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下层阶级论文

合集下载

犯罪学论文

犯罪学论文

论大学生犯罪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不难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趋势在不断加剧,例如近年比较出名的马加爵事件、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校生罗卡娜因琐事将同学刺死、中国政法大学在校生付成励在课堂上杀死老师、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无不令人震惊。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犯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还有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于弱势群体关注程度的不够等方面的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分析狄更斯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说不清好坏的年代。

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进步, 但是也体会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后果, 环境污染、价值沦落、腐败盛行、生存压力剧增、安全感低等。

但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 被视为国家未来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实施的犯罪呈现多发的趋势。

虽然没有具体全国范围内的数据统计, 但是就目前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在校大学生犯罪已经占刑事犯罪的很大比重, 而且犯罪越来越恶劣。

大学生违法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没有本质的区别,可由于其特殊群体的身份,结合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的事件,归纳如下几点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数量逐年增加我在网上做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搜索, 整理如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知名青少年法律工作者尚秀云2008年9月在北京透露, 从1987年至今, 共有超过6000名在校大学生在海淀区人民法院被判刑。

从最开始的一年一两名大学生, 到这几年的80个、90个, 甚至100多个, 这些年大学生犯罪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根据北京大学康树华教授的调查, 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 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

文革期间, 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 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 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 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范文模板

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范文模板

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范文模板引言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机制和犯罪预防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的范例,帮助学生理解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结构。

研究背景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地区的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犯罪原因和机制,以期提供有效的犯罪预防和管理策略,对于社会治安的维护和公共安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揭示犯罪的根源和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犯罪预防和管理策略,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社会治安的维护和公共安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对犯罪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研究结果与讨论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城市化进程对犯罪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地区的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与犯罪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社会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犯罪。

警察力量的增加、社区治安的加强等举措可以显著降低犯罪率。

在讨论部分,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研究结果的意义和现实应用。

同时,对于犯罪预防和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增加警力投入,加强社区巡逻和治安巡查,提高犯罪的侦查和打击效果。

2.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以降低犯罪率。

3.加强社会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犯罪现象和风险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揭示了犯罪的根源和背后的原因。

社会学理论对犯罪学的影响(小论文)

社会学理论对犯罪学的影响(小论文)

社会学理论对犯罪社会学的影响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科学,其研究目的是探讨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和社会问题等课题。

犯罪社会学所研究的犯罪问题是社会学所研究的诸多问题之一。

社会冲突理论是犯罪社会学所应用的社会学理论之一,也是社会学的理论假设之一。

冲突理论是西方社会学一个重要的理论派别,它对犯罪社会学的发展必然要产生各种影响。

冲突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在冲突论看来,社会中不同阶级之间,总是充满着矛盾与冲突,占统治地位的权力集团总是要强制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维护其既得利益。

犯罪的关键并不在于他们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而在于它处于某种社会“冲突过程”之中,因而被人为地认定为犯罪者。

在此,笔者浅议社会冲突理论中的阶级冲突论、文化冲突论以及女权主义犯罪学。

1.阶级冲突论阶级冲突论又叫“激进犯罪社会学”、“新犯罪社会学”或“批判犯罪社会学”。

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反帝运动、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学生运动等。

这是一种主张纷繁驳杂的犯罪社会学新思潮,其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和“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其他一些激进的社会变革理论。

直到20世纪70年代激进犯罪社会学的基本框架才被提出。

阶级冲突论的基本理论假设是,社会冲突在本质上并不是多元化的群体冲突,而是统治阶级同那些成为刑事司法目标的穷人之间的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

这个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对分层社会的透视,他们认为,不管穷人是否比其他阶层成员更好地遵守法律,在分层社会中,他们都会毫无例外地受到频繁的逮捕等严厉的法律处置,他们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被认为是犯罪者,即使他们实际上并未实施犯罪。

他们也不断扩张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概念界限,把那些潜在地威胁其利益的人也纳入其中。

同时,下层社会对剥夺他们参与机会的社会制度,自然要产生深刻的敌意。

在阶级冲突论看来,犯罪是一个“合理”的行为。

犯罪人的犯罪是一种被迫的行为,因为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使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平等。

阶级冲突论竭力缩小解释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性,其理论核心就是把国家和法律描绘成统治阶级控制穷人行为的工具,犯罪则直接反映阶级冲突和阶级斗争,是犯罪者用以适应或抵制剥削阶级社会中制度强加于下层社会的条件和手段,是挫折和生存竞争的结果。

犯罪学的论文范文

犯罪学的论文范文

犯罪学的论文范文标题: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摘要:心理罪犯清醒度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论文旨在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心理罪犯清醒度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防范和犯罪惩罚的启示。

通过本论文,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心理罪犯清醒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犯罪行为的理解。

关键词:心理罪犯清醒度,犯罪行为,评估方法,犯罪防范,犯罪惩罚引言:心理罪犯清醒度是指个体在犯罪行为发生时的精神状态的一个度量。

它是犯罪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犯罪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罪犯清醒度的高低可能会对犯罪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对于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方法入手,深入探讨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防范和犯罪惩罚的启示,以期为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方法1.1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1.2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分类1.3心理罪犯清醒度的评估方法二、心理罪犯清醒度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2.1清醒度水平与犯罪行为的频率之间的关系2.2清醒度水平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2.3清醒度水平与犯罪行为的模式之间的关系三、心理罪犯清醒度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3.1选择性注意和感知3.2决策和冲动控制3.3行动执行和后顾之忧四、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防范和犯罪惩罚的启示4.1犯罪防范策略的制定4.2犯罪惩罚的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平衡结论: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与犯罪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关,还影响着犯罪行为的模式。

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心理罪犯清醒度通过选择性注意和感知、决策和冲动控制,以及行动执行和后顾之忧等方式发挥作用。

批判犯罪学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批判犯罪学理论,又称新犯罪学理论或激进犯罪学理论,是一类从批判现行的社会法律制度着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作为犯罪产生的基础来说明犯罪的有关问题的犯罪理论。

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沃尔德、昆尼和英国的泰勒等人。

其中,理查德•昆尼、约翰•威尔德曼二人所作的《The Problem of Crime》(中译名《新犯罪学》)是该学派的主要著作,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在该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一般而言,主流的犯罪学理论是指:得到大多数正统的犯罪学家们认可的犯罪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犯罪社会学理论。

与此不同,批判犯罪学理论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持比较严厉的批判态度,对主流犯罪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提出挑战,甚至认为要通过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来预防和控制犯罪。

批判犯罪学理论者认为,他们以反对资本主义的马克思理论为基础,从阶级斗争和基本生产方式着手来分析和理解社会生活。

他们对“传统的”、“自由的”或“实用的”犯罪学表示怀疑,认为这种犯罪学不能对现存生活制度和生活形态予以批判,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反省性质的犯罪学,传统犯罪学的自由主义改革努力,目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和更有效的控制工人阶级。

理论基础批判犯罪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批判理论”,根据昆尼等人的解释,所谓批判理论,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分析而得出的一种理论,是以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的。

批判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对待社会现实的方法着手的,是从人们根据阶级斗争和基本生产方式进行理解的社会生活分析着手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律制度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国家和法律制度是社会统治阶级的创造物及其手中的工具。

它摆脱了历来为人们所承认的当代西方经院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因为它把当代西方的这种社会学理论看作是最终连自己的假设都无力考察的理论。

这种批判思维是几代人从18世纪启蒙运动继承下来的一种有理性的思维态度,它强调社会结构中矛盾的和不合理的因素。

刑事法学旧派与新派的犯罪学思想比较研究的论文

刑事法学旧派与新派的犯罪学思想比较研究的论文

刑事法学旧派与新派的犯罪学思想比较研究的论文一、刑事法学主要流派刑事法学是最广义的刑法学,亦称全体刑法学,是包括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法、监狱学等在内的刑事法律科学。

人类历史大致可分为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

应当说,在阶级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犯罪、刑法等的思想。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也很有限,在意识形态上统治者借助于“神”来为其统治辩护,统治者是神而不是人,神权、神治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君权神授,君权源于神的授意,君主是“替天行道”。

因此,在古代、中世纪,关于犯罪、刑法的思想,从根本上也归结为神说,“神权统治,神意的法,这种思想理论贯串着古代和中世纪整个政治法律思想体系中。

无论古代与中世纪,这种思想理论体系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但也不排除具有古代与中世纪的时代特征和两个时代的某些差异。

古代神权统治,神意的法,两个时代的共同点,在其精神实质上,都是‘托神而治’,假神道以欺世罔民。

”(注:甘雨沛著:《比较刑法学大全》(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235页。

)同时,有关犯罪、刑法等的一些思想,也是较为零散的,并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理论体系。

“只是从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才有了它比较独立的意义,它主要指的是以实验方法为手段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研究而获得的有条理的知识。

科学的复兴首先是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注:陈修斋主编:《欧洲哲学史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文艺复兴时期所取得的一切科学成果,对于封建的神学观念都具有一种否定的、破坏的作用。

新兴的资产阶级逐步萌芽、发展并取代封建贵言族阶级,历史步入近代。

而这种历史的演进往往和思想领域的变革紧密相连。

与封建的君权神授相对立,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的主张。

“天赋人权是人人生而俱有的权利,人人皆有保卫生存、追求幸福和财产、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

此权利是永恒的,不得侵犯,不得让与。

犯罪学论文

犯罪学论文

可怜的人《盲山》里埋葬了一个“罪恶肮脏”的灵魂,全片充满着阴冷的单调色彩;《盲山》上砍伐了一个“愚昧野蛮”的人心,全片充满了绝望的苦涩格调,但却仍然释放出来耀眼的墨黑色光芒。

可怜的人之白雪梅。

轻信别人始终都贯穿着她悲剧的人生,轻信陌生人开始了她的悲剧人生,轻信黄德诚又给了她重重的一击。

她所有的挣扎所有的愤怒,在这原始而无知的大山深处显得无力,仿佛对着一个失聪者大吼大叫,而对方只见你嘴唇的蠕动,却无法接收她表达的一切。

在这个大山深处,她失去了她美好的未来,失去了贞操,失去了尊严,失去了可贵的未来,绝望的挣扎,寻求离开的机会,可是她却一次次的丧失了逃跑的机会,她的每一次逃跑都被这个社会狠狠的给了一个耳光,无数的路人看着她大呼救命,可是麻木的人们却还是无动于衷,默然看着这样的一幕。

然而,雪梅自己却和命运开了个玩笑,第二次逃跑时她已经来到了城里,却没有及时选择报警来拯救她的命运,我不禁感到疑惑,一名知识分子,遇到危险的那一刻,居然没有想到法律对她的保护,究竟是雪梅自己的心中没有利用法律自我保护的意识,还是当时社会的法律不能很好地保护公民的安全!终究,她还是没有逃出这个黑暗的世界,尽管她想要用死亡来结束罪恶的地狱生活,或许是心中残留的一丝希望,在死亡面前她还是选择活了下来,寻求仅有的希望的光芒。

当雪梅将走出这里的希望寄托在邮递员身上时,我的心情也随着她一样寄托给了邮递员,日复一日的邮信,没有等来挽救和回信,等来的却是一个小生命的到来,这个小生命才是最可怜的,因为他不是爱的结晶。

这个生命也是雪梅唯一值得留恋的回忆,也成为了她离开的羁绊。

她在这煎熬的日子里,慢慢迷失自己,放弃自己的尊严,寻求生存的希望!可怜的人之黄德贵。

生活在旧社会的农村,缺少文化的熏陶,养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并且容易受外界舆论的影响,没有主见和思想,也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生活的方式,是被农村传统思想禁锢的奴隶,仅用粗鲁暴力解决问题。

心灵深处有善良的种子,可是还没有生根发芽就被这个社会扼杀,他的行为更加让人憎恨。

浅谈贝卡里亚对传统犯罪学的批判-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

浅谈贝卡里亚对传统犯罪学的批判-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

浅谈贝卡里亚对传统犯罪学的批判-文学研究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知识背景:贝卡里亚犯罪学思想的原动力在前启蒙运动时期,整个欧洲的刑事司法处于非常的局面。

其突出的一点便是在政教合一的体制下,教会的权力日益扩大。

随着教会庇护权的确立,教会权力对世俗社会的控制地位正式确立。

“很快,教会控制了许多世俗法庭,可以通过这些法庭的官员并采取世俗方式开展司法活动,教会控制下的世俗司法官员当然要尊重教会的原则和刑法。

”[3]而所谓教会的原则其实就是教会的教义。

在教会的宗教礼仪的渲染下,“人类由于自己始祖的行为,造成了人对任何善事都无能为力的可悲局面,因此,人类的拯救唯有依靠才能实现,而拯救世人的决心,也决不会因为人类的种种‘ ’而有丝毫动摇。

”[4]可见,教会通过“原罪”的引入,获得了对世俗社会的精神上的控制,并据此来实现对世俗社会的控制。

而当诸如“原罪”等宗教信条被引入司法后,整个司法体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社会对越轨行为施以惩罚是出于对的敬畏与对人类始祖行为的“ ”。

犯罪被视为反叛宗教社会的异类,从而在欧陆刑法史上出现了惨绝人寰的种种刑罚。

随着17世纪科学的爆发,科学对人类思想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自然哲学概念的重大转变,不断对科学、还对人类思想探究的其他领域提出了大量问题。

机械哲学和理性主义解释了各种自然现象,它们甚至可以推而广之,用来解释人类的行为与。

”[5]在科学的影响下,一场以机械主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为思想基础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时期的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几乎所有公认的欧洲传统。

分析传统、社会和经济结构、看待过去的态度、人性思想、知识、科学、哲学、美学和道德理论,以及最重要的基督教的教义和结构。

启蒙作家的目标是就有结构,重建人类社会、机构和知识,并用所谓的自然只需为新社会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5]12启蒙哲学家自然也不会忘记对罪刑罚擅断的刑事司法体制的抨击。

论犯罪学范式的犯罪观

论犯罪学范式的犯罪观

论犯罪学范式的犯罪观犯罪学范式主要包括传统犯罪学、社会控制论、社会结构论和社会学习论四种犯罪观。

每种犯罪观在解释犯罪的原因和控制犯罪的方法上存在不同的理论依据和偏重点。

传统犯罪学主要强调个体因素对犯罪的影响,将犯罪视为个体的自由选择和道德缺失所致。

传统犯罪学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探讨犯罪的成因,例如犯罪倾向、犯罪防御机制、家庭因素、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等。

传统犯罪学认为,只有针对犯罪个体实施惩罚和改造才能有效遏制犯罪。

社会控制论则认为,犯罪是社会控制力度不足所致,而非个体的自由选择。

社会控制论主张加强社会强制力和社会信任度,维持社会秩序,降低犯罪的发生率。

社会控制论的核心观点是社会控制理论和社会规范理论,前者认为社会控制是人类行为中的重要因素,后者认为社会规范是调节人类行为的主要手段。

社会结构论则关注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

社会结构论强调的是社会和经济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例如贫穷、失业、文化交流等因素。

社会结构论认为,人类行为是受到环境和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通过改善社会经济情况、提高教育水平、改变社会文化等方式来控制犯罪。

社会学习论则主张,犯罪行为是社会学习过程所致。

社会学习论认为,人类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来学习新的行为。

犯罪行为则是受到个体前期学习经验、社会交往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控制犯罪应该通过改变犯罪学习的环境和方式,提高人们的道德和职业技能水平,加强法律教育等方式来实现。

总之,每种犯罪观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依据和贡献,在探讨犯罪成因和控制犯罪方面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不同的犯罪观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犯罪控制。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近现代犯罪学理论渊源于古典派和实证派。

古典派强调犯罪行为的理性性质,认为犯罪行为是计划和决策的结果,并且认为犯罪行为的惩罚应该符合犯罪者所犯罪行的严重性。

实证派则相信犯罪行为是社会环境和个体心理因素的结果,并且更加注重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如何预防犯罪行为。

虽然这些理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犯罪行为的了解,但是它们也引起了批评性思考。

首先,古典派的理论似乎不考虑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古典派的理论过分简化了犯罪行为中的各种复杂因素,仅将其归结为一种理性决策。

然而,现代犯罪学理论已经证明犯罪行为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的因素都是造成犯罪形成的原因之一。

因此,光从古典派的理论出发会忽略很多其他因素。

其次,实证派理论中的统计分析方法的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犯罪行为和犯罪的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严格限制和漏洞。

警方数据的执行方式存在局限性,这使得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存在问题。

而且就算我们能够得到完整数据,数据所代表的一切都是简单的事实,并未涉及原因。

因此,一个更深入探究的理论仍需要更广泛地探究这些因素。

总之,古典派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都有其优缺点。

当我们评估一种犯罪行为时,需要纳入更多探讨复杂影响因素的习惯和社会文化限制。

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理论以随时更新自己对犯罪的认识。

在这一方面,需要探讨多于两派的新的思想和观念,因为越多的观点和理论被考虑入内,理论就会更接近真相并且成为更实用的犯罪预防和应对的工具。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古典派和实证派是犯罪学领域的两个重要理论流派,它们在研究犯罪问题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这些理论也引发了一些批判性思考,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下面我将根据这个问题对古典派和实证派的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

古典派犯罪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人自由意志和选择行为,认为犯罪是个体根据自身评估所做出的选择。

这个理论强调个体的理性行为和责任意识,认为通过加强个体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够减少犯罪行为。

古典派理论忽视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事实上,很多犯罪行为是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等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所引发的。

仅仅依靠个体自身的道德教育和自我约束是不足以解决复杂的犯罪问题的。

实证派犯罪学理论主要通过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试图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规律和因素。

实证派理论关注社会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例如贫困、教育水平、失业率等。

这个理论强调社会控制和社会政策的作用,认为通过改善社会条件和提供更好的机会能够减少犯罪行为。

实证派犯罪学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该理论只通过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来研究犯罪问题,忽视了犯罪行为背后的个体心理和动机因素。

实证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基于特定时期和地区的数据,可能不具有广泛适用性。

在这个基础之上,有学者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犯罪学理论,即社会学派犯罪学理论。

社会学派犯罪学理论认为犯罪行为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既包括个体特质因素,也包括社会结构及社会控制因素。

它试图研究犯罪行为的社会与个体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全面地解释犯罪行为的产生机制。

社会学派犯罪学理论强调社会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认识到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改善社会环境和制定社会政策来解决。

古典派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在犯罪学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我们需要批判性地思考这些理论,超越传统的思维框架,借鉴不同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构建一个更全面、深入理解犯罪问题的理论体系。

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下层阶级论文

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下层阶级论文

传统主流犯罪学论文: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中文摘要】本文从阶级维度出发,对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予以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相对于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在对犯罪的界定、犯罪的起因和刑事法律制度的功用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特而激进的主张。

但是,正是因为其主张激进,批判犯罪学始终处于犯罪学界的边缘位置,无法在实质上对犯罪控制和刑事法律制度变革提出建议。

徒有悲天悯人之情怀,无推动社会进步之良策。

因此,未来犯罪学的发展,应该走一条整合传统主流犯罪学和批判犯罪学的道路。

传统主流犯罪学认为,罪犯从事犯罪的原因主要出于他们个人身上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而这些缺陷主要存在于下层阶级身上,因此下层阶级具有从事犯罪的更大的倾向性。

具体来说,下层阶级处于社会下层,相对于社会上层,没有较多的合法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们往往采用非法的犯罪手段来实现之。

同时,下层阶级的生活环境也是十分恶劣的,他们出生于单亲家庭,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们将来的社会化造成了障碍;他们所生活的贫民区也使他们从小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之中,反而在他们中间产生了一种与主流价值观念不同的亚文化观念,它有着自己崇尚的人生目标和行为方式,这些都为他们的犯罪提供了土壤。

与传统主流犯罪学不同,批判犯罪学认为,犯罪...【英文摘要】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and evaluate critical criminology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y from theperspective of class.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mainstream criminology, critical criminology provided its particular and radical opinions on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reasons of crime, functions of criminal law. But because of its radicalness, critical criminology was marginalized, and could not provide advices on the revolution of crime control and criminal law. Merely worrying about the heaven, but has no favor...【关键词】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下层阶级【英文关键词】Traditional mainstream criminology Critical criminology Underclass【索购论文全文】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目录】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摘要4-6ABSTRACT6-7引言11-21(一)选题意义11-12(二)研究现状12-17 1. 批判犯罪学的概念12 2. 批判犯罪学的起源与发展12-14 3. 批判犯罪学的主要特征14-17(三)解决的疑难问题17-18 1. 阶级维度的重要性17-18 2. 研究重点:传统主流犯罪学与批判犯罪学在阶级维度上的阐述18(四)研究方法18-21 1. 文本分析法18-19 2. 社会调查法19-21一、阶级与犯罪:传统主流犯罪学的论述21-29(一)下层阶级的定义21-24 1. 贫穷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21-22 2. 遭受经济重组严重影响的人群22-23 3. 不具有主流社会人生价值观的人群23-24(二)下层阶级与犯罪24-29 1. 没有完全社会化24-25 2. 出生于家庭教育不良的家庭25-26 3. 不接受主流社会价值观念26-27 4. 恶劣的社会生活环境27-29二、同情下层阶级:批判犯罪学的论述29-37(一)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一般性批判29-34 1. 对犯罪界定问题展开批判29-31 2. 对国家刑事法律的自我掩饰展开批判31-33 3. 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阶级偏见展开批判33-34(二)从阶级角度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批判34-37 1. 默顿理论的缺陷34-35 2. 心理学派的缺陷35 3. 文化学派理论的缺陷35-36 4. 外部社会生活环境决定论的缺陷36-37三、避免矫枉过正:对批判犯罪学的再分析37-45(一)批判犯罪学的矫枉过正37-42 1. 对下层阶级的过分同情37-40 2. 过于关注犯罪的政治面向40-41 3. 缺乏实证主义研究41-42(二)寻找整合多种理论的途径42-45 1. 整合的可能性42-43 2. 整合的必要性43 3. 整合的可行性43-45四、批判犯罪学对未来我国犯罪学发展的启示45-49(一)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现状45-46 1.犯罪学发展的动力问题45-46 2.犯罪学的学科定位问题46 3.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问题46(二)批判犯罪学对我国犯罪学的启示46-49 1. 在犯罪学的动力方面46-48 2. 在犯罪学的学科定位方面48 3.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问题48-49结语49-51参考文献51-53后记53-54。

批判犯罪学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

批判犯罪学理论批判犯罪学理论批判犯罪学理论,又称新犯罪学理论或激进犯罪学理论,是一类从批判现行的社会法律制度着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冲突作为犯罪产生的基础来说明犯罪的有关问题的犯罪理论。

这一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沃尔德、昆尼和英国的泰勒等人。

其中,理查德?昆尼、约翰?威尔德曼二人所作的《The Problem of Crime》(中译名《新犯罪学》)是该学派的主要著作,该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在该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一般而言,主流的犯罪学理论是指:得到大多数正统的犯罪学家们认可的犯罪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犯罪社会学理论。

与此不同,批判犯罪学理论对现行的社会制度持比较严厉的批判态度,对主流犯罪学理论的基本假设提出挑战,甚至认为要通过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来预防和控制犯罪。

批判犯罪学理论者认为,他们以反对资本主义的马克思理论为基础,从阶级斗争和基本生产方式着手来分析和理解社会生活。

他们对“传统的”、“自由的”或“实用的”犯罪学表示怀疑,认为这种犯罪学不能对现存生活制度和生活形态予以批判,本质上是一种缺乏反省性质的犯罪学,传统犯罪学的自由主义改革努力,目的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而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和更有效的控制工人阶级。

理论基础批判犯罪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批判理论”,根据昆尼等人的解释,所谓批判理论,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分析而得出的一种理论,是以反对资产阶级社会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为基础的。

批判理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对待社会现实的方法着手的,是从人们根据阶级斗争和基本生产方式进行理解的社会生活分析着手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和法律制度的观点,从本质上来说国家和法律制度是社会统治阶级的创造物及其手中的工具。

它摆脱了历来为人们所承认的当代西方经院传统的社会学理论,因为它把当代西方的这种社会学理论看作是最终连自己的假设都无力考察的理论。

这种批判思维是几代人从18世纪启蒙运动继承下来的一种有理性的思维态度,它强调社会结构中矛盾的和不合理的因素。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是犯罪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它们对犯罪现象的解释和研究方法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取向。

古典派犯罪学理论注重于犯罪者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行为,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则更加注重于犯罪的社会环境和个人特征等外部因素。

这两种理论对于犯罪学的发展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批判性思考。

古典派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在对犯罪现象的解释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古典派犯罪学理论强调犯罪者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行为,认为犯罪是犯罪者自主决定的结果。

这一理论往往忽视了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等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无法全面地解释犯罪现象的复杂性。

相反,实证派犯罪学理论虽然更加注重社会环境对犯罪的影响,但却忽视了犯罪者的自主选择和责任意识,使犯罪者的个体特征和自主意识被边缘化。

这两种理论在解释犯罪现象时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

古典派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古典派犯罪学理论主要采用了个案分析和理论推测的方法,忽视了犯罪现象的大规模特征和普遍规律,使得其理论结论难以被广泛应用。

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虽然强调了数量研究和实证分析的重要性,但却往往忽视了对犯罪现象深层次原因的探讨,使得其研究结论显得缺乏深度和厚度。

这两种理论在研究方法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和不足之处。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我们应该对这两种理论采取一种综合和整合的态度。

在犯罪现象的解释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犯罪者的自主选择和责任意识,同时也要充分关注社会环境和个人特征对犯罪的影响,以实现对犯罪现象的全面和深入理解。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个案分析和数量研究的优势,以实现对犯罪现象的全面和深入分析。

在对待犯罪行为的态度上,我们应该兼顾犯罪者的个体责任和社会干预的重要性,以实现对犯罪行为的全面和深入处理。

最终,我们应该结合古典派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的优势,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性犯罪学理论,积极推动犯罪学的发展与实践。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

由古典派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引发的批判性思考古典派犯罪学理论主要由意大利哲学家贝考利亚尼(Cesare Beccaria)和法国法学家孔多尔塞(Jeremy Bentham)提出。

他们认为,罪犯是理性的、自由意志的个体,犯罪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选择,罪行的产生是由于法律不严和惩罚不足所导致的。

古典派提出了加强法律制裁和惩罚的思想,以期达到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古典派犯罪学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对于古典派的理论观点,一些学者提出了异议。

他们认为,古典派对罪犯行为过于简化,忽视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古典派犯罪学理论也未能解释某些特殊类型的犯罪,如精神病或强迫症患者的犯罪行为,以及社会环境对犯罪行为的影响等问题。

在古典派犯罪学理论的批判基础上,实证派犯罪学理论得以兴起。

实证派强调通过观察、统计和实证研究,寻求犯罪行为的客观规律,并试图找到犯罪行为的社会和心理原因。

相对于古典派的理论观点,实证派的研究方法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实证派犯罪学理论也引发了一些批判。

一些学者指出,实证派过于强调对犯罪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而忽视了对犯罪行为的道德和伦理思考。

实证派犯罪学理论也存在着过度简化和机械化的倾向,对于犯罪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未能给予充分的重视。

在对古典派和实证派犯罪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中,我们应该认识到犯罪行为是复杂多变的,其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古典派和实证派的理论观点都有其局限性,不能单纯地依赖于一种理论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

相反,我们应该遵循综合性和多元化的研究思路,以期更全面地理解犯罪行为。

在犯罪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深入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和社会原因。

犯罪行为不仅受到个体的意志选择,还受到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对犯罪行为的预防和干预。

除了加强法律制裁和惩罚,更应该重视对罪犯的再教育和社会融合,为其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012.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本科毕业论文

2012.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08年6月23日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II)前言 (1)一、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形成及其犯罪观 (2)(一)古典犯罪学派的形成及其犯罪观 (1)1、犯罪原因论.............................................................12、刑罚学说..........................................................................2 (二)实证犯罪学派的形成及其犯罪观 (2)二、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的比较 (3)(一)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观 (3)1.贝卡利亚的犯罪预防观点 (3)2.边沁的犯罪预防论 (4)(二)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观 (4)1. 经济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 (5)2. 政治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 (5)3. 科学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 (5)4.立法和行政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55.教育领域的刑罚代替措施..........................................................5(三)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在犯罪预防思想上的差别....................6 三、结语..................................................................7参考文献 (8)致谢 (9)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犯罪预防思想之比较摘要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预防犯罪思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一古典犯罪学派在进行预防犯罪时重视刑罚的威慑作用,把刑罚作为最重要的减少和消灭犯罪的对策,主张一般预防;第二实证犯罪学派实行“刑罚替代措施”,主张对人进行科学的矫正治疗,根据犯罪人的类型,因人施罚。

浅谈古典主义犯罪学与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区别及对当代刑事政策的影响

浅谈古典主义犯罪学与实证主义犯罪学的区别及对当代刑事政策的影响

一、学派概述(一)古典主义犯罪学古典主义犯罪学,也即刑事古典学派,是近代犯罪学的理论起始,其学派奠基人之一的贝卡里亚被称为犯罪学乃至整个近代刑事科学的创始人,故在犯罪学史上,这一学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该学派诞生于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大背景下,学派奠基人是英国的边沁、意大利的贝卡里亚和托马索?那塔雷,并由德国的费尔巴哈将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学派的主要思想包括有“功利主义犯罪观”、“罪刑法定主义原则”、“行为主义”的刑法理论以及“人道主义”的刑事政策和“心理强制说”等。

(二)实证主义犯罪学实证主义犯罪学,也即刑事实证学派,形成于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已进入发展时期的欧洲社会,主要包括犯罪人类学学派、犯罪社会学学派以及其中较为突出的一支里昂学派。

犯罪人类学由近代犯罪学创始人龙勃罗梭创立,并协同其弟子伽罗法洛和菲利共同将该学派发展与完善。

他们的主要思想围绕犯罪人展开,先后经历了“天生犯罪人论”、“自然犯罪论”及后期兼顾于对犯罪社会因素考量的自身理论演进。

与之同时期的犯罪社会学学派,受当时社会学空前发展的影响,在批判犯罪人类学学派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以德国刑法学家、社会学家冯?李斯特和转而偏向于犯罪社会学因素研究的菲利为代表的,另一大实证主义犯罪学学派,他们的主要理论包括“犯罪原因二元论”、“社会防卫论”、“犯罪原因三元论”、“犯罪饱和论”以及“刑罚等价变革”理论等。

其中,里昂学派的兴起对犯罪社会学学派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以法国犯罪学家拉加萨涅的“社会环境决定论”为基本理论观点。

二、两大学派的区别(一)兴起时的历史背景不同漫长的中世纪,人性被压抑、人伦被扭曲,直到14世纪中叶,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等运动的兴起,才终将沉睡了千年的“理性之光”重新唤起并注入新的生机,宗教观、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有违理性的存在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大背景下,古典主义犯罪学也以“理性”为剑,开启了对封建的刑事专擅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掀起了刑事司法领域的改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主流犯罪学论文: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
【中文摘要】本文从阶级维度出发,对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予以全面的介绍和评价。

相对于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在对犯罪的界定、犯罪的起因和刑事法律制度的功用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独特而激进的主张。

但是,正是因为其主张激进,批判犯罪学始终处于犯罪学界的边缘位置,无法在实质上对犯罪控制和刑事法律制度变革提出建议。

徒有悲天悯人之情怀,无推动社会进步之良策。

因此,未来犯罪学的发展,应该走一条整合传统主流犯罪学和批判犯罪学的道路。

传统主流犯罪学认为,罪犯从事犯罪的原因主要出于他们个人身上所存在的种种缺陷,而这些缺陷主要存在于下层阶级身上,因此下层阶级具有从事犯罪的更大的倾向性。

具体来说,下层阶级处于社会下层,相对于社会上层,没有较多的合法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们往往采用非法的犯罪手段来实现之。

同时,下层阶级的生活环境也是十分恶劣的,他们出生于单亲家庭,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们将来的社会化造成了障碍;他们所生活的贫民区也使他们从小不能融入主流社会之中,反而在他们中间产生了一种与主流价值观念不同的亚文化观念,它有着自己崇尚的人生目标和行为方式,这些都为他们的犯罪提供了土壤。

与传统主流犯罪学不同,批判犯罪学认为,犯罪...
【英文摘要】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and evaluate critical criminology in modern western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 Relative to traditional mainstream criminology, critical criminology provided its particular and radical opinions on the definition of crime, reasons of crime, functions of criminal law. But because of its radicalness, critical criminology was marginalized, and could not provide advices on the revolution of crime control and criminal law. Merely worrying about the heaven, but has no favor...
【关键词】传统主流犯罪学批判犯罪学下层阶级
【英文关键词】Traditional mainstream criminology Critical criminology Underclass
【索购论文全文】138113721 139938848 即付即发
【目录】论当代西方批判犯罪学—阶级维度的考察摘要
4-6ABSTRACT6-7引言11-21(一)选题意义11-12(二)研究现状12-17 1. 批判犯罪学的概念12 2. 批判犯罪学的起源与发展12-14 3. 批判犯罪学的主要特征14-17(三)解决的疑难问题17-18 1. 阶级维度的重要性17-18 2. 研究重点:传统主流犯罪学与批判犯罪学在阶级维度上的阐述18(四)研究方法18-21 1. 文本分析法18-19 2. 社会调查法
19-21一、阶级与犯罪:传统主流犯罪学的论述21-29(一)下层阶级的定义21-24 1. 贫穷的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21-22 2. 遭受经济重组严重影响的人群22-23 3. 不具有主流社会人生价
值观的人群23-24(二)下层阶级与犯罪24-29 1. 没有完全
社会化24-25 2. 出生于家庭教育不良的家庭25-26 3. 不接受主流社会价值观念26-27 4. 恶劣的社会生活环境27-29二、同情下层阶级:批判犯罪学的论述29-37(一)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一般性批判29-34 1. 对犯罪界定问题展开批判29-31 2. 对国家刑事法律的自我掩饰展开批判31-33 3. 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阶级偏见展开批判33-34(二)从阶级角度对传统主流犯罪学的批判34-37 1. 默顿理论的缺陷34-35 2. 心理学派的缺陷35 3. 文化学派理论的缺陷35-36 4. 外部社会生活环境决定论的缺陷36-37三、避免矫枉过正:对批判犯罪学的再分析
37-45(一)批判犯罪学的矫枉过正37-42 1. 对下层阶级的过分同情37-40 2. 过于关注犯罪的政治面向40-41 3. 缺乏实证主义研究41-42(二)寻找整合多种理论的途径42-45 1. 整合的可能性42-43 2. 整合的必要性43 3. 整合的可行性
43-45四、批判犯罪学对未来我国犯罪学发展的启示45-49(一)我国犯罪学研究的现状45-46 1.犯罪学发展的动力问题45-46 2.犯罪学的学科定位问题46 3.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问题46(二)批判犯罪学对我国犯罪学的启示46-49 1. 在犯罪学的动力方面46-48 2. 在犯罪学的学科定位方面48 3.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问题48-49结语49-51参考文献51-53后记
53-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