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练习(必修二)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 )。

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文革”结束后,他深刻地总结了国际和国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时说的一番话。

答案 D2.1978年,在中国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之所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因为它 ( )。

A.系统地批判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的错误B.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所以是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答案 D3.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发生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D.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解析“计划”一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于是“计划”表述改为“规划”。

答案 C4.家庭承包责任制改革的主要方面是 ( )。

A.生产的经营管理和分配方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农村的基层组织D.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生产领域的变革,可先排除C 项。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既是实行的目的,也是实行的作用,可排除D项。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前提是坚持公有制,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又可排除B项。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2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选择题1.如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左”倾错误彻底肃清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改革全面启动2.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调整;1979年中央又提出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不久我国国民经济经历的一次全面调整。

与前者相比,后者()A.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为重点B.结束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是在“左”倾错误影响下被迫进行的调整D.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进行的主动调整3.有学者在评述20世纪一段中国农村制度变革史时说:“在生产管理上,由‘大兵团作战’转变为‘各自作战’,农村社会实现了生活单元与生产单元的统一。

”该制度变革的核心内容是()A.建立人民公社B.包产到户C.农业生产合作社D.“耕者有其田”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又实行“三权分置”,拉开了第三次土地改革的序幕。

“两权分离”中的“两权”是指()A.所有权、承包权B.经营权、承包权C.自主权、承包权D.所有权、经营权5.“个体户”是从20世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

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

这反映了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6.1992年初,邓小平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目的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D.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7.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延续B.是土地私有制的变型C.符合当时中国农村的实际D.推动农业生产的巨变8.下面是1970—2010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练习:第12课_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人教版高一必修二练习:第12课_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_word版含解析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个根本问题上重新恢复和确认了中共八大的正确估计”,这最根本地体现在全会决定()A.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实行改革开放,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现实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和国家必须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

”这里描述的是()A.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农民只是获得对土地的经营权和支配权,故选D项。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因此排除A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把农民的个体经济变成集体经济,B项不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下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并没有分开,故排除C项。

3.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记者去山东烟台农村采访,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不要一刀切地搞分户承包,要在集体组织下搞汽车运输队、海滩养殖队、城市建筑队……去挣钱。

”这说明()A.分户承包已不适合中国农村的实际B.分户承包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C.农民呼唤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中国农民无法理解联产承包的优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农民要求进行多种经营,进一步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

4.导学号34224030据统计,与1978年相比,1987年国家计委管理的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从120种减少到60种,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40%下降到17%。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7: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7: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基础达标]1.在这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党的许多老一辈革命家和领导骨干,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对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党的优良传统的恢复和发扬等,提出了建议。

这次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考点】伟大的历史转折【题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及决策『答案』 A『解析』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两年来”可知时间是1978年,再结合“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政治方面的重大决策”可知,A项正确。

2.(2017·6月山西学业水平考试)据统计,1980年与1975年相比,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6 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了674亿斤。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B.人民公社的建立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国有企业的改革【考点】经济体制的改革【题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 C『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材料中播种面积减少了而总产量却增加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3.(2018·南昌高一检测)下列图片可以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图一图二图三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所有权C.劳动者的积极性D.劳动成果的分配【考点】经济体制改革【题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判断,可知图一处于中国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图二处于人民公社时期,图三处于家庭承包责任制实施后。

农业生产合作社与人民公社时期,农民集体使用土地,而1978年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包产到户,土地使用权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农民集体生产变为农民个体生产,故A正确。

4.“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练习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单选题1.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多次提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这一思想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时的中国A. 已经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B. 正处于改革开放新的探索时期C.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 开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新时期经济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确立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故A项错误;题干所述为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而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中共十四大,排除C 项;D项“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指出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故选B。

2.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

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A. 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B. 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 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D. 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首钢领导则认为,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说明企业想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故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答关键是对材料“只知取蛋,不想养鸡”准确解读,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有企业的改革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1)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2)所有制: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3)分配制度: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练习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练习试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一、单选题1.邓小平同志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该讲话的意义在于A.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B.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完全形成C. 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D.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2.新中国历史上曾掀起过一场“读书热”,年轻人奋发读书、立志成才、改变命运,年长者也勤奋学习、不甘落后,誓言“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人们都处于饥渴阅读状态之中。

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中华民族面临复兴的重任B.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D. 世纪之交,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 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C.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D. 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4.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感到痛苦的“散伙”实质上是()A. 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B. 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创建C. 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否定D. 中国农民面对现实的创举5.“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这种土地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的性质,只是将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分开了”。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基础达标]1.“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重要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某班历史探究活动课上,小玲同学收集到一幅20世纪80年代初的漫画《来自家乡的喜讯》。

与漫画讨论的内容相关的会议是()A.中共八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答案』B『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而改革是先从农村开始的;从“20世纪80年”及漫画“有自己的地种了”等信息可知,与漫画讨论的内容相关的会议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3.外国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A.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完成了土地私有向公有的转变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答案』C『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生产资料(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A、D两项是指土地改革;B项是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

这里的“方向”指()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C『解析』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目标。

5.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表明当时我国()A.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答案』B『解析』从材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明当时我国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3: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3: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选择题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

这次会议标志着()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展开2.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

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不明,收工点了灯。

”这一变化缘自()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④农业合作社运动向纵深发展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农村改革给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这里“成功的经验”主要是指()A.逐步废除全国范围内的人民公社体制B.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C.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D.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4.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一封对中国企业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信: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省55位国有企业厂长、经理向省委呼吁——《请给我们“松绑”》。

这里的“松绑”是指()A.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D.参与国际市场竞争5.观察中国经济GDP增长率变化图(下图)。

出现第二个快速增长期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6.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C.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二、非选择题7.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1985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3~1985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一、单选题1.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

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乐领域。

这一现象( )。

A.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D.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普及2.20世纪80年代,山西太原的一些农村牲口的价格猛涨,“原来一批大牲口不过一千元,小毛驴只卖三四百元,后来大牲口涨到一千五百元,小毛驴更时兴,涨到了八百元以上”。

这主要是因为(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继续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D.社会生产力倒退3.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

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

由此可以看出(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展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4.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

为此我国()A.大力发展乡镇企业B.加快国有企业改革C.逐步开放沿海城市D.改革农村户籍制度5.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6.1979年9月,佳木斯市开始进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改革试点,在企业自主权方面企业有权补充生产任务自行销售和决定自己的机构设置;政府对企业让利方面,允许企业按一定比例实行利润留成有权抵制乱摊派等。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1.1978年后我国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村民对土地的承包期限30年不变。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有效维护农民利益 B.有违效率与公平的原则C.制度僵化急需改革D.对农民土地物权的确认2.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登的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

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感受的“变”是指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B.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3.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

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

此口号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体现了经济特区创新的实于精神C.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理论认识上经历了“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三个阶段。

这一认识的变化过程直接体现了A.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熟C.经济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D.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5.有专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作业、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该专家意在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没有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B.保留了计划经济残余C.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大大提高了农业产量6.对下表解读合理的是A.中国加入世贸经济与世界接轨B.外商投资加大了区域经济的差距C.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推动D.从增幅看中西部对外开放程度7.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为“两权分离”。

【练习题】必修二历史《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基础过关及答案

【练习题】必修二历史《1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基础过关及答案

命题:审题:做题:时间:------------------------------------------------------------------------------------------------------------------------------------------------------------------高一历史必修Ⅱ作业考试化基础检测十二一、选择题1.从1957到1978年,中国农村的一个生产队未能向国家交售1斤粮食,反吃了国家25万斤返销粮;1979年以来的两年半时间中,这个队却向国家交售了10万斤粮食,等于以前全队三年的粮食总产量。

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生产自主权扩大刺激了农业生产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重大作用C.人民公社化运动激发生产积极性 D.取消农业税极大地减轻农民负担2.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收,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

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3.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 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D.农村管理体制改变4.1991年3-4月间,上海《解放日报》接连发表多篇署名文章,呼吁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如果我们仍然囿于‘姓社还是姓资’的诘难,那就只能坐失良机”。

“新思路”是指A.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C.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D.发展市场经济5.下表为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 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6.1979年5月,国务院宣布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8家大型国企率先实行利润留成、开征固定资产税、提高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等改革措施。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5: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2课时作业15: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练习题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从这首歌谣中我们看到( )①分田到户,把土地所有权给农民后的高兴心情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农民拥护③责任制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④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符合当时的生产力水平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②③2.1983年,国家有关部门指出,去年国有企业首钢创利润4.1亿,交国家2.862亿元后,在当年新增利润中拿的太多。

首钢领导则认为,企业去年上交利润又递增了6%,不应该“只知取蛋,不想养鸡”。

材料说明当时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急需( )A.政企分开,建立企业承包责任制 B.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C.搞活企业,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D.释放活力,取消计划管理体制3.20世纪80年代初期,大量知青和工人返回城市,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A.城市经济改革已摆脱计划经济束缚 B.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开始建立 D.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4.1980年12月11日,温州人章华妹领到了自己期待很久的营业执照(下图),成为全国第一个个体工商户。

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看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对立面,谈“私”色变。

使人们摆脱这种恐“私”症困扰的制度性决策是( )A.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B.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C.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决策D.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正式确立的依法治国战略5.从1983年1月起,国家规定凡有盈利的国营企业,其利润按一定的比例税率缴纳所得税,所得税后利润,一部分上交国家,一部分按国家核定的留利水平留给企业自行支配。

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及答案

历史必修二: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广东学业水平测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A.1949年B.1956年C.1966年D.1978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案:D2.下图所体现的内容( )A.推动了中国广大农村人口迅速增长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处分权C.有利于中国农产品的市场化D.改变了中国农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解析:题干图片反映了“包产到户”的实施,在之后迅速扩展到全国,提高了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得到极大提高,出现了大量剩余产品,所以有利于农产品的市场化,故C项正确。

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一直坚持计划生育政策,故A项错误;B项发生在21世纪以来,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故农村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化,D项错误。

答案:C3.(2018·金华十校高一联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 )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解析: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说明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变化,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D4.(2018·石家庄高一检测)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扩大是因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D.经济特区的广泛建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表解读能力。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高中历史必修2同步练习: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堂知识演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作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回答1~2题。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C.实事实是D.民主集中制【解析】通过四个选项的比较可知,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

【答案】 C2.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依据是()A.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已经形成B.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核心形成C.解决了自1956年以来没有解决好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答案】 C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回答3~5题。

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生产责任制首先出现在()A.山东省和安徽省B.安徽省和四川省C.四川省和山东省D.安徽省和江苏省【解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安徽省和四川省率先在农村放宽政策,鼓励或肯定农民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生产责任制。

【答案】 B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A.自主经营B.土地私有制C.包产到户D.土地入股【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所有制的变化,而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方式的一次伟大变革,所以B项错误;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所以D项错误。

自主经营和包产到户都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征,但后者是前者得以实施的基础和前提,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答案】 C5.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由()A.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B.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C.农业大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D.人口多、耕地少的情况决定的【解析】解答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背景,明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由于人民公社的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农业生产长期处于徘徊局面。

在粉碎“四人帮”后,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农村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急需来一个大的变化。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时练习解读

历史必修ⅱ人教新课标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课时练习解读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一、选择题1.右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某次会议公报,其核心内容是()A.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决定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解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贡献。

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应选C项。

答案:C2.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比较缓慢,造成这一状况的相关因素包括()①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②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③政治上的“左”倾错误④没有可供出口的产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解析: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对外贸易之所以发展缓慢,有内因也有外因。

内因是政治上的“左”倾错误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外因则是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

答案:B3.七届二中全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重要的会议,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的共同之处是()A.系统地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B.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的伟大决策C.形成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D.大大提高了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解析: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开始进入由城市来领导乡村的新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所以此题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4.如图与20世纪50年代“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相同之处是()农民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A.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革B.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平均主义C.目的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D.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解析:解答此题要对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内容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B项不适合人民公社化运动,A、C两项既不适合人民公社化运动又不适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只有D项正确,都是中共在实践中努力探索建设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必修2教材习题点拨: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历史必修2教材习题点拨: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材习题点拨
学思之窗
答案:主要是因为小岗村的村民在政府创新政策的推动下,为了摆脱自身的困境,大胆地把生产队的土地划分到户,包干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过他们的精心劳动,获得了比以往多得多的收获。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答案:(1)方面: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84年以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也全面展开。

(2)内容: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

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中,主要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在所有制上,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得到极大发展。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使企业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

学习延伸
答案:(1)原因:人口众多、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且“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前,我国粮食问题紧张,有几亿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粮食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政治问题,因而农村不改革已经没有出路了。

(2)成就及问题:可通过调查你所在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从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角度具体地分析当今农村经济的新成就及存在的具体问题。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4(人教版必修2)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4.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24(人教版必修2)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08山东基本能力测试)(1分)“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发表诗篇。

”歌曲《春天的故事》中所指的“诗篇”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哪一篇历史文献?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C.《一个国家,两种制度》D.《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2.(2008宁夏)1980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

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毗临港澳B.政策扶持C.科技领先D.资源丰富3.(2008年广东文基)到1986年,我国长期使用的数十种票证大多被取消。

这反映我国当时A.已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B.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C.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D.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4.(2008年广东单科)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5.(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这次会议是A.中共八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6.(2009福建文综高考)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2009高考山东文综)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该时期是A.1949--1951年B.1953--1955年C.1958--1960年D.1979--1981年8.(2010四川卷)图8是四川宁江机床厂的一则广告,发表在1979年6月25日的《人民日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解决了我国建设与发展中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全局性的问题是
A.把工业与现代化结合起来
B.把传统产业革命与迎头赶上新的科技革命结合起来
C.把工业化、现代化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结合起来
D.把现代化与人民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
2.改革开放后,既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又有利于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的措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组织劳务输出
D.发展乡镇企业
3.1992年底,全国城乡共有个体工商户1533万余家,从业人员2467万多人,其中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近14万家,从业人员达到231万人。

1997年全国个体工商户高达2850万户,从业人员5441人,私营企业达96万家,从业人员1349万人。

这些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我国社会就业结构发生了变化
B.个体经营成为我国经济结构的主体
C.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D.我国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
4.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193个,1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

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
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5.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6.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
A.变单一公有制为多种所有制
B.发展乡镇企业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8.在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史上,每个时期都非常重视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毛泽东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位领导人在农村问题上的相
似之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B.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C.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作用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票自行车票
材料二:郑州张师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常去外地出差。

他出差前,拿了“河南地方粮票”到粮管所兑换成“全国粮票”。

这样,才能解决出门在外的吃饭问题。

有一次他出差北京,看中了一段布料,只是付了钱就买了下来,送给他的爱人。

张师傅家经济比较宽裕,他到发放票证的部门用高价买了一张自行车票。

后来,他又从单位搞到一张电脑票。

街坊邻居都说张师傅是个能人。

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经济体制?使用这些票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是否有误,如有错误请指出。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