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县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课件 (共36张PPT)
影响: 消极—加重北宋人民负担,开战争 赔款先河 积极—保持百余年和平,互市不绝
一分为二的评价方式
二、宋夏和战
1.党项族的兴起
西夏王陵
坐落在贺兰山东麓, 距银川市42千米。陵区 东西约4千米,南北约 10千米,随地势错落布 列着9座西夏帝王陵墓 和140多座官僚的陪葬 墓。其规模与北京明十 三陵相当。每座帝陵又 各自是一个独立的、完 整的建筑群。
三、碰撞中的交流
探究思考: 结合下面的图片,了解辽、西 夏汉化 。
多元汇聚
文 字
辽
西夏
多元汇聚
印 章
西夏
辽
多元汇聚
器 物
辽
西夏
多元汇聚
器 物
辽
西夏
多元汇聚
钱 币
辽
西夏
多元汇聚
建 筑
西夏
宣化辽墓发现的《备茶图》
备茶图(一)
宣化辽墓的壁画
三老对弈图
出行图
辽、西夏汉化简表
辽(契丹族) 西夏(党项族) ①奖励垦荒 汉化共同改 ② 汉人大规模地北迁 革 ③ 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 政权
史事链接
(907年) 唐朝灭亡之后,中国历
党 史再一次进入了大割据时代。在 项 北方广大地区,先后出现了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较 强大的王朝。(五代)南方各地又 吐 蕃 陆续或并存过吴、南唐、吴越、 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 南 闽、北汉势力。称为十国。史称: 诏 “五代十国”。
晋 后梁 前 蜀
荆南
契丹 燕
吴
吴越
楚 南 汉
闽
【自主学习】
一、辽宋“澶渊之盟”
1.辽的建立
10世纪初, 统一契丹各部并 于 年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 辽,定都 。他就是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 交侵。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58》
史书记载,澶渊之盟以后,双方在 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
叶,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宋辽 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
规定宋要给辽岁币, 每年银10万两,绢20万匹,这些都要由
——北宋.苏颂
诗歌反应契丹人什么样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
《出猎图》
契丹小字
契 丹 文 字 契丹大字
辽
——探求“变幻”的宋辽关系
华 北 平 原宋
澶州
宋真宗
东京
曰:“今陛下神武,将臣 协和,若大驾亲征,贼自当 遁去。
奈何弃庙社欲幸楚蜀远
地?所在人心崩溃,贼乘势 深入,天下可复保耶?”
——《宋史.寇准传》
天下大势,分久必 合,合久必分。
——罗贯中《三国演义》
陈桥驿
北 宋 东京
北 宋 的 建 立
960年 赵匡胤 陈桥兵变 开封(东京)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陈桥驿
国 局
北 宋 东京
面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追寻“消失”的契丹文明
契丹
1.英文名:Khitan.
2.汉语含义: “镔铁” 。
民族
发源 地
政权名 政权建 称(国 立者 建立时间
号)
都城
辽河 契丹 上游
(土河 与潢河 交界)
契丹— 辽
耶律 阿保机
916年
上京 (今内蒙 古巴林左 旗)
“辽” 与“辽宁”有何历史 渊源?
辽河
行营到处即( jí)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shèng)车。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设计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设计作者:李红梅来源:《新课程·上旬》2012年第08期我对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部分: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
第二部分:根据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和教学重难点。
第三部分:设计本节课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第五部分:课后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课标解读】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内容要求很笼统,只要求学生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我认为,这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辽、西夏、北宋的基本建立情况,还要知道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特别是战和背景下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处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主题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一课,这段历史是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战乱,到金与南宋的南北对峙,再到元朝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和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能够从史料和历史信息中发现问题,但在民族关系史和文明发展史的认识上相对肤浅,再加上以前固有的汉族中心论对他们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
第二部分:根据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建立情况,设计辽、北宋、西夏建立情况简表和示意图,提高收集整理、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用不同方法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以澶渊之盟为例,了解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并通过讨论两个问题:“假如你是宋朝的百姓,你愿意接受这样的和议吗?宋夏和议与澶渊之盟有哪些相似之处?”提高辩证综合分析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4.生活在北方的汉族人民,能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下安居乐业而“忘南顾之
心”。此少数民族政权是( )。
A.西夏政权
B.金政权
C.吐蕃政权
D.辽政权
5.在辽、西夏与北宋并立的示意图中填写相应的内容。
参考答案:西夏:元昊、党项、1038年;辽:阿保机、契丹、916年;北宋: 赵匡胤、汉、960年;澶渊。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建立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
建立时间:916年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都城:上京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汴京
设计一张辽、北宋、西夏建立简表
政权 名称
建立 时间
建立 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
北宋
西夏
设计一张辽、北宋、西夏建立简表
辽、西夏、北宋并立与融合
西夏(党项)
1044年 订立和议:
西夏称臣, 北宋送西夏岁币
辽(契丹)
1005年 澶渊之盟:
双方撤军、 北宋每年送辽岁币
北宋
1.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了五个割据政权,称为五代。观察下表,五代建立的地
区在( )。
五代简表: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都城 汴州(开封) 洛阳 汴州 汴州 汴州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从这段材料中找出辽和西夏都在哪些方面仿效中原王朝?
碰撞中的交融
1、学会农耕 2、任用汉人为官 3、学会汉族的政治制度 4、模仿汉字创造文字 5、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契丹文字
契丹矛
西夏文字
西夏铜印
银川承天寺塔
辽代汉人火葬琉璃棺 (山西大同市马家堡出土)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课件
第10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辽、宋、西夏、金政权的并立 政权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治范围 北宋 汉 960 后周大将赵匡胤 东京(开封) 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辽 契丹 916 耶律阿保机 上京 辽河上游一带 西夏 党项 1038 元昊 兴庆 宁夏、甘肃一带 金 女真 1115 完颜阿骨打 会宁 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 南宋 汉 1127 赵构 临安 淮水以南 2.澶渊之盟 背景:北宋为夺回被辽占领地区,几次北伐。失败后,采取守内虚外的消极防御政策。1004年,辽军对北宋发动进攻,直指澶 州城。宰相寇准反对退1005年;(2)双方:辽与北宋;(3)内容:①双方撤军,各守疆界;②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 “岁币”。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澶渊之盟”。 影响:①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②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 荣的景象。 3.宋夏和约 背景:元昊称帝,宋拒不承认,双方连年交战。西夏多次取得胜利,北宋中断对西夏的粮食供应。西夏提出议和。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①夏对宋称臣;②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赐”;③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作用: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4.辽和西夏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大批汉族人口北上,促进了经济交流和民族交融。 5.辽统治者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杂的弊端,使汉辽境内汉族人安居乐业,而忘顾之心; 6.西夏全面采用中原耕作方法;模仿汉字结构创造了西夏文字,应用活字印刷技术;冶铁掌握了竖式风箱鼓风技术等。 7.少数心民族食品及服饰传入中原。中原汉人席地而坐旧席改变,流行高起高坐椅凳,席地跪坐等传统礼仪受到冲击。
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的建立,了解它们是同时并立的政权。
2.了解宋辽、宋夏和议的区别和影响,并尝试对两次和议作出客观的评价。
3.在学习关于“宋夏和战”的内容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比较辽和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与宋的关系以及汉化过程,培养归纳和比较能力,了解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3.通过思考课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华民族具有极大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地贡献。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辽、宋、西夏的建立,了解它们是同时并立的政权;了解宋辽、宋夏和议的区别和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回顾北宋建立的时间、皇帝、都城等基本知识,教师点评和总结。
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指出:北宋基本上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并强调指出北宋未能统一全国,同时并立的还有辽、西夏等政权,由此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二、学习新课:(一)辽宋“澶渊之盟”.辽的建立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
媒体出示知识要点。
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并于年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定都。
他就是。
适当补充有关知识介绍契丹的强大,并对课本插图进行简单介绍,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组织学生讨论:“契丹矛”和“契丹文字”说明了什么?“契丹矛”反映了契丹族已会制造和使用铁器以及勇猛善战;“契丹文字”是学习汉文化的重要成果。
说明契丹民族的强大。
2.澶渊之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教学设计
1.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各政权之间既有战争,又有和议,共同推动了我国历史的发展。
2.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辽、西夏与北宋三个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局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实物等,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辽、西夏与北宋的历史风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探索历史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辽、西夏与北宋三个政权的建立、发展及其相互关系;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
2.难点:理解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分析并评价三个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与局限。
3.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4.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如辩论赛、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时期的历史,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民族关系、国家统一的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辽西夏和北宋并立》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七下《辽西夏和北宋并立》word教案教学目标:明白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了解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要紧功绩;分析宋辽、宋夏战争的性质以及两次和议的阻碍,提高客观评判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的史实了解和归纳分析,认识到和平与融合是民族关系的主流;通过对契丹族、党项族的进展和变迁及其与汉族的紧密交往,认识少数民族对奠定祖国的宽敞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作出的庞大奉献;通过学习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探究不同文明之间冲撞与交融的历史规律,认识到中华民族庞大的凝聚力,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进展作出了积极的奉献教学重点:辽、宋、西夏政权的并立;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辽夏汉化和民族融合。
流程:一、学生预备⑴历史故事:收集整理有关陈桥兵变、杨家将、澶渊之战、等故事和人物史实资料;作好讲述有关故事或编演历史情形剧的预备。
⑵民族风情:收集有关契丹、党项民族社会状况和历史变迁的史实资料;做好讲述历史的预备。
⑶民族关系:收集有关北宋与辽、西夏战和关系等史实资料,并作好对战争性质和议和作用进行评判的讨论预备。
二、问题设置1.概述唐朝灭亡和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2.北宋的建立?3.讲述耶律阿保机的历史奉献?4.契丹政权的建立?5.讲述元昊建立的西夏政权?6.概述宋辽战争的发起?7.讲述宋辽议和及其内容?8.概述战争的发起?9.组织学生讲述宋夏战争通过?10.讲述宋夏议和及其内容?11.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12.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什么阻碍?13.北宋与辽、西夏由战争走向议和的缘故是什么?14.如何样评判北宋与辽、夏之间的议和?15.讲述辽、西夏推行汉法的缘故?16.学生概述辽夏推行汉法、进展生产、巩固统治的措施17.讲述辽、西夏与汉族文化融合的进展情形?。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 北师大
教学重点
辽、宋、西夏三个政权,宋辽、宋夏和议。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个人复备
知学
一、目标展示
揭示目标
学生齐读导言,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预学
二、预习检查
1、916年,契丹族首领(辽太祖)建立契丹政权,定都。
2、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历史上称为“”。
3、1038年,党项族首领建立大夏国,定都兴定,史称。
4、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称臣,北宋送给西夏“”。
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组织学生评议自主学习成果。
互学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
当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一时期,各民族之间有斗争,更有交融和融合。
A、削弱了契丹势力B、维持了长期和平
C、消除了民族矛盾D、加速了北宋灭亡
4、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设置的贸易机构是()
A、市舶使B、宣政院C、榷场D、十三行
5、辽、夏吸取南下劫掠遭抵抗的教训,进而推行()
A、扩军备战B、用严酷刑罚镇压
C、破坏被占领地区经济D、“以汉制待汉人”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曹利用与韩杞至辽军帐,辽复以关南故地为言,利用辄沮之,且谓曰:“北朝既兴师寻盟,若岁希南朝金帛之资以助军旅,则犹可议也。”……辽主及萧太后闻之,意稍怠,但欲岁取金币;利用许遗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议始定。
——《续资治通鉴》卷25
请回答: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北师大版第十辽西夏与北宋并立教案示例程标准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说出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和元昊三位杰出政治家的主要功绩。
分析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提高客观认识历史事的能力。
在学习关于“宋夏和战”的内容时,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辽、西夏、北宋建立简表”,学习采用表格方式表述历史知识的方法,增强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并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
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分析辽、西夏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措施及其与宋的关系,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通过思考堂讨论题和“材料阅读”题,提高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辽、西夏与宋的战和关系,和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密切交往,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社会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华民族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教学重点:知道辽、宋、西夏是并立的政权;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事(如宋与辽和西夏的战争与和议等)和采用表格方式表达观点的能力;认识到契丹族和党项族等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对开发边疆地区、奠定祖国辽阔的疆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的关系;认识到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必然。
教学手段:运用地图、表格等手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这一中,赵匡胤、“陈桥兵变”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契丹族和党项族则是学生比较陌生的民族,封建化进程对学生而言也比较难理解。
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讲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到三个政权的并立;并通过有关图片讲解和适当地补充知识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以实现教学目标。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案
元昊称帝后,多次率军攻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西夏虽然军事上屡屡获胜,但国力有限,连年战争使西夏也遭到很大损失。后来,北宋和西夏议和,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各少数民族的兴起和政权的建立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重点
辽宋夏之间的和战。
难点
澶渊之盟。
1.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
盟约使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使双方人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对于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它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但是盟约也体现了北宋政府的贪图苟安,加深了北宋人民的经济负担。
小组讨论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智慧的能力。
五、课堂小结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1.契丹族和党项族:
2.辽与北宋的和战:
3.西夏与北宋的关系
思考、归纳、总结
通过设计板书,培养学生的归纳、表达能力,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六、巩固复习
完成配套练习相应习题。
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及理解。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①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的先后建立。②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
过程与方法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北师版新版七下第8课 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课件(11张)
“澶渊之盟” 时间:1005年 地点:澶州 双方:辽和北宋 内容: ①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 ② 北宋每年给辽输送“岁币”(银、绢等)
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澶渊之盟”带来了什么影响:
①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 ② 但是澶渊之盟毕竟是实力均衡的产物; ③ 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
阿保机雕塑
辽石房子
读史料:辽代前期,这一区域除沿燕北“塞下”一线及域中一些地方辟为牧 场,有一定量的畜牧业生产外,其他部分则被有限制地陆续招民开荒,辟为 农田,因而,辽代前期燕云地区的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史籍中 常有如“燕蓟大熟”等类似记载。
——张国庆:《辽代牧、农经济区域的分布与变迁》
的局面,双方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二、宋夏和战
贺兰山西夏王陵(宁夏银川西郊)
宋夏和议(庆历和议): 时间:1044年 双方:北宋和西夏 内容: ① 夏对宋称臣; ② 北宋送给西夏“岁赐”; ③ 重新开放边境建立者:元昊 定都:兴庆(今银川) 民族:党项族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
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
材料三:辽国与北宋贸易的物品有羊、马、橐驼、麻布、食盐、珠 玉等,其中以羊、马为大宗,每年约数万只,主要供应皇家的需要, “河北榷场博买契丹羊,岁数万”。而北宋对辽输出的物品则有香 药、犀象、苏木、茶叶、瓷器、绵帛、漆器、粮食为主。宋太祖时 即“辇香药、犀、象及茶与互市”。宋辽间的榷场贸易活动给双方 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两国财政的重要来源。
银川承天寺塔
契丹大字
名称 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案例说明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指出:“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在课程标准中,本课的课程内容是“知道北宋与辽、西夏的对峙局面”。
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本课“中国的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的再次大碰撞”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北宋与辽、西夏三个政权并以及立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的交往、融合”;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即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融合的出现”。
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的完成容易形成空洞的说教。
因此,可适当地补充一些相应的内容,例如,考古成就,如《宣化辽墓壁画》;历史文化遗存介绍,如“榆林窟”壁画;文献记载史料,如《续资治通鉴长编》;等等,以解读历史信息为主的方式,设置由易到难的思考性、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解读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对峙的这段历史,以期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参与热情,体现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达到培养“论从史出”和证据意识的学科素养。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在导入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了解宣化辽墓考古现场,介绍辽墓的考古情况,同时设问:这次考古发掘为什么会引起轰动,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
教师讲述:在北京西的宣化城西北4千米处的河子乡下八里村,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宣化下八里张世卿墓。
墓地背靠兴福、七宝二山,面临洋河、柳川河二水,1972—1993年,文物工作者先后在这里发掘、清理了以张世卿墓为代表的10余座辽代时期的张氏家族墓,出土各种文物800余件,壁画360平方米,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1993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载入北京中华世纪坛262米青铜甬道上。
墓室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和精美壁画,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他们纷纷来到宣化,对辽墓的展开研究,著书立说,把宣化辽墓誉为“地下艺术长廊”“文化艺术宝库”。
中国文物代表团携带辽墓壁画摹本和出土文物赴日本和中国台湾巡回展览,引起了轰动。
张匡正墓后室南壁壁画
教师过渡语:这次考古发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轰动,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宝库,了解11世纪的契丹人、党项人,以及汉族人等各民族是怎样生产生活的。
设计意图:教师选择考古成就《河北宣化辽墓壁画》创设课堂情境,导入新课,目的在于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减少历史教学中枯燥、乏味的说教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存在。
案例主体
环节一:了解辽墓壁画,探史勾陈
教师课件出示两幅《备茶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解读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完成下列要求:
(1)图片中的人物都属于哪些民族?其服饰、饮食、生活用具等都有哪些特点?
(2)从这次考古发掘中,反映出辽所管辖下的北方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处于怎样的状态?
参考答案:
(1)汉族、契丹族。
其服饰、饮食、生活用具在保留本民族特色的基础上,相互影响,
融为一体。
(2)生产恢复发展,生活安定,出现的各民族融合相处、共同发展的状态。
设计意图:用考古出土的图片信息以及所反映出的真实历史情境,说明在辽所管辖的北方地区(宣化)汉人与契丹人融合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开发北部领土,激发学生对探究考古文化的兴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解读历史文献,链史证实
教师介绍《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李涛,以及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从历史文献的角度解读历史。
李焘,生于1115年,卒于1184年,其生存时期正是北宋被辽所灭,南宋建立的时期。
李涛历任多种官职,见证了辽与宋之间的战与和。
他仿照司马光著《资治通鉴》的体例,著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始于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年间﹐迄于宋钦宗赵桓靖康,记载了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大事,是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
原书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记述详赡,史料丰富,史料价值极高,为研究辽﹑宋﹑西夏等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教师出示史料: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成信,虔诚观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真宗景德元年》(第5册),1299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
提问学生思考:
(1)文献中的所说的“大宋皇帝”是谁?“北朝”是指什么政权?
(2)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应如何评价此事件?
参考答案:
(1)宋真宗。
辽政权。
(2)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
对北宋来说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大大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说,结束了辽宋几十年的战争,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和平状态,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解读历史文献,使学生感受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轨迹用文献的方式大量记载下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同时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对历史本来面目的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和证据意识。
环节三:游览榆林窟,观史求思
教师课件出示榆林窟的图片,讲解榆林窟历史文化遗址。
教师设问:
(1)从壁画上保留下来的《冶铁图》《西游记》这些史实,能够反映出怎样的历史现象?
(2)榆林窟为什么会保留下这么完整、系统的历史文化资料?
参考答案:
(1)汉族与党项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相互影响,相互学习,体现出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2)本设问为开放性探究问题,学生能够答出“处于西北地区、远离战火、佛教文化比较发达等”即可。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提出:“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本课对于西夏政权的历史,学生比较陌生。
因此,利用“榆林窟”这一历史文化遗产,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知、触摸到历史的痕迹,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表象,达到培养人文素养的目的。
环节四:总结思考,探究提升
探究思考: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北宋与辽、西夏政权之间的战与和的。
材料一: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
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等。
——(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五十·仁宗庆历四年》(第11册),
3640~3641页,北京:中华书局,1995 材料二:(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北宋)苏辙:《栾城集卷四十二·二论北朝政事大略》, 见陈天宏、高秀芳点校:《苏辙集》, 748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 参考答案:
说明了契丹族、党项族自身的发展进步过程,以及与汉族的融合,契丹族、党项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也说明了契丹政权曾经强盛一时。
教师过渡:从当时的历史名人李焘、苏辙的这些记载中,充分地说明了契丹、党项等少
数民族推行汉法,学习中原文化、政治制度和生活习俗的情况。
探究思考:契丹和党项族都是游牧民族政权,为何在建立仅仅几十年的时间里就能和中原大国——北宋抗衡呢?
参考答案:
从契丹方面看:①中原人为躲避战乱来到契丹境内,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使契丹人逐步学会农耕,开始定居生活。
②后晋皇帝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
契丹占据华北平原,实力大增。
③契丹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革除北宋繁杂赋役的弊端,契丹任用汉人为官,学习中原文化。
从北宋方面来看:①北宋多次对辽战争的失败,使北宋统治者产生了“畏辽”的心理,在后期与辽的战争中一直以防御为主。
②北宋政府一直采取的是重文轻武、软弱退让、守内虚外的政策,结果军队战斗力较弱。
③北宋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发生,这使得北宋御敌能力更为减弱。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文献记载的分析,引导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学会分享史料事实折射出的社会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本课小结
教师讲述:在漫长历史进程中,10—11世纪时期,契丹、西夏与北宋政权形成对峙,有战争,也有议和,契丹族、党项族、汉族等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巨大凝聚力的民族,各民族在融合中发展、繁荣、强大,共同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作出了巨大贡献。
课件展示板书并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小结的知识结构与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规律的能力。
在对三个政权对峙史实的梳理,以及对战和关系的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交融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少数民族对奠定祖国的辽阔疆域、开发边疆地区、促进民族融合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探索不同文明之间冲撞与交融的历史规律,认识到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各族人民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