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一、本文概述1、回顾“东亚奇迹”的历史背景和经济成就。
“东亚奇迹”一词通常用来描述自19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以及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所经历的高速经济增长和显著的经济发展。
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
历史背景方面,东亚地区的经济起飞主要发生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
在此之前,东亚许多国家都经历了长期的战争破坏和殖民统治,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结构复杂。
然而,通过政治稳定、社会改革以及对外开放等策略,这些国家逐渐摆脱了困境,开始了经济发展的新征程。
经济成就方面,东亚地区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经济繁荣的巨大转变。
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亚洲四小龙”,它们在20世纪60至90年代期间,实现了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壮举。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成就,被誉为“中国奇迹”。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成就不仅体现在总量的快速增长上,还表现在经济结构的优化、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等方面。
“东亚奇迹”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历史进程,它不仅改变了东亚地区的面貌,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这一奇迹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指导未来的经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2、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分析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在东亚奇迹中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在东亚奇迹中的核心作用。
东亚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空前的经济增长,被誉为“东亚奇迹”。
这一经济现象背后,不仅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更在于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战略选择。
其中,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无疑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强调各国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条件,选择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市场营销论文更新:2006-4-13 阅读: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本文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
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
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东亚奇迹“( 世界银行,1995 年) 。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 东亚奇迹“ 的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四小龙“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经济学专业教学大纲-当代中国经济
《当代中国经济》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40741013课程英文名称:china econom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经济学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年6月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当代中国经济以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偏重时效性经济发展趋势、战略和经济政策措施方面的概述。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近期中国经济在增长、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政策等方面的概况,使学生掌握思考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强化训练在经济研究上的思维习惯。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熟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和特征。
2. 掌握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讨论课、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中国经济问题的观察分析能力。
2.教学手段: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要求学生学习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无(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课程总成绩:根据小论文、提问、讨论、出勤、小测验等综合给定成绩。
(七)参考书目《中国经济专题》,林毅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当代中国改革教程》,吴敬琏,上海远东出版社,2010年二、中文摘要当代中国经济主要介绍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发展战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以及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措施。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讲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1.2 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1.3 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1.4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重点:中国经济继续增长的潜力难点: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第二讲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2.1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2.2逆转:近代中国的突然衰落2.3李约瑟之谜的提出2.4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和新理论重点:中国在前现代社会的成就难点:解释李约瑟之谜的现有理论和新理论第三讲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1.2合作化运动与传统体制的结果1.3 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重点:1978年前经济发展的绩效与影响难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第四讲“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2学时) 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1.2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重点:理论的提出:自生能力与比较优势难点:“东亚奇迹”的现有解释第五讲农村改革及相关问题(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改革的进程1.2 改革后的相关问题重点:改革后的相关问题难点:改革的进程第六讲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城市工业部门改革1.2 微观经营机制改革1.3 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1.4 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重点:资源配置机制和价格体系改革难点:改革的进程、成就和问题第七讲国有企业改革(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国有企业引发的一些问题1.2 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1.3 国际比较: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重点:苏东的“休克疗法”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难点:国有企业的问题和出路第八讲金融改革(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 实验:0 上机:0 1.1 金融部门的现状1.2 金融部门的改革重点:金融部门的现状难点:金融部门的改革第九讲财政税收体制改革(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1.2 1980-1993:以财政承包制为中心的财税改革1.3 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1.4 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的课题重点:新世纪完善财政体系难点:1994年的财税体制全面改革第十讲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及分类1.2 改革前的社会保障体系和1993年的改革计划1.3 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重点:1995年以后的改革实施难点:1993年的改革计划第十一讲转型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2 实验:0 上机:0 1.1 宏观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分析1.2 1979-1996年的4次经济波动1.3 1997-2008年: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波动1.4 中国宏观经济的长期问题: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重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宏观经济波动。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
东亚奇迹的教训与反思莫倩云1摘要:东亚8个经济体只用了三十年就完成了工业化,这期间他们经济的高速增长,让世界感到大惑不解,被称为东亚奇迹。
这个奇迹依托的是亚洲人高储蓄和努力工作的价值观,及良好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包括对基础教育的高投入、出口导向战略、低通货膨胀率、合理的政府干预等。
东亚奇迹的本质则是物质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大量投入。
如果不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不改善经济发展的质量,这样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而给人民提供自由的空间,有助于促使生产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东亚奇迹亚洲价值观要素增长模型一、东亚经济增长的奇迹欧洲国家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拉丁美洲也历经了二战前后90多年缓慢的工业化。
当东亚国家只用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这短短三十年时间就完成了社会的工业化和人的工业化。
这三十年间,香港、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台湾及泰国这8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5.5%,比东亚其他国家快2倍,比拉丁美洲快3倍。
2这些东亚经济体的迅猛增长震惊了世界,被称为东亚奇迹。
他们的起点曾经很低。
1960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 水平分别为7093美元、1110美元、2203美元、3022美元和1012美元,分别相当于当时美国人均GDP水平的50.2%、7.9%、15.6%、21.4%和7.2%。
三十年后,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踏入了中等发达经济体的行列。
到2004年,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人均GDP水平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分别达到39195美元、12743美元、23636美元、27597美元和13609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人均GDP水平的106.5%、34.6%、64.2%、75.0%和37.0%3。
他们占世界出口的份额由1965年的9%增加到了1990年的21%。
这一奇迹引发西方发达社会的广泛关注,各派学者围绕亚洲社会和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文化架构对经济的影响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东亚奇迹的几点经验
刺激竞争
政府制造资源稀缺、实行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机制,指定奖励实质,执照需求
(四)平等地增长
东亚国家的经济能达到快速增长而不增加不平等的原因 1、土地改革
提高了农村生产力和收入,导致储蓄增加;较高的收入拉动了内需,这 对于出口市场还没有扩大的经济体系是重要的;收入的再分配导致了政策的 稳定,这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和外国投资坏境的重要因素
(五)出口型增长
四中促进出口的措施: 完善的基础设施; 政府为出口企业提供优先的信贷的外 国交换业务; 建立新的出口领域; 为本国的产品营造一个良好的信誉
三、东亚奇迹的共同经验
健全社会职能:比如合理的收入分配以及对教育的重 视会创造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同时能够为商业和投 资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 合适的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采用更加开放的 经济政策;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致力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 机制:比如建立信贷银行,长期发展银行,鼓励企业 家进入市场,同时营造开放的市场氛围; 增加社会资本以及提高居民收入和储蓄:比如政府提 供的基金等金融工具; 对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比如将更多的资源投向 自主创新型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竞争机制等; 大力实行促进投资的政策:一定的金融管制,以及信 贷制度的完善等增强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以及政府 来改善国际经济关系;
四、小结
小结: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倚重,不断 完善,推进出口教育高新技术的政策,以 及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与完善的竞争机制 是带来经济奇迹的主要经验; 东亚奇迹与其说是经济奇迹到不若说 是政治奇迹更恰当:东亚国家的整体制度 有效地提高了政府效率,同时降低了腐败 发生的可能性。
Company
LOGO
统计学解释
第一 第二 第三
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作者:闫方宇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12期提要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东亚国家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东亚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但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国家接连爆发金融危机,东亚发展模式似乎又变得一无是处。
总结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东亚发展模式概括东亚包括东北亚和东南亚,东亚发展模式是指东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方式和特点。
在20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上半期,东亚国家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之中,东亚发展模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但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东亚国家接连爆发金融危机,没有爆发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也存在与爆发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相似的问题,东亚发展模式似乎又变得一无是处。
总结东亚发展模式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显然有助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亚国家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
人们对东亚发展模式已作了多种概括,大致有以下几种论点: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它是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是指近几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模式具有许多要点,包括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不断升级和调整的产业政策、温和极权主义与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强有力的政府公营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合作,以及政府同企业界的密切联系与协调、技术引进及其特有的企业文化、较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倡导文化多元和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4、“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
即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书笔记
1.绪论1.1改革以来的增长和下个世纪的展望1.2长期增长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值得担忧的问题:1经济的周期波动;2.腐败现象的滋生;3银行体系的弊病;4.国有企业的亏损;5经济差距的扩大;6.粮食生产的问题;1.3本书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1.为什么经济改革之前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2.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迟缓,甚至在过程中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3.中国改革和发展势头是否得以持续;4.为何中国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步履维艰。
2.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2.1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重点是苏联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讨论)2.2重工业的基本特色与中国经济现实(重点是双方的矛盾)基本特征:建设周期长;需从国外引进设备;初始投资规模巨大。
2.3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核心在于全面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人为扭曲生产要素和产品的相对价格,政策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低利率政策;2.低汇率政策;3.低工资和能源、原材料低价政策。
4.低农产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及服务价格政策;2.4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金融管理体制的形成。
“统收统支”外贸外汇管理体制的形成。
物资管理体制的形成。
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的建立。
2.5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形成实现农业经营的人民公社化2.6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苏联、东欧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体系类似:原因:一、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强烈赶超愿望。
二、在发展中国家占有重要位置的激进主义经济发展主张的影响。
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济学中政府干预主义倾向的影响。
于是形成了类似的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1.体制的逻辑起点是其赶超型发展战略选择。
2.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是这种经济体制的核心。
3.高度统治的管理体制是扭曲政策的实施保障。
这一套执行扭曲政策的管理体制包括:1.为控制经济命脉而推行经济的国有化或过高的国有经济比重;2.政府参与稀缺资源的配置和实行垄断贸易,为扶持没有自生能力的工业而建立产业保护制度和设置进入障碍。
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剖析
亚洲“四小龙”经济奇迹剖析[摘要]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持续高速增长,被称为“东亚奇迹”。
本文从它们特殊的地理历史条件、国际环境和所实行的经济战略等方面深刻地分析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增长的原因及其弊病。
[关键词] “四小龙” 经济发展原因弊病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完全改变了原有贫穷的经济状况,以经济的高速增长名噪于世,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经济奇迹,被称为亚洲的“四小龙”。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亚洲“四小龙”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一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此,探讨和分析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很有必要。
一、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一)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四小龙”的面积都不大,自然资源都比较贫乏。
新加坡和香港地区,连居民的引用水都要靠别人供应。
韩国和台湾地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可以,不过工矿资源缺乏。
然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优势,都处在海上的交通要道,都有良好的深水港。
如香港地区的维多利亚港,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
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四小龙”在二战前都分别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商品周转站。
这些地方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这里的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发展都有很长的历史。
它们都较早地吸收了西方文化,造就了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企业家队伍。
(二)有利的国际环境“四小龙”的经济起飞,大都在60年代。
在这时期,一些特殊的因素对它们的经济成长起了重要的作用。
第一,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下,为了调整自己的产业机构,它们把一些劳动力和原料消耗多、污染严重的产业,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第二,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正经历着相对繁荣时期,使它们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享受着特殊照顾。
第三,60年代正是美国不断扩大侵越战争的时期,“四小龙”离越南较近,“越战”对这些地方的经济、贸易和旅游业发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刺激。
最新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检验中站得住脚。
上述关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
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
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
表 1 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
资料来源: Ito,Takatoshi,"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re Its Features Idiosyncratic or Univers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Ⅺ 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at Tunis,December 17-22 , 1995.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 " 四小龙 "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发展战略。
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工业优先发展政策。
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 " 东亚奇迹 " 了。
第四讲东亚模式
第四讲东亚模式东亚模式是指一种特殊的现代化路径,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快速崛起、政府主导发展和社会稳定。
东亚模式主要包括日本、韩国、台湾和新加坡等国家或地区。
首先,东亚模式的经济快速崛起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这些国家在二战结束后,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和发展了经济。
通过发展制造业和出口导向,他们成功地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
特别是在日本的四大家电和汽车工业、韩国的船舶和钢铁工业、台湾的电子和纺织工业以及新加坡的船舶维修和金融服务业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其次,东亚模式的政府主导发展是其经济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些国家中,政府起到了关键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等手段,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此外,政府还采取了积极的贸易政策,鼓励出口和吸引外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政府的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再次,社会稳定是东亚模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稳定和民生福祉。
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社会政策,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他们有效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减少了社会不平等和贫困问题。
此外,东亚国家也注重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通过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民意识的凝聚。
然而,东亚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由于追求快速的经济发展,东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很大的压力。
其次,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也日益加大,造成了社会不稳定的隐患。
最后,东亚国家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社会保障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挑战。
综上所述,东亚模式是一种独特而成功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它通过经济快速崛起、政府主导发展和社会稳定,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和发展经济。
然而,东亚模式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加以解决和应对。
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中国发展的意义近年来,中国的崛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中国以其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中国的崛起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中国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推动可持续发展,中国可以从东亚模式中吸取经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中国模式。
东亚模式是指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台湾、韩国、新加坡和香港)在20世纪的发展经验。
它们以高度依赖出口、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教育和技术创新等为特点,经济发展迅速,一度成为全球经济的焦点。
这些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有着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中国可以借鉴东亚模式中对教育的高度重视。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非常注重教育,并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体系。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和创新人才,以推动经济的创新转型。
其次,中国可以学习东亚模式中的技术创新能力。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断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并加以改进和创新。
中国应当鼓励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中国可以学习东亚模式中对劳工和社会保障的关注。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都高度重视劳工的权益和福利保障,为劳动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应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化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劳动者的福利待遇,提高劳动力的稳定性和获得感,进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最后,中国可以借鉴东亚模式中的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东亚地区的发展一度以高度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然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积极采取环保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应当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总之,东亚模式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国贸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1、《宏观调控与货币供给》,黄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宏观调控方式的国际比较研究》,闻潜,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版3、《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实践,案例》,刘瑞、武少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东亚奇迹的反思》,王玉清、朱文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5、《西方经济学说史》,胡寄窗,立信会计出版社1991年版6、《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研究》,陈璋,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7、《经济学中的分析方法》,高山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9、《产业组织经济学》,金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10、《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亚当.斯密著,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11、《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大卫.李嘉图著,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12、《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13、《经济学原理》,[美]曼昆著,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4、《经济学》,[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国际经济学》,美保罗.克鲁格曼,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16、《国际贸易》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7、《国际金融》,陈雨露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8、《货币银行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19、《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上海三联书店。
20、《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萨克斯,上海三联书店21、《金融学》,博迪、默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2、《国际金融》,Clark,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3、《投资学》(第五版),夏普、亚历山大、贝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4、《货币金融学》(第四版),米什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25、《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No. C199**** ****-5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林毅夫蔡昉李周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起,直到1978年改革开始为止,我国推行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一种典型的赶超战略。
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共同的热切愿望。
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
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
第一个成功的故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
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东亚奇迹”。
1怎样来总结东亚经济快速增长的经验,尤其是当东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经验是否还有普遍意义,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
一、对“东亚奇迹”现有的各种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
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50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100美元左右。
但是,这些经济得以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社会福利指标的提高。
关于日本、东亚四小龙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了赶超或接近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
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这些解释显然暗示着,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
其中一种是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释。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到80年代维持了近40年的快速增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也维持了40年的快速增长,这些快速增长被认为是奇迹。
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同样走上快速增长的道路,被称之为“中国的奇迹”。
读《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揭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神秘面纱。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与“后果”赶超战略是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战略的形象概括,其本质是一种不顾资源比较优势而盲目赶超的发展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旨在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品并通过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推动国家工业化。
重工业优先发展则是这种战略的必然阶段即次级进口替代阶段。
因此,重工业优先增长和进口替代本质上是同一种发展战略。
中国实行的是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以中南美洲为代表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推行进口替代型战略。
(一)赶超战略的“前因”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
重工业意味着现代化大工业,较高的重工业比重标志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第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这种态势要求中国迅速提高国防实力和整个国民经济的战争动员能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制裁,迫使中国迫切需要迅速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的关键。
第三,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
中国经济建设的领导人和专家,似乎从前苏联的建设经验或中国的现实中悟出了重工业具有自我服务、自我循环的产业特征,因而发展重工业可以克服当时农民占人口绝对优势比重,极度贫困使他们无法为工业发展提供有效需求这一条件的约束,从而超阶段实行工业化建设。
(二)赶超战略的“后果”1.三位一体的经济体制扭曲产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宏观政策环境。
实施赶超战略的难题是怎样动员资源来支持没有自生能力的重工业的发展。
东亚共同体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可行性分析
早在1990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就曾提出“东亚经济集团”倡议,但此倡议当时因遭到美国的强烈反对而束之高阁[1]。
而“东亚共同体”构想,则于2001年由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访问新加坡期间,代表日本政府正式提出的。
在金融危机之后,这一构想被迅速广为传播,并融入东亚地区新的合作形式和目标之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以及以欧盟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亚洲各国家也开始意识到区域间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克服困难,寻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
如今,这已成为亚洲国家的共同意愿。
而“东亚共同体”概念,对东亚各国加强区域合作这一愿望的实现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东亚共同体从区域角度看,涵盖日本、中国、韩国、朝鲜、蒙古、东盟成员国,以及东亚范围内其他一些都处于一个相邻地理位置的国家或地区。
中国作为东亚最具影响力的国家,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应起到重要作用。
在当今的国际关系中,欧盟成功推行了欧洲一体化,使全球各区域合作成为一种主流取向,各国彼此间的联系愈加密切,地区集团化的步伐愈加明显。
东亚在发展上落后于欧洲和北美,若不加紧推行东亚一体化,则会落后于全球区域合作背景下的竞争环境。
东亚共同体能否成功构建,主要取决于中日两国能否在经济、意识、文化等诸多方面达成一致。
对中日两国来说,积极构建东亚共同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两国近些年间矛盾和冲突日益加剧,因而使得东亚共同体推进和发展阻碍重重。
要实现东亚共同体的目标,关键在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关系的妥善处理。
一、构建“东亚共同体”对中日两国能带来什么好处在整个东亚,中日两国无论是经济、科技、文化还是综合国力,都处于东亚的核心位置。
中国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优势明显,但尖端科技尚不如日本;而日本,技术成熟,资本优厚,但资源相对匮乏。
在这种情况下,中日若互相取长补短,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的、足以媲美欧盟的强大经济体。
但如今中日之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如钓鱼岛),双边关系停滞不前,这对东亚共同体的推进百害而无一利。
国家的制度供给者角色与东亚奇迹
步 的探 索 。
一பைடு நூலகம்
、
“ 无政府” 的市场 能否产 生经济奇迹
典 自由主义 回归 。在 这种 理论 视 野下 , 国家 重新 回 归 “ 夜 人 ” 色 ,市 场 再 发 现 ” 为 经 济 学 家 谈 守 角 “ 成 论 的主 题 ,东 亚奇 迹 ” 被视 为 新 经济 自由主义 理 “
龙 ” 为 典型 的案 例 。“ 展 经 济学 确 实发 生 了一 作 发
场 革命 —— 甚 至 世界 银 行 也加 入 从计 划 到 市场 的
之 , 经 济 自由主 义者 们 强调 市 场 决定 , 新 而新 制 度
行 列 中 ,并 重新 检验 政 府 的作用 。世界 银行 19 96
收稿 日期 :0 0 l一 2 2 1一 2 l
要 对 国家 角 色 、制度 与经 济增 长 三 者 的关 系 作进
一
2 纪7 O世 0年代 以来 , 以哈 耶 克为 代表 的新 经 济 自由主 义在 经 济 全球 化 大潮 中勃 然而 兴 ,成 为 主 导欧 美 发达 国家 和转 轨 国家 经 济 过程 和 经 济政 策 的理 论 宪章 。撒 切 尔 政 府 和里 根政 府 推 行 的一
用 的发 展 经 济学 也 发 生 了革 命 ,转 而 强 调市 场在
发 展 中 国家 经济 增 长 中的作 用 ,并 把 亚洲 “ 四小
市场 机制 、 展 国际 贸易 、 进 人 力 资本 投 资上 也 拓 促 发 挥 着重 要 的作 用 。这 似乎 给 出 了综 合 性 的完 美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本文认为,在发展的战略选择上,除了立足于赶超型重优先或进口替代战略以外,还有一种更为成功的经济发展道路,即比较优势战略,这是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现经济成功的核心所在.比较优势战略使得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文章指出,实行比较优势战略要求发挥机制作用;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竞争性和规则性的经济职能,并特别表现在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比较优势战略与危机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防范和抵御金融危机的作用.在经济上赶超先进国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热切愿望.然而,几乎所有实行赶超战略的经济,大都陷入诸如日益加深的城乡贫困化、旷日持久的高通货膨胀以及积重难返的经济结构失衡的困境之中.如果这种赶超战略是惟一的选择,我们又没有发现任何采取其他战略成功地实现赶超发达经济的事例,则还不能说赶超战略失败了,只能说这种战略的推行和结果是无法回避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一些没有采取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反而取得了快速的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明星.第一个成功的事例发生在日本,紧随其后的是地处东亚的韩国、新加坡、中国的和香港.在过去数十年,这些经济以与其他发展中经济相同的起点,实现了完全不同的发展绩效,成为世界经济中高速、持续经济增长的典型,被誉为 " 东亚奇迹 " 世界, 1995 年 .这些成功的发展事例,是否代表了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的不同之处何在,它对经济发展理论提供了哪些新的知识,以及当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这种发展战略是否还站得住脚,是本文尝试回答的问题.一、对 " 东亚奇迹 " 的不同解释与大多数发展中经济一样,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上起步的.特别是亚洲 " 四小龙 " 国家和地区,其工业化水平在 50 年代初期仍然很低,资本和外汇十分稀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 100 美元左右.但是,这些经济在二三十年的时间里持续、快速增长,并且随着资本、技术的积累,它们又逐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经济,进入或接近发达经济的行列.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些经济中,高速增长还伴随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均等、经济结构的优化以及一系列福利指标的提高.日本、东亚 " 四小龙 " 何以能够成功地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从而达到赶超发达经济的目标,学术界存在着种种不同的解释.有不少研究者的解释已经超出了经济范畴,以为这些经济的成功与经济因素无关.其中一种是从的角度进行解释.例如,有人观察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都深受思想的影响,认为勤恳耐劳和奉行节俭的儒家文化是这些经济实现成功赶超的原因例如金耀基, 1987 年 .如果事实真正如此,其他国家实现经济成功发展的机会就相当有限了,因为文化是不同的,而且难以在短期内发生变化.然而问题在于,这些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儒家文化的濡染之下,但为什么它们并没有在 16 世纪、 17 世纪率先实现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此外,同样受到儒家文化影响的许多其他国家并没有实现同样的经济成功,而许许多多与儒家文化无缘的国家却更早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注:如果要说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应该执天下之牛耳.但是,近代落后的表明,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她的经济发展绩效并未得益于这种文化传统.相反,有着类似的思想方法的文化极端主义者,却知耻于落后挨打的地位,喊出了 " 打倒孔家店 " 的口号.可见,用儒家文化解释不了 " 李约瑟之谜 " ,也无法回答东亚奇迹产生之谜,正如这种解释本身就否定了用所谓 " 新教与精神 " 对着名的 " 韦伯之疑 "Weber,1991 所作解释的有效性一样.〗第二种解释是由一些从的角度观察问题的学者做出的.他们认为,由于长期的东西方冷战,美国和西方国家向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提供了大量的和援助,以期减弱阵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同时美国也更加乐于向这些国家和地区转移知识、技术和开放市场例如 Haggard,1988,p.265;Woo,1991,p.45 .然而,当年卷入冷战的国家远不止这些实现成功赶超的经济,为什么成功者寥寥按照这个,亚洲的菲律宾和大量拉丁美洲国家都应该在这个成功者的名单上;而恰恰是这些国家成为经济发展不成功的典型事例.可见,由于冷战的需要而形成的政治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充其量可以视为促进成功的经济发展的辅助性因素,而远非决定性因素.从角度解释东亚成功原因,吸引了许多经济学家的兴趣,并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假说.我们可以将这种种观点归纳为三类.提出第一种假说的学派以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为代表参见World Bank,1993;James,et.al,1987 .他们认为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实行了自由市场经济,价格扭曲较少,资源配置得当且效率高.但这种解释过于理想化了,因而远远不能令严肃的观察者满意.因为人们同时很容易观察到,事实上,这些经济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政府干预,竞争障碍乃至价格扭曲和贸易保护也是存在的.例如,台湾省、韩国和日本都曾经积极地采用了进口限额和许可证、信贷补贴、优惠、所有制等等手段,以培育和保护其幼稚产业.与此恰好相反,以麻省理院经济学家 Alice Amsden1989 和英国经济学家 Robert Wade1990 为代表的另一学派提供的解释是,这些经济的成功是由于政府有意识地扭曲价格、限制市场的作用、利用产业政策来扶持某些关键性的战略产业.诚然,这些干预的确存在,可是,许许多多存在着经济干预和扭曲价格的经济,却往往成为经济发展最不成功的例子.许多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就以其发展经验表明这种理论假说缺乏说服力.第三种假说把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发展的成功归结为这些国家实行了外向型发展政策.由于实行外向型发展战略需要介入国际竞争,所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必须具备竞争力,从而必须是有效率的 Krueger,1992 .因此,这种观点认为,对于经济发展的成功是至为关键的.然而,需要质疑的是,经济的外向型究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还是导致经济发展的原因如果是后者,完全可以不惜代价地人为推行出口鼓励型的发展政策,提高贸易在经济中的比重,以便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实际上,那些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也经常把鼓励出口作为其赶超的一个手段.但由于采取的是扭曲价格和汇率以及直接补贴的办法鼓励出口,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配置的失误,经济仍然陷入重重困境.最近一些经济研究也发现出口比重和一个经济总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显着的关系 Lawreace,et al.,1999 .二、一种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任何一种有效的理论,一方面需要在逻辑上具有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需要在经验中站得住脚.上述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成功地实现经济赶超的解释,无疑都触及事物现象本身的某个方面,但都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因而相互之间是矛盾的,而且各自的解释力都在这种矛盾中彼此抵消了.因此,我们所要提出的理论解释应该是一种能够包容上述假说的.从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的发展经验来看,它们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一个与赶超战略截然不同的特点就是,它们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上,都能够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而不是脱离比较优势进行赶超.表 1 表明,这些经济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由于不同的比较优势,形成的主导产业也不一样.一个共同的规律是,随着发展、资本积累、人均资本拥有量提高,资源禀赋结构得以提升,主导产业从劳动密集型逐渐转变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乃至信息密集型上面.资料来源: Ito,Takatoshi,"Japa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Are Its Features Idiosyncratic or Universal",paper presented at the Ⅺ th Congres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 at Tunis,December 17-22 , 1995. 无论是日本还是亚洲 " 四小龙 " ,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明确地宣布过它们实行怎样的.毋宁说,除了香港之外,这些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都曾经尝试推行进口替代政策或者说作为次级进口替代阶段的重化优先发展政策.如果照那样的道路走下去,我们今天也许没有机会讨论所谓的 " 东亚奇迹 " 了.但是,这些经济与其他发展中经济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这些经济感受到赶超战略的高和沉重代价,因而较早地放弃了与其比较优势相抵触的赶超战略,转而按照各自的资源禀赋条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增加了出口和经济的外向型程度,达到了比较优势的充分利用.虽然它们对这种发展战略从未明确表述,但是可以看出其特点是主导产业在发展过程的每一个阶味甲裱司醚е兴档nbsp;" 比较优势原则 " ,因此,我们称之为比较优势战略.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为什么能够不同于其他发展中经济,而在较早的阶段上放弃赶超战略呢家也尝试做出解释.而我们将这些经济与那些固守赶超战略的经济作比较时,会发现两者截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人均自然资源占有水平很低,同时规模较小.赶超战略是一种效率很低、浪费很大的发展道路,一个经济能够在多久的时期持续推行赶超战略,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是人均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自然资源可供无偿开发的程度,决定了一个经济在低效率的发展战略下得以延续的时间长短.第二是人口的规模.人口规模的大小决定了对资源浪费的人均负担程度,相对小的人口规模就无法维持长期的资源浪费.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由于经济规模太小、人均拥有的自然资源太少,在发展的早期,政府每次想要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马上就遇到赤字增大、外贸收支不平衡、通货膨胀过高的难题,因而无法坚持下去,只好放弃政府的积极干预,而由企业自由选择.企业要实现利润最大化这个目标,在选择技术和产业时,就必须以充分利用经济中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遵循比较优势发展经济,是在政府放弃了赶超战略后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可见,它们都没有把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作为一种主动的政策选择.但是,既然它们成功的经验表明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可以快速地发展经济,作为后来者,就应该以此作为替代传统赶超战略的一种主动的战略选择.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之间的一个最重要的差别.无论是早期重商主义者、德国的学派经济学、以及 " 霍夫曼定律 " ,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五花八门的发展战略的倡导者,以及推行形形色色赶超战略的实践者〖注: 80 年代世界邀请那些曾经以某种发展理论和政策而着称一时的经济学家以及一些评论家,回顾了他们理论的实施效果,后来形成文集迈耶等, 1988 年 .〗,都把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差异看做是发达经济与落后经济之间的根本差别.于是,发展经济学文献中的 " 大推进理论 " 或 " 中心 - 外围理论 " ,实践中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或进口替代战略,都把提升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视为经济发展和赶超发达经济的同义语〖注: " 发展不可避免的先决条件就是工业化 " 普雷维什语,见伊特韦尔等, 1992 年,第 1001 页 ,而 " 重工业的发展就是工业化的同义语 " 尼赫鲁语,见孙培均主编, 1991 年,第 51 页就是最典型的一些说法.〗.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这些国家或地区高度动员有限的资源,人为地扶持一两个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升级,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生变量,即它们仅仅是发展的结果,或者说是一个经济中资源禀赋结构变化的结果.资源禀赋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份额.自然资源通常是给定的;劳动力增加的速度取决于人口的增长率,国家之间并无巨大的差异,一般在 1%-3% 之间;所以,惟一可以有巨大的增长差异的资源是资本.有的国家可以达到年平均 20%-30% 的资本积累速度,而有的国家仅能达到10% 甚至更低的年平均资本积累率.如果这种差异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譬如说一个世纪,将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们讨论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时,事实上是指资本相对丰裕程度的提高.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或当今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结构的特征是资本的严重缺乏.在通过扭曲要素价格和其他经济管制人为推行重工业化的情况下,所能做到的也仅仅是把有限的资本倾斜地配置到几个产业上,与此同时必须压抑其他产业的发展.由此必然产生的几个问题是:第一,以牺牲经济整体进步为代价的少数产业的赶超,不足以支持资源结构的升级或总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受保护产业没有竞争力,利润低,经济剩余少;受压抑产业没有资本,也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力,因此也提供不了足够的资本积累.在这种状况下,资源结构的升级最终只能落空.前苏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由于推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国家用强制性计划手段动员资源,使其军事工业和空间技术产业得到高度发展,在冷战期间堪与超级大国美国媲美,其工业产值与发达经济比较也不算低,但在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的综合国力和资源结构水平上,前苏联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并未缩小.更重要的是,前苏联在民生工业上极端落后,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第二,赶超战略所扶持的产业部门,由于不符合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只好完全依赖于扭曲价格和国家保护政策才得以生存.在缺乏竞争的条件下,它们固然可以成长起来,并在意义上改变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但这些产业必然是缺乏效率的,毫无竞争能力可言.中国在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特别是那些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有企业所面临的窘境就证明了这一点.第三,在赶超战略下,违背比较优势所形成的畸形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丰富的资源结构形成矛盾.这种偏斜的产业结构大大抑制了对劳动力的吸收,形成资源利用的二元性质,使广大人民不能均等地分享经济发展的好处,相当大规模的人口处于贫困之中.第四,赶超战略着眼于在前沿上赶超与发达经济之间的技术差距.然而,既然不能改变资源结构,某些产业资本密集程度的提高,必然降低其他产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也就不能在整体上缩小与发达经济在资本和技术水平上的差距.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真实涵义不是几个重工业产业鹤立鸡群式的增长,而是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具体来说,对于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的经济来说,所要寻求的发展应该是资源结构的提升或人均资本占有量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升级、技术水平和收入水平的差距只是这个过程的自然结果.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经济由于人均自然资源和人口规模的制约,对这种牺牲大部分产业而集中扶持少数产业的做法所带来的巨大代价承受力较低,所以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企业从利用其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出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使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速度加快;作为其人均资本拥有水平提高的结果,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得以更快地升级表1 ,最终进入发达经济的行列.实际上,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经济,对于那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也同样适用〖注:以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发展绩效与拉丁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等国相比较,是十分有说服力的.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这些国家的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由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随后的经济发展中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并不高,但却跻身于发达国家的行列;而不顾自身资源比较优势、推行赶超战略的阿根廷和乌拉圭却从当时的发达国家行列倒退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地位,虽然拥有更高的制造业比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却大大低于前两个国家.〗.三、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要改变资源结构,即增加资本在资源禀赋中的相对丰富程度.资本来自于积累,而资本的积累水平取决于经济剩余的规模,后者又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那么这个经济的生产就会低,竞争能力就会强,创造的社会剩余也就会多,积累的量也就会大.我们可以把一个社会中的生产性活动分为社会生产性活动和私人生产性活动,社会生产性活动可以增加整个社会可用的产品或服务总量,而私人生产性活动虽能增加个人的收益,但有时未必能增加社会的产品和服务总量.寻租行为是造成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与社会的生产性活动不一致的一个主要原因.例如,如果政府可以利用权力设定一项生产限额,就会使该产品的国内生产者获得更高的利润.因而,相关的生产者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去说服政府官员设定和执行这个生产限额.这类寻租活动消耗社会资源增加个人收益,但并不增加社会产出,因而是有益于私人的活动而对社会有害.如果每个人的私人生产性活动同时也是社会生产性活动,社会产出就会较多,可供积累的剩余也会较多.我们将论证如果一个经济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私人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的生产活动将会取得一致.除此之外,积累的水平还决定于储蓄倾向,在同样的经济剩余水平下,储蓄倾向越高,社会资本的增加就会越多,资源禀赋结构的升级也就越快.一个发展中经济若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储蓄倾向也会较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也强调资本积累,甚至把储蓄率和率的作用强调到决定一切的地步 Harrold,1939,p.1433;Domar,1946,pp.137-147;Solow,1988 .但是,最重要的增长理论没有提出的问题在于:怎样增加社会剩余总量及怎样才能使所有的生产活动从社会的角度看是生产性的、竞争性的,以及如何才能提高储蓄率.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呢根据赫克歇尔 - 俄林模型 Ohlin , 1968 ,如果一个国家劳动资源相对丰裕,该国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这个国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轻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由于生产过程使用较多的廉价的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相对来说成本就比较低,因而具有竞争力,利润从而可以作为资本积累的量也就较大.要使整个社会都能够对比较优势作出正确的反应,就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即在劳动力相对丰富的禀赋条件下,劳动力价格应该相对便宜;而在资本变得相对丰裕的禀赋条件下,资本就相应地成为相对便宜的要素.如果一个经济中的要素价格结构能够充分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就会自动地作出调整,即在其产品和技术的选择中尽可能多使用便宜的生产要素,从而实现比较优势.必须指出的是,要素相对稀缺性在要素价格结构上的准确反映,必然是竞争的结果,任何人为的干预和计划机制都做不到这一点.所以,世界家把亚洲 " 四小龙 " 发展的成功归结为市场机制作用的解释是有一定道理的.日本和亚洲 " 四小龙 " 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政府又较早地放弃了赶超战略,因此,各种产品和要素的价格基本上由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竞争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种要素的相对稀缺性,企业在做产品和技术选择时就能利用各个发展阶段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不对价格的形成进行干预,还可以减少社会中的寻租行为.这样,企业和个人要增加收益就只能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水平,私人的生产性活动也就会是社会的生产性活动.。
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各国间合作的重要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欧盟的建立。
而在东亚地区,中国作为其中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与周边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意义尤为重要。
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将为区域发展带来巨大改变。
一、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意义中国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之一,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同时,中国也是东亚地区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
在世界经济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因此,促进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地区内经济的协调发展,消除贸易壁垒和障碍。
当前,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推进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应对经济下滑的有效措施之一。
将区域内资源和市场结合起来,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金和贸易流通效率,推动地区内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还可以促进区域内安全和稳定。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区域内国家的利益日益交织和融合,需要各国间加强合作、协调政策,打造共赢发展的局面。
二、中国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现状1.自由贸易区中国在东亚地区的自贸区建设已经初步展开。
首先是中国与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其2010年正式建立,并计划深化该贸易区的建设。
此外,中国还和韩国、新加坡分别达成了自由贸易协定,现有的自贸区建设从政策上实现了相对的兼容。
2.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RCEP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区域性十六个成员国。
RCEP为参与国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对中国的市场管理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进一步开放提供了契机和绝佳的机遇。
RCEP的签署,将推动区域内的自由贸易进程,提高亚太地区内治理效率与次区域内贸易便利化,同时促进国家间政治互信和到中国的投资。
3. 中国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 成立时,中国提出了创建该银行的倡议,并与包括周边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一起成为该行的创始成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机制
• 企业的决策是基于要素价格 • 要使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决策能反映经
济的比较优势的话,要素价格应该体现 要素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 市场竞争是使要素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 构中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唯一途径。
16
比较优势战略与出口导向
• 比较优势战略比赶超战略可以产生更多 的出口和进口。
9
新发展理论
• 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提升要素禀赋结 构,因为:
– 要素禀赋结构在任何一个固定时点是给定的, 它同时决定该时点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 对价格。
– 要素禀赋结构从长期动态来说则是可以改变 的
– 要素结构的提升同时会导致技术/产品/产业 结构的升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10Leabharlann 要素结构的提升•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经济体中资本、劳 动和自然资源的总量。
• 比较优势战略不存在扭曲,私人性生产 活动和社会性生产活动统一
• 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意愿
13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技术升级 • 拉力:成本结构的变化和节约成本的动
机 • 推力:竞争和技术变迁的压力
14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的速度
• 短期内,赶超战略可以建立更多资本密 集的产业。
• 在长期,赶超战略是不可持续的,比较 优势战略可以产生更快的追赶。
第五讲: 东亚奇迹与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1
是否存在可替代的发展战略?
• 发展中国家期望赶上发 达国家是一种自然的、 正当的想法。
• 但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 略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 没有赶上发达国家
•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 的例外
• 日本和东亚经济的经验 是否对成功经济发展提 供了另一种可行的路径?
13 00000 0
20
为什么东亚经济改变了它们的发展战略?
• 东亚经济在1950年代也和其他发展中经 济一样采取赶超战略。起原因在于,赶 超战略效率低,需要有很大的可动员的 资源来支持,可维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
• 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 人口规模的大小
21
3
自生能力
• 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在自由进出的竞争性 市场上可以赚到社会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的话, 就说它是具有自生能力的。
• 对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言,它的建立和 持续经营需要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补贴和扶 持。
• 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是否具有自生能力 取决于它的技术、产品、产业选择。
4
在单产品经济中的技术选择
• 出口导向是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而不 是一个有意要采取的政策。
17
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 信息 • 协调 • 外部性的补偿
18
为什么赶超战略在德国取得成功,而在中 国、印度却失败了?
•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德国1820、 1870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1058 与 1821, 分别是同期英国人均收入的 62% (1707) 和 57% (3191)。
• 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资本、劳动力和自 然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 经济中,要素结构的升级主要取决于资 本积累。
11
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
• 经济中剩余的多少
–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生产,以及寻租行为 – 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
• 积累的意愿
12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要素结构的升级
•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赶超战略相比,可 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25000
80
20000
1 56000 0
10000
40
5000
20 0
0 Western Europe 第 一 季 度 第 二 季 度 第 三 季 度 第 四 季 度 Former USSR
Western Offshoots Latin America
Eastern Europe Asia
Africa
•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1955年中 国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分别只有 575 和 676, 只有当年美国10879人均收入的 5% 和 6% 。
19
人均收入与汽车产业政策的成功或失败
• 日本在1960年代中采 取汽车优先发展战略 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 中国和印度在1950年 代中推行汽车产业优 先发展政策却遭遇到 很大的失败
World
2
19 50 19 53 19 56 19 59 19 62 19 65 19 68 19 71 19 74 19 77 1 980 19 83 19 86 19 89 19 92 19 95 19 98
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奇迹的竞争性假说
• 日本的特殊性 • 儒家文化 • 冷战 • 自由市场: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 政府干预:不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 鼓励出口的政策
5
在单产业经济中的产品、技术选择
6
在多产业经济中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7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 在开放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与比较 优势的概念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 企业的预期利润率,而比较优势指的是 一个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两者都是由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 的。
• 自生能力的概念在开放和封闭经济下都
可以适用,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适用于
开放经济。
8
传统发展战略的问题
• 传统发展战略把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赶超作为直接的 目标来追求。
• 传统战略与自生能力问题 •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 政策性支持的例子
–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 贸易壁垒和垄断 – 对利率、汇率和其他要素价格的扭曲 • 价格扭曲和资源的计划、行政配置 •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 韩国在1970年代中推 行汽车产业优先发展 政策成败互参
• 同一个汽车优先发展 政策为何有如此不同 的绩效
美日 国本
1955 10897 2772
韩中印 国国度
1054 575 676
1965 13419 5934 1295 706 771
1975 16284 11349 3162 874 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