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案 (2)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优秀资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二课时教案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4
4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课时认识运动把握规律【课堂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和理解运动的概念,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2.识记和理解规律的概念,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及方法论意义二、能力目标能辨析实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客观世界,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教与学】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探究一】采用小组讨论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对《易经》这句话的理解。
1.运动的含义。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的物质。
【探究二】①指出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②请举例说明“离开物质的运动”的例子。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探究三】采用辩论法,正方观点是“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反方观点是“世界上有绝对静止的事物”,通过正反两种观点的辩论,得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结论。
【思考】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3.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是、和(2)静止的含义。
(3)静止是、和(4)物质世界是和的统一【探究四】采用小组讨论法,同学之间相互交流总结欧布里德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思考】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说:“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的区别是什么?二、运动是有规律的【探究一】采用小组讨论法,通过对“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这个问题的讨论分析,引出课题。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客观性是指。
3.规律的普遍性是指。
【思考】“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你是怎样理解荀子这句话的?【探究二】①采用小组讨论法,讨论后请学生总结“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的原因。
②请学生回答焦耳成功带来的启示。
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2024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4)
2023/10/14
17
5.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020山东、2022全国乙)
⑴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⑶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2023/10/14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由漫画可知,人生难免有波澜,面对人生的出乎意料,要积极面对、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① 符合题意;辩证否定是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而不是外力之间的相互否定,②错误;虽然有些事情 不可预料,但是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通过“思维的眼睛”能揭示事物内部规律,实现人生 可预料,③符合题意;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但客观事物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受人们实践水平的制约,人生 往往出乎意料,无法做到精确预见,④说法错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世界物质性的原因(体现)
自然界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意识根源于物质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
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否认神或上帝的存在
⑴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⑵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
4.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⑴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⑵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⑶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 学态度结合起来。 ⑷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 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导学案
C.哲学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D.哲学探究的是世界的本质和普遍规律
4.《庄子•秋水》里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知北游”篇里也说,“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此即言生命瞬息即逝,没有质的稳定性。因此,任何事物都处于刚生即死,刚存在即不存在之中。下面观点与庄子观点结果一致的是( )
二、物质是运动的
1、哲学上运动的概念: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三、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1)原理内容:
2)方法论:
四、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1)
2)
2、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有条件的(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1)
2)
3)
所以要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五、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
2、哲学依据:
3、具体要求:
【易混易错】
1、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
2、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3、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
4、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5、自然界及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飞矢不动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参考答案
1.B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6、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 - 1 - 第2框运动的规律性.................................................................................................. - 8 -第1框世界的物质性学习任务核心素养1.描述与分类:明确物质与意识两个基本概念。
2.解释与论证: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3.预测与选择: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
4.辨析与评价:评析“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意识的”的错误实质。
1.政治认同:认同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阐释。
2.科学精神: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公共参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议题一| 世界的物质性冠状病毒属的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病毒,直径约80~120nm,其遗传物质是所有RNA病毒中最大的,感染人、鼠、猫、犬、狼、鸡、牛、禽类脊椎动物。
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属于RNA病毒。
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的飞沫传播,或者是直接接触。
截至2020年6月24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使全球924万人致病。
鉴于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今后至少要让任何野生动物不能够在市场上交易,同时教育公众不要吃野生动物。
[探究任务]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冠状病毒属于物质现象还是意识现象?提示:冠状病毒属于物质现象,它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预测与选择·公共参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人们应如何应对?提示: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要加强病毒相关研究。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19必修4 哲学与文
《探究世界的本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概念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
3. 培养学生思考世界本质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物质概念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观念。
2. 难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观点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括图片、案例和相关概念的解释。
2. 准备相关视频和音频材料,用于课堂讨论和讲解。
3. 准备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4. 准备课后作业,包括思考题和实践活动,以巩固和拓展课堂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每天都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引出本课主题。
(二)探究世界本质1. 运用教材图片和材料,分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探讨物质世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条件。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概念和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 展示一些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社会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怎样发展的?探讨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 引入主观世界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主观世界指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它和物质世界有什么区别?(三)总结探究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探究成果,教师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以及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的物质性。
(四)布置作业1.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思考物质世界是怎样发展的?2. 搜集一些关于物质世界的名言警句或诗词,谈谈你对物质世界的理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
2. 学生能够理解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考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树立正确 意识。
1.(2023·湖南·高二学业考试)“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几代能源战线工作者锚定
目标、接续奋斗。从“一穷二白”到能源大国,从“以煤为主”向“清洁化、多元化”
发展,我国能源事业的发展攻克无数难题,实现从弱到强,这一发展历程表明( )
探究世界的本质
(对应:第2课 唯物论)
本课逻辑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 现、利用规律(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是 物质的
物质的唯一特性
含义: 是 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 的 客观实在 。
(1)自然界是物质的
劳动起决定作用
表现
(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①:不能超越客观条件的制约,①不选。 ③:实现脱贫目标有利于维护贫困人口的利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 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不选。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能源事业发展的前提
D
②意识能将观念的存在直接变为现实存在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能动创造性
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①: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在能源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为前提。①错误。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 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但意识不能将观念的存在直接变为现实存在。②错误。
6.(2023·吉林长春·高二校考学业考试)列宁指出,“对象、物、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 时政透视2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③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展新型业态农业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自然规律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答案】A 【解析】 “稻虾共生”产业模式体现了人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 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新型业态农业,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①错误;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规律,④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海水稻”并非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而是袁隆平海水稻团队①经 过多年的杂交实验,培育出的能在盐碱地里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②从 品种选育到百亩片、千亩片的试验种植,再到万亩片大规模示范种植, 海水稻大大提高了盐碱地利用率,成为我国增加耕地面积、抓好粮食生 产的一条新路。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时政透视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海水稻全国联合插秧活动启动
2021年1月15日,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宣布,力争2021年推广示范100 万亩海水稻种植,拟用8至10年实现1亿亩盐碱地改造整治目标,实现 “亿亩荒滩变良田”。
据悉,③中国尚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 的潜力,通过推广种植海水稻可让亿亩荒滩变粮仓。袁隆平院士认为, 如果中国能④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千克,可增加总产 300亿千克,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思想政治 必修4 哲学与文化 配人教版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劳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结论1:人类社会是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动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结论2: 意 识 是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形成了社会关系。
拓展
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
生产力
劳动者 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客观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无生命物
简单反应
植物和简单动物
刺激反应
复杂动物
感觉心理
人
人类意识
三、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的起源
(反应特性→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3.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人类社会的发展同自然界的发
展是一致的,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须人的意识的参与
B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物质性,是一 个客观物质过程,②④符合题意;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一样,同时人们 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①③表述错误。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2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课件(17张)
注意:意识的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 发展其阻碍作用。
⑵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从意识与人自身的关系看)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命题点一 哲学的物质概念
典例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
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
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
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不一定是“客观实在”
突破提升: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具体的物质形态
区
特性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 性
除客观实在性以外,还有其自身 的个别属性
别
存在 状态
抽象的、永恒的、不 生不灭的
具体的、多变的、有生有灭的
①物质是对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概括抽象
性质 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①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
联系
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②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
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提醒 全面认识相对静止 ①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特殊的运动。 ②是事物处于量变状态。 ③是构成事物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练习-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探究世界的本质1.(2023·浙江·高考真题)《尔雅》是由汉初学者编纂的一部术语词典,阐释了4300余个术语的内涵,涉及天文、地理、日常、社会、人事、学习和习俗等,依据其所释名物可以推求古代生活的风貌。
由此可知()①时代的进步推动术语研究发展②意识活动具有能动创造性③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面貌④术语学也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3·浙江·模拟预测)下图漫画《学蝉之驴》的哲学寓意是( )A.要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敢于有梦B.要敢于突破客观实际,大胆创新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D.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敢于追梦3.(2023·河北·模拟预测)习近平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党的奋斗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新的征程上,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必须认真梳理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发展历程和宝贵经验,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材料启示我们()①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②从正确的经验出发,是传承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举措③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动力④马克思主义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发展的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23·山东烟台·统考模拟预测)ChatGPT,是由美国人工智能实验室OpenAI开发的一个对话AI模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并协助人类完成一系列任务,比如写诗、写论文、写周报、写代码……无所不能。
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使用后的感受是“好到吓人”,甚至断言,“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AI不远了”。
比尔·盖茨认为,在教育、医疗等方面,AI都将彰显其价值,但是,它可能会失控或走向错误的方向,这将引来大量争议。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课标要求】1.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阐释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表达无神论立场;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问题导学】第一框世界的物质性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P17212.物质的概念 P183.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P1921第二框运动的规律性1.运动的概念P21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P21223.规律的概念、原理及方法论P23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P235.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p2426【体系构建】【必备知识】必备知识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物质的概念①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特别提醒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意识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不是人脑自生的。
小结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
高二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高二政治必修4《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预习导读】
(一)、基本问题:(请做到作业本上)
1、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2、什么是物质?
★3、什么是运动以及规律?
★4、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是什么?(2点)
5、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什么?(3点)
★6、规律客观性与普遍性原理内容是什么?
★7、如何处理人与规律的关系?(2点)
(二)、判断并改正(做在讲义上)
1、哲学上的物质即是指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5、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规律性。
6、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7、“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说明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8、“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是指万事万物都在运动。
9、人们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10、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思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关键字】思想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优秀资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运动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运动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运动、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2-1世界的物质性 第1课时 学案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笔记【学习目标坚定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政治认同)世界是物质的是世界,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公共参与)【学习重难点】重点: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决定意识难点:理解哲学中的物质概念【学习过程】1.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什么意思?它的唯一特性是什么?2.什么是意识、它的本质是什么?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4.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内容及其方法论【疑难解析】2.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3.意识大脑的机能。
4.有了人脑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5.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的思维也是物质的6.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8.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意识的内容来自人脑。
9.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鬼神观念是对现实世界中的鬼神反映。
【课堂作业】1.2021年5月,十多头野生亚洲象走出丛林,在云南北上数百千米,引起广泛关注。
在象群迁徙过程中,当地政府和民众不仅没有惊扰象群,还以各种方式帮助象群,生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 )①自然界有其客观性,要尊重自然②人类只能适应自然变化,不能改变自然③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④人类的破坏活动会使自然界失去客观性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下面对物质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物质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中各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总和②物质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③物质与意识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④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回溯历史,中西方文明中都有不少关于极端天气气候的记载。
2021年以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是频繁发生,创纪录的暴雨、寒潮和异常炎热天气相继登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一学科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科学精神:利用相关知识科学分析社会文化现象、实质和功能。
公共参与: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明确文化的功能。
难点:明确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把握文化的功能。
三知识梳理
㈠什么是文化
1.哲学是文化的灵魂。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3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4.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5.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6.文化的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7.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的发展不完全同步。
8.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
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
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生态文明等。
9.文化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
10.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
11.文化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12.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
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
㈡文化的功能
1.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
①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
(引领风尚);
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人民);
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服务社会);
④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推动发展)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
四自我提升
1.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的精神活动和精神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下列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是()
①全党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我国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③屠呦呦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提取青蒿素,为世界治疗疟疾做出重大贡献
④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朗读者》以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某镇依托红色资源、大力实施“产业振兴、红色旅游”主题乡村游,打造特色小镇,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红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由此可见()
①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二者相得益彰
②文化事关民族凝聚力,能助力经济发展
③先进、健康的文化可以促进社会发展
④要提高文化软实力,提高乡村的竞争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山东“堂邑葫芦”第六代传承人郝某成立葫芦加工企业,通过雕刻、烙烫、勒扎等传统雕刻技艺将葫芦制成工艺品,在打造独特的葫芦文化品牌的同时,也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这表明()
①文化是实践的产物,又推动实践发展
②文化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
③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④在社会生活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
这表明()
①文化影响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
②文化总是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
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5.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
苗绣将苗族古歌、传说和故事以刺绣形式表现出来,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是苗族文化的载体。
它一头连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头连着百姓民生。
进入新时代,苗绣与蚕桑文化巧妙结合,扩展延伸了苗绣产业链,使苗绣从“指尖技艺”变身为“指尖经济”,实现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指尖经济”的苗绣()
①承载了苗族文化,是当地人民劳动实践的结晶
②融通了不同资源,是实现综合创新的成功典范
③启动了乡村改革,是立足时代之基的文化事业
④蕴含了苗族精神,是推动苗乡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习近平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
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这告诉我们()
①读书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优秀的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③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
④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小小邮票,方寸之间,见证历史峥嵘,呈现时代万千。
《中国梦》系列邮票生动呈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精准扶贫》纪念邮票充分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上下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光辉历程……邮票文化,“以邮为媒”,传承历史文脉,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邮票文化真实再现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客观符合主观
②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文化载体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
③邮票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邮票文化源于社会生活,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能动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电视专题片《零容忍》选取与人民群众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案例,以身边案例警示身边人,增强了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感染力,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解决腐败的政治决心。
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是对一定政治的反映
②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
③接受健康文化影响的过程是被动的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2021年6月26日,《唱支山歌给党听》快闪活动在云南昆明斗南举行。
花农、游客和当地各民族群众一起深情演绎《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
该活动以歌舞的方式回顾百年历程,回望百年初心,展现中华儿女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精神风貌。
开展这一活动是基于()
①健康向上的文化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健全人格
②文化给予政治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
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0.2021年8月23日,中国饭店协会与新华网在京联合发布了《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
对该报告的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作用突出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了餐饮文化并享用着餐饮文化
④“五化”增强餐饮业竞争优势,确保餐饮业盈利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1.A
2.A
3.D
4.A
5.A
6.D 7.D 8.A 9.A 1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