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
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一)【推荐下载】
浅析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方法(一)一、引言文化涵盖的范围很广,它既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思维定势和情感方式,又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交际方式,如共同的生活习惯、风俗、言谈举止等。
但由于英汉民族所处的环境不同,历史发展各异,因此彼此的文化有差异,有时差异还很大。
本文拟先从以下四个方面简单地看一下它们的差异:语言语法词汇文化差异;语言交际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和思维文化差异,然后再探讨一些翻译方法。
二、中英文化差异1.语言词汇文化方面的差异汉英文化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差异上。
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石,是最明显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比如“月亮”,中国人看到月亮常常联想“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而“moo■”,美国人看到“moo■”则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人等。
2.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文化具有社会性,为社会成员所共享。
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在于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社团里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
如打招呼,谈天气,问候健康,询问年龄、收入、个人隐私等,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含义。
3.价值观方面的差异价值观指人的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及风俗人情等为人处世准则的观念。
一般认为是特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核心,表现在两种语言中,会对语言理解和翻译造成很多障碍,足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中国文化中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
英语民族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
中国人注重整体、综合、概括思维。
所以中国文化习惯从整体上、直观上看问题,强调社团和集体的价值。
4.思维文化方面的差异英语民族的思维是个体的、独特的。
英美文化习惯于逻辑分析,强调个人为中心。
因而导致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
例如,在姓名、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汉英两种语言的行文方式明显地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文化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
从语言学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背后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习惯。
中英语言文化差异体现在词汇、语法、语音、修辞手段等方面。
下面就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比中英语言文化差异进行探讨。
一、词汇1. 词汇量和构词法中文和英文在词汇量和构词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中文是一个汉字文字,词汇量较大,而英语则是一个词汇量较小的语言。
中文的构词法主要通过字、词、词组的组合来表达意思,而英语则通过词根、前缀、后缀的变换来构词,例如happy(高兴的)→ unhappy(不高兴的)。
2. 文化价值的体现中英文词汇之间的差异体现了两种文化的不同价值观。
中文中的“家”和“爱”在词汇量和含义上都要比英文中的“family”和“love”更加丰富,反映了中文文化中对家庭和爱的重视。
二、语法1. 主谓宾的位置中英语语法结构有所区别。
中文是一种主谓宾的语言,句子的成分排列为主语+谓语+宾语,而英语是主谓宾的语言,句子的结构为主语+宾语+谓语。
“我爱你”在中文中的表达为“我(主语)爱(谓语)你(宾语)”,而在英文中的表达为“I(主语)love(谓语)you(宾语)”。
2. 时态和语态的表示方式中英语言在时态和语态的表示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中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语序和词语的搭配来表示,而英文中时态的变化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和助动词的运用来表示。
语态方面,中文中的主动和被动的区分主要通过词语的表达来表示,而英文中主动和被动的区分则通过动词的形式来表示。
三、语音1. 声调的区别中文是一个声调语言,不同的声调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思。
而英语是一个非声调语言,重音的变化只会改变一个词的读音,而不会改变它的意思。
中文中的“ma”可以根据不同的声调分别表示“妈”、“麻”、“马”、“吗”等不同的意思,而英语中的“ma”只有一个读音,不会改变它的意思。
2. 元音和辅音的差异中英语言在元音和辅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文的元音比较丰富,有多种单元音和复元音,而英文的元音比较简单,只有一些常见的单元音和复元音。
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
从汉英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化的不同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
从一种语言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的文化,看到该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
汉英语言丰富多彩,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两种语言的对比,观察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需要很大的精力与学问,确非笔者力所能及。
本文只想就几个方面的一些语言现象的对比,对双方文化作一简单分析。
一.自然环境汉语中,“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草长莺飞、杂花生树,而“西风”则正好相反,有一种砭人肌骨的味道。
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便是例证。
然而英语的情况却与汉语相异。
我们会读到Samuel Butler的biting east winds(刺骨东风),Charles Dickens的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I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 (在许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等等。
关于西风,则有John Milton的And west winds with musky wing(带有芳香翅膀的西风),John Masefield的It's a warm wind,the west wind,full of birds‘ cries;(那是一种温暖的风,西风吹时,万鸟争鸣;)等等。
两种风在两个语言中的味道截然不同。
究其原因,双方的自然环境相异也。
中国西部高山,东临大海,东风吹来,无比舒心。
来自西伯利亚的西北风则凛凛然,刺人肌骨;英国是个岛国,东风来自欧洲大陆北部,故而寒冷,而西风则由大西洋徐徐吹来,温暖宜人。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夏日之可畏”,“夏天”常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
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2年3月21日作者:邵晶【小中大】这些例子均说明了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而改变,是体用一源的。
在英语当中,每个词都有不同形式的变化(6种),它是随着句式时态的不同而变化。
不仅如此,而且英语中类似例子5的形式几乎没有,这也是汉语不同于英语的一个方面。
B.虚实相间汉语语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虽说虚词是主要手段,实词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那是他在感情方面所作出的很少的几次表示中的一个例子。
这句话,很明显不是中国人所讲的,听起来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不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如果让中国人来讲的话,那就是:他很少表露感情,那是难得的一次。
“提不动你就滚吧”这句话,乍看是在骂人,其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高年级同学在接待新生的过程中,帮忙提箱子,箱子很沉,这位新同学就说了这句话,说明箱子下面有轮子,是让轮子来滚动。
“谁的肠子?”这是去饭馆吃饭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多繁忙时。
一次,点了一份肥肠,服务员端着那份肥肠就在大声地喊:“这是谁的肠子?”我左看右看,没有人理会,恍然大悟:是我的。
只好硬着头皮喊道:是我的。
先卖老师,再卖学生,卖完即止。
一所高中有两家食堂:一是教师食堂,一是学生食堂。
学生食堂的饭菜不是特别可口,很多学生就跑到教师食堂去打饭,就使得教师食堂很挤,教师也很难打到饭。
教师食堂为了避免这种拥挤的情况,就写了一个告示:同学们:欢迎你们来教师食堂就餐,但是为了保证拥挤现象发生以及教师打不到饭,我食堂现决定:先卖老师,再卖学生,卖完即止。
看了这个告示后,我们忍俊不禁,这个学校的师生就这样被食堂卖完了,还要卖完即止。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这句话,我们让男生和女生分别来加标点符号,男生的是一样的,女生的是一样的。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一位教授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个是他特别喜欢的,一个是他特别厌恶的。
从英汉语言视角探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英汉语言视角探析中西方文化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人们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越来越重视。
这篇文章将从英汉语言视角出发,探析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语音差异中西方的语音有很明显的差异,这也是造成交流障碍的一个方面。
中文是一种声调语言,而英语则是一种弱重音语言。
这意味着,中文在发音时要注意不仅仅是发音本身,还要注意声调。
由于中文有四个声调,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个词在不同的声调下有不同的意思,这就需要我们在交流时更加谨慎。
而在英语中,发音几乎都是强重音,因此重点在于读音本身,而不是声调。
这就造成了在交流时,我们可能将一个单词的读音读错,导致对方无法理解我们在说什么。
二、词汇差异中英文之间的词汇差异也是非常显著的。
中文有很多汉字,这些汉字也经常被用在词语中,而英语则以拉丁字母为主。
东西方文化及社会背景不同,导致两种语言中的词汇也不同。
比如,英文中有很多食品名称,而这些名称在中文中比较少见,反之亦然。
此外,在日常交流中,中英文中一些相似的词汇也有着不同的含义。
比如,“礼貌”在中文中被解释为“有礼貌和遵从社会习俗”,而在英文中则更侧重于“提供相应的尊重和维持公共秩序”。
三、语法结构语法结构方面,中英文之间也有一些不同。
中文主要是以词语的顺序和语气来表达语义,而英文则主要是使用语法规则来表达。
比如,汉语中一般不使用代词,而英语中则大量使用代词来代替名词。
此外,在英语中有些句子可以省略主语和动词,而中文中这种省略则很少出现。
这也是造成误解的一个方面。
英语中的省略构成了口语化的特点,使得英语的交流更加快速和简洁。
四、文化背景最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必须考虑到。
中西方文化中有很多不同的观念和价值观,也影响了两种语言的使用。
比如,西方文化倾向于更加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化则主张全体积极地为社会和集体服务。
另外,中西方在交流时的默契程度也有一定区别。
西方文化倡导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保持面子和尊重对方。
从英汉习语中看中西文化不同
从英汉习语中看中西文化不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髓,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中,并且反映民族的风情习俗。
作为文化主体和创造者的人都属于一定的民族,无不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生活和创造文化。
各民族在地域、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文学、历史、宗教、发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形成民族文化的特殊性,使得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许多方面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
一、什么是习语语(phrase ),也叫做“词组”,旧称“片语”;固定的词组被称为“成语”,在英语中又称为习语(idiom )。
“短语” 也好,“习语”也好,在英语中都被认为是“一个单位”(a single unit ),一般在句中充当一定的句子成分,不能单独使用,除非有上下文的限制。
汉语短语就不一样了。
汉语的短语上通下达,结构不大,功能不小。
因此汉语的短语身兼二职:第一,它具有差不多全部汉语词法的特征;第二,它也具有差不多全部汉语法的特征。
所以,习语称为汉英对比研究和分析的起点和重心之一。
二、英汉习语对比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一)历史文化对比历史文化是一种社会遗产,它指文化形成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积累。
中国和西方国家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不同历史背景的中西方人民有着不同的传说,这为习语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并在其中赋予了独特的民族色彩。
中华民族有着两千余年之久的战争历史,因此这也在许多习语中有所体现,而这多来自《史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比如“兵不厌诈”“、兵荒马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
这些习语中多含有中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
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
而早期的英国被罗马帝国统治了近四百多年,希腊和罗马文明对英语有着深刻影响。
虽然英国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却远不如中国的历史悠久,也因此出自历史故事的习语没有汉语的丰富。
但仍有很多目前大家熟知的,而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弱点)、meet ones Waterloo (一败涂地)、Pen elopes web (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遭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sour grapes” (聊以自慰),“ nurse a viper in ones bosom” (姑息养奸)。
中西文化比较语法差异
中西文化比较语法差异摘要: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西方语言应用和语法的差异也较大。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交际模式和修辞原则等,即中西方文化语法具有不同的规律。
本文主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语法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西文化语法表意、结构、思维和表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体现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比较;汉语语法;西方语言语法汉语最初没有所谓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关语言理论传输到中国后,才逐渐有了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框架。
虽然汉语语法是基于西方理论而逐渐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如传达意义、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因此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差异,以期使人们更进一步明确汉语和西方语言的语言性质,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
1中西文化语法表意差异世界上很多语言都分有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等,但汉语与这些语言不同,汉语在被创造时,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即对过去式、未来式、单数、复数等规则没有要求,主张对称性和公正性。
语言作为人类传达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西方语言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
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语言具有客观性,主张以客观明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西方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为深刻,语法表达也更为精确。
而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具有主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将主体与世界联合在一起认识世界,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内心的领悟,因此汉语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小。
人们可以发现汉语表达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与西方语言明确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汉语语法相对而言更为灵活。
我国古文学家、教育家钱基博曾经表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
";这句话表明西方语法过于注重形式,虽然表达更加精确,但缺乏灵活性,而灵活性则正是汉语的显著特征。
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特点与文化差异
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特点与文化差异英语和汉语是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两种语言,它们在语法特点和文化差异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法特点1. 词序差异英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语-谓语-宾语,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而汉语的基本词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Tom is reading a book.”在汉语中应为“汤姆正在读一本书。
”2. 时态和语态差异英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较为复杂,包括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等。
而汉语的动词时态和语态相对简单,没有明确的时态和语态变化。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He has been to Beijing many times.”在汉语中可以翻译为“他去过北京很多次。
”3. 语法成分差异英语中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语法成分,而汉语中则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助词等更多的语法成分。
这导致了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句子“My brother is a doctor.”在汉语中则可以翻译为“我哥哥是一名医生。
”二、文化差异1. 礼貌用语英语和汉语在礼貌用语方面存在明显的文化差异。
在英语中,人们常常使用“please”、“thank you”等礼貌用语,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感谢。
而在汉语中,人们更注重使用适当的敬语和称谓,如“您好”、“谢谢您”的使用。
这反映了英语和汉语在待人接物上的文化差异。
2. 社交礼仪英语和汉语在社交礼仪方面也存在差异。
在英语文化中,人们注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喜欢进行积极的讨论和辩论。
而在汉语文化中,人们更注重保持面子和和谐,往往会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避免冲突和争论。
3. 文化背景英语和汉语的语法特点也反映了两种语言所处的文化背景。
英语是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语言,注重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而汉语是一种以集体为中心的语言,注重表达集体的意志和情感。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中英两国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密切。
虽然英汉两国均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但是英汉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仍然存在。
本文将会从语音、语法、词汇和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比较。
一、语音语音是一种基本的语言要素,英汉语言在语音方面的差异显而易见。
对于英语的元音而言,发音时重点是强调嘴唇的形状,肌肉的收缩与舌尖的位置。
而汉语元音的发音则更多地依靠声带震动的强弱。
比如在英语中, [i:]与[ɪ]两个音是区分大小写音的,而在汉语中,[i:]和[i]的区别更多体现在声调上。
对于辅音而言,汉语和英语又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t]和[d]在后面加了一个[i],则会变成音[ʧ]和[ʤ],而这在汉语里并不存在。
汉语中则有四个声调的区别,对于英语来说,同一音节发音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重音位置。
二、语法英语与汉语的语法结构不尽相同。
英语句子的语序、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修饰语之间的关系,等等,都与汉语有着不同的规律。
在英语中,形式主语it动词倒装、有些情况下there做形式主语出现,而在汉语中强调句子中的主语。
同时,英语中主语一般要位于动词前面,而汉语中主语通常出现在动词后面,例如“他吃饭了”。
英语的格语法是一大特点,同样没有直接对应的语法在汉语中,表达方式不彻底迂回,但表述的准确性较高,同时还涵盖了动词及其进行的方向,在说明过程中给予了更多的提示。
汉语则在两个意象之间加以比喻或比对,以描述含义深刻或比较精细的情形。
三、词汇在词汇方面,英汉两语言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英文中有大量的拉丁语单词,例如psychology、geography等,在与汉语不同的语言背景下,英文单词的计划性、规律性都较强,且具有一定的符号意义。
而在汉语词汇中,常常喜欢用象声词、象形词等短语表示具体意思,例如“哗啦啦”、“嗷嗷待哺”等,精细致思,特别能描绘出直观生动的场景和情感。
此外,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英文和中文各自独特的网络语言也有很大差异。
从汉英语句表现形式看中西文化差异
【1】刘殉.对外汉语教育学引导【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 版社,2002:121。 【2】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参考文献:
(4)There
is
no
agreement whether
historical inquiry。
方法论是指一般的历史研究中特有的概念.还是指历史 研究中各个具体领域适用的研究方法.人们对此意见不一。 即汉语习惯已知信息在前。未知信息在后,英语则相反。 这说明在对认知世界的临摹中.汉族人因其保守和封闭式的 认知习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已知到未知.反映在语言 结构上则是“旧知信息”先说.“新传信息”后说。而西方人的 开放性、发散性认知习惯体现在语言表达的顺序上是从未知 到已知。 汉语与英语表现的认知习惯差异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 大和小。即:中国人想问题先想大的方面.而英美民族的人想 问题先想小的方面。中国人关心的是过去。是传统:英美关心
1 13
B:Thank you.
此外.在对祝愿、祝贺表示感谢时,对方也不需要应答。 假如(18)中A再回应一句”Not at all”,那么,对话就变得不 伦不类了。不过,另有场合则以应答为佳:
万方数据
(2)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红楼梦》第四
回)。
If the Dragon King
wants
Now the Dowager
ordered
refreshments had been cleared away and the Lady two nurses to take Daiyu to see her two
uncles.
汉语中的从属关系主要是通过句子之间的内部逻辑关 系表达出来。其关联照应手段是隐性的,而在英语中,句子的 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接词if,because,although,when等表 达出来。例:
中西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
中西文化差异及语言体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中西文化因为历史、地理等原因而有许多差异,在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在语言中的体现。
首先,中西文化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文化有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
中华文化注重礼仪和家庭价值观念,强调孔子的“仁”的思想,重视家庭责任和尊重长辈。
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体权利和自我实现。
因此,中西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观念上有着差异。
在语言中,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词汇和表达方式上。
中华文化注重尊称的使用,如用“您”而非“你”,用“先生”或“女士”而非直呼其名。
这种尊称反映了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礼让精神。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呼其名,不那么注重尊称。
另外,中华文化重视面子和谦虚,因此常使用“谢谢”,“不好意思”等表达方式来传达客气和谦虚。
而在西方文化中,直接表达感谢和道歉是更常见的方式。
其次,中西文化在时间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注重历史和传统,时间观念相对较为长远,有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因此,在交流中会使用较多的成语和典故,以警示人们注重历史经验教训。
而在西方文化中,时间观念相对较为短暂,注重即时和效率。
因此,在交流中会更加直接和实用,少使用成语和典故。
在语言中,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时间表达方式上。
中华文化中常使用“明天”、“后天”、“大后天”等词汇来表示近期与时间相关的事物。
而在西方文化中,常使用“tomorrow”、“the day after tomorrow”等词汇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这反映出中西方在时间观念上的不同。
中西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态度和沟通方式上。
中华文化注重间接、含蓄、非言语的沟通方式。
在交流中,人们常使用肢体语言、眼神和微笑来传达信息。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和明确的沟通方式,更注重言语的准确和详细。
在语言中,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隐喻和比喻的使用上。
第一节 语法差异的中西文化视角
一、一来到汉语,头上的天都变了
(一)林语堂推荐的两本《语言论》
在印欧系语言中语法尚且千差万别,更不 要说中西语言的差异。 “英文中有三个‘位’case,nominative, possessive,objective,但是德文有四个, 拉丁有五个,梵文有八个,Pinnish有十二个。 又如英文文法分voice为主动与被动,然而我 们不要误会以为主动被动便是一切语言必有的 分别,梵文与希腊文却有所谓中动(middle voice)或自动,梵文还有causative, intensive,desiderative的分别。”
•
对客观世界的确定性的追求导 致认识的形式化。
•
西方语言以丰满的形 式特征描述确定的意 义世界,就是这种追 求的体现。
西方语言具有很强的形式自足, 语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关系大都 有形式上的标志,语法较为精确。
二、中西语法的文化差异
(一)灵活与精确
•
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具有主体性、 综合性的特点。 在语言上,就是不重视形式 的确证,而重视内心的领悟; 不讲究分门别类的精确,而 讲究融会贯通的全面。
亲爱的 同学们
亲爱
亲爱的 妈妈
•
汉语词的语法形式的非形态特征,正是汉语表达 的灵活性所需要和决定的。
二、中西语法的文化差异
(一)灵活与精确:灵活、多义的理解
汉语的“不A不B”格式
因果句:后半句之事 由前半句之事而生
两端句:前后两事并列
“不见不散”、“不打不相 识”、“不见棺材不掉泪”
“不闻不问”、“不早 不晚”、“不骄不躁”
一、一来到汉语,头上的天都变了
(二)陈寅恪的“小公律”和“大通则”
陈寅恪应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刘文典(叔雅) 之请,代拟夏季入学国文试题,考虑到“真 正中国语文文法尚未成立,退而求其次,用 对对子形式”考汉语语法乃至中国语文能力。
汉语国际教育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教育培训汉语国际教育中西文化差异分析徐瑾(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可以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开展有更好的效果,应对国家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使汉语教学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
本文对汉语国际教育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作为参考。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西文化;差异1语言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1.1词义中的文化差异词义作为人们在对客观对象的一种抽象概括,在其中包括有概念和内涵两种内容,概念指的是在交流中人们所了解的基本含义,具有固定的特点。
而内涵指的是在基本含义上的意义,这种意义具有不确定的特点,由于这层含义和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需要结合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1.2语言规则中的文化差异语言的差异和文化有着直接的关联,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在交流中采取的讲话规则也存在差异。
语言的规则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改变形成,在同一社会群体中能够达成一致性,人们的语言规则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这种现象和我们的习惯相似,在日常交流中难以注意到,但是当接触其他语言的时候,会发现使用自身国家语言规则来表达其他国家语言是不合理的,因此在交流中会产生困难*语言规则是日常讲话中隐藏于语言中的一种事物,讲话过程中的规则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难度*通过学习规则来了解和别人交流的方式*2非语言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2.1面部表情的文化差异面部表情是一种讲话过程中五官出现的动作。
其中有眼神、嘴型等,这些部分构成了面部表情,在交流中,面部表情也具有文化差异特点。
在西方国家人们的表情比较丰富,我们国家的人的表情比较单一。
由于西方国家的人们习惯利用面部表情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情绪,这点和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长期的习惯使他们更乐于使用表情进行交流。
比如,他们在表达惊讶情绪的时候,会将眼睛睁大,还会使嘴巴呈现出不同的形状。
2.2肢体语言的文化差异肢体动作也可以作为一种语言,其中包括手势动作和身体动作,手势更加常见。
从语言方面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语言方面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许多差异,其中语言方面尤为明显。
以下是几个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例子。
首先,中西方的语法结构有很大的不同。
中文是一种以主谓宾的语序为主的语言,而英语则是以主谓宾的语序为主。
这意味着中文的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的,通常是以主语开头,而英语的句子则是以主语开头,然后是谓语和宾语。
例如,中文句子“我去商店买东西”在英文中是“我去商店买东西”(I go to the store to buy things)。
其次,在词汇方面,中西方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中文有很多成语、俗语和谚语,这些词汇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
而英语有很多来自希腊、拉丁和法语等其他语言的词汇,这些词汇反映了西方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
例如,中文中有成语“人山人海”,意思是“人山人海”,而英文中则使用词汇“很多人”(a lot of people)。
另外,中西方文化在表达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异。
中文通常比较含蓄和间接,倾向于使用比喻和暗示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而英文通常比较直接和明确,倾向于直接陈述观点和感受。
举个例子,中文中的“你是个好人”可以通过比喻来表达,如“你是太阳,照亮了我的世界”;而英文中则直接使用表述“you are a good person”。
此外,中西方文化对待称谓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通常使用长辈的具体称谓来表示敬意和尊重,如“爸爸”、“妈妈”、“哥哥”等。
而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名字来称呼他人,即使是与长辈相处也是如此。
如在家庭聚会上,中国人可能会称呼长辈为“爸爸”、“妈妈”,而西方人则会叫他们的名字。
最后,中西方文化在交流方式和礼仪方面也有很多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尊重的是谦恭和谦虚。
平时交流时,中国人通常会使用一些客套话,如“请多关照”、“请多指教”等,以示尊重。
而在西方文化中,重视的是直接和坦率的交流方式。
人们通常会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而不太使用客套话。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作者:邵晶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年第12期语言是指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
语言不仅反映文化,而且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对比,从而进一步反映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语法;文化;差异【作者简介】邵晶(1981—)女,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涪陵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主要研究音韵学。
汉语在古代是没有现在所定义的基本框架的,只有小学之称(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而其实语法学也是在〈马氏文通〉的基础上才形成的〉)。
而现代汉语中的基本框架使用的完全是西方理论意义上的,却忽视了汉语的字的特征。
汉语有三方面的特点:语音、词汇、语法,本文将从语法方面阐述汉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1.汉语的语法特点汉语语法的特点,从普通话的角度,可以总结为四点: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A.体用一源在汉语当中,汉字字体和用法是同出一辙的,也就是说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不同而改变,然而却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例如:你别惹我,否则我把你一拳打得很抽象。
抽象这个词外国人是很难以理解的,只有中国人才可以理解。
纪晓岚是清代著名的学者。
一次,有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拿给纪晓岚修改,纪晓岚看后只写了三个字:放狗屁!这个人认为自己的文章被纪晓岚批评得一无是处,就去找纪晓岚。
纪晓岚说,放狗屁三个字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你写得再差点的话,那就是放屁狗;写得更差一些的话呢,就变为狗放屁了。
一位书法大家的字很难求得,有一次他写了不可随处小便这几个字,结果这几个字就被他的一位慕名者所求得,并且将这些字装裱,——小处不可随便。
你这是什么意思呀?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你这样做,很没有意思。
有意思。
这样说来,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是我不好意思。
顶峰红旗飘红旗顶峰飘红旗飘顶峰顶峰飘红旗旗红飘顶峰峰顶飘红旗峰顶红旗飘红峰顶飘旗……………这些例子均说明了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而改变,是体用一源的。
虚空与实体——从汉英语法差异看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
虚空与实体——从汉英语法差异看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虚空与实体——从汉英语法差异看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张伊娜摘要:以往的研究主要着重于词汇的文化内涵、言语风格、语言的语用研究、非言语交际以及篇章结构等,对语法结构体现的文化特性讨论较少。
本文试图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法和句法上的差异探讨中西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词法;句法1.引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外语界对文化的热情经久不衰。
学者们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研究。
研究不可谓不深,成果不可谓不丰。
但对语法结构如何体现文化特性的专门讨论却相对较少。
确切地说,泛谈结构差异的多,深入探讨结构差异体现不同文化精神的少。
有学者甚至认为语法与文化无关。
Seelye(1974)就明确指出,语言结构知识本身并不能为我们了解其政治、社会、宗教或经济制度提供帮助。
(转引自陈申,1990:65)我国学者许力生在讨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时也指出,“语法能力在很大程度是独立于语境的,不受制于特定的文化”,“语法习得和文化习得往往是两回事,没有必然的联系”。
(许力生,2000)笔者对上述看法不敢苟同。
因为,从发生学角度来看,一方面,语言总是根据人的需要产生的,它同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与人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社会活动联系在一起,因而它是文化的成果;另一方面,由于语言是一切理智活动的工具,人类的任何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语言结构便成为人类文化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基础和原型,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又是文化的条件,语言与文化互为因果。
因而,语言映现文化,文化又反过来构成语言的理据。
语法作为语言的主要构件之一,应该也一定是一种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最集中的表现。
基于上述观点,笔者拟在本文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在语法上的差异探讨中西文化精神的差异,即对宇宙的根本看法——虚空与实体。
2.词法差异体现的文化特性2.1.从词缀看文化学习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的各种词类大多有形态标志。
从语言方面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语言方面看中西方文化差异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
透一管可窥全豹,我就从语言方面来谈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1称谓及称呼: 学习英语时,我们不难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
我们看到,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
这种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
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
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别等万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区别,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
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
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
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
比如: 小孩子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这种做法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理的。
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Mrs 或Miss。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2、敬语谦词: 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
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文字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2法学21 赵瑞导读语文字像是一个精灵,深深贯穿在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文字不仅用笔记下了历史中的点滴。
同时,在文字里,我们可以解读,在使用这一文字民族的文化,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解读他们的传统,读懂他们的哲学和思考方式。
从目前世界发展的现状来看,无论从政治上还是文化上分为东西方两个不同的领域。
汉语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与西方文化的代表英语有着从形式上到表象上完全不同的区别,这也是东西方政治文化人文上的区别。
让我们用文字来解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点滴。
一、认识汉语目前根据语言学家的分类,世界的语言体系九个语系即: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马来-玻里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汉语言和文字是汉藏语系的代表。
汉语与其他语系唯一表象上的区别在于汉语没有字母的概念。
世界上十三亿人每天都在使用的文字,我们共同的语言——汉字。
中国的汉字起源于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经过5000余年的发展,形成的非常严谨和复杂的文字体系。
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区别于西方的字母文字和语言体系,可以说独树一帜。
从分析中国的文字和语言与西方文字语言的对比,可以了解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方面。
二、从文字解析中西文化差异(一)从汉语的字词分析中国的严谨性汉语的基本单元是字,由象形文发展而来的字。
汉语的字有着极其严谨的归类和属性。
汉字其实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单独意义的单体字。
如子,言,先等等,也就是不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这些字对于汉字起到最基础的表达作用,是汉字里的“字母”。
汉字的偏旁部首完全是由这些基础字演化而来。
汉字由部首将其严格的进行归类。
这样构成的字,无论从意义上还是发音上都被严谨的归纳。
中国的文化十分重视书面的严谨,而对于发音则采用古老的身教方式。
汉语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字就是词,字又组成词。
例如桌字。
表明了桌子的概念。
在这个词的规范下,衍生出课桌,饭桌等词,从这个属性来看,汉语言是十分注重归属严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汉语语法角度阐释中西文化差异
作者:邵晶罗辑
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11期
摘要:语言是指交际过程中所用的一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语法、词汇。
语言不仅反映文化,而且任何语言都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可替代的影响。
作者通过对汉英两种语言语法的对比,进一步反映中西文化本质上的差异。
关键词:汉语语法中西文化差异
汉语在古代是没有现在所定义的基本框架的,只有小学之称(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
现代汉语三分法(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框架完全是依据西方理论划分的,语法学也是在《马氏文通》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划分忽视了汉语本身字的特征,为此本文将从汉语语法方面阐释中西文化差异。
一、汉语的语法特点
汉语语法的特点,从普通话的角度可以总结为四点: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法句法结构基本一致;词的多功能性;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1.体用一源
在汉语当中,汉字字体和用法是同出一辙的,也就是说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不同而改变,然而却可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例如:
(1)你别惹我,否则我把你一拳打得很抽象。
抽象这个词外国人是很难理解的,只有中国人才可以理解。
(2)纪晓岚是清代著名的学者。
一次,有一个人写了一篇文章拿给纪晓岚修改,纪晓岚看后只写了三个字:放狗屁!这个人认为自己的文章被纪晓岚批评得一无是处,就去找纪晓岚。
纪晓岚说,放狗屁三个字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你写得再差点的话,那就是放屁狗;写得更差一些的话呢,就变为狗放屁了。
(3)一位书法大家的字很难求得,有一次他写了不可随处小便这几个字,结果这几个字就被他的一位慕名者所求得,并且将这些字装裱,——小处不可随便。
(4)“你这是什么意思呀?”“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你这样做,很没有意思。
”“有意思。
”“这样说来,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是我不好意思。
”
(5)顶峰红旗飘红旗顶峰飘红旗飘顶峰顶峰飘红旗旗红飘顶峰峰顶飘红旗峰顶红旗飘红峰顶飘旗
……
这些例子均说明了汉字的字体不会随着汉字的用法而改变,是体用一源的。
在英语当中,每个词都有不同形式的变化(6种),它是随着句式时态的不同而变化的。
不仅如此,而且英语中类似例子5的形式几乎没有,这也是汉语不同于英语的一个方面。
2.虚实相间
汉语语法最重要的一个特点: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
虽说虚词是主要手段,但实词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
(1)那是他在感情方面所作出的很少的几次表示中的一个例子。
这句话,很明显不是中国人讲的,听起来有种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不符合中国人的说话习惯。
如果让中国人来讲的话,那就是:他很少表露感情,那是难得的一次。
(2)“提不动你就滚吧”
这句话,乍看是在骂人,其实并非如此。
这是一个高年级同学在接待新生的过程中,帮忙提箱子,箱子很沉,这位新同学就说了这句话,说明箱子下面有轮子,是让轮子来滚动。
(3)“谁的肠子?”
这是去饭馆吃饭时经常遇到的问题,尤其是人多繁忙时。
一次,点了一份肥肠,服务员端着那份肥肠就在大声地喊:“这是谁的肠子?”我左看右看,没有人理会,恍然大悟:是我的。
只好硬着头皮喊道:是我的。
(4)先卖老师,再卖学生,卖完即止。
一所高中有两家食堂:一是教师食堂,一是学生食堂。
学生食堂的饭菜不是特别可口,很多学生就跑到教师食堂去打饭,就使得教师食堂很挤,教师也很难打到饭。
教师食堂为了避免这种拥挤的情况,就写了一个告示:同学们:欢迎你们来教师食堂就餐,但是为了防止拥挤现象发生以免教师打不到饭,我食堂现决定:先卖老师,再卖学生,卖完即止。
看了这个告示后,我们忍俊不禁,这个学校的师生就这样被食堂卖完了,还要卖完即止。
(5)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这句话,我们让男生和女生分别来加标点符号,男生的是一样的,女生的是一样的。
即:“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女人如果没有了男人,就恐慌了。
”
(6)一位教授有两位学生,其中一个是他特别喜欢的,一个是他特别厌恶的。
一次,这两位同学在课堂上都睡着了。
这个教授看到那个他所厌恶的学生就说:你看你,一看书就睡觉;你看他,睡觉都拿着书。
从上述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句义是要体现在语境当中的,如果没有了语境这一范围,句义就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令人哭笑不得,闹出许多笑话来。
不仅体现在语境当中,而且句义和汉语的虚词、语法、句读都有密切的关系。
二、中西文化语言的差异——语法差异
汉语虽然借鉴西方语言学理论有了语法这一概念,但是汉语的语法形态和外语有明显的不同:汉语主要是通过语序和虚词的变化来完成语法之间的转化的,外语主要是词形变化和语态变化来完成的。
如:
(1)If he is my friend,things is different.
如果将这句话译成汉语,多数中国人都会译成:如果他是我的朋友,情况就不同了。
这样翻译是错误的,因为英语有虚拟语态,汉语没有。
正确的译文是:他是我的朋友,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2)Her father asked,“You don’t want to lose me,do you?”She shook her head.
译成汉语则为:她的父亲问:“你不想失去我,是吗?”她点了点头。
(3)I love you,so do I.
如果某人向你告白说,我爱你。
但是你想婉转地拒绝,该如何回答:so do I(我也爱我自己)。
(4)D on’t trouble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 you.
这句话有两种翻译:不要自找麻烦/要找麻烦。
用汉语来翻译英语,Don’t只否定两个trouble;而其实英语Don’t要否定到句尾。
因此,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即是:要找麻烦。
(5)I don’t marry her because I love her.
这句话如果让中国人来翻译的话,肯定是:因为我爱她,所以我决定不娶她。
(可能是得了不治之症)。
但是,在西方就要译为:我不是因为爱她才和她结婚的。
从上述例子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语言之间有很大的不同,造成差异的原因是二者文化之间的差异。
中国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日积月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不同于西方的语言框架的语言系统。
因而,我们不能用西方的语言观点来看待我们的本土文化。
三、中西文化差异——人怎样把握世界?
西方人认为,自人从世界当中分离出来后,人就和世界成了平行面,人看待世界就是从视觉平面的角度来进行的,那么人认识到的世界就要通过确证性和形式化来实现。
中国人则认为,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将人和世界分离,始终提倡“万物与我为一,世界在我心中”,人们认识世界则是通过感悟、意会,自古有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汉语即是如此。
汉语是靠语境、暗示来认识世界的。
在中国古代就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可以言论者,物之祖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
”(《庄子·秋水》)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在意而忘言。
”(《庄子·外物》)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很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
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当然,明晰与暗示是不可得兼的。
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正如一种表达,越是散文化,就越少诗意。
正因为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不很明晰,所以它们所暗示的几乎是无穷的。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参考文献:
[1]吉兴东.论语言与思维的多重意义[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04).
[2]陶立波.在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血肉关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3]Steve Kulich,卢广忠.跨文化交际概述[J].英语沙龙,2002,(01).
[4]潘小松.从旧籍到新编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几本书[J].博览群书,2003,(04).
[5]梁书轩.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方式之间的关系探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3).
[6]杨卫红.语言表达中的文化差异探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7).
[7]吴昕.文化差异(英文)[J].师范教育,2004,(02).
[8]任付标.漫谈文化差异与语言表达的障碍[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9,(04).
[9]应冬兰,王裕芳.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重要性[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