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模块-学习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理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第⼀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学习的实质与特征(⼀)⼴义的学习⼴义的学习指⼈和动物在⽣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义的学习是⼈和动物共有的⼀种活动。

狭义的学习即指⼈类的学习。

(⼆)⼈类学习和学⽣的学习1、⼈类的学习⼈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个⽅⾯:①⼈类的学习是⼀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

②⼈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③⼈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为中介来实现的。

2、学⽣学习学⽣学习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它是⼈类学系的⼀种特殊形式。

⼀、学习的⼀般分类(⼀)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将学习分为体现不⽤⽔平层次的⼋类:1、信号学习。

⼀种最简单的学习,指学会对某种信号做出特定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

即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指学习将⼀定的情境或刺激⽪与⼀定的反应相联结,即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

3、连锁学习。

即把两个以上的“刺激——反应”组合成系列,以形成动作联接,完成较复杂任务的学习。

这是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学习形式。

4、⾔语联接学习。

即系列⾔语单位的联结。

5、辨别学习。

即能区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作出相应反应。

6、概念学习。

即学会认识⼀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

7、规则学习。

即原理学习,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

8、问题解决学习。

即学会运⽤所学规则或原理解决问题。

加涅发现,学习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学习具有多层次性上,同时也表现为学习的多侧⾯、多⽬标性。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语信息学习。

即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表现为学会陈述观念。

2、智慧技能学习。

即学会运⽤概念、规则办事的能⼒。

3、认知策略学习。

即对⾃⼰的学习过程加以控制、调节和管理的学习,包括了解、组织、调控⾃⼰的⼼理活动和⼼理状态。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2)第二节联结派理论一、桑代克的联结说知识点:1、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

2、学习是建立刺激---反应(S---R)联结。

3、主要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

4、学习是随着错误反应逐渐减少,正确反映逐渐增加而形成的。

5、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S---R)联结的过程。

因此又称为试误说。

理解记忆:联想记忆不是------是------形成-----形成----又称----练习:1、桑戴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地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E、知识2、学习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S---R)联结的过程。

因此又称为()。

二、联结说的学习规律知识点:1、准备律:预备性反应倾向会影响学习。

2、练习律:对已形成的联结,重复反应会增强这一联结。

3、效果律:联结的后果会对这一连接加强或削弱。

记忆:“三律”练习:1、猫吃得很饱,就不会学习逃出牢笼,这符合联结说的()规律。

2、桑代克的学习规律包括()A、强化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效果律E、同化律三、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的经典实验知识点:1、无条件刺激,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

2、无条件反应,引起的某种固定反应3、条件刺激,原来的中性刺激4、条件反应,条件反射形成后,有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

练习:根据经典条件反射理论,食物可诱发狗分泌唾液,则唾液是()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E、条件刺激四、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知识点: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反射的建立的过程中,两种刺激的间隔十分重要。

需同时或近于同时出现,时间太久,难于建立联系。

条件刺激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呈现,否则,难以建立起联系。

如果条件刺激多次重复出现,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最终会消失。

这种现象称之为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种方应成为刺激泛化。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1.教育学基本原理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教育行为以及教育过程中普遍适用的原理。

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教育评价、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等。

2.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包括学生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学生的性别差异、学生特殊需求等。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调整教育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3.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方法,授课方式与教学资源的利用等。

教师需要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4.课程与教学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包括教育课程的设置与、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要求等。

教师需要了解各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设计与实施教学。

5.教育评价与学业指导教育评价与学业指导包括教育评价的方法、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利用、学业指导的理念与方法等。

教师需要灵活运用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学业指导。

6.教育管理与领导教育管理与领导包括学校组织与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了解学校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和配合学校的管理工作。

7.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包括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实践的特点与方法等。

教师需要对教育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将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8.教育法律与伦理教育法律与伦理包括教育法律制度、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教师需要遵守法律法规,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职业道德操守。

以上是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的一个大致汇总,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品讲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品讲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

行为主义0102 03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三节 学习理论0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观察学习(1)观察学习的概念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模仿学习,是指通过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了某种新的反应,或者矫正了原有的行为反应。

(四)班杜拉的观察(社会)学习理论(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复制过程动机过程0102 01 02直接强化自己做自己被强化替代性强化 看到榜样做自己被强化自我强化 自己做自己强化自己1强化的分类231.(2018下)陈冬看到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受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

这种强化属于( )。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完形—顿悟说苛勒0101认知—目的说托尔曼认知发现说布鲁纳02有意义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03学习是利用智慧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121.实验:“叠箱”实验二、认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学派的完形—顿悟说认知—目的说的基本观点121.实验:白鼠迷宫二、认知学习理论(二)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3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而不是盲目的学习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形成认知地图)学习的实质是:S-O-R,O代表机体的内部变化学习的实质: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观12学习的过程:获得、转化、评价(三)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1掌握学科结构的基本原则3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态度和方法动机原则 结构原则 程序原则 强化原则 2发现学习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实质: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条件:客观—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主观—有意义的学习心向;适当的知识基础;3.先行组织者策略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模块-学习的基本理论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模块-学习的基本理论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模块: 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的本质与种类[ 认识 ]:( 一)学习的看法广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因为练习或频频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长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种类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响学习、连锁学习、语言联络学习、鉴别学习、看法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智慧技术(2)认知策略(3)语言信息(4)动作技术(5)态度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为,全部学习都是经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 和反响 R 之间成立直接联络的过程。

加强在刺激一反响联络的成立中起侧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1、巴甫洛犬的经典实验第一向狗体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再赐予食品,于是可察看并记录到狗的唾液分泌反响。

当铃声与食品频频配对体现多次此后,仅体现铃声而不出现食品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响。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规律一、获取与减退获取过程中,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一定先于无条件刺激而体现,不然也将难以成立联系。

减退:假如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陪伴 .则条件反响会变得愈来愈弱,并最后消欠。

规律二、刺激的泛化与分化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响以后,其余与该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也能引发其条件反响,这就是刺激泛化。

借助于刺激泛化,能够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进而扩大学习范围。

分化:所谓的刺激分化指的是经过选择性加强和减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近似的刺激做出不一样的反响。

如指引学生疏辨英勇和莽撞、礼让和退却,要修业生差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

规律三、惧怕性条件作用以惹起个体惧怕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来成立条件反响,结果发现也能控制个体的行为。

规律四、高级条件作用当条件作用形成此后,条件刺激能够像无条件刺激同样引发出有机体的反响。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 教育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承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等功能。

3. 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4. 教育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等。

5. 教育的发展阶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

二、中学教育的基本特征和任务1. 中学教育的地位: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

2. 中学教育的特征:综合性、实践性、选择性、创新性等。

3. 中学教育的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促进身心健康等。

4. 中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等。

5. 中学教育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践法等。

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 生理发展:青春期生理变化、身体发育等。

2. 心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个性发展等。

3. 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社会适应、价值观等。

4.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阶段性和连续性、个体差异、不平衡性等。

5.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等。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1. 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成就动机等。

2. 学习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

3. 学习迁移:正迁移、负迁移、零迁移等。

4. 学习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

5. 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必背知识点五、中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设计1. 课程设置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选择性、实践性等。

2. 课程类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等。

3.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的方法:系统分析法、目标分析法、任务分析法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1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第一节学习概述知识结构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概述联接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一、学习的一般含义广义概念: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理解记忆:产生学习有三个特征(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时有反复经验引起的。

练习:1、以下行为是不是学习(1)吃感冒药后觉得困()(2)干活后觉得累()(3)生病了不愿吃饭()(4)到了青春期的男孩声音变粗()(5)吃了酸食流唾液()(6)谈虎色变()(7)望梅止渴()(8)蜘蛛结网()(9)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10)了解低碳生活并付诸行动()2、名词解释:学习3、简答:学习的特征是什么?二、人类的学习知识点: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的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理解记忆:1、人类的学习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以语言为中介。

3、人类的学习是自觉的积极主动地过程。

这些是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练习:判断1、动物也有学习行为()2、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经验的过程()3、人的学习必须以语言为中介()4、人的学习是被动的()三、学生的学习知识点:1、定义: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习内容: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3、学生学习的特点(1)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

(2)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

(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理解记忆:“一线四性”练习:1、广义的学习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而产生的行为或()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简述学习产生的三个特征。

3、简述学生学习的特点。

4、学生学习的特点有()A、以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B、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C、计划性、目的性D、组织性E、被动性四、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知识点:学习结果掌握内容分类或举例言语信息掌握以语言信息传递的内容例,“我是老师”分: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智慧技能用一对外界信息、符号信息的处理加工认知策略学习着用一直陪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态度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分;儿童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认识,对某种活动所伴随的积极的喜爱的情感,有关个人品德的某方面。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一、教育哲学和教育学说教育哲学是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对于教师来说,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理论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哲学主要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的目的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

教育学说是教育学理论的集中体现,它是教育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教师应该熟悉常见的教育学说,了解其核心观点和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了解学生心理、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教师应该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等内容。

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法律法规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主要包括教育法、劳动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师应该了解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学生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四、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问题的科学方法和技巧。

教师应该了解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观察法等,以便能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科学研究。

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是教育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教师应该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常用的教育技术工具和教学软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化教育手段进行教学。

六、课程与教学理论课程与教学理论是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

教师应该了解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七、学科与学科教育知识作为中学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育知识。

教师应该了解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内容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等,以便能够有效地进行学科教学。

八、中学教育的目标、体制和政策教师应该了解中学教育的目标、体制和政策,包括中学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设置和评价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了解中学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重点整理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广大教师。

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引路人,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力量。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3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3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3)第二节认知派理论一、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点1、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建构认知的结构。

2、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3、学习者当前的学习依赖于它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时,学习手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知识点:1、布鲁纳认为学习不是被动的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认知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

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到hi界的分类模式,是新信息及以加工的依据,也是人们的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3、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4、教学观:(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学习该学科的基本态度。

和方法。

理解学科基本结构的有以下好处:A、可以是学科更容易理解。

B、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

C、从结构中获得基本概念和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的迁移和应用。

D\、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E、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

(2)掌握学科结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

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3)教师注意以下几点:A、教师必须全面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结构的理解。

B、应根据中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世纪的教学活动过程。

C、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4、简评:布鲁纳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重大转变:从行为主义向认知心理学转变,从实验室研究向课堂研究转变,从学习研究向教学研究转变。

缺陷:他在论述儿童的生长时忽视了社会方面的因素,他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学习,以致混淆了学生的发现学习和科学家的科学发现之间的差异,他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但有些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不清晰的。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学习理论3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学习理论3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命题考点:学习理论3 命题点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主要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凯利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情感方面)的全面发展,重视人的自由、尊严、价值、选择和责任,探讨人的友爱、创造、自我、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生命意义、人生成长、高峰体验等问题。

人本主义的主要观点是: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健康的人”;②生长与发展是人的本能;③人具有主动地、创造性地做出选择的权利;④人的本性中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建立于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包括以下观点:在教育上,人本主义主张不要客观地判定教师应当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应当从学生的主观要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们喜欢而且感觉有价值的知识,应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开展自由的学习,自主选择和决定学习活动;教师只是一个“为学习提供便利条件的人”“学习的促进者”。

人本主义理论提倡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学习、情感教育、真实性评定、合作学习以及开放课堂和开放学校。

(一)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关注的是学习内容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所谓有意义的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①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②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关键作用:③学习是渗透的;④学习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2.有意义学习的四个主要特征①全神贯注:②自动自发;③全面发展:④自我评估。

(二)学生中心的教学观1)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也不是教学生学习方法,而是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2)促进学习的心理氛围因素:真诚;尊重、关注和接纳;移情性理解。

命题点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之后的进一步发展,被称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次革命。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 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 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涵义(掌握)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掌握)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发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社会属性: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者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4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的起源说有三种观点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最明显的错误就是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教育:(1)没有阶级性(2)传递生产经验(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我国4000多年前的夏朝已有了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封建社会教育)到了殷商和西周又有“学”、“瞽宗”、“辟雍”、“泮宫”等。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教育知识与能力是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法规、课程标准、教学原理等教育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下面将202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备考复习。

一、教育理论1.教育的定义、特点和功能: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主要功能包括教育人、培养人、启发人、约束人、评价人等。

2.教育的基本原则:个别性、社会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等。

3.教育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授、品德培养、能力培养。

4.教育思想流派: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义、教育民主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启蒙主义等。

5.教育的发展规律: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等。

二、教育法规1.《教育法》:确立了教育的地位和性质,规定了教育的基本任务、原则、制度等。

2.《教师法》:规定了教师的权利和义务,保障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3.《中小学教师法》: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要求、职责和权利等。

4.《学校安全法》:规定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责和要求,保障了学生的安全。

5.《义务教育法》: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求和义务教育的基本制度。

三、课程标准1.课程标准的概念和作用:课程标准是制定、实施、评价课程的基本依据,包括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

2.课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3.课程重心的转移: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4.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

四、教学原理1.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活泼性和生动性。

2.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手段的运用等。

3.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等。

五、其他知识点1.学生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包括孩子的学习兴趣、动机、心理特征等。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___必背知识点一、教育学的基本理论1.教育学的定义和对象2.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条件3.教育的学科属性和学科关系4.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5.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和研究途径二、教育思想1.孔子教育思想2.孟子教育思想3.荀子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5.列宁教育思想6.青年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三、教育目标与方针1.社会主义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2.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3.新课程的理念和特点4.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四、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教育评价的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4.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教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五、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讲授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3.讨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4.实验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5.演示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6.研究性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7.问题解决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8.合作学习法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六、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2.学习的基本过程和学习理论3.思维与问题解决的心理机制4.认知与记忆的心理机制5.智力与智力发展的心理机制6.动机与兴趣的心理机制7.人格与性格的心理机制七、教育管理与领导1.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教育管理的层次和功能3.学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职能4.学校领导的基本要求和类型5.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策略和方法6.学校文化建设和校本研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八、中学教育的特点和问题1.中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地位2.中学教育的特点和主要问题3.中学课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5.中学学科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上是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育必背的知识点。

对于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考试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六节-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六节-学习理论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四章-中学生学习心理-第六节-学习理论[单选题]1.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江南博哥)理学家是()。

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华生D.斯金纳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创立。

[单选题]2.某学生由于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种强化方式是()O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单选题]3.下列关于正负强化与惩罚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正强化的性质与奖励相同,负强化的性质与惩罚相同B.奖与惩两种手段使用的目的相同,都是制止某种不当的行为C.在教育中,可以多使用施予式惩罚,多使用剥夺式惩罚D.在教育上使用惩罚时,只有在积极的目的下,使之符合负强化的原理,惩罚才会产生教育价值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强化并非仅指奖励,惩罚不是负强化,强化的目的都是加强行为,而惩罚是抑制行为的过程,它只是暂时停止行为,不能根除,因此应慎用。

通常惩罚一种不良行为与强化一种好行为结合才能产生教育价值。

[单选题]4.某学生看到自己的同学因学习刻苦成绩优异而受到老师表扬,自己从此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

根据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这属于()。

A.外部强化B.内部强化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1)直接强化一一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一一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单选题]5.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属于()。

A.意义学习B.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接受学习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是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

意义学习指通过符号使学习者在头脑中获得相应的认知内容的学习。

机械学习是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实质性和人为性的联系。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考试大纲分析2024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将继续考察考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实践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基础、课程与教学理论、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现代教育技术等。

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写作题等。

二、必考知识点总结1、教育基础知识(1)教育的定义、本质和功能(2)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3)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4)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5)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2、学习心理基础(1)认知过程和认知理论(2)情感、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3)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4)品德的形成与培养(5)创造力与创新能力3、课程与教学理论(1)课程与课程理论(2)课程目标与课程设计(3)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5)教学原则与教学组织形式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1)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2)教师职业道德及其建设(3)教师权利与义务(4)学生权益保护(5)教师职业礼仪与形象塑造5、现代教育技术(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与理论(2)多媒体教学设备与软件应用(3)网络资源与在线教育(4)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5)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与应用三、考试要点解析1、对教育基础知识进行深入考察,要求考生对教育的各个方面有全面的了解。

2、注重考察学习心理基础,要求考生掌握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以及学习动机和策略等。

3、课程与教学理论是考试的重点,考生需要掌握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以及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等。

4、教育法律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的考察将更加细致,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育法律法规及其应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遵守。

5、现代教育技术部分的考试将更加注重实际应用能力,要求考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的应用,以及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的设计与开发等。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重点总结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是成为一名合格初中教师的重要关卡。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了解考试重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至关重要。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梳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理论考试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了解教育的起源学说,如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等。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教育的特点,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

2、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明确教育与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3、教育目的理解教育目的的概念、层次结构和确立依据。

熟悉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以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实施要求。

(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方面的知识。

比如,了解注意的种类和品质,掌握记忆的过程和遗忘规律。

2、情绪情感和意志认识情绪和情感的分类、意志的品质和意志行动的过程。

3、个性心理熟知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内容。

理解气质和性格的类型,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应用。

(三)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1、教学过程掌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基本规律和基本环节。

2、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熟悉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如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等。

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等。

3、教学组织形式了解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分组教学等,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4、教学评价理解教学评价的类型和功能,掌握常用的教学评价方法。

二、综合素质(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2、学生观掌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识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和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3、教师观明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二)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了解我国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学习的基本理论

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国考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学习的基本理论【评价目标】1.识记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先行组织者。

2.理解学习的实质、联结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主要观点、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规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模式。

3.运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主要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识记部分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构。

这八类学习依次是: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在八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

它们分别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3、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概念由奥苏伯尔提出。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二、理解部分4、理解学习的实质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产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

5、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

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章节模块:学习的基本理论一、学习的实质与类型[了解]:(一)学习的概念
广义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二)学习的种类
1.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1)智慧技能
(2)认知策略
(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
(5)态度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掌握]: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

(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1、巴甫洛犬的经典实验
首先向狗呈现铃声刺激,铃响半分钟后再给予食物,于是可观察并记录到狗的唾液分泌反应。

当铃声与食物反复配对呈现多次以后,
仅呈现铃声而不出现食物时,狗也会做出唾液分泌反应。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规律一、获得与消退
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消退: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欠。

规律二、刺激的泛化与分化
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

借助于刺激泛化,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从而扩大学习范围。

分化:所谓的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如引导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要求学生区别重力和压力、质量和重量等。

规律三、恐惧性条件作用
以引起个体恐惧的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来建立条件反应,结果发现也能控制个体的行为。

规律四、高级条件作用
当条件作用形成以后,条件刺激可以像无条件刺激一样诱发出有机体的反应。

(二)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说)
1、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2、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1)、准备律
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准备状态。

(2)、练习律
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效果律
桑代克认为,当前的行为结果对未来行为起着关键作用,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学习是通过行为结果受到奖励而进行的。

(三)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
如果一个操作(自发反应)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跟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跟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这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过程。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在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正强化又称为积极强化,负强化又称为消极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
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2)、回避条件作用
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曰的。

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4)、惩罚
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为惩罚。

表3-1
1)正强化:呈现一个好刺激。

(奖励)
2)负强化:消除一个坏刺激。

(减刑)
3)正惩罚:呈现一个坏刺激。

(打屁股、抄十遍)
4)负惩罚:消除一个好刺激。

(减少看电视、玩耍时间)
强化是为了增加情境发生的概率;惩罚是为了减少(避免)情境发生的概率
3、程序教学与机器教学
(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班杜拉的经典实验
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行为结果,儿童就能进行一定的学习
2、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规律
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生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三、认知学习理论[熟悉]: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

(一)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1.苛勒的经典实验
2、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关系的认知。

(二)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
布鲁纳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1、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①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

②结构原则:动作、图像、符号
③程序原则:难易程度
④强化原则:适合的强化时间和步调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一环
(三)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意义学习
(1)意义学习的实质
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意义学习的条件
客观条件: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主观条件:
1、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2、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的倾向性。

3、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

2、接受学习
(1)接受学习的实质
接受学习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接受学习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多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一些抽象的概念、命题、规则等,这些内容通过教科书或老师的讲述,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

学习者接受这些已有的知识,掌握它的意义。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他把学习过程分成八个阶段
1、动机阶段
2、领会阶段
3、获得阶段
4、保持阶段
5、回忆阶段
6、概括阶段
7、操作阶段8、反馈阶段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熟悉]:(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概述
要理解人的行为,必须理解他所知觉的世界,必须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

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首先要改变其信念和知觉。

1、学习即理解
2、学习即潜能的发挥
3、学习即“形成”
4、学习是对学习者有价值的学习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了解]: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苛勒、布鲁纳、奥苏伯尔)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70年代,布鲁纳将维果斯基的思想介绍到美国,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极大地推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者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二)学习观
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白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被其他人代替。

(三)学生观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
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