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
《西南联大》观后感700字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我简直是热血沸腾,心情激动得就像是在火锅里涮了十八遍的毛肚,那个弹跳力,简直了!这部片子,不仅仅是讲述了西南联大的历史,更是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这个现代小青年对那个时代的大学精神佩服得五体投地。
首先得说,西南联大那个年代的学生,简直就是学霸中的战斗机,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
你想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不仅能逃过敌人的炮火,还能在简陋的教室里研究学问,这学习劲头,比我玩游戏冲级还猛。
片子里的老师们,一个个都是文武双全的大神级人物。
比如那个陈寅恪,他的学问深不可测,讲课风格独特,我看着他在讲台上挥洒自如,心里直呼:“这哪里是教书,分明是在演绎一场知识的盛宴!”还有那个梅贻琦校长,他的领导力简直是一绝,把一群才华横溢的教授和学生团结在一起,就像是个超级英雄团队,共同抵御外敌,守护学术的自由。
梅校长,您要是活在今天,绝对是管理学界的网红大咖!纪录片里那些艰苦的学习条件,幽默得让我哭笑不得。
学生们在茅草屋里听课,蚊子比老师的声音还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看着他们,心想,要是换了我,估计早就拿着蚊帐去上课了。
更夸张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们不仅学习好,体育也不差。
篮球打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我看着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心里想:“这哪里是打球,分明是在用篮球传递抗日精神!”总之,《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看得我是心潮澎湃,眼泪汪汪。
它让我这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深刻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坚韧和毅力。
下次要是有人问我为什么这么崇拜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我肯定会说:看了《西南联大》,你会明白,真正的学霸,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光发热的!这不,我现在都想去图书馆啃几本书,感受一下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了呢!。
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西南联大心得体会篇一: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参观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刚到蒙自的时候,偶尔看到某一公交车的终点站是哥胪士洋行,当时还和朋友打趣了一下,说蒙自这小城市怎么会有那么“洋气”的地名。
直到后面去了一趟,才了解到它的意义。
利用周末,我们参观西南联大遗址。
旨在缅怀抗日战争时期,先进的知识文化分子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命脉和教育实力的无私奉献精神。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南迁,在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不久,上海、南京相继沦陷,长沙临时大学不得不再次西迁云南,在昆明成立“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从1938年5月开始上课,到1946年5月宣布结束,西南联大在昆明整整八年。
抗战爆发,国难临头,当年中国的许多知识精英,不甘沦为亡国奴,组成西南联大,辗转南迁,以传承民族文化的薪火。
由于甫抵昆明时百废待举,校舍不敷,只得暂将部分师生迁至蒙自设分校。
1938年4月,文学、法学两院师生就这样分两路陆续抵达蒙自:一路由长沙南下,经广州、香港、越南海防,乘滇越铁路火车而来;另一路自湘黔步行入滇,再从昆明沿滇越铁路至蒙自。
蒙自是云南最早开放之地,当地人出以同胞之情和对文化人的崇仰,慷慨接纳了联大师生的到来。
“哥胪士洋行”是“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之一。
当年单身教师和学生就住在临近湖岸的哥胪士洋行楼内,是当时蒙自难得一见的西式楼房,带家眷的教师和女生则住在南湖北边的城里。
那时在这些楼内暂栖过的大名鼎鼎的教授有:陈岱孙、郑天挺、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钱穆、吴宓、叶公超、汤用彤、燕卜荪、马约翰。
而今,哥胪士洋行旧楼内已辟出西南联大校史和闻一多先生事迹的陈列室战火纷飞下的学园耕耘,孜孜矻矻的学术探究,委实不易,但蒙自毕竟僻处内陆腹地,多少也给心力交瘁、苦苦撑持的流亡者们提供了一方歇息之地。
在那个艰难的时期,政府安置,士绅让房,把这些流亡师生安顿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住进了最好的房子。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1. 引言西南联合大学(Southwest United University)是中国的一所顶尖综合性大学,位于中国重庆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西南联大校园,深入了解了其独特的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
本文将详细介绍我对西南联大的观后感,并分享我对这所大学所达到的卓越成就的赞叹。
2. 校园氛围和历史底蕴进入西南联大校园,我立刻感受到了一股悠久的历史底蕴。
校园内的建筑物大多保持着原貌,给人一种走进历史的感觉。
在校园中心的广场上,栩栩如生的雕塑和纪念碑遥相呼应,让人不禁回想起西南联大曾经的辉煌岁月。
校园内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如老校门、教学楼和图书馆,这些都是见证了西南联大的发展历程。
和校园的历史底蕴相匹配的是浓厚的学术氛围。
西南联大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培养了许多国内外的学术翘楚。
在我参观期间,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学术讲座,与西南联大的学者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们的学术素养和见解令我印象深刻,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严谨且前沿的学术氛围。
3. 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西南联大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著称。
在参观校园期间,我注意到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我还发现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此外,西南联大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世界上许多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和教职员工提供了出境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学生们能够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研究成果,增长知识和视野。
4. 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西南联大承担着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层面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校还鼓励学生关注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此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最近看了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真的是让我感触颇多。
西南联大,这四个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那时候,战火纷飞,国难当头,但就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一所传奇般的大学诞生了。
纪录片里展现的那些画面,仿佛把我带回到了那个动荡却又充满激情的年代。
我看到了学生们在简陋的教室里,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
那教室的条件,简直可以用“艰苦”两个字来形容。
墙壁可能是斑驳的,窗户也许是透风的,桌椅说不定都摇摇晃晃。
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个人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那光芒,比任何宝石都要璀璨。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位教授,他穿着打了补丁的长衫,站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复杂的数学公式。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仿佛那不是在讲课,而是在向世界宣告知识的力量。
他的板书密密麻麻,粉笔灰沾满了他的衣袖,但他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台下的学生们,有的咬着笔头思考,有的飞速地记着笔记,没有一个人分心。
还有一群学生,为了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跑到了山坡上,在大树底下讨论着学术问题。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光斑。
他们时而激烈争论,时而会心一笑,那种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真的让我感动不已。
当时的生活条件也极其艰苦。
学生们住的宿舍,可能就是几个人挤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床铺挨着床铺。
吃的东西更是简单,有时候就是一碗稀粥,配上一点咸菜。
但他们从不抱怨,反而苦中作乐。
记得有个画面,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分享着从家里带来的一点点特产,虽然东西不多,但那种相互关爱的氛围,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在纪录片中,我还看到了学生们积极参与抗日活动的场景。
他们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思想,组织募捐活动。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哪怕力量微薄,但那份爱国之心,却是无比坚定。
西南联大的师生们,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始终坚守着学术的尊严和对国家的责任。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屈不挠,什么叫做坚韧不拔。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参观了西南联合大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府。
在这次参观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西南联大的独特魅力,也对这所学校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西南联大的校园环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校园内的建筑风格各异,古朴典雅。
尤其是那座古老的图书馆,仿佛承载着无数的智慧和知识,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敬畏和敬重。
校园内的雕塑、园林、建筑无一不展现出西南联大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厚重历史。
其次,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令人钦佩。
在参观中,我得知西南联大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他们中既有学术大师,也有教学能手。
这些老师们不仅在学术研究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生的关怀和教育理念让人印象深刻。
在西南联大,学生们不仅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更能够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教诲,这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和机遇。
另外,西南联大的学术氛围也是令人赞叹的。
学校内部设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实践机会。
在这里,学生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开拓自己的学术视野,更能够接触到前沿的学术成果和理论,这对于学生的学术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最后,西南联大的学生氛围也是我所向往的。
在校园里,我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学生们,他们在校园内自由自在地交流学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在西南联大,学生们不仅能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更能够在这里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西南联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所学校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有着优质的师资力量和学术氛围,这些都让我对这所学校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我相信,在这样的学府中,我一定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升,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西南联大的观后感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
《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
黑格尔曾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
大学,是人们心中的象牙塔,知识和文化在这里汇聚,理想主义在这里栖身,这里是人类精神和文明的摇篮。
看了西南联大的回忆录之后,才了解到西南联大成立正值争战年代,有一半的日子在躲避日寇飞机的轰炸。
西南联大的学生没有现在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现在舒适的宿舍,也没有现在干净宽阔的食堂。
所有的所有,都不如现在的学生。
看完本片,我有的只是感慨。
感慨如今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大学生是怎么了?是因为我们已不需要奋斗了吗?我想现在我们缺的是激情。
在当时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西南联大的学生们都满腔爱国热情,他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因此他们能坚忍不拔,他们能用汗水换来可喜的成绩。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不仅需要持续不断地学习西南联大的优良传统,而且需要知行合一,广开新时代之新风气,敢于直言,勇于创造,自强不息,为国家、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在云南民族大学这个梦想开花的地方,让我们的梦想成功远航。
第1页& 共1页。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在观看了《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一群怀揣着梦想与热血的师生,仿佛穿越时空,向我走来,让我对教育、对国家、对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西南联大,这所在战火中诞生的大学,承载着太多的苦难与辉煌。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国土沦陷,硝烟弥漫,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破,然而,就是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却汇聚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学者和最有志向的青年学子。
他们不畏艰险,坚守着知识的殿堂,传承着文化的火种。
片中,那些教授们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有的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有的在颠沛流离中,仍然坚持着学术研究,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闻一多先生在防空洞里给学生讲授《诗经》《楚辞》,朱自清先生饿着肚子写下《经典常谈》,陈寅恪先生在目盲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柳如是别传》……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以身作则,教会了学生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担当,什么是民族的脊梁。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同样令人敬佩。
他们在简陋的教室里,在昏暗的油灯下,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他们深知,只有通过知识的力量,才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他们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各自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有的投身于科研,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有的奔赴前线,为保卫祖国英勇杀敌;有的深入基层,为民众的福祉奔走呼号。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刚毅坚卓”的校训。
在纪录片中,我还看到了西南联大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
老师们对学生关爱有加,不仅在学业上悉心指导,更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和支持。
学生们对老师尊敬爱戴,虚心求教。
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人感受到了教育的温度和力量。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前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西南联大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更在于它所孕育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爱国精神,是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担当;是科学精神,是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探索;是团结精神,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携手共进的力量;是创新精神,是在艰苦条件下不断开拓进取的勇气。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
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南联大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南联大观后感1而新时代的我们不应该是迷失的一代,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不应该沉迷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应该多思考我们可以为我们的民族做些什么,而不只是在被窝里幻想着今天的计划却从未实行过。
以前的西南联大教学制度也是非常严厉的,大一时期是不分个院系的,所有的学生一起上课,但如果有的科目没有及格就不能升级,而不像我们现在的大学一样,即使有的科目没有过还是可以补考重修。
“千秋万世,长乐未央”。
让我们树立起我们的雄心壮志,充满斗志,抓住时代的机会,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为中华民族注入青春活力。
西南联大观后感2刚毅坚卓是西南联大的精神。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人才辈出,例如朱自清先生,杨振宁教授等等,他们都生活简朴,住着简陋的楼房,吃着简单的食物,虽然物质生活清贫困苦,但是他们学识渊博,饱含对国家的热忱之情,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努力。
国家动荡不安,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纷纷与日寇做着各种斗争,因而遭到报复,学校被炸,学生被抓,教授入狱。
尽管日本人残酷无情,但作为中国人,上至校长,下至学生,每个学校没有一个人屈服。
在战乱纷飞的年代,怀揣着甘为天下先的远大抱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丝毫不惧侵略者的杀戮,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人!西南联大观后感3这部纪录片共有五集——八音合奏、刚毅坚卓、大学之大、火的洗礼、嘉荫长留,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西南联大的历史。
三校联合没有任何分歧,由“寡言君子”梅贻琦担任西南联大的校长,他以清华的教学体制来管理西南联大,成果也是显著的.。
当然不少优秀的教授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被称为“好教授”的韩咏华改变院系进入了社会科学院关注教育;国文老师沈从文教学吸引不少学生愿跨过整个昆明城来听一堂课;闻一多在抗日步行中不忘写生,采集素材;虽有助教但仍亲自批改学生作业的朱自清;吴宓,陈寅恪,郑天挺,吴大猷,华罗庚,杨振宁,邓稼先等一批爱国志士为了中国的胜利在默默的付出。
《西南联大》五集观后感
《西南联大》五集观后感昨天用了较长时间把中央电视台记录片频道播放的《西南联大》五集看了一遍,有许多感慨。
“回首抗战岁月,中国的大地上,由东向西,真是一场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大迁徙,这其中有无数读书人高昂着头颅、挺直着腰板在行走。
世界上有哪个国家有过如此大规模的文化大转移世界上有哪个民族遭受过这等苦难世界上又哪有过这么一群读书人,把大学当作捍卫国家荣誉与民族精神的第二战场”这就是西南联大带给我们的震撼。
它存在于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时期,所以那里的师生、那里的精神都很特殊。
感慨一、身处逆境而正义必胜的信念。
在谈论西南联大,大家一定会想起从那儿走出来的一批优秀中华儿子,如:闻一多、吴大猷、李政道、邓稼先、钱钟书、费孝通……很多很多,那都是有形的,而最最可贵的是在国家危亡时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凸显现的中国知识分子高贵精神气质,是硝烟弥漫的战火中,众多师生弦歌不辍,坚持到底,稳定人心的力量。
感慨二、精忠报国、为国献身的精神。
一大批联大师生在抗战的艰苦环境下,克服了许多无法想象的困难,坚持教学育人。
1100名学生直接参战,他们有的在前线作战,有的服务保障。
记得有一幕,为了战场需要,一批翻译人员参加了中国远征军,好多就死在了胡康河谷。
更多的人则在后方支援抗战,用科技支援前线,开展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很大成果。
因为如此联大毕业率不到50%。
感慨四、甘愿吃苦、乐于清贫的精神。
抗战时期,全国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生灵涂炭、饿殍遍野,联大学生,吃穿住都成问题,敌机轰炸,所有人天天都面临着生死的威胁,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也没能影响到联大师生做学问、学知识。
他们抱定知识救国的决心,孜孜不倦,舍身忘我,确实值得现代学生好好学习。
有一个镜头:闻一多带领几百名学生从长沙行走1600公里来到了云南,他们边走边学、边走边体查民情、边走边讨论,把队伍当成了移动的课堂。
在那么恶劣的条件,那样的环境他们都能如饥似渴地坚持学习,我们今天的学子们还有理由整天游戏、抖音,荒废学业吗。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说起西南联大,那可真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又感慨万千的历史啊!前段时间,我认认真真地观看了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内心受到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在那个战火纷飞、动荡不安的年代,西南联大就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智慧与坚韧的光芒。
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肆虐,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
然而,就在这样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一群心怀理想、追求真理的师生们,从北方的清华、北大和南开辗转来到了西南边陲,组建了西南联大。
他们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
但他们却有着无比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们的教室都是简陋的茅草屋,下雨天的时候,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那雨水滴滴答答地落在课桌上,打湿了书本和笔记。
可就算是这样,老师和学生们也丝毫没有分心,依然全神贯注地授课和听讲。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着知识,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却浑然不觉;学生们在台下一边努力记着笔记,一边还要时不时地挪动一下被雨水打湿的书本。
这得是多么强大的求知欲和专注力啊!还有他们的宿舍,那条件也是差得让人难以想象。
几十个人挤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睡的是上下铺的硬板床,翻身都困难。
夏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冬天又冷得刺骨。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依然刻苦学习,每天晚上都能看到他们在昏暗的灯光下读书的身影。
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也是个个令人敬佩。
朱自清先生,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却依然把中国文学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们;陈寅恪先生,即使眼睛几乎失明,仍然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和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学生们开启历史的大门;闻一多先生,在课堂上慷慨激昂,痛斥侵略者的罪行,激发着学生们的爱国热情。
这些大师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
当时的学习资源极度匮乏,图书馆的书籍有限,学生们就互相传阅、抄录。
有时候为了借到一本珍贵的参考书,要跑好几里路,甚至还要低声下气地求别人。
西南联大观后感
西南联大观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岁月如璀璨的星辰般闪耀,那便是西南联大的时光。
观看完关于西南联大的影片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充满艰辛与希望的历史。
西南联大,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当时,中国面临着外敌的侵略,国土沦陷,教育事业也遭受了重创。
然而,正是在这样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一群有识之士、一群心怀教育理想的学者和学生,汇聚在了一起,共同铸就了西南联大的辉煌。
那个时候,教学条件的艰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的只是简陋的茅草屋;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一本书、一支笔都显得弥足珍贵;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成问题,经常要面临饥饿和贫困的威胁。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们的热情和决心却从未被磨灭。
教授们,那些在各自领域堪称大师的人物,他们不顾个人的安危和生活的困苦,一心扑在教学和研究上。
他们用深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为学生们点亮了求知的道路。
他们的课堂,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思想的碰撞。
在那个狭小的空间里,学生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们知道,只有通过知识,才能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学生们也毫不逊色。
他们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
他们刻苦努力,相互激励,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成长。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追求卓越,更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抗日救亡活动,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西南联大的精神,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面对重重困难和挫折时,他们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种坚韧的精神,让他们在艰难的岁月中依然能够坚持教学和研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西南联大的精神,也是团结协作的精神。
师生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背景,但他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教授们相互交流、相互支持,共同探讨学术问题;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让西南联大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够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
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通用5篇)西南联大观后感1“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不得不说,看完《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之后,我被它的氛围感染了。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文人言语之间,描绘出那令人神往的年代,还有时代文人可敬可叹的风骨。
所谓风骨者,置生死于度外,千金不改其志,万难不屈。
国难当头,又是“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各地爱国青年离开家乡,求学归来。
他们用先进的思想与杰出的才华,挽救水深火热中的中华民族。
他们在大学中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探索知识,冲击着旧中国的思想、文化、家庭与教育,同时还组织反抗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日本发起全面侵华战争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为躲避战乱,三所一流大学齐聚昆明。
“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在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的带领下,三校团结到了最后。
在面对外敌入侵的情况之下,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在有多少困难,都要克服,最后要把它联合到底。
正是这些大师,正是这些民族脊梁,把西南联大办好,培养了一代代像杨振宁、李政道这样的,在学术上有相当成就的人才。
“但我们若着眼于文化的更可贵的一方面,则八年多的西南联大,始终都在雍容和睦的气氛中长成,这非特是我们教育史上的佳话,亦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有光辉的事情”。
这部纪录片,最终反映了西南联大为什么如此成功,同时也提现了我们作为大学生的使命。
西南联大与许多优秀的前辈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敬业勤学的精神,现在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所以我认为现今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者之谓也,应有学实也。
我们应该反省自身,坚定信仰,无畏无惧,忍辱负重,教书育人,著书立说,科研立国,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力拼搏!西南联大观后感2观看了《西南联大》历史纪录片之后让我感触良多,现在回想起来还觉得挺惭愧的,我们现在的条件多好啊。
可是还在抱怨学校这样差那样差,甚至以这些借口来逃避我们应该学的很多专业知识,我们是幸运的,我们处在和平年代,可以放心的在学校里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却不懂得珍惜,还经常想尽各种办法来逃课“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
参观西南联大心得体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瞬间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记忆如激昂乐章,激荡我们的心灵。
西南联大,便是这样一段熠熠生辉的历史,一次震撼心灵的旅程。
当我踏入西南联大的旧址,仿佛穿越了时空,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却又激情燃烧的岁月。
眼前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那段不平凡的历史,诉说着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是一个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然而,就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中,西南联大应运而生。
一群心怀理想、追求真理的学者和青年学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他们不畏艰险,不惧困难,在简陋的校舍里,在纷飞的战火中,坚守着教育的阵地,传承着知识的火种。
漫步在校园中,我看到了那些陈旧的教室和宿舍,想象着当年师生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专心致志地教学和学习。
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连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十分匮乏。
但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凭借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热爱,克服了重重困难。
他们在油灯下苦读,在黑板上书写着理想,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刚毅坚卓”的校训。
西南联大的师资力量堪称豪华,朱自清、闻一多、陈寅恪、冯友兰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在这里任教。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传递着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学术自由、为了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他们的课堂充满了智慧和激情,吸引着无数学子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
在他们的教导下,培养出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参观过程中,我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所打动。
比如,闻一多先生在面对反动派的威胁时,毫不退缩,坚持正义,最终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的英勇事迹,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知识分子的担当和勇气。
还有朱自清先生,尽管生活贫困,却坚决拒绝领取美国的救济粮,展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
这些前辈们的事迹,让我对“爱国”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西南联大的学子们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作文
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作文朋友!今天我要跟你唠唠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这个特别的地儿。
一走进那片旧址,就好像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那老旧的房屋、斑驳的墙壁,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你能想象当年的学生们在这儿是怎样刻苦学习的吗?条件虽说艰苦,但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那股子劲儿真让人佩服!
校园里的那些老树,估计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来来往往。
说不定它们还能“说话”,能给咱讲讲那些年的趣事儿。
教室里的桌椅虽然陈旧,但它们承载着的是一代学子的梦想和追求。
站在那儿,我仿佛能听到当年老师授课的声音,学生们热烈讨论的声音。
西南联大蒙自校区旧址,它不仅仅是个地方,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的象征。
咱们得记住它,珍惜现在,努力向前!
咋样,朋友,听我这么一说,是不是也想来这儿感受感受啦?。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作为一名观众,我非常感慨于《西南联大》这部纪录片,通过片中的画面和音乐,我深刻体会到了西南联大这所学校的特殊意义和历史价值。
本片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最早的综合性学府——西南联合大学的成立、历史和消亡。
片中不仅有着令人震撼的历史事件,以及这些事件所带来的深刻启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兴衰史,具有很强的社会学和历史学价值。
作为一名观众,我更是被片中所展示的那些优秀的教育理念所感染。
回想起片中那些鲜活而又具有感染力的画面,比如那些充满朝气的学生们在校园里畅游的欢乐场景,让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年代的青春和活力。
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片中所展示的教师们对于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使得我们更加感受到这所学校所代表的人文精神。
而在观影过程中,我也忍不住被电影中所运用的优秀音乐所吸引。
如《明月几时有》这首歌,在表达了对故园的思念和对离去的牵挂的同时,也和西南联大校园琴韵活动具有很高程度的对比和融合。
对我来说,除了纪录片中的情节和人物,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现实对教育理念的追求,以及人性化的教育体制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西南联大曾代表着这样一种教育的价值和理念,
即注重人性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特长,并注重以心灵沟通作为首要原则,从而开创了新时代的教育事业。
最终,我认为我们对西南联大的缅怀,应该是对那位为人师表的教师、那些担当国家重任的学生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默默奉献者的一个崇高的敬意。
而我们所需要做的,则是从西南联大所代表的情感中寻找灵感,让我们的教育和未来更加充满希望与活力。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最近看了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这可真是让我感触颇深呐!西南联大,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
但在这部纪录片里,我看到的不仅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充满温情与坚韧的故事。
那时候的中国,战火纷飞,山河破碎。
然而,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西南联大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黑暗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学校的条件之差,超乎想象。
教室简陋得让人揪心,可能是破旧的庙宇,也可能是临时搭建的草棚。
下雨天,雨水滴滴答答地从屋顶漏下来,打在书本上,打在学生们的头上。
可就算是这样,老师和学生们的热情丝毫未减。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位教授,上课的时候外面飞机轰鸣,炸弹声此起彼伏。
但他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声音洪亮地讲解着知识。
学生们也都全神贯注,眼睛紧紧盯着黑板,仿佛外面的战乱与他们无关。
那种对知识的渴望,那种专注的神情,真的让人感动。
还有那些学生们,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家庭背景各不相同。
有的是富家子弟,有的是贫苦农民的孩子,但在西南联大,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求知者。
他们穿着打补丁的衣服,吃着简单的饭菜,每天要走好几里路去上课。
但他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充满了朝气。
晚上,没有电灯,他们就点着油灯读书。
那微弱的灯光,照亮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他们心中的理想和希望。
记得有一个场景,是一群学生围坐在一起讨论问题。
他们为了一个学术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肯让步。
最后,还是老师出来调解,大家才恍然大悟,相视一笑。
那种学术氛围,那种纯粹的为了追求真理而争论的精神,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真的太难得了。
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也是各有各的风采。
有的老师幽默风趣,把枯燥的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有的老师严谨认真,对学生的要求一丝不苟。
他们不仅传授知识,更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在困境中坚守自己的信念。
看着纪录片里的那些画面,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们有着宽敞明亮的教室,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学习资源。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
《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西南联大>纪录片观后感》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
西南联大的那段岁月,便是这样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观看完《西南联大》纪录片,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西南联大,诞生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国家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教育事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然而,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中,西南联大犹如一颗顽强的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片中所展现的师生们的坚韧与执着,令我深感敬佩。
他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热爱,不畏艰险,长途跋涉,来到了西南边陲。
没有宽敞明亮的教室,他们就在简陋的茅草屋里授课;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他们就凭借着手中的粉笔和黑板,传播着智慧的火种。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的严谨态度,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这种精神,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教授们的风采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个个学富五车,却毫无架子,与学生们打成一片。
课堂上,他们激情澎湃,旁征博引,将深奥的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课后,他们又与学生们亲切交流,耐心指导,关心着学生们的成长。
闻一多先生的铮铮铁骨,朱自清先生的儒雅风范,陈寅恪先生的博学睿智……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格的楷模,为学生们树立了榜样。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同样令人赞叹。
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
在简陋的图书馆里,常常能看到他们埋头苦读的身影;在激烈的讨论中,他们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他们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投身于抗日救亡的运动中。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西南联大的教育理念也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西南联大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学术自由,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篇一: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朱晓武西南联大在滇8年(1937~1945年),其文法学院驻蒙半年(1938年4~8月)。
这一史事对蒙自人文的影响,笔者以为并不逊于?五〃四?运动之于中国的影响。
它给这片红土地和这片红土地上生息的人们留下来的决不仅仅是街头巷尾晒太阳的那几个耄耋暮垂的老人记忆深处的破残碎片,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意识融合在当地人们的血液和意念之中,以基因的形式一代又一代承传着。
谈及对蒙自人文物事的影响,有两大历史事件最为深重。
一是清〃光绪十三(1887)年蒙自被辟为商埠。
清〃光绪十五(1889)年,清政府在蒙自设立云南第一个海关,法、德、美、意、日等国分别在蒙自设立领事馆,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希腊、日本等国商人在该地区开设洋行、银行、公司、酒店等,再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
二是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1938年西南联大文法学院驻足蒙自。
前者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对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它使闭关自守的世居民族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水平的极大的促进与提升。
后者是民主与科学思想,即?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对封建守旧文化的一次强烈的冲击。
前者主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后者则是对人们灵魂、意识的洗礼和涤荡,是对民族心灵的一次深度震撼。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二十世纪初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始到中共建政之前)是中国文化最开放、最活跃、大师辈出、成就最丰的年代,尤以文学艺术甚盛,真可谓?百花齐放?。
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其时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言论之开放、举贤之不拘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
梅贻琦(1931—1948年任清华校长,被誉为?清华之名片?,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被公认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先生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
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范文《纪录片西南联大观后感》最近看了一部关于西南联大的纪录片,这片子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那段特殊历史的好奇之门,也让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激情与坚韧。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教育的火苗没有被战争的洪水浇灭,反而在困境中越烧越旺。
西南联大,这个听起来就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背后是一群怀揣着知识与理想的师生们,在艰难岁月里谱写的壮丽篇章。
纪录片里的画面一帧帧闪过,有破旧的教室,漏雨的屋顶,还有那些穿着打补丁衣服却眼神坚定的学生。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位教授在露天的场地上给学生们讲课,天上飘着细雨,教授的声音在雨声中依然清晰有力。
他没有因为环境的恶劣有丝毫的懈怠,粉笔在黑板上不停地书写,那一笔一划仿佛刻在了学生们的心上。
学生们呢,也都特别刻苦。
他们坐在简陋的凳子上,本子放在膝盖上,认真地做着笔记。
有时候一阵风吹过,吹乱了他们的头发和书页,但他们只是随手捋一捋,继续全神贯注地听讲。
我就在想,咱们现在的学习条件多好啊,有明亮的教室,舒适的桌椅,可有时候还会抱怨学习辛苦。
和他们比起来,咱们真是太幸福了。
西南联大的老师们也是个个了不起。
他们很多都是从国外学成归来,放弃了优越的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祖国的教育事业中。
有一位教文学的老师,家里孩子生病了都顾不上,一心扑在教学上。
他说:“孩子们的未来比我自己家的事重要得多。
” 这句话真的让我特别感动。
还有那些学生之间的情谊,也是让人觉得特别温暖。
大家一起分享仅有的几本参考书,互相帮忙解答问题。
有个同学家里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其他同学就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一部分给他。
他们不仅仅是同学,更像是一家人,在困难面前紧紧相依。
当时的物资匮乏到什么程度呢?学校的图书馆里书少得可怜,学生们为了能借到一本书,天不亮就去排队。
有时候一本书要好几个人轮流看,大家就约定好时间,看完赶紧传给下一个人。
不像咱们现在,想看什么书,网上一搜就有了。
西南联大的学生们在课余时间也没闲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蒙自西南联大观后感篇一: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西南联大对蒙自人文影响浅谈朱晓武西南联大在滇8年(1937~1945年),其文法学院驻蒙半年(1938年4~8月)。
这一史事对蒙自人文的影响,笔者以为并不逊于?五〃四?运动之于中国的影响。
它给这片红土地和这片红土地上生息的人们留下来的决不仅仅是街头巷尾晒太阳的那几个耄耋暮垂的老人记忆深处的破残碎片,而是作为一种精神、一种文化、一种意识融合在当地人们的血液和意念之中,以基因的形式一代又一代承传着。
谈及对蒙自人文物事的影响,有两大历史事件最为深重。
一是清〃光绪十三(1887)年蒙自被辟为商埠。
清〃光绪十五(1889)年,清政府在蒙自设立云南第一个海关,法、德、美、意、日等国分别在蒙自设立领事馆,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希腊、日本等国商人在该地区开设洋行、银行、公司、酒店等,再到1910年滇越铁路开通。
二是时隔半个世纪之后的1938年西南联大文法学院驻足蒙自。
前者是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对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它使闭关自守的世居民族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认识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水平的极大的促进与提升。
后者是民主与科学思想,即?五〃四?新文化、新思想对封建守旧文化的一次强烈的冲击。
前者主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而后者则是对人们灵魂、意识的洗礼和涤荡,是对民族心灵的一次深度震撼。
纵观中国文化发展史,二十世纪初前期(?五〃四?新文化运动起始到中共建政之前)是中国文化最开放、最活跃、大师辈出、成就最丰的年代,尤以文学艺术甚盛,真可谓?百花齐放?。
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其时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言论之开放、举贤之不拘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
梅贻琦(1931—1948年任清华校长,被誉为?清华之名片?,与叶企孙、潘光旦、陈寅恪被公认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先生有?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教育名言。
大学乃是?大师行传道授业解惑之教?的学府,无学识渊博学艺精湛师德高尚的大师不能成其为合格的大学,无大师而不求其大师之有、有大师而不能使之展其大师之能,不会办成真正的大学。
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五育并举教育思想。
正是这一系列史事,造就了一批世界顶极大学,造就了中华近现代史上一大批杰出的、影响了中华文化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华民族思维和思想秩序的学术大师、文化精英、社会贤哲。
精神不死,精神不老,岁月再古老,再湮没黄尘古道,也遮蔽不了精神的光芒。
信仰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国家、一种民族,哪怕是躯体遭受着无论是多么巨大的摧残与蹂躏,只要不失去信仰,只要精神尚存,只要文化未泯,这个民族就决不会被外族所磨灭,任何外力都不可能使它灭亡,千锤百炼反而能够使它变得愈加坚强。
二战后大和民族(日本)、日尔曼民族(德国)的迅速崛起难道不是最有力的证明么?正是经历着内忧外患、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初叶培养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誉享全人类的顶极大学和大师。
其时之中国,无论是在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领域,无论是传统国学还是外来洋学,不能不谓大师云集、群星灿烂。
清华、北大、南开……,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蒋梦麟、陈寅恪、钱钟书、王力、朱自清、沈从文、张奚若、陈岱孙、潘光旦、钱端升、金岳霖、冯友兰、闻一多、朱光亚、郑哲敏、屠守锷、郭永怀、陈芳允、王希季、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李政道、杨振宁、华罗庚、胡适、梁实秋、鲁迅、周作人……这些名词听起来无不如雷贯耳。
笔者曾经思考并时常与友人聊侃过这样的问题:流亡中的西南联大,一无校舍,二无设备,三无教材,?感到教学条件十分缺乏,图书室书籍甚至报刊都少得可怜,没有起码的参考书,有时连教材都十分欠缺,教师上课只能凭以前授课的记忆或一些以前残缺的讲稿、笔记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授?(陈岱孙,《西南联大在蒙自》序)。
教授们和学子们食不能充饥、衣不能御寒。
家国蒙难,师生们滇沛流离,家人生死难卜。
于此情形之下何以尚且能够培养出如数众多誉享海内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的精英学者?而当今处于所谓和平盛世之泱泱中华大国,清华、北大之流自命不凡、自我标榜?国际一流?的大学(实际上只是规模很大而也),就其硬件设施(设备)配臵而言,大可堪称?世界一流?,其教学之硬环境之优越自是无须言说了。
国家倾巨额资金豢养着无计其数的所谓?专家?、?学者?、?教授?、?大师?,却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新中国成立长达半个多世纪,何以总与?诺奖?无缘?难怪钱学森临终前会质问共和国总理?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曾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
对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施密德特说:?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
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而校长的退休,与官员的退休完全一样,他们必须在退休前利用自己权势为子女谋好出路?,?新中国没有一个教育家,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灿若星海?,?他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他们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
?综合此文前之所言,答案自不言喻。
偏居西南边陲一隅的蒙自,千百年来,与全国所有地域一样,各世居民族以传统的农耕方式为主体生产方式,以儒雅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为主导心理特征,过着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男耕女织,鸡鸣犬吠,自给自足的悠然自得的闲适生活。
生产关系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结构简单。
之于特殊的地理位臵的关系,清末时通商口岸的设立,滇越铁路的兴建,才使蒙自小城及周边居民第一次领略了西方工业文明的风采。
西地文化的舶来,石破天惊,仿佛在这汪平静的南湖水面投下一枚巨石,激起一阵暴浪。
千百看来静如处子的泓湖因外来洪流涌注而掀起阵阵狂澜。
然而,这股外来洪流毕竟是无源之水,在遭遇坚如磐石、根基稳固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阻挠,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的抵制下,只得败北。
南湖,又回归千古宁静,只在湖岸遗留几幢洋楼以记载它曾经的繁荣与辉煌。
蒙自人是幸运的,公元1938年,历史再次垂青于她。
遥想当年,日寇铁蹄践踏华夏大片山河,烽火连天,国难当头,北大、清华与南开大学,举迁昆明,合组西南联大,其中文法学院在蒙自驻足。
一大批学贯中西的绝代巨师、顶极学者云集滇南小镇。
教授们大多漂洋过海学成归来。
其中就有西方学者、英国诗人兼批评家威廉〃燕卜荪(empson)教授;有曾任前苏联军官参加过欧洲战事且是一次战役的唯一幸存者、清华大学历史系俄籍教授葛邦福。
据《联大八年》中统计,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成西南联大时共有179位教授,其中97位留美,38位留欧陆,18位留英,3位留日,未留过学的只有23位。
3位常委中,2位留美;5位院长,全为留美博士;26位系主任,除中国文学系及两位留欧陆,皆为留美。
学子们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不同民族,个体受到过不同背景的文化熏陶。
蒙自世居民族第一次饱飨了荟粹东西南北精髓的文化盛宴。
西南联大驻足这一史事对边陲蒙自的影响无论是之于历史还是现实而言都不能不说是十分巨大、深刻和久远的。
较之与之相继半个世纪前的西方工业文化的切入更为猛烈,更为彻底,更为振撼。
一、抗日热情的激发。
正因为祖国大好河山遭强冠践踏,城池沦陷,生灵涂炭,同胞惨遭凌辱、杀戮,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重危,学者不能作学、教师不能讲学、学子不能求学。
才有了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南迁组成西南联大。
胸怀教育救国之梦想,肩负唤醒民众之职责,一群中年学者和青年学子,在烽火连天的日子里背井离乡、舍家弃业、历尽苦难,跋山涉水,千里辗转,流亡到战火尚未波及的西南边陲偏僻闭塞的少数民族地区,以拯救民族存亡为已任,孜孜攻学。
?我们到达蒙自文法学院读书时,口袋里所装的手帕,身上所穿的内衣内裤,全都千洞百孔,不堪入目。
而我们却仍然精神焕发,刻苦攻读。
为什么?因为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学成报国。
(刘重德,《跋山涉水赴联大读书写诗为中华——献给西南联大蒙自分校》)?。
寄居在这温润的?弹丸小邑?、滇南小镇,四周炮声隐约、硝烟似闻,回望北国,感怀时局,不禁悲愤满腔。
进行抗日救亡宣传,亦即成为这群爱国知识分子们?必修的功课?。
?1938年的春节,是抗战时期的第一个春节。
蒙自城家家户户的春联都用朴素激昂的语言表达抗日的信心和决心。
对此,西南联大的师生十分钦佩,同时,他们还以自身的经历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惨绝人寰的暴行;诉说了自身家破人亡,流浪异乡的痛苦,激起人们的抗日激情。
1938年之前,蒙自人唱的进步歌曲有:《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渔光曲》、《开路先锋》、《毕业歌》等。
文法学院的师生带来了新的抗战歌,如《大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抗敌歌》、《游击队歌》、《满江红》、《救亡进行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等?(摘自《忆西南联大在蒙自》,作者:目则山人,载《西南联大在蒙自》,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蒙自县文化局、南湖诗社编,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联大同学还教当地学生唱《松花江上》,借以表达他们怀念故乡、渴望收复失地的心情,引起大家的共鸣。
1938年5月4日下午3时,联大全体同学与云南省立蒙自中学(现蒙自市文澜高级中学)学会在中学大礼堂召开纪念会,会上,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朱自清、北京大学政治系主任张佛泉、北京大学国文系主任罗常培、北大历史系教授钱穆先后发表演说。
北京大学同学发出《继续?五〃四?精神担负救亡责任——纪念?五〃四?运动十九周年西南联大蒙(原载于1938年5月8日《云自分校北大同学告全国同胞书》南日报》)。
?1938年7月7日,联大师生和蒙自民众在旧海关旷地举行抗战纪念集会。
冯友兰教授作演讲,强调一年来抗战成果令人满意,中国坚持持久战是有希望的,一城一地之失,不可悲观,中国必将取得最后胜利。
又言战争固然能破坏,同时也将取得文明之进步?(宗璞,《梦回蒙自——记冯友兰先生在蒙自》)。
师生还与蒙自各界一起开展抗日救国募捐活动,在他们的带动下,蒙自人民纷纷捐款支援抗战。
在师生们的宣传鼓动和热烈情绪感染下,抗战期间,边城蒙自的大街小巷、街头街尾到处唱着救亡歌曲,蒙自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升华,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蒙自抗日救国运动高潮迭起,为中华篇二: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与心得体会参观西南联大遗址社会实践报告刚到蒙自的时候,偶尔看到某一公交车的终点站是哥胪士洋行,当时还和朋友打趣了一下,说蒙自这小城市怎么会有那么“洋气”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