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我所欲也》(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我所欲也》导学案
班级_____ 小组_____ 姓名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课文中主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3、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增强论证力量的写法。
学习重点:
1、文言字词的积累与课文背诵。
2、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难点:
1、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及其现实意义。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资料链接
孟子主张性善,这是因袭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习”,即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们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
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仁)、羞恶之心(义)、辞让之心(礼)、是非之心(智)。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重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
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
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铺陈,气势恢弘。
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
(一)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注意下列加点字的音:
苟.()得所恶.()不辟.()勿丧.()耳
一箪.食()蹴.()羹.()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所欲有甚于生者②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二)理解重点字词,疏通课文大意。
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并借助工具书掌握文言字词义,理解课文大意。
★重点字词:
1、鱼我所欲.也()
2、有甚.于生者()()
3、不为.苟得()()
4、故.患有所不辟.也()()()
5、如使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6、凡可以得生者.()
7、何不为.也()
8、由是
..()..则生而有不用也() 9、是故
10、非独
..也()()..贤者有是心
11、贤者能勿丧.耳()()
12、一箪.食()()
13、一豆.羹()()
14、呼尔.而与.之()()
15、行.道之人()()
16、蹴.尔而与之() 17、乞人不屑
..也()
18、万钟
..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9、于.我何加
..焉()()20、为.宫室之美()
21、得.我与.()()
22、乡.为身死()23、为.之()
24、是亦不可以已.乎()25、失其本心
..()
三、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怎样提出来的? 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
2、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述的?分别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3、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请结合历史或现实生活,再给本文补充两个事实论据。
四、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6分)
齐(齐国)大饥(饥荒)。
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
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
(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
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
《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阅读下面《不食嗟来之食》,完成文后问题。
(6分)
齐(齐国)大饥(饥荒)。
黔敖(齐国的一位富商)为食(准备了食物)于路,以待饿者食之(给他们吃)。
有饿者蒙袂(mèi)辑屦(jù)(袖子遮着脸,拖拉着鞋),贸贸然(两眼昏昏无神的样子)来。
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喂)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终不食而死。
(选自《礼记.檀弓》
(1)上文与《鱼我所欲也》选段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把它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分)
(2)“嗟来之食”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它的意义。
(4分)
【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
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嗟来之食】(提示:答题不超出100字。
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
)
(三)(共12分)
18、(1)好处、益处、裨益等(2)感谢、感激、感恩等(3)从前、以前、昔日等
(4)停止、抛弃、丢弃等(2分。
答对两个给1分。
意思对即可。
通假字如只答出本字不得分。
)
19、一碗饭,一盆汤,得到它就能生存,得不到它就不能活。
(2分。
意思对即可。
)
20、人不能为获取高官厚禄而舍弃礼义。
(2分。
意思对即可,从正面阐述亦可。
如只是套用课文中的原句作简单翻译,最多只能得1分。
)
21、(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2分。
多答少答扣1分。
)(2)参考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
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
”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
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
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
(4分。
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