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推拿基本手法
推拿常用的手法.ppt1
用力宜轻,不要带动皮下组织。
临床应用
摩法轻柔舒适,刺激量小,是常用的保健 按摩手法。指摩法多用于颜面部;掌摩法 适用于胸胁、胁肋部。 摩法常用于治疗腹胀、腹泻、便秘、胃肠 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痛经、失眠等病症。
(3).擦法
定义:术者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部 分着力,稍用力下压紧贴于体表,做直线 往返摩擦运动,称为擦法。
抖法 定义:术者用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 端,做快速的、连续的、小幅度上下或左 右抖动,使关节、肌肉有松动感的手法称 为抖法。
动作要领
术者姿势 呼吸自然,用单手或双手握 住肢体 远端,松紧适度。 基本动作 上臂主动用力带动腕关节做 上下或左右的小幅度抖动。 手法频率 抖动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抖上肢约200每分钟,抖下肢100每分钟。
注意事项
操作时注意力不可分散。 不要弯腰塌背,耸肩抬肩,肘部不可外翘, 腕关节不能挺劲。 术者着力部位与施术部位不要形成摩擦、 滑动或跳动。
临床应用
一指禅推法刺激量中等,接触面积小,深 透性强。本法适应于全身各部经络穴位, 以治疗头痛、眩晕、咳嗽、胃脘痛、腹痛 等内科病症见长。
(2).滚法
术者姿势 肩臂要放松,腕关节要灵活,手 指自然伸直. 基本动作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指面相对用 力,捏住一定部位肌肉逐渐用力内收,并将 肌肉提起,做轻重交替而连续的提捏动作. 手法力度 用力由轻而重,再由重到轻,连 续而有节奏.
注意事项
指端不能用力抠掐 上提肌肉时不可与皮肤之间摩擦 拿法后常继以揉法,以缓和刺激
注意事项
食、中、无名、小指自然屈曲,不要用力 捏紧。 着力点要紧贴在治疗部位上,不可离开或 摩擦。
第二章推拿学基础知识
手法的命名
0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根据手法动作形态 用直接描述法来命 名
02
根据收发动作形态 用取类比象法来命 名
03
根据手法的功效主 治来命名
04
将手法动作与操作 部位结合起来命名
05
根据手法的主要技 术要领来命名
06
根据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单一手法的复 合动作来命名
1.根据手法动作结构的简繁分类
单式手法
基本手法,以单一 动作成分为基本单 元的一类手法
复合手法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 式手法动作成分相结 合而形成的一类手法
复式手法
由几种单式手法与一组穴 位组成特定部位,以约定 程序操作的组合型手法
2.根据手法的动作形态特点分类
• 1)摆动类手法 • 2)摩擦类手法
• 3)振颤类手法
• 4)挤压类手法
• 5)叩击类手法
• 6)运动关节类手法
3.根据手法的主要作用机理分类
思考体会:请问你觉得 推拿治病力气越大越好么 ? 随堂实践体会~
推拿功法
• 以提高手法技能(包括手法力量和技巧)和 临床应用能力的功能锻炼方法,又称推拿练 功。
学习方法
01
手法基本动作 的学习和训练
02
推拿功法的 练习
03
临床使用上的 学习和训练
第二节手法的命名和分类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01
松解类手法
02
整复类手法
4.根据手法作用力的方向分类
01
垂直用力类
02
平面用力类
03
对抗合力类
推拿基本手法
颈部推拿手法包括按揉风池、风府,捏拿颈部肌肉,推抹颈部肌肉等,可治 疗颈椎病、颈部肌肉疼痛等症状。
腰部推拿
总结词
腰部推拿通过对腰部肌肉的刺激,能缓解腰部肌肉紧张和疼痛,改善腰部血液循 环,缓解腰椎压力。
详细描述
腰部推拿手法包括按揉肾俞、命门,推抹腰部肌肉,敲击腰部等,可治疗腰肌劳 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症状。
推拿后注意事项
推拿后患者需要休息片刻,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推拿效果。
推拿的禁忌症和适应症
禁忌症
对于一些特定疾病或症状,推拿手法需要谨慎使用。例如,骨折、肿瘤、结核等 病症,以及皮肤破损、炎症等,均不宜进行推拿。
适应症
推拿适用于缓解多种疼痛性、慢性疾病和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症状。如头痛、颈 椎病、腰痛等,以及改善睡眠、呼吸等系统功能。
温通并重
推拿过程中要注重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以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症状的目的。
辨证施法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采用 不同的手法和技巧,以达到最佳的治疗 效果。
循序渐进
推拿治疗应遵循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的 原则,逐步增强手法的力度和深度,以 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02
常见的推拿手法
揉法
总结词
揉法是一种以手掌或手指在皮肤上轻揉、轻按的手法。
四肢推拿
总结词
四肢推拿通过对四肢肌肉的刺激,能缓解四肢肌肉疲劳和疼 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详细描述
四肢推拿手法包括按揉曲池、合谷,推抹四肢肌肉,拿捏肌 肉等,可治疗四肢疲劳、肌肉疼痛等症状。
推拿的注意事项
推拿前后的准备事项
推拿前准备
推拿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确定患者无禁忌症, 避免因推拿不当导致病情加重。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1、揉捏:包括浅揉和深揉,是指用手掌掌心和手指,先用柔和
力量轻柔揉捏穴位,打开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然后
根据需要加大力度,把柔和的力量加强为稳定的混合力,进行再次揉
捏以达到放松组织的作用。
2、推按:推按是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有持续推按和节奏推按。
推按时,要使手部的力道由浅至重,最后达到酸痛感,以达到放松紧
张的组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3、顺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和食指用轻柔或变换施压力度在
柔软或肌紧下表面依次顺着穴位行进,达到舒缓组织松弛,加深穴位
敏感,缓和肌肉抵抗强度,消除精神紧张与焦虑,改善关节刚度及附
属症状的作用。
4、拍捶:拍捶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的
拍敲下压的力度,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逐渐放松,使到处不安的放松,从而缓解疼痛、增强细胞再生力,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
整个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感受。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 (1)沉肩:即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 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6)紧推慢移: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 每分钟140次左右;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 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 (7)蓄力于掌,处力于
着力
▪ 食指中节骨推用食指中节骨桡侧着力 ▪ 八字推用拇指指面和屈曲的食指中节骨桡侧面着力 ▪ 全掌推用全掌着力。 ▪ 大鱼际推用大鱼际着力 ▪ 小鱼际推用小鱼际着力 ▪ 掌根推用掌根着力 ▪ 拳推用握拳后的食、中、环、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
力
▪ 肘推用肘尖着力。
▪ 【操作及要领】 ▪ 1、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腕部伸平
▪ 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指峰推法。
▪ 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偏峰推法。
▪ 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 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用拇 指指间关节桡侧及背侧着力,做一指禅推 法,即为一指禅屈指推法
▪ 【操作及要领】
▪ 术者站位或坐位,体态自然、舒展,精神 集中。拇指自然着力,其余手指自然屈曲 或平伸,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做小 幅度屈伸、前臂以肘为支点做内外摆动, 在前臂连同腕掌摆动带动下,使拇指着力 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一种节律性、轻重交 替性、活动性、深透性压力刺激的操作。 动作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 操作时,直接接触皮肤,不 要隔衣而擦。
▪ 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擦破, 可使用润滑剂(如液体石蜡、 冬青膏、红花油等)以保护 皮肤,增强手法效应。
▪ 【临床应用】
▪ 本法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掌擦法适宜在 面积较大的胸腹腰背部操作,可产生缓和 的热效应;小鱼际擦法适用于腰骶、八髎、 夹脊、骶棘肌部,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 效应;大鱼际擦法主要用在四肢部;指擦 法接触面较小,适用用于头面、颈项、肋 间部。
胡春申教授《实用保健推拿》第二章第一节 按摩推拿手法总论
第二章推拿按摩手法第一节按摩推拿手法总论一、手法概念手法,就是用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患者体表,使产生的力达到保健强身和防病治病的目的,我们将这种特定的技巧称为“手法”。
之所以称为“手”,是因为:主要以手着力,故统称为“手”。
之所以称为“法”,是因为:虽然各种手法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但又区别于日常生活中的动作,其区别点就在于手法有特定的技巧和劲力,是能治病、防病、保健的医疗手段,故称为“法”。
古人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法也”。
二、中国推拿按摩手法特点中国推拿按摩手法,同世界各国的推拿按摩手法一样,属于“以人疗人”的自然疗法。
但中国推拿按摩对“以人疗人”的理解和实践是:“手摸心会”,强调互动。
所谓“手摸心会”,强调互动,是指当手或肢体的某些部位作用于施术部位的时候,要同时用心体会。
即:对于自我推拿按摩,强调体表部位的按摩剌激与自我身心有针对性的防病治病良性意念体察互动配合;对于他人推拿按摩,强调施术者与被施术者身心互通,有机协调配合。
这也就是“内外相应”。
这是中国推拿按摩区别于其它各国推拿按摩手法的内涵和特点。
由此特点,派生出中国推拿按摩“以指代针,以气代药”的特色手法技术。
这里的“针”,是指的针灸针;“药”,则可泛指中西医药。
意即通过思想指挥下“指”的劲力作用,或者说在以意领气,意到气到的“指”(泛指各种手法)的作用下,就能够发挥出用针灸和药物防治疾病的类似作用。
因此,学习中国推拿按摩手法者,对于“以人疗人”,“手摸心会”,“强调互动”,“内外相应”,“以指代针,以气代药”等重在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宝贵经验,一定要在不断反复的手法实践中细心领悟,方能够“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登堂入室,掌握中国推拿按摩的特色精髓。
三、手法要求和作用所有手法都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而达到深透和渗透的目的。
所谓“持久”,是指按手法的要求作用一段时间。
所谓“有力”,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力度,达到一定的层次。
推拿基本手法
推拿基本手法推拿是中医五大疗法之一,是利用手法按摩、揉捏等技术,以改善人体的气血流通和神经系统功能的一种疗法。
下面是推拿基本手法的介绍:一、揉(ruó)揉是指用手轻轻地来回搓动肌肉和皮肤,使之产生温热感,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以达到消除疼痛、松弛肌肉的作用。
揉的方法:1.用手指缝把要揉的部位皮肤向上拉起。
2.掌心搭在要揉的位置上,用手指、手掌对待揉的部位按一定节奏来回搓动。
3.可以左右交替、上下分层进行揉捏。
注意不宜过度用力,要控制好力度。
二、捏(niē)捏是指用手指或手掌按压或拧转肌肉、经络或骨骼,以达到舒筋活血、消除疼痛的作用。
捏的方法:1.将手掌或手指放在要捏的部位上,按照一定的顺序,按压肌肉或经络。
2.手法可以轻柔或力度适中,但不宜用力过度,避免损伤皮肤或伤及神经。
三、推(tuī)推是指用手掌稍微用力,沿着骨骼的方向推按,以舒筋活血、解除僵硬的作用。
推的方法:1.将手掌搭在要推的部位上,手指自然张开,用掌根、指根或中指按摩。
2.按摩时手法要轻柔,以不伤皮肤、不过度疼痛为宜。
在按摩过程中,可结合呼吸深呼吸慢调整身体状态。
四、拍(pāi)拍是指用手掌轻拍肌肉和皮肤,以刺激潜在机能和活化各种气动及湿润化功能。
拍的方法:1.手掌自然张开,手指微微弯曲,用力不要过大。
2.按摩时用直接的手掌拍击肌肤。
3.拍击的部位主要分布于脾、胃、肝、肺、心等脏器周围的位置。
五、按(àn)按是指用手指按着经络或穴位,以刺激经气,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循环。
常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按的方法:1.用手指按压经脉或穴位,力度适中,手法要轻柔、精准。
2.可以调整位置和角度来更好地发挥按的作用。
按后可轻轻松开,让经络恢复正常状态。
综上所述,推拿手法不仅可以起到保健防病、舒筋活血的效果,而且可以使人体得到精神、身体对整体的良好效果。
因此,学好推拿技术,不仅可以自我保健,还可以帮助他人缓解疾患,提高生活质量。
2.2.推拿手法-基本推拿手法
一、推法
(二)注意事项
1. 动作沉稳着实,保持足够按压力 2. 单方向匀速直线运动,中间不可出现停顿 3. 方向 顺血液或淋巴液回流的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
运动创伤急性期:不痛点→通点
慢性期:痛点→不痛点
(三)作用
轻推法:对神经系统起镇静、止痛作用。 重推法:加速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消肿散瘀和提高局部温度。
踩法常用于腰、臀、大腿等部位。
六、搓法
用双手手掌或小鱼际在肢体上做快速往返搓动的手法称为搓法。 (一)操作方法 双手掌相对放于被按摩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来回搓动。 动作要轻快协调,双手力量要均匀,频率一般较快。但在搓动中,
要使速度由慢而快,再由快而慢地结束。要求力达皮下组织、肌肉。
注意事项:双方向往返运动(摩擦类手法—内摩擦)
使肌肉、关节放松,又消除疲劳的作用。 (三)应用
多用于肌肉丰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
九、运拉
推拿者在被推拿者的某一关节部位,根据关节活动的可能性,作 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以及牵引等活动的手法, 称为运拉法。
运拉法属于被动运动,进行运拉时,不能使关节活动幅度超过正
常生理活动范围,以免造成损伤。 (一)操作方法 一手握关节近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远端肢体,根据关节活动的 可能性,作屈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转及牵引等活动。 1.颈部运拉法:一手扶住被推拿者头颈,另一手托住下颌部, 轻轻地作左右旋转和前俯后仰的屈伸运动。 2.肩关节运拉法:一手握肘部,另一手按于肩上以固定,作肩
6.髋关节运拉法:一手握踝关节上部,另一手按在膝关节上,
使膝关节屈曲始终保持锐角,作由内向外,或由外向内的运动,使 髋关节旋转。
九、运拉
(一)操作方法
推拿基本手法总结
推拿基本手法总结引言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通过柔和的手法刺激人体经络、穴位和组织以调理身体健康。
推拿手法多样,具有不同的功效和配合的操作方法,适用于各种疾病和体质。
本文将总结一些推拿的基本手法,帮助读者了解并正确应用这些手法。
一、揉捏法揉捏法是指用手掌、指腹、拇指或指尖等部位在一定的力度下对人体进行按摩。
揉捏可以刺激经络和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和消除疼痛。
基本操作步骤:1.双手掌心对着,用力揉搓至温热;2.用掌心或指腹的压力开始揉捏肌肉,可以选择轻柔揉捏或深度揉捏;3.运用适当的力度和频率进行揉捏,注意听从受揉部位的反应。
二、推拿法推拿是用手掌或指尖对人体施加推、拨、抚、勾、拍、点等手法,通常用于治疗身体上的肌肉和骨骼问题。
推拿可以调理经络气血,舒缓肌肉,改善体内的阻塞和不适。
基本操作步骤:1.用双手手掌对称地掌握受推部位;2.以掌根或掌缘作为支点,施加适量的推力,注意力度均匀分布;3.进行推拿时应遵循指定的轨迹和方法,避免过度用力。
三、拿捏法拿捏法是通过用力捏拿人体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调理气血,适用于治疗疼痛和运动损伤。
基本操作步骤:1.用大拇指和食指或中指捏住受拿捏部位;2.适度用力拿捏,注意力度均匀分布,以及遵循病情和使用拿捏点的原则。
四、搓晕法搓晕法是用手掌的掌根在特定部位以圆周运动的方式进行按摩,通常用于舒缓经络和肌肉不适。
基本操作步骤:1.用适当的手势和力度,将掌根贴合在搓晕部位;2.运用轻柔的圆周运动按摩,注意轻柔均匀的力度。
五、推拿配合方法推拿手法可以与穴位刺激相结合,加强疗效。
基本操作步骤:1.找准推拿手法的起点和轨迹;2.利用手法的压力,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刺激;3.在推拿的过程中,要注意穴位的位置和推拿手法的力度。
结论推拿基本手法是一种有效的中医疗法,它可以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和消除疼痛。
本文介绍了揉捏法、推拿法、拿捏法、搓晕法以及推拿配合方法的基本操作步骤,希望能帮助读者正确应用这些手法,获得更好的健康效果。
《推拿手法》ppt课件
• 不用猛力,幅度逐渐增大。常与搓法配 合,作为治疗的终了手法。
10. 搓法
• 双手手掌紧贴皮肤做快 速往返搓的动作。
• 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 。搓动要快,挪动要慢 ,用力均匀,协调衔接 。
• 使皮肤、肌肉松弛,血液流畅,促进新 陈代谢,消除肌肉疲劳酸胀,提高皮温 及肌肉任务才干。
• 效果:醒脑开窍,行气止痛
11. 掐法
• 用拇指的指端切压肿胀部分皮肤的方法。 • 力量深透均匀,从远心端缓慢密集地向前推移
。 • 较快消肿止痛,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所致的肿
胀疼痛〔24-48小时后〕。
12. 拍法
• 用虚掌拍打体表。 • 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微屈,平稳而
有节拍地拍打患部。 • 适用于肩背、腰臀及下肢部。 • 治疗风湿酸痛、觉得愚钝或肌肉痉挛。
手段 目的
耐久
手法施治时能继续操作一定的时间 滚法:5分钟;点法:1分钟
有力
• 运用手法施治时必需具备适度的力 量,手法过重往往带来不应有的损 伤,过轻那么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 力量的大小应视病情,病程,操作 部位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有增减
均匀
• 推拿过程中变换动作要自 然,操作要有节拍而延续, 不能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 适用于四肢、胸部和腰背部,以及肩、 臀、膝等部。普通用于按摩后阶段或终 了前。
11. 掐法
• 用指端普通用拇指的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 肤的方法。
• 〔1〕单指掐;用单指指甲用力向下。〔2〕双 指掐;用双指相对用力进展掐拿穴位。
• 动作要领:手力贯于指端, 用力要轻柔缓慢 ,不可用力过猛。以有酸、胀、痛感为宜。
推拿基本手法PPT
• 持久――是指手法在应用中,能根据治疗的需要,持续一定
的时间. 有力――是指手法应具有一定的力量,并能根据不同情况而 定. 均匀――是指手法要有一定的节律性,不可快慢不定,轻重 不一. 柔和――是指手法在运用中既得气感明显,又舒适轻快,变 换自如. 深透――是指手法必须使气力达到病变部位,起到祛除病邪, 调节机能的作用.
(一)叩法
(二)击法
(三)捶法
(一)抖法
(二)运拉法
(三)拔伸法
七、其他手法
(二)擦法
(三)摩法
(四)抹法
(一)按法
(二)点法
(三)掐法
• 三、揉搓类手法
揉搓类手法是指操作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 运动、而在皮肤表明不能有摩擦的方法、 包括揉法、揉捏法、搓法、滚法等
(一)揉法
(二)揉捏法
(三)滚法
(四)搓法
(一)拿法
(二)捏法
(三)弹筋法
推拿的基本手法
推拿的基本手法推拿是中医传统的一种非常古老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调理人体经络,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推拿手法种类繁多,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治疗效果。
下面将介绍一些推拿的基本手法。
1. 按摩手法按摩是推拿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通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在特定的穴位上施加力量和摩擦刺激,以达到调理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按摩手法可以分为揉摩、推拿、捏捻等。
揉摩手法是用手指或掌心在穴位上来回揉动,以产生温热感;推拿手法是用手掌按压、推动穴位,使其产生舒适感;捏捻手法是用拇指和食指夹捏穴位,以产生刺激感。
按摩手法简单易学,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2. 推拿手法推拿是推拿中比较常用的手法,通过手掌的推动、拍打、抚摩等来刺激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推拿手法可以分为推、拍、抚、揉等。
推是用手掌平推,使皮肤有轻微的颤动感;拍是用手掌或拳头有力地拍打穴位,刺激穴位;抚是用手掌轻柔地抚摩穴位,产生舒适感;揉是用手指和手掌在穴位上揉动,产生温热感。
推拿手法灵活多样,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康复。
3. 指压手法指压是推拿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手法,通过用手指的力量施加在穴位上,以刺激穴位、调理经络。
指压手法可以分为按压、旋转、点按等。
按压是用手指在穴位上直接按压,以产生刺激感;旋转是用手指在穴位上做旋转运动,以产生按摩感;点按是用手指点压穴位,以产生刺激感。
指压手法需要掌握穴位的准确位置和力度的掌握,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调理。
4. 摩擦手法摩擦是推拿中一种较为特殊的手法,通过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在穴位上来回摩擦,以产生热感和刺激感,达到调理经络的作用。
摩擦手法可以分为直接摩擦、间接摩擦等。
直接摩擦是用手指或掌心直接在穴位上摩擦,产生刺激感;间接摩擦是用手指和穴位之间的摩擦来刺激穴位,产生热感。
摩擦手法需要注意力度的掌握,适用于各种病症的治疗和调理。
推拿手法是中医传统的重要治疗手段,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拿基本手法
推拿基本手法:
滾法:以手背部在体表进行连续的滚动
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端或罗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的作用于
施术部位上。
揉法:以指掌的某一部位在体表做轻柔灵活的上下、左右或
环旋揉动。
摩法:用指掌在体表做环形或直线往返摩动。
分指摩和掌摩。
推法:以指掌肘着力于施术部位上,做单向直线推动。
擦法:用指掌贴附于施术部位,做快速的直线往返运动,使之摩擦生热。
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
抹法: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施术部位上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
按法:以指掌部位节律性地按压施术部位。
点法:以指端或关节突起部点压施术部位或穴位。
捏法: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施术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
拿法:拇指与其他手指的罗纹面相对用力,揉捏或提捏肌肤或肢体。
捻法:用拇食指夹住治疗部位进行捏揉捻动。
拍法:用虚掌拍打体表。
击法:用拳背或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及桑枝棒等击打体表施术部位。
拨法:以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进行单向或往返的拨动。
抖法:以双手或单手握住手术者肢体远端,做小幅度的连续抖动。
振法:以指掌在体表施以振动的方法。
推拿基本手法操作(按法和点法)
推拿基本手法操作(按法和点法)按法和点法均是中医推拿的基础手法,常常联合使用,即为点按法。
此类手法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还是有一定的技巧的,若操作不当不仅影响疗效,而且会损伤术者的关节,影响以后的手法操作。
因此操作时,尤其是初学者要掌握好动作要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按法用手指或手掌面着力于体表一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下压,称为按法。
指按法用拇指指面或以指端按压体表的一种手法,称为指按法。
当单手指力不足时,可用另一手拇指重叠辅以按压。
手法要领①按压力的方向要垂直向下。
②用力要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感觉充分达到机体深部组织。
切忌用迅猛的暴力。
③按法结束时,不宜突然放松,应逐渐递减按压的力量。
(2)适用部位:全身各部经穴。
(3)功效:解痉止痛,温经散寒。
(4)主治:疼痛、癃闭等症。
胃脘痛:按脾、胃俞或脊旁敏感点,每穴1-2分钟。
腹痛:按揉足三里、内关。
颈项强痛:按揉列缺、后溪。
牙痛:按揉合谷。
痛经:按揉三阴交。
尿潴留:指按中极。
掌按法用掌根或全掌着力按压体表的一种方法,称为掌按法。
掌按法可单掌亦可双掌交叉重叠按压。
(1)手法要领:①按压后要稍作片刻停留,再做第二次重复按压。
②为增加按压力量,在施术时可将双肘关节伸直,身体略前倾,借助部分体重向下按压。
(2)适应部位:腰背部,腹部等体表面积大而又较为平坦的部位。
(3)功效:疏松筋脉,温中散寒,活血祛瘀等。
(4)主治:腰背疼痛,脊柱侧突,脘腹疼痛等症。
腰痛:掌按骶棘肌。
胃寒痛:掌按上腹部,手掌随患者呼吸而起伏。
根据作用部位及所需力度的不同,还可以采用肘按、食指关节或借助器具进行操作。
操作时需注意缓慢增加力量,深透深层。
点法用屈曲的指间关节突起部分为力点,按压于某一治疗点上,称为点法。
它由按法演化而成,可属于按法的范畴。
具有力点集中,刺激性强等特点。
有拇指端点法、屈拇指点法和屈食指点法三种。
手法要领①拇指端点法:用手握空拳,拇指伸直井紧贴于食指中节的桡侧面,以拇指端为力点压于治疗部位。
推拿的基本手法
推拿的基本手法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对人体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来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缓解身体不适。
推拿的基本手法包括揉捏、推拿、点按、按摩等,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1. 揉捏揉捏是推拿中最常见的手法之一,它通过用手指和手掌对肌肉进行揉动、捏拿,刺激肌肉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揉捏可分为直揉和反揉两种方式。
直揉是指按照肌肉纤维的方向进行揉捏,增加肌肉的活动度和柔韧性;反揉则是按照肌肉纤维的相反方向进行揉捏,有助于消除肌肉紧张和疲劳。
揉捏手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部位,特别适用于肩颈、背部和四肢。
2. 推拿推拿是推拿手法中的主要手法之一,也是最常见的手法之一。
推拿通过用手掌、指腹等部位对身体进行推拿,刺激经络、调理气血,达到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推拿手法可以分为横推、直推、斜推等。
横推是指用手掌横向推拿,适用于背部和腰部;直推是指用手掌纵向推拿,适用于胸部和腹部;斜推是指用手掌呈斜角推拿,适用于四肢和关节。
推拿手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揉捏、点按等手法结合使用。
3. 点按点按是推拿手法中的一种,它通过用手指或拇指对特定穴位进行点压,刺激经络、调理气血。
点按手法可以分为定点按、浮动按等。
定点按是指对穴位进行固定的点压,适用于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浮动按是指对穴位进行轻轻按压,适用于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点按手法常用于头部、面部和腹部,对于缓解头痛、眩晕、消化不良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4. 按摩按摩是推拿手法中的一种,它通过用手掌、指腹等部位对身体进行按压、揉动,刺激肌肉和经络,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按摩手法可以分为推拿按摩、搓揉按摩等。
推拿按摩是指用手掌、指腹等部位进行推拿式的按摩,适用于背部和四肢;搓揉按摩是指用手掌、指腹等部位进行搓揉式的按摩,适用于腹部和关节。
按摩手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理气血,对于缓解肌肉疲劳、改善睡眠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推拿的基本手法是推拿师在进行推拿治疗时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手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和部位进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第一节法天顺地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体会到,顺应自然规律得益,违背自然规律就会受到自然地惩罚。
同样,在养生学中主动地效法和顺应天地自然阴阳变化规律是保持健康长寿的基本原则。
一、顺四时而养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
(一)四气调神人的情志变化是与四时变化密切相关的。
所以《素问》有“四气调神”之论。
《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者,随着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
(二)顺四时调阴阳气血人的阴阳气血随四季气候阴阳的变化而变化。
如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故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
故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季养生大法。
(三)顺四时调脏腑经络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与人的脏腑经络组织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
要根据四时变化,五行生克制化之规律,保养五脏,进行针灸保健治疗。
(四)依四时防病四时气候有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性多发病。
例如。
春季多温病,夏季多腹泻,秋季多疟疾,冬季多痹病等。
二、顺昼夜而养一天之内随昼夜阴阳消长进退,人的新陈代谢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虽然昼夜寒温变化的幅度并没有象四季那样明显,但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影响。
人体阳气白天多趋向于表,夜晚多趋向于里。
由于人体阳气有昼夜的周期变化,所以对人体病理变化亦有直接影响。
三、顺月之盈亏而养人体的生物节律不仅受太阳的影响,而且还受月亮盈亏的影响。
因为人体的大部分是由液体组成,月球吸引力就象引起海洋潮夕那样对人体中的体液发生作用,这就叫做生物潮。
它随着月相的盈亏,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
这就明确告诉人们,调摄精神,要遵照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才能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津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
《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腠理开故汗出……无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故《内经》有“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之治。
《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指出:“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
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与季节变化和节气交换发作或增剧。
例如,心肌梗塞、冠心病、气管炎、肺气肿等常在秋末冬初和气候突变时发作,精神分裂症易在春秋季发作,青光眼好发于冬季等。
掌握和了解四季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疾病的流行情况,对防病保健是有一定价值的。
四、顺地域而养地理环境的不同和地区气候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人体的生理活动。
例如,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若一旦易地而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和疾病情况也不一样。
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在“生气通天”的观念指导下,把人体看成是与天相应相通的,精气神三位一体的、以五脏为核心的有机整体。
人的生命活动与天地大自然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第二节形神共养形神合一主要在于说明心理与生理的对立统一、精神与物质的对立统一、本质与现象的对立统一等。
一、形神合一(一)神为生命之主“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神是生命的主宰。
人的生命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即以物质、能量代谢为主的生理性活动;另一类是精神性活动。
在人体统一整体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
只有在心神的统帅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表现出各脏器组织的整体特性、整体功能、整体行为、整体规律。
(二)形为生命之基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
中医养生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人体的物质基础充盛,人之精神旺盛,所以临床上认为劳神太过,则心血暗耗;心血亏虚,则神志不宁。
神志不宁,外表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异常。
二、形神共养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一)守神全形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神明则形安”。
故中医养生观是以“调神”为第一要义,养生必须充分重视“神”的调养。
调神摄生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二)保形全神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根据此理论,人们可以利用阳气的日节律,安排工作、学习,发挥人类的智慧和潜能,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同时,还可以指导人类的日常生活安排,提高人体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使之为人类养生服务。
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
二者的辨证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
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人类的精神活动是相当复杂的,中医用“五神”(神魂魄意志)、“五志”(怒喜思忧恐)等概念加以概括,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的基础上,用“五行学说”与五脏联系起来,认为这些精神活动是脏腑的功能表现,而且都是在“心神”的主宰下进行的。
形体是人体生命存在的基础,有了形体,才有生命,有了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能。
因此,保养形体是非常重要的。
保养身体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做到生活规律、饮食有节、劳逸适度、避其外邪、坚持锻炼等,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养神和养形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不可偏废,要同时进行。
“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是在“形神合一”论推导下,对立统一规律在养生学中的运用,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第三节动静结合一、动静互涵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阴阳相互对应的作用,在阴阳交错的往来中,阴退阳进,阳隐阴显,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
二、动静平衡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状态中。
从生理而言,阴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的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原动力。
形属阴主净,代表物质结构,是生命的基础;气属阳主动,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
从病理而讲,不论是“六淫”所伤,还是“七情”所致的病理变化,都是因为人体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发生障碍,导致体内阴阳动静失去了相对平衡协调,出现了阴阳的偏盛偏衰的结果。
三、动静结合的摄生保健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防病的重要原则。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说明运动能锻炼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但并不表明运动越多越好,运动量越大越好。
(一)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神气清静,可致健康长寿。
后世的很多养生家对“去欲”以养心神的认识,无论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发展。
三国的嵇康,唐代的孙思邈,明代万全等都有精辟的论述。
清代的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赋于“静①清静养神: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状态,减少名利和物质欲望,和情畅志,协调七情活动,使之平和无过极。
②四气调神:顺应一年四季阴阳之变调节精神,使精神活动与五脏四时阴阳关系相协调。
③气功练神: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三个主要环节,对神志、脏腑进行自我锻炼。
④节欲养神:虽说性欲乃阴阳自然之道,但过度则伤精耗神、节欲可保精全神。
⑤修性怡神:通过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如绘画、书法、音乐、下棋等,培养自己的情趣爱好,使精神有所寄托,并能陶冶情感,从而起到移情养性、调神健身的作用。
总之,守神而全形,就是从“调神”入手,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以及形体健康,达到调神和强身的统一。
就具体的脏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属火,主动:肾属水,主静。
只有“水火既济”、“心肾相交”,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状态。
实际上,人体有关饮食的吸收、运化、水液的环流代神”新的内容。
(二)动以养形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关系,静而乏动则易导致精气郁滞、气血凝结,久即损寿。
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气血畅达,增强抗御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
适当运动不仅能锻炼肌肉、四肢等形体组织,还可增强脾胃的健运功能,促进食物消化输布。
(三)动静适宜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很重视动静适宜,主张动静结合、刚柔相济。
动为健,静为康,动以养形,静以养气,柔动生精,精中生气,气中生精,是相辅相成的。
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
这些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处理得当,协调有方,则有利于养生。
总之,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只有把形与神、动和静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有益于强身防病。
第四节协调平衡所谓“协调”,是指调节人体自身的生理功能状态,及其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体自身各部分间的正常生理功能的动态平衡;二是指机体功能与自然界物质交换过程中的相对平衡。
协调平衡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论之一。
一、协调阴阳脏腑中医养生从阳阳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观点出发,认为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和协调,才能维持“阴平阳秘”的正常生理状态,从而保证机体的生存。
二、和谐人事《素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所以,防病保健并非单纯医学本身的问题,而是需要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结合现代医学全面认识疾病、防治疾病,从根本上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三、有常有度有常,指遵循一定的常规、规律;有度,指在一定的数量、范围之内;即在日常生活和医疗保健活动中遵循规律,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保持一种平和、稳定、协调的生理状态。
第五节保精养气一、内养正气,外慎邪风(一)内养正气谢、气血的循环贯注、化物的传导排泄,其物质和功能的相互转化等,都是在机体内脏功能动静协调之下完成的。
因此,保持适当的动静协调状态,才能促进和提高机体内部的“吐故纳新”的活动,使各器官充满活力,从而推迟各器官的衰老改变。
也有人提出“生命在于静止”。
认为躯体和思想的高度静止,是养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说明了以静养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体生命的内在规律。
以动静来划分我国古代养生学派,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
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目的。
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从湖南马王堆出土竹简的导引图中的导引术,华佗的五禽戏,到后世的各种动功的特点,概括言之就是动中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