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术审美的能力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课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美术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其美术修养,让学生在审美上有更高的追求。
美术课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充分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下面就是关于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的一些方法和策略。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通过美术课教学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学习。
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评价作品,提高审美水平。
学生要学会分析色彩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体的表现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在进行审美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基础。
二、注重对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对经典作品的欣赏和评析。
通过对古今中外各种优秀美术作品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品味和判断力,培养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独立鉴赏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投影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各个时期、各个国家不同的优秀美术作品,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增加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审美广度和深度。
三、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
学生的审美情感是影响其审美品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感,学生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美术作品的内在魅力,进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画廊等地参观优秀的美术作品,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美术作品的热爱和独特感悟,培养其审美情感。
四、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在美术课的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审美观念的引导。
艺术是多元的,学生的审美观念会因人而异,但是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一些艺术赏析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回答,引导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培养自己独立的审美观点,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和独特见解。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综合天地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夏丹丹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
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已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真实的生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鉴赏名作,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启引学生开展想象,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等。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有效培养,而且能帮助学生真正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致力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知,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明确小学美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之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并创新美术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生在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审美认知和特征因材施教,立足于教科书,从表象到本质、从浅显到深刻,对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进行扎实的培养。
一、充分感受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持久、“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据此,我们针对教学内容使用贴切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各种接触社会的路径,让他们的多种感官充分、真实地感知多种事物,在感知现实生活中逐步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吴冠中先生讲过: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他们进行绘画技能的传授。
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学各种画种,再去反复练习绘画技法,然后去美术考级。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启引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引导他们对现实、真实的生活进行正确、充分的感知,在这些过程中去发现美,真实地感受美。
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很多篇章都是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开展的,我们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启引学生发展平凡与现实中的美。
如教学《茂密的花》这课时,鲜花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遇可见。
但究竟该如何让学生去细腻观察并发现各种花的美,就成了这课教学的重难点。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3-02-15T06:58:50.81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9期作者:郭小睿[导读] 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势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也给学生的性格形成再来巨大影响。
郭小睿重庆市巫溪县城厢中学校405800摘要: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势的课程,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也给学生的性格形成再来巨大影响。
而在时代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与改革。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指挥棒,为了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必须加强艺术课程的教学。
当今审美意识能力越来越重要,而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学生该项能力,这对学生人格和性格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为了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效率,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审美能力教学目标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课;审美能力引言美术课是初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初中阶段进行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减轻文化课程的压力。
在初中生看来,艺术在培养人的情感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初中阶段是学生审美意识形成、审美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对学生心理特点、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艺术教育,使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审美能力的目的。
1审美能力的内涵我们常说的审美包括审美素养和审美能力两大方面,是指人们对事物及艺术作品中带有“美”因素的直觉与关注,在此期间能够获取一定的满足、愉悦的心情。
其中审美素养的核心是审美情趣,也就是对于艺术美中情调、浪漫与乐趣的感知力,审美素养以低俗、平庸与高雅三种方式进行区分。
想要培养高雅的审美素养,最简单直接的方式便是欣赏艺术作品,同时也要辅以文化、道德、人文等素养的共同进步、相互促进。
而审美能力是指感受、欣赏与创造美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需要通过不断的审美实践来完成。
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
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在高中阶段,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审美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逐渐形成。
高中美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接触到各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而开拓视野,提高对美的感知和理解。
首先,高中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们有机会欣赏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
从古代的石窟壁画到现代的抽象绘画,从中国的山水画到西方的油画,这些丰富多样的作品就像一扇扇窗户,让学生们看到了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学生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元素所传达的美感,从而逐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其次,高中美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感受作品的外在形式美,还要深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师会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作品,探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这种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能够让学生们形成自己的审美标准和评价体系,学会辨别什么是真正的美,什么是表面的、肤浅的美。
从而在面对纷繁复杂的审美现象时,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再者,高中美术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美术是一门强调实践和创新的学科,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机会进行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可以将自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
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独立创作,学生们不断地挑战自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技法和表现形式来展现心中的美。
这种创造力的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美术领域有所收获,还能够迁移到其他学科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创新思维。
此外,高中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也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实践课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深知美术教学实践课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参加本次美术教学实践课的过程中,我收获颇丰,现将心得体会分享如下。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我尝试了以下方法:1. 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美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融入生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到美术的价值。
3. 注重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注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有效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在探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分析其创作背景、技法特点等,帮助学生提高鉴赏能力。
3. 实践操作法:鼓励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绘画基础、审美观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有所收获,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2. 分层教学: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 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勇于尝试新的绘画技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四、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氛围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经验:1. 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关心他们的生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 (4)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一、美术教学是一门很特殊的学科,不仅仅是学习绘画、手工等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的心灵深处进行塑造。
现在小学生的审美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为了有效的开展美术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的审美意识是指学生所接受的、感受到的美的感受和美的认识,它是学生良好审美素质和美术创作的基础。
作为一名优秀美术教师,应该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创意,给他们提供一个美的环境,营造出美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得到深刻的感受和认识。
这是开展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首要任务。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观察力和感受力是美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画画和理解绘画技法的前置技能,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的重要环节。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观察自然,从身边的事物中学习在校园里走走,看看四季的变化,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通过摄影、素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自然的美,学会从自然中发现美的元素。
2.观察艺术品,从艺术品中寻找灵感通过寻找艺术品的灵感,引导学生开展艺术创作。
老师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美术鉴赏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美学视觉敏感度和美术创造性。
3.感知情感,从内部感受中寻找美在美术教学中,讲解艺术家的心境和状态,以及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帮助学生从艺术作品中感受情感,寻找美的主题。
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是学生思维的高级能力,是学生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
美术教学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开展自由创作的活动,并指导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创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力审美品味和鉴赏力是学生对美进行评价和选择的能力,也是美术教学要培养的重要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同时,要教育学生学会理性审美、客观鉴赏、主观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小学阶段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是小学美术课堂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由于对美术课堂教学的不重视,认为只有语文、数学这些学科才是主要的科目,所以在美术教学方法上没有进行细致的研究,对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培养也完全忽视。
鉴于此,本文从多个教学实践的解说来为美术教师介绍培养同学们审美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策略引言:所谓审美能力就是,要求小学同学能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美和不美进行基本的判断。
小学生正处于各种思维能力的初步发展阶段,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
审美能力是一种后天通过培养而形成的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经成为各个学科教学的重点。
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提升对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必要性1、能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小学美术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让同学们能够对对身边的各种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能够对事物的美和不美进行鉴别,同学们在对各种事物的美与否的辨别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同时使自身的耐心、细心以及判断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帮助同学们学习能力的提高。
然而这些所有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可以应用在小学美术学习上面,对其他文化学科也同样能够发挥提升学习能力的作用,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是很有意义的。
2、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同学在身心发展方面正处于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老师需要对同学们进行积极有益的引导教育,这样的教育引导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都会有比较深远的影响。
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培养同学们的审美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如果在小学阶段同学们就能够拥有较为全面的审美能力,那么他们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培养,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对于同学们自己以及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案例(含示范课课程设计、学科学习情况总结)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案例第一篇范文: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案例1. 教学背景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为例,通过一则教学案例,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审美、创新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3. 教学内容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第六单元“生活中的艺术”为例,通过分析教材中的课题,如“摄影艺术”、“民间剪纸”等,进行案例教学。
4. 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知识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摄影艺术的历史、流派以及拍摄技巧,为学生实践操作奠定基础。
4.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摄影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广告、新闻报道等。
(2)拍摄练习:学生在校园内进行拍摄实践,尝试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照片。
(3)作品展示:学生将拍摄的照片进行展示,分享拍摄心得和感悟。
4.4 课堂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拍摄作品进行点评,从技术、创意等方面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5.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认真反思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
(2)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思维。
(3)课堂评价是否全面、公正,能够激励学生持续发展。
6. 结语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案例教学法为例,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我国美术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第二篇范文:示范课课程设计1. 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学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育
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教育发布时间:2021-08-05T08:54:01.0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9月2期作者:常莹[导读] 审美能力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许多学校和教师在现实的实践教学中往往忽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也不能掌握或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提升对美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学更加轻松愉快。
常莹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旧县镇安鹿小学 444200 摘要:审美能力在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作用,许多学校和教师在现实的实践教学中往往忽略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也不能掌握或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提升对美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使美术教学更加轻松愉快。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教育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9-126-01引言随着国家对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小学美术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小学美术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纵观以往的美术教学,美术老师在小学课堂上主要教授的就是按照授课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学生的美术能力的培养不足,尤其是没有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审美能力培养,制约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亟需改变传统小学美术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提供良好教学平台,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一、新时期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意义美术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美术课教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语文、数学、英语是小学生必修的主科,而美术则是被普遍认为为次要学科。
但事实上,美术课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美术课背后隐藏着的不仅是艺术感受,更是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所进行的锻炼。
本文将从美术课教学入手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一、审美能力美术是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通过视觉传达。
美术课的教学对学生的视觉及感知能力进行了锻炼,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天生对美、好奇心、探索欲望都很强烈,而美术课的教学正好可以满足他们这方面的需求。
在美术课上,老师会向学生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风格,让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美的力量。
通过与作品中的色彩、线条、形式等元素的交互,学生们可以慢慢发展他们的审美眼光和敏锐的感知力。
美术教学中,老师还会对不同的艺术形式起一定的引导作用,提示学生们应该如何观察、理解及分析一个艺术作品或形象,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在艺术中寻找美的本质。
通过美术课的教学,我们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得到审美体验,更能够让他们逐渐成为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二、创造力美术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美的体验,更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独创性的设计和艺术性的表现,在美术教学中都得以得到很好的呈现。
理性和创造性都是人类智力体现的重要部分。
美术教学富有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事物中发掘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例如,在某次美术课中,老师要求学生用纸板、剪刀和色纸做一个吉祥物。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发挥他们的创造性。
老师并不强制要求,甚至没有要求他们制作出什么样的吉祥物,而期望学生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很多学生都制作出了非常有创意的吉祥物,甚至超出了他们老师的预期。
在美术课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手工操作和专注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他们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在美术教育方面,让孩子从“画画”到“造画”,是培养孩子创造性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发表时间:2017-08-09T15:04:29.2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89期作者:谢丽芳[导读] 从我国教育制度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就开设有美术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美术艺术的熏陶和感染。
甘肃省甘谷县磐安镇磐安小学741200摘要:审美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小学美术教育是小学生艺术学习的启蒙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小学美术不应只局限于学生的写写、画画,美术教育应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加强对学生审美技巧的训练,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文主要分析了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从我国教育制度可以看出,小学阶段就开设有美术课程,其目的是通过美术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艺术情操。
然而现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分数、考试大棒指挥下,学校、老师过于重视美术绘画技巧、绘画理论的教学,歪曲了美术艺术教育的本质。
我国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不尽如人意,存在美术课程教学地位不高,教学观点陈旧,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等问题。
如何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和思想,从教育视觉代替美术视觉来认知美术课程教育,将审美教育融入到美术教学中来已经成为当下美术教育的一项任务。
笔者结合实际经验,从在生活中发现美,激发审美兴趣;在作品中欣赏美,培养审美趣味;在作品中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美的元素等方面,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思考。
一、在生活中发现美,激发审美兴趣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只有具备了美的心灵,才能够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首先,教师要使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大自然的美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美。
不同的自然美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审美愉悦,丰富人们的审美心灵,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激发学生的智慧。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所表现出的感知、理解和评价的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美学情趣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在美术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讲解艺术作品的细节来帮助学生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
在学习一幅艺术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绘画技法等方面的细节,并通过讲解和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和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表达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创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表达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评价和反馈来鼓励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创作,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并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集体意识。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工具来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和艺术家的工作室,让他们亲身感受和体验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品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来展示和分享各种艺术作品,并通过学生的互动和反馈来拓展他们的审美视野和知识面。
中学美术教案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
中学美术教案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中学美术教案:发展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案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绘画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中学美术教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感知和表达,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文将提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帮助中学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策略1. 鼓励多元感知:通过展示艺术作品、观赏实地艺术作品等方式,刺激学生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培养学生对色彩、线条、形态等要素的敏感性和观察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个人的观感和感受,培养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
2. 提供多样性的创作体验:通过不同媒介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创作环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技巧,探索艺术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3. 引导对话与批评:组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互动,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观点,并鼓励他们提出具体有效的评论,激发思考和探索。
三、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策略1. 创造性启发: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一些艺术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瞬间,并以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下来。
通过这些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将培养出勇于表现自己独特思维和见解的能力。
2. 探索和实验:提供学生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时间,鼓励他们在创作中尝试新的观点和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系列的艺术材料和工具,让学生自主选择并进行实验性的创作。
这种自由探索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跨学科整合: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创造出更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
例如,将绘画与文学、历史、科学等领域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对一本书、一段历史或一种科学原理的理解。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美术教育是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虽然每个人的审美观都有所不同,但是作为美术教师,我们需要尽最大努力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使他们能够更加理解、欣赏美术,更好地享受美的力量。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美术教育是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美术之中,感受美术所传达的信息。
在课堂中,通过布置展示区、品鉴区等区域,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体验到不同艺术门类的特色和魅力。
同时,在美术展览、美术素材的搜集、展示场馆等方面积极推进,使得学生不仅是在教室中修炼美术素养,也是在外部世界中体验美术教育的魅力。
二、教学设计要多元化教学内容要多元化,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避免传统的画画、泥塑等模式,透过多元化的方式教授学生对美术的学习,例如通过电影、音乐等音像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画家的视觉感受,或者是摄影素材、天然物品等向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感受。
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丰富视野,先让学生通过多元感官体验不同的差异,来培养他们的审美观。
三、教学互动鼓励集体讨论在课堂中多安排互动活动,例如默画、集体画、群体讨论等,要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自我反思自己的绘画水平,借助学科交叉的方式,透过其他科目学习材料等方面,创造性地探讨艺术学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上手,通过实际绘画、观看实件作品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审美观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充分地关注学生个人的审美倾向。
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审美经验等方面,来更好地指导他们,让他们在艺术世界中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种感受方式。
在课堂中,可以精心组织,针对学生阅读习惯,带领学生深入阅读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性,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发掘自我。
五、注重多维知识的涵养审美观不仅仅是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直观理解,也是对于世界历史、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尝试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分析、解构和切入角度,通过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经济背景等整体知识的把握,来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阐述,帮助学生从更为广泛的视角来审美。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美术教育对于其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们在审美方面得到锻炼,同时也帮助孩子们增强对美的感知和认识。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进步。
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启蒙非常有意义,对于孩子们的美感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教会孩子们如何欣赏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孩子们内心的情感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同时,美术教育也可以促使孩子们形成独特的审美趣味,培养孩子们热爱美、创造美的品质。
这些品质不仅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审美水平,更可以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
美术教育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美术教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和鉴赏艺术作品。
孩子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除了美的感性体验,还有对于艺术作品的认知和理解。
此时,需要让学生了解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色彩,其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可以更深刻的领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
其次,美术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美术教育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欣赏和鉴赏艺术品,还可以学会如何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和绘画等方式,展示自己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
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锻炼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尝试和探索新的表现方式。
在探索的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让自己的艺术作品达到更高的艺术品位。
最后,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学习美术过程中,学生可以感知不同文化的色彩和风格,了解各种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美育园地16美眉·教研与美育 2022.07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龚治红(织金县自强中学,贵州 毕节 552100)引言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其的开展不仅能够打开学生的眼界,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帮助。
然而,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性,而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学习美术的意义,难以参与到美术学习中去。
对此,教师要积极转变以教为教的错误观念,要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视,让学生能够将美好的事物以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而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一)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较为强烈,如果不能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的话,那么将会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而美术作为富含人文性和艺术性的学科,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能在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中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来说,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到什么是美,在此过程中,他们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其能够有效地实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也逐渐将教学重心转向了培养全面发展综合型人才方面,而这里所指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生在文化知识上的良好表现,还指学生在精神层面获得的成长,即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方面。
尤其在美术教学中,其色彩鲜艳的画作能够在视觉层面上给予学生直观的冲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关注要想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就要积极创新优化教学方式,尤其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规划设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还要结合学生的情感需求,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体验。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美学理论,加深对艺术价值的理解,提高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艺术品、鉴赏名画、观看艺术展览等形式增加学生的美学教育体验。
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艺术创作,鼓励他们尽可能地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提升审美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应该先从教学目标出发,鼓励学生在理性的思考和创意的表达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主题和题材,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地实践,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独立思考的能力,达到更高的艺术修养。
三、鼓励学生创新和探索创新和探索是美术教育中令人兴奋的方面。
通过创新和探索,学生可以尝试新的表现方式,并在创新的过程中探索未知的领域。
艺术领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创新性的思维。
四、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美术教学需要许多实践动手环节,通过实践可以增加学生与艺术互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师应该创造更多有助于实践的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培养。
其中包括制作舞台道具、设计展览、编排演出等课程活动和练习,这些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现能力。
美术教学中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也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在互帮互助的组织建设中一起完成艺术作品或展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团队合作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在团队合作中培养领导风格以及学会协调与沟通。
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学和自我发展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多媒体技术,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建议学生日常生活中多参加有关艺术和文化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发展和趋势,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
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能 力的 培 养 进 行 了分析 。 关键词 : 初 源自 美术 教 学1 I 引 言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摘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
说起来,提高的方式方法很多,可在教学中具体落实起来难度也不小。
本文结合我个人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谈一些在实践中不断落实的有效途径,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能力,就是从事物中获得美感的能力,它与审美感受力、审美判断力、(审美)鉴赏力、(审美)趣味、(审美)品位是同义的。
一、制约美术教学的因素1. 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化地位。
由于受到升学的影响,美术教学处于边缘地位,得不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除了美术兴趣爱好者和考美术专业的)。
然而,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美术教学,为学生的艺术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2. 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
由于学校领导和家长及学生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再加上美术学科没有升学方面的硬性指标,导致美术教学不受重视,教师也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
3. 美术教育比较抽象。
美术课程与其他主科课程不同,美术教学具有很强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想象力。
同时,如果美术教师的授课没有个性,那么美术教学就成为一种再现性教学。
4. 美术教学的变化性。
艺术与时代背景、时代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艺术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美术教学也会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因此,美术教师应该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1.多样化的教学。
美术是艺术形式的一种,其内容与教学方式都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首先,要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激发学生对美术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学习,为今后的美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指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教师要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技巧,扩大学生的审美空间,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作品赏析能力。
最后,要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自主艺术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美术审美的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有奠定基础的重要作用。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以从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审美感知的敏锐性,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可以从展示古今中外历代绘画雕塑精品、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进行对比欣赏、自己动手创造美几个主要方面去努力。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每位美术教学工作者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一、展示古今中外历代绘画雕塑精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今中外名人力作,凝聚着作者毕生的心血,体现了人类智慧灵动的色彩,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如果条件允许,教者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观赏一些名人力作,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感动之余,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法国米勒的《拾穗者》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会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当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映入学生眼帘时,学生会感受到俄国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当席里可的《梅杜萨之筏》、德拉克罗瓦的《希奥岛的屠杀》、戈雅的《1808 年夜间的枪杀》呈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便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当威尼斯铁沁的《圣处女升天图》使学生眼前一亮时,那风行水上的流动气韵,那朱红和亮蓝配合得恰到好处的鲜明色彩,会使学生赞不绝口;当凡高的《盛开的
桃花》徐徐展开时,学生便会产生置身于阳光明媚、姹紫嫣红的百花园里的惬意;当米洛斯维纳斯的雕塑掀开神秘的面纱时,学生会感受到高尚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美……当这些画面使同
学们感动、激动时,他们自然会产生出一试身手的欲望,这时,教者再作适当点拨、鼓励,同学们学习美术的激情便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审美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二、走进大自然,激发审美情趣
美国教育家罗恩非说:“请把孩子们带到小溪边,让孩子在那里玩水嬉戏,让他们听一听,那轻轻流过的溪水的声音;也让他们学一学,那小鸟清脆又甜美的歌声;同时,更让他们静静地听,那微风拂过树梢的话语,还有那落叶着地时微小的沙沙声;请带他们来看看,这个世界优美的另一角吧!凡是能打动你优美感情的,也让它打动孩子吧!”这位美国教育家建议从多个感官的刺激上对孩子进行自然美的熏陶,让孩子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体验美。
我想在中学美术课堂教育中,我们应该尽量为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毋庸置疑,大自然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春花、秋月,骄阳、冰雪,潺潺流水、湛湛蓝天,随风飘拂的杨柳、辛勤忙碌的蜂蝶,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稻谷,川流不息的人群……只要细心观察,认真品味,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就会被大自然的美所感动,就会涌起一股描绘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激情。
三、通过对比欣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
那些出类拔萃的美术大师由于其个性、经历不同,其创作的作
品在构思方法上、色彩运用上、线条的处理艺术上都会有新颖独到、耐人寻味之处,如果教者能够引导学生在对比欣赏中领略到各自的独到的美,那么,学生的审美能力便会因此而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达芬奇和丁拖莱拖所创作的《最后晚餐》,其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不同,就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
达芬奇的画透视焦点居中,呈一种对称构图,加之空间处理的平板装饰性,给人一种平静稳定之感。
在平静中人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产生从静到动、从安稳向骚动之感;而丁拖莱拖的画,由于透视焦点偏向一边,长形餐桌向纵向消失产生倾斜的纵深感,不对称的画面失去了稳定性,加之人物的前俯后仰相互重叠,以及画面上方飞动着的小天使,更加剧了动荡不安的感觉。
再如同是画马的美术大师,宋代李公麟的《五马图》和民国徐悲鸿的《群奔图》就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前者描绘的由五人牵引的五匹马神采焕发,顾盼惊人,其运动形态和性情都惟妙惟肖;后者描绘的正在奔驰的十六匹马神态各异,气势雄壮,能使观者产生一种惊心动魄的震撼。
不难看出,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这种对比式欣赏对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审美创造的能力,促使审美教育产生质的飞跃
审美教育同样需要培养学生“探异求新”的能力、“创造思维”的能力。
只有达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才算完成了审美教育的任务。
审美创造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能力,它既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也需要教者脚踏实地富有创意的努
力。
这种努力简便易行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在学校范围内不定期开展主题性绘画创作比赛活动,如:创办“年俗文化展”、“感恩母亲”绘画比赛、“安全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文明就在我身边”连环画比赛、“我为生命添色彩”剪纸比赛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贺卡、小手工等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自己在活动中用双手也能创造美,自己的独特的爱的表现形式也会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带来喜悦和温暖。
其二是依葫芦画瓢为由此及彼的联想。
依葫芦画瓢——即老师挂一张范画,学生照着画;或老师画一笔,学生跟着画一笔。
这种传统的绘画教学方法在绘画教学的初始阶段也许还有一定作用,但当学生掌握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技能以后,还采用这种方法去教学,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因为依葫芦画瓢,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需要认真地思考,不需要把握构图线条相互依存的关系,不需要把握某一线条存在与否的必然性,不需要理解涂写位置非此不可的重要性,长此以往,便会形成惰性,形成离开老师则无从下笔的依赖性。
由此及彼的联想则能有效地纠正学生这种过分依赖老师的心理,逐步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可以指同类事物中的一种类型,也可以指不同事物中某一个个体;“彼”可以指同类事物中的另一种类型,也可以指不同事物中某一个与“此”不同的个体。
在具体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洋河蓝色经典的酒瓶定为“此”,把五粮液酒瓶
定为“彼”,在学生初步掌握洋河蓝色经典酒瓶的绘图技巧后,我们再强调一下五粮液酒瓶与洋河蓝色经典酒瓶的不同点,并要求学生据此涂画出五粮液酒瓶,这个五粮液酒瓶就成了“彼”。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洋河蓝色经典的酒瓶定为“此”把五公斤的塑料油壶定为“彼”,要求学生凭借想象的能力进行由此及彼的创作。
这后一种由此及彼的构思难度显然要大于第一种,因为这里的“此”与“彼”是不同类事物,它需要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积累进行跨越式的形象思维。
无论采用哪种由此及彼的方法,其效果显然比要依葫芦画瓢的方法要好得多,因为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这里提到的四个方面是教者在审美教育过程中不可忽略的几个主要方面,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它们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教者若能时时刻刻注意到这几个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定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钟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