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_德育-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

合集下载

3.2(试卷三)答案《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课程代码00442-扈中平主编

3.2(试卷三)答案《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课程代码00442-扈中平主编

《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卷三)答案课程代码00442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D2. A3. A4. B5. C6. B7. B8. D9. A 10. C 11. A12. B 13. D 14. A 15. A 16. B 17. A 18. B 19. B 20. C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D2.ABE3.ABCD4. ABCDE5.ABC三、改错题(每题2分,共20分)1.柏拉图2.因材施教3.生产力4.智育5.扎实的学科知识6.舒尔曼7.科尔伯格8.绝对性评价9.教育社会学10.替代性强化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矛盾性:(1)发展的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2)发展水平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3)发展的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4)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5)发展的特点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致性:(1)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2)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发展2. 原因:(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2)教育虽然具有强烈的社会制约性,其方方面面都要受到来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制约,但教育又有自身的运行特点和发展规律,有自身一定的独立性。

表现:(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3)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不同:(1)二者研究的对象不同。

(2)二者所属范畴不同。

(3)二者的方法不同。

(4)二者的特点不同。

(5)二者的来源不同。

联系:(1)教育科学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依据。

教育艺术的发挥要大体符合教育科学所揭示出来的规律和原则(2)教育艺术是教育科学的发挥和升华。

4.(1)教育家的意识(2)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3)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4)健康的心理素质(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6)法律意识5. 情境模式认为课程是由经验构成的,而经验又包含内在价值,反映特定的文化结构,因此,课程编制应针对每一学校的特点,从分析学校各方面条件入手。

现代教育学答案完整版

现代教育学答案完整版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内容扈中平主编的《现代教育学》(第3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学等含义1.教育:广义的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个基本立足点:①立足于更准确地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②立足于赋予教育以正面价值。

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4个基本立足点:①立足于揭示学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②立足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③立足于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立场④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实践立场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3.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三、《学记》、《理想国》、《论语》、《雄辩术原理》等教育著作在教育史上的地位1.《学记》,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一篇集中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 柏拉图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西方哲学史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任务,他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了完整地教育体系,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3.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教育的正统。

4.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穆勒评价:他的著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四、夸美纽斯、卢梭、洛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1.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教育学之父”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用教育这个词来表述它。

这只是“教育”的日常用法。

(二)“教育”的词源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把它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三)“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一般性定义(广义性定义)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它与广义的教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教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

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各章练习题速记11-10,11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各章练习题速记11-10,11

201404·LJM·GUANGZHOU1现代教育学各章练习题11-10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一、填空题试题 参考答案 记忆1、德育是____、____、____的总称。

2、德育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

3、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三方面,即____、____、____。

4、德育过程通常由____、____、____和____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__________。

6、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__。

7、我国班主任老师总结出的德育经验是"晓之以理,____,____,____"。

8、我国德育途径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2、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辅导 4、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 5、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6、组织活动和交往 7、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8、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等 1、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三教育(德育思正道)2、德育内容四方面,思正道的心理3、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三辅导,学习、生活、择业4、德育过程四制约要素:谁教育谁,什么方法教什么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社会要求与学生品德6、德育过程的基础,组织活动与交往(活动与交往是基础)7、德育经验:16个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小李多情,持刀横行)8、德育途径有五:课内政治课,课外有活动,劳动最光荣,共青班主任二、名词解释1、学校德育2、陶冶法3、说服法 1、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完整版)《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编上课教师的上课笔记

(完整版)《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编上课教师的上课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念1、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8)2、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由专门教育机构承担,有专门教职人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9)3、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它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15)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出现1、教育的产生(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15)2、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学校教育开始出现)近代教育现代教育(20世纪后的教育)3、学校教育制度二、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萌芽(22)补充(8)2、西方教育学思想(23)补充(9)3、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和教育学的形成(26—31)教育学的建立(补10—11)补充4、当代教育学发展(12)5、教育学研究方法(13)第二章:人、教育、社会第一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社会)(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矛盾又有一致性)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1、矛盾性是指人认识、适应、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要求之间的差异。

(p34)2、矛盾表现:[1]社会发展方向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p35) [2]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水平往往落后社会发展水平)[3]社会的各级各类结构制约人才的各级各类结构[4]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与人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存在着不一致的矛盾[5]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影响和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1、一致性是指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结果。

人的社会实践是二者互动的中介。

(p36)2、一致性表现:(p36)[1]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是怎样的,人的发展状态大体就是怎样的)[2]人的发展也决定社会的发展(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也在改变环境,社会历史是人发展的结果,随人的发展而发展。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各章练习题速记11-7,8,9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各章练习题速记11-7,8,9

201404·LJM·GUANGZHOU1现代教育学各章练习题11-7,8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七、八章 教学理论 一、填空题试题 参考答案记忆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的________的一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____。

2、在我国,我们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____的认识活动,是____的过程。

3、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____。

4、教学工作是以____为中心环节的。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____、____、____、课外辅导、____。

5、备课的内容包括____、____和____。

6、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讲授新教材、____、____等。

7、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等。

8、伴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而出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

9、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设立的____。

10、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11、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和____。

12、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____、____和____三种形式。

1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辅助形式有____、____等。

14、教师备课最后要落实到写好三种教学计划上,这三种计划是____、____和____。

1、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基本途径2、特殊,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3、讲授法4、上课,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6、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7、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8、班级授课制9、京师同文馆10、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11、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12、讲述、讲解和讲演13、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等14、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1、教学是教与学的活动,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2、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活动,身心发展的过程3、口头语言传授是讲授法4、教学工作的中心是上课,基本程序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检查、评定5、备课,看教材、看学生、做计划6、课的组成,教学、复习、讲新、巩新、作业7、历史上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班级、分组、道尔顿四种形式8、近代教学组织形式,班级9、我国最早班级授课是尾巴驴儿-京师同文馆(惊死同问官) 10、教学策略的特征,综合操作灵活 11、教学策略的类型,内形方综 12、讲授法的三种形式,讲述、讲解、讲演(理解为慢讲、细讲、快讲) 13、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辅助形式:个别、分组 14、三种教学计划,学期、课题、课时(一期、一课、一时)二、名词解释201404·LJM·GUANGZHOU2 1、教学 2、讲授法 3、教学组织形式 4、班级授课制 来 1、教学: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版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版

第一章1、教育: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教育是耦合的过程,即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教育活动具有动力性;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2、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与反馈的形式,使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3、制度化教育: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人类教育文明的一大进步)4、非制度化教育: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态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教育)5、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代表人物:里托尔诺(法国)和沛西-能(英国),其错误在于完全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6、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孟路(美国)他虽然纠正了生物起源论的错误,把教育归为人类的行为,但它却归为人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同样是错误的。

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错误都在于否认教育的社会属性,即教育是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

7、劳动起源论:这是马克思的的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生存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存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

二、思考题1、如何理解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指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它有三个规定性:1:教育现象是一种可以感知、可以认识的古今中外已经存在或正存在于现实中的存在物;2:教育现象时教育实践的表现物,或正从事着的教育实践;3:教育现象是以教育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

2、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农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超脱离;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4)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第一讲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用教育这个词来表述它。

这只是“教育”的日常用法。

(二)“教育”的词源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把它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

(三)“教育”的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一般性定义(广义性定义)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它与广义的教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三、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教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

二是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第1-6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1-6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

(第1-6章考前串讲主讲:郭孔生)-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1-6章)-广东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前串讲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1-6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 (三)现代社会中教育学的发展 • 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主要观点: •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认为 这种教育学对教育毫无用处; •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 第三,主张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倡导通过科学意义上的观察、实验得出有关教育上的种种认 识。
• • • • 布鲁纳1963年发表《教育过程》一书,提出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第斯多惠 全人类教育思想 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系统》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1-6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连接
1. 教育(名词解释) 1-8、1-9 单选: 2.从宏观的角度看,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1-15 A.教育现象 B.教育问题 C.教育活动 D.教育规律 3.“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经验的不断增长”,“学校 即社会”是______的基本观点。 ( ) 1-2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 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1-30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克 D.杜威 • • • • • •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1-6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 • • • • 第二节 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及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 (一)教育的产生 1、原因(P16,领会)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 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 原因。 2、条件 (P17,领会) 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3、原始社会的一般性质 第一,教育的无阶级性。第二,教 育的非独立性。第三,教育的原始性。

(串讲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7-11章)

(串讲2)-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7-11章)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八章 教学理论*
• • • • • • • • • (三)基本途径 现代媒体的设计与开发 现代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现代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发 二、媒体设计与开发原理 (一)知识的学习 (二)经验的学习 (三)价值的学习 三、环境设计与开发原理 四、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 • (一)物-物互动原理 (二)物-人互动原理 • (三)人-人互动原理 (四)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
真题链接
• • • • • • • • • • 单选: 1.教育活动的核心是( )。7-218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7-218 A. 课程 B. 教师 C.学生 D.教材 3. 课程编制的统合、系统、反复三原理是( )提出的。7-239 A.克尔 B. 史密斯 C. 伊藤信隆 D.布鲁纳 多选: 4. 下列属于课程编制的模式的有( )。7-235-236 A. 目标模式 B. 探究模式 C. 过程模式 D. 情境模式 E. 批 判模式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第七章 课程
• • • • • • • • • • • • • (二)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三)基础与创新的关系 (四)分化与综合的关系 (五)结果与过程的关系 四、课程的现代化 (一)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二)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三)课程实施的现代化 (四)课程评价的现代化 1、评价对象不唯一 2、评价技术量化与质性相结合3、评价手段多样4、评价主体多 元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第6-11章 主讲:郭孔生
真题链接
• • • • 简答: 6.如何加强课程实施的现代化。7-232 7.如何加强课程评价的现代化?7-233 8.什么是课程编制的情境模式?由哪几个部分组成?7--238

(二)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章节笔记归纳与试题

(二)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章节笔记归纳与试题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其中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

所谓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与其他教育活动比较,学校教育具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同时,学校教育的可控性最强,具有明显的制度化。

3.教育学:从宏观上说,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从中观上说,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从微观看,教育学是以广义的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教育产生的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亦是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

5.教育产生的条件:(1)人类劳动的进行,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2)语言的形成是教育产生的另外一个必要条件。

6. 学校教育出现(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的原因和条件:(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3)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7.简述西方教育史上五大教育思想家柏拉图、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和杜威教育思想及其在教育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答:柏拉图1“学习即回忆说”,所谓学习,就是把已经忘记了的知识回忆起来。

2他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主要包括学前教育、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为国家培养哲学家和军人。

3 作用:《理想国》是西方古代世界一部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第一章学习测试题一、单选题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6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提高人的素质D. 促进人类和谐 2. 狭义的教育是指( B )7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A.C. 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 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D )15A. 人B. 学校C. 理论知识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 A )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 D )2A. 《教育学》B. 《民主主义与教育》C. 《普通教育学》D.《大教学论》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2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杜威 D. 洛克 C.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 B )28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 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 B )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 C )31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 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17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文化传承的需要D. 维持国家稳定 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 A )17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B. 社会发展的需要C. 文化传承的需要D. 维持国家稳定 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 B )17A. 社会需要B. 人类劳动的进行C. 语言的形成D.文字的出现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 A )18A. 学校出现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C. 教师出现D.痒、序的出现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 D )19A. 私塾B. 乡学C. 小学D.“庠序”15.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 C )20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6.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20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7.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D )20A.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B. 人的发展需要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8.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21A. 人类的教育实践B. 人类的发展C. 教育理论的逐渐完善D.教育思想家的出现 19.《理想国》的作者是( B )22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 和亚里士多德D. 黑格尔E.夸美纽斯 20.《教育过程》的作者是( D )32A. 夸美纽斯B. 洛克C. 杜威D. 布鲁纳21.倡导发现学习观点的是( B )32A. 杜威B. 布鲁纳C. 夸美纽斯D. 洛克22.学校教育产生于__B_____。

现代教育学(邑中平)超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邑中平)超全期末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学复习目录必看4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5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念的界定5第二节教育与教育学的历史演进61.教育的起源62.教育产生的原因63.教育产生的条件64.教育的发展特征65.教育学的萌芽66.教育学的创立(文艺复兴后)培根-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77.形成学科的标志78.教育学的发展-多元发展19C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7第二章教育的功能和教育的客观制约性8第一节教育的功能8定义8影响人的发展因素81)教育的本体功能-促进人的发展8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92.教育的基本着眼点93.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9第二节教育的客观制约性10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10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10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11第四章教育目的11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111.教育目的概念112.教育目的的复杂性113.德育目的和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111)教育方针112)培养目标113)培养目标11第二节教育目的理论基础121.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1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122.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伦12个人本位论12社会本位论123.教育目的观13(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13(3)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13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实践131.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13第六章教师与学生14第一节教师141.教师职业的理事沿革14教师专业化14提升专业化的方法142.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14地位14提升我国教师地位的方法143.教师专业发展15专业特征154.教师专业发展取向15第二节学生155.学生的本质属性156.学生的地位和类型15第三节师生关系15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15第七章课程16第一节课程概述161.概念162.课程研制16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61.类型162.开发与利用163.策略16第八章教学理论17第一节教学概述171.教学172.教学的地位173.教学的基本作用174.现代教学观的演变趋向17第二节教学过程171.教学过程172.教学过程的环节173.教学过程的本质学说18第四节教学原则18第九章教学实施18第一节教学方法181.教学方法、182.讲授提示性学习方法,探究自主性,合作任务型19第三节教学组织形式191.教学组织的形式192.教学的基本环节19第四节教学评价201.狭义的课程评价指的是对课程产品的评价;202.教学评价的类型203.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20第十章德育20第一节德育概述201.德育的基本含义202.德育与非德育、反德育213.德育的功能(重点)211)个体发展的功能212)教育的导向功能213)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功能224.德育与公民教育225.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226.学校德育的时代挑战22第二节德育的目标和内容221.德育的目标222.中小学德育内容223.道德课程23第三节德育过程及其组织231.德育过程的组织232.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23第四节国外德育思想和流派231.苏联(四个阶段)232.当代西方24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241.班级的功能(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242.班主任243.班主任对班级非正式群体(重重点)244.班级学生评价的主要策略:操行评定和成长记录袋25必看:1. P6 教育在社会人文领域,本质上不属于科学概念,“教育”和“非教育”间的界限不可一刀两断。

(OK-考纲)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梳理-扈中平_李方_张俊洪_《现代教育学》

(OK-考纲)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梳理-扈中平_李方_张俊洪_《现代教育学》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梳理扈中平-李方-张俊洪主编(课程代码00442)使用注意事项:1、结合上课使用的课件和课本,理解、记忆本复习提纲,不断重复,熟练掌握。

2、使用《现代教育学基础练习题》,主要做好上面的选择题,与本复习提纲配合。

3、使用《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后面附录的三套样卷,以及三套历年真题认真分析,找到出题的思路和方向,着重记忆其改错题(填空题)4、调整心态,注意方法,做好计划,踏实践行:为顺利通过考试、掌握知识而努力,坚持就是胜利!祝大家马到功成,旗开得胜!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概念的界定(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教育”这一概念理解多样化的原因:(P2,领会)由于教育活动本身比较复杂,且在历史长河中又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人类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变化着。

1、“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他在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卢梭发展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提出,教育就是要让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

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则从社会的角度看待教育,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对教育世界的面貌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他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

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并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2、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L.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就把这种在教育学科领域不按逻辑规则而仅仅通过语言陈述来进行定义的方式称之为“定义性陈述”,他列举了三种定义性陈述:(P4,领会)第一种是“规定性定义”。

2《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卷二 附答案)课程代码00442-扈中平主编

2《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卷二 附答案)课程代码00442-扈中平主编

《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卷二)课程代码00442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狭义的教育是指()。

1-9A. 家庭教育B. 学校教育C. 个人教育D.社会教育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1-2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 洛克3.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2-41A. 制度B. 风俗C. 文化D. 人际关系4.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2-43A. 社会环境B. 自然环境C. 学校教育D. 家庭教育5.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形成()。

3-106A. 教育风格B.教育质量C.教育方法D.教育思想6.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4-116A.教育内容B. 教育规律C. 教育目的D. 教育制度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4-117A.教学工作B. 教育管理C. 教育目的D. 教育内容8.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4-121A.杜威B. 卢梭C. 洛克D. 裴斯泰洛齐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2-52 5-156A.舒尔茨B. 贝克尔C. 丹尼森D. 闵塞10.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

6-189A.行政部门B. 领导C.教师D. 校长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6-190A.“癸卯学制”B. “壬寅学制”C. “六三三学制”D. “新学制”1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7-218A. 课程B. 教师C.学生D.教材1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8-264A. 信念B. 性格C. 理想D.动机14.“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8-272A. 苏格拉底B. 昆体良C. 赫尔巴特D. 布鲁纳15.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8-276A.孟子B. 孔子C. 老子D. 荀子16.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扈中平

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扈中平

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扈中平简介《现代教育学第四版》是扈中平教授编写的现代教育学教材,是中国教育界的经典之作。

该书是对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全面阐述,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从书籍的主要内容、作者的背景和贡献以及对现代教育学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主要内容《现代教育学第四版》全书共分为十章,内容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任务、教育发展的规律、教育学研究的方法、教育原理、教育目标与课程设置、教育评价、教育治理与管理等方面。

其中,作者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的战略意义以及教育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此外,书中还对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建议。

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概念清晰明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阐述和深入探讨,读者能够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拓宽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育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作者背景和贡献扈中平,中国教育学家,现代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扈中平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他曾任教于多个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并在教育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扈中平教授在《现代教育学第四版》一书中,对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进行了重要的创新和完善。

他提出了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明确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并通过对教育实践的深入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实用性的教育原则和规律。

此外,他还对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为读者深入了解教育学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参考。

对现代教育学的影响《现代教育学第四版》一书的出版对现代教育学的发展和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本书系统地总结和阐述了现代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其次,扈中平教授在书中提出的一系列教育原则和规律,为实践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第三版第八章第十章

扈.中.平.现代教育学第三版第八章第十章

家庭的教育功能趋于弱 化

教育功能历来被视为家庭 的基本功能之一。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与特点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对人的思想品德素质 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的体现,是预期 的德育结果。 德育目标具有以下几个更为突出的特点:
社会性、层次性、参照性
二、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在中外教育思想史上,对德育目标很少有专门 阐述,大都涵盖于教育目标之中。与教育目标 的表述相一致,不同学者或流派对德育目标也 不外乎从社会需要、个人需要或二者兼顾的角 度出发来加以阐述,分别表现为“社会本位”、 “个体本位”和二者兼顾这三种不同的德育观。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 、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德育与公民教育


在现代社会里,公民教育 受到广泛重视。广泛来说, 公民教育即是现代国民教 育的简称,世界上许多国 家都把培养身心和谐发展 的国民作为国家的教育目 标。
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 育

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属于心 理教育特别是其中的个性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等的划分来看,良好个性 心理品质的培养有赖于各 育的共同努力,将之归结 为德育培养目标、任务是 不妥当的。
科技和工商业的进步,使 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加 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 提升,可这却无法解决人 们心灵的困扰和给人类自 身所带来的各种危机。这 些都需要学校教育直接加 以面对。

价值多元化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尤其是以微电子技术 为先导的高科技产业的兴 起,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经 济、文化乃至政治交往日 益频繁、普遍,全球化、 国际化正在成为人类社会 发展的现实。
一、德育过程概述

《现代教育学》全书总结概括

《现代教育学》全书总结概括

•《现代教育学》全书总结概括•教育与教育学•关于教育起源的认识,传统上有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中西方都把教育视为培养人的活动,而且都内含有培养人的价值指向。

但是中国教育更重“外铄”而西方教育更重“内发”;中国教育更重约束而西方教育更重自由;中国教育更重人为控制而西方教育更重顺其自然;中国教育更重知识累积而西方教育更重能力培养;中国教育更重教师作用而西方教育更重学生地位;中国教育更重教育的结果而西方教育更重教育的过程。

•广义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狭义教育(指学校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育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的发展•教育学的历史演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创立、教育学的发展。

•西方古代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古罗马教育家、演说家昆体良著作《论演说家的培养》最早提出了集体教学的设想,论证了学生的人性差异并倡导因材施教,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详细说明了希腊文和拉丁文的文法教学方法。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成的标志: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概念、范畴及其体系;有了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中外重要的人物以及重要的著作、观点•义务教育:•教育的功能与教育的客观制约性•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客观制约性•教育目的•教育目的的基本定义: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道德判断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
(1)前习俗水平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 个体,对“权威人物”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相对的快乐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 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 起来,但是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即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 是正确的。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通常,人们把教育者借以表达教育要求或意向、传授或呈现德 育内容所依赖的工具、载体,诸如语言、榜样、情境、环境与 氛围、纪律和规则、奖励和惩罚等归为德育手段,而将在德育 过程中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法,称为德育 方法。
(二)德育方法的分类
(P368,领会——层次和类型)
其主要的德育思想可略述如下
1.关于观察学习(替代性学习)
2.关于榜样示范
3.关于强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四)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思想
价值澄清学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当代道德教育复兴 运动中最有争议、影响前提。其一,当代儿童处于充 满互相冲突的价值观的社会之中,这些价值深深地影响着他们 的身心发展;其二,在当代社会中,根本就没有一套公认的道 德原则或价值规范体系。
第一节 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的概念(P346,识记) 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说来, 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 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 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 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德育的功能(P348-351,领会) (一)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习俗水平 第三阶段:“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 在 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 望 第四阶段: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 和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展开行动。 一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更加广泛注意到维护普遍的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开始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全社会 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则,亦即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四、德育价值的重现与几种现代德育观 (一)德育价值的重现
(P355-356,领会)
德育的价值得以重现的主要社会背景是:
第一,现实的德育危机促成社会反思,要求“寻回”德育的价 值。 第二,对科技与工商业进步的认识的加深。 第三,全球化和世界日趋多元化、多极化的要求。 第四,终身教育观念的产生及其影响。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五)品格教育运动及其基本主张
自20世纪80年代起,品格教育运动在美国得以复兴并不断 推进,渐渐成为学校德育的主流声音。
与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派等不同,品格教育学者 力主以培养品格为特征的道德教育,认为品格的培养有利于 各类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不良品行的转变。
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P363,识记)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 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交往与互动的教育 活动过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P363-364,领会) 前者是有目的地促进个体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而后者则是 个体的思想品德的知、情、意、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 杂、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二者属于教育与发展的关 系。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三)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服法 3.情境体验法 5.榜样示范法 7.品德评价法 2.角色扮演法 4. 合作学习法 6.实际锻炼法 8.修养指导法
(四)德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要求(P370-371,领会)三大原则
综合运用:能依照各种德育方法的运用要求, 在德育工作中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这是科尔伯格后期所提倡的学校德育模式。在研究中,他充分 认识到团体公正水平对个体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二)道德教育的情感模式
以研究道德情感为主线的道德教育模式,20世纪中后期最 有影响的就是体谅模式。它是德育学家麦克菲尔和他的同 事共同创立。 体谅模式的道德教育目的在于向学生表明:关心的方式是 愉快的方式。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第三,不能以教育者的权威从外面向人们灌输道德观念。
第四,不能忽视社会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
4.两种基本的德育实践模式 (1)新苏格拉底德育模式
该模式根据苏格拉底(Sokrates)“产婆术”式教学原理而得名, 其核心思想是在德育过程中应用各种问题和情境,激发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在自动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 (2)新柏拉图德育模式
(P356-357,领会德育目标的层次)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二、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基本表述 (P357-358,识记) • 1982年12月4日全国“五大”第五次会议《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通过 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 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 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 设。” •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第二十八条 明确表述。 • 2004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规定。
体谅模式重视道德情感,强调关心他人,将道德情感和道德 判断相结合。
(三)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 从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研究角度看,社会学习论是以行为研究 为主线探讨道德及道德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着眼于儿童 青少年的道德发展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儿童青少年的 问题行为的预防及矫正提供帮助。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一)德育与公民教育
一般说来,对公民教育是从狭义上来理解的,指的是培育人 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 育活动的综合体。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二)德育与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单从培养人的个性品质而言,德育应是个性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在个性发展中,德育具有定向、合理建构和心理保健 作用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二)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
1.德育实体观 3.德育主体观
2.德育双重价值观 4.全方位德育观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第二节
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德育目标的涵义与特点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 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P356,识记) 和其他教育目标一样,德育目标具有方向性、预见性、超前性 等特点,可以对德育活动发挥导向、选择、协调、激励、评价 的作用。 与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等相比较,德育目标具有 以下特点:(P356-357,领会) 第一,社会性。 第三,参照性。 第二,层次性。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二、德育过程的组织
(P365-366,领会——制订和实施教育方案的要求)
遵循教育活动的基本原则,考虑到德育活动的特点,在组织 德育过程、制订和实施德育方案时应当充分注意以下几点。 (一)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二)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发挥他们的道德主体性, 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增进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与沟通,营造良 好的德育环境,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期性和长 效性。 综合运用:能依照制定和实施德育方案的要求,开展德育工作。 三、德育方法 (一)德育方法的概念(P367,识记)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3.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三)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 1.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
2.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 和舆论 三、德育与公民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P351-352,领会)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第四节
国外德育思想与流派简介
一、原苏联的主要德育思想
(一)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
马卡连柯是前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其主要德育思想可概述如下 1.关于集体教育的原则 2.关于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二)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1.关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 2.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信念的培养
《现代教育学》第十章 德育 主讲:郭孔生
(3)后习俗水平
第五阶段:民主地承认法律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 阶段的个体,不再将社会公则和法律看成死板的、一成不 变的条文,而是认识到了它们的人为性和灵活性。
第六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已不 再拘于社会公则与法律的局限,而是根据所谓具有“全人类” 意义的伦理准则,如公平原则、平等对换原则、人权原则、 尊重个人尊严原则等。 3.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不能通过直接的教导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必须随时了解人们所达到的发展阶段,根据其发展阶 段的特点循循诱导地促进他们的道德发展。
第一层次:作为指导思想的方法,是组织德育活动时必须遵循 的一些基本准则和要求,即通常所说的德育原则。 第二层次:作为德育方法总和的方法,即以某种标准或特性, 对一系列具体的德育方法、程序、策略等进行概括而成的一类 方法, 第三层次:作为具体操作技能的方法,是以一定的方法论思想 为指导,以某一类方法的基本精神为其操作准则,具有一定的 工作策略和操作程序,如运用事实进行说服的教育方式、运用 奖励来控制行为的策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