b 、c 、d 表示).经测定,一年中流经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分别为,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是( )40.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 包含五个种群(A 1、A 2、A 3、A 4、A 5),B 包含两个种群(B 1、B 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A .10条B .15条C .20条D .25条二、综合题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传递至靶细胞,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A 图中某器官内的神经元之间相联系的结构如图B 所示称为 ,该结构处的信号变化是 .若在d 处给以适当刺激,则a 、b 、c 、d 、e 中能检测到电位变化的是 ,这说明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是 的.(2)A 图中a 、b 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 、d 的调节过程是: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 作用.若激素①表示雌性激素,则物质a 是 .激素①进入细胞内,通过影响f 的 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3)若结构乙表示的是胰岛A 细胞,则该细胞分泌的激素②的生理功能具体是 .2.某生物社团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按如表完成了有关实验,并定期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请分析回答: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该生物社团研究的课题是 .(2)该生物社团的同学在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①用滴管吸取样液前,应将培养酵母菌的试管轻轻震荡几下,目的是 ,防止实验结果出现较大误差.②将样液稀释10倍,采用 板(规格为1mm×1mm×0.1mm )计数,观察到的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分布如图所示,计数时该小格中酵母菌数量应计为 个.③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着培养液中 而逐渐减少.3.如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 1、m 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如图2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 ~g 表示能量值.请据图作答:(1)图1中,m 1、m 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会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2)图2中,若A 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 表示 ,C 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 ,则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用图中所给字母表示). (3)由图2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4)若图1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的食物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 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 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 kJ (用所给字母表示).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 A .血浆 B .组织液 C .淋巴D .细胞内液【答案】B【解析】人体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静脉注射时,将药物直接注射到血浆中,血浆在血管中.注射疫苗时没有直接注射到血管中,而是通过肌肉进入人体,此时细胞所处内环境为组织液.解:肌肉注射乙肝疫苗时,由于肌肉细胞之间是组织液,所以疫苗最先进入的是人体的组织液. 故选:B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2.人体内水的来源包括()①饮水②食物中含的水③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④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人体所需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主要来源是饮水、食物.排出途径是肾脏、皮肤、肺和大肠,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解:人体所需水的来源有饮水、食物和代谢产生的水,代谢产生的水包括物质氧化分解产生的水和蛋白质合成时产生的水等.故选:A.【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3.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冬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答案】B【解析】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寄生: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解:真菌侵入幼虫体内后,使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外皮,而自身可在来年夏季萌发,因此,属于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有害的现象,即寄生.故选:B.【考点】种间关系.4.下列关于内环境的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相同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A、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A错误;B、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B正确;C、年龄、性别不相同的人,体温不同;同一个人在一天内体温也不相同,C错误;D、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错误.故选:B.【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5.小明因患重感冒而出现高烧,在一昼夜中体温持续维持在39℃左右,则小明在这一昼夜中的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关系是()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要对这种平衡加以分析,产的热多,散的热多;产的热少,散的热少.解:A、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则体温一直维持在39.5℃,A正确;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则体温上升,不能一直维持在39.5℃,B错误;C、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则体温下降,不能一直维持在39.5℃,C错误;D、由于产热量和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体温才能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A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6.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是信息分子B .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 .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激素是由动物内分泌腺或细胞产生,属于信息分子,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解:A 、激素是信号传导的分子,能够传达信息控制细胞的活动,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某些局部变化,A 正确; B 、激素的化学本质有的是蛋白质分子,有的是固醇类等,如性激素是固醇类,B 错误;CD 、激素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通过调节各种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不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C 错误;D 错误. 故选:A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7.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 .B 2=A×(10%﹣20%) B .A=F+B 1+C 1+D 1+E 1 C .A ﹣(B 1+B 3)=C l +C 2+C 3 D .C 3=B 2×(80%﹣90%)【答案】D【解析】各营养级的生物固定的能量有多个去向:流向下一营养级、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等. 解:A 、B 2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为A 的10%﹣20%,即 B 2=A×(10%﹣20%),A 正确;B 、A 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输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有:F 、B 1、C 1、D 1、E 1.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应该是平衡的,即A=F+B 1+C 1+D 1+E 1,B 正确;C 、根据能量输入与输出平衡,A ﹣(B 1+B 3)=B 2,而B 2=C l +C 2+C 3,所以A ﹣(B 1+B 3)=C l +C 2+C 3,C 正确;D 、C 2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其为B 2的10%﹣20%,即 C 2=B 2×(10%﹣20%),D 错误. 故选:D .【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8.某生态系统中有A 、B 、C 、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 ,D 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 .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 【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其中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呼吸作用;丁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图中D 为分解者. 解: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 正确; B 、参与丁分解者分解作用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B 正确; 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 值,C 错误;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还来自A 生物(B 粪便中的能量,是B 未同化的能量,仍属于其上一个营养级A ),D 正确. 故选: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9.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m个个体)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理想条件下,t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A.m•2t B.m•220C.D.m•23t【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分析,细菌每20min 就分裂繁殖一代,则Nt=m×2n,其中N代表细菌的数量,n表示第几代.解: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细菌繁殖遵循J型增长曲线.T小时细菌繁殖代数为3t,则种群的数量为m×23t.故选:D.【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10.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不正确的是()A.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C.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答案】D【解析】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引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若病毒存在于体液中,则会发生体液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若病毒侵入细胞,则会发生细胞免疫,其过程为:(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解:A、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A正确;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因此可组织环境中病毒的扩散,B正确;C、病毒侵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C正确;D、同种感冒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浆细胞,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以清除病毒,D 错误.故选:D.【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11.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该使被捕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答案】B【解析】“S”型曲线增长速率:开始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在a~之间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K之间时,受到环境阻力的影响,种群的增长速率在减小;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到达最大值(K值).解:A、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种群数量为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C、种群数量最大值时K值,而不是,C错误;D、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故选:B.【考点】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3、4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C.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D.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2.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B.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3.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⑥4.直接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作用的激素是A.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和雄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甲状腺激素和胰高血糖素5.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C.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6.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B.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与下丘脑有关C.寒冷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也随之增加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7.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参与这一免疫反应的细胞有A.吞噬细胞、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B.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D.吞噬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8.下列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体液免疫中抗体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都在骨髓中分化,发育成熟C.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中遗传物质一般未改变,而mRNA种类不完全相同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攻击目标是已经被抗原入侵了的宿主细胞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B.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C.寒冷刺激,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以抗寒D.人体产热主要来自骨骼肌和内脏的活动10.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C.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11.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有如下几步,其正确顺序是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②减少尿的排出③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的量增加④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量增加⑤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恢复正常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③→②→④→⑤1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能直立生长的是①、④和⑥B.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可设置①③进行对照C.若探究植物胚芽鞘感光部位,应设置④⑥进行对照D.图中弯曲生长的是③⑤13.比较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和人体内的生长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A.在体内含量都较少B.对生命活动都有调节作用C.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D.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14.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B.在太空中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植物的向光性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15.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课题研究,在制定实验方案过程中,下列哪一项可以不考虑()A.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B.配置一系列浓度梯度C.严格控制无关变量D.进行预实验,确定实验浓度范围16.浙江海宁市一位农民不慎错将家中存放的植物生长素当做农药,对晚稻治虫。
安徽铜陵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
安徽铜陵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带解析)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 B.核糖核苷酸C.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甘油和脂肪酸【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大多数酶为蛋白质,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少数酶为RNA,其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A.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来C.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D.酶可参与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活细胞都能产生美,故A错,C正确。
酶在活细胞内合成,故B错。
酶催化化学反应,本身不参加化学反应,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3.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 )A.提高淀粉酶活性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防止玉米粒发芽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甜玉米可溶性糖含量高,在相关酶作用下会转化为不甜的淀粉,在沸水中酶活性被破坏,不能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故D正确。
高温会破坏酶活性,故A错。
高温主要破坏蛋白质结构,故B错。
发芽淀粉会转化为可溶性糖类,故C错。
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4.下列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A.H2O2、过氧化氢酶 B.淀粉、淀粉酶C.蛋白质、蛋白酶 D.麦芽糖、麦芽糖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过氧化氢分解受温度影响显著,故A不适合。
其他选项化合物分解受温度影响不显著,都可以。
淀粉被淀粉酶分解可以用碘液检测,蛋白酶分解蛋白质速率可以观察蛋白质分解所用时间,麦芽糖被麦芽糖酶分解速率可以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的还原糖量。
2013-2014学年度下学高二年级月考一生物试卷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试卷总分:9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都直接参与了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B.用适宜浓度生长素溶液处理番茄就能得无子番茄C.植物向光现象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结果可能相同2.如图甲为接受单侧光照的胚芽,图乙为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胚根,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相同浓度的生长素对a处和c处的作用效果可能不同B.a侧生长素浓度降低抑制生长C.b侧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D.c、d两点生长素浓度相同促进生长3.温室栽培的茄果类蔬菜,因花粉发育不良影响传粉受精,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方法是A、喷洒氮肥B、喷洒磷肥C、提高CO2浓度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4.某小组同学探究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如图将胚芽鞘去除一段时间后,将三个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角度α。
已知生长素浓度N1>N2>N3,N2的浓度接近顶芽的浓度,三个浓度(低、中、高)之间相差较大。
则三浓度所致角度α的情况最可能是A.α1>α2>α3B.α1<α2<α3C.α1>α2,α2<α3D.α1>α2,α2=α35.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6.以下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所做的实验:在胚芽鞘切面一侧放置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测定各胚芽鞘弯曲生长的角度,下表数据说明琼脂中生长素浓度(mg/L)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胚芽鞘弯曲的角度α(°)0 3 7 12 15 18 15 10B.胚芽鞘弯曲的程度与其它激素无关C.琼脂中生长素浓度为0.35mg/L时,胚芽鞘生长受抑制D.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在0.25mg/L左右7.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对实验结果预测正确的是A.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4B.上述四组实验中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3C.主枝仍能直立生长的只有丙D.能弯向光源生长的只有丁8.某同学进行了“倒插杨柳”的探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2.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毒体的过程是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3.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B.患糖尿病的动物C.切除垂体的动物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4.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5.冬天雪后,若把雪团放在手里一会儿,会发现手比未放雪之前要热乎一点。
关于此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握雪后,手部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体温调节中枢B.整个过程是下丘脑的兴奋性增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C.此过程中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D.此过程中,机体某些细胞耗氧增加,代谢增强6.2008北京“绿色奥运”中“绿色”的含义除了包括城市绿化、绿色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外,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爱生命、保护生态、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在城市绿化时应尽量使用本地树种、草种B.垃圾资源化的生产模式应是一个绿色城市首选的生产模式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D.以自然景观为对象的生态旅游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7.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激素、酶、抗体与神经递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B.动物激素既不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但对生命活动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C.神经递质的受体是位于突触前膜上的蛋白质,能与递质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D.在发生二次免疫时,记忆B细胞可迅速合成大量抗体2.如图所示为不同化合物的化学元素组成,图中序号代表化合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①为某种多聚体的单体,则①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②和④两种大分子可能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或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③可能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也可能是能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D.若①②③④均为多聚体,其构成的单体在排列顺序上都有多样性3.研究发现乳白蚁肠道中含有起保护作用的细菌,可阻止能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磷脂是组成乳白蚁和真菌的必需化合物C.乳白蚁、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壁均无选择透过性D.乳白蚁、细菌和真菌共有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4.细胞通讯是指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间的通讯都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B.细胞膜上的受体在细胞通讯过程中具有选择透过性C.动物体内的激素都需要通过靶细胞上特异性载体转运入细胞内实现信息交流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是一种细胞通讯的信号分子5.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进行差速离心,分离细胞核与线粒体的正确方法应是()A.首先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B.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C.首先是低速离心,分离出线粒体,然后是高速离心,分离出细胞核D.离心速度不变,线粒体在沉淀物中,细胞核在上清液中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本身不能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的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C.同一个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酶的种类有差异,数量也不同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7.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ATP中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C.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D.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三阶段[H]与氧气结合产生水,同时产生大量ATP8.如图曲线b 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 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高二生物5月月考题.doc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A.精子B.病毒C.变形虫D.卵细胞2.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I叫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D.转换高倍镜Z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3.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B.此细胞不可能是槓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4.右图表示由3个関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关系图,英屮I为大関,【I和III分别为大関Z内的小関。
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A. I脱氧核糖核酸、II核糖核酸、【II核酸B. I细胞膜、II蛋白质、III脂肪c. I固醇、II胆.固醇、m维生索D D. I原核生物、II绿藻、III蓝藻①病毒②根雷③细菌④草履虫⑤蓝鴻⑥酵母菌⑦衣鴻⑧变形山A.①②⑥B.③⑤C.③⑤⑦⑧D.②④⑥⑦⑧5.下列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组是()6.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屮易涨破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卜-易观察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7.将新鲜的绿色苔蘇植物叶片,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屮,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苔薛细胞的状态如右图所示。
此时,部位①和部位②的颜色分别是()A.无色、绿色B.红色、绿色C.红色、无色D.红色、红色8.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
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继续壇强,反而下降。
主耍原因是()A.夏季光照太强,叶绿素分解B.夏季气温太高,酶活性降低C.暗反应过程中C3产生得太少D.水分蒸腾散失太多,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少9.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屮,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选择透过性B.内吞和胞吐C.保护作用D.主动运输10.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B.可以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通透性C.可用过氧化氢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D.做观察细胞的冇丝分裂时,可用龙胆紫染液代替醋酸洋红染液11.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贮存种子②捉倡慢跑③稻田定期排水④糖渍、盐渍食品⑤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A.①®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2.下图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按顺时针方向),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B.图中的a-bf a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C.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最好是选植物甲13.菜同学研究温度和pll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右图的Illi线。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B.5、4、4C.4、5、4D.5、4、52.豚鼠的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则4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3只黑毛,一只白毛B.两只黑毛、两只白毛C.4只都是黑毛D.除以上可能性外,还有其他可能3.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总数为44%,嘧啶总数为56%,此生物不可能是()A.烟草B.HIV C.噬菌体D.烟草花叶病毒4.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每个DNA分子中,碱基种类均有四种②在双链DNA的一条核苷酸链中A=T③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碱基,能够和上下相连的任一磷酸基组成脱氧核苷酸单位④双链DNA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相连接⑤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和脱氧核糖项连接.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④5.在一个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A.21%、12%B.30%、24%C.34%、12%D.58%、30%6.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B.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中介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由此可确定①在遗传上不具功能7.如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相同的DNA分子可以转录出不同的mRNAB.mRNA3和mRNA4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C.不同mRNA中相同的遗传密码编码相同的氨基酸D.肝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DNA有差异8.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10.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11.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B.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一定都含有32P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12.蜜蜂种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如图显示了蜜蜂的性别决定过程,据图判断,蜜蜂的性别取决于()A.XY性染色体B.ZW性染色体C.性染色体数目D.染色体数目13.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参与DNA的合成.DNA合成时,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若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腺嘌呤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2种B.3种C.4种D.5种14.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个体的概率为B.若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的正常配子中染色体数为2条C.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 W、aX W两种15.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正常基因: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1:精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2:精氨酸、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突变基因3:精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丙氨酸.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16.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转移至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17.如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Ⅰ上还是片段Ⅱ﹣1上,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性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可推断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A.Ⅰ;ⅠB.Ⅱ﹣1;ⅠC.Ⅱ﹣1或Ⅰ;ⅠD.Ⅱ﹣1;Ⅱ﹣Ⅰ18.已知某个核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所示: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改变,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B.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①链转录的C.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则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一定会癌变D.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配子中,将不能传递给后代19.图甲、乙分别代表某种植物两不同个体细胞的部分染色体与基因组成,其中高茎(A)对矮茎(a)显性,卷叶(B)对直叶(b)显性,红花(C)对白花(c)显性,已知失去图示三种基因中的任意一种,都会使配子致死,且甲、乙植物减数分裂不发生交叉互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植株均可以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若要区分甲、乙植株,可选择矮茎直叶白花植株进行测交实验C.由图判断乙植株可能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因此两植株基因型不同D.甲、乙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茎卷叶植株所占比例分别为和20.关于下列四个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1中共有5种核苷酸B.图2中的A与图3中的A是同种物质C.图3是单链RNA,含有氢键D.图4存在植物所有细胞中21.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上的四种脱氧核苷酸可组合成64种密码子,代表20种氨基酸B.若①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合成的多肽链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C.①上的一个密码子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tRNA转运D.①只有与⑥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22.如图为脉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不能从图中得出的结论是()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脉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发生突变23.张某家族患有甲病,该家庭遗传系谱图不慎被撕破,留下的残片如图.(图中表示患甲病男性,表示正常男性,表示患甲病女性,表示正常女性)现找到4张系谱图碎片,其中属于张某家族系谱图碎片的是()A.B.C.D.二、综合题1.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B是,F是,G是.(2)D与A的位置关系是.(3)从分子水平看,D是有遗传效应的C的片段.C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E.D的主要载体是图中的A,除此之外,和中的D也可由亲代传递给子代.(4)在E构成的链中,与1分子G相连接的有分子的F和分子的H.(5)遗传信息是D中排列顺序.2.如图甲、乙、丙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甲的①~⑥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③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2)若图丙中①→②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图甲中④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3)图甲⑤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有.图甲⑥代表的个体中最多能产生种染色体组合不同的配子.3.已知图甲中g与图乙中的“物质X”为同一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f代表染色体,则e能被染成绿色,将其彻底水解可得[a]磷酸、[b]碱基和[c] 三种小分子物质,e的空间结构一般表现为.(2)若f代表一种细胞器,且是合成物质X的场所,则e是.在图乙④过程中,所需的转运工具是,其具体功能是.(3)在真核细胞中,⑤和①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原核生物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包括(用图乙中的标号表示).(4)图乙中需要4种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并且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为A﹣T、U﹣A、G﹣C、C﹣G的过程是.4.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图2中方框内所示结构是的一部分,它主要在中合成,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可以用图2方框中数字表示.(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进行的场所是[ ] ,所需要的原料是.(3)若该多肽合成到图1中UCU决定的氨基酸后就终止合成,则导致合成结束的终止密码是.(4)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与图1中⑥结构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A.乳酸杆菌 B.T2噬菌体 D.染色体 D.流感病毒(5)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 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的密码子个数和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最多不超过.A.166和55 B.166和20C.333和111 D.333和20.5.如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乙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是.(2)β链碱基组成为.(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性遗传病.(4)Ⅱ6基因型是,Ⅱ6和Ⅱ7婚配后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要保证Ⅱ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5)由图甲可以看出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直接原因是,从变异的种类来看,这种变异属于.该病十分少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和.6.某种鸟类(2N=76)位ZW型性别决定,其羽毛中的黑色素由等位基因A/a中A基因控制合成,且A基因越多黑色素越多.请回答下列问题:(1)雄鸟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条Z染色体,对该种鸟类进行核基因组测序,需测定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2)若等位基因A/a位于Z染色体上.用两只羽毛颜色相同的个体杂交,子代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代基因型为,子代中黑色、灰色、白色的比例为.(3)若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另有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色素的分布(不改变羽毛颜色深浅).用纯白和纯黑亲本杂交出现如图所示的杂交结果.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A/a和B/b所在染色体的关系为,B/b中能使色素分散形成斑点的基因是.②让F中的纯灰色鸟与灰色斑点鸟杂交,子代中新出现的表现型所占的比例为.2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人、噬菌体、禽流感病毒中参与构成核酸的碱基种类数分别是()A.4、4、5B.5、4、4C.4、5、4D.5、4、5【答案】B【解析】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而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只有4种碱基,4种核苷酸.解:人为真核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含有5种碱基(A、T、C、G、U),2种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8种核苷酸;而噬菌体为DNA病毒,含有4种碱基(A、T、C、G)和脱氧核糖,有4种核苷酸;禽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4种碱基(A、C、G、U)和核糖,故有4种核苷酸.故选:B.【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2.豚鼠的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如果一对杂合的黑毛豚鼠交配,一胎产下4仔,则4仔的表现型可能是()A.3只黑毛,一只白毛B.两只黑毛、两只白毛C.4只都是黑毛D.除以上可能性外,还有其他可能【答案】D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解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据此答题.解:根据“杂合子的黑毛豚鼠”可知黑毛相对于白色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根据基因分离定律,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即Aa×Aa→AA(黑):Aa(黑):aa(白)=1:2:1,后代性状分离比为黑色:白色=3:1.但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偶然性,后代不一定会出现3:1的分离比,有可能是全部黑色或全部白色或三黑一白或二黑二白或一黑三白或全黑.故选: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3.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总数为44%,嘧啶总数为56%,此生物不可能是( ) A .烟草 B .HIV C .噬菌体 D .烟草花叶病毒【答案】C【解析】DNA 分子一般是双链结构,在双链DNA 分子中,嘌呤总是与嘧啶配对,因此嘌呤与嘧啶相等,RNA 是单链结构,嘌呤不一定与嘧啶相等.解:A 、烟草同时含有DNA 和RNA 两种核酸,一般情况下,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含量不相等,A 正确; B 、HIV 为RNA 病毒,只含RNA 一种核酸,一般情况下,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含量不相等,B 正确;C 、噬菌体为DNA 病毒,只含DNA 一种核酸,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含量相等,这与题干信息不符,C 错误;D 、烟草花药病毒为RNA 病毒,只含RNA 一种核酸,其所含的嘧啶和嘌呤含量一般不等,D 正确. 故选:C .【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 与RNA 的异同.4.下列关于DNA 分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每个DNA 分子中,碱基种类均有四种 ②在双链DNA 的一条核苷酸链中A=T③相连的脱氧核糖和碱基,能够和上下相连的任一磷酸基组成脱氧核苷酸单位 ④双链DNA 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相连接 ⑤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和脱氧核糖项连接.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③④⑤ D .①②④【答案】B【解析】DNA 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NA 分子是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并且遵循A 与T 配对、G 与C 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①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下,每个DNA 分子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碱基,①正确; ②双链DNA 分子中A=T ,单链DNA 分子A 不一定与T 相等,②错误;③脱氧核糖的1号、5号碳原子分别与碱基和磷酸相连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在脱氧核苷酸链中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与另一个脱氧核糖的磷酸相连不能构成脱氧核苷酸,③错误;④双链DNA 分子的两条多核苷酸链通过碱基相连接形成双链结构,④正确; ⑤DNA 分子中相邻的脱氧核苷酸之间由磷酸﹣脱氧核糖相连,⑤正确. 故选:B .【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5.在一个DNA 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若其中一条链的胞嘧啶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4%、胸腺嘧啶占30%,则另一条链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21%、12% B .30%、24% C .34%、12% D .58%、30%【答案】C【解析】关于碱基数目的计算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 ,G=C . 由此得出,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 ,C=G ,A+T=C+G ,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 )/(G+C )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 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 分子一条链中(A+G )/(T+C )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4)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 )/(C+G )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 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 分子中,A=(A 1+A 2)/2,其他碱基同理.解:因为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由于A=T ,则A=T=21%,G=C=29%.设这条DNA 分子的碱基数量是2a ,则第一条链上胞嘧啶数量设为C 1,第二条链上胞嘧啶的数量为C 2,则(C 1+C 2)÷2a=29%,则C 2÷a=34%,也就是另外一条链上胞嘧啶的含量是34%;设第一条链上的胸腺嘧啶的数量是T 1,第二条链上胸腺嘧啶的数目是T 2,则(T 1+T 2)÷2a=21%,T 2÷a=12%. 故选:C .【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6.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B .图中所示的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C .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 作中介D .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由此可确定①在遗传上不具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和②都是DNA 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 ,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解:A 、图中②﹣③配对过程是转录,③﹣④过程属于翻译,A 正确; B 、图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发生在原核细胞中,B 正确; C 、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tRNA 作工具,C 正确; D 、①是DNA 单链,在遗传时参与DNA 复制,D 错误. 故选:D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7.如表为人体四种细胞某些基因表达的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同的DNA 分子可以转录出不同的mRNAB .mRNA 3和mRNA 4可以共存于同一个细胞中C .不同mRNA 中相同的遗传密码编码相同的氨基酸D .肝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DNA 有差异 【答案】D【解析】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同的细胞中表达形成不同的mRNA 和蛋白质,但注意mRNA 3和呼吸酶在所有的细胞中都有.解:A 、人体内各种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所含遗传物质(DNA )相同,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相同的DNA 不同区段可以转录形成不同的mRNA ,A 正确;B 、人体内所有细胞都含有呼吸酶,即都含有mRNA 3,只有浆细胞能合成免疫球蛋白,即只有浆细胞含有mRNA 4,所以mRNA 3和mRNA 4可以共存于浆细胞中,B 正确;C 、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不同mRNA 中相同的遗传密码编码相同的氨基酸,C 正确;D 、肝细胞与造血干细胞功能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DNA 不变,D 错误. 故选:D .【考点】细胞的分化;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8.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 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 1个体最好是( )A .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 .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 .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 .突变型(雌)×突变型(雄)【答案】A【解析】一条染色体上一个基因突变导致性状改变,可判断为显性突变,突变型为显性性状.野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 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解:根据“一只雌鼠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可以得知应该是显性突变.如果是常染色体则为:aa 变为Aa ,如果是伴X 遗传则为:X a X a 变为X A X a .这样的话,不管是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就会有“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的雌雄中均有野生型,也有突变型.”因此,若要通过一次杂1个体最好是野生型(雌)×突变型(雄).野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生型雌鼠与突变型雄鼠杂交,若符合交叉遗传特点即后代表现为雄鼠都是野生型,雌鼠都是突变型,则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后代性状与性别无关联,则在常染色体上.故选:A.【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伴性遗传.9.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C.沉淀、上清液、沉淀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答案】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解析】T2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因此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解: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并随着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时,噬菌体的DNA和细菌均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③15N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离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故选:B.【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0.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的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答案】C【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可应用于诱变育种,如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基因重组可用于杂交育种,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染色体变异可用于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据此答题.解:A、转基因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病,其原理是基因突变,B错误;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其原理是基因重组,C正确;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D错误.故选:C.【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11.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手段.下面几个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实验,对其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含有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可以在细胞核和线粒体处检测到较强的放射性,而在核糖体处则检测不到B.将果蝇精原细胞中的DNA都用32P标记,然后放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所得到的4个子细胞中一定都含有32PC.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而尿液中有H218OD.赫尔希和蔡斯用噬菌体去侵染分别用32P和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真正的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同位素示踪法是利用放射性元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行标记的微量。
【生物】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
市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高二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2.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到K值时数量不变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4.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A.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B.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C.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D.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6.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4.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5.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6.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仅由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三种细胞外液构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维持相对稳定C.只要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正常,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就可以保持D.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7.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8.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9.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10.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11.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12.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细胞轴突末梢可形成多个突触小体B.兴奋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C.一个乙酰胆碱分子可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D.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13.关于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乙酰胆碱贮存于突触小泡中C.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D.去甲肾上腺素可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14.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1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左侧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甲),兴奋从该神经元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如图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兴奋在图甲中的传导速度大于在图乙中的传递速度B.图乙中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C.图乙突触前膜以胞吐形式释放的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D.图甲中形成的电流在膜外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16.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A.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B.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C.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D.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17.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B.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时,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C.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而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多种器官D.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18.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19.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20.图Ⅰ是某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Ⅱ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X、Y代表激素名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Ⅰ中B液渗透压的大小差异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图Ⅰ中A液减少C.图Ⅱ中甲和乙所代表的结构名称分别是下丘脑和垂体,激素X是促甲状腺激素D.图Ⅱ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促进作用的是③④21.阻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后,血液中含量变化最小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D.性激素22.如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23.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 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24.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25.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26.环孢霉素A是一种能抑制T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A 可用于()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27.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28.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超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29.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若某人接受器官移植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B、C、D、F均能增殖分化B.移植的器官在受体内主要通过⑩发生排斥反应C.细胞A为吞噬细胞,能摄取、处理并特异性识别抗原D.⑨和⑩两种免疫方式分别为人体的第二、三道防线30.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31.如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A.ⅠB.ⅡC.ⅣD.Ⅴ32.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 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33.图为研究生长素(IAA)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初始时,琼脂块①~⑥不含IAA,下列对实验结果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琼脂块①②中都有IAA,①>②B.琼脂块③④中都有IAA,③≈④C.琼脂块⑤⑥中都有IAA,⑤≈⑥D.琼脂块③④中含有的IAA分别与⑤⑥中的相等34.甲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乙图表示将盆栽植物横放时植物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曲线表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P mmol/L为最适浓度B.乙图中茎的背地性与胚芽鞘的向光性中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相似C.乙图中根的向地生长体现了生长素具有两重性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35.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B.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C.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D.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36.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37.某同学设计了一个“观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对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他的设计和分析合理的是()A.可以将扦插枝条生同样数量的根所用时间或相同时间内的生根数量作为观测指标B.实验预期的结果可能是:萘乙酸溶液的浓度越高,越有利于扦插枝条生根C.实验中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存在一定的梯度D.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3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和数量变化是种群的特征B.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C.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39.下列关于出生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某种群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10,其中新生个体数为20,死亡个体数为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 10%B.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C.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D.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40.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41.图为某天鹅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对该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C.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其栖息环境,可使K值提高D.比较曲线Y与曲线X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42.有关生物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A.摄入高糖食品→人体胰岛素分泌增加→血糖水平回落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稳定C.病毒感染→人体T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清除病毒D.单侧光照→植物体生长素重新分布→向光弯曲43.糖耐量受损(IGT)的人表现为空腹血糖浓度正常、负荷(如饮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异常.为了探究运动对IGT 的干预情况,受试者于餐后进行中等强度持续运动30min,定时采样测定血糖浓度及胰岛素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分析推测错误的是()A.餐后60min时,胰岛素分泌下降导致血糖浓度低于对照组B.餐后适度运动可降低IGT人群餐后血糖峰值和胰岛素升高幅度C.餐后适度运动使IGT人群胰岛素分泌高峰提前,血糖浓度下降D.餐后适度运动可以减轻IGT人群胰岛B细胞的分泌负担44.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①~⑦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不正确的叙述是()A.①和⑤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③只能由②增殖分化而来D.⑤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45.如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46.如图甲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乙是某时期该鱼类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乙为图甲C点后该经济鱼类年龄组成曲线B.在B点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C.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D点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47.某实验小组通过手术获得下丘脑部分损毁却存活的小鼠多只,与正常鼠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放置30分钟,然后测定小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正常鼠的结果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绘出手术损毁鼠单位时间的耗氧量变化曲线.二、综合题1.长跑比赛中,运动员体内多种生理过程发生了改变.(1)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继而促进,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2)机体血糖大量消耗的主要途径是,其终产物中的气体可进入细胞外液,并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系统被排出体外.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增加,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促进,使血糖快速补充.2.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1)图示反射弧中,a是.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2)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神经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心率加快,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3)当细菌感染足部伤口时,可引起体液中吞噬细胞和杀菌物质抵御病菌侵害,此过程属于免疫.未被清除的病原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其抗原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3.现代人群中糖尿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人类健康“沉默的杀手”,其病因较多.请根据以下内容回答:(1)为验证胰岛素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对正常小鼠注射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的顺序是.(2)糖尿病患者往往胰岛素分泌不足,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发生障碍,表现出高血糖和尿糖等症状.(3)某些糖尿病患者是在感染了某病毒后患病的.分析得知:胰岛B细胞上的一些物质分子结构与病毒上的分子结构相似,在机体细胞免疫中产生的对胰岛B细胞进行攻击,致其受损进而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减少,此种糖尿病属于病.4.如图表示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细胞因子是细胞对刺激应答时分泌的物质(如淋巴因子),CR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据图回答:(1)应激状态下,下丘脑释放的CRH增多,最终导致糖皮质激素增多.血液中糖皮质激素含量增多对下丘脑、垂体的分泌活动有作用,从而使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含量保持相对稳定.糖皮质激素能限制骨骼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与(激素)的作用相反.(2)有研究表明,老年动物(包括人)在应激条件下容易引起感染和肿瘤.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原因:.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如图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①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的分子.②激素甲代表的是.③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说明二者在对侧芽萌动的作用上存在的关系.(2)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做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中,作为对照组.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6.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在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表.年龄0+1+2+3+4+5+6+7+8+9+10+11+≥12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2)该种鱼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3)该湖泊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某一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只.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只,则该生态系统中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当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4)用样方法调查湖泊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答案】B【解析】纯合体是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遗传.杂合子是指同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个体.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纯合子自交后代仍然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具有纯合子和杂合子.解:A、纯合子测交后代不一定是纯合子,如AA×aa→Aa,A错误;B、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正确;C、两杂合子杂交后代也有纯合子,如Aa×Aa→AA、Aa、aa,C错误;D、杂合子测交后代也有纯合子,例如Aa×aa→Aa、aa,D错误.故选:B.【考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表现型.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B.子二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3:1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答案】D【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据此答题.解:A、子二代岀现性状分离,这是实验现象,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B、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这是实验结果,不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A错误;C、测交后代性状的分离比为1:1,C错误;D、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D正确.故选: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3.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答案】C【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解: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属于一对相对性状,C正确;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不符合“同种生物”,不属于相对性状,D错误.故选:C.【考点】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4.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答案】D【解析】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解:A、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故A选项正确;B、温度、pH影响酶的活性,内环境温度、PH维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故B选项正确;C、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钾离子外流,动作电位产生和维持依赖于钠离子内流,维持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故C选项正确;D、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故D选项错误.故选:D.【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市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高一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A. 1∶2∶1B. 4∶4∶1C. 3∶2∶1D. 9∶3∶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只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基础上的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3.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基因型为Aa和Aa。
第一胎生了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男孩的几率是( )A.1/2 B.1/3 C.1/4 D.1/64.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 1:2B. 1:1C. 2:1D. 3:15.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A. ①和③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6.下列除哪项外其他都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A. 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 整个杂交过程中,不需处理,操作简单C.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D. 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7.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A. 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B. 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C.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D. 自花传粉的个体8.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 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 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 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这对夫妇都是单眼皮基因的携带者D. 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9.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 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10.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11.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12.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隐性纯合子比例为()A.1/8 B.7/8 C.9/16 D.7/1613.鼠的毛色类型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丙褐毛雄鼠交配,甲三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出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三只亲鼠的遗传组成依次可能为()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14.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
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1. 某小组同学探究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如图将胚芽鞘去除一段时间后,将三个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其弯曲角度α。
已知生长素浓度N1>N2>N3,N2的浓度接近顶芽的浓度,三个浓度(低、中、高)之间相差较大。
则三浓度所致角度α的情况最可能是()A.α1>α2>α3 B.α1>α2,α2=α3C.α1>α2,α2<α3 D.α1<α2<α32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3如图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B.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C.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D.处生长比④处快4根据图3所示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A.a>b>d B.c>b>d C.b>a>c D.a=b=c5: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许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B.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C.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D.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6. 在早春低温时为了让水稻种子早发芽,稻农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河流或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这种做法与下列哪种激素作用相似()A.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 D.生长素7科学教温特做了如下实验:把切下的燕麦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几小时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块切成小块。
再将经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结果胚芽鞘会朝对侧弯曲生长。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氨基酸 B. 核糖核苷酸C.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 甘油和脂肪酸2.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正确叙述是( )A. 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B. 有的从食物获得,有的从体内转化而C. 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D. 酶可参与化学反应3. 将刚采摘的甜玉米立即放入沸水中片刻,可保持其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 )A.提高淀粉酶活性B.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结构C.防止玉米粒发芽D.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4. 下列不适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一组实验材料是( )A.H2O2、过氧化氢酶 B.淀粉、淀粉酶C.蛋白质、蛋白酶 D.麦芽糖、麦芽糖酶5. 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据图可知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pH是7;③最适温度是40℃;④50℃时酶逐渐失活;⑤0℃时酶逐渐失活,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⑤ C.③④ D.④⑤6. 下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因此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7. ATP之所以能作为能量的直接,是因为( )A. ATP在细胞内数量较多B.ATP中高能磷酸键很稳定C.ATP中高能磷酸键储存能量多且很不稳定D.ATP是生物体内惟一的可以释放能量的化合物8. 海洋中电鳗有放电现象,其电能是由( )A.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B.热能转变而C.光能转变而D.ATP转变成ADP时释放的化学能转变而9. 下列过程中,既不产生ATP,也不消耗ATP的是( )A.光合作用B.无氧呼吸C.细胞分裂 D.细胞吸水10. 下面是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后的产物及释放能量,表述正确的是( )A.A—P~P+Pi+能量B.A—P—P+Pi+能量C.A~P—P+Pi+能量D.A~P~P+Pi+能量11. 人体进行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A.肺 B.叶绿体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12. 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13. 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物质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一定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14. 水稻根尖细胞呼吸过程中,若单位时间内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比值大于1,可能是( )A.只进行有氧呼吸 B.有氧呼吸强度大于无氧呼吸C.只进行无氧呼吸 D.出现了无氧呼吸15. 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16. 有关如图所示模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乙都不产生气泡B.甲产生气泡与光有关C.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不同D.甲和乙都产生气泡,气泡成分相同17. 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18.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19.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用黄色雄鼠a 分别与黑色雌鼠b 和c 交配。
在几次产仔中,b 产仔为7黑6黄,c 产仔全为黑色。
那么亲本a 、b 、c 中,最可能为纯合子的是A .b 和cB .a 和cC .a 和bD .只有a2.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A .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B .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C .左图中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 占1/2的原因之一D .右图子代中aaBB 的个体在aaB 中占的比例为1/163.在引进优良家畜(如牛、羊)时一般引进雄性个体,让其与本地的同种雌性个体杂交,考虑到经济与遗传方面的因素,一般以引进4头雄性家畜为宜,具体做法是:让一头引种雄畜与一头本地同种雌性个体杂交得F 1与第二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 2, F 2与第三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 3,F 3与第四头引种雄畜相交得F 4,试问F 4个体中,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属外地种的约有多少A .15/16 ,0B .1/16,0C .1/8 ,1D .1/2 ,14.玉米籽粒有白色、红色和紫色,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下图。
基因M 、N 和P 及它们的等位基因依次分布在第9、10、5号染色体上。
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 .MMNNPPB .MmNnPPC .MmNNppD .MmNnpp5.葫芦科的一种二倍体植物喷瓜,其性别是由3个基因a D 、a +、a d 决定的,a D 对a +为显性,a +对a d 为显性。
喷瓜个体只要有a D 基因即为雄性,无a D 而有a +基因则为雌雄同株,只有a d 基因则为雌性(如a +a d 为雌雄同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植物不可能存在的基因型是a D a DB .该植物可产生基因组成为a D 的雌配子C .该植物不可能产生基因组成为a +的雌配子D .a D a d ×a +a d →♂:雌雄同株:♀="1" : 2 : 16.有甲、乙、丙、丁、戊5只猫。
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带答案-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市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5月份月考高一生物试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让杂合的红果番茄自交得F1,淘汰F1中的黄果番茄,利用F1中的红果番茄自交,其后代RR、Rr、rr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是( )A. 1∶2∶1B. 4∶4∶1C. 3∶2∶1D. 9∶3∶1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
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只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实验基础上的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不可以解释所有生物的遗传现象3.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基因型为Aa和Aa。
第一胎生了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男孩的几率是( )A.1/2 B.1/3 C.1/4 D.1/64.水稻的非糯性对糯性是显性,将糯性品种与纯合子非糯性品种杂交,将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则非糯性花粉呈蓝色,糯性花粉呈棕红色.在显微镜下统计这两种花粉,非糯性花粉与糯性花粉的比应是()A. 1:2B. 1:1C. 2:1D. 3:15.一匹雄性黑马与若干匹纯种枣红马交配后,共生出20匹枣红马和23匹黑马,下列叙述中最可能的是()①雄性黑马是杂合子②黑色是隐性性状③枣红色是显性性状④枣红色是隐性性状A. ①和③B. ②和③C. ①和④D. ②和④6.下列除哪项外其他都属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并获得成功的原因()A. 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B. 整个杂交过程中,不需处理,操作简单C. 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D. 将统计学的方法引入对实验结果的分析7.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A. 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B. 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C. 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D. 自花传粉的个体8.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 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B. 该遗传不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C. 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这对夫妇都是单眼皮基因的携带者D. 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互换9.孟德尔在豌豆的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分别是( )A.杂交和自交;测交 B.自交;杂交和测交C.测交;自交和杂交 D.杂交和测交;自交10.豌豆的矮茎和高茎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别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A.高茎×高茎—→高茎B.高茎×高茎—→301高茎十101矮茎C.矮茎×矮茎—→矮茎D.高茎×矮茎—→98高茎+107矮茎11.以下有关性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D.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12.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隐性纯合子比例为()A.1/8 B.7/8 C.9/16 D.7/1613.鼠的毛色类型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甲、乙黑毛雌鼠分别与丙褐毛雄鼠交配,甲三胎生出9只黑毛幼鼠和7只褐毛幼鼠,乙三胎生出19只黑毛幼鼠,则甲、乙、丙三只亲鼠的遗传组成依次可能为()A.BB、Bb、bb B.bb、Bb、BB C.Bb、BB、bb D.Bb、bb、BB 14.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aa是红色。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市五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高二生物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红细胞在①中流动B. 图中①中含有激素和血浆蛋白C. 图中②构成了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D. 图中①②③④中氧气含量最高的是③2.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其大小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A.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B. 血浆中Cl-的含量C.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D. 血浆中Na+的含量3. 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A. ①②③①B. ②①③②C. ③①②③D. ②③①①4. 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 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 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D. 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5. 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
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6. 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系统或器官。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必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液和淋巴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7. 如图的①~⑤表示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的功能是将刺激信号转化为神经兴奋B. 正常机体内兴奋在②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C. ③和⑤往往由一个或多个突触构成D. 切断④不影响对①的刺激形成感觉8. 如右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B. 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C. 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消耗能量D. 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9. 下图从左至右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的示意图。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二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通过改变原有基因结构从而创造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是()A.诱变育种B.杂交育种C.多倍体育种D.单倍体育种2.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基因。
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3.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自主复制③结构很小④成分为蛋白质⑤环状RNA ⑥环状DNA ⑦能“友好”地“借居”A.①③⑤⑦B.②④⑥C.①③⑥⑦D.②③⑥⑦4.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所有的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选用细菌为重组质粒受体细胞是因为质粒易进入细菌细胞且繁殖快D.只要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就能成功实现表达5.南瓜的果实中白色W对黄色w为显性,盘状D对球状d为显性,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
下面各项中,杂交后代中结白色球状果实最多的是()A.WwDd×wwdd B.WWDd×WWddC.WwDd×wwDD D.WwDd×WWDD6.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基因突变包括自发突变和诱发突变②基因突变发生在DNA复制时,碱基排列发生差错,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产生基因突变③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害的,但也有有利的④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变成非等位基因⑤基因突变的本质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变化(增添、缺失、改变)等。
⑥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性状A.①②⑤B.②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②③7.若一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性状上差异甚多,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环境影响D.染色体变异8.下列有关多倍体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茎秆、叶、果实、种子都较大②.发育迟缓③营养物质含量增多④.高度不育⑤.其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有多个⑥.其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可能是多倍体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⑥C.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9.现代农业生产中经常使用各种不同的育种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子植株的方法是:种植→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花药离体培养→纯合子B.仅通过杂交育种不能获得农作物新品种C.诱变育种只适用于对微生物菌株的选育D.基因工程育种可能通过对天然基因库的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带来不利影响10.人工获得无籽西瓜与无籽蕃茄比较,正确的是A.采用的原理一样B.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结果C.只通过无性繁殖都可以获得无籽后代D.与原来味道比较,无籽蕃茄的味道没有改变,无籽西瓜的味道更甜11.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据基因重组原理进行的是()①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超级水稻②我国科学家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体内,培育出抗虫棉③我国科学家通过返回式卫星搭载种子培育太空椒④我国科学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培养出克隆牛A.①B.①③C.①②D.③④12.云南某旅游区有8群猕猴共240只,我们称这群弥猴为()A.8个种群B.一个种群C.8个种族D.一个群落1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B.对所有物种来说,地理隔离才能导致生殖隔离C.隔离阻止了种群间基因交流D.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14.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铜陵市第五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密度,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2.如图表示某一动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个种群的增长曲线是“S”型,该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数量大约是500只B.如果此种群是鱼类,则捕捞后的种群数量控制在曲线的b点最合适C.如果此种群是老鼠,我们限制其种群数量的最好方法是尽量降低其K值D.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点在b点,种群数量到K值时数量不变3.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D.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将样方的四条边上的个体都进行了统计4.下图是调查小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图分析,正确的是()A.第20~30年间种群以稳定的速率增长B.该种群在这30年间的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C.第20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D.在这30年中,该种群数量最少的年份是第15年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 蝌蚪的种间斗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减少6.如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B. 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C. 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 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7.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 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C. 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会比草丛更复杂D. 表中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的8.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 丁为年龄组成,包括增长型和衰退型两种类型C. 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9.有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对两个树种的存有量逐年进行统计,绘制马尾松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曲线图。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e年份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B. f年份两种树的有机物积累量相等C.O~f年份两种树始终存在竞争的关系D.O~f年份该地区物种的多样性不断下降10.下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11.南方某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后又出现灌木。
图中曲线b、c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数或个体数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a可表示该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植物物种数B.从草本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基本不会发生变化C.在人为干扰情况下,将不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D.草本阶段最易遭受外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12.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某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变为林地。
科研人员先对该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进而对该林地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种物种在同一资状态上的相遇频率,见表中数据)情况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耕地逐渐变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常采用样方法C.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林地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油松和刺槐D.原有耕地变为林地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有所提高1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能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4.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竞争排除现象C.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D.自然群落中的竞争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15.米象是一种以小麦种子为食、活动能力弱的昆虫。
在食物与空间不受限制、没有天敌的环境中,温度和小麦含水量对该种温带米象种群增长率(r m)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据此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调查小麦中米象的种群密度时需随机取样B.在30℃、小麦含水量14%时米象危害较重C.在25℃、小麦含水量10%时米象种群数量开始下降D.若研究对象为热带米象,曲线峰值将向右移动16.如图为某一环境中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率高于乙种群的增长率B.甲种群和乙种群属于竞争关系C.由于某资条件的改变,乙种群的K值提高,则甲种群的K值也会随之提高D.图示增长曲线的形成可能与这两种生物的天敌有关17.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18.在资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B. 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 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 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19.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
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C.早期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系统稳定D.流经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20.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农田中适当增加食物链,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C.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D.红树林在调节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21.不属于利用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在生产中的应用措施的是()A.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有害昆虫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家禽产蛋量C.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进行保花保果D.利用人工合成的植物化学信息素吸引昆虫前,提高传粉率和结实率22.分析以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简图,不能得到的结论是()A.能量①②③④的总和一定小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生物圈的物质是自给自足的,能量是需要不断补充的C.碳以CO2形式进入生物群落又以CO2的形式离开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D.D中包含的生物可能处于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23.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④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③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图中A、B、C分别代表消费者、生产者和分解者C.物质循环是指碳元素在A、B、C之间的循环D.图中A、B、C包含的所有种群共同构成生物群落24.科学家R.L.Smith研究了不同种类动物的能量变化情况,部分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A. 收割蚁只有不到1%的同化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B.占盐沼蝗摄入食物63%的未同化量可被分解者所利用C.黄鼠的生长效率(P/A)较低的原因是呼吸消耗的能量较多D.表中几种动物同化效率(A/I)不同是因为能量传递效率不同25.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26.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b、c、d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细胞呼吸C.缺少类群丙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细胞呼吸的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27.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是对该图的分析()①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②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③ 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④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有可能逐渐增大A.有一种说法错误 B.有二种说法错误C.有三种说法错误 D.都错误28.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X1过程吸收的CO2总量与Y1、Y2、Y3……及Z过程释放的CO2总量相等C.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能量值的1%D.Z1、Z2、Z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过程释放的CO2中的碳29.生物的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不包括()A.复杂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出生率和死亡率相近B.物种多的生态系统中包含着复杂的负反馈调节机制C.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D.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它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以由这个营养级的其他生物取代30.如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