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作文化标志阐释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作文化标志阐释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西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通过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文化特点,为今后的考古工作和文化保护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探索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的文化意义和价值,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相关学科理论体系,还能够为促进地方文化振兴和民族精神传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意义左江花山岩画和骆越稻作为广西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这些文化标志的深入解读和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加全面地了解广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发展。
岩画和骆越稻作为古代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它们可以揭示古代广西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左江花山岩画和骆越稻的研究对于推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文化符号的内涵,可以帮助当地居民更加珍惜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促进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研究这些文化标志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认知和理解,有利于丰富和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对左江花山岩画和骆越稻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实践价值,对于促进文化研究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文化概述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文化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左江花山岩画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岩画之一,被誉为“世界岩画艺术的明珠”。
岩画上的图案多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题,展现了古代骆越族人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为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而骆越稻作为中国南方古代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左江花山岩画中有着丰富的描绘。
左江花山岩画骆越稻文化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古代骆越族人在生产、生活、信仰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风貌。
岩画中所描绘的骆越族人种稻、耕作、祭祀的场景,展现了古代骆越族人对稻作文化的崇敬和热爱。
南宁市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调查
南宁市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调查作者:庞洁覃季东磨漫淇莫海妮李钰莹谢雨桃来源:《卷宗》2019年第07期摘要: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文化特质、属性,每座城市其独有的文化是该城市的人文精神象征。
本文通过对南宁市博物馆类、广场和公园、火车站及地铁站、街道等各类基础设施中的壮族文化元素的应用进行调查,总结其应用方式,旨在整合民族文化元素,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壮族文化,更加凸显壮乡首府的特色。
关键词:壮族文化元素;调查;南宁市基金项目:广西财经学院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自治区级,壮族文化元素在南宁市景观中的应用调查(项目编号:201811548107)壮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几千年来,在长期的劳动中,壮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壮族元素取自于壮族文化胚胎,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典型代表,既包括精神元素,如语言、生产、信仰、民俗以及传说故事、图腾崇拜等元素,也包括物质元素,包括干栏式建筑、服饰、铜鼓、绣球、岩画等元素。
南宁,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壮族文化元素展示方式,本文对南宁市博物馆类、广场和公园、火车站及地铁站、街道等各类基础设施中的壮族文化元素的展示进行调查,总结其应用方式,旨在整合民族文化元素,更好地传播和传承壮族文化,更加凸显壮乡首府的特色。
1 博物馆类——陈列与展示陈列就是把壮族元素通过精心设计、有秩序的摆放,直接展示出来。
陈列是壮族元素表达的一种常规手法,可以在博物馆等室内空间进行设计与展示,也可以在室外园林空间进行设计与展示。
在南宁市区,最能将壮族文化元素进行集中展示、并且展示得较为全面、准确无误的地方当属各类博物馆了。
如广西民族博物馆,向国内外观众陈列和展览四个主题各异、规模不同的广西各民族民俗文化,是广西“经典”民族文物陈列。
广西民族博物馆从外观造型上,民族博物馆就融入的壮族文化中最为典型的铜鼓元素。
从外看,博物馆是一个大铜鼓,给人庄重气派之感。
从壮族传统文化符号浅析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美术界艺术设计TEXT/杨广明从壮族传统文化符号浅析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民族文化与民族同生共源。
一个民族之所以成为民族,最根本的是在于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特质,就成为区别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志。
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是一种形式和符号,而且蕴含了传统精神的各种载体。
壮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她有着自身独特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在我们国家56个民族乃至世界民族之林中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壮族先民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显示出民族文化的个性和地域性特征。
壮文化符号主要包括:壮族人文始祖米洛甲和布洛陀、洪水育人神话、盘古兄妹、左江花山崖壁画、铜鼓文化、绣球文化、歌圩文化、山歌文化、彩调文化、山水文化和歌仙刘三姐及全国篇幅最长的民间柔情长诗《嘹歌》等。
形成“山、水、歌、鼓、球”的经典的广西文化。
而在众多的文化符号类型中,比较典型的壮民族符号元素有壮锦、花山岩画、绣球、铜鼓、青蛙、风雨桥等。
壮族铜鼓文化的载体———铜鼓古代把铜鼓当作权利和财富的象征,有“得鼓二三,便可称王”之说。
铜鼓文化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
广西有“铜鼓之乡”的美誉。
广西的铜鼓象征着统治者的权利,鼓面有浮雕和壮族的图腾崇拜。
在广西,不仅有关铜鼓的历史记载极为丰富,而且至今所发现的铜鼓,种类繁多,数量逾千而居全球第一。
广西铜鼓,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充分体现了广西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面貌。
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如广西壮族自治区50周年大庆徽标(见图1):“丹凤朝阳蛟龙出海”以丹凤起舞的形态构成数字“5”的艺术变形与数字“0”演变成令人联想丰富的广西铜鼓。
铜鼓传音,象征宣传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取得的伟大胜利,擂响新的发展乐章。
同时“铜鼓”作为壮族特色艺术珍品,象征广西厚重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内嵌12角星代表广西12个世居民族团结一心,开创伟业的寓意。
广西文化
广西形象之我所见学院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2011年 1月正文: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就是外人对广西的大致认识,而广西的更多方面,却了解甚少。
身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我想通过本篇论文独特的角度,让读者们进一步感受广西的文化。
本文从广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东盟博览会,民歌节,绣球文化及饮食文化来五个角度来宣传广西的形象。
关于东盟博览会及民歌节放入介绍广西文化形象的原因,我认为,随着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每年成功的举办,让外人日渐通过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之类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到广西的风采,所以我将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列入介绍广西文化的符号之一。
我从以下五个角度介绍广西:一、广西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简介1. 地理位置广西地处中国南部。
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毗邻。
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5%,居各省区市第9位。
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
[1]2. 气候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都是由北向南递增。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之一。
[1]3. 民族广西省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
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
此外,还居住着满、布依、蒙古、傣、黎、傈僳、拉祜、俄罗斯、土、高山、土家、朝鲜、白、藏、纳西等39个民族成分。
[2]二、历史文化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把长江与珠江两条水系联接起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汉代,苍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贸集市,合浦成为海外贸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乡出现定期圩市;宋代,出现与交趾商人展开货物交换的搏易场;明清时,广西采矿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是金、银、铜、铝、锡、铁等矿。
据统计,清顺治六年至十八年报开的矿场达127处,居全国第3位。
广西也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等一批杰出人物。
广西文化符号调查120401
广西文化符号调查:桂林山水认知度最高(2012-3-30 9:47:00 来源: 广西日报作者:张俊显)核心提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及研究”课题组近日在南宁公布了《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发布了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该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成为认知度高度一致的“最广西”文化符号。
提到广西文化符号,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山歌还是绣球?以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教授为首席专家的广西师范大学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及研究”课题组近日在南宁公布了《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发布了该课题的阶段性成果。
该项调查的结果显示,桂林山水和刘三姐成为认知度高度一致的“最广西”文化符号。
此次调查主要有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两种方式。
抽样调查有城市抽样调查和高校抽样调查两个阶段。
城市抽样调查于2011年7~8月进行,主要在14个广西城市及部分非广西城市进行。
高校抽样调查于2011年10~12月进行,主要在安徽、广东、海南、湖北、江苏、辽宁等13个省(区)的22所大学进行。
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437份,数据作为研究分析的主题数据。
典型调查于2011年11月~2012年1月之间进行,选取27名广西文化专家为个案,进行案例调查。
典型调查数据不计入调查统计主体数据,但作为辅助分析依据。
课题组表示,在长期的广西文化研究中,不少专家都获得许多有关广西文化的认知,但是这些认知往往存在过多主观的想象,缺乏量化数据的支撑,容易落入人云亦云、想当然的窠臼。
此次调查正是试图改变过去主观认知文化的方法,通过实地的调研,建立一种客观的、量化的文化认知方式。
具体说来,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1)盘点文化家底,认知广西文化。
征集文化符号和文化符号的调查过程也是一次全面认知广西文化的过程。
通过调查可以获得客观、量化的认知广西文化的数据结果,了解广西文化的大众认知状况和心理定势,形成对广西文化的总体认知。
传统与变异壮族“百鸟衣”神话的叙事重构
广西壮族神话“百鸟衣”,与壮族布洛陀文化关系密切,是重要的壮族民间文化视窗。
其流传最广的版本是壮族青年古卡在土司的威胁下上山猎兽,救下化身为小鸟的神女依娌,后来二人结为夫妻。
土司贪恋依娌美色,故意设各种关卡刁难古卡,却一一失败,恼羞之下强抢依娌。
随后,古卡在依娌的帮助下制成百鸟衣,巧与土司衣装互换,利用百鸟衣杀死土司,接着骑上骏马与依娌腾云而去。
他俩在人间呆腻了后,就变成了天上两颗星[1]。
其所塑造的英勇机智、不畏强暴的主人公形象蕴藏着壮族儿女的文化身份认同感乃至民族自豪感。
但在2012年《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中,“百鸟衣”神话的各项得票数与同为民族传说的“刘三姐”符号相比,后者有将近十倍的断层式得票优势[2],可见其所面临的边缘化危机。
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不断在“百鸟衣”神话的继承与弘扬上施力。
“百鸟衣”神话的起源地广西南宁横县在2014年成功将“百鸟衣”民族神话申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横县文化馆建立了专门的“百鸟衣”神话场馆,还多次举行“百鸟衣”神话宣传活动[3]。
同时,这个壮族神话也被陆续改编为诗歌、邕剧、粤剧、壮剧、歌舞剧、电影、壮语动画乃至魔幻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形成了一个互有联系又不尽相同的艺术作品系列。
在此过程中“百鸟衣”神话不断发生叙事重构,其载体、形式乃至情节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发生了意义深刻的改变。
这个与壮文化中的仪式、宗教、习俗关系极为密切的民族神话的重构过程不是单纯的“再造神话”,而是借助于“百鸟衣”神话这个蓝本在现代社会中构筑出广西壮族形象的影响焦虑[4]。
一、人类学的观照:“百鸟衣”系列的“传统”与“变异”马克思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远古神话帮助人们以某种方式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日常生活的准则与规范拉开距离,从而唤醒具有批判精神的主体意识,从而以某种方式获得精神解放[5]184。
这一论点在揭示出远古神话当代价值的同时,也暗示了神话流传过程中社会语境的历时变迁。
关于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色彩视觉符号的探讨
关于广西壮族民间艺术色彩视觉符号的探讨
广西壮族民间艺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要的文化遗产,富含独特的色彩视觉符号。
这
些符号不仅表达了壮族人民的情感和信仰,也展示了他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
本文将
探讨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中的色彩视觉符号。
一、红色符号
红色是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中最为重要和常见的色彩符号之一。
在壮族传统习俗中,红
色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人们喜欢在婚庆、生育等重要和欢乐的场合中使用红色。
在壮族织锦、刺绣等工艺品中,红色常被用来绣制或点缀。
红色龙凤绣制的锦袍是壮族新娘的传统
婚礼装束,代表着吉祥和美好的祝福。
黑色在壮族民间艺术中也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
在壮族的古代祭祀活动和葬礼中,黑
色被视为神圣和庄重的颜色。
人们往往会在祭祀仪式和丧葬仪式中使用黑色的纸钱和布料,以表达对祖先和亲人的敬意和哀思。
绿色是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中常见的色彩符号之一。
在壮族传统的杂技、舞蹈和织锦中,人们常常使用绿色的布料和鲜艳的绿色装饰品。
绿色象征着希望和生机,表达了壮族人民
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盼。
金黄色在壮族民间艺术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壮族织锦中,金黄色常被用作背景和
装饰,代表着富贵和权势。
金黄色的花纹和图案通过复杂的编织和绣制技艺展示,使得织
锦更加华丽庄重。
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中以彩色为主的图案和装饰在各种工艺品中广泛应用。
壮族人民倾
向于使用鲜艳多彩的颜色,以表达他们对美丽和欢乐的追求。
彩色符号在壮族织锦、壁画
和陶艺等领域中十分常见,使得艺术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广西文化符号
广西文化符号---绣球
在广西“绣球之乡”的靖西旧州和“山水甲天下”的壮乡桂林,都流传着关于绣球的美丽传说。
这些传说一传十,十传百,绣球慢慢地变成了壮乡人民的吉祥物。
绣球呈花状球形,一方面是受大自然鸟语花香的陶冶,另一方面与花婆崇拜不无关系。
壮族绣球多以红、黄、绿等暖色调做底及面料,先用布制成花瓣状,并在每瓣上用色线或加上色布绣成壮族人民所熟悉和喜爱的各种图案,然后按6、8或12瓣等合成花球状,在下端系一条五彩的丝坠或重穗子。
托物言志,抒发情感,是绣球的重要功能。
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少数民族体育工作者在中越边境壮族聚居区挖掘整理出了“抛绣球”这个项目,并制定出相关的比赛规则。
20世纪70年代末,电影《刘三姐》的重演是绣球由“私密性”物品转变为公共物品的另一个推手,电影播出后,绣球被公认为壮族的标志物。
改革开放后,绣球被开发成为民族手工艺品,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广西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广西一、调查目的和意义:最近党提出了要进行文化改革,所以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了解在当今基层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现状和文化建设的进展,增强我们对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引导我们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激发我们参与文化建设以及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热情,增强我们的社会使命感与责任感。
加深我们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使得自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做一下贡献,使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又迈进一小步。
调查过程:在遂溪过年的那段时间去向基层人民了解一下他们在业余时间有什么文化生活可以进行,以及对于自己文化生活的看法,和觉得政府在这方面有什么不足的地方。
他们自己又希望有些怎样的文化生活。
基本情况与分析:纵观这几年遂溪人的文化生活,随着国家对人民文化建设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遂溪的文化建设在这几年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和显示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其中,居民的文化生活也逐渐日益丰富化、多样化,上网、听广播、看电视、看演唱会、看电影、打麻将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到2012年一月份,在我所调查的遂溪家庭里,以前的黑白电视已经是人们记忆中的东西了,现如今他们大部分都有彩色电视、液晶电视,甚至是最近刚刚流行的3D电视都出现在普通居民的家中了。
另外随着遂溪电视台的改革,以前是模拟信号电视的家庭都升级为有线数字电视,电视节目也由原来的40多个台增加到了80多个。
VCD或DVD似乎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是更加先进的EVD了。
电脑也在普通家庭中得到了普及,手提电脑的比例越来越高。
值得留意的一件事是当今的居民文化生活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主要分为了年轻派和守旧派两个部分。
8岁到30岁的新生代,他们趋向于一些新事物,他们喜欢上网,听歌、看演唱会、溜冰;30岁到50岁之间的成年人,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就普通多了,例如: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读书看报、搓麻将、下象棋等;而那些高于50岁的成年人,他们则对看大戏、粤剧、雷剧,舞狮子等活动情有独钟。
新时代广西区域形象的影像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
新时代广西区域形象的影像构建与传播策略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快,地方形象的塑造和传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广西作为中国西部边疆地区,不仅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同时也处在一带一路建设和广西-东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对于广西来说,如何构建自己的区域形象,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广西区域形象的构建1.1 引导者情感共鸣在新时代,广西区域形象的构建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广西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如桂林山水、靖西灵山、梧州苏母岩等。
这些自然景观既具有独特的美丽,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宣传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可以引发人们对广西的向往和好奇,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1.2 创意营销传播在构建广西区域形象的过程中,创新的营销传播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结合当下热点和趋势,定制一些具有特色和创意的推广活动,比如广西美食节、广西民俗文化节等,借助这些活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升广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3 对外交流合作广西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门户,与东南亚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对外交流合作活动,比如举办中外经贸合作洽谈会、国际旅游交流展等,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动广西与东盟经济走廊的深度融合,提升广西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地位。
二、广西区域形象的传播策略2.1 媒体宣传推广媒体是目前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渠道,可以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推广,将广西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特色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借助媒体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升广西的知名度。
2.2 互联网+推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推广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
可以通过建设官方网站、开设新媒体账号,发布广西的旅游攻略、景点介绍、当地特色美食等信息,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提升广西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3 宣传推介活动举办一些宣传推介活动也是提升广西区域形象的重要手段。
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
INSERT YOUR LOGO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通用模板Through the summary and transfer of experience, individuals or units can timely understand the corresponding situation,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and find out the lessons tha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撰写人/风行设计审核: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广西崇左壮族文化社会调查报告通用模板使用说明:本报告文档可用在单位或个人的场景里,通过总结和传递经验,让上下级个人或单位等有关人员及时了解相应的情况,掌握相关信息,并从中发现典型特征和推断规律,找出可以借鉴的教训。
为便于学习和使用,请在下载后查阅和修改详细内容。
这是一份来自崇左市政协调研组的调研结果报告。
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一、我市壮族歌圩文化的历史、规模、特点及社会功能1. 我市壮族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它是以对歌为主体的民俗活动。
在我市境内,有称“歌坡”“侬垌”“陇峒”“富坡”“旦圩”“巷单”等多种称呼。
我市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在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岩画中,就以粗犷有力、朴素生动的笔调,表现了先秦壮族人民聚会欢歌狂舞庆祝胜利的热烈场面。
我市壮族歌圩习俗的汉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其中,清道光年间龙州举人黎中产就写有“岁岁歌圩四月中,聚欢白叟与黄童”的诗句。
每年春秋两季是我市壮族歌圩最盛行的时节,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于山脚、水边,或汇合于城厢村寨,或簇拥于指定的会场,方圆几十里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做大做强桂林新闻出版产业
前十名文化符号 中, 桂林板块的文化在 全 区 有 一 定 优 势 上的席位 , 形成 了无可争议 的文化强势 , 这与桂林千百
林 文化 的强势转化为文化产业的强势 , 桂林新闻出版产
( ) 二 桂林经济 大发展 为新 闻 出版产业提供 了巨大
在调查 中我们发现桂林 发展新 闻出版产 业具有一 年来作为广西文化 中心 的地位是 分不开的。只要把桂
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 的发展 潜力。新闻出版产业是文化产业 的核心产业 , 没
( ) 重的文化底蕴 为新 闻 出版 产业提 供 了巨大 业必将有一个 巨大的发展。 一 厚
桂林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十 “ 有深厚 的文化底蕴 , 要发展好新 闻出版产业不能说是缘 的发展 空间。近几年 ,
[ 文献 标 识码 ]A
[ 文章 编 号 ] 17 6 1—15 2 1 7 0( 0 2)0 3—0 4 09—0 4
根据 中共桂林市委党 校第 二十二期县处班 教学计 林 山水认 知度最高(广西 日报》 02 3 3 《 2 1 年 月 0日) 。并
划安排 , 我们第一调研组利用 6 1 月 8日至7 1 月 8日共 1 认为广西文化主要 以自然风光和 民族风情为其特色, 具
吴 东 才 : 大 做 强 桂 林 新 闻 出 版 产 业 做 市情 研究 2 1年 9 02 月
做 大 做 强桂 林 新 闻 出版 产 业
。 中 共 桂 林 市 委 党 校 第 二 十 二 期 县 处 班 调 研 组
( 中共桂 林市委党校 [ 图分 类 号 ] G 3 . 7 中 29 2 第二十二期县 处班 ,广西 桂林 5 10 ) 4 0 3
研 效果 , 我们 还围绕 “ 现状 和对策 ” 组织 了专 门分析讨 块各具特色 , 互补交融 , 形成 了异彩纷呈 的广西文化形 论, 并形成 了比较一致 的意见 , 大家认为我市新 闻出版 态 。相对来说 , 中原文化影 响深远的桂林板块文化符 受 产业有一定的基础和潜力 , 只要抓住机遇 , 加快发展 , 必 号具有极大 的影 响力 。在三个测量项 目总成绩排名 的 将大有作为。
广西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广西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调查对象:广西桂平市石龙镇居民调查目的:了解广西文化生活发展现状调查方式:(1)走访调查(2)文献法调查地点:广西桂平市石龙镇一、桂平的地理位置及概况桂平市是广西历史悠久的城市,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桂平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北回归线横贯其中部,地处低纬地区,属南亚热带。
这里阳光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东可下广州往香港,南至北海,西通贵港达南宁到昆明,北上柳州可到京、沪、郁江、黔江得江三江交汇,水路也交通方便。
桂平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有“桂林山水甲天下,更有得城半边山”之美誉,这里“得城半边山”就是指桂平西山,向有“林秀、石奇、泉甘、茶香”四绝而著称。
此外,道教一一罗从岩、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广西第一高塔一一东塔、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江流峡谷大藤峡等都是美丽的景色而又具有特色的文化,更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金田起义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址。
石龙镇位于桂平市西部,是桂平市的“西大门”。
东与蒙圩镇相邻,西与港北区庆丰镇、奇石乡相连,南与厚禄乡相接,北与武宣县桐岭乡接壤,与三里镇隔黔江相望。
总面积284平方公里,辖21个村街146个自然屯,总人口7.8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80%。
二、民俗文化介绍民俗,即民间习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人民群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相沿承袭的生活及文化活动。
俗话说,“聊向村斋问风俗”,“入国先问禁,入境先问俗”,我们除了对山水的徜徉,也应注意对民俗景观的欣赏,从而使民俗文化可以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说明地理环境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形成地域性文化特点。
而桂平地区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还有西山“四绝”,还是佛教圣地。
这些资源都带动了桂平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具有自身优势的特色文化。
而最突出的文化资源是民居建筑、民族服饰和宗教建筑、“佛延节”、宗教佛圣等文化资源。
当“立春”到来之际,群乐村的壮族同胞们便兴高采烈地敲起锣鼓、舞起“春牛”。
广西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语义
广西特色地域文化符号的设计语义地域文化符号是指在特定地点,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文明发展后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标志,本文选择广西范围内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及具有代表性的广西地域文化符号,针对符号的形式特征,文化起源与发展,进行欣赏和研究,对其中蕴含的设计语义进行分析探讨。
地域文化指在特定地点经过长时间的人类文明发展后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地域文化符号也就是特定区域的鲜明文化标志。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地处中国南部,广西地形复杂,桂西北搭在云贵高原板块的东南边缘上,于是桂西北地势较高而桂东南较低。
广西山多地少,自古多民族聚居,世居民族有壮、汉、瑶、苗、侗等12个。
约3000年前,广西的社会文明开始产生,广西地域文化自此开始形成并逐步发展。
当前人们对广西地域文化的印象大都来自于两个著名的文化符号:是“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自然景观,第二是“歌仙”刘三姐。
然则除此之外广西还有许多富有浓郁特色的地域文化值得被了解,基于对传统的敬意和对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视,本文选择广西地域文化中最有特色的符号语言并研究其设计语义。
所谓设计语义指的是在设计作品、艺术作品及与设计和艺术相关的事物及商品中所蕴含和表露出的代表其文化和艺术的语言,同时设计语义也是设计文化历史和设计精神的表露。
研究广西特色地域文化符号中的设计语义,为广西地域文化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寻求机会。
首先以广西特色的地域文化符号之的广西壮锦中的凤纹符号为例:广西壮锦始于宋代,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锦当时叫“羰布”,主要由棉线和麻线织成,自宋代起就是贡品。
壮锦颜色多彩,纹饰丰富,“壮人爱采,凡衣裙巾被之属,莫不取五色绒线杂以织,如花鸟状”壮锦上常见的纹饰有龙凤、禽鸟、花草、回纹、水纹、云纹等,其中凤纹在壮锦中的运用率最高,有“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出”之说,凤纹经常使用在婚嫁、吉庆及日常生活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凤凰的蕴含着吉祥、美丽、尊贵、高尚、宁静的语义,壮族先民设计运用凤纹表达其在精神世界中对神灵的崇敬和膜拜,这与汉族推崇龙的习俗相似;也表现了壮族先民喜爱凤乌的文化习俗,并试图借助身边的凤纹实现与神灵凤凰和大自然的沟通;从艺术造型的角度看,壮锦中凤纹部分用抽象的几何形线条表现,另一部分凤纹造型具象,比较之下抽象的凤纹表现形式简练传神,更具形式感,最能体现壮锦织造工艺的特色。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广西壮族图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特色的一种文化形式,代表着广西壮族人民的传统信仰和民族精神。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广西壮族图腾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传承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过去,广西壮族图腾文化主要通过口头传统和手工艺等方式传承,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科技的进步,这种传统方式渐渐难以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方式、内容和形式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研究将以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图腾文化的内涵、传承现状、传承方式、数字化技术对传承的影响以及传承策略等方面,探讨广西壮族图腾文化在数字化时代的传承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为该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在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变得愈发迫切。
这一文化作为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民族精神。
其传承不仅是对广西壮族文化传统的珍视和传承,更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维护。
通过对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推动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对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研究,也将为数字化时代下的文化传承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结合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可以实现对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更全面、更深入的传承与保护。
对广西壮族图腾文化传承的研究还可以推动地方文化的振兴和发展,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的发展。
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研究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和社会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背景是指当前社会数字化发展日益迅猛,文化传承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广西壮族图腾文化传承的深入探讨,探索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
数字化背景下广西壮族图腾文化的传承价值研究一、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壮族是该地区的主要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壮族图腾文化是其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是壮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数字化背景下传承和弘扬壮族图腾文化,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二、数字化背景下壮族图腾文化的特点壮族图腾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壮族图腾文化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图腾形象,如龙、虎、鸟等,每种图腾代表着不同的含义和象征。
这种多样性为壮族图腾文化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魅力。
2. 鲜明的地域性:壮族图腾文化在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风格,反映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风情和历史渊源。
这种地域性使得壮族图腾文化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
3. 丰富的历史渊源:壮族图腾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这种丰富的历史渊源为壮族图腾文化注入了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杰出的历史文化价值。
4. 强烈的宗教信仰:壮族图腾文化与壮族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壮族人民对自然和神灵的崇拜和礼仪的具体表现。
这种宗教信仰赋予了壮族图腾文化神圣的意义和庄严的仪式。
以上特点使得壮族图腾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个性,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传统文化的数字化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手段。
在数字化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发展壮族图腾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1. 数字化档案: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保存和管理壮族图腾文化的有关资料和档案,包括历史文献、图腾图案、图片资料等。
这些数字化档案可以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壮族图腾文化提供重要资料和参考。
2. 网络传播: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壮族图腾文化进行网络传播,通过建设专题网站、数字展览等形式,向全球范围内介绍和推广壮族图腾文化,增强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于广西壮锦文创了解度的调查报告
结论与建议
1
公众对广西壮锦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历史背 景和文化内涵的认识仍需加强
2
文创产品受到普遍欢迎:但壮锦文创产品的认
知度和购买意愿相对较低
3
壮锦作为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保护和传承价值: 但面临技艺传承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挑战
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r
xxxxx
本次调查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 问卷内容包括对广西壮锦的基本了解、 对文创产品的认知、购买意愿以及对 壮锦传承和发展的看法等方面
问卷面向全国范围内不同年龄、性 别、地域的公众开放,旨在保证调 查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3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1. 对广西壮锦的基本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广西壮锦有 一定的了解,但具体细节和背景知识相对欠 缺。其中,超过80%的受访者知道壮锦是壮 族的传统织锦,但仅有30%的人了解其历史 背景和文化内涵
关于广西壮锦文创 了解度的调查报告
-
1
引言
广西壮锦,作为壮族人 民的重要文化遗产和传 统工艺,具有深厚的历 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 值 Nhomakorabea引言
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 的兴起,壮锦的传承和 发展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公众对广 西壮锦文创的了解程度 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 项在线调查
2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
4. 对壮锦传承和发展的看法
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壮锦作为文化遗产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同时希望看到更多具有创新 性和实用性的壮锦文创产品。对于目前壮锦传承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如技艺传承困难、 市场开拓不足等,受访者普遍认为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广西特色民俗调查报告
广西特色民俗调查报告广西特色民俗调查报告一、引言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一直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广西的特色民俗,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本报告将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二、广西的民俗文化概述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其中壮族、瑶族、苗族等民族人口较多。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壮族的“三月三”节、瑶族的“黄姑节”、苗族的“龙船节”等。
这些节日不仅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也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节庆活动。
三、壮族的“三月三”节“三月三”是壮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壮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在这一天,人们会穿上传统的壮族服饰,参加歌舞表演、龙舟比赛等活动。
此外,还有一种特色的民俗活动是“踩花坛”,人们会在街头巷尾摆放花坛,然后跳起舞蹈,踩踏花坛,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四、瑶族的“黄姑节”“黄姑节”是瑶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庆祝。
这一天,瑶族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祭祀祖先和山神。
同时,人们还会进行各种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舞狮、放鞭炮、唱山歌等。
此外,还有一种特色的活动是“跳花架”,人们手持花架,载歌载舞,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五、苗族的“龙船节”“龙船节”是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举行。
这一天,苗族人民会举行盛大的划船比赛,船上装饰着五彩缤纷的龙头和尾巴,形象逼真。
比赛过程中,人们会载歌载舞,为选手加油助威。
此外,还有一种特色的活动是“射水节”,人们会用竹筒射水,象征着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
六、广西其他特色民俗除了壮族、瑶族、苗族的传统节日外,广西还有许多其他特色的民俗活动。
比如,广西的渔民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举行“渔民节”,人们会划龙船、放灯笼,庆祝丰收和安全。
还有一种特色的民俗活动是“跳花灯”,人们会手持花灯,在夜晚跳舞,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
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组
【期刊名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48)004
【摘要】广西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桂学研究团队在半年时间中对广西14个城市、全国13个省(区)22所高校以及30位广西文化专家进行了问卷调查,在3 000多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获得了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的多种数据.调查及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广西文化主要以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为其特色,具有鲜明的多元互补、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富有代表性、影响力且具推广价值的广西文化符号呈现城市集中、类型集中态势,一些重要文化符号区内热闹、区外落寞.概括而言,广西文化资源丰富,但在中华文化整体格局中影响力相对较弱.如何提高广西文化影响力,促使“广西文化走出去”,是广西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总页数】10页(P35-44)
【作者】桂学研究团队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组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2
【相关文献】
1.刘三姐:广西民族文化互动之符号——文化社会学符号理论之视角 [J], 陈钰文
2.伊斯兰文化影响沙特人对不同文化符号的喜爱度——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
查之二 [J], 权珐廷;
3.中华文化符号更受俄罗斯精英群体喜爱——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查之三[J], 李玮;熊悠竹;
4.近五年印度受访者对中国文化符号喜爱度大幅攀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问卷调查之六 [J], 游国龙;林伦敏;;;
5.广西本土文化公众影响力分析——基于广西公众的文化认同感调查 [J], 陆礼娟;邓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