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导学案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6b6c9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4.png)
中考二轮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一)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
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课时安排:1教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子曰:“温故而知新。
”只要我们在复习中善于思考,探寻规律,总结方法,就一定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会有更大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议论文阅读的专项复习。
★二、出示目标★三、预习检测:议论文知识小测试(出示幻灯片)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2. 和是论据的两种基本形式。
3.常见的论证方法有、、、等。
4.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
5.议论文语言的特点是、等。
6.议论文的论证方式有、。
★四、考点导航中考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比较明确,《南通市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幻灯片(显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议论文阅读是中考难点。
了解考什么、怎样考,复习方法得当,就会化难为易。
★五.经典回顾、归纳考点★六、知识梳理(一)、准确找出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它仅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
1.请判断以下各句哪是论点,哪是论题。
(1)敬业与乐业()(2)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3)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6)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a7b7c1f705cc17552709b1.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学设计罗伦培教学目标:1.学会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2.分析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并领会其作用。
3.把握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4. 了解中考议论文阅读常见考查题型,提高议论文阅读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而迅速地把握议论文的论点。
教学难点:把握议论文基本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二、考点导航1.教师出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提出了要求,引导学生梳理议论文的三要素。
2.出示中考试题《打造心灵的韧度》,提问:这四道题的考点分别是什么?3.出示议论文考点,学生齐读。
三、知识梳理学生阅读短文《话诚实》,思考并回答。
1.找出文章②③④段的中心句?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四、解题指津(一)明确中心论点1.如何准确而迅速地把握文章的论点呢?出示《打造心灵的韧度》4个论点的参考答案,提问:你认为这四种答案哪个最佳。
为什么?2.我们这样寻找论点——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我们首先关注标题,区分论点论题。
因为议论文的标题与论点密切相关,如果不是论点则必然触及议论的话题。
3.议论文论点一般以什么句式表述?4.如果标题不是论点,我们就抓住论题,勾画出文中作者围绕话题发表见解和观点的语句。
根据学习议论文的经验,论点出现的位置是有规律的,论点通常在什么位置出现呢?5.第2、3、4个论点本身都含有哪些关键词语。
6.有的文章没有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怎么办?我们看《说诚实》这篇议论文。
中心论点是什么?你是如何把握中心论点的?7.归纳明确中心论点的方法:关注标题,区别论点论题;开头结尾,总起或者总结;若在中间,多有过渡标志;论点隐含,各点摘要归结。
(二)把握文章论据1.概括事实论据,分析论据的作用:2.补写仿写论据:(三)分析论证方法。
1.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些?2.以《话诚实》中的语段为例,分析一下划线部分的句子所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5faae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5.png)
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第一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教学重点:1.复习议论文的基本知识。
2.了解议论文的常见题型,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二)教学难点:学习议论文的一般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运用圈点、勾画、批注等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感知教学内容。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议论文是我们九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我们考试的难点,我们今天一起来回顾一下前期所学内容,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二):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定义: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阐明自己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论据——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怎样证明。
3.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论点: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阐述和证明的主张、看法,是文章的灵魂。
5.论点形式:什么是(不是)什么6.议论文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7.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8.论证的方式:立论,驳论。
(三):常见考题类型1A、准确把握文段的观点1.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别概括各段的分论点或段意。
B、解题思路:1.找出论点:如何找中心论点呢?第一,看文章的标题。
议论文的标题分论点型和论题型两种类型。
第二,在正文中找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句子。
此法适用于论题型的议论文。
2.例题分析常见考题类型2A、确定论据,分析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
1.文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据?2.把某论据换为另一个论据好不好?3.列举某个例子或引用某句话有什么作用?4.为文段选择一个论据,并说明理由。
B、解题思路:1.议论文的论据有两类:一类是用有代表性的事例、可靠的事实和确凿的统计数字来充当,叫事实论据;另一类是人们公认的道理、原理、定律、格言、谚语等,叫道理论据。
阅读议论文,不仅要弄清论据的类型,而且要弄清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看论据能否证明论点,两者是否一致。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导学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96c71df18583d0496459a8.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做题。
2、过程与方法:用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做题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每一篇文章中得到人生的哲理和启示。
重点:掌握做题的方法和规律。
难点:让学生学会总结规律和方法。
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复习思路和内容1、明确议论文的文体知识:(1) 议论文的概念; (2) 议论文三要素; (3)议论文的论证方式;(4)议论文的结构; (5)议论文的语言特征。
2、进行知识点的专项训练。
3、进行完整的议论文语段综合训练。
课前自主复习归纳一、议论文的一般常识二、议论文的考点归纳。
(根据后面近三年中考题归纳)1、2、3、4、5、6、三、基础知识及答题技巧例1: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
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
像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
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
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例2:自古以来,一切贤哲都主张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目的就是为了不当物质欲望的奴隶,保持精神上的自由。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自由人以茅屋为居室,奴隶才在大理石和黄金下栖身。
”柏拉图也说:“胸中有黄金的人是不需要住在黄金屋顶下面的。
”我非常喜欢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传说,这位被尊称为“师中之师”的哲人在雅典市场上闲逛,看了那些琳琅满目的货摊后惊叹:“这里有多少我用不着的东西呵!”的确,一个热爱精神事物的人必定是淡然于物质的奢华的,而一个人如果安于简朴的生活,他即使不是哲学家,也相去不远了。
这段文字的观点是:例3:勤能补拙。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成)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成)](https://img.taocdn.com/s3/m/17d61d1c0740be1e650e9af0.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议论文的文体知识2. 熟悉议论文阅读中有关论证方法的题型,探究解题的技巧3.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表述能力。
复习重点难点:掌握论证方法及作用。
一、知题型:展示2012年至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2012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18、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分)19、结合全文,理解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2分)人的容颜往往和磨难成反比,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
20、文章第③自然段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就其中的一种,简要分析其作用。
(4分)21、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经受磨难而获得成功。
请为上文补充一个这样的实例。
(2分)2013年中考议论文阅读题19、第③段要论证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20、请简要说说第○4段的论证过程。
21、文章结尾说:“只有抱着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或感想。
二、忆旧知: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1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2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
()○3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三、析例题1、速读材料,指出划线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一)大的智慧,不等于万事通,事事通。
有些有大智慧的人,在某件小事上可能冒傻气。
比如牛顿,为了便于家里一大一小两只猫出人,要求木匠在大门上凿出大小两个猫洞;因为着迷做实验,煮鸡蛋时却心不在焉地把怀表放进了锅里。
()(二)向最讨厌的人学习,学会借鉴、欣赏、接纳对方,就容易让你取得成功。
例如苏东坡曾问佛印禅师:“你看你像谁?”佛印说:“像佛”。
苏东坡讥笑:“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佛印不语。
苏东坡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f1cd71a26925c52cc5bf5f.png)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一、考点再现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
2.考查对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理解。
3.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4.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理解。
5.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言特色的品析。
6.评价作者的观点,评价文章的标题7.考查感悟联想能力。
8.考查质疑探究能力。
二、知识总结1.考查对文章中心论点的理解把握。
考查方式例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襄樊《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例2.这篇演讲词始终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论述。
(南京《论友谊》)例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括。
(泸州)例4.这篇文章说明的主要道理是什么?(济宁《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例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表明了怎样的观点?(济宁《阅读的愉悦》)例6.标题《小议读书》肯定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其理由是什么?(眉山《小议读书》)例7.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咸宁《选准人生的参照物》)解题方法:(1)从文章中找原句,一般情况下可从以下位置入手。
①标题②开篇③结尾(2)如何概括文章论点①论点是作者的观点和看法的完整表述。
在形式上是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有作者明确的表态。
②分析题目有助于找到论点。
注意有的标题不是论点,而是论题。
③分析论据有助于找到论点。
因为论据是证明论点的,分析论据,看它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这个观点就是论点。
④分析总结性的关键词语。
在没有特定性要求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用文段中的语句作答。
提醒注意: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中心论点和结论。
2.考查对文章观点与材料的关系的理解。
考查方式:例1.说“中国的年轻人不自私”既是第①段的论点,又是第①段论据的理由是什么?(眉山《不自私的年轻人是中国的希望》)例2.结合全文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巴中《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例3.列举雪松后,作者为什么还要举梧桐的例子?请谈谈理由。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f21e1a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a.png)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部分。
2. 让学生理解并运用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4. 提高学生中考语文成绩,为中考做好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的运用,分析、理解、评价议论文的能力。
2. 教学难点:论证方法的灵活运用,对议论文深层次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议论文的资料,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实例分析:选取一篇中考真题议论文,让学生独立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
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议论文的特点。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议论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自主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文章的结构、论证方法及作者的观点,并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阶段性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对议论文阅读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议论文案例,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六课时:议论文结构与论证方法(1)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bbca7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5d.png)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第一章:议论文阅读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包括论点、论据、论证等。
2. 培养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效率。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论证过程中的逻辑关系。
二、教学内容:1. 议论文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 议论文的阅读策略。
3. 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议论文的基本特征。
2. 论证方法的识别及逻辑关系的分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议论文的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特征、论证方法及逻辑关系。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识别其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并分析逻辑关系。
第二章:论点的寻找与判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判断论点是否明确、合理的能力。
1. 论点的概念及作用。
2. 寻找论点的方法。
3.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寻找论点的方法。
2. 判断论点的明确性与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点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寻找论点的方法及判断论点明确性与合理性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其中的论点,并判断其明确性与合理性。
第三章:论据的筛选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论据是否可靠、有力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论据的概念及作用。
2. 筛选论据的方法。
3.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筛选论据的方法。
2. 分析论据的可靠性及力度。
1. 导入: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论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2. 讲解:详细讲解筛选论据的方法及分析论据可靠性、力度的标准。
3. 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筛选其中的论据,并分析其可靠性及力度。
第四章:论证方法的认识与运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论证方法进行有效论证的能力。
中考语文 逐题突破系列 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中考语文 逐题突破系列 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b57810b195f312b3069a52c.png)
北京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中考语文逐题突破系列议论文阅读篇复习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议论文阅读篇一、议论文阅读要点总结。
1。
议论文三要点:、、。
2。
议论文阅读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1)整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即;(2)从哪几个角度来证明观点的,即;(3)有哪些论据;(4)和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等。
二、请举例说出议论文有哪些常见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沉住气,成大器①所谓“沉住气”,就是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所谓“成大器”,就是成为能担当重任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普通人与成大器之人,除了在勤奋、天资、机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之外,面对人生种种际遇,能否沉住气,宠辱不惊,也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特别是一些所谓大器晚成者,在他们走向人生辉煌之前,都有沉着面对现实、长期奋斗的经历。
如此看来,沉住气者,方能成大器。
②人生犹如连绵的山脉,有峰峦也有沟谷。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苹果公司原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信念,他凭着iphone、ipad产品的畅销实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但正是这样一位影响全球的天才,也曾陷入长达近11年的人生逆境。
在这段人生逆境中,他遭遇了三次重大的挫折.先因决策失误而被董事会赶出自己创立的公司,接着因开发NEXT电脑没有销量而被人嘲笑,后来又因他对皮克斯公司产业定位不准而成为市场的笑料。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e45a7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b.png)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学会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并能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能够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并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中考语文阅读部分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难点: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议论文的特点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3. 讲解如何提炼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到关键信息。
4.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一致性,让学生学会判断论据是否支持论点。
5. 举例说明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阅读一篇议论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 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判断论据与论点是否一致。
3. 判断文章中使用的论证方法,并解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中心论点的提炼方法等。
2. 布置一篇议论文阅读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
3. 鼓励学生多阅读优质的议论文,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议论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议论文的结构和特点。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七、教学方法:1. 讲解与示范: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2. 互动与提问: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测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议论文阅读的知识和技能。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专题 议论文阅读部编人教版级上册 (一)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专题 议论文阅读部编人教版级上册 (一)](https://img.taocdn.com/s3/m/f8d1511e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2.png)
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专题议论文阅读部编人教版级上册 (一)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专题–议论文阅读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议论文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个好的议论文阅读能够让考生在考场发挥更好的水平,拿到更高的分数。
在本文中,笔者将着重讲解中考语文总复习专题突破训练专题中的议论文阅读部分。
一、认真阅读文章在考场上,我们必须认真阅读文章,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结构和论点。
只有当我们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才能按照正确的方式回答问题。
二、寻找关键词在阅读文章时,我们需要寻找文章中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章的论点和观点。
我们可以用笔圈出关键词,以便在后面的答题中使用。
三、分析作者观点分析作者观点是理解文章的关键。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需要注意作者是持赞成还是反对的态度。
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来了解作者的观点。
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作者在文章中的表述方式和语气,以了解其观点更深层次的含义。
四、理解文中论述的事实在阅读文章时,我们需要理解文章中论述的事实。
这些事实是支持作者观点的关键。
在回答问题时,我们需要注意根据文章中论述的事实来分析作者的观点。
五、提炼论点阅读完一篇议论文,我们需要能够提炼出作者的中心论点。
这个论点可以通过作者在文章中反复强调的观点来确定。
在回答问题时,我们需要始终围绕这个中心论点来展开答题。
总之,一个好的议论文阅读需要我们认真阅读,寻找关键词,分析作者观点,理解文中论述的事实,提炼论点。
只有在掌握了这些技巧后,我们才能够在考场上更好地应对议论文阅读题。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93955c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4.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个部分。
2. 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议论文中的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培养学生准确、全面地理解议论文内容,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议论文语言的把握,判断其准确性和鲜明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论证方法及其运用。
2. 教学难点: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议论文的三个部分——引论、本论和结论,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3. 论证方法的学习:讲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并进行示例分析。
4. 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分析一篇议论文,指出其论点、论据和所用的论证方法。
四、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其结构、论证方法及语言特点。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对议论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议论文中的主要论据。
2. 培养学生分析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系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掌握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包括论证的严密性、论据的可靠性等。
4. 提升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议论文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论据的识别、逻辑关系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2. 教学难点:评价议论文时的批判性思维运用。
八、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议论文结构的理解。
2. 新课内容:讲解如何识别议论文中的主要论据,并分析它们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 评价方法:介绍评价议论文的方法,如论证的严密性、论据的可靠性等,并进行示例分析。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ad82cece2f0066f53322c0.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中考议论文的考点2.掌握议论文阅读的方法一、【明确考点,百战不殆】1.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2.分析论据及其作用3.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4.理解议论文的结构与层次5.依据要求补充相关内容(论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二、【把握考点,总结规律】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考题形式】: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实战演练】:阅读《谈耐心》、《勤出智慧》、《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找出文章的论点,并分析总结寻找论点的方法。
【总结规律】我总结的找论点的方法:分析论据【考题形式】:A、本文为了证明论点用了哪些论据?B、围绕论点补充论据。
(这是开放性试题)【实战演练】:阅读《勤出智慧》,做出以下题目1.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论据①:论据②:2.请再为本文补写一个论据:【总结规律】概括(补充)事实论据可用这样的形式:分析论证方法【考题形式】:文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实战演练】:1.阅读《为人生准备“压舱石”》第③段,运用和两种论证方法。
2.选择以上一种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总结规律】举例论证的作用:道理论证的作用:比喻论证的作用:对比论证的作用:四、【真题演练,走近中考】(2014·潍坊)为人生准备“压舱石”赵畅①在犹太民族,母亲要在《圣经》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书本上的蜜,目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让孩子从小树立观念:书本是甜的,而且书中有智慧。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项调查,犹太民族人均每年阅读65本书。
读书兴趣浓厚,犹太人将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因此才造就了如此令人羡慕的读书风景。
②的确,读书有了热情,持之以恒才能顺理成章。
但是,单单有兴趣,读书未必一定有收获,关键得读好书。
按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的说法,读书是要为自己准备“压舱石”——诚如空船航行时,为防翻船须备“压舱石”一样。
读书该选择怎样的“压舱石”呢?或许各有各的说法,但文学、史学、哲学、宗教、伦理、艺术等人文学的经典必是“压舱石”的精髓。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项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e68d84416fc700abb68fc9c.png)
中考专题复习教案议论文阅读【复习目标】1.回顾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点。
2.了解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中考。
【教学重点】以议论文三要素为切入点,掌握议论文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议论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应用【教师教法】1.启发引导法;2、整理归纳法。
【学生学法】“自主——合作——归纳——应用”【教学设想】目标点击,示例精析,突破重难点;专项练习,及时巩固。
【知识链接】1.三要素。
论点——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论据——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
论据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
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2)道理论证:用经典着作中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的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4)比喻论证:借助显浅的或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方,来证明论点。
论点是解决“需要证明什么”,论据是解决“用什么来证明”,论证是解决“怎样证明”。
2.分类立论文——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
驳论文——对反面论点进行驳斥,确立起正确观点。
3.结构基本结构引论-开头部分,提出问题。
本论-主体部分,分析问题。
结论-结尾部分,解决问题。
论证结构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中心论点:树立崇高的理想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前提。
(1)理想是奋斗的起点。
(2)理想是奋斗的目标。
(3)理想是奋斗的动力。
对照式论述中把两种事物作对照。
(1)正面论证:处女作的发表;普通人的发明创造;甚至于科学家的新发现,正是敢于在“班门”弄斧而又有所突破的结果。
(2)反面论证:如果人人都不敢在“班门”弄斧,“班门”永远是至高无上的,“班门”终将消失;正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取消“后浪”,长江就成了一潭死水,最终摆脱不了干涸的命运。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f70b0dbceb19e8b8f6baa9.png)
《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熟知中考议论文考点。
2.掌握议论文阅读的解题方法。
复习过程:中考议论文考点呈现: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
2.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考查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4.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分析。
5.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作用的理解,对语言特色的品析。
本节课复习重点: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
2.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考查对论证思路论证层次的分析。
一、考点1: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把握。
1.什么是中心论点____________2.怎么把握中心论点(1)中心论点呈现形式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联通课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敬业与乐业》___________________《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说勤》___________________《理想的阶梯》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小结: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中心论点呈现形式之二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解析:《中考指导用书》P25《玫瑰和胶囊》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中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练一练:《中考指导用书》P143《淡定的中国人》第1题二、考点2: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1.例题解析:例1.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④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今年5月25日,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中国台湾的侯孝贤凭借《聂隐娘》捧回最佳导演奖,《聂隐娘》是“一部前所未见的武侠电影,一首古韵悠然的唐诗,以彻底的反叙事格局和极度写意的影像手法,表现神秘雅致的东方文化”,一定程度地为“武侠”这个丧失了活力的类型找到一个可以试探的方向。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议论文复习》教学简案
![中考语文复习指导《议论文复习》教学简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2791a6529647d272852ec.png)
中考议论文复习教学简案一、教学目标。
1、巩固议论文文体知识,并在实际联系中能规范地运用用已有知识答题。
2、了解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区分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2、简明、连贯、得体地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转化为文字有效答题。
三、教学难点。
简明、连贯、得体地答题。
课前准备:完成“议论文阅读”学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回顾课本上学过的议论文,回忆议论文文体知识。
(还记得你学过的议论文吗?)议论文三要素:(二)把握论点。
1、找到学案上第一篇议论文《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中心论点,总结中心论点可能在文中出现的位置。
2、自己概括中心论点。
《难得淡定》一文没有现成的句子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如何概括?3、读顺口溜,小结找中心论点的方法:中心论点有处寻,首尾标题和中间。
若无现成需概括,明确完整陈述句。
(三)区分论据。
1、围绕中心论点,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2、明确解题思路。
3、考试题型总结4、读顺口溜,总结论据的作用:要想论点能立足,两种论据来服务。
名言事例多积累,练习写作两不误。
(四)掌握论证方法。
1、《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论证方法是什么?2、归纳解题思路。
3、总结论证方法的作用。
细读语句辨类型,分析作用要细心。
举例增强说服力,道理科学有权威。
比喻浅显易接受,对比突出更强调。
联系内容及论点,服务对象要弄清。
(五)议论文阅读常见题型精讲。
1、当堂完成小练习“议论文典型题型精讲”。
2,全班交流,总结答题思路和技巧。
①理清论证过程:“首先……接着……然后……最后……”②限制性词语:限制什么+字义+句意+阐述了(强调了)……+使论证更严密,更深入。
③开头的作用:先概况一下内容+引出中心论点(要写出来)或论题+作为什么论据有力论证了中心论点+同时丰富了文章内容,激发了读者兴趣。
④补充论证:对文章观点做了补充论证,强调了……观点,使论证更严密,更深入。
(六)课堂寄语。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一)
![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复习学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eb2f862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5.png)
①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生活品质了。
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②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③如果说有钱能满足许多的物质条件就叫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富人都有生活品质,而穷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受教育就会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生活品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没有生活品质呢?如果说都市才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乡下人就没有生活品质?是不是所有的都市人都有生活品质呢?④答案都是否定的,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或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
古人也可以有生活品质,穷人、乡下人、工匠、农夫都可以有生活品质。
因为,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
⑤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善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
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
穷人买一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
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的豆腐,是生活品质。
⑥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有生活品质了。
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并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
⑦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消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
进而使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品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牌泛滥的原因。
⑧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⑨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甚至弄到心力交瘁的地步。
君不见被警察抓到的大流氓乃至小妓女,戴劳力士,开进口车,全身都是名牌吗?⑩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学案【学生】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学案【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dc1077ceb9f3f90f76c61b2e.png)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学案姓名。
【教学目标】1、理解论点特征,应用恰当方法归纳文段的论点。
2、理解论据特点,明确论据的表达作用。
3、论据论证特点,辨析四种常用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5、能赏析议论文特点,理解论证思路,发表个人见解。
【总览】真题再现,认识议论文阅读下列短文,思考问题:勤出智慧。
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
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
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
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
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思考】1请你为短文拟个标题并说明拟题的理由。
2请你画出文中叙述的文字,概述叙述文字的内容。
3请你也画出文中议论的文字并说说议论的道理。
4短文中的叙述和议论的文字应该是怎样关系?5短文是议论文,还是记叙文?说说理由。
【思考】什么是议论文,初中三年,我们学习了哪些议论文?【中考热身,感知考点】(一 )阅读《宽容是美德》思考答题。
【1】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2】宽容是一种美德。
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阅读篇
一、议论文阅读要点总结。
1.议论文三要点:、、。
2.议论文阅读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整篇文章的观点是什么,即;
(2)从哪几个角度来证明观点的,即;
(3)有哪些论据;
(4)和之间具有什么关系等。
二、请举例说出议论文有哪些常见的论证方法。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沉住气,成大器
①所谓“沉住气”,就是能够冷静地面对现实;所谓“成大器”,就是成为能担当重任的人。
心理学家认为,普通人与成大器之人,除了在勤奋、天资、机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之外,面对人生种种际遇,能否沉住气,宠辱不惊,也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区别。
特别是一些所谓大器晚成者,在他们走向人生辉煌之前,都有沉着面对现实、长期奋斗的经历。
如此看来,沉住气者,方能成大器。
②人生犹如连绵的山脉,有峰峦也有沟谷。
“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是苹果公司原总裁史蒂夫·乔布斯的人生信念,他凭着iphone、ipad产品的畅销实现了自己“改变世界”的梦想。
但正是这样一位影响全球的天才,也曾陷入长达近11年的人生逆境。
在这段人生逆境中,他遭遇了三次重大的挫折。
先因决策失误而被董事会赶出
自己创立的公司,接着因开发NEXT电脑没有销量而被人嘲笑,后来又因他对皮克斯公司产业定位不准而成为市场的笑料。
但在逆境与挫折面前,乔布斯能够沉住气,坚守人生信念,不屈不挠,积极进取,终于使得皮克斯的电脑动画大获成功,最终以丰厚的资产与超人的智慧,重新回归苹果公司,引领苹果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梦想。
③当然,人生不都是困境,也有坦途。
身处坦途,只有保持冷静和低调,才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走向最终的成功。
在2011至2012赛季的CBA联赛上,北京金隅男篮以创队史的13连胜开局!但主教练闵鹿蕾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要求队员戒骄戒躁。
一次训练课上,他把发挥出色的新人朱彦西叫到身边问:“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小朱老实地回答:“姓朱。
”这时闵鹿蕾告诫弟子:“别以为赢了几场球就觉得自己不姓朱,姓‘牛’了。
”正是这种冷静低调,使他带领这支“没有国手,没有NBA 强援、没有顶尖主教练”的“三无球队”,顽强拼搏,最终首夺CBA总冠军。
闵鹿蕾之所以能将一支“三无球队”打造成为冠军球队,就是因为他能正视自己,放平心态,持之以恒地拼下去。
所以说,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
④生活中,有时诱惑会不期而至。
面对诱惑沉住气,才能坚持原则,葆有一份美德,最终成大器。
当红明星孙红雷在没有出名之前,曾婉言谢绝了著名导演姜伟请他出演一部大片角色的邀请,原因只是他此前已经接下另一个导演的角色。
姜伟导演虽有些失望,但却不由地赞叹:“此人懂得舍利取义,演技又好,将来想不红都难!”后来孙红雷果真凭借高超的演技成为了中国最有魅力的男明星。
孙红雷面对诱惑时能够沉住气,舍弃了唾手可得的利益,守住了做人的信誉,虽有小“失”,而终获大“得”!
⑤一个人,不管在低谷还是在山脊,要想始终如一地
做到沉住气,就要不断加强修养,锤炼意志,做到身处逆境不气馁,取得成绩不自满,面对诱惑不心动,只有这样才可能有作为,成大器。
1.阅读第②段,在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它能够统率全段的论证内容。
(2分)
2.阅读第③段,简要说明本段是如何得出“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这个结论的。
(3分)
3.下面材料,能够证明文中哪一个分论点,简要说明理由。
(3分)
【材料】
杨震在赴任东莱太守途中,昌邑县令王密为报答杨震的提携之情,想赠送十斤白银给杨震,并且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听完后,惭愧地离开。
后来,为官清明的杨震,官至宰相,成为东汉名臣。
附:阅读题参考答案
三、1.示例:面对人生逆境和挫折沉住气,才能坚守信念,努力拼搏,最终成大器。
2.首先指出面对坦途沉住气的重要意义;然后举出闵鹿蕾面对连胜保持低调,认清自我,顽强拼搏,最终带领球队获得总冠军的事例并加以分析进行了论证;接着进一步分析了闵鹿蕾成功的原因在于正视自己,放平心态并持续拼
搏,从而得出“面对成绩沉住气,才能认清自我,产生持续奋斗的动力,最终成大器”的结论。
3.能够证明“面对诱惑沉住气,才能坚持原则,葆有一份美德,最终成大器”这一分论点。
因为杨震面对诱惑能够沉住气,拒绝贿赂,保持住为官的操守,坚守住做人的原则,最终担当了大任,成为东汉的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