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合集下载

民族理论常识

民族理论常识
①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也不尽相同;
②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
③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
④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
7.我国高度重视民族问题的原因:
①在我国,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仍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
一。"
②民族问题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
8.当代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①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交织:
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属性,决定了民族问题往往是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现阶段我国各民族间的发展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②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交织:
社会主义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1
0."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
①中华民族复兴,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包括少数民族经济在内的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中华民族复兴,需要良好的政治基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与发展,有利于准确把握现阶段中国民族关系的状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1
2."中华民族的内涵:

民族小知识

民族小知识

民族小知识民族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具有共同语言、文化、习俗、血缘等特征的人们所构成的群体。

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民族的小知识。

一、民族的定义和特征民族是指一群人通过血缘关系、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等因素而形成的群体。

民族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有着相对固定的居住区域,形成了独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民族的特征包括相同的语言、相似的面貌、共同的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

二、民族的分类世界上的民族众多,根据人口数量和文化特征的不同,可以将民族进行不同的分类。

按照人口数量排名,中国的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其次是印度的印度-雅利安人。

按照文化特征,可以将民族分为欧洲民族、亚洲民族、非洲民族、美洲民族等。

三、民族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节日庆典、服饰风俗、音乐舞蹈等。

比如中国的汉族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印度的印度教民族则有着丰富的宗教仪式和庙宇建筑。

四、民族的历史背景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与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很多民族在历史上经历了迁徙、战争、文化交流等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历史背景。

比如美洲原住民在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下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但他们仍然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文化和传统。

五、民族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世界上的民族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比如欧洲的罗马文明对整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欧洲各民族的文化发展。

六、民族的意义和价值民族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保护和传承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七、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有利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推动经济的繁荣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民族概念及特征PPT演示课件

民族概念及特征PPT演示课件
经济发展水平
不同民族由于历史、地理、资源等因素影响,经济发展水平 存在差异。
民族语言特征
语言多样性
不同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这些语言反映了民族的独特性和文化传承。
语言的演变
随着时代变迁,民族语言也在不断演变,一些古老的语言逐渐消失,新的语言 和方言不断涌现。
03 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认 知和归属感,包括对民族历史、 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的认同。
在多民族国家中,如何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 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 政策和法律,以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
02 民族特征
民族文化特征
文化传承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 ,包括历史、传统、习俗、艺术 等,这些文化元素在民族生活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
许多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这些信仰对民族的文化、价值观 和生活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压迫型民族关系
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进行压 迫和剥削,导致被压迫民族的 权益受到严重侵犯。
依附型民族关系
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经济上的依 附关系,一方依赖另一方的资 源和技术等。
冲突型民族关系
不同民族之间存在激烈的矛盾 和冲突,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
定。
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
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问题,如 领土争端、民族屠杀等,会 对民族关系产生深远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资源分配问题
文化差异
资源的分配不公和短缺, 会导致不同民族之间的
利益冲突和矛盾。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如语言、风俗习惯等,可能
引发文化冲突和误解。
政治体制

民族常识第二课

民族常识第二课

民族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资源环境压力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民族地 区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 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文化冲突与认同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可能 面临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需 要加强文化自信和认同,维护本
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区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原因,民 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差 距仍然存在,需要加强政策支持 和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民族服饰的多样性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这些服饰不仅具有审 美价值,还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意义。
不同民族的服饰在款式、色彩、图案和材料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习惯、 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例如,藏族的藏袍、苗族的苗绣、维吾尔族的艾德莱斯 绸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着 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人类的语言表达方式, 也为我们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和历史提供了重要的途 径。
民族艺术的多样性
01
民族艺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音乐、舞蹈 、绘画、雕塑等各种艺术形式。
02 03
不同民族的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本民族的历史、传 统、宗教信仰和文化特点的影响,因此各民族的艺术家都 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例如,印度的泰姬陵 、中国的敦煌壁画、非洲的鼓乐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
排斥任何民族。
平等互利
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 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共同分享国家发展的成果。
相互信任
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建立互信关系,消除误解和
隔阂。
共同发展
推动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缩 小民族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

简述民族概念的定义

简述民族概念的定义

简述民族概念的定义
民族是指由某个共同文化,共同经历,共同语言,共同宗教,共同习俗和共同
历史背景组成的社会组织。

民族既可以指国家,也可以指跨越国界的社会群体,如华人社区,印度尼西亚国籍社会,加勒比海社会等。

民族是一种社会概念,反映了一个社会群体中共同生存的历史气氛和文化传承。

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在其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建立起了某种社会根据,与其
他社会组织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由于民族的历史的多样性,令人对民族自身的概念了解甚少,形成了关于民族概念的误区,促使我们去发掘民族的本质。

按照元素的不同,民族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有两个最主要的基本原则。

一是民族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秩序,关键在于它所构成的一种、共同的历史品牌;二是民族社会是以政治为核心的文化社会。

民族是自然形成的,通过历史融合和发展,形成了古老和多元的历史渊源。

需要指出的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除了个人习惯和活动流动外,跨越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交流也成为促进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

只有了解了民族间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文化分歧,从而尊重他们的
差异和文化传统。

尊重民族的文化分歧有助于建立一个爱与和平的社会,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沟通,从而实现社会的融合和繁荣。

总的来说,民族概念涵盖着历史融合、多元文化、永恒的社会秩序和政治文化,它构筑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渊源,展现出一个爱与和平的社会。

民族传承和发展必须以尊重和理解民族文化、历史、习俗和宗教为基础,以此来推动民族间的和谐共处。

进行民族识别

进行民族识别

进行民族识别,确认56个民族成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但是,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族称是什么,对于这个家底,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历朝历代都始终没有搞清楚。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帮助各民族实现平等权利,组织力量对民族成分和民族族称进行辨别。

这项工作,就是民族识别。

经过几十年努力,科学地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个民族成分。

民族识别的顺利进行,为正确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依据,打下了基础。

一、民族识别前的基本情况1953年,新中国开展了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各地自报登记下来的民族名称,多达400余种。

其中最多的是云南,有260多种;其次是贵州,有80多种。

当时之所以出现这种族别众多的复杂情况,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由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民族迁徙与融合,各民族之间既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民族名称和民族成分纷繁多样。

二是由于在各民族之间和同一民族的内部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这种不同的发展状况又往往和民族的不同自称和他称交织在一起,使民族族称情况显得更为复杂。

三是由于历史上长期存在的民族歧视压迫制度,使许多少数民族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

国民党政府把少数民族看做是“国族”的宗支,不承认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应有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实行民族平等政策,原来不敢公开自己民族成分的许多少数民族纷纷向当地政府上报自己的民族族称,要求承认为新中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这400多个名称中,有的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称或他称,有的是一个民族内部不同分支的名称,有的是以居住地区的地名为族称,有的是不同的汉语译音,等等。

这些,都需要一一甄别。

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识别就被首先提上了民族工作的日程。

主要任务有三:一是通过识别,认定某一民族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二是识别该族体是单一的少数民族还是某一少数民族的一部分;三是确定这一族体的民族成分与族称。

民族的含义

民族的含义

民族的含义1、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2、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和共同心理认同。

3、民族识别的含义它是指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共确认了55个少数民族。

4、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包括民族特征、民族渊流、民族意愿及相近和就近认同4个方面。

5、民族形成的条件(1)内在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

(2)外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

(3)经济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基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旗的形成。

6、民族形成(1)民族形成一般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了联盟—民族。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可称为次生形态民族。

7、民族的基本发展阶段民族的发展一般经历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基本发展阶段。

8、民族发展的内容(1)民族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性标志。

(2)民族的政治发展:民族的政治发展是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民族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

(3)民族的文化发展:民族的文化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发展,也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

(4)民族的人口发展:一定数量的人口增长和人口素质的优化是民族发展的一种标志。

9、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将自行消亡。

民族消亡只有在阶段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

二、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民族与种族之区别

民族与种族之区别

种族和民族的区别种族(人种)和民族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仅一字之差,但有着本质的区别:①内涵之别种族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

而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②外延之别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的民族。

例如,中国的汉族、回族、朝鲜的朝鲜族,日本的大和族都是黄种人;欧洲的许多民族都是白种人;非洲南部的许多民族都是黑种人。

而同一民族几乎不可能分属不同的人种。

②标志之别种族一般是以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头型、面型、鼻型、血型等体质特征为标志划分的。

而民族则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等社会因素为标志划分的。

④属性之别种族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人类各集团长时间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属自然现象,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鼓吹的“种族优越论”是反科学的谬论。

而民族是社会实体,这一人们的共同体,并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是永世长存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将来,当全世界进入共产主义时代以后,随着各民族的高度发展和繁荣,民族差别将逐渐消失。

因此属社会属性。

⑤数量之别世界上的种族,主要有三种: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而民族的种类很多,根据粗略统计,大致有近200个,并且各民族人口的数量差别很大,人口超过1亿的民族全世界共有18个,其中汉族人口最多,达10亿人以上;人口很少的民族像印度尼西亚的托瓦拉族,人口只有几十人。

氏族是产生于原始蒙昧时代中期的社会基本经济单位。

其组成人数不等,最多的可达数百人。

氏族制度先后经历了母权制和父权制两个发展阶段。

氏族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

氏族实行外婚制。

它的血缘关系,在母权制时期按母系计算,在父权制阶段则按父系计算。

氏族的头领由民主选举产生,氏族中的一切事宜都要由成年人参加的氏族议事会决定。

其成员有共同的习俗和宗教仪式,过着集体劳动、平均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

当代中国的民族识别

当代中国的民族识别

当代中国的民族识别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民族成份的辨认。

是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落实民族政策的一项基本工作。

民族识别是一项理论性、科学性、政策性很强而又相当复杂的基础工作。

它直接关系到具体落实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特别是关系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执行,胜利地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一.民族识别的实践标准党和政府在领导具体的民族识别工作时,坚持科学理论和现实基础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了符合我国民族问题实际的民族识别标准。

(一)民族特征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

任何一个人们共同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都形成了自身的特征。

我国民族识别就是对自报的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人们共同体的分布地域、族称、历史来源、语言经济生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心理素质等族体特征进行广泛的调查,充分利用参照相关学科资料,并灵活运用斯大林关于现代民族定义的四个特征作综合的科学研究,来认定待识别族体的族属。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极不平衡,发育程度也有差异。

在把各个民族特征作比较的时候,显得比较突出的有时是这个特征,有时是那个特征,有时又是另一个特征。

所以在民族识别中,不是孤立地去看民族的每一个特征,而是把民族诸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辩证地进行分析,把民族的形成及其特征的具体表现结合起来考察,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进行,以认定一个人们共同体的属性。

(二)民族意愿我们进行民族识别,并不能代替各个族体的人们决定自己的族别问题。

民族成份和民族名称是不能强加于人或由别人来任意确定的。

因此,党和国家把“名从主人”作为民族识别的原则之一。

“名从主人”,实际上就是指民族意愿。

民族意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仅指人们是否认同于某个民族的一种主观愿望,也指人们对某个人们共同体本身的历史和特征的认识、理解与综合,并形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亦即对长期以来本民族的兴趣、发展历史过程等客观事实的自我表达。

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4、中国学者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已出现“ 两字;如戎、 中国古代文献很早就已出现“民”和“族”两字;如戎、 狄、蛮、夷等。1400多年前的《南齐书》中出现合 夷等。1400多年前的《南齐书》 多年前的 民族”一词,但不同于今天的民族概念。 称“民族”一词,但不同于今天的民族概念。 1882年王韬在 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使用。 1882年王韬在《洋务在用其所长》一文使用。 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首次使用了 1899年梁启超在 东籍月旦》 东方民族”一词。 “东方民族”一词。 1903年 梁启超将布伦奇里的民族说介绍到中国 的民族说介绍到中国。 1903年,梁启超将布伦奇里的民族说介绍到中国。 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 1924年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提出了他的民族定义 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生活习惯这五种力) (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生活习惯这五种力)
1953年首先确认了37个少数民族; 1953年首先确认了37个少数民族; 年首先确认了37个少数民族 1954年又确认了16个少数民族 年又确认了16个少数民族; 1954年又确认了16个少数民族; 1965年确认了西藏的珞巴族; 年确认了西藏的珞巴族 1965年确认了西藏的珞巴族; 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民族 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民族。 1979年确认了基诺族为单一民族。
基诺族
珞巴族
谢谢! 谢谢!
斯大林 的民族定义
一是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 人们共同体; 人们共同体;二是民族具有四个基 本特征 。
民族的基本特征
共同语言 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 共同心理素质
民族的基本特征
是民族的第一特征
共同语言
对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民族语言的发展趋势 是民族形成的空间条件和物质基础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摘要】民族主义和民族识别是当今世界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概念及历史背景,详细分析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演变,民族识别的重要性,不同国家的民族主义观念,以及民族主义对世界的影响。

我们也将探讨民族识别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未来展望。

我们强调了共建多元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希望各国能够在处理民族主义和民族识别问题时保持理性、包容和合作的态度,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识别、概念、历史背景、发展、演变、重要性、不同国家、观念、影响、挑战、机遇、未来、多元和谐社会。

1. 引言1.1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概念民族主义和民族识别是当今世界上社会科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民族主义是一种政治意识或政治道德观念,在历史过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强调民族的独立性和团结性。

民族主义通常与国家和民族认同紧密联系,是一种对自己国家、民族感情的集中体现,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条件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思潮和现象。

而民族识别则是指识别和认同自己所属的民族身份和文化。

在当今全球化的进程中,民族识别变得更加重要,因为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相互渗透、交融,民族识别对于维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实现文化多样性至关重要。

民族主义和民族识别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各自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深入探讨民族主义和民族识别的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主义对于国家政治、社会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也能充分认识到民族识别对于维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民族和谐的重要性。

1.2 历史背景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在当今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其概念和历史背景却往往被人们忽视。

在理解这两个概念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发展背景。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主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出了不同的形式,有些是温和的,有些则是极端的。

在20世纪,民族主义成为了许多政治冲突和战争的根源,导致了许多悲剧发生。

第二章-民族-2-识别PPT课件

第二章-民族-2-识别PPT课件

2021/4/8
26
云南攸乐山,传说信仰诸葛亮的民族
2021/4/8
27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景洪县基诺乡,其余散居于基
诺乡四邻山区。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
计,基诺族人口数为20899。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
茶。 2021/4/8
28
恢复、更改民族成分,20世纪70年代末起
一种个人要求恢复、更改民族成分的工作; 一种是集体性地要求恢复、更改民族成分。
2021/4/8
37
3,僜人
俗称“僜巴”
分布西藏察隅等地海拔1000米左右的林区 我国境内僜人共有1400多人 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2021/4/8
38
2021/4/8
僜人妇女一般都戴一对 银质长耳鼓,头戴护额, 颈项挂串珠或银饰,穿统 裙,赤足。
39
4,克木人的识别问题:
中国一个人口较少的族体 2897人 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景洪两县 属于“百濮”群体之一
越南1973年承认克木人是一个民族
2021/4/8
40
克木人无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属孟高棉语族
2021/4/8
41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扶持克木人发展规划 (2008-2010)》发展资金8843.8万元
通达工程、水利工程、通电工程、安居工程、 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教育工程、卫生工程、文化 广电工程、科技和产业扶贫工程、生态建设工程、 整村推进工程和民生保障工程12项工程。
三节、我国的民族识别
2021/4/8
民族识别:
对一个民族成分 的辨别和名称的确定
1
一、民族识别的必要性
1.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 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 平等一员的需要。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第三章 民族发展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 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 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一 般来说,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 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 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 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条件
2、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是 民族形成的促进因素
3、国家的建立,是一些大民族 形成的基础和保障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 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一方面,表明了人对 自然环境取得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改 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始社会后期,饲养业、种植业的形成 导致新的社会分工并造成新的社会关系。生产工具制作的专 业化,生产率的提高和分工的扩大要求货物的交换,导致私 有观念的产生并改变了若干原始社会间战争的性质,使氏族 体制中的婚姻关系和权力关系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氏族制度 的崩溃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 要的因素,也是推动原始氏族、部落血缘人们共同体向民族 地缘人们共同体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民族定义民族特征与民族识别
二、民族发展的动因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 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经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 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 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 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 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 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 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而且一个民族 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 展程度。”(——《马克思民族恩定格义民斯族特全征集与民》族识第别 3卷)

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民族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文化是民族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基础 ,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维护民族团结 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共同或同类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民族成员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共同特征,同一民族的人往往具有相同或类似的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民族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体现,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来源。民族心理素质的形 成和发展受到历史、地理、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民族是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文化、风俗,相互 之间认同的群体。
民族的形成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化的结 果。
民族是维系国家统一、独立的基础,是推动国家向 前发展的动力。
国家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保障
02
01
03
国家为民族提供法律、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促进民族的发展和进 步。 国家为民族提供安全保障,维护民族的权益和尊严。
80%
经济发展
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 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少数民族 的生活水平。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
交流与融合
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了解与 合作,增进民族团结。
共同繁荣
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缩 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各民族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防范和打 击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 促进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是动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也在不断 变化。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民族与国 家的关系可能面临不同的挑战 和机遇。
正确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和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摘要】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是当今世界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首先探讨了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意义,指出它们对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接着阐述了民族主义的概念与特点,以及民族主义对民族识别的影响。

然后对民族识别的定义和意义进行了解析,揭示了民族识别在国家建设和民族团结中的作用。

本文还分析了民族识别的现状,探讨了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关系。

从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互动关系出发,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做出结论总结。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民族主义、民族识别、意义、背景、概念、特点、影响、定义、现状、关系、互动关系、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1. 引言1.1 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意义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民族主义的强调和凝聚作用对民族识别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强烈的民族主义氛围下,个体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民族认同,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而民族识别又反过来加强民族主义的传播和扩散。

通过民族识别的深化和传播,可以加强民族主义的凝聚力,推动民族意识的强化和传承。

研究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今社会的多元文化现状,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共处和文化交流。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探索民族主义和民族识别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背景而民族识别作为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接受,也成为了民族主义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全球化的影响,民族识别变得越发复杂和多样化,不仅包括了种族、语言、宗教等传统标志,还涉及到了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

如何理解和解读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跨民族和跨国家之间的理解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民族主义与民族识别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不同民族间的关系、理解民族主义的真正含义,探讨民族识别的多样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民族识别的过程与内容

中国民族识别的过程与内容

中国民族识别的过程与内容
中国民族识别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历史过程,其内容主要包括确定各民族的族称、族群特征、历史渊源、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辨认和认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贯彻民族平等政策,保障各少数民族的权益,中国政府开始进行民族识别工作。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50年代初的初步识别阶段、1954年宪法确认的民族识别阶段、196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及民族成分填写阶段和1978年以后的恢复和进一步识别阶段。

在识别过程中,各民族的族称得到了确定。

同时,也明确了各民族族称的汉语译名原则,即“名从主人”和“各民族自治地方名称,从当地民族的习惯称呼”等原则。

此外,还对一些民族族称的音译或意译进行了规范,并规定了不同民族族称之间的禁用和互译原则。

在识别过程中,还对各民族的族群特征进行了研究和确认,包括各民族的起源、历史、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征。

同时,也确认了各民族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归属,包括同源异流、异源合流、合流异源等情况。

总之,中国民族识别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其内容涉及到各民族的族称、族群特征、历史渊源、语言文字、文化传统等方面的辨认和认定。

通过民族识别工作,中国政府更好地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权益,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

我国56个民族是如何确认的?目前我国有56个民族已经广为世人所知。

但在历史上,我国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的族称是什么,历朝历代都没有弄清楚。

新中国成立后,组织专家学者在全国开展了的民族识别工作,科学地理清了我国民族大家庭的基本构成,确认了56种民族成分。

民族识别前的基本情况1953年,新中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国登记的民族名称多达400余种,其中最多的云南省有260多种,其次贵州有80多种。

为何出现这种民族众多的复杂情况?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迁徙与融合,使各民族既相对聚居又交错杂居,民族成分和称谓纷繁多样。

二是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各民族的不同自称和他称交织在一起。

三是新中国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许多原来不敢公开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纷纷上报自己的族称,要求成为新中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这400多个族称中,有的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自称或他称,有的是同一民族不同支系的名称,有的是以居住地名为族称,有的是不同的汉语音译,这些都需要一一甄别。

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识别首先被提上了民族工作的日程。

民族识别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识别认定某一族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认定该族体是单一少数民族还是某个民族的支系;确定这一族体的民族成分与族称。

民族识别的主要原则民族识别是一个涉及民族平等的重大现实问题。

我国的民族识别是以经典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的实际情况并尊重本民族的意愿进行的。

根据经典民族理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前苏联根据不同的社会形态,还有“民族”与“部族”之分。

为此毛泽东主席提出:“科学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区分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或部落。

”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民族识别主要依据民族特征和民族意愿来开展。

民族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

我国从民族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地运用关于民族的上述四个特征,对民族分布地域、族称、历史渊源、语言文字、经济生活及心理素质等进行全面分析考察,谨慎地确定每一个群体的族属和族称。

第一课民族

第一课民族
第一课 民族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民族的概念 2.民族的基本特征 3.中国的民族识别
民族的概念
•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 的人们的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 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 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民族的基本特征
◆共同的历史渊源 ◆共同的生产方式 ◆共同语言 ◆共同文化 ◆共同风俗习惯 ◆共同心理认同
下面我会给出一张图片 分别有 汉族、回族、苗族、满族、纳西 族、蒙古族、哈萨克族、藏族, 其中有一个族是男生,你们猜猜 哪个族是男生
民族识别

高山族

门巴族
That’s allT来自ANK YOU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民族及其基本特征民族是指具有相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特征的群体。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包括语言、地域、宗教、血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一一介绍民族及其基本特征。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明显的特征之一、不同民族拥有各自特有的语言,通过语言进行沟通和交流。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词汇和发音方式,反映出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

例如,汉族的主要语言是汉语,藏族的主要语言是藏语,俄罗斯族的主要语言是俄语。

地域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地域特征。

例如,印度的多样化社会就由众多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

宗教信仰也是民族特征的一部分。

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宗教信仰体系,这些宗教信仰对民族文化和社会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印度的多神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信仰共存,反映了印度多元宗教的特点。

血缘和家族关系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一民族的人们通常有相同的血缘关系,拥有相同的祖先。

家族关系在民族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传统习俗。

例如,中华民族强调家庭观念和血缘关系,以家族为基本单位。

生活方式也是民族特征的体现。

不同民族由于地理、气候和历史原因,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服装、建筑、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特色。

例如,日本人喜欢穿着和服,中国人喜欢喝茶,蒙古人喜欢骑马。

价值观也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方面。

不同民族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念在塑造民族文化和社会秩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西方国家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东方国家则注重家族和社群的利益。

总之,民族是具有相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特征的群体,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包括语言、地域、宗教、血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方面。

通过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特征,我们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和谐共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民族形成过程图解
原始社会 阶级社会
蒙昧时代
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 国家
原始群
氏族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
(二)民族形成的时间
三个过渡理论:野蛮向文明的过渡——时代; 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制度;地方局限性 向民族的过渡——地域。揭示了民族形成时间: 民族形成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在原始社会 末期,进入阶级社会时期形成的。 民族形成的序列(也是血缘关系逐渐淡化的过 程)氏族——胞族——部落(血缘部落—地区 部落)——部落联盟——民族。
第三章 民族发展
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 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 展的过程中,民族的消亡比阶级、 国家的消亡还要久远。
第一节 第二节
民族的产生 民族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基本 矛盾运动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一 般来说,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 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 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2、民族间的生存竞争、种的蕃衍是影响民族发展 非常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 “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 另外一些人,即增殖。”(《全集》3卷)种的蕃衍作为自然行为 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人类的蕃衍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 人们为了生活必然要与他人建立某种形式的共同体。“这就是夫 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这个家庭 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 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 系了。” 人们物质生活需要和生产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使得 人们的物质生活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也成 了社会结构的要素。
2、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 是民族形成的促进因素
野蛮时代中级阶段,人类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 其他野蛮人中分离出来,畜牧业从农业分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 段,人类发生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分离。第一次大 分工导致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分化;母权制被父权制所代替, 出现男子独裁和一夫一妻制家庭;出现最初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 动的分工。第二次大分工导致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出现贫富差别; 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有 了进一步分工。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发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商业开始出现,并逐步从产业中分离出来,使得产品交换、私有 制出现、阶级分化,原始的民主和平等开始消失,氏族和部落制 已不适应社会需要,开始向新的人们共同体过渡。这样,社会分 工发生的过程也就成为促进民族形成的过程。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 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 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 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 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向民 族的过渡而开始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和恩格斯“三个过渡”的科学论述表明:人类社会由野蛮 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渡中,实现了原始氏族部落制度向国家制度的 过渡,同时也就实现了从局限于狭小范围的氏族部落共同体向一片 区域的民族共同体过渡。
(一)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
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展, 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条件 2、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发生,是 民族形成的促进因素 3、国家的建立,是一些大民族 形成的基础和保障
1、社会生产力一定程度的发 展是民族形成的决定条件
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活动的成果:一方面,表明了人对 自然环境取得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改变了人的活动方式, 改变了人与人的关系。原始社会后期,饲养业、种植业的 形成导致新的社会分工并造成新的社会关系。生产工具制 作的专业化,生产率的提高和分工的扩大要求货物的交换, 导致私有观念的产生并改变了若干原始社会间战争的性质, 使氏族体制中的婚姻关系和权力关系遭到破坏,最终导致 氏族制度的崩溃和原始社会的解体。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 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推动原始氏族、部落血缘人们 共同体向民族地缘人们共同体过渡的决定性因素。
三、民族形成的基本规律
恩格斯:“劳动本身一代 一代地变得更加不同、更加 完善和更加多方面。除打猎 和畜牧外,又有了农业,农 业以后又有了纺纱、织布、 冶金、制陶器和航行。同商 业和手工业一起,最后出现 了艺术和科学;由部落发展 成了民族与国家。” —— 《自然辩证法》这就是民族 形成的基本规律。
部落的二重性与民族、国家形成的关系
二、民族发展的动因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 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经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 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 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 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 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 “各民族之 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 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然而不仅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 系,而且一个民族本身的整个内部结构都取决于它的生产以及内 部和外部的交往的发展程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3、国家的建立,是一些大 民族形成的基础和保障
恩格斯说:由于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航海业之间的分工的进 一步发展,氏族、胞族和部落的成员,很快就都杂居起来。在和 平时期,每一个胞族和每一个部落都是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但 是那些住在胞族或部落地区内而不属于这个胞族或部落的人,自 然是不能不能参与这种管理。这就扰乱了氏族制度机关的正常活 动,于是设立了中央管理机关,以前由各部落独立处理的一部分 事务,被宣布为共同的事务。一句话,氏族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这时,国家已经 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了。只有当结合在一个政府之下的诸部落融 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时,民族方始产生。人类早期国家的形成促使 文明民族的出现。
国家
部落
(社会组织 人们共同体)
(社会组织)
民族
(人们共 同体)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一、民族发展的涵义
民族发展,是在民族的自身因素、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的内部结构、整体 素质、外在特征以及民族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更 新、协调适应,推动民族纵向质的提高和横向量 的扩展,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 展、人的发展的过程,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 的质和量的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