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合集下载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人教版)

想一想
怎样设计实验让碳酸钠与盐酸 反应后的天平平衡?
小结
1.下列实验方案有无气体参加反应或反 应之后有无气体生成? 2.三个实验方案所选择的装置是否密闭?
用有气体参加反应或反应之后有气体生成的实验 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用的装置应选密闭装置
【设计实验】方案四、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 的长镁条和一个陶土网,将它 们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记录所称的质量m1。在陶土 网上方将镁条点燃观察现象。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再把小烧 杯放回托盘天平上。天平是否仍然 平衡?
碳酸钠+盐酸 →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填写表格 课本p94做笔记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天平是否平衡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固体粉末溶解,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反应发生后天平不平衡
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 的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总 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导致 天平失衡。
细 沙:防止红 磷燃烧时集气瓶 底受热不均炸裂
想一想 方案二、硫酸铜和铁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为什么要打磨铁钉?
除去铁钉表面的杂质,避免影响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三、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的质量测定
把盛有盐酸的小试管小心地放 入装有碳酸钠粉末的小烧杯中。将 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平衡。 取下小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 中的盐酸进入小烧杯,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
存在什么关系?
【做出假设】
①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②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③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设计实验】 方案一、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第一节  质量守恒定律   第1课时

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宁夏中卫市海原县三河中学(黒城中学) 刘凤明 755200一.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1)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体验科学发现真理的途径和方法。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体验探究过程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2.难点: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疑点:(1)从微观角度分析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2)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4.解决办法:增加学生探索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操作,边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以理论为指导理解定律的本质,提高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二)整体感知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对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师:1、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生:思考回答[引入]:师: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也就是说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了变化,那么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能否猜测一下呢?小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大于到底是那一种关系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生:根据实验方案完成实验 活动与探究一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5.1质量守恒定律(课时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2.培养和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微观本质。
2.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来发现、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
【交流体会】畅所欲言
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取对化学的最深感受,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并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布置作业】
【练习】
1.请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一套测定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理想装置。
2.课本P981~4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5.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提出问题】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如蜡烛燃烧后就没了;铁生锈后变重了等等。
那么,同学们想一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到底有没有变化呢?
【思考】
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为有新物质的生成。
展示所知:蜡烛、硫、木炭、细铁丝、镁条等的燃烧、铁生锈、水的分解等等。
【猜想假设】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
【分析】
请你选择其中能够用于准确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的装置,并说明理由。
【收集证据】
1.对于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新的想法?
2.实验后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观察】
观察、思考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找出正确的实验方法。
观察、思考、表述实验现象、结论。
【分析归纳】
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总质量。
分析实验装置的优缺点。

5.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5.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反应原理:碳酸钠 +盐酸→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盐酸是HCl的水溶液)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实验现象: 白色固体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思考:为什么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导致 反应后质量减小。
参加反应的 Na2CO3和HCl 的总N质aC量l和。H2O和CO2
当堂检测
1.下列描述的变化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B )
A.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 B.将3g食盐放入3g水中完全溶解后得6g溶液 C.铁生锈后质量增加 D.硫粉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到0g
2.实验室把10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试管中残
留物的质量是9.2 g,则反应中生成的氧气质量是 0.8g 。
3.一定条件下,甲,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完成以下题目。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40
3
5
2
反应后质量/g
4
X
5
34
求反应后X的质量 7 g,该反应属于 化合
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是
9:8 。
反应,参加
4.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A组设计甲图方案,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质量并不相等,其原是
所有化学变化 都遵循,不适 用物理变化
所有反应物总质量和所有生 成物总质量相等,并不是体
积及其他方面
与化学家“对话”
请您运用本节课所学内容对波义尔实验进行解释。
参加反应汞与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 生成的氧化汞的质量。 m(汞) + m (氧气) = m (氧化汞)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当 堂 检 测
知识点❶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C A.将5 g铁和5 g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 g, 遵 循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C.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 g D.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思考交流]
[归纳总结]
因为有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气体,所以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要在密闭的体系中进行。
[课堂速记]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应用示例] 例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 增加、减小还是不变?小刘、小李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刘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 如图5-1-1中A所示,小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 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 和细致的观察。
[归纳总结] 第二次称量的结果与预计不一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了 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没有被称量上,所以反应后 的质量减轻。镁条燃烧后称量的质量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①质量减轻,因产生白烟,造成氧化镁散失太多;②质量增 大,因为镁条足够长,多数氧化镁附着于镁条之上;③质量 不变,以上两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但是这两个反应都遵循质 量守恒定律。 [继续探究]
[归纳提升]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找准未知物中各 元素原子及其数目,根据书写化学式的规律,写出未知物的 化学式。 [课堂速记]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
[应用示例]
例 3 【2014· 衡阳】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2H2O +7O2===2FeSO4+2H2SO4,则 R 的化学式是( D ) A. FeS B. Fe2S3 C. FeO D. FeS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14.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 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x为22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
【解析】由图可知,W和氧气质量减小,所以是反应物,且反应物的总质量是8 g+(20
10. 16 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 g水,关于该物质组成的论断正确的 是( C )。
①一定含C、H ②一定不含O ③可能含O ④一定含O 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 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⑦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 A. ①④⑦ B. ①②⑤ C. ①②⑥ D. ①④⑤
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
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
质量为9
g×16=8 18
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1
g×32=8 44
g,两者的质量和为16
g,
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20 g-8 g=12 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W中
11. 下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 “ ”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改变 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 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
12.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D )。
A.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B. 加热一定质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水通电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描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含义,即在封闭系统中,反应前后总质量保持不变。
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3.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即化学反应中原子重新组合,但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4.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答,如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
5.作业小结:我布置相关的作业,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作业包括解答相关的习题和进行小研究。学生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和问题解答,进一步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些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以及作业小结等教学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化学学科的兴趣。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认识到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原理,对理解和解释化学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对科学的curiosity和探索精神,愿意主动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首先,我通过引入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情境,如烹饪、制作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这一定律的理解。此外,我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和视频,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情境创设:通过引入与生活相关的情境,如烹饪、制作饮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件

没有改变,元素的质量
不变
,所
化学反应前后
“622”
宏观
微观
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元素质量
物质总质量
物质的种类


改变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分子的种类
可能
分子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改变
【课堂练习】
1.(课本P98 第2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Fe3+----
黄色
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出问题】
这个规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通过实验我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无数实验证明:
反应物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
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
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生成物
生成的各物质
分子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总数
原子总数
反应物(H2O)
1种
2种
2个分子
6个原子
生成物(H2、O2)
2 种
2 种
3 个分子
6 个原子
得出结论:
微观上,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增减,
质量
宏观上,反应前后元素的
种类
没有改变,________
数目
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种类
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
m1
点燃
=
五氧化二磷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说课稿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说课稿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些前置知识,如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此外,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在学习障碍方面,学生可能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存在困难,尤其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解释。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概念理解不深,难以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计划采用以下导入方式:
1.生活实例引入:开始上课时,我会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我们在烹饪过程中,食材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这个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质量守恒定律。
2.实验现象展示:接着,我会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烧碱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前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变化。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思考。
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和互动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质量守恒定律。
(三)互动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首先,在实验环节,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协助。其次,在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进行点评和指导,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应用能力。最后,在课后作业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意义;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能力层面上,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待培养,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明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能够准确运用定律进行问题分析。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能够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展示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原子、分子、元素等基本概念,了解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将更为透彻。
4.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和记录物质质量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设想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以下教学设想:
6.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总结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应用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7.课后作业,巩固拓展
布置与质量守恒定律相关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化学反应现象,如燃烧、生锈等,引出质量守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实验探究,发现规律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观察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质量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解释和总结,深化理解
通过讨论、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教师适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理解,帮助学生深化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方式。
2.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源自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做饭、燃烧等。3.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化学计算,如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优课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优课件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活动探究】 [实验目的]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内容] 实验 1:把红磷放在一个密闭的锥形瓶中,用天平称量红 磷燃烧前后锥形瓶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实验2:把一定质量的铁钉放在装有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 液的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前后烧杯的质量。
[实验现象] 实验1: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 色。 [实验结论] 实验1:待锥形瓶冷却后,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 然平衡,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2:将烧杯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反 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典例]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B )。 A.蜡烛完全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等于蜡 烛的质量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 了 C.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 相等 D.100 g 水与 100 g 酒精混合后总质量为 200 g
【知识精讲】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___参__加__化__学__反__应___的各物质的_____质__量__总__和_____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只能解释_____化__学__变__化_____,不能解释物理 变化。如 100 g 水降温后变成 100 g 冰,变化前后虽然质量不变, 但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 CO2,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一定含有__C__(或__碳__)__元素。
4.下图是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表示氧原子,●表 示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问题时,要注意的是参加化 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 和。蜡烛、镁带等固体在空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物质除了蜡 烛、镁带外,还有氧气;高锰酸钾分解有氧气生成。

22.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22.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课题: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知识: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技能: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时代责任感。

重点: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

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是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质量守恒定律。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一)质量守恒定律【阅读】课本P92的内容。

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2.作出假设: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反应物的质量总和3.活动与探究方案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方案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现象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分析内容学习注解4.总结:质量守恒定律:。

5.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1)质量守恒的原因(四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不变;元素的不变;微观:原子的不变;原子的不变;原子的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应 用:(1)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不守恒”现象。如镁条在空气中燃 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镁条质量大,是因为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的 镁条多了 氧气 的质量。 (2)判断物质的组成。如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 元素和 氢 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3)求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止,得到剩余固体 c g,则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b-c)
g,同
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 (c-b)
g。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合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 用氨气与氮氧化合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
(1)一个 A 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
(2)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NH3 、 NO 。
02 基础题
考点 1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1.某同学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做了如下三个实验,按要求完成填空。
实验 A: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B: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 C:稀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1)实验 A:反应后,天平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后同)。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D ) A.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B.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C.催化剂可以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有催化剂参加的反应也 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考点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空气)中燃烧,如图所示,能正确表 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C )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说课稿[特等奖]

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说课稿[特等奖]

初中化学中(会)考重难点优质课说课大赛《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说课稿说课人:谢琴单位:成都七中实验学校时间:二零一三年十一月十九日《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说课稿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谢琴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节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它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原因和应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

同时,该节内容还是中考化学的一个必考考点。

如:08云南中考第23题、 09云南中考第27题、09昆明中考第14题、10玉溪11题、10曲靖15题、10普洱7题、11成都18题、12成都6题、13成都13题。

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中考化学以及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难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总和”的理解.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反应难点突破方法:1、借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的分析与改进,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总和”。

2、借助镁条燃烧的实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参加”。

3、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四)考情分析本课题为中考的考查热点,纵观近六年成都中考化学,其命题范围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以及应用,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或分析计算等形式考查,分值在4~8分左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章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件(25张)(共25张PPT)

训 练
·




3.a g氯酸钾与b 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1)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氯化钾,则例 解

·


探 究
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a_-_c。) g
一 反
·

互 动
(2)若充分反应后,得到c
g剩余固体,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a_+_b_-_c,) 其g 中二氧
训 练
·
化锰的质量为__b_g__。
中不应有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元素,A中含有H,B中含有S都不梯 度

符合题意,N2没有气味,选项C符合题意。

3.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
娥二号”卫星,此次卫星的成功发射
精 题

主标志着我们国家已经向探月计划迈出
解 ·


探究了新的一步。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
一 反
·

互动(用R表示),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梯 度


是含钠的化合物,将稀盐酸滴入此化合物时,放出
精 题

主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解 ·


探浊,这种化合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A
)
一 反
·
互动A.Na2CO3
B.NaCl
C.Na2SO4
D.NaOH 三
课 堂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
全 能
种类不变,该钠的化合物中应该含有碳元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注意:(1)适用于所有的__________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不是体积守恒。

(3)质量守恒不包括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

(4)各物质质量包括固态、液态、__________所有物质的质量。

3.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没有改变,__________没有增减,__________也没有改变。

二、化学反应中的变与不变1.六个不变宏观:(1)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2)元素的种类不变;(3)元素的质量不变。

微观: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

2.两个一定变宏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微观:__________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1)__________可能改变。

(2)__________可能改变。

第2课时 化学方程式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及其意义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用__________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宏观意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__________________比。

3.从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取的信息:(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对照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化学方程式有三种读法(以C +O 2=====点燃CO 2为例):(1)质:_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的条件下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2)量:每________份质量的碳和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二氧化碳;(3)微观:每________个碳原子和________个氧分子反应,生成________个二氧化碳分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
2、一同学实验测定24.5克氯酸钾 完全分解后生成了14.9克氯化钾,他认 为生成物的质量小于了反应物的质量, 他的判断对吗?为什么?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制取 44克二氧化碳需要多少克碳与32 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若现在有 12克碳与50克氧气完全反应,问 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M2
实验3
在密闭容器中
盐酸(液)+碳酸钠(固)→氯化钠(固)+水(液)+二氧化碳(气)
M1
=
M2
启示:实验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一定 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得出结论:
一、质量守恒定律(见书P94)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我参与,我快乐;我探究,我快乐!
堵 河 风 光
愿这节课成为你快乐的记忆!
定 性 研 究
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 石蜡+氧气 → 二氧化碳+水
点燃
点燃
提出问题: 定 量 研 究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 量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做出假设
化学反应前后
大于
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于
请同学们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几 组实验中,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后, 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 己的猜想。
小组讨论:
该定律能不能推广应用于物理变化? 该定律中的守恒是否包含体积呢? 该定律中的质量总和是否包含没有参加反应 的物质的质量呢? 该定律在运用时能不能遗漏气态物质? 在叙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应特别注意 哪几个关键字眼?
考考你的理解力!
1、150克水加热蒸发后 的水蒸气的质量仍为150克, 问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P2O5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原子 (微观) 种类 数目 质量
不变;
宏观上哪些不变? (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 还有哪些是一定改变的? (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 哪些是可能改变的? (分子的个数)
宏观
元素种类 元素质量
一 定 不 变
微观
原子种类 原子数目 原子质量
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 分子的种类
设计试验
方案一 白磷燃烧 方案二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方案三 碳酸钠与稀盐酸
实验 仪器
天平、锥形瓶、 细沙、玻璃棒、 锥形瓶、天平 酒精灯、三脚 架、石棉网等
烧杯、试管、天平
实验 步骤 预计可 能的实 验现象 结论与 反思
1、称量反应物和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2、称量生成物与反应容器的总质量。 3、比较反应前后的总质量。
作业:
1、书后习题P983、4 2、练习册相关题目
2、在化学反应2XY2+Y2=2Z 中Z的化学式为( B )
A、Y3
C、X2Y6
B、XY3
D、 X2Y4
3、12g 的碳在32g的氧气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 44 g ,那么1000g的 碳和32g氧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二 氧化碳的质量为 44 g。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 获? 把你的想法和同学 们交流一下吧!
三、应用(下节课):
忆一忆
考考你:
1、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高锰酸钾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 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不认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高锰 酸钾的质量等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 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氧气扩散到空气中, 所以剩余固体质量减小。
参加
日常生活中蜡烛燃烧看起来质量 减少了,你如何解释这个问题?
镁条燃烧后质量会怎样变化? 为什么?
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呢?
水的通电分解
O
H H
H
O
H
(两个氧原子,四个氢原子)
(两个氧原子,四个氢原子)
反应前
反应后
结论: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 子个数都没有改变,所以在化学反 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可能 改变
分子数目
下列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是(B ) (1)原子数目(2)分子数目(3)元素种类 (4)物质的种类(5)原子种类(6)物质的总 质量 A、(1)(4)(6) B、(1)(3)(5)(6) C、(1)(4)(5)(6) D、(2)(3)(5)
一、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磷(固) + 氧气(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固)
质量: M1
=
M2
实验2:
现象:铁钉表面变成红色,溶液由蓝色变成浅
绿色.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固)+硫酸铜 (液)→铜(固) +硫酸亚铁 (液) 质量: M1

M2
实验3
在敞口容器中:
盐酸(液)+碳酸钠(固)→氯化钠(固)+水(液)+二氧化碳(气) M1
查阅资料:
铁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湿法冶金技术。 白磷,磷的单质之一,燃烧时所需最低 温度为40摄氏度,实验室常保存在煤油 中。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有毒。 碳酸钠俗称苏打,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钠、水和二氧化碳。
实验1: 现象: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气球 先膨胀后缩小。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