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绪论

合集下载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共112页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共112页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甲骨文、金文有“拔”字,本作双足踏邑之形,即 以占领其邑象征夺取其政权。“拔”字之古形作:
在金文中,“国”字的原始字形状像“戈”加“口”, 即“或”字。其中,“戈”是声符,兼有执戈守城之意。 “口”表示城邑。到了春秋时期,四周又被加上了外廓—— “口”,表示国之疆界。最初的“国”并没有明确的疆界, 最早的“国”字也忠实地记录了这一特征。
“人为照料”的内涵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其二,将几种特殊过程扩大延伸为 一般普通的过程——这就是culture让人立刻联想到的意涵。
全球所有地区的人,你们随着岁月而毁灭。你们活着并不仅仅要用 你们的骨灰为土地施肥。死后,你们的后代应该会因为欧洲的文化 而变得高兴。“优势的欧洲文化”这个念头启示是对于大自然尊严 的一种极大的侮辱。
文化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凝固下来并在代际传承的价 值观念、社会机制和行为规则,社会的人们据此思维、交流和 行为,并且产生和创造具有特征物质制品或艺术风格。 (1)核心层面:人们的社会性; (2)中间层面:人们基于这种社会性的思维和行为; (3)外表层面:人们思维和行为的产物。
文化从表至里的三个不同的层面,其他两个层面都蕴含在表层的物质层 面之下,故文化的三个层面又可以归结为两个不同的范畴(或两种不同的存 在状态)——无固定形态的非物质的范畴就是所谓的“非物质文化”(无形 文化),有固定形态的物质范畴就是通常所说的“物质文化”(有形文化), 这两种文化范畴构成了完整的文化形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这些物质文化的过程以及人类各社群为了满 足自己精神生活需要的具有社会性、凝固性和典型性的行为,它是被各地区 和社群视为其文化传统的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包括了口头传说、表演艺 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工艺等。“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这些 思维和行为的创造物,是由固定形态的可以被视觉感知的人类创造、制作和 使用的人工遗留物。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特征之一:农业自然 经济
文化总是与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也 是与中国几千年来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分不开的。 在中国,这种自然经济则一直延续 到20世纪。毛泽东曾指出:在中国长达两 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 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 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 工业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 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 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 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
自然经济是中国大陆型生态环境的产物,其 特点就是以家庭为核心单位,男耕女织,自力更生, 自给自足,知天安命,恒少竞争,不求多寡,惟患不均,几度王朝更迭 不过是血缘姓氏的转移;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 我国自然经济的发展始终十分滞缓,人口自然增殖与土地之间的周 期性矛盾始终十分突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土地兼并和非常状态下的农 民起义交替出现。但是,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仍然璀璨夺目。
第一章 天道有常 周行不殆
—— 中国传统社会和文化的总体概貌
孟子曰: “人有恒言,皆曰: „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 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 《孟子 》 无疑中华帝国已经超出它的自身的价值而具有巨大的 无疑中华帝国已经超出他的自身的价值而具有巨大的 意义。他们享有东方最聪明的民族这一盛誉,可见,他们 对其他民族所起到的典范作用表明,自有耶稣使徒以来, 世上大概还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事业值得耶稣使徒去从事。 —— 莱布尼茨
商代经济
商王对农业生产十分关心,他经常向天帝、 祖先祈求降雨和获得好收成,并亲自去田间察看庄 稼,参加耕田活动。 商代不但农业有了大发展,手工业和畜牧饲 养业也得到了发展。
商纣王像
商王武丁征讨卜辞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清]袁江《荷净纳凉图》 袁江《荷净纳凉图 当代佛学大师弘一法师
佛教人格
2. 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处逆如顺
佛教视万物为空无,对顺逆讲究自性的清 静。说到底是清除一切人生的欲念。一般人率 性而为的追求不过是对欲合情合理的需求,然 而人生无常,五蕴皆空,诸法唯识,唯有真如 佛性。视逆为顺的人生态度,对于饱受生活艰 难的人讲,不失为一种对待逆境的超脱手段, 而佛教追求清静恬淡,根绝欲念,随缘而安, 忘却今世,求得解脱,在物欲横流的纷扰世界 中,不失为一种超脱、潇洒、自由的风度,是 佛道并流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神品格 的重要方式,也形成了一种追求心境恬淡和谐 的精神和审美诗意文化,影响了包括儒道在内 的哲学和学术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文学艺术。
摩崖拓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思考与研讨】
1. 对比禅宗与印度佛教的异同,并从 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阐释禅宗形成的原因。 2. 召开一次班级讨论会,主题是“当 代消费社会人的物化与宗教信仰的精神救 赎之间的关系” 。 3. 阅读一篇重要的佛教经典,反复诵 读,将心得体会形人格
最初创立佛教的释迦牟尼曾发过度一 切世人出苦海的宏愿,可见佛教最初的宗 旨即是劝喻众人在佛法的指导下,走向灵 魂的超脱与自由。传到东土,佛教思想在 渐进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基本的精神与 印度佛教有相通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 同,又融合了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的特殊 需要,形成了完备的中国佛教。同时,佛 教还与儒道并流,互为补充,丰富了中国 文化的内涵,完善了中国人性格中的诸元 素,形成了佛家文化的理想形态与人生模 式。
禅宗图
李朝多媒 体工作室
佛教人格
1. 面对大千世界:心如古井
“苦”和“空”是佛教的两个基本核心,中国佛教 则 更注重宣扬一个“空”字,大千世界,纷纷万象,荣辱兴 亡,酒气财色……只不过是一场梦幻,即使人自身,依 然是幻景中的假象。一切无,一切空,是佛教对待客 观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基本态度。在对真如佛性的追求 中 ,不以生死牵累其精神,不 以爱憎之情牵累其生命,做到 超凡绝俗,泯灭七情六欲。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2."中华"的含义。 中——聚四方之都 华——光辉、文彩、精粹 元代的王元亮在《唐律疏议释文》中将中 国成为中华,:“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 教,字属中国。衣冠威仪,羽俗孝悌,居身 礼仪,故谓之中华。”
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说: 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或之国名,亦 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 《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 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 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 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 种,而其称中华如故。以此推之,华之所以 为华,以文化言,可决知也。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 学、社会意识形态。
简言之:自然的人化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1、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的知识 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 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务,构 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三、”文化“与”文明“ 唐.孔颖达《尚书.舜典》”经天纬 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 双重意义,影响面大,近似于广义 文化。
文化——简言之:自然的人化
二、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 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 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 的 对 象 化 或 本 质 外 化
人 的 本 质
显 形 文 化
表 层
器 物 制 度 精 神
用途 材料
成文制度
衣食住行,工具、武器、文具 、生活用具(器皿)、娱乐器 具 玉石器、陶器、金银器、青铜 器、铁器、瓷器
政治、法律、教育、

【中国文化概论 学习笔记】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 学习笔记】绪论

5、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历史性、遗传性、现实性、变异性 6、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 道德伦理 7、中国文化的外在特点: 统一性、连续性、包容性、多样性 (一统与多元、群体与个体、事功与审美)
四、学习中国文化概论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 ①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 ②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 ③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 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2、学习方法: ①历史梳理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②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③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并由此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 5、两词演变: ①“文”与“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 的《易 贲卦 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 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②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词,如“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 ③西方语文系统中,与“文化”对应的词汇,原形为动词, 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等多重意义,并由此引申为对人的 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这就与中国古代“文化”一词 的“文治教化”内涵比较接近。类似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 另一词汇“文明”。 (唐人孔颖达疏解《尚书 舜典》: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 方曰明。 “文明”是从人类的物质创造,尤其是对火的利用,扩展 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 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 6、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也创造了人 举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 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范 畴。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人在这一过程中知识水平和技能 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完成的
【中国文化概论 学习笔记】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绪论·第一节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绪论·第一节

制度文化指人类依据一定的思
想观念建立起来的国家根本制度,如经 牵手舞蹈盆(青海大通上孙家) 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 度、婚姻制度等,还包括社会组织机构和工作部门的设置形式及其结构 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规章、条例等。
行为文化是在制度文化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民族的、地域的风俗
习惯、行为礼仪、交往方式和节庆典礼等。这种行为文化从属于一定文 化体系,往往超越制度文化的变更而更具有历史性。
对文化的分层理解
第二个层次:精神文化 主张文化主要是指人类精神文化方面的创 造性成果,并不包括物质生产及其器物性、实 体性成果。我国学者多注意到了文化含义的广 狭之分,认为广义的文化应该包括物质、制度、 精神心理等所有范畴,狭义的文化则应指精神 文化的创造与成果。英国学者泰勒的文化定义 就倾向于精神方面的界说。
三、文化的功能
记录功能
当文字还没有出现时,人们就通过 口头语言,将经验、知识、观念口耳授 受,代代相传。各民族的文学几乎都是 在口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认知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现象的制约和 规范的。人类正是通过文化,不断积累经验,改 进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从而 逐渐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世 界的。人们还通过文化,不断改进已有的物质认 识工具,并创造出新的物质认识工具,从而使自 己认识的能力不断扩大和深入,质量不断提高, 速度不断加快。
穆勒来埃尔
中国学者如是说
著名学者钱穆主张: 文化即是人类生活的大整 体, 汇集起人类生活之全体即 是 “ 文化 ”。 国学大师梁漱溟认为: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 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 济、 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 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不同时 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因不同的生活 方式而拥有不同的文化。文化是自 然的人化,人的文化化,是离开动 物本能的人的思想和创造的集合。

中国文化概论概要

中国文化概论概要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绪论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文化产品的概念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几个名词解释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以民族特点为标志的文化。

其特点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而丧失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

国别文化: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国别文化以某一国家特有的历史与国情为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1 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1)、人口分布的特点: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历史上,曾居住过吐蕃和羌人。

云贵高原——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2

中国文化概论 绪论2

“文” 的演变
• 甲骨文
各色交错的纹理
文身
文字的文 载体
典章制度
文化素质,道德品行
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文采,经过修饰的。 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 雍也》
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化”的含义
本义:改,易,生,乘,造化,变化,改变。指事 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古字为“匕”。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 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

• 一、“文化”界说

• “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 《易· 系辞下》载:“物相杂,故日文。” • 《礼记· 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 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均指此义。
刻画在甲骨上的纹
刻画在陶器上的纹
刻画在青铜器上的纹
引申义:
• 其一,语言文字等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 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 《尚书》: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
其二,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 “实”对称。
• 《尚书· 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 雍也》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 其三,美、善、德行之义。
• 《礼记· 乐记》所谓“礼减而进,以进为文”,郑玄注 “文犹美也,善也”。
“化”,古基本义为变化、改易 。
• • • • • 引申义:生成、造化。 《易· 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黄帝内经· 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 《礼记·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易经》小知识
《易经》名字简释
易的释义: 易的释义: ①金乌,大日,生命②变易、变化③简易, 金乌,大日,生命②变易、变化③简易, 化简为易。 化简为易。 经的释义: 经的释义: 路径; 经典; 方法。 ①通“径”字,路径;②经典;③方法。 易经:就是指导如何提高生命能量, 易经:就是指导如何提高生命能量,教导人 们为人处世及适应生活的书。 们为人处世及适应生活的书。
二、 文化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广义文化 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 指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也称 大文化” “大文化”。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 梁启超《什么是文化》P3
(二) 广义文化的结构层 1、物态文化层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 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化 的知识力量”构成的。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 的知识力量”构成的。 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 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 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实体的文化事务,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人亦分阴阳,女性为阴,男性为阳。 人亦分阴阳,女性为阴,男性为阳。 人身各部位, 人身各部位,亦分阴阳 如胸腹为阴,背为阳,足为阴,手为阳, 如胸腹为阴,背为阳,足为阴,手为阳,足 掌为阴,足背为阳,手掌为阴, 掌为阴,足背为阳,手掌为阴,手背 为阳,脏为阴,腑为阳,仔细观察之,全身 为阳,脏为阴,腑为阳,仔细观察之, 各部,皆阴阳组合成之也。 各部,皆阴阳组合成之也。
“文”、“化”合成一个词:西汉之后“文化 文 合成一个词:西汉之后“ 不改,然后加诛” 与无教化的“ 不改,然后加诛”(与无教化的“质 ”“野蛮 相对) 野蛮” 朴”“野蛮”相对) 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有一种精神和人文的指向
2、西方
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 Culture和德语中的Kultur均由拉丁语的 和德语中的Kultur Cultura转化而来 转化而来。 Cultura转化而来。 本义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栽培、 本义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栽培、种植之 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意,由此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拉丁语系的Cultura Cultura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 拉丁语系的Cultura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开 始的。 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 始的。 继而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接近于我 们说的“文明” 们说的“文明”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1、西方关于文化的定义举例
英国威廉斯《文化与社会》 法国斯特劳斯 美国马尔塞拉《跨文化心理学》
美国戴维·波普诺《社会学》 美国怀特 美国学者克罗伯和克拉洪《文化的概念》
2、中国关于文化的定义举例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 蔡元培《何谓文化》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贺麟《文化的体与用》 冯友兰《三松堂学术文集》 黄文山《文化学的方法》 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张岱年《文化与哲学》
1、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产品创造活动 极其劳动产品的总和。
物质文化的特征是具有可感性,即它是有形 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文化创造的基 础和表现。
从文化的结构层次看,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 构的表层。
2、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在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中,为 了处理和解决各种社会矛盾、调整人与人的社会 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准则、条例的总和, 是人创造的符合人生存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与人 之间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包括济济制度、婚姻制 度、家族制度、法律制度、宗教社团以及教育、 艺术组织等。
一、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
古代的“中国”一词,最初并不具有统一的 国家实体的含义,而是一个地域的、文化的概念。
“中国”含义的变迁 在中国古代,并不存在我们今天所说的“中 国文化”这个概念,因为在古代的中国,所有朝 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
什么时候开始称“中国”: 明末清初,来自西方的传教士始称明清帝国 为“中华帝国”,简称即“中国”。清康熙二十 八年(1689),清廷与沙俄签定《尼布楚条约》, 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 差大臣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衔侍卫内大臣”,这 是以“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用于处理国际 事务的滥觞。 总之,“中国”这一概念在古代虽不断演化, 但其主旨始终守住一个“中”字,中国者,天下 之中也。这既是一种地理学的中心意识,更是一 种文化学的中心意识。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二节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第二节

热爱人生
“亲亲”,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亲爱自己的 亲人,由亲子顺亲的血缘情感出发,再由“亲亲”而“仁 民”,即把人生相亲相爱的孝悌之情,推及到他人、社 会,甚至宇宙。最终实现人与人的相亲相爱、人与社 会与自然的相亲相爱、和谐统一。
孟子在描述他的理想社会时说:“老吾老以及人 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与孔子对大同之世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理解的思 想是一脉相承的。
贤为大;;亲亲之之杀,,尊尊贤之之等等,,礼礼所所生生也也。。 诚者非成己而已已也也,所所以以成成物物也也。。成成己己,,
仁也;成成物,知知也。。性性之德德也也,,合合内外外内之之道道 也,故时时措之宜宜也。。
朱朱熹熹《《<<中中庸庸>>注注》》云云::
诚 虽 所 以以 成成己己,,
孔孔孔子子子与与与中中中庸庸庸
亚圣孟子造像
传统
卡尔·马克思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 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 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中国文化正是这样发展而来的。今日 中国文化是昨天中国文化的延续,又是明 天中国文化的母体。传统并不是与我们今 天分离或隔绝的对象,在传统属于我们之 前,我们早已属于传统。
传统来 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圣贤作为理想人格的典 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标,激励人们加强自身的 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操守,提高自己 的人生境界,从而实现人的价值和尊 严,这在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总是肯定人在天地间的 崇高地位,注重人的主体精神,追求“天人 合一”的境界,总是指向人、指向人生。在传 统中国,儒学、道学,以及玄学、理学、 佛学,都是人学。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简介
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解读
主讲:杨 柯
1、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三教九流”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 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中国儒教、宗法传统、道家、道教, 佛。
3、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是“十家九流”
辜鸿铭
“或许,真正 的中国人是粗俗 的,但粗俗中绝 没有卑劣;或许 是鄙陋的,但鄙 陋中绝没有狂妄; 或许是圆滑的, 但圆滑中绝没有 狠毒。
二、几种中国人国民性格的解释
• (1)耿直、(2)坦诚、(3)多 疑、(4)古板、(5)讲实惠、(6) 尚礼仪、(7)主中庸、(8)喜节俭、 (9)守古法、(10)知足常乐、(11) 烧香算命、(12)爱抱团儿、(13) 爱挑刺、(14)不爱管闲事、(15) 懂得“只争朝夕”。
• 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 多疑却又轻信,古板却又灵活,讲实惠却 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 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喜排场,守古法却 又赶时髦,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烧香 算命却又无宗教感,爱抱团儿却又好窝里 斗,爱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不爱管闲事 却又爱说闲话,懂得“之争朝夕”的道理 却又主张“慢慢来”等等。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 系
太极图
十字架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 系
• 西方的“文明”概念衍生于“civil”,指 交易的场所、市民社会 。
• 中国的“文 化”是 走“culture”路线, “culture”原初是“耕作”、“培养”之意。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 系
——李泽厚《美学三书》
三、“文化现象”与“国民性格”的关 系
“一般言之,我们民族的传统,是偏重 实用的。我们有发明、有技术,而没有科 学。”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书中自有颜如玉
汉代官学画像砖
官学兴衰
隋唐以来的中央官学继承北朝官学的传统,改变了南朝崇尚老庄与文 学的状态,儒学在官学教育中重又居于统治地位,对于其他实用学科则分 科设置,中央官学分为六学二馆,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 算学、弘文馆、崇文馆。唐代中央学校的教学内容除专科外,均以儒家经 典作为教材。国子学“五分其经以为业”,教学《周礼》、《仪礼》、《礼 记》、《毛诗》、《左氏春秋》、《周易》、《尚书》等。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因设立于东汉首都洛阳而得名,是官办的艺术教育专科学 校。东汉宦官为了分化士大夫的势力,吸引太学生退出士大夫反对宦官斗 争的政治集团,劝说皇帝建立与太学相对立的鸿都门学。鸿都门学是专门 教授学习辞赋与书法的艺术专门院校。 不重视经学,仅吸收有写作尺牍、辞 赋能力以及善于书写鸟篆文字的学生, 学生都由州郡、三公举荐而来。鸿都门 学受宦官的操纵,在政治上为人所不齿, 尽管毕业受到优遇,士大夫出于传统的 儒学观念,却耻于为列,睥睨不屑。但 鸿都门学打破经学一统的地位,其意义 不可低估。
北京孔庙国子监 成贤街门楼、孔子像、匾额
官学兴衰
北京国子监太学门
东汉顺帝时,传统章句之学日渐衰落,到 了魏晋,官学由于汉末持续不断的动乱而受到 严重破坏,太学生数量、太学教授的学问已大 不如前。太学衰微主要是因为魏晋玄学的兴 起,使人们对传统的两汉经学失去兴趣,而对 玄学情有独钟,玄学成为魏晋以来士人追求情 性自由的理论依据。到南朝宋时,国家对太学 的办学体制作了较大改革:设国子学分设文史 等四科,将官学的 学科范围扩大。人 们的教育观念发生 了显著变化,史学 受到高度重视,玄学兴盛,谱牒之学极为发达, 人性觉醒,脱离了儒学的束缚,文学从两汉时 代的政教附庸变成人生的第一需要,审美与人 生相互融合,“吟咏情性”成为魏晋南北朝年代 士人的普遍观念。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
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产器用、能 源资料等,一般不成为文化产品。 产品具有可试听的性质,它虽然体现某种思想观念,但有别于纯粹的 思想观念形态;写成的典籍或成为口头流传的语言形式,才是文化产 品。 如音乐、美术、雕塑、典籍等等。
文化内涵
社会上的很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但是根据大文化的定 义,只要他们是人类的创造,同时也都可以属于文化范畴。
狭义的文化不但适用于人类文化学,而且适用于民族文化学 、国别文化学。 它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注重人的心态部分。 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 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 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狭义文化
三个要点:
①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
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 1.民族文化和国别文化 2.两个文化层面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 1.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 2.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3.文化遗产
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 基本内容 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性质 2.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和任务 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
在古代典籍中,“化” 多指教化。
1.文化名称的来源
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 的创造。修养属改造主观世界的范畴,创造属改造客 观世界的范畴。
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所具有的后天创造演化观念 和人文精神,更适合于今天文化学的文化内涵。
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界定
广义文化: 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立论的依据,所以人 类文化学、文化哲学取广义的“文化”定义。
✓ 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 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 形成了多元统一的格局;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中国文化概论(第二版)
孔子主张“执两用中”,评价《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温柔敦 厚”。用于艺术则提倡“中和”之美;用于 做人,其实质就是 “允执其中”,文质兼 备,实现中和之美。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Nhomakorabea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概说
思维方式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和实践行 为,因而必然影响着文化的创造;文化作为人们自 觉创造的产物,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获得了自身 生命的同时,又必然反过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存在 与发展,也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再创造。中国传 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能动的、创造的产物, 也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外在显现,中华民族的思 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 互制约。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精华与糟 粕,都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关,主要包括辩证 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三种思维方式。
辩证思维
求真 、 向善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 人类为了改造世界 , 就必须正确认识 世界 。 为此 , 中华民族早在两千多年 前就开始探讨世界的本原 、 生成及其 发展变化的规律 ,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点的辩证思维 。 首先 , 揭示了对立面 的相互转化及其对立统一 , 即所谓 “有无相生 , 难易相成” , 以及物极必 反 , 相反相成的规律 。 其次 , 揭示了 包括主客体的认识上人与自然、天人关系等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尽管天命靡常, 但吉凶由人,倡导制天命而用之。天人感应,天 人合一,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得中国历代知识 分子多以外儒内道、儒道互补的对立统一思想, 求取身心平衡,做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 其身”,指导政治军事、医学文化等领域。
中和思维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
所谓中和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不偏不倚、 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和思维集中 表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它起源于人们对于“执中”、“尚中”的认 识,从儒家 “中庸之道”思想出发,吸收佛家“中道”观念和道家对立统一的 “中行”辩证,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善,用于艺术创造中,则提倡中和之美。 传统中国文化的辩证思维、直觉思维、中和思维,是中华民族在认识 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如果把辩证思维看作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的主干,那么直觉思维与中和 思维则是平衡翱翔的双翼,三 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在彼此互渗整合中建构了中国 传统文化的思维系统。

1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2(教学版)解析

1 中国文化概论-绪论2(教学版)解析

氏族和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发展水平(例如,古代
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玛雅文化),以及专门的活
动或生活领域(劳动文化、艺
化)。”
术文化、生活文
• 3.主体性定义
• 该类定义尤其注重发明和强调“人”这一
主体对文化的特殊意义和本质地位。
• 马尔库塞就分析说:在弗洛伊德看来,
“所谓文化,就是有条不紊地牺牲力比多, 并把它强行转移到对社会有用的活动和表 现上去”。
• (2)““化”是会意字,古字为“匕”
(说文:从到(倒)人)。 • 在骨文:象二人相倒背对背的形状,一正 一反,以示变化。 • 《说文》中讲“匕,变也”,“化,教行 也”。 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
• “化”的本义为变化、生成、造化,指事
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 《庄子· 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为 鹏。” • 《易· 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 《礼记· 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三日曲水诗序》) • “文化内辑,武功外悠”(《补亡诗· 由仪》)
2、欧洲是怎样理解“文化”这个概念 的 ?
• 西方的“Culture”更多地展现了逐渐由物质
生产活动引入精神生产活动的特点。
• 在西方,文化与栽培、种植的意义,以及
由此引申出的性情陶冶、品德教化等涵义。 • 拉丁语系的Cultura是从对物质文化的解说 开始的,原义含有耕作、培养、教育、发 展、尊重、神明崇拜、耕种、练习、动植 物培养及精神修养等意思。
• (4)文化——行为论。
• 胡潇的《文化现象学》:
• (1)现象描述性的定义;(2)社会反推性定义; • (3)价值认定性定义;(4)结构分析性定义; • (5)行为取义性定义;(6)历史探源性定义; • (7)主体立意性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