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入门

合集下载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翻译《中庸》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翻译【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中庸》第一章原文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第01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以上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源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02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03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04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第05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第06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第07章】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08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09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10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1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第一章(5篇)

《中庸》第一章(5篇)

《中庸》第一章(5篇)第一篇:《中庸》第一章《中庸》第一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中庸》第一章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读准字音,读通读顺第一章内容,进而熟读、背诵本章。

(2)理解“天命、率性、见、中、乎、节、致”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的意思。

(3)积累文言文的知识,理解第一章的意思,初步了解中庸之道。

2、过程与方法:(1)借助教师给出的注释,结合课外资料,通过独立自主地学习,正确理解本章节的大概意思。

(2)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来反复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古文的魅力,从读中进一步释义,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滋养。

(3)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说明在生活中如何做到“慎其独”,再进一步引申“中”、“和”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精神。

(2)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意思和主题思想。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把握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修养身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今学期,我们增添了一门新的学科——《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同学们,你们所了解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呢?生各抒己见。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部国学经典——《中庸》,一起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简介《中庸》,浅知其意1、《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

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

其实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讲解《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也是孔子的学说之一。

它共分为20篇,每篇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以下是《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及讲解:《中庸》第一章的全文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一章的主题是关于修养和道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达到至善的境界。

下面是对这一章的讲解:首先,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这里的“大学”指的是修养的过程,而“明明德”则是指明确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只有明白了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前进。

其次,大学之道在于亲民。

这意味着修养的目标应该是为了造福人民,服务于社会。

修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还应该与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相结合。

然后,在修养过程中要能够止于至善。

这里的“止”指的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被物质和感官的诱惑所左右。

只有达到至善的境界,才能真正实现修养的目标。

接下来,明确了修养的目标后,就要知止。

知止意味着要明白自己的局限和能力,不贪图过多,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

只有知止,才能够有所定位,不迷失自己。

然后,有了定位后才能够静下心来。

静下心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只有静下心,才能够集中精力去做事,不被杂念所扰。

安下心来后,才能够深思熟虑。

深思熟虑是指在行动之前要仔细考虑,权衡利弊,避免盲目行动。

只有深思熟虑,才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不轻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最后,通过深思熟虑,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收获。

这里的“得”指的是在实践中获得成功和成就。

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取得进步和成就。

总之,《中庸》第一章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以及达到至善境界所需的步骤和态度。

只有通过明确道德准则、亲民、知止、定静、安虑和深思熟虑,才能够在修养的道路上取得真正的进步。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

中庸全文及译文及讲解一、中庸全文中庸之道,乃是孔子所倡导的思想,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中庸全文的中文原文和英文译文,同时也对中庸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讲解。

中文原文《中庸》曰:中者,天下之至道也;庸者,天下之达道也。

至道无名,万物皆归焉;达道无名,天下皆归焉。

庸者,天下之始也;经者,天下之经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庸知其所始,谓之天庸;知其所终,谓之天经。

是谓两行。

逊于尊者为下;非礼勿视,非道勿听。

古之所谓“至言”,师之道也。

英文译文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says: “The Mean is the ultimate way of the world; the utmost way of the world is through the Mean. The ultimate way is nameless, and all things return to it; the way through the Mean is nameless, and the world returns to it. Through the utmost way, things begin, and through principles, things are got. The utmost harmony is the position of heaven and earth, and the growth of all things is bound up with it. Through the Mean one knows its beginnings and is called heaven’s moderate. Knowing its ends is called heaven’s guidance. This is called the double rule. To be lesser than worthy men is to be below; do not look at what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propriety, and do notlisten to what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way. What the ancientscalled ‘the utmost words’ is the teaching of a master.”二、中庸讲解中庸是孔子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先秦思想中儒家学派的重要内容。

《中庸》(1-20章)白话版

《中庸》(1-20章)白话版

《中庸》白话版【提要】《中庸》一书,原为《小戴 .礼记》中的一篇,为曾子的学生子思(孔子的孙子)所作。

宋朝学者朱熹将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合并成四书。

朱熹解释中庸说:中,就是不偏不倚,把握天下正道;庸,就是永远不变更,坚持信守的定理。

他认为,中庸是儒家学者进行自我修养的基本课程。

中庸一书首先从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谈起,中间广泛地谈到世上万事万物演化的道理,最后又归结到自我修养上来。

它反复、深入地阐扬了儒家学派的修身观点 。

程颐 先生说: 不执意偏向就叫做中,不更改常理就叫做庸; 中的意思,就是天下的正确道理,庸的意思,就是天下的固定原理 。

这本《中庸》是孔子传授后人的思想方法,子思恐怕它相传久远而出现差错,所以整理成这本书,并用来传授给孟子。

这本书开始从一个道理讲起,中间分散讲述各种事情,结尾又回来综合成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放开就可以充满整个世界,收起来就可以深藏到微小的心中。

它的内涵无穷无尽,但都是由实在的学问组成。

善于读书的人只要认真反复地研究是可以有很多收获的,那一生一世运用它,将受益无穷 。

上天所赋予人的一切就 叫做本性 ,依照自己本性去做这就叫做 正道,理解并发扬正道就 叫做教化 。

道,是一刻也不能够离开的;如果可以随意离开,那就不是正道了。

因此君子特别要注意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检点自己,特别要注意在别人听不见的时候也怀着警惧之心。

世上没有什么事不能被发现、没有什么地方不能被公开,所以君子对自己单独处事时特别慎重。

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没有表现出来时,可以称作中;发出来而又都符合礼仪分寸,这就叫做和。

中这个东西,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这个东西,是天下的共通大道。

如果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的位置就端正不偏了,世上万物就发育生长了。

以上是第一章,这是子思根据孔子的意思所创立的理论。

它首先阐明道的本源是出于天意而不能够改变的,它的实质本体存在在人的身上却又不可以分离,其次说明“存心、养性、自省、明察”的主要意义,最后谈到圣贤人物的精神感应和功用变化的最高境界。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依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增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

《中庸》全文《中庸》全文【第01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以上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

首明道之本源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

次言存养省察之要。

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未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杨氏所谓一篇之体「要是也。

」其下十章盖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终此章之义。

【第02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03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04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第05章】子曰:「道其不行矣乎。

」【第06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

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第07章】子曰:「人皆曰『予知』。

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08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言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09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10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11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原文及注释

中庸原文及注释

中庸原文及注释中庸原文及注释如下:第一章:天命(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上天赋予人的这一点真灵,就是人的自性本性。

人依循天理良心(本性)的所思所做所为就叫做道。

接受圣人的教化,改毛病去脾气,能调整自己的太过或不及,而回到自性中道,这就是修道。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能。

莫现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译文:“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

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

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

所以修道之人在独处之时也要戒惧谨慎,战胜自己那些容易出轨的心念与行为。

(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文: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的情感,但当喜怒哀乐的情感还没有发动的时候,心是寂然不动的,所以没有(太过与不及)的弊病,这就叫做(中)。

当七情六欲感应外境而发了出来,都能做到没有太过与不及,没有不合理而都能恰好中节,这就叫做(和)。

中是生天生地生人的大根源;和是天下万物所共同通行的大路。

有修养的君子如果能做到顺道体合道用的中与和两种境界,那么天地都会安居正位,万物也都可以顺遂生长。

第二章:自诚明(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者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自家的真宰发动,内外纯粹灵明,就是自性光明的人;自己由不明白到明白人生真谛,也逐步明心见性了,这是接受教化的功效。

至诚如神的人定慧圆明,也能让天下人明白道而修自性的道;能了悟真理必能真诚修道。

(5)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成己,仁也;成物,智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中庸第一章全文及译文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孙子子思整理。

第一章的原文及其译文如下:
一、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二、译文:
天赋给人的本性称为性;按照这种本性去行事称为道;修习这种道的过程称为教育。

所谓的“道”,是指时时刻刻都不能离开的行为准则;如果能离开它,那就不是真正的道。

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对别人听不到的言行也要恐惧。

最隐秘的地方最容易显露人的真实品性,最微小的事情最能显露人的真实态度,所以君子在独处时格外慎重。

这一章节主要强调了君子应时刻遵循内心的道德规范,即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应保持道德的自律。

这是儒家思想中对“中庸”理念的一个基础阐释。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译注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译注

《中庸》第一章原文及译注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中庸》的主要思想是倡导人们追求中庸之道,通过修身养性、遵循道德规范和与自然和谐相处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它对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中庸》第一章的原文和译注: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注: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

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因此,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因此,君子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
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安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

《中庸》入门

《中庸》入门

《中庸》入门唐纪宇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四书中的《中庸》。

一、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我们了解《中庸》一个最重要的文本是中华书局所出的《四书章句集注》,这个《四书章句集注》,无论从版本的选择上以及句读、校勘上,都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最好的一个了解四书的版本。

如果说《四书章句集注》有一个缺陷的话,中华的一个版本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在四书的排序上,中华书局的排序是按照《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样一个顺序来排列的。

这样一个排序当然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学》跟《中庸》都是章句,而《论语》跟《孟子》都是集注,所以这本书后来被我们命名为《四书章句集注》,它完全体现了这样一个题目的特点。

但按照朱子的讲法,朱子对于四书他自己是有一个排序的,他这个排序是首《大学》,次《论语》,再《孟子》,最后才是《中庸》。

为什么要首《大学》?《大学》是帮助我们建立人格的规模。

什么叫建立人格的规模?是你人生可能成长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是由《大学》来帮助我们确立的。

朱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就好像我们耕地,比如你买地,你买我们教室这么大一块的地方,这是一个规模,即便你在上边在更高的一个高楼,那你也是这样一个规模,但你买了整个学校,我们这个学校这么大一块地,那你的人格规模又不一样,所以,朱子将《大学》是帮助我们建立我们的人格规模,因为《大学》里面讲到我们为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接着是《论语》,《论语》是帮助我们建立根本,根深才能叶茂,为什么《论语》可以帮助我们立根?是因为一方面《论语》里面有大的伦理原则,比如伦理里面讲到很多大家最为熟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边一个大根本的原则。

另外一方面,《论语》里面有一个特点,孔子从来不抽象地去讲一个道理,孔子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来给弟子讲儒家道理。

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在不同的弟子问到仁,“仁爱”的这个“仁”字的时候,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所以《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我们自身,这也是我个人读《论语》的一个感受,每一次读《论语》你都可以读到你之前没有读到的东西,你都有新的收获,所以第二个部分我们应该读《论语》。

《中庸》——第一章

《中庸》——第一章

【导语】《中庸》是《四书》之⼀,与《⼤学》同为《礼记》中的⼀篇,不过从汉代起似乎就单独流传。

我们就先来看看——中庸的第⼀章,欢迎阅读!
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上天赋予⼈和物的根本,叫做“性”;在⼈即⼈性,在物即物性。

遵循本性⾃然的规律,叫做“道”。

修养⼈性⾃然的法规,叫做“教”。

原⽂: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道也。

是故君⼦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慎其独也。

译⽂:“道”是⽚刻也脱离不开的,能够脱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因此,有道德的君⼦⾮常谨慎、敬畏地对待那眼睛只有天下最诚的圣⼈,才能充分地发挥他的天性;发尽天性,才能发尽⼈性;发尽⼈性,才能发尽物性;发尽物性,就能助天地化⽣、养育万物;能助天地化育万物,就能与天地并列,排在第三了。

看不见、⽿朵听不见的东西-“道”;遏制住欲念,即使是在隐晦或细微的地⽅,也不让它显现出来。

因此,当君⼦⼀个⼈独处的时候他是特别谨慎的。

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喜怒哀乐等感情还没有抒发出来的时候,叫做“中”;抒发出来⽽⼜完全符合礼义的标准,叫做“和”。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通途。

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就会各安其位、正常运⾏,万物就会正常地⽣长、发育。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博学之《中庸》

博学之《中庸》

博学之《中庸》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二章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三章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第四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第五章子曰:“道其不行矣夫!”第六章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第七章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第八章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第九章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第十章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第十一章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第十二章君子之道,费而隐。

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第十三章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

《中庸》全文、注释及译文第一章(中和是天下的根本)【原文】天命之谓性(1),性之谓道(2),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3)。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第1章)【注释】(1)天命:天赋。

朱熹解释说:“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

”(《中庸章句》)所以,这里的天命(天赋)实际上就是指的人的自然禀赋,并无神秘色彩。

(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

(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

见(xian):显现,明显。

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

(4)中(zhong):符合。

(5)节:节度法度。

(6)致,达到。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读解】这是《中庸》的第一章,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解决了上述思想问题后,本章才正面提出“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进入全篇的主题。

作为儒学的重要范畴之一,历来对“中庸”有各种各样的理解。

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

《中庸》拼音版27212

《中庸》拼音版27212

《中庸》全篇第dì一yī章zhāng天tiān 命mìng 之zhī谓wèi 性xìng ;率lǜ性xìng 之zhī谓wèi 道dào ;修xiū道dào 之zhī谓wèi 教jiào 。

道dào 也yě者zhě不bù可kě须xū臾yú离lí也yě;可kě离lí,非fēi 道dào 也yě。

是shì故gù君jūn 子zǐ戒jiè慎shèn 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睹dǔ,恐kǒng 惧jù乎hū其qí所suǒ不bù闻wén。

莫mò见jiàn 乎hū隐yǐn ,莫mò显xiǎn 乎hū微wēi 。

故gù君jūn 子zǐ慎shèn 其qí独dú也yě。

喜xǐ、怒nù、哀āi 、乐lè之zhī未wèi 发fā,谓wèi 之zhī中zhōng 。

发fā而ér 皆jiē中zhōng 节jié,谓wèi 之zhī和hé。

中zhōng 也yě者zhě,天tiān 下xià之zhī大dà本běn 也yě。

和hé也yě者zhě,天tiān 下xià之zhī达dá道dào 也yě。

致zhì中zhōng 和hé,天tiān 地dì位wèi 焉yān ,万wàn 物wù育yù焉yān。

右yòu 第dì一yī章zhāng ,子zǐ思sī述shù所suǒ传chuán 之zhī意yì,以yǐ立lì言yán 。

中庸(第一章学习)

中庸(第一章学习)
中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章)
关于中庸
•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是 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为战国 时子思作。 • 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 • 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 列为"四书"。 • 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
• 《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认为过犹不 及,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 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 “教”。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2.“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 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 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 地方也是谨慎的,在 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 1.( )之谓性;( )之谓道;( )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子( )乎( ),( )乎( )。 • 3.莫( )乎( ),莫( )乎( )。故( )也。 • 4.( )、( )、( )、( )之未发,谓之( )。发而皆 ( ),谓之( )。( )也者,天下之( )也。( ) 也者,天下之( )也。 • 5.( ),天地( )焉,万物( )焉。
•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2.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 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 3.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 达道也。 • 5.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入门唐纪宇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讲四书中的《中庸》。

一、关于四书的阅读顺序我们了解《中庸》一个最重要的文本是中华书局所出的《四书章句集注》,这个《四书章句集注》,无论从版本的选择上以及句读、校勘上,都可以说是我们今天最好的一个了解四书的版本。

如果说《四书章句集注》有一个缺陷的话,中华的一个版本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在四书的排序上,中华书局的排序是按照《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样一个顺序来排列的。

这样一个排序当然有它一定的道理,因为《大学》跟《中庸》都是章句,而《论语》跟《孟子》都是集注,所以这本书后来被我们命名为《四书章句集注》,它完全体现了这样一个题目的特点。

但按照朱子的讲法,朱子对于四书他自己是有一个排序的,他这个排序是首《大学》,次《论语》,再《孟子》,最后才是《中庸》。

为什么要首《大学》?《大学》是帮助我们建立人格的规模。

什么叫建立人格的规模?是你人生可能成长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是由《大学》来帮助我们确立的。

朱子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这就好像我们耕地,比如你买地,你买我们教室这么大一块的地方,这是一个规模,即便你在上边在更高的一个高楼,那你也是这样一个规模,但你买了整个学校,我们这个学校这么大一块地,那你的人格规模又不一样,所以,朱子将《大学》是帮助我们建立我们的人格规模,因为《大学》里面讲到我们为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接着是《论语》,《论语》是帮助我们建立根本,根深才能叶茂,为什么《论语》可以帮助我们立根?是因为一方面《论语》里面有大的伦理原则,比如伦理里面讲到很多大家最为熟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里边一个大根本的原则。

另外一方面,《论语》里面有一个特点,孔子从来不抽象地去讲一个道理,孔子都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来给弟子讲儒家道理。

我们大家非常熟悉,在不同的弟子问到仁,“仁爱”的这个“仁”字的时候,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所以《论语》可以帮助我们丰富我们自身,这也是我个人读《论语》的一个感受,每一次读《论语》你都可以读到你之前没有读到的东西,你都有新的收获,所以第二个部分我们应该读《论语》。

再是《孟子》,《孟子》是使人发越。

什么叫使人发越,它是激发人,《孟子》这本书很有意思,它不仅可以激发人的智慧,因为《孟子》跟《论语》相比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孟子》里面有非常多的辩论,《孟子》所处的时代已经跟孔子非常不同了,在《论语》中孔子基本上是思想的独白者,他跟弟子的关系是一个指导者跟被指导者的关系,弟子有什么问题,你就去问孔子,孔子回答了,弟子就按照孔子所说的去做就好。

但到了孟子这个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各种学说相继兴起,所以孟子要跟各种各样错误的言论进行辩论,孟子自己也讲:“吾岂好辩哉?吾不得已也。

”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辩论,是因为不得已。

因为他要跟各种各样错误的思想进行辩论,辩论是可以激发人的智慧的,有些问题只有在辩论中才能得到阐明,所以一方面《孟子》可以激发人的智慧,另外一方面,《孟子》还可以激发人的志气,不仅仅它可以激发人的智慧,还可以激发人的志气,《孟子》中有非常多的经典沦落,我们大家最为熟悉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我们以前都学过,这样的段落是非常能够激发人的志气的。

所以在《孟子》里面,孟子曾经评价上古的伯夷跟叔齐,他说:伯夷叔齐之风,可以使懦夫勇,可以使贪者廉。

这也是孟子自身的一个写照。

最后朱子认为才应该去读《中庸》,因此朱子的想法《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

《中庸》里面所包含的是儒家最精微的一些道理,所以《中庸》特别难,要放在最后来读,所以今天我们大家对于《中庸》有非常多的误解,我们今天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这件事我做得很中庸,但这不是中庸最原初的含义。

“中庸”在儒家思想里面特别地明确,它是儒家致高的的德性,是最高的德性,所以按照朱子的讲法它也应该被放在最后的部分来阅读和学习。

二、《中庸》的作者与结构关于《中庸》我们会涉及到一些基本问题,如《中庸》的作者,如果大家读过《三字经》的话就会了解到其中有两句话,是说作中庸,子思笔。

如果你熟悉《三字经》的话,你就会了解到,《中庸》的作者就是子思,《三字经》里边这样的一个讲法最早来源于《史记》,因为《史记》里面有一段明确的记载,它说,“孔子生鲤,字伯鱼,伯鱼生伋,字子思,年62作中庸”,有这样的一段明确的记载,所以《中庸》的作者是非常明确的,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中庸》的作者非常地明确,这一点跟《大学》不一样,《大学》的作者由于没有相关的记载,所以我们并不知道他是谁,朱子猜测他是曾子,但没有特别切实的证据,但《中庸》不一样,《中庸》的记者是非常明确的,就是孔子的孙子子思。

《中庸》从命名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它与其他四书中的文献也有一点不同,《中庸》的命名是取自《大学》这一篇文章的前两个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前两个字,以此来命名。

《论语》是整本书的一个名字,每篇的命名也是取一篇首章的前几个字,比如像第一篇《学而篇》,是取“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前两个字,第二篇叫《为政》,是取“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的前两个字,第三篇叫《八佾》,取自“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前几个字。

《孟子》也一样,《孟子》第一篇叫《梁惠王》,就取得梁惠王的首章《孟子见梁惠王》,其中取梁惠王这几个字。

第二篇叫《公孙丑》,取自《公孙丑问曰》前几个字。

《中庸》不一样,《中庸》如果按照之前四书这样一个命名规律的话,它应该被称为叫《天命》,因为《中庸》的第一句话是天命之谓性,如果取前两个字的话这篇文章叫《天命》,它没有这样取,而是取名为《中庸》。

我们从《中庸》的首章去找的话,我们根本看不到“中庸”这两个字,所以从这个命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庸》这篇文章与四书的前面三本文献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庸》是整个文章主旨的一个概括,既然它是主旨的一个概括,意味着《中庸》这篇文章是一篇完整的儒家的哲学论文。

既然它是一篇完整的论文,那它就一定有非常清晰的论述的目标,以及它有非常清楚的结构,以及非常清楚的展开的逻辑,这是《中庸》与其他三部儒家文献最大的一个不同。

所以我们在读《中庸》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始终要有一个结构性的概念,如果没有结构性的概念,《中庸》的很多篇章,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读懂,甚至一些最具体的篇目所讲的内容,我们也没有办法去了解。

所以我们在读《中庸》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结构性的概念。

《中庸》按照朱子的划分一共分为33章,这个划法是朱子的一个划分的方式。

台湾有一个倡导经典阅读的学者叫王财贵的人,他的四书里面的《中庸》就划分为26章,我们今天讲的还是按照朱子33章的这样一个划分来进行讲解。

朱子把33章一共分为3个大的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从第一章一直到第十一章,这一部分朱子讲叫首明一理,首先讲明一个完整的道理,第二个部分是从第十二章到第二十章,按照朱子的讲法是中散为万事,把这一个抽象的道理具体地放在我们的生活场景中,它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所以它会分散为一些不同的具体的内容,这是第二部分主要告诉我们的内容。

第三个部分是从第二十一章一直到结尾(第三十三章),按照朱子的讲法叫末复归于一理。

从散为万事又重新回归到一个道理,我们注意到,从第二十一章一直到第二十六章都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是“诚”(“真诚”的“诚”)这个字,所以,最后整个《中庸》的道理都回复到“诚”这个字上,后边我们会有详细的讲解,究竟什么是“诚”?为什么“诚”可以代表《中庸》这样一个完整的道理。

这是《中庸》的结构。

三、《中庸》解题接下来我们来看《中庸》的标题的具体的含义,我们对它进行一个解题。

“中”跟“庸”分别代表什么?到底“中庸”是一个什么样的意思?刚才我们讲《三字经》里边有两句话,叫做作中庸,子思笔,在这两句话之后还有两句话叫中不偏,庸不易。

这两句话已经表现出“中”跟“庸”的具体含义,什么叫“中”?是不偏的意思,朱子的解释更为具体,他说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个就叫做“中”。

我们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用不偏来概括,把“中”解释为不偏,大多数学者基本上都同意,但我们有一些问题需要搞清楚,大家也可以回去思考,第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叫不偏,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们要做到不偏,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不偏,这些问题是非常关键的,这是“中”这个字的含义,就是不偏。

那什么是“庸”?关于“庸”比较麻烦,“庸”有非常多的解释,有一种解释,是把“庸”解释为“用”,这在古代汉语里面是完全有这个意思的,是合乎道理的。

当“庸”被解释成“用”的时候,“中庸”就变成了“用中”的道理,“用中”的方式。

在《中庸》整篇文章里面当然有这个意思,但如果我们仔细去看的话,它并不是《中庸》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所以“用”的这个解释并不好。

除了“用”之后,“庸”还可以也另外一种解释,理解为“功”(“功用”的“功”)字。

因为在《礼记•学记》里面专门有一段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它讲一个善学的人,他的老师会非常地轻松,但收到的效果却非常地好,并且他又把这样一个好的效果又归功于自己的老师,“又从而庸之”,所以“庸有“功”的意思,那当我们把“庸”解释为“功”的时候,“中庸”就变成了中的功效,如果我们做到“中”的话,它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实际的好处,《中庸》就变成了这样的一个意思,就好像《荀子》里面专门有一篇叫《儒效篇》,讲的是儒家的效用,儒家的好处。

大致“中庸”就会变成这样的一个意思。

《中庸》里面是否有这样的意思?当然也有。

因为在首章里面就讲到了“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这就讲到了我们如果做到“中”的话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但是这也不是《中庸》这篇文献里面最主要的一个含义。

那“庸”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还是要回到《三字经》的概括,即庸不易,这个“易”是《周易》的“易”字,是改变的意思,“庸”就是不改变的意思。

这个意思来源于北宋一个非常大的儒者,也是宋明理学的开端,来源于程颐,来源于程子。

程子讲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这个“不易”是取自程子的这样一个讲法。

接下来我们要搞清楚的问题是跟“中”一样,什么叫不改变?为什么我们要不改变?我们拥有怎样的心灵的状态,我们才能做到不改变,不改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都是《中庸》需要回答的问题。

四、《中庸》导读(一)“首明一理”相关章节导读在了解了《中庸》的一些具体问题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中庸》具体的讲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带领大家读完《中庸》完整的文本,我们只选取《中庸》一些重要的段落中的重要语句,我们来进行一个导读。

首先我们来看《中庸》的首章,即《中庸》第一章。

第一章里面前三句话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对于古代文献来说首章都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论语的第一句话,《学而》篇的首章,“学而时习乎,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相当地关键,概括出了《论语》里边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即个人德性的成长,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为学,另一个是交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