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替代率
0
X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
10
4
1
1
(1,10)
(4,1)
(2,6)
(3,4)
Y
X对Y的边际替代率 MRSxy为无差异曲线上 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随着商品X的数量增加,消费者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时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或者说,每增加一单位商品X所能替代的商品Y的数量将越来越少。其实质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发挥作用。根据该规律,上述过程中,商品X的边际效用将越来越小,而商品Y的边际效用则越来越大,因此,在效用上,商品X 所能替代的商品Y当然越来越少。
例子:某个同学饿的时候吃薯片,开始最想吃, 吃的越多,继续吃的愿望越弱。这就表明:随着 吃薯片数量增加,每一片薯片给带来的满足是逐 渐减少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人们从增加消费的每单位商品中所获得的满足程度不断下降直至为零和负数。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生理或心理原因:最初欲望最大,随着满足而减小,过分满足则变成痛苦 物品有多种用途,人们总是首先将之用于最重要的用途,然后才是次要的用途
吉芬商品
Q
P
0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价值额与其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价值额之间的差额。用来衡量消费者购买商品为自己带来的福利改善。
02
01
03
04
05
消费者对风险的偏好
预况下的消费者行为
第三节(略)
一、预期效用函数
预期效用函数
假定消费者面临两种选择机会,一种是肯定可以获得收入W0;另一种是不确定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入W1或W2,概率分别为p和(1-p)。则其在不确定情况下可能拥有的收入的加权平均数称为期望值:W[p、(1-p),W1、W2]=pW1+(1-p)W2。预期效用函数E{U [p、(1-p),W1、W2]}= pU(W1)+(1-p)U(W2)。期望值效用:U(pW1+(1-p)W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选择1.消费者是如何选择他们最喜欢的商品组合?怎样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需求行为?2.案例:牛奶消费与白酒相比较3.人们消费的基本原则–人们总是倾向于选择他们最偏好(评价最高)的产品与服务。

二、效用(Utility)1.效用: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satisfaction) 。

注(1)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不包含有关是非的价值判断。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2)效用绝不是可以观察与度量的心理函数。

它仅仅是经济学家用来理解个人选择行为一种科学工具。

2.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把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用具体的数字来衡量所表达出来的效用。

3.效用的解释——主观心理感觉例子一:《最好吃的东西》免子和猫争论,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好吃。

免子说,“世界上萝卜最好吃。

萝卜又甜又脆又解渴,我一想起萝卜就要流口水。

”猫不同意,说,“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老鼠。

老鼠的肉非常嫩,嚼起来又酥又松,味道美极了!”免子和猫争论不休、相持不下,跑去请猴子评理。

猴子听了,不由得大笑起来:“瞧你们这两个傻瓜蛋,连这点儿常识都不懂!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是什么?是桃子!桃子不但美味可口,而且长得漂亮。

我每天做梦都梦见吃桃子。

”免子和猫听了,全都直摇头。

那么,世界上到底什么东西最好吃?说明了效用完全是个人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偏好决定了人们对同一种商品效用大小的不同评价。

例子二:《钻石和木碗》一个穷人家徒四壁,只得头顶着一只旧木碗四处流浪。

一天,穷人上一只渔船去帮工。

不幸的是,渔船在航行中遇到了特大风浪,被大海吞没了。

船上的人几乎都淹死了,穷人抱着一根大木头,才得幸免遇难。

穷人被海水冲到一个小岛上,岛上的酋长看见穷人头顶的木碗,感到非常新奇,便用一大口袋最好的珍珠宝石换走了木碗,还派人把穷人送回了家。

一个富翁听到了穷人的奇遇,心中暗想,一只木碗都能换回这么多宝贝,如果我送去很多可口的食物,该换回多少宝贝!”于是,富翁装了满满一船山珍海味和美酒,找到了穷人去过的小岛。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版-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思考练习一、名词解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当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不变,随着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花费既定代价使自己得到的效用最大化,或者说消费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效用量而使自己所花费的代价最小的一种状态。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一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消费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它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曲线。

恩格尔定律:恩格尔认为,收入少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大于其他消费支出;收入多的家庭,用于食物消费的比例小于其他消费支出。

换言之,越是贫穷的家庭或国家,收入或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

随着消费者家庭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这就是恩格尔定律。

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其他商品相对价格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较便宜商品的购买对较昂贵商品的购买的替代。

收入效应:是指在货币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反方向变动,从而引起商品购买量反方向变动。

总效应: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二、选择题1. C2. C3. B4. B5. B6. B三、计算题1. 解:(1)因为:M=P A A+P B B M=120 P A=40,P B=20所以:120=40X+20Y当A=0时,B=6;当A=1时,B=4;当A=2时,B=2;当A=3时,B=0;如上所示,A和B商品共有4种组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Q TU f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Q TU 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dQ Q dTU MU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005]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005]
26
七、价格消费曲线 假设偏好不变,收入不变,当商品价格发 生变化时,消费者预算线在斜率上发生变 化,消费者在每个价格水平的预算线上, 都可以找到消费者的均衡点,连接所有均 衡点形成的曲线。
27
Q2 价格消费曲线
0
Q1
P
0 Q2 Q2 Q2
Q1
28
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假定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不变仅 仅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 化。
3,分析黄牛党存在的合理性 要求:
3—4人一组,课后分组讨论,下次课派组员上台解读(使 用PPT方式),最后打印并统一上交。
33
2024/10/15
34
7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消费某种特定商品或劳务,随着商 品或劳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 满足程度不断减少。
原因: 来自人们欲望本身 来自商品本身用途
8
边际效用与总效用的联系: 1,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不断增加 2,边际效用递减 3,边际效用为0时,总效用达到最高点 4,边际效用小于0时,总效用曲线下降
关系转换
21
四、预算线 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消费者一
定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也称“消费可能线”。
Q2
0
Q1
22

五、消费者均衡
Q2
0
Q1
23
六、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1,收入消费曲线
是在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情况下,
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变化的轨
迹。
Q2
收入消费曲线
收入效应:由于商品价格变化而影响消费 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引起商品需求 量的变化。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31
• 价格下降的总效应
– 正常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劣等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吉芬商品
•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
32
2 序 数 效 正常品的替代效应 用y 论
正常品的收入效应
y
O X1X2
x
O
其他支出占比上升。 27
2

收入-消费曲线和恩格尔曲线
数y

ICC


O I
X1X2 X3
x
EC
I3 I2 I1
O
X1 X2 X3
x
28
七、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 – 价格—消费线
• 商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预算线转动,与无 差异曲线簇相切,切点的轨迹形成价格—消 费线。
– 需求曲线
• 描述消费者需求量和所消费的商品的价格之 间的关系。
Y
用 论 A Y价格下降
4
3 2 Y价格上升
1
B
O1 2
4
X
21
2


效 X、Y商品价格同比例变动后的预算线 Y

论6
5A
4
X、Y价格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外移
3
2
1
B
O1 2 3 4
X
22
2


效 收入变化后的预算线 用Y
论 6A
5
4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外平移
3 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内平移
2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西方经济学》PPT课件
在以上假设条件下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下一页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 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 同时消费多种商品时的效用原则 ➢ 消费者剩余
一、消费一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条件
如果一个人连续消费某一种商品,效用最大化 的原则就必须是边际效用等于零
MU=0 即消费最后一个单位商品的效用为零时,消费 者从中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1.5 1
0.5
下一页
从表中可以看出,MRSxy从1.5降到0.5。这种情况存在 于任何两种商品的替代中,因此称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 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是,随着X商品的增加, 它的边际效用在递减;随着Y商品的减少,它的 边际效用在递增。这样增加一定数量X商品所能 代替的Y商品的数量就越来越少,即X商品以同样 数量增加时,所减少的Y商品越来越少,也就是 说,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
2、边际替代率(MRS)
边际替代率就是消费者在保持相同的效用时,减少的一 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增加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之比。
以ΔX代表X商品的增加量,ΔY代表Y商品的减少量,MRSxy 代表以X商品代替Y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则边际替代率的公式 为:
MRSxy=ΔY
ΔX
应该注意的是,在保持效用相同时,增加一种 商品就要减少另外一种商品。因此边际替代率应该 是负值。但为了分析方便,一般用其绝对值。
图3—5(a) X商品价格不变、Y商品价格价格变化而 引发的预算线变化
Y
B1 B B2
O A
X
下一页
图3—5(b) Y商品的价格不变,X商品的价 格变化而引发的预算线变化
Y
B
X
A2 A
A1
三、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主观上对两种商品效用水平的 评价;而预算线是对消费者现实消费的客观约束。

第三章 学会消费---消费者行为理论文库

第三章 学会消费---消费者行为理论文库
费所增加的效用量(满足程度)。
MU = ΔTU/△Q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重要!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建立在哪 种效应论之上?
建立在基数效应论之上
认识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
对于一个喜爱吃桔子的人,他是如何评 价吃第一个桔子到吃第七个桔子的感受呢 ?请考虑为什么最多消费六个桔子? 不想
吃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
第1个 桔子 第2个 桔子 第3个 桔子 第4个 桔子 不错 第5个 桔子 可以 第6个 桔子 不想吃了 第7个 桔子 不舒服了
(一)什么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1、总效用 TU (total utility)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 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总满足程度 )。
TU= f (Q)
早餐1个鸡蛋3 个u;一杯牛奶 2个u。合计?
1场音乐会=10个效用单位 1顿丰盛晚餐=5个效用单位 总效用=15个效用单位
2、边际效用 MU(marginal utility)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
分析手段:按绝对数衡量效用。 Eg:一杯牛奶3个效用,一个鸡蛋2个效用,共计5个效用。
理论基础——序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只能表示出满足程 度的高低与顺序,不能用绝对数表示。
分析手段:按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 数或等级.
基数效应论
序数效应论
观点 认绝就值重量是对来为等用的衡效概1效量用、念用效是2一量用可、样的的以3、。大大直4小小接…,度。…可量如这以的同些用长,绝基度存对数数在、,认而认的四效只用为为偏、能(消消好…说的费费次这出次者者序些自序是可,表己)以无用示的。知法第次偏道知一序好道自、的次效己第相序用对二。对的不、数绝同第值对消三来数费、衡值组的合量第,

消费者行为 理论

消费者行为 理论

下一页 返回
3. 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如表3. 1,例如,某消费者消费的商品量为1时得到的总效 用为8,消费量为2时所获得总效用为13,消费量为3时所获 得的总效用是16,……那么,当消费者从第一件商品增加到 第二件商品时,从增加的这一件商品所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 是5。从第二件到第三件时,所增加效用(边际效用)为 3,……从第五件增加到第六件时,获得总效用没有变化,边 际效用却为0。再增加到第七件时,不但不能增加总效用, 反而使总效用减少了2个单位,此时边际效用为-2。
费者生理上得到的满足或心理上对币复刺激的反应就递减了, 从而满足程度减小,我们平时吃某一种食品时,次数多了, 就有一种“吃腻了”的感觉就是这一道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2)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设想商品有多种用途,但各种 用途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当消费者只有一个单位商品时,作 为理性的人一定把它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其边际效用最大;当 消费者可以支配的商品有两个单位时,其中之一用在次要的 地方,其边际效用次之;如此下去,商品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小, 边际效用就递减了。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消费税概述
2. 征税环节具有单一性 3. 征收方法具有多样性 4. 税款征收具有重叠性 5. 税负具有转嫁性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消费税征税范围、税率及征税 环节
我国现行消费税法律制度, 由国务院及其财政、税务主管部 门颁布的一系列消费税方面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 文件构成。主要内容有: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3. 2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假设消费者用全部收入I购买n种商品 X1, X 2 ,..., X,n 用 Pi ,Qi , MU i 分别表示商品 X i (i 1,2,..., n) 的价格、需求量和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2021/3/5
19
3.1.4 消费者剩余
——⑵边际效用价值论
❖ 前提:边际效用理论以四个假说为前提: ①消费者有既定的收入,并面临着既定的价格; ②消费者要使其消费行为实现效用最大化; ③每一单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部分都会使效用增加; ④随着一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
❖ 含义: 边际效用理论是要解释人的行为的,其基本含 义是当用于所有物品的每单位货币支出的边际效用相 等,而且全部收入用于支出时,效用就最大化了。
2021/3/5
22
3.1.5 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
——⑵消费者均衡
❖ 消费者均衡(consumer equilibrium)就是在货币收入 和商品价格既定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以使效用最大 化的方式来配置其收入的状态。换言之,消费者均衡 就是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于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消费, 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此时,收入使用方式的任 何改变都不会使效用增加,而只会使总效用减少。
3.1.1 效用函数
——⑵效用与总效用
❖ 效用:人们的欲望是由物品的效用满足的。所谓物品的 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该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
它包含两层含义:
①物品本身具有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客观物质属性;
②依存(赖)于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 总效用:指从消费一定量某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 度。
2021/3/5
❖ 需求曲线包含三重含义:第一,需求曲线的基础是基
数效用,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所以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第二,需求曲线表示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所愿意购
买的数量;第三,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可以是消费
者的效用最大或满足最大的均衡点。
2021/3/5
17
3.1.4 消费者剩余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2012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2012

3、非饱和性(多比少好
如果两个商品组合的区别仅仅在于其中一种
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于 商品数量较多的商品组合。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一)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及图形
X2 无差异曲线表示两种 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 合给消费者所带来的 效用完全相同的一条 曲线。 或者说,它是表示对 U 于消费者来说能产生 同等满足程度的各种 X1 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MU=dTU/dQ
某商品的效用表
(货币的边际效用λ=2)
商品数量(1) 总效用(2) 边际效用(3) 价格(4)
0
1 2 3 4 5 6
0
10 18 24 28 30 30 10 8 6 4 2 0 5 4 3 2 1 0
7
28
-2
总效用变化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关系 商品的需求价格由边际效用决定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 满足程度。 满足程度高效用就大;反之,效用就小。 如果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感受到痛苦,则 是负效用。
某种物品效用的大小没有客观标准,完全 取决于消费者在消费某种物品时的主观感 受。效用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最好吃的东西”
MU1 P1

MU2 P2
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
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小于购买商
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这样,理性的消 费者就会调整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 减少对商品1的购买量,增加对商品2的 购买量。
MU1 P1

MU2 P2
这说明对于消费者来说,同样的一元钱
购买商品1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大于购买商 品2所得到的边际效用。因此,理性的消 费者应该增加对商品1的购买,减少商品2 的购买。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经济学》PPT课件

3.3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3.3.2消费可能线
消费可能线(consumption possibility line)是一条表明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消费 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消费可能线表明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限制条件。这种限制就是购买物品所花的钱不能大于收入,也不能
•• ((1)3对)正总常效商应品(而to言ta,l e商ffe品c价t)格表下示降一的种替商代品效价应格和变收化入所效引应起都需使求得量该的商总品变需化求。量总增效加应;=正替常
代商效品应的+替收代入效效应应为正,收入效应也为正,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方向一致,所
替代效应 和收入效
以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 (2)对于低档商品而言,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使商品需求量增加,但收入效应却使得商品
用效用观点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称为效用分析。
基数效用论
• 效用的大小是可以测度的,它可以像计量货币和物品一样,用统一计数单位 和基数(1、2、3…)来表示并可加数量概念。在分析商品效用时,无需确定其具体 数字或商品效用多少,只需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说明各种商品 效用谁大谁小或相等,并由此作为消费者选择商品的根据
类别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总效应
正常商品
增加
增加
增加
一般低档商品
减少
增加
增加
吉芬商品
减少
增加
减少
3.4消费者行为理论的运用
3.4.3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收入扩展线)。(income consumption curve,ICC)是指在商品价格保 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变动引起消费者均衡变动的轨迹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第3章

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  第3章


2、收入不变,两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 (1)相对价格不变( Px/Py不变) ①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其价格 比Px/Py不变,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约束线向 左下方平移 ②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下降,其价格 比Px/Py不变,消费者购买力上升,约束线向 右上方平移
(2)相对价格变化(Px/Py变化)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在上一章中我们论述了供给与需求如 何决定价格,但并没有说明需求与供给是 如何决定的。需求产生于消费,消费是消 费者(居民户)所进行的,生产是由生产 者(厂商)所进行的。本章消费者行为理 论和下一章生产理论正是要分别说明消费 者的行为决定和生产者的行为决定,从而 进一步阐明需求与供给。
(二)欲望的性质
1、层次性
表现为欲望的轻、重、缓、急之分。
2、无限性 层次性决定了欲望的无限性。
3、递减性(某一欲望)

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消费者的某种欲望 是有限的。一个人在某一时间内对某一物品 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此种欲望会随着对该 物品的连续消费而逐渐实现,从而递减,一 旦达到饱和,这种欲望就会消失。


无论消费者购买多大数量的某种商品, 任何一个商品单位都按最后单位的边际 效用决定的价格来进行支付。 综上所述,除最后购买的商品单位的意 愿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外,其他购买单位 的意愿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存在一个 价格差额,这个差额就构成了消费者剩 余。
4 3 2
A
消费者剩余
C
1 2 3 4 D
1
U2 U1
0
完全替代品
完全互补品
二、消费者约束线(消费者可能线)

(一)消费约束线的定义

人们消费总要受到预算和商品价格的约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A
···
c
a
b
0
B0
Xa Xb XC
I2 I0I1 B1 K
X
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降价的Slutsky分解 Y 替代效应
a 0 Y
·· ·
b Xc Xb
c
收入效应
Xa c
X
0
Xc Xa Xb
· · ·
a b
X
第七节 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和市场的需求曲线
P A Qa = c – d•P P1 P2 Db Q 0 Qb1 Qb2 Q 0 Q1 Q2 D P B P A+B
4)效用只能自身相比,不能人与人比。 5)效用有共性,也有个性。 6) 效用本身并不含有伦理学的意义。 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1. 基数效用 1,2,3,4,5,6,7 …… 2. 序数效用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
三、基数效用论和 边际效用分析法概述
1.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 1) 效用量(效用单位)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 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的数量达到某一数 值后,其边际效用会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变得 越来越小。
3)效用曲线
U 486
拐点
切点
max

max max

75 63 0
4


TU AU 9 MU Q
6
4)TU、AU、MU间的关系 a. MU>0, Q↑→TU↑ MU=0 , TUmax MU<0 ,Q↑→TU↓ (Mumax→TU处拐点) b. MU>AU,Q↑→AU↑ MU=AU,AUmax MU<AU, Q↑→AU↓ MU↘→ AUmax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I P1X 1 P2 X 2
MU1 = MU 2
P1
P2
该均衡条件又称为戈森第二定律。指消费者应使自己花 费在两种商品购买上的最后一元钱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 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叫等边际效用原则。
由此可推广到n种商品。
思考:该均衡条件的经济含义?
2020/10/23
16
3、需求曲线的推导
P
指消费者购买一定
P1
量的某种商品愿意
P2
对某物品支付的价
格与实际支付价格
之差额.
Pe
它只是一种心里感
受,不是实际收入
的增加。
O
消费者剩余
E 实际支付
D
Qe
Q
令反 P 需 f(Q )则 求 ,C S 0 Q 函 fe(Q )d数 Q PeQ
2020/10/23
19
乌鸦与狐狸
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高兴地站在树上。一
基数论运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论运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020/10/23
7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2020/10/23
8
学校举行迎新学年足球比赛,尽管气温接近 35℃左右,参赛队非常踊跃,特别是冠亚军决赛十 分激烈,裁判吹响了上半场结束的哨声时,比分还 是0:0。场上队员跑到场边一边听着主教练下半场安 排,一边拿起矿泉水猛喝起来,第一瓶真解渴还想 喝,第二瓶真舒服,第三瓶拿起来就不太想喝了, 喝了一半就感觉胃有些胀,产生痛苦的感觉,算了, 剩下半瓶浇浇头凉凉身,真爽快。
数学语言,MRS递减,意味着无差异曲线凸向 原点
2020/10/23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管理概论PPT课件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管理概论PPT课件

2
18
8
3
24
6
4
28
4
5
30
2
6
30
0
依据表中的数据做出曲线图
21
2.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TU
MU
Q
总效用曲线
Q
边际效用曲线
22
(1)边际效用为总效用函数的导数,而总效用为边 际效用函数的积分。一定消费量的边际效用, 可用总效用曲线在该消费量点的斜率表示。该 消费量的总效用,可用其边际效用曲线与两轴 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也就是说,只要知其一, 便可推知其二。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 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行为, 并最终论证需求规律。
• 第一节 效用及效用函数 • 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 • 第三节 预算线和消费者均衡
1
本章知识结构图
基数效用理论
效 用 理 论
效用理论
序数效用理论
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理论
2
第一节、效用及效用函数
26
• 如果消费者购买多种商品,那么消费者 在一定货币收入条件下购买这些商品的 消费者均衡原则为:
• (1)Px×Qx+Py×Qy+Pz×Qz+…… =M
• (2)MUx/Px=MUy/Py=MUz/Pz =……=λ
27
• 四、消费者剩余(不要求)
消费者对某物的需求量与他愿意付出的价格 反方向变动,这就是由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所决 定的需求法则。
37
• 四、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替代率递减法则 1.边际替代率 我们把每增加一个单位的X商品的消费 而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消费数量,叫商品 X对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以MRSxy表示。 边际替代率无疑就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通常曲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用公式表示 为: MRSxy =-△Y/△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 商品的价格并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或总效用, 而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尽管水的使用价值很高,但 水资源相当丰富,即使最初几滴水相当于生命自身的 价值,但最后的一些水仅仅用于浇草坪或洗汽车,即 最后一单位水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只 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相反,钻石是十分稀缺的,多 得到1单位钻石的成本很高,对消费者来说,边际效 用高,所以价格高昂。 因而,经济学中的价值论并不难懂,只要你记住:在 经济学中,是狗尾巴摇动狗身子。摇动价格和数量这 个狗身子的是边际效用这条狗尾巴。
TU, MU
图形
TU
0 MU
Q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规律:在对其他商品消费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消费 者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 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 2、原因 (1)生理或心理原因 (2)商品用途多样性
3、例外
• 集邮嗜好者

• 如果你有一辆需要四个轮子才能开动的 车子上有三个轮子,,那么你有第四个轮 子时,这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会超过第 三个轮子,这是否违背了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
x MU
X
y MU
Y

y x

MU MU
x y
MRS
XY

Y X

dy dx

MU MU
X Y
(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 内容:
• 保持效用水平不变时,随着一种商品的 消费量的连续增加,为得到每一单位此 商品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是递 减的。
原因
原因:X↑→MUx↓
MU
Y X MU MU
X Y

PX PY
•无差异线斜率:MRS
MU
X Y
XY
结论:两种分析法得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实质上是相同的。
例:
• 如果所有的价格和收入都翻番,效用最大化的 消费者将: • A、成倍增加他对两种商品的消费 • B、不会改变他的消费组合 • C、把他对两种商品的消费减为一半 • D、改变他的偏好 • E、以上均不对 • 答案:B
三、消费者均衡
• 1、概念 • 2、假设前提 1)消费者偏好既定; (2)消费者货币收入既定,并全部用 来购买X,Y两种商品,且货币的边际效 用不变; (3)商品价格既定。
3、数学表达:
限制条件:Y •PY+ x •Px=M 目标:U最大
4、均衡条件:
MU PX
X

MU PY
Y

5、均衡条件式的经济含义
3、计算
(1)离散型:
愿意支 第1件 付 商品
10元
第2件 商品
9元


第10件 第11件 商品 商品
1元 0元
若市场价格3元,将购买多少件商品?消费 者剩余多少?
• 购买8件,消费者剩余 =7+6+5+4+3+2+1+0=28
(2)连续型
消费者剩余指出,现代社会的公民享受着巨大的特权。 我们每个人都能以低价购买大量品种繁多的非常有用的物品。
如果你知道某些人因为他们的高生产率和收入水平而态 度傲慢,可以建议他们冷静下来,思考一番。如果把他们送 到荒无人烟的岛屿上,那么,他们的货币收入又能购买多少 东西呢?很显然,我们所有的人都从我们从来没有建造的经 济世界中获得了消费者剩余。正如L· 霍布豪斯所说: T· 某些行业的组织者认为,他们由于“自我奋斗”获得了 成功,并且“创造”了自己的企业,而事实上,是整个社会 向他提供了技术工人、机器、市场、安定和秩序---这些范围 广泛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千百万人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共同 创造出来的。如果把这些社会因素统统去掉,那么,我们只 不过是… … 以树根、野果和野兽为生的野蛮人。
•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效 用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是消费者所购买的 各种物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它们的 价格之比,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带来 的边际效用相等。
分析
若 MU PX
X

MU PY
Y
则应增加X的购买量,减少Y的购买量

MU PX
X

MU PY
Y
则应增加Y的购买量,减少X的购买量

第三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序数效用论)
组合 A B C D
梨(Y) 10 6 4 2.5
苹果(X) 1 2 3 4
偏好的假定
一、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
1、定义:表示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 效用完全相同的曲线,又称效用等高线。
例:梨与苹果的组合
Y
10
A B
五、边际效用与消费者剩 余
• 1、消费者剩余概念: •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消 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 差额。
2、理解
(1)消费者剩余是一种主观心理感受,并不实际存在。 (2)图形
P E d
P1
Q1
Q
(3)消费者剩余根源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由于消费者按照 最后一单位的价格支付全部的消费单位,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 律,他们从前面的每一单位中享受了效用剩余。
四、需求规律的边际效用说明
1、边际效用与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Qd与P反向变化。
Q 1 2 3 4 5
MU 20 10 5 2 1
P 10 5 2.5 1 0.5
MU
P
Q
Q
结论: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的需求规律根源于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例:
• 思考:价值悖论(Paradox of value) • “为什么像水那样对生命如此不可缺少的 东西具有很低的价格,而对于生命并非 必不可少的钻石却具有如此高的价格 呢?”
•c
b •
B
0
X
4、预算线的移动
预算线是在收入和价格为一定的条件下的 消费可能性曲线,如果收入或价格变了, 预算线将发生变动。
Y A
1
Y A
Y A1 A A2
A A2 X
0
收入的变化
B2
B B1
X
0
B2 B
B1
0
B
X
商品X价格的变化
商品Y价格的变化

• 1、任何预算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消费者的品味以及预算约束线中的收入 • B、只有所购商品的价格 • C、品味、收入和所购商品的价格 • D、所购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但没有品味 • E、只有消费者的品味 • 答案:D
第二节 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 论)
一、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1、总效用(TU,total utility): 2、边际效用(MU,marginal utility): 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关心边际值 3、二者关系
MU=△TU/△Q =dTU/dQ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Q 1 2 3 4 5 6 7 TU 10 18 24 28 30 30 28 MU / 8 6 4 2 0 -2
第三章 需求分析--消费者均衡 理论
本章思路: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效用概述 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论) 无差异曲线分析(序数效用论)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一、幸福方程式 (美)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则增加幸福的方法 (1)增加效用 (2)节欲
第一节 效用概述
效用 欲望
二、欲望: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特点:无限性 古人言:人心不足蛇吞象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 论
• (Cardinal Utility & Ordinal Utility) • ——对效用的不同表示
(1)基数效用论:
• A、概念: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效用大小可以用基数(1,2,3…)表 示。
• B、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2)序数效用论
• A、定义:效用是一种心理现象,无法 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满意 程度高低顺序,只能用序数(第一,第 二,第三…)表示。 • B、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例:
• 2、对某一特定消费者来说,其无差异曲线的 形状和位置取决于: • A、他的品味以及预算约束线中收入的大小 • B、只有所购商品的价格 • C、品味、收入以及购买商品的价格 • D、所购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但没有品味 • E、他的品味 • 答案:E
三、消费者均衡:预算线与无 差异线相切

A• •G •C I3> I2> I1 ,AB为预算线,与I2相切于E点 C,D点:收入全部用完,但未达效用最大 F点:收入有节余,达不到最大效用
6
4
2.5
C D
I
0 1 2 3 4
X
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负、无、不、凸)
(1)负斜率:表明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时,增加一种商品的 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2)无数条:在同一平面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线,而且离原 点越远,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
(3)不相交: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可能相交。
(4)凸向原点:因为边际替代率递减。
二、预算线
• 1、含义:
• 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一定的条件下, 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不同商品的最大可能 组合,又称消费可能线。
2、数学表达
• 方程:x •Px+ y • Py =M • 斜率为-Px/ Py
3、图形
线外点c:超支,现有收入达不到
Y
线内点d:收入有节余
A a • •d
线上点a,b:收入全部用来购买X,Y商品

• 4.某消费者收入为120元,用于购买X和Y两种商品, X商品的价格为20元,Y商品的价格为10元,求: • (1)计算出该消费者所购买的X和Y有多少种数量组 合,各种组合的X商品和Y商品各是多少? • (2)作出一条预算线。 • (3)所购买的X商品为4,Y商品为6时,应该是哪一 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 • (4)所购买的X商品为3,Y商品为3时,应该是哪一 点?在不在预算线上?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