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
2.2第三课时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上学 就业 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劳动法 婚姻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民法、税法 继承法等
小
明
结婚登记 驾驶车辆 上饭店 摸彩票中奖 立遗嘱
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黑心棉
飞车抢夺
社会生活能没有法吗?
名言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王符
解释:法律执行到位, 解释:法律执行到位,国家就治 理好,法律松弛则国家就混乱。 理好,法律松弛则国家就混乱。
依 法 治 国
中国共产党 领导者 广大人民群众 谁治理) 主 体(谁治理)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 治理什么) 客 体(治理什么)社会事务
依 据 目 的 要 求
宪法和法律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 化、程序化
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 请思考:国王的判案是“人治” 还是“法治” 还是“法治”?
人治 社会 最突 出的 表现 是什会里,谁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谁就说了算。
人治与法治
人治
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 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主张 依靠道德高尚的圣贤通过道德 感化来治理国家。 感化来治理国家。儒家重视人 主张为政在人。 治,主张为政在人。
法治
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 律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 律来治理国政,管理社会。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法治的优越性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而这种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 第一,法律是集体智慧和审慎考虑的产物;第二,法律没有 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 感情,不会偏私,具有公正性;第三,法律不会说话,不能象人 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 那样信口开河;第四,法律借助规范形式,具有明确性;第五, 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 实行人治容易贻误国家大事,特别是世袭制更是如此;第六,时 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 代要求实行法治,不能实行人治;第七,实行一人之治较为困难, 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 君主的能力和精力毕竟有限;第八,一人之治剥夺了大家轮流执 政的权利。 政的权利。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但是学生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本质、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国方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没有系统的认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懂得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同时,本节课又是在学习了第二课“树立宪法知识”之后,所以学习这课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崇尚宪法的深入理解,又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虽说已经具备了一些认识问题的经验,但是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还不强;而且针对治理国家,学生虽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经验,但学生对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一个表象阶段,很多还模糊不清,而且学生从情感上也渴望了解关于治理国家的问题,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级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思维方式简单,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同学生一起编写课本剧,通过课上的展示、交流讨论到课中的头脑风暴及实践平台活动,使学习活动变被动为主动,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树立法制观念;(2)理解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意义,能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3)了解健全法律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行使监督权。
2.能力目标: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及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学习,增强法制观念;(2)学会正确行使法律监督权,逐步树立国家主人的公民意识,关心国家及社区的事,增强公民的责任感。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教学难点: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认同“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运用于实际生活。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导学案
2.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第二课时: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学习目标】1、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理解依法治国的新方针和重要意义,体会依法治国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3.通过学习,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一、自主学习1.什么是依法治国?2.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什么?3.依法治国意义是什么?4.怎样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二、自主学习检测,能力提升。
1、依法治国,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和‗‗‗‗‗‗‗‗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管理‗‗‗‗‗‗‗‗‗‗‗‗。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依法治国中的“法”是指‗‗‗‗‗‗‗‗‗‗‗‗‗‗‗‗,其中最重要的是‗‗‗‗‗‗‗‗‗‗‗‗‗‗‗‗。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国中的“治”是指‗‗‗‗‗‗‗‗‗‗‗,‗‗‗‗‗‗‗‗‗‗‗‗,‗‗‗‗‗‗‗‗‗2、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是:‗‗‗‗‗‗‗‗‗‗‗‗‗‗‗‗、‗‗‗‗‗‗‗‗‗‗‗‗‗‗‗‗、‗‗‗‗‗‗‗‗‗‗‗‗‗‗‗‗、‗‗‗‗‗‗‗‗‗‗‗‗‗‗‗‗。
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严格执法是依法治国的‗‗‗‗‗‗‗‗‗‗,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
3、请将下列事件中所体现的依法治国新方针的要求正确连线①制定劳动合同法科学立法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严格执法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严惩醉酒驾车司机公正司法④司法机关平反冤错案全民守法4、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5、落实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青少年(公民个人)应该怎样做?6、依法治国对国家机关和政府有什么要求?三、巩固练习1、据统计,在近5年多的时间里,近20万人因涉嫌贪腐被查办,省部级高官达32人。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⑵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教学重点】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在实际行动中做个自觉守法护法的好公民【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过程】美人靠衣装,水去了无痕,滴滴润亭台,院内生玉香。
——依法治国导入1:前几天,老师的硬盘数据线断了,就在淘宝上买一根数据线,插上去,显示灯是亮的,可是硬盘读取不出来。
当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卖家有权不退货吗?是什么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师:对!是法律!那么,你知道我们的生活还跟哪些法律有关吗?师: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假如生活中没有这些法律会怎样?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发言,启发学生明白: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
离开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
)教师总结:俗话说,“法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法律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和谐、安定、有序的社会生活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出示【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⑴知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⑵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设计意图: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的,从而顺利完成本节学习任务)一、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师:那么,究竟什么是依法治国?为什么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又有怎样的要求?【自主学习,思考回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49-50,思考以下问题:1、依法治国的地位?2、什么是依法治国?3、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依法治国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
教学难点
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
教学准备
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搜集与依法治国相关的案例,并准备课堂展示。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和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猜谜导入
教师多媒体展示谜语引导学生猜谜,由些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政治教学的趣味性。
依法治国,首先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其次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它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要做到一丝不苟、依法办事。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违法必究,是指凡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不允许任何人或组织享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第一环节: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
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怎样?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没有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那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呢?
课堂小结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只有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国家的长治久安才有保证。
巩固提高
板书设计
课题;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十六字方针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 ↓ ↓
是前提 → 中心环节→关 键→有力保障
教学反思
教学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板书设计构思巧妙,课堂练习针对性强。但课程内容多,教学中没有注意对学生的分层设计和教学。
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能力目标: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有法必依,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导入:活动导入1.教师引导:我们都希望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大家希望生活在什么样的社会之中呢? 今天我们来做一个“畅想未来生活”的活动。
2.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可能会谈到经济会更加发达,社会稳定等内容,教师借此引导:美好的社会中需要什么作保障?3.学生分组讨论或自由发言。
教师要把学生的话题引导到“用法律来治理国家,走依法治国之路”的思路上来。
4.教师:今天,我们的话题就是依法治国。
引导学生关注法律在维持社会生活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出本课的主题“走依法治国之路”教学环节一: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和依法治国的含义。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1.讨论: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怎样?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总结:从刚才的发言中我们可以发现公民的生活、国家的治理都离不开法律。
没有了法律,公民的利益就得不到保障,国家就不能长治久安。
因此,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依法治国之路。
那么,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呢?2.学生讨论“依法治国”的含义。
下面的资料供师生参考。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了“依法治国”的思想。
他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教案(精选3篇)
《依法治国》教案(精选3篇)《依法治国》教案篇1课题:熟悉依法治国教学目标:1、学问与力量①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及基本要求②理解并把握法治与德治的关系③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2、过程与方法情景感悟、案例分析、阅读争论沟通、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懂得在推动依法治国的同时,必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增加守法的意识重点难点:1、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2、难点:理解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媒体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时支配: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内容形式同学活动内容形式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情景感悟,导入新课春秋时期,鲁国国王出巡,遇一羊群失窃案,久查未决。
忽有人来告发,使案胜利告破。
国王下令奖赏告发人。
该人却要求开恩,从轻惩罚窃羊贼,由于那人是他父亲。
“什么?你竟敢告你父亲?”国王怒道。
“我认为你告父即不孝父母,不孝即不忠,不忠自己的父亲,即犯国法,犯法则死!”国王说道。
可怜的告发人被揪出去杀了。
思索: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过渡:在封建社会里,由于受“家天下”思想的影响,皇帝的话就是金科玉律,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
现在文明进入到现代社会,那现代社会又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阅读、争论、沟通,然后全班沟通设置问题情境,激发爱好并导入新课学习学习新课二、学习新课(一)你说我说大家说:用线将下列我们的生活与所对应的的相关法律连起来。
上学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就业劳动法结婚登记婚姻法驾驶车辆道路交通平安法上饭店消费者权益爱护法摸彩票中奖民法、税法立遗嘱继承法老师小结: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
师:生活中能没有法吗?(二)感悟体验1、认真观看文本插图,比较并结合“没有法规,不成方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等格言,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说明白遵守家规、校规、公共场所活动法规的重要性。
2、名言阅读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
——王符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2.23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培养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 觉性,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自主学习,思考回答:
1、依法治国的地位? 2、什么是依法治国?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为什么要实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地位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 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980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 法制,民主建设要与法制建设紧密结合。他 希望全党同志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治理国家。 1986年,邓小平又强调把正确处理好法治与 人治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
请思考:
1、材料一中国王的判案是“人治”还是“法治”? 如果此案在现在,会怎么判处? 2、材料一、二说明了实行依法治国具有什么重大意义?
4、依法治国的意义
(1)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3)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的根本保证。
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推动依法治国、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做些什么?
3、敢于同违法犯罪现象做斗争。
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内涵 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意义 违法必究
政府依法行政, 人民有序参与
(2010年湖州中考卷)
5、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依法治国的核心是( A以德治国 B依宪治国 C有法可依
B )
D有法必依
(2013年绍兴中考卷) 19.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 决定》。《决定》以法律形式保护公民个人及法人信息安全,重点解决了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这说明 ( A ) ①法律具有保护和规范作用 ③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享有立法权 ④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七年级政治教案)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七年级政治教案
107 、依法治国的含义及要求。
答: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它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要严格遵守法律。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108 、依法治国的意义
答:(1)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3)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4)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09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答:(1)有法可依(2)有法必依(3)执法必严(4)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110 、公民应怎样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贡献?(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答:〈1〉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2〉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政治我国治国方略教案
初中政治我国治国方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概念和意义,理解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树立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3. 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认同我国治国方略,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依法治国的概念和意义2. 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学生的法治素养和遵纪守法4. 热爱祖国,认同我国治国方略,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依法治国的概念和意义,引发学生对依法治国的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解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等。
2. 学生通过实例感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三、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宪法和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
2. 学生分享自己的遵纪守法经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热爱祖国,认同我国治国方略(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认同我国治国方略。
2. 学生讨论如何践行依法治国,为我国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依法治国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依法治国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依法治国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
3. 学生法治素养的提高,如遵纪守法的情况。
4. 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和对我国治国方略的认同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政治》第八课《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 课件、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教学建议】1. 教师在讲解依法治国的重要作用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和具体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2. 在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环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法治教育活动,如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
《公开课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九年级思品》课件
2 基本概念
法治的基本概念包括法 律的公正性、公开性、 平等性和效力性。
3 法制建设
法制建设是不断完善法 律体系、提高法律实施 效果的过程。
互动问答
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和内化。
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1
公正与平等
法治为社会带来公正与平等的基础,确保每个人都受到公正对待,不受歧视。
2
社会稳定
法治化国家能够维护社会秩序,减少冲突与纠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
人权保障Biblioteka 法治保障每个人的基本人权,包括言论自由、财产权和受教育权。
九年级思品课程的目标
法治思维
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理解法律、遵守法律的能力。
法律素养
增进学生对国家法制和法律法规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
社会责任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教学内容
法律基本概念
了解法律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掌握与法律相关的术语和表达 方式。
宪法
法律法规
学习宪法的重要性,包括宪法 的原则、国家机构和公民权利。
探索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了 解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1
网络安全
讨论涉及网络安全的法律问题,如网络诈骗和个人信息保护。
2
劳动法
分析劳动法的实施过程,了解劳动者权益保障和劳动争议解决。
3
环境保护
讨论环境保护法的重要性,探索如何保护环境并维护生态平衡。
知识点总结
1 法治定义
《公开课依法治国是基本 方略九年级思品》PPT课 件
依法治国课程设计
依法治国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掌握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
2. 学生能掌握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3. 学生能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认识法律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法治思维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能够从法律角度看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学习,提高法律文献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提升沟通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2. 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责任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3. 培养学生具备公平、公正、公开的价值观,认识到法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思想政治课程,旨在通过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对法治概念有初步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深化。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二、教学内容1. 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法治的含义与特征- 依法治国的内涵与重要性2. 我国宪法与法律体系- 宪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法律体系的构成与作用3. 法律与社会秩序- 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 法律对公民行为的规范- 法律在解决社会矛盾中的作用4. 案例分析与讨论- 选取与依法治国相关的典型案例- 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讨论法律在案例中的作用和意义5. 实践活动- 制定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方案- 组织法治知识竞赛或辩论赛- 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与意义第二课时:我国宪法与法律体系第三课时:法律与社会秩序第四课时:案例分析与实践活动教材章节:《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一章 依法治国第二节 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第三节 法律的涵义与作用第四节 守法用法,共建法治国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以下是关于《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王春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依法治国的含义、主体;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依法治国的意义。
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观察、质疑、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及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负责任地作出选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时内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从而增强关心、参与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自觉性,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依法治国的含义、新方针及意义;2、难点:明确依法治国的重要性,深刻感受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礼记·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图1大意是说:思想端正了,然后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修养完善了,然后家庭整顿有序;家庭整顿好了,然后国家安定繁荣;国家安定繁荣了,然后天下平定。
)这是儒家思想传统中知识分子尊崇的信条。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然是我们今天尊崇的是信条。
我们今天就从此处切入,谈一谈如何“治国”这个话题。
(图2)纵观中国历史,不难发现,古代社会特别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治国是这样的。
(图3)“人治”社会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图4)在人治社会里,谁的地位越高,权力越大,谁就说了算。
不难看出,这种治国方针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依法治国教学设计内容
依法治国【课程标准要求】◎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树立法制观念。
◎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依、违法必究的意义,能够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及其意义2.能力目标:提高正确认识依法治国的四个环节的能力增强依据事实进行理性分析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述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自觉树立法律意识形成有法必依,法律至上的价值取向,维护法律的权威【学习重点分析】本课重点内容是依法治国的要求及重要性【教学方法】运用讨论,小品表演,辅以老师的讲授,理解所学知识点【教学策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实践法活动法【教学媒体】电脑、投影仪【教学准备】(一)学生:安排学生课前准备需要的活动和小品(二)教师:1.准备导入活动时需要的教具2.提前将学生分组,布置任务3.制作课件4.课堂练习题【教学过程】依法治国教学设计内容依法治国教学设计内容【能力素质测评】(一)课堂作业1.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A、坚持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人民当家作主D、共同富裕2.关于依法治国,说法正确的是①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③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3.下列关于依法治国的说法,正确的是()○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3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4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A.○1○2○3B、○1○3○4C、○2○3○4D、○1○2○3○44、“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中并发挥作用,如果有法不依,已有的法律就是一纸空文”这说明了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二)课后作业实践与探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高三复习教案.§第39讲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高三复习教案第39讲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 介绍在新时代,中国正积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将法治建设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
作为高三学生,我们需要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并深入思考其背后的重要意义。
2. 什么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指国家管理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旨在通过依法规范国家行为、组织和个人行为,建立公平、公正、公开、有序的社会秩序。
3. “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法治原则:依法治国要坚持法治原则,即国家行为必须以法律规定为依据,依法行政、依法裁判、依法执法。
•全面依法:国家整体上要实现依法治国,各方面、各领域都要依法行事。
•公平正义:法律应当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和持续发展。
4. 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维护社会稳定:法律的实施能够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人民权益:法律的保护能够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
•推动经济发展:依法治国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增强国家软实力:建设法治国家能够增强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5. 实现“依法治国”的实际举措•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修订和完善,提高法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建立健全法律执行机制:健全法律执行机制,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6. 我们应当怎样做?•加强法治意识:作为高三学生,我们应当加强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做违法行为。
•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自己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学好法律知识: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7. 总结“依法治国”是中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实施“依法治国”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
作为高三学生,我们应当加强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学好法律知识,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依法治国课程设计
依法治国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依法治国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
知识目标方面,学生需要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概念、内涵和意义,掌握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就,了解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方面,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培养积极参与法治建设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我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等方面。
具体到教材章节,可以包括导言、依法治国的内涵与要求、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法治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法治的重要性和自己在法治建设中的责任。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时,可以采用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在分析法治建设案例时,可以采用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在实践环节,可以学生参观法院、律师事务所等地,亲身体验法治建设成果。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应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
教材方面,可选用官方发布的教材或其他权威出版物;参考书方面,可推荐学生阅读与依法治国相关的书籍和论文;多媒体资料方面,可以收集法治建设相关的视频、纪录片等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实验设备方面,根据教学需要,准备相应的法学实验室、模拟法庭等设施,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依法治国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学评估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
依法治国教案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就教材内容和地位而言,本节课涉及依法治国的内涵,基本要求,公民(特别是中学生)落实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等。
就逻辑联系而言,本节内容和前面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而且“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识记“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能够依法自律,依法办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这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目标要求下,结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所开展的学习活动。
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知识生活化,生活知识化”的特点,力求让学生在思想品德学科上掌握阅读学习方法。
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的法律意识还不强,对于“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还比较模糊,加上他们的理性思维还比较欠缺,所以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制的国情教育,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思辨能力。
其次,就一堂复习课而言,重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考察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能否将知识学活用活。
而农村教育的共性之一就是学生缺乏较为通畅的信息渠道,较为闭塞,思想也比价规律化,因此要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通过熟悉的资料分析,进行适当的训练。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识记:知道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依法治国的含义、意义。
2.对于复习课,要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
发展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的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的必要性,能够依法自律,依法办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用经典影视剧,学生思辨导入新课。
2.学生阅读提取信息,活动感悟依法治国与百姓生活的关系。
3.借助“宪法修正、班规执行、任长霞、宋鱼水”等材料,解读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4.学生说法,加深对依法治国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思想品德《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公民意识、法制意识,增强关心和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过程与方法:培养关注社会生活,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依法治国的内涵,识记并理解新方针的内容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其对新方针内容的理解。
【教材内容分析】
《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第二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的教学内容。
“依法治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九年级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今天,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度还不够完善,因此,为建设民主法制国家,党和国家提出了实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及其新方针的内容,提高自身法治意识,依法律已,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之一是进行国情国策教育,通过了解今天中国的基本国情,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间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