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2014届高考生物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六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第二讲人体的稳态与免疫能力呈现【考情分析】【备考策略】1. 应注意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从分子水平、器官水平、生态系统水平上进行联系综合,来分析稳态调节的机制。

2. 结合社会和生活中与人体营养、健康与疾病防治问题有关的材料信息,以调节机制为出发点,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调节的生理过程。

1. (2013·南京、盐城二模)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③激素是通过体液定向传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④人体的免疫过程不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A. ①B. ④C. ①③D. ②④2. (2013·南通一模)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增加B. 与淋巴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C. 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可在内环境中被分解D.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不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3. (2013·苏州一模)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内环境中含有CO、尿素、性激素和胰蛋白酶等成分2B. 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一定会引起过敏反应C. 组织液渗回血浆或渗入淋巴受阻将导致组织水肿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大量丢失4. (2013·无锡一模)穿不合脚的鞋子走路,脚上可能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 )A. 组织液B. 淋巴C. 血浆D. 细胞液5. (2013·镇江一模)某同学在参加远足活动的过程中,感觉浑身酸痛,并伴随着大量出汗。

此时( )A. 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B. 内环境pH失衡,乳酸含量升高C. 虽然代谢产物大量产生但仍然保持内环境稳定D. 肌糖原水解为葡萄糖释放到血液中课堂评价1. (2013·无锡一模)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 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 血液中CO含量上升,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22. (2013·镇江一模)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

人体稳态的概念

人体稳态的概念

人体稳态的概念人体稳态是指人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维持正常生理状态的一种稳定状态。

在人体内部,存在着各种生理机能、代谢过程和信号交流的调节系统,这些系统能够相互作用,使得人体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应对各种生理变化,从而保持其正常生理功能的稳定性。

人体稳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生理学家克劳德·伯纳德提出,他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和观察,发现了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可以维持稳定的各项指标,如体温、血压、血糖等,并且这些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波动,但总体上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人体稳态的维持是由各个器官系统的调节机制共同实现的。

例如,人体在维持体温方面,通过体温调节中心和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体温在不同环境中保持在大致相同的范围内。

当体温过高时,体温调节中心会通过刺激出汗、增加呼吸等方式来散热,从而降低体温;而当体温过低时,调节中心会通过收缩血管、增加基础代谢等方式来产生热量,从而提高体温。

类似的调节机制还存在于其他生理过程中。

例如,人体在维持血糖水平方面,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调节,使得血糖水平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当血糖偏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摄取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而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促使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水平。

此外,人体稳态的维持还与生物节律、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密切相关。

人体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配合,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调整和稳定人体内部的各项指标。

另外,人体稳态的维持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人体在面临外界压力、温度变化、疾病侵袭等不利因素时,会通过调节机制来应对。

例如,在遭受寒冷环境刺激时,人体会通过血管收缩、肌肉抖动等方式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而在面临感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启动,通过吞噬病原体、产生抗体等方式来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总的来说,人体稳态是指人体在一定范围内,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相互调节和协同作用,使得人体内部的各项生理指标能够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免疫稳态的名词解释

免疫稳态的名词解释

免疫稳态的名词解释免疫稳态是指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状态,是免疫系统与各种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

在这个平衡状态中,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和攻击外来病原体,同时保持对人体正常细胞的耐受性。

通过维持免疫稳态,人体能够抵御疾病,保持健康。

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脾脏、淋巴结、骨髓、脑脊液等。

当人体受到感染时,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通过识别和攻击病原体来保护身体免受损害。

然而,免疫系统也需要保持平衡,以避免过度活跃导致自身组织的损伤。

免疫稳态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免疫细胞的调节和沟通。

免疫细胞分为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类。

巨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降解外来病原体,淋巴细胞则分为B细胞和T细胞两种,分别负责产生抗体和直接杀伤病原体。

这些细胞之间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进行相互沟通,并通过表面受体与其他细胞进行相互作用。

对于病原微生物而言,它们也能够进化并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从而实现自身生存。

因此,免疫系统需要不断地调整和适应,以保持与病原体之间的平衡。

这个平衡状态被称为免疫稳态。

免疫稳态的形成和维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个体的遗传背景对免疫稳态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个体在免疫系统的反应和调节方面存在差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人对某些疾病更容易感染,而有些人相对抵抗力更强。

其次,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免疫稳态。

例如,饮食、睡眠、心理压力等因素都会对免疫系统的功能产生影响。

免疫稳态的打破可能导致免疫系统失衡,进而引发疾病。

一方面,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另一方面,免疫系统的功能低下也会使人体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如老年人、免疫抑制剂使用者等。

因此,保持健康的免疫稳态对于个体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了维持免疫稳态,人们应该注重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良好的休息和心理健康。

此外,及时接种疫苗、避免接触病原体、保持卫生等也是维持免疫稳态的重要措施。

专题5 微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

专题5  微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免疫

(3)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本途径 ①组织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然后经内环境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 交换。 ②与物质交换相关的器官有皮肤,系统有呼吸、循环、消化、泌尿四大系统。 ③参与调节的系统有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
2.免疫调节 (1)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 ③唯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既 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分泌抗体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 应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 的效应细胞
8.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免疫类型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作用对象 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
靶细胞
免疫细胞
主要是B细胞
主要是T细胞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 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知识 整合
ZHISHI ZHENGHE
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比较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存在 部位
成分 来源
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 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 下静脉汇入
①血浆透过毛细血管 壁进入;②组织细胞代 谢产物透过细胞膜进 入
组织液渗入 毛细淋巴管 形成
三者之间转 化关系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12345
核心考点
免疫调节
核心考点突破
1.关注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及有关的4点提醒
(1)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①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浆细胞。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免疫细胞:浆细胞。③唯 一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的免疫细胞:吞噬细胞。 (2)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两种细胞在受到刺激后分别增殖、分 化为相应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不属于淋巴细胞。 (3)吞噬细胞和T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 免疫(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 (4)浆细胞的3大产生途径:①吞噬细胞(抗原)→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浆细胞。 ②抗原→B细胞→浆细胞。③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2014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稳态和免疫直击考纲1.稳态的生理意义(B)。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

4.血糖调节(B)。

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B)。

6.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A)。

1.判断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1)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而糖原不会出现在其中(2011·江苏,9B和2013·海南,17B)(√)(2)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都发生在内环境中(2012·海南,12B和2011·江苏,9A)(×)(3)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2011·江苏,9D和2010·安徽,5D)(×)(4)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其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若淋巴管阻塞会引起下肢水肿(2012·江苏,3A和2013·海南,20CD)(×)(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2010·海南,10B)(√)(6)人在剧烈运动时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2011·四川,3B)(×)(7)寒冷时出现寒颤和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增加,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表现(2010·江苏,9AD)(×)(8)如图2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则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三者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2012·上海,23BD)(×)2.判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2013·新课标全国Ⅱ,30(1))(√)(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多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以储存能量(2012·山东,24改编)(×)(3)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可识别胰淀粉酶、促甲状腺激素和神经递质等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与肝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过程(2013·江苏,30和2012·山东,24改编)(×)(4)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能量(2012·海南,14AC)(×)3.判断下列关于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叙述(1)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2011·海南,7ABC)(√)(2)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后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机体耗氧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2008·山东,3改编)(×)(3)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个体的稳态与调节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个体的稳态与调节查字典生物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21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集体的稳态与调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协助。

更多的资讯请继续关注查字典生物网。

2021年高考温习正在停止中,高考生物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分,这就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知识量,能随机应变,灵敏运用已掌握的知识。

以下是小编对«2021年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集体的稳态与调理»停止的总结,供考生参考。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集体的稳态与调理之人体的稳态〔一〕内环境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停止物质交流的媒介〕〔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1、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反,最主要的差异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浸透压,酸碱度,温度①血浆浸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浸透压约为770kPa 相当于细胞内液浸透压;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普通不超越1℃〕。

[来源:Z*xx*k]〔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经过调理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动摇形状。

2、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机体停止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理Ⅰ、神经调理:1、神经调理的结构基础:神经系统2、神经调理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3、兴奋是指某些组织〔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抚慰后由相对运动形状变为清楚的生动形状的进程。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以电信号的方式沿着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双向的;静息时膜内为负,膜外为正;兴奋时膜内为正,膜外为负,兴奋的传导以膜内传导为规范。

2.1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1

2.1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1

2.1 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第1课时)学案编号05编制:万晓涛 审核:张统省 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 了解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 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和功能; 3. 理解抗原和抗体的知识;4. 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及两者的关系。

【质疑讨论】1.为什么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2.为什么免疫系统可以成功抵御大多数病毒,确不能抵御艾滋病病毒?【自学质疑】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免疫分子) 二 、免疫系统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 性的,对 病原体有防疫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吞噬作用、抗菌蛋白和炎症反应。

特异性免疫( 性的,对 病原体有抵抗力)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三、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1、免疫系统的功能:2、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 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抗体:专门抗击抗原的 ;3、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 细胞起作用)、细胞免疫(主要是 细胞起作用)4、体液免疫过程:(抗原没有进入细胞)抗体 抗原 吞噬细胞 T 细胞 B记忆B 细胞的作用:可以在抗原消失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和分化,产生浆细胞从而产生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 ,最后被 吞噬消化 5、细胞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效应T 细胞 侵入细胞的抗原 T 记忆T 细胞 效应T 细胞作用:使靶细胞裂解,抗原暴露暴露的抗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四、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联系:(见课本P21) 【矫正反馈】1、在胸腺内发育的造血干细胞将成为……………………( )A 、淋巴细胞B 、B 细胞C 、T 细胞D 、记忆细胞 2.下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A .抗体B .抗原C .细胞因子D .溶菌酶3.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时,体内吞噬细胞可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这种免疫是( ) A .先天具有的 B .后天获得的 C .针对某种抗原的 D .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4.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D .体内的天花病毒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5.下列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的是 ( ) A .皮肤和黏膜 B .血液和消化液 C .免疫器官和淋巴细胞 D .溶菌酶 6.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 ( ) A .氨基酸和核糖体 B .氨基酸和高尔基体 C .核苷酸和核糖体D .核苷酸和高尔基体 7.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 ) A .牛痘病毒 B .细菌 C .癌细胞 D .自身正常细胞 8.当抗原首次入侵机体时,能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是 ( ) A .吞噬细胞 B .T 细胞 C .B 细胞 D .记忆细胞 9.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 细胞发挥免疫的作用是A.产生抗体与抗原结合B.直接吞噬靶细胞将其分解C.将抗原呈递给B 淋巴细胞D.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10.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效应T 淋巴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抗体B .浆细胞能识别抗原并能产生生长激素C .记忆细胞在免疫的全过程中都能发挥作用D .T 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11.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

癌症与稳态和免疫
1
癌症是一种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与细胞内稳态 失衡有关。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在体内不断 增殖。
2
免疫系统在癌症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某些免疫细 胞如T细胞和NK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防止肿瘤生长。
3
癌症治疗中免疫疗法成为重要手段。通过激活或 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识别和攻击能力,达到控 制或消除肿瘤的目的。
02
人体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脾等,是免疫细胞生成、 成熟和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负责识别 和清除病原体。
免疫分子
包括抗体、补体、细胞因子等,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 反应。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御功能
识别和清除外来Leabharlann 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学会调节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有 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维护免疫系统的正常功 能。
放松技巧
掌握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缓 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寻求社会支持,有助 于缓解孤独感,减轻心理压力对免疫系统的 影响。
05
常见疾病与稳态和免疫的关系
糖尿病与稳态和免疫
重要性
人体稳态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 基础,一旦稳态失衡,可能导致生理 功能紊乱,引发疾病。
人体稳态的维持机制
神经-体液调节
01
通过神经和激素等体液因素的调节,控制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以维持稳态。
器官和系统的协调运作
02
各个器官和系统在神经和激素的调节下,相互协调运作,共同
维持稳态。
自我调节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2.1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2

2.1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2

2.1 人体的稳态(五)免疫调节(第2课时)学案编号:06编制:万晓涛审核:张统省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说出关于艾滋病的一些常识2.能够解释过敏反应、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病机理【质疑讨论】1.关于艾滋病,你知道哪些常识?2.人们为什么对艾滋病这么恐惧?艾滋病为什么会在我国愈演愈烈?3.什么是超敏反应?其机理是什么?预防超敏反应的措施有哪些?4. 自身免疫病是怎么回事?其机理是什么【自学质疑】五、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类型:(1)超敏反应(过敏反应);(2)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系统性红斑狼疮;(3)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2.过敏反应的特点:。

六、免疫学的应用(1)疫苗:人体通过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和,当抗原进入机体时会快速引起免疫反应,消除病原。

(2)器官移植:器官移植后,一般需服用以减少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攻击,提高成活率。

【矫正反馈】1. 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A.过敏性鼻炎B.冠心病C.艾滋病D.类风湿性关节炎2. 自身免疫病产生的原因是()A.人体免疫系统对病原菌的免疫效应B.人体免疫系统对人体正常组织的免疫反应C.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反应D.自身免疫功能不足引起3. 下列不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强造成的疾病是()A.接触了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B.艾滋病C.过敏性鼻炎D.系统性红班狼疮4. 下列物质不属于过敏原的是()A.牛奶B.结核杆菌C.青霉素D.花粉5. 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分泌淋巴因子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激活溶酶体酶⑤与靶细胞结合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6.T细胞的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为记忆细胞⑤分化为效应细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②④⑤7.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B.几乎丧失一切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乘机而入C.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合成能力减弱D.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部分体液免疫8.下列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9.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B.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途径传播C.艾滋病毒破坏T细胞,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D.与艾滋病人握手感染艾滋病毒10.以下行为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A.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B.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C.与艾滋病患者拥抱D.输入含有HIV的血液11.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而且向心脏瓣膜也发起进攻。

2022版《红对勾讲与练》高考生物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1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Word版含答案

2022版《红对勾讲与练》高考生物人教版二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1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11人体的稳态与免疫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1·山东基本力量)人体健康与免疫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B.感染病菌后发烧或发炎不属于免疫反应C.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防备功能由后天获得D.免疫系统不会清除自身的年轻或特别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接种疫苗不会转变人体的遗传物质,所以不能遗传给后代,A正确;感染病菌后的发炎现象是机体免疫的一种表现,B错误;皮肤和黏膜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生来就具有的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免疫系统可清除自身年轻或特别的细胞,从而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D错误。

答案:A2.(2021·山东理综)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和过程。

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和处理抗原,A错误;吞噬细胞加工和处理抗原需借助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来完成,B 正确;吞噬细胞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直接呈递给T淋巴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均存在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

答案:B3.(2021·海南单科)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特别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因而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的,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特异性免疫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D错误。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免疫 知识梳理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免疫 知识梳理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一)内环境的组成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脑脊液也属于细胞外液2、细胞外液(内环境):三种细胞外液及其相互关系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尿液、泪液等是体液吗?请看例题:下列液体中,不属于体液的是()①消化液②细胞质基质③血浆④淋巴⑤原尿⑥脑脊液⑦组织液⑧核液⑨细胞内液⑩汗液答案是①⑤⑩【分析】①消化液位于消化道内,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连通,消化道内的消化液不属于体液;②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⑤原尿存在于肾小囊、肾小管里面,肾小囊、肾小管与膀胱、输尿管连通,与外界环境相同,原尿不是体液,⑥脑脊液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属于体液;⑧核液是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⑩汗液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不属于体液。

淋巴管壁:覆瓦状排列,造成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见右上图)。

三种细胞外液的主要差别: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水渗透压(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Na2HPO4/NaH2PO4)(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如图: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

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一、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体免疫与稳态

人体免疫与稳态
50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免疫系统受损会引起什么问题?
1、容易受到病菌的入侵!
2、可能会引发癌症。 我们身体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
51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 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 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1、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
2、及时清除体内衰老、死亡、损伤的细胞。
问 题 探 讨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主要是调节身体遇到的物理或 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 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 病毒的入侵,体内自身也可能产生衰老、破损、死 亡、异常的细胞。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 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 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呢?
1
一 免疫应答
marrow)中成熟
体液中各种抗体、淋巴因子(白 免疫活性物质: 细胞介素-2,干扰素)等
9
免疫器官
最大的免疫器官
10
淋 巴 细 胞 的 起 源 和 分 化
(浆细胞)
12
下列皮肤的作用中,属于免疫作用的是( A、防止细菌侵入 B、防止水分蒸发 C、感受外界刺激 D、调节体温
A

人体内可以吞噬和消灭病原体的是( D ) A、呼吸道黏膜 B、淋巴细胞 C、抗体和抗原 D、吞噬细胞
如病原体、寄生虫、花粉、异种动物的血清、异体组织等
作为抗原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特性呢?
①异物性
②大分子性
③特异性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 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 特异性结合。这种特异 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 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 基团,即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示意图 15
是不是病原体一定是抗原? 植入体内钢钉是不是抗原? 自身组织细胞可否成为抗原?

稳态与免疫

稳态与免疫

第14页
新课标高三大二轮复习·生物
专题五 第三讲
③内环境可能进行的生理反应,如抗原与抗体结合,缓冲 物质对酸、碱性物质的缓冲等。 (3)内环境的理化特性: ①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 目,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 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Na+和Cl-。 ②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有利于pH的相对 稳定。
第17页
新课标高三大二轮复习·生物
专题五 第三讲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引起蛋白 尿,使血浆蛋白的含量减少,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渗出毛细血管进 入组织液,结果增加了组织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而降低了血浆中 蛋白质的浓度,从而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而吸水。如过敏反应 时,细胞释放组织胺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加大引起过敏性水肿。 (4)营养不良引起。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合成量减少,血 浆渗透压降低,使水分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
专题五 第三讲
影像考纲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Ⅱ Ⅱ Ⅱ Ⅱ Ⅰ
第5页
新课标高三大二轮复习·生物
专题五 第三讲
核心术语
重温生物学术语,让你的答题更规范、更专业、更能打动 阅卷老师! 细胞外液 组织水肿 疫细胞 疫 细胞内液 血浆和血液 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 免疫器官 免
第15页
新课标高三大二轮复习·生物
专题五 第三讲
2. 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基本途径 (1)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是维持内环境 稳态的基础。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 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人体免疫系统是一套复杂的机制,包括多种细胞、蛋白质和分子等成分,它们协同工作,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体和其他危害因子的侵袭。

在维持稳态方面,免疫系统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

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这些病原体的特定分子(称为抗原),并通过多种机制来清除它们。

例如,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细胞吞噬(即巨噬细胞摄取和消化病原体)或通过释放抗微生物蛋白质(如抗体和各种细胞毒)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其次,免疫系统可以清除发生自体反应的细胞和分子。

自体反应是指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正常组织和细胞,导致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免疫系统具备识别和清除自体反应细胞的能力,以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当自体反应细胞被识别出来时,免疫调节细胞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消除它们,如诱导细胞凋亡(即自杀)或抑制其活性。

此外,免疫系统还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损伤和感染的一种生理性反应,其目的是尽快清除并修复受损组织。

免疫系统通过诱导炎症细胞的趋化、释放炎症介质等方式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

然而,过度或长期的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破坏和全身的炎症反应综合征。

免疫系统可以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清除过度激活的炎症细胞来调节炎症反应,以保持体内的稳态。

最后,免疫系统还能够识别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如恶性肿瘤细胞。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这些异常细胞上的变异抗原,尤其是肿瘤特异性抗原,来清除它们。

当异常细胞被识别时,免疫系统可以通过直接杀伤这些细胞或通过激活其他细胞协同杀伤它们,如自然杀伤细胞和促进细胞毒性的T 细胞。

总的来说,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具备多种作用。

它能够识别和清除外来病原体,清除自体反应细胞,参与和调节炎症反应,以及清除异常细胞。

免疫系统的这些功能使得机体能够抵御外界威胁和内部异常,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免疫学中的关键概念免疫学与稳态维持

免疫学中的关键概念免疫学与稳态维持

免疫学中的关键概念免疫学与稳态维持在免疫学中,有一些关键概念与稳态维持密切相关。

免疫学研究人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和维持稳定状态的机制。

免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由细胞、分子和组织构成,协调作用以保护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下面将介绍几个免疫学中的关键概念和它们与稳态维持的关系。

第一概念: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遗传学变化作出的记忆性反应。

当人体首次接触到某种致病微生物时,免疫系统会产生应对的细胞和分子,以清除病原体并使身体恢复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免疫细胞会转化为记忆细胞,它们可以长期存储对特定病原体的记忆。

当再次遭遇同一致病微生物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启动,产生更多的抗体和细胞毒素,以迅速消灭病原体。

这种免疫记忆使得人体在与同一病原体再次接触时能够更快地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维持身体的稳态。

第二概念:免疫耐受免疫耐受是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的抑制。

人体免疫系统通过多种机制来避免对自身组织的攻击,以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免疫耐受可以分为中央耐受和外周耐受两种类型。

中央耐受主要发生在免疫器官,通过清除自身反应性细胞以及进行免疫教育来阻止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

外周耐受则通过调节免疫应答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和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免疫耐受对于维持身体内稳定的免疫平衡非常重要,它防止了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第三概念: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控和平衡作用。

免疫系统中存在着多种调节机制,以确保免疫应答的适度和平衡。

其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一类重要的调节性细胞,它们能够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时机。

免疫调节在病原体感染和自身免疫疾病等病理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至关重要。

第四概念:免疫选择免疫选择是指在逆境条件下,免疫系统通过调整免疫细胞的生成、增殖和死亡,来保持身体免疫稳态。

在感染、炎症等应激情况下,免疫系统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以确保最适合应对当前情况的免疫应答。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第2节 人体的免疫与稳态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 着大量的细菌、病毒等病原 体,机体自身也会不断产生 异常的细胞,但在一般情况 下它们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这是为什么呢?
.
非典型肺炎流行猖獗引起社 会的高度重视!但即使是流行最 严重的地区,也不是人人都会得 病!因为,冠状病毒虽然厉害, 对于免疫功能强大的人,它也是 无能为力的!
分 辅助性T淋巴细胞 化 效应T淋巴细胞
效应T细胞
.
2、淋巴细胞的功能
1)T细胞——被激活后分化为具有杀伤作用 效应的T细胞和分泌多种淋巴因子,主要清 除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 体的移植物。
2)B细胞——被激活后分化为效应B细胞产 生抗体作用于体液中的抗原物质。
.
(二)细胞免疫应答过程
.
❖目前全世界有大约60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 但从8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家发现,约有2%的 病毒携带者竟然终身没有发展成艾滋病,成为 “长期存活的病毒携带者”。这一现像表明, 部份人对艾滋病毒具有先天的免疫力。
津巴布韦一名6 岁的艾滋病患儿
.
一、免疫应答
保护自己、排除异已。
疫非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
TD-Ag噬 吞
巨噬细胞 提取 呈递
抗原-MHC 复合体
激活
B细胞 呈递 辅助T细胞 激活
直接激活
TI-Ag
B细胞
.
2、反应阶段——B细胞活化、增值 和分化阶段
B细胞被激活后,增值、分化成为记忆细胞和浆 细胞,浆细胞能分泌与抗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这一过程与细胞免疫有什么不同?
T细胞 激活 B细胞 激活
1、感应阶段——抗原识别阶段
MHC主要组织相容性

B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5-免疫调节1

B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5-免疫调节1

1、免疫的定义作用及意义 定义: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 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与相对稳定的功能。 作用:免疫调节能消灭入侵人体的病原 体,也能清除人体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 细胞。 意义:免疫对于防御疾病、维持人体的 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记忆
3、抗体的结构基本单位、产生抗体的细胞、细胞器依次是 A、氨基酸、浆细胞、核糖体 B、葡萄糖、效应T细胞、高尔基体 C、氨基酸、效应B细胞、细胞基质 D、核苷酸、效应T细胞、核糖体 4、受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 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D
2016/3/17
(13.26) .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产生的抗击病原 体的特异性蛋白质称为 A.抗原 B.抗体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B
2016/3/17
(14.28).H7N9禽流感病毒已经导致多人患病, 我国正在加紧研发相应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提 高机体免疫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 B.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抗体能直接清除宿主细胞内的抗原 D.抗体由浆细胞产生
这种通过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
1.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吞噬细胞 B、靶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2.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 应B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 记忆B细胞
D
A
(07.26) .在人体的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 的是 A.神经细胞 B.内分泌细胞 C.上皮细胞 D.淋巴细胞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人体免疫系统与稳态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造血干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功能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胸腺骨髓体液免疫增殖分化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识别吞噬和处理呈递识别识别和呈递识别和分化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细胞免疫增殖分化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淋巴因子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释放抗原被吞噬细胞消灭识别和分化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攻击宿主细胞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抗原1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2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促进细胞免疫免疫的作用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性性结合见细胞免疫见体液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症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领悟高考 1、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II 2、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3、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I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组成的第一道防线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 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免 疫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的 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特点
联系
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淋巴细胞 造血干细胞
记忆T细胞 胸腺 T细胞
功能见体液免疫和 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
效应T细胞
骨髓
B细胞
效应B细胞
记忆B细胞
体液免疫
识别和分化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吞噬 和处理呈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3)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可识别胰淀粉酶、促甲状腺激素和神 经递质等物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与肝细胞 膜上的受体结合调节糖代谢过程。(2013·江苏,30和 2012·山东,24改编) ( ) (4)胰岛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而胰高血糖素可为靶细胞提供 能量。(2012·海南,14AC) ( ) (5)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 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2014·海南,14) ( ) 答案 (1)√ (2)× (3)× (4)× (5)√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思维流程】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解析】 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弥散到内环境中通过体 液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故A项错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 体温调节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和 肾上腺激素的作用促进物质代谢,物质氧化分解加速从而产 热增多,故B项正确;机体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受血 糖的直接作用或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共同完成,故C项正确;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水,使渗透压下降,D项正确。 【答案】 A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典例示范2】 (2014·江苏,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 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 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 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 合管重吸收水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4)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38 ℃时,会引起下丘脑分泌抗 利尿激素量增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致 使尿量减少。(2010·上海,54改编) ( ) (5)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其下丘脑渗透 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 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2012·新课标全国,3) ( )
答案 (1)√ (2)× (3)× (4)√ (5)×
高考调研
考点整合·融会贯通 1.血糖平衡调节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1)血糖调节的中枢是下丘脑。 (2)血糖平衡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3)与血糖平衡相关的激素主要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 上腺素,其中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4)当生物体内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原可转化为血糖,但 肌糖原不能转化为血糖。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必考点三 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考查免疫调节 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1.判断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 (1)动物体内的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 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2011·大纲全国,5C) ( ) (2)灭活病毒注入机体,机体中的B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浆细 胞,浆细胞再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从而使靶细胞裂解。 (2009·重庆,4A和2013·四川,2C改编) ( ) (3)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目的是刺激机 体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2011·重庆,3C改 编) ( )
答案 (1)√ (2)× (3)× (4)× (5)× (6)× (7)×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2.(2014·大纲全国)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人体的稳态与免疫
高考调研
考纲点击
考纲要求 1.艾滋病的流行和预 防( Ⅰ ) 2.稳态的生理意义 ( Ⅱ) 3.神经、体液调节在 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Ⅱ) 4.体温调节、水盐调 节和血糖调节(Ⅱ) 5.人体免疫系统在维 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备考指南 1.趋势分析:(1)多以实际生活中的糖尿病、脱水 等内环境稳态异常疾病为载体进行考查,常以图 解形式出现;(2)常以免疫过程模型与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等实例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 力 2.复习策略:(1)结合腹泻、感冒发烧、高原反应 和尿毒症等稳态失调实例进行分析;(2)构建体温 调节、血糖调节和水平衡调节模型,加深理解相 关知识;(3)构建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模型, 加深理解免疫功能;(4)列表比较法理解非特异性 免疫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 与联系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答案 D 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项正确;内环境稳 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利于新 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 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 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 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 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在 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发生在内环境中,D项错误。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考点整合·融会贯通 1.发生于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总结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必考点二 以调节为基础的血糖、体温与水盐的平衡 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1.判断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 (1)空腹时,血糖的来源是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2013·新课标全国Ⅱ,30(1)) ( ) (2)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后可合成肝糖原,多 余的葡萄糖还可以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以储存能量。 (2012·山东,24改编) ( )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答案 D 解析 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而形成效 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 胞,故A项和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分别在骨 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C项正确; 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除了能给B细胞呈递活化信号外, 而且能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进一步大量增殖,从而增强 对抗原的免疫清除,故D项错误。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3.组织水肿及其产生原因分析 组织间隙中积聚的组织液过多将导致组织水肿,其引发原 因如下:
高考调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典例示范1】 (2012·课标)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 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 A.血浆渗透压降低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2.三种“环境”成分的判断方法 主要是判断它们存在的部位,即: (1)如果只存在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则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如血红蛋白、载体、呼吸氧化酶、糖蛋白等。 (2)如果不仅存在于细胞内,也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成分,或 只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成分:如水分、无机 盐、抗体、激素、氧气、血浆蛋白等。 (3)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中的液体如消化液(消化酶)、汗 液等,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思维流程】 采用因果顺推法解答此题,流程如下: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解析】 当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 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 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 B
高考调研
2.体温调节过程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1)体温调节的实质: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和散 热维持动态平衡。 (2)体温调节的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3)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内脏、骨骼肌——主要产热器官, 内脏是平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骨骼肌是运动时的主要产热 器官;皮肤——主要散热器官。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2.判断下列关于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 (1)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能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 相对恒定,还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 平衡。(2011·海南,7ABC) ( ) (2)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后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有机体耗氧 量降低、皮肤血管收缩、下丘脑兴奋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分 泌量增加。(2008·山东,3改编) ( ) (3)人在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这 一反射的感受器主要分布于身体的皮肤中,效应器为骨骼肌, 而神经中枢应包括大脑皮层、下丘脑和垂体。 (2008·海南,9改编) ( )
高考调研
3.水盐平衡调节的分析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1)平衡本质:吸收量等于排出量。 (2)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产生渴觉的中枢是大脑 皮层。 (3)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主要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由 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的 靶细胞是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
高考调研
考点整合·融会贯通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过程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高考调研
新课标二轮重点讲练·生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