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及其基本用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加深对古代汉语的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及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3.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及推断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2. 难点: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及用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引导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的用法。
3. 练习法: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共同探讨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推断方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文言虚词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及用法: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通过典型例句展示其用法。
3. 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如语气词、助词等。
4. 教授推断方法:教授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的方法,如根据上下文、语法结构等。
5.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推断方法,分享学习心得。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文言虚词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过程。
3.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文言虚词用法的课后作业,收集并批改,以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的文言文教材,提供文言虚词的用法和例句。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分类和用法。
3. 练习题: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文言虚词的用法。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及其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2. 难点: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推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句子中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推断句子中的文言虚词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句子中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虚词推断练习。
教案示范:【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培养学生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推断的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3.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2. 难点: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的推断。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句子中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推断句子中的文言虚词意义。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
例如:以、乎、乃、其、且等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句子中文言虚词的作用和意义。
例如:分析句子中的“以”表示目的、“乎”表示疑问等。
4. 练习:让学生进行文言虚词推断练习。
例如:给出一个句子,让学生推断其中的文言虚词意义。
例如:通过语境、词义搭配、语法功能等方法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文言虚词基本用法的掌握程度。
学案二 文言虚词
学案二文言虚词常考的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查形式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
客观题通常是要求考生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主观题主要是将虚词的考查糅合到翻译题中。
浙江高考历年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1)课内课外知识相结合。
对该考点的考查大都是以课外知识的考查带动课内知识的考查,即命题时采用选文中的句子与课文中的句子相结合的形式。
(2)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考查并重。
每个虚词都既考查其意义,又考查其用法,二者并重。
翻译题中对虚词的考查更侧重的是综合运用。
(3)考查的高频虚词均为课内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虚词。
如“而”“以”“乃”“之”“其”等。
核心考点一文言虚词的大推断法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文言虚词的意义一般都不很实在,它在句中往往侧重于语法功能,因此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侧重于比较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对此该如何辨析呢?现介绍六种常用的方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
如能记住教材中出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快速答题。
如用“者”“也”“乃”“为”表判断,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宾语前置。
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和“何陋之.有”。
同时,还要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曰:非然也.B.⎩⎨⎧其.一人专心致志为是其.知弗若欤 C.⎩⎨⎧惟弈秋之.为听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D.⎩⎨⎧思援弓缴而.射之且秦强而.赵弱 解析 本题可采用“标志识别法”。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
解析 B 项介词,给/到。
A 项代词,他的。
C 项连词,表转折关系。
D 项介词,拿、用。
微专题二十一
2.下列各项中,与“令晋为之饰装”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 同的一项是 A.天下熙熙,皆为 利来 . B.然此可为 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 C.谁为 大王为此计者 . D.为国者无使为 积威之所劫哉 . ( C )
解析 A 项数词,几/屡次。B 项连词,因为/名词,费用。
C 项于是/才。 D 项介词,因为。
微专题二十一
4.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D ) 偕行 掞与 . A. 人佣耕 陈涉少时,尝与 .
宾客,酣歌不顾 掞又散之 . B. 者 人非生而知之 . 叹曰 珙坐受其拜,掞为动色,因 . C. 得遍观群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 卒 病不果行而 . D. 思矣 吾尝终日而 .
微专题二十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B ) 言多而不辩 晋公子 其 昔秦伯嫁其女于 . . A. B. 计,大王亦幸赦臣 渤海之尾 臣从其 箕畚运于 . .
贱公女 晋人爱其妾而 . C. 不鉴之 后人哀之而 . 桂椒 为木兰之椟,薰以 . D. 战喻 王好战,请以 .
微专题二十一
5.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 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 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 例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 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 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 例(1)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
文言文虚词教案
文言文虚词教案【篇一: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设计:程国栋第一课时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
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教学难点:掌握虚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我们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
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故内惑于郑袖”,结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廉颇,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案.doc
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案一、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3、在文言文翻译中也涉及到重点虚词的考察。
二、高考考查角度1、对兼类词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辨析。
兼类词就是指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充当语气助词。
再如“其”字,可以是代词、副词和连词。
2.对一个虚词某种词性不同用法的辨析。
一个虚词,作为某种词性时具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
例如,“其”作为副词使用就有多种语气:表揣度语气、表反诘语气、表婉商语气、表期望语气。
3、对学生掌握课本语言材料的考查。
分析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试题组成的对比项或干扰项,基本出自于高中语文课本。
考查的重点都是必修中的讲读课文和选修中的重点课文,。
可见命题者旨在考查考生平时对文言重点篇目的掌握情况。
三、方法探究习题一、解释“乃”字的含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小结:【学以致用】判断下列加横线“以”字的用法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2、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习题二、判断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小结:【学以致用】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1、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2、相如因持璧却立。
习题三判断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1、其李广将军之谓乎2、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3、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小结:【学以致用】解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含义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⑤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习题四、判断下列句中“为”字的用法1、与我银,为君致阁职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小结:【学以致用】 (XX年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臼参省乎己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习题五判断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1、皆以美于徐公。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教案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学生能够通过上下文推断文言虚词的具体意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阅读和理解简单的文言文。
教学重点:1. 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上下文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2. 运用文言虚词知识阅读和理解文言文。
教学准备: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用法介绍材料。
2. 相关的文言文段落和例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兴趣。
2. 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1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解释其用法和意义,并提供一些常见的文言虚词例子。
3. 上下文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含有文言虚词的文言文段落,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文言虚词的具体意义,并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
4. 练习和解答(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5. 总结和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文言虚词知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课堂参与、练习完成情况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讨论和练习情况来评估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试卷,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评分和反馈。
三、教学延伸在的五章中,可以继续深入讲解其他常见的文言虚词,并结合更多的文言文段落进行实践和练习。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作文写作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知识,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用法介绍材料,可以参考《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等参考书籍。
2. 相关的文言文段落和例子,可以参考《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文学作品。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 学案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若、所、为、焉、也、以”的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准备】学案教学内容和过程一、自主学习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
(《促织》)()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赤壁之战》)()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
(《〈〈指南录〉后序〉》)()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
(《信陵君窃符救赵》)()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鸿门宴》)()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廉颇蔺相如列传》)()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察今》)()⑻何辞为?(《鸿门宴》)()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5、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学案一、方法指导:(一)位置推断法(语法结构推断法)对于虚词来说,最基本的方法莫过于根据虚词的位置来判别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常见的虚词“夫”在句首一般是发语词,在中间一般是代词,在结尾是语末的感叹词。
又如“焉”在句首和句中一般是疑问代词,在结尾一般是助词或兼词。
(定)主+ [状] 谓+(定)宾名、代动、形名、代●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例如: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试一试:用位置推断法来推断下面句中“之”的用法1.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3.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4.送孟浩然之广陵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6.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8.顷之,烟炎张天●一些虚词在句中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就不同。
所以备考期间要熟记一些典型虚词在特定位置的常见用法。
例如: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但是有时候可以做主语的定语。
例如:“其.贤不及孔子”?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试一试:总结一下“乎”用法的一般规律①吾又何怨乎今之人②叫嚣乎南北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美哉乎,山河之固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二)对应互译法(以熟解生法)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例如: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试一试:用对应互译法来推断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4、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三)标志识别法●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
学案二 文言虚词
11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创新设计》
树木刚生来时,没有不是直的。不幸经过风吹雨打而弯曲,或受到岩石的挤压, 这样才随外物的影响而屈曲变弯,不能保全自己直的本性。即使像竹箭这样的优质、 松柏这样的坚贞,都免不了这样。只有杉树能顺着它的本性,不用人扶植就能长得很 直,活着能傲对冰雪,死后能利用它做栋梁屋宇,都与竹、柏相同,但在躯干挺直这 点上却又超过了竹、柏。如拿杉的这种品格要求于人的话,那么,这种人大概就是所 谓“不等文王出现就会崛起”的豪杰之士吧!
6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创新设计》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那么它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其”,在句首一
般作代词,如“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在句首还常作语
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如“其.(表揣测语气)皆出于此乎”(《师说》)。在句中动词后 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创新设计》
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弈曰秋:,非通然国也.之善弈者也.
B.其为.一是人其.专知心弗致若志欤
C.惟虽弈与秋之.之俱.学为,听弗若之矣
D.思且援秦弓强缴而.而赵.射弱之
解析 本题可采用“标志识别法”。A项,都是判断句,所以两个“也”字的意义和 用法相同,都是判断句的标志。B项,都是代词,其中的/他的。C项,助词,是宾语
7
核心考点一
核心考点二
[即学 即练]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南康直节堂记
@《创新设计》
[宋]苏辙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
高考语文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复习教案
高考复习教案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方法一、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①先*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
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二、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
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疑难虚词的用法①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
(陶潜《归去来兮辞》)“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贾谊《过秦论》)“因”和“乘”处于对应位置,“乘”是介词“趁着”的意思,由此可推断“因”也是乘着的意思。
此句的“利”“便”也是对文,都是指有利的形势。
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东山》)“矣”和“思”处于对应位置,由“矣”是语气助词可推断“思”也是语气助词。
④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乎”和“哉”处于对应位置,由“哉”是表感叹的语气助词,可推断“乎”与“哉”同义。
三、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
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
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沈)2020文言文复习之实词虚词(学案)
文言文复习之实词虚词【教学目标】学会理解文言文当中常见实词含义及虚词的意义用法。
【教学步骤】“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古代文阅读中每年必考的两个考点。
“常见”,这是规定的考查范围,实词规定为120个,虚词规定为18个;“在文中”,强调的是根据具体语境来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其含义或用法。
一、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 知识回顾:在一轮复习中学过了哪几种实词推断的方法。
2.理解实词需要注意的问题(1)、注意词的古今义(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3)、注意通假现象(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5)、要注意一词多义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 江苏考纲要求考查的虚词有哪些?2. 理解虚词需要注意的问题(1)分清虚实(2)辨明用法(3)分辨古今三、课堂演练(一)下列各组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 A、沛公不胜.杯杓:禁住,能承受B、上下同欲者胜.:取得胜利C、何可胜.道也者:尽D、真黄山绝胜.处:优美的E、数石之重,中人不胜.:获胜()2、 A、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君主B、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开辟也:同“避”,躲避C、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同“避”,躲避D、唇吻翕辟.,不知何词:张开()(二)下列各组加点字,字义相同的两项是1、 A、直前诟虏师失信.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D、俄而谢玄淮上信.至E、信.造化之尤物也()2、 A、东郭先生将北适以干.仕B、哭声直上干.云霄C、不从车乘,不操干.戈D、亦不敢服垢弊以干.名E、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三)下列各句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1、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B、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C、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E、道之不行,已知之.矣()2、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C、军惊而.坏都舍D、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E、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3、 A、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B、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C、父母宗族,旨为.戮没D、不足为.外人道也E、何以汝为.见()(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各题。
高中语文古代语法文言虚词学案
文言虚词【导学】学习目标:准确判断文言文具体语境下的虚词用法。
文言文中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的意义的词。
主要的作用是组合语言单位。
虚词种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代词七类。
【导思】一、[然]四、[为wèi]五、[因]六、[与]十、[于]一、指出下列各句中的“然”的用法和意思。
1、父利其然也。
()2、秦王怫然怒。
()3、为之怡然称快。
()4、然胡不已乎?()5、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6、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二、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若”的用法和意义。
1、烨然若神人()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3、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4、曾不若孀妻弱子()5、皆若空游无所依()6、若有作奸犯科者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三、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为”的用法及意义。
1、山峦为晴雪所洗()2、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公输盘为我为云梯()5、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6、不受之人,且为众人()7、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8、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四、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为”的用法和意义。
1、公输盘为楚为云梯之械()2、不足为外人道也()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为之怡然称快()5、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五、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3、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六、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与”的意义和用法。
1、东风不与周郎便,()2、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与朋友交而不信乎?()4、所识穷乏者得我与?()5、夸父与日逐走。
()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七、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则”的意义和用法。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然则何时而乐耶?()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文言虚词学案2教师版
文言虚词的翻译【课题】文言虚词积累【课型】新授课【学案序号】23【课时】2课时【使用日期】3月29日【学习目标】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掌握虚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定标自学做文言虚词选择题的方法技巧——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我们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因此,“乃”应解释为“才”,表条件。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
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故内惑于郑袖”,结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廉颇,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
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在”,第二句中“于”译为“被”。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两种性质,可借助上下文的语境,推断其词性和用法。
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
如“秦王为赵王击缶”和“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前一个“为”是介词,“替,给”;后一个是动词,“作为”。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 教案
【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教案【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而、何、乎、乃、其、且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课前背诵】《劝学》【课时】2课时【准备】学案教学过程和内容一、【“考纲”解读】1、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词,限定为18个,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4-13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情况:湖南卷:2004年以其而于以 62005年之其 62006年乎以而与于 32007年之其则于而 42008年因以其与之 52009年其于以者与 22010年而且也之2011年其2012年为之以其2013年而以乃之说明:乎乃为则也因者 1(1)高考不回避热点,可以重复考。
(2)题型是选出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组。
(3)每年很可能考一个新词。
(未考虚词:若、何、所、焉)(4)2014年预测:考四个虚词,“以”字不会再考,“其、焉、于”考的可能性大。
3、文言虚词的词类知识:(一)代词:起指代作用的词语。
人称代词:吾、予、余、汝、而、尔、若、乃、其、彼、之、孤、寡指示代词:是、此、斯、兹、之、彼、夫、其、他、某、莫疑问代词: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二)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程度副词:少、稍、略、愈、益、弥、尤、更、最、极、甚、殊、太、特范围副词:悉、皆、尽、咸、俱、举、惟、特、共、并时间副词:既、已、曾、尝、向、初、曩、始、常、雅、素、方、正、将、终语气副词:必、诚、信、固、果、不、弗、非、靡、否、殆、勿、莫、盖、宁频率副词:屡、辄、每、累、复、更、在、又谦敬副词:窃、辱、伏惟(三)介词: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处所、时间、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学案
学案读一读1 课标及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及用法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2 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
所谓“意义”是指这个虚词可以翻译为某意思,但在文言文中有时很多文言虚词不用翻译或无意义。
例如:①故自号曰醉翁也。
(不译,陈述语气)所谓“用法”,是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的。
首先是指这个文言虚词的具体词性,其次是指这个文言虚词在句子中所起的某些语法作用。
例如:战则请从(连词,可译为“就”)因此很多文言虚词就只有用法而无意义。
3 本课目标——a.识记巩固文言虚词“之”、“其”、“以”、“而”“为”的意思和用法b运用本课所学的方法总结归纳其它需掌握虚词。
做一做第一关(将所给例句、释义、用法一一对应)其得其船《桃》恐怕、大概指示代词公问其故《曹》难道副词,表反问其真不知马《马》如果第三人称代词其真无马邪《马》他、她、它(们)(的)副词,表推测其业有不精《送》这、那(些)连词,如果而舍鱼而取熊掌《鱼》但是、却表并列呼尔而与之《鱼》而且或不译表修饰人不知而不愠《论》接着、就或不译表递进先天下之忧而忧《岳》又或不译表转折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着、地或不译表顺承整理——。
闯过这一关,我知道了。
第二关(将所给例句以解释归类,并与用法对应)以•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3何以战。
《邹忌》4策之不以其道《马说》5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6咨臣以当世之事。
《出师表》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8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邹忌》9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出师表》10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11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1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13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14必以分人。
《邹忌讽齐王纳谏》15余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为例句•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3向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4俱为一体《出师表》5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6为宫室之美《邹忌讽齐王纳谏》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例句1水陆草木之花《陋室铭》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肉食者谋之。
高考复习学会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ppt
吾从而师之 。
介词,比
▪ 6、①前事不忘,后事之 定语标志,的
师。②以其求思之深而 补语标志,得
无不在也。③宋何罪之 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有?④无爪牙之利。⑤ 定语后置标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⑥ 主谓之间,取消独立
久之,目似瞑。
音节助词,无实义
词性分析(届定)法
依句定类,因文辨义
理解文言虚词方法
▪ 5、①驾一叶之扁舟,举 连词
A、B、D可用语法分析法;B可用逻辑内容理 解法;C可用标志识别法;四个选项也都可用 位置分析法。
高考实例2(词性届定法)
▪ P107《豫让》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B 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 A其友为泣曰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B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 C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 /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 石穴罅
▪ 文言虚词推断八法 ▪ 一.语境推断法或逻辑内容理解法 ▪ 二.语法搭配推断法(语法切入法) ▪ 三.作用理解法或词性分析(届定)法 ▪ 四.位置理解法 ▪ 五.标志识别法 ▪ 六.对象归类法 ▪ 七. 温故求新法/联想课文推断法 ▪ 八.数学代入推断法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4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
4.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学习目标】1.了解考点,理解考纲。
2.掌握考纲要求的18个虚词的用法。
3.学会如何迁移课内知识,掌握文言虚词的解题技巧。
考查方式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不相同)的一组是()考纲解读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既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也是高考试题中的一个难点。
所谓“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所谓“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最近几年文言虚词的考查涉及的内容基本在考纲规定的范围内,18个文言虚词都涉及了,次数最多的是“以”,其次是“而”“之”“为”“其”“乃”,也涉及考纲没做要求的虚词,如“见”“更”“相”等。
因此复习备考的范围仅仅局限在考纲规定的这18个虚词还是不够的,适当扩展是需要的。
答题步骤第一步:认真审题,看清是选择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第二步: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解题技巧(1)掌握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具体辨析时,灵活运用句意分析法、上下文推断法、代入筛选法、交换理解法、结构推断法、成语联想法、标志确认法、句例推断法。
轻轻告诉你虚词常用推断方法参见市编学案第3页人物传记真题回放参看2014高考山东卷拓展记忆市编学案29页【其】市编学案45页【所】市编学案49页【以】市编学案58页【与】对点练习市编学案31页【其】市编学案48页【所】市编学案51页【以】市编学案60页【与】强化演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利用,字国宾,通州潞县人。
辽赠中书令、太原郡公王籍之七世孙,高祖以下皆仕金。
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
板块五 微案2 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
微案2理解文言虚词——结合语境,虚“虚”实“实”复习任务 1.梳理并总结五类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重点掌握高频虚词的意义。
考情微观 1.2021~2023年新高考卷文言文翻译题涉及的虚词详见学案51“考情微观”。
2.高考考查虚词的特点:全部放在翻译中考查;不考用法,只考意义;考查重点放在高频虚词及副词上。
活动一梳理总结五类虚词(一)代词分类举例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余、予第二人称女、汝、尔、而、乃、若第三人称之、其、厥、彼指示代词近指此、斯、之、是、兹远指彼、夫、其虚指某、或、莫疑问代词代人孰、谁代事何、奚、胡、盍、曷代处所恶、安(乌)、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善刀而藏之.杳不知其所之.也 B.⎩⎪⎨⎪⎧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C.⎩⎪⎨⎪⎧ 焉.用亡郑以陪邻犹且从师而问焉.D.⎩⎪⎨⎪⎧或.取诸怀抱或.师焉,或不焉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有的、有人”。
A 项它/到、去。
B 项它/那些。
C 项哪里、怎么/他、他们。
(二)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等的词。
1.副词的种类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悟已.往之不谏 B.⎩⎪⎨⎪⎧其.孰能讥之乎实迷途其.未远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不出,火且.尽户口逃亡且.尽 答案 D解析 D 项均为“将要”。
A 项不久后/从前。
B 项难道/大概。
C 项却/用于加强判断,就是。
2.“相”的特殊用法“相”作为指代性副词,除表示“互相”外,还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偏指一方,有称代作用,可根据语境译为“你”“我”“他”“它”等。
请指出下列句中“相”的用法,如是偏指一方,则指出具体的称代。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互相 (2)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互相 (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偏指“我” (4)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偏指“你” (5)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偏指“他” (6)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互相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词语、短语或句子并表示它们之间某种关系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命题规律
1、放在文言文阅读的第二题中考,分值为3分,每年必考。
2、题型:四个选项,八个句子,形式是两两比较,考查异同,其中一个选自课本,另一个出自所供文段。
3、在文言文翻译中也涉及到重点虚词的考察。
二、高考考查角度
1、对兼类词在具体语境中词性的辨析。
兼类词就是指一个词具有多种词性,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充当语气助词。
再如“其”字,可以是代词、副词和连词。
2.对一个虚词某种词性不同用法的辨析。
一个虚词,作为某种词性时具有多种用法,这些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
例如,“其”作为副词使用就有多种语气:表揣度语气、表反诘语气、表婉商语气、表期望语气。
3、对学生掌握课本语言材料的考查。
分析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作为试题组成的对比项或干扰项,基本出自于高中语文课本。
考查的重点都是必修中的讲读课文和选修中的重点课文,。
可见命题者旨在考查考生平时对文言重点篇目的掌握情况。
三、方法探究
习题一、
解释“乃”字的含义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小结: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加横线“以”字的用法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3、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习题二、
判断下列加横线词的用法。
1、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小结:
【学以致用】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含义
1、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相如因持璧却立。
习题三
判断下列句中“其”字的用法
1、其李广将军之谓乎
2、秦王恐其(代蔺相如)破璧
3、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小结:
【学以致用】
解析下列加横线词的含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兰亭集序》)
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⑤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
习题四、
判断下列句中“为”字的用法
1、与我银,为君致阁职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小结:
【学以致用】
(2007年山东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君子博学而臼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以母忧去职不赂者以赂者丧
习题五
判断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
1、皆以美于徐公。
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小结: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
1、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实词率领、带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虚词把
习题六
判断下列句式的特征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助词,表示判断。
2、臣诚恐见于欺王而负赵。
3、何陋之有
小结: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称之为标志确认法
【学以致用】
判断下列“也”字的用法
1、使小人在侧,臣之罪也“也”是助词,表判断语气。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也是助词,但不是判断,只在句中起停顿的作用
习题七
解析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
1、急急乎唯进修是求
解析:惟命是从唯利是图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2、其始相助,后必相恶
解析: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虚指代词“他”
【学以致用】
(2007年浙江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然后变风发乎情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b.定国且不我怨臣死且不避
d.吒吒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答案】b
【点悟】a项“然后变风发乎情”一句中“乎”的意义和用法,可以我们熟悉的成语“存乎一心”“出乎意料”来推断.应该是介词。
“从,于”。
d 项“置杯焉则胶”一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也可以从成语“心不在焉”来推断。
习题八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其”是否能删掉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4、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6、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8、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解析:
1-3句中“其”处于动词后宾语的位置,应为代词,不能删去。
第4句“其”字若删去,则改变了原意,它也为代词。
5-8句“其”可以删去,它是协助表达语气的副词。
根据语气的不同,5-8句分别是:表示命令的语气、加强反问的语气(“难道”)、加强反问语气、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
小结:
语气词只起到协助表达语气的作用,删掉后并不影响句意,因此对于比较复杂的文言虚词,应首先通过观察删除语气词,称之为删除观察法。
“而”“焉”“者”也可用这种方法。
六、学法建议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1、积累归纳,比较异同
【巩固练习】
1.文言虚词练习
1.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②不出,火且尽。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河水清且涟漪。
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⑥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①④|②⑥|③|⑧|⑤⑦
b.①|②⑥|③|④⑧|⑤⑦
d.①|②③⑥|④⑧|⑤⑦
解析: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连词,表让步
2.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秦军解,因大破之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⑧因
陈桓子以请,乃许之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
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
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
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
3.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②余知而无罪也③提刀而立④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相同
b 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 ①与③不同,②与④不同
解析:b ①连词,表修饰②代词,你③连词,表修饰④连词,表假设
5.对下列各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于是余有叹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③且焉置土石? ④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⑤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⑦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⑧寒暑易节,始一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