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和谐”翻译观田庆武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是认知活动和过程。
文化翻译是再创造的过程,是译者对原著的认知活动。
从认知过程来看,认知语言学关注创造性以及体验性,这一理论认为,认知过程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翻译结果。
同时,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离开文化背景的翻译很难取得成功。
因此在翻译教学中要切实加强文化意识培养,充分认识到认知语言学对文化翻译教学的影响。
认知语言学是对大脑中相关语言机制进行研究的学科。
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到90年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已经变成为当前新兴的主流语言学流派之一。
通常情况下,学者们认为认知语言学的主要来源于以下三方面,这三派的相关学者也被看成是英语国家在认知语言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1)从转换生成学派中分裂出来的部分生成语义学家,例如lakoff以及langacker等人。
(2)从功能或认知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的相关学者,例如dirven以及taylor等,这些学者认为利用较为普遍的认知方法对语言的功能以及形式进行研究,能够使得人们对语言表达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3)对认知进行研究的相关人类学家、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等,主要包括了gibbs、johnson以及putnam等学者。
国内知名学者王寅对国内外知名的认知语言学家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如下定义:认知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跨领域学科,强调通过自我认知以及身体经验、借助知识结构以及认知方式等,合理地解释隐藏在语言事实中的认知规律。
认知语言学认为,翻译是在现实体验的形势下,译者作为认知主体,凭借自身所参与的多种互动,在对原文本进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在译作中将原作者所刻画的现实世界以及认知世界反映出来。
认知语言学十分注重体验以及认知所发挥的制约性作用,关注作者、文本、译者以及读者间存在的多重互动关系,期待达到“翻译的和谐性”以及“解释的合理性”。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从事翻译活动的相关认知主体之间互动性的影响。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
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看翻译摘要: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而对于如何实现翻译,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
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
所以本文试图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出发,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下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认知语义学、类典型与基本层次范畴等理论,分析这些问题中隐藏的深层次意识,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认知语义学类典型基本层次范畴理论引言在翻译学界,翻译的标准与原则一直是大家广泛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
关于翻译的标准,我国历来就有不同的看法,早在汉朝和唐朝时期,就有了“文”与“质”之争,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之争;还有清代翻译大师严复于1898年提出了“信”、“达”、“雅”的标准,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
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这是比“信”、“达”、“雅”更高的翻译标准,傅雷先生认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除了国内的翻译家提出的翻译标准之外,早在1972年,英国著名学者亚历山大·弗雷赛·泰特勒在他的著作《论翻译的原则》里,就提出了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冯庆华2020:P4-5)对于如何达到翻译的最高标准,研究得更多的是如何处理具体的字、词、句和篇章,实现它们从原语到译语的解码,也就是实现两语对等。
但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也就是在对翻译材料进行理解和表达时,译者常常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对材料无法用具体的两语对等方法来处理。
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角度看影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角度看影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作者:况新华王翀来源:《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出发,从客体、过程、目的以及标准等四个方面审视影视作品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期为影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阐释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译者主体性;影视翻译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交际过程中三个环节要素(作者、作品与读者)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并倡导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
具体来说,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观点:翻译的体验性、翻译的多重互动性、翻译的创造性、翻译的语篇性、翻译的和谐性和翻译的“两个世界”。
二、译者主体性中国翻译界长期以来也将“忠实”视为翻译的最高标准,在理论上有“信、达、雅”“等值”“化境”等概念。
这些概念从本质上说都是把原文看作绝对标准,同样也以是否忠实于原文作为评判准则,而忽略了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尤其是受到文化操控学派的影响,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学者陈大亮否定了“原作者为翻译主体”的观点,阐释了译者作为翻译活动唯一主体的依据,并明确指出一旦解决了译者主体性问题,翻译研究的其他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当然,译者主体性在肯定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还规定了译者受到客观制约的受动性。
陈大亮指出在理解译者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走向两种极端:“一是无视客体的制约性,过分夸大主体能动性;二是过分强调客体的制约性,完全排除主体能动性。
”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该如何更好地发挥译者主体性,把握好得与失的量度及过与不足的平衡,是每个译者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阈下日语翻译教学模式探析
、
传 统翻译教 学模 式 的认知缺 失
翻译 的实质 ,在本 质 上 同人 类 的其 他 理性 活动 一 “ 、 、 原则对 目前翻译事业 的健康迅速发展起到 信 达 雅”
样, 是一种带有 目的性的、 解决跨文化和跨语言交流中 重要作用 , 鲁迅和瞿秋 白提 出的“ 凡事翻译必须兼顾着 一当然力求其易解, 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 。之 遇到 问题 的行 为 ,这 包括语 言 文字能 力 和 翻译 技 巧 , 对 两面, 翻译任务的认知和体言。 张喻认为 :脱离真正的交际语 说则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 “ 从翻译教学理念方面看 , 前我国的翻译教育存在 目 境, 使翻译教学成为教师——学生的单 向式传播 , 使翻 不少人认为只要看懂外 国文 译教学成为知识传播而非技能训练。” 即教师成为翻译 不够重视理论翻译 的现象。 课堂的指挥者、 控制者和译文的评判者I l 】 。长期以来 , 传 章 。 写本 国语 言 就可 以 从事 翻译 , 会 因而 缺 少理 论 的 支
■教 学改革与 创新
认 知 语 言 学 翻 译 观 视 阈 下 日南 郑 州 40 0 ) 5 0 6
摘
要: 目前外语翻译教 学基本沿用传统型翻译教学模式 , 成为有效提 高学生翻译能力的瓶颈。学生翻译 能力
的提 高与个人体验及认知 方式有着 密切的关 系。认知语言学翻 译观在 强调充分考虑体验和认知二要素的制约 作 用下 , 力处理好 文本、 努 认知主体 、 文、 实世界 以及作者 、 译 现 译者 、 读者之 间的关 系, 从而 实现“ 解释 的合理 性 ” 翻译 的和谐性 ”提 高实践翻译教 学的质量和效果 , 和“ , 为现代 外语 翻译教学模式提供 了新 的理念和 思路 。 关键词 : 认知语言学 ; 翻译观 ; 学模式 ; 教 日语翻译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一、本文概述《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和影响。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学流派,强调语言与认知的紧密关系,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认知语言学的核心观点,并分析其在翻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以期深化对翻译过程的理解,提高翻译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概述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框架等。
随后,我们将分析认知语言学如何影响翻译研究,包括翻译过程中的认知机制、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质量的评估等方面。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将展示认知语言学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实际运用,并探讨其潜力和局限性。
本文的目的在于促进翻译界对认知语言学的认识和理解,推动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的融合,提高翻译工作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为翻译学者和实践者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工具和方法论,以推动翻译学科的进步和发展。
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的新范式,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它基于认知科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人类的心理过程和心智能力,对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
它不同于传统语言学对语言的孤立、静态的分析,而是将语言视为人类认知活动的一部分,强调语言与认知、思维、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互动关系。
在认知语言学中,有几个核心概念至关重要。
首先是“认知域”,它指的是人类心智中不同的知识领域或概念范畴,如时间、空间、颜色、情感等。
这些认知域是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也是语言形成和表达的基础。
其次是“心智表征”,即人类如何将世界中的事物和概念转化为内心的表征形式。
这种表征形式既可以是抽象的符号系统,也可以是具体的图像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心智的基本结构。
最后是“概念隐喻”,即人类通过隐喻的方式将某一领域的概念映射到另一领域,从而实现对世界的多样化和创造性理解。
在翻译研究中,认知语言学的这些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
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原则对英汉翻译认知语言学对语言使用者认知能力的重视拓展了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同时也给翻译研究提出了有益的指导。
本文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句法象似性原则的有效性及其在汉英语序上的不同体现,论证象似性原则在英汉翻译实践和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标签:认知语言学句法象似性语序英汉翻译一、研究背景(一)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主张认知语言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语言学流派和研究思潮,其代表性人物有C.Fillmore(1989)、koff(1987)、ngacker(1987)、J.R.Taylor (1989)。
认知语言学开创性地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能力作为核心元素引入到语言研究中,提出语言知识是一般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组成部分,语言行为和其它涉及推理、记忆、关注和学习的一般认知能力没有区别。
认知语言学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意义的研究,所关注的课题主要涵盖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认知的共性、自然语言范畴化的结构特征(如原型、隐喻)、语言结构的功能原则(如象似性)、语言应用的体验和语用背景等。
(二)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认知语言学的核心特征是对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视,这在以其为理论框架的翻译研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译者的体验和认知是翻译的前提,重视原作者、原作品、译者、译作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语篇是翻译的单位,具有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命题发展的索引性,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主张译者从语篇的层次去理解原文的意义;针对其他学派的翻译理论与策略,提出补偿性原则;针对翻译中各要素的处理,提倡和谐性原则。
王寅(2005)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概括简练而全面,即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和翻译的两个世界(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
将认知语言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衔接,是翻译领域在实现理论性、解释性、可评性等方面的突破。
国内相关的研究课题主要包括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研究(蔡龙文,2010;董顺琪,2005;侯敏、张妙霞,2011;李弘、王寅,2005;王寅,2005;吴义诚,2000;肖建军、王志军,2000;张蓊荟,2006)、隐喻理论与翻译研究(陈道明,2002;陈振东、杨会军,2007;冯立新,2005;石英,2005;谭业升、葛锦荣,2005;肖坤学,2005;于艳红,2005)、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李寅、罗选民,2004;廖冬芳,2007;孙桂英,2006;谢新云、戈玲玲,2008)、事件框架理论与翻译研究(刘宇红,2003)、图示理论与翻译研究(彭建武,2000;彭开明等,2006;肖辉等,2005)。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关键词] 英语翻译教学;翻译观;认知语言学
[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2096-711X(2021)12-0164-03
doi:10. 3969 / j. issn. 2096-711X. 2021. 12. 070
[ 本刊网址] http: / / www. hbxb. net
( 二) 依照翻译流程完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英语翻译课堂上,大学教师主要逐字逐句地进
行讲解,批翻译作业,对共性错误进行评价;该种教学模式仍
然不够完善,侧重点集中在语言能力、语言技巧方面,过于注
重语义转换能力训练,不注重认知能力培养;这种不完善的
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只是重复训练翻译技巧,难以有效应对
长篇英语段 落 的 翻 译 任 务, 只 能 对 照 语 言 体 系 开 展 表 层 翻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 第 34 卷第 12 期 总第 298 期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贺光辉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摘 要]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水准直接决定国家翻译人才的综合素养。 本文将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进行分析,
研究当前国内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探究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策略。
阶段,学生应借助翻译技巧检查初稿,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语
言转化、文化背景等多个角度审查译文并组织学生互评各自
译文;其后,英语教师需要进行二次修改。 经过上述步骤,高
校学生初步了解到自身翻译活动的错处,英语教师应收集、
归纳翻译通病,并对各类错误进行讲解,进一步督促学生深
刻意识到自身不足。 此外,高校学生也可以充分借助课外时
姚振武认知语言学思考读后感
姚振武认知语言学思考读后感读完姚振武关于认知语言学的思考啊,那感觉就像是在一片语言的神秘森林里来了一场刺激的探险。
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以前觉得语言嘛,不就是说话写字表达意思嘛。
但姚振武这一讲认知语言学,我才发现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就像一个看似简单的句子,背后藏着人类大脑是怎么认知这个世界的秘密。
比如说,书里提到语言结构和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是紧密相连的。
这就好比我们看到一个东西,脑海里对这个东西的印象就会反映在我们描述它的语言上。
就像我们看到一座高高的山,我们会用“高高的”这个词,这个“高”就是我们对山这个物体在空间上的一种认知反映在语言里了。
这就特别有趣,感觉语言不再是干巴巴的符号,而是我们认知世界的生动写照。
而且啊,姚振武的思考让我意识到,我们平时那些习惯的语言表达,其实是经过大脑的精心“安排”的。
这种安排是基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文化背景还有我们怎么感知周围的一切。
就像不同文化里对颜色的描述可能就不一样,在一种文化里可能一个颜色有好几个不同的细分名称,这反映了那个文化里的人对颜色更细致的认知。
不过呢,这本书也有点小“折磨人”。
有些地方真的很烧脑,感觉自己的小脑袋瓜在跟那些复杂的理论作斗争。
就像在一个迷宫里,要努力找到出口。
但是啊,当你好不容易理解了一部分的时候,又会有一种特别的成就感,就像是在迷宫里发现了宝藏一样。
总的来说,姚振武的认知语言学思考就像是一个魔法棒,把我以前对语言那种普普通通的看法变得绚丽多彩。
让我知道了原来语言的背后是人类认知这个大世界的奇妙方式,我感觉自己以后看待语言,甚至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都会有一个新的角度了呢。
姚振武认知语言学思考读后感
姚振武认知语言学思考读后感读后感一
嘿,朋友们!我最近读了姚振武的《认知语言学思考》,哎呀,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书里提到的关于语言和认知的关系,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我们平时说的话、用的词,背后都藏着这么多的门道!以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们是怎么通过语言去理解这个世界,又怎么让世界通过语言被我们所理解的。
还有那些关于语言的结构和意义的探讨,也特别有意思。
感觉就像是在探索一个神秘的宝藏,每挖开一层,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看世界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走在路上,听到别人说话,都会忍不住去想这里面的认知逻辑。
这本书真的太棒啦!强烈推荐给大家,说不定也能给你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读后感二
亲人们,我来跟你们聊聊我读姚振武《认知语言学思考》的感受哈。
哇塞,翻开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
姚振武先生的文字那叫一个生动有趣,一点儿都不呆板。
我发现他说的好多东西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如说,我们平常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其实都反映了我们大脑里的认知方式。
这可太神奇了!以前我可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
而且哦,书里对于语言的演变和发展的讲解,让我明白了语言可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我们的认知不断变化的。
这就好像我们人会长大、会改变一样,语言也有它自己的成长轨迹。
还有那些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联系,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居然有这么大的差别!
反正呀,这本书真的值得一读,相信你们读了也会像我一样,被深深吸引,收获满满哒!。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培养翻译技能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培养翻译技能作者:祖丽皮耶·麦麦提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27期摘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传统的翻译观来说,改变了以文本为中心、语言为中心的观点,充分发挥翻译人员的视域、经验和立场等主体性因素。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理论基础;翻译能力引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较之传统的翻译观来说,改变了以文本为中心、语言为中心的观点,充分发挥翻译人员的视域、经验和立场等主体性因素,由此实现译文即能尊重原作者对当时、当地的描写,又能让读者较易接受和理解。
一、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实质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思想内容准确,明白通顺的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要保持原文原有的风格之外,对翻译文语言使用者来说应该像自己的语言一样说,写得流畅。
可以看到译者的认知以及多重互动角色的认知要相互协调,才能使译文达到表意清楚、易于理解、多重尊重。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尊重了翻译的两个阶段的同时,更加尊重了此阶段中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具有了现实性和客观性。
它追求翻译的平衡性,不宜完全尊重原文,也不可随意发挥,要有创而有度。
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但要求译者务必尽量善于表达原文所讲述的客观和认知世界。
这种从认知学角度提出的翻译活动的标准,更具合理性,它会对培养翻译人员的翻译能力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翻译能力的定位德利尔:“翻译是一种能力,是以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为基础的一种重新解释和表达的能力。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翻译——评《认知翻译学探索:创造性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翻译——评《认知翻译学探索:创造性
翻译的认知路径与认知制约》
林新竹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1页(P后插8)
【作者】林新竹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角度看影视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J], 况新华;王翀
2.从认知角度揭示语言中的奥秘r ——评《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J], 吴小芳
3.认知语言学模式下的翻译实例分析——评《认知视阈下的语言与翻译研究》 [J], 张媛
4.翻译研究的认知语言学视角——《认知翻译学》评介 [J], 吴亚静;布占廷
5.认知翻译学研究:概念、模式与趋势——评《认知翻译学》 [J], 严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现实—认知—语言”原则指导下译者翻译选词偏好对比
“现实—认知—语言”原则指导下译者翻译选词偏好对比作者:何宇佳周美珍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20年第10期【摘要】《诗经》作为中国珍贵的诗歌典籍,其译本在世界范围广泛流传,对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深远。
但由于《诗经》使用的是古汉语,所以对译者认知能力的要求就更高。
在研究译者认知的过程中,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的结合现象较为显著。
认知语言学倡导翻译的合理性和和谐性,要求译者坚持反映原文并合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所以在翻译活动中,译者作为源文本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桥梁,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运用文献研读法,比较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从“现实—认知”关系和“认知—语言”关系分别入手,将源文本、译者和读者这三者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分析译者在理解《诗经》和翻译《诗经》时所扮演的角色,目的是指导探究许渊冲和理雅各对《诗经》形容词的处理方式,从而得出翻译活动是以原文和译者为中心的。
许渊冲的形容词翻译喜好是在保持汉语诗歌韵味的前提下进行意译,注重抒发感情;理雅各更偏好直译,较少使用修辞,注重保留诗歌字面意思。
这些不同的喜好让译文对文化交流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现实—认知—语言” ;翻译 ;《诗经》【作者简介】何宇佳(1997.02-),女,汉族,广东兴宁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研究方向:翻译;(通讯作者)周美珍(1977.05-),女,汉族,江西抚州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
【基金项目】2016年广东省级教改项目(项目编号:HNNJ 16-47-16 )及2016年华南农业大学校级重点项目(项目编号:YJGH 16-236-105):大学生翻译与二语写作能力协同发展研究:生态语言学视角。
一、引言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为指导,探讨了两种译本的特点和价值,以及《诗经》的翻译过程。
认知语言学也发展了自己的翻译观,它在翻译过程中紧密地结合了作者、文本和读者,充分考虑了体验和认知这两个要素的制约作用,并努力处理三个交流环节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好地实现了“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
浅析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
浅析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与翻译能力培养摘要: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为探讨翻译本质和翻译教学之间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
译者的认知活动和翻译能力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
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的翻译教学模式对全面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改进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翻译能力:启示传统的翻译理论将注意力放在“结果”上,主要通过分析原语和目的语来对原文和译文进行比较,最后对译文作出评价,总结出翻译技巧。
对原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转换过程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剖析,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也缺乏系统的说明和描述。
翻译活动涉及两种语言系统,不同的语言系统提供给说话人以截然不同的规约意象、分析依据、建构原则,包括某一场景和行为的参数的突显程度,不同的图式和背景关系,不同图式化程度等,从原语到目的语,译者面临许多可供选择的翻译对等物,其中要经过一个极其复杂的筛选和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起作用的还是大脑机制。
本文拟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和翻译问题进行考察,力争发现语言形式背后的理据。
一、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王寅,2007:583)”。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体验和认知的制约作用,重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追求实现“解释的合理性”和“翻译的和谐性”。
认知语言学建立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用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去审视翻译,它突出了主体认知活动在翻译中的表现。
这是有关翻译活动的一个本质现象,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提出要发挥体验和认知对主体性因素的制约作用。
认知活动对翻译的决定作用,即译文是体验和认知的结果,一方又指出译者作为认知主体之一应受到其它参与翻译活动的认知主体问互动的制约,翻译时应“创而有度”,而不是“任意发挥”(王寅,2007:581),因而它是一种追求平衡的翻译观。
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易晗静
【期刊名称】《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11)004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支持并认可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进行适度的叛逆性.由于重构的译文是基于译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及译者对原文自我理解,因此重构的译文又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及开放性.本文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与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相结合,对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译者主体性进行了探究,分析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过程及局限性,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总页数】2页(P320-321)
【作者】易晗静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9
【相关文献】
1.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J], 王平;杨蕴玉
2.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语篇翻译分析与译者主体性研究 [J], 蒋华
3.从认知语言学的意义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J], 彭朝忠;卢庆生
4.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翻译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J], 况新华;易勇美
5.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下的翻译观看译者的主体性 [J], 况新华; 易勇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语言学知识对日汉翻译的启示
认知语言学知识对日汉翻译的启示曹捷平【摘要】认知语言学通过人的认知能力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和描写,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活动更强调译者的体验性和主观创造性,更重视人的认知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文章选取认知语言学的视点、比喻和范畴三个理论,运用实例探讨了它们在日汉翻译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认知语言学知识能为日汉翻译提供有效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日汉翻译视点比喻范畴认知语言学借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张运用人的认知能力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描写。
该理论强调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概念化在语法语义研究中的重要性,认为人的语言能力与认知能力密不可分,语义现象实际上是一种认知问题。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翻译就是文和译者之间的体验或经验的对接过程。
尽管这种体验或经验存在文化等因素的差异,但人类对事物概念化能力的相似性则使翻译活动成为可能。
在翻译过程中,源文的内容会激活译者存储在大脑里的体验或经验,这些体验或经验的对接、概念化最终让翻译得以实现。
因此和以往以文本为中心的传统翻译方法不同,认知语言学指导下的翻译活动更强调译者这一认知主体的体验性和主观创造性,更重视人类的认知能力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那么如何运用认知语言学知识来指导翻译活动呢?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视点、比喻和范畴这三个理论为例,来探讨认知语言学知识对具体的日汉翻译工作的启示和指导作用。
视点任何语言都无法呈现整个事件和场景,人们一般只选取一些片段来凸显相关的概念结构。
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实际是将自己的视点有选择地投影到认知对象上的过程。
换句话说,在认知对象构成的整个概念框架中,认知主体往往只会把视点集中在某一凸显的概念上。
具体来说,一个完整的事件通常包括时间、地点、参与者、前因后果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推动了整个事件的发展。
而人们对该事件的认知往往只集中在其中某一个因素上。
这个因素被凸显后,其他相关因素也随之会被激活。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认知语言学对翻译的解释力
孟志刚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1)001
【摘要】尝试根据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拟构了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翻译是以对现实世界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须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倡导和谐适切翻译.
【总页数】4页(P135-138)
【作者】孟志刚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认知语言学对语篇连贯性的解释力 [J], 王汉平;赵鲁平
2.生态翻译学对文学作品归化翻译策略的解释力--以Joan Hast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 [J], 滕宇晴
3.高校校训翻译中的“多维”转换——例析翻译适应选择论对校训翻译的解释力[J], 李超飞
4.论认知语言学对语义模糊的解释力 [J], 殷凤娟
5.论认知语言学的三种研究路径对语言现象的解释力 [J], 张懂;史小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汉日翻译r——以口译实例分析为中心
浅析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汉日翻译r——以口译实例分
析为中心
李红梅
【期刊名称】《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37)7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强调翻译作为一种具体的认知活动,具有现实的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和谐性和语篇性等特征.本文以《孟姜女的故事》这一口译实例分析为中心,基于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具体探讨新型的汉日翻译模式.【总页数】2页(P76-77)
【作者】李红梅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6
【相关文献】
1.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宋词的翻译——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 [J], 丁俊;轩治峰
2.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 [J], 廖燕
3.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宋词的翻译——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英译为例 [J], 丁俊;轩治峰
4.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J], 贺光辉
5.认知语言学翻译观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分析 [J], 贺光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索翻译教学中的译者主体性
作者: 赵光锋;张树堂
作者机构: 山东交通学院外国语学院;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版物刊名: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页码: 163-164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9期
主题词: 认知语言学;翻译教学;译者主体性;应用
摘要:认知语言学在国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在80年代末将其引入国内。
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积极地探索外语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本文分析了这种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教学中的相关研究,以期达到改进翻译教学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知语言学的“和谐”翻译观田庆武
【摘要】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是基于lackoff & johnson的体验哲学之上形成的对翻译较为全面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兼顾作者、文本、读者三个要素,修补了经验论、唯理论、解释派哲学以作者、读者、文本为中心而产生的不足,在译文中努力勾画原作者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以达到翻译的和谐性。
其和谐性表现在其体验性及互动性上。
【关键词】和谐体验性互动性翻译
一总述
西方哲学曾出现过三种不同的主要观点:经验论、唯理论、解释派哲学理论,它们正好体现出对人类交际过程三个不同环节的聚焦,也反映出它们对语言、语义和翻译的不同理解。
经验论强调作者为中心,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翻译方法主张使用直译法;唯理论,也称成为结构主义,主张文本中心论,等值论,主张翻译再现原文的风格;解释派哲学理论,也称为现象学,解释学,结构主义,主张以读者为中心,翻译方法讲究创新再创作。
可惜的是这三种不同的观点各有自己的缺陷。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坚持认为语言是人感知的一部分。
因此认知语言学提倡“现实-认知-语言”即:在现实和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环节。
二从体验性、互动性看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和谐”
王寅指出:“翻译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包括作者、读者、译者)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的读者兼译者在透
彻理解源语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表达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是建立在多重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包括现实与主体(作者译者读者),主体与源语言,主体与目标语,以及读者与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同时兼顾几种互动关系并通过对这几种互动关系的把握,就能保证译者正确理解作者和作品,恰当处理好原作与译作的关系,有效建立原文作者与译文读者之间的沟通,语言间的差异通过互动便能得到较好的调解,以达到“和谐翻译”的目的,不至于译文与原文组龋背离或矛盾。
三从创新性看认知语言学翻译观的“和谐”
cl有两个口号(grdenfors,1999),一是“meanings are in the head”,二是“meanings are on the bodily experiences”。
笔者还要加上第,三是句口号:“meanigs are the sum of propositional and construal meanings”从而来解释为什么同样的客观世界会出现不同的语义和语言系统。
不同民族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方式,这在人类语言表达和思维中都有充分表现,这就解释了各种语言之间所具有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其中表达差异可通过不同的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被影射转述出来,这是语言的可译性的一面,但也存在不可译的一面,特别是诗歌,这是因为人类认知据有不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也就决定了有些语言形式和意义会具有不可译性的一面。
想遇到诗歌这种“言不尽物”“言不尽意”文体时,由于不
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的会发挥译者的主体性,让翻译达到神似以及形似。
如上文我们提到的认知语言学具有体验互动性的特点,体验互动性与创新性是一对矛盾,体验互动性反映了个民族文化的之间存在共性,创新性则翻译个民族文化存在差异,差异的空白区需要译者通过创新来进行弥补。
互动与创新,客观与主观的制约使得翻译既不会“天马星空”也不会“方枘木圆”。
四结语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以体验哲学为其理论基础,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译者在透彻理解源语言(含古代语言)语篇所表达出的各类意义的基础上,尽量将其在目标语言中映射转述出来,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
具有体验性、互动性、创新性的特点,真实地还原作者的客观世界,成分化解了作者的客观世界与译者的认知世界的矛盾,弥补了经验论、经验论、解释派哲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李靖.李鑫.翻译等值论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安徽:安徽文学出版社,2008
[2]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平.杨蕴玉.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
[6]许渊冲.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
[7]gardenfors,peter some tenets of cognative semantics[a].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9
[8]lackoff,g.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